|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滿唐紅 >> 目錄 >> 第0137章 誰在喧嘩? |
第0137章 誰在喧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滿唐紅 第0137章 誰在喧嘩? “殿下似乎不愿意?” 孫思邈見李元吉閉口不言,猜到了李元吉的心思。 李元吉沒有拐彎抹角,直白的道:“沒什么不愿意的,先生愿意將一身所學(xué)傳授出去,造福大唐的百姓,我身為大唐宗室,理應(yīng)相助。 但是先生要讓弟子們以關(guān)內(nèi)草廬的形式在大唐各地落地生根,卻很難辦。 這其中要耗費多少錢財,不需要我多說,先生也應(yīng)該清楚。 這其中會遇到多少阻力,先生也應(yīng)該心知肚明。” 李元吉也沒有把話說死,只是說很難辦,但沒有說辦不了。 李元吉話里的意思,孫思邈也聽明白了。 李元吉是在要好處。 畢竟,錢得李元吉出,麻煩也得李元吉解決,李元吉要是沒有好處的話,李元吉憑什么去辦。 “此等造福于民的事情,殿下就因為難辦,所以要退縮?” 孫思邈神情復(fù)雜的盯著李元吉問。 孫思邈不知道李元吉要什么好處,也沒什么能許給李元吉的,所以只能拿大義說事。 李元吉抬頭往天上看了一眼,笑著道:“我又沒在那個位置上,造福于民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再說了,先生前幾日不是說了嘛,以我的身份,要賢名無用。 此等造福于民的事情,要是辦好了,賢名一定會滾滾而來。” 孫思邈被李元吉懟的無話可說。 李元吉拿他說過的話對付他,他還能厚著臉皮將之前說過的話吞回去不成? “齊王殿下到底怎樣才能辦?” 孫思邈猜不透李元吉要什么,只能開門見山的問。 若是李元吉提出的條件,他能滿足的話,那這個問題還有得談。 若是他不能滿足的話,那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李元吉會心一笑,“先生以后就待在我府上如何?” 孫思邈一愣,微微有些動容。 李元吉說了這么多,居然只是為了他? 要知道,李元吉一旦答應(yīng)了此事,要付出的錢糧,以及要解決的麻煩,多如牛毛。 李元吉完全可以提出更多更多的要求。 甚至可以像是其他的權(quán)貴一樣,蠻橫的問他討要什么長生不老之術(shù)。 但是李元吉沒有,李元吉只要他。 “我已近古稀,能為殿下所作的事情并不會太多,殿下為何會如此看重我?” 孫思邈滿臉疑惑。 李元吉笑著道:“因為你值啊。” 孫思邈不太明白李元吉這話的意思。 李元吉也沒多做解釋,只是盯著孫思邈笑道:“先生只要答應(yīng)入府,我立馬會幫先生操持此事。 我會想辦法將此事的麻煩降到最低,也會將所有的瑣碎攬入府中,不會讓它們打擾到先生。” 孫思邈之所以多次拒官不受,就是不愿意摻和官場上的瑣碎,也不愿意被官場上的瑣碎打擾。 李元吉既然要納孫思邈入府,自然會幫他解決后顧之憂。 孫思邈聽到了李元吉的話以后,神情復(fù)雜的陷入到了沉默當(dāng)中。 許久以后,孫思邈看向李元吉,感嘆著道:“我躲了一輩子紅塵,沒想到還是得到紅塵中走一遭。” 李元吉樂了,“這么說,先生是答應(yīng)了?” 孫思邈點著頭,道:“答應(yīng)是可以答應(yīng),但我有幾個條件。”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道:“你到了我府上以后,無需聽調(diào),也無需聽宣,我也不會強留你在府上,我會在長安城外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為你搭建一處草廬,供你傳授醫(yī)術(shù),治病救人。 我需要你出面的時候,我會派人跟你商量,你若是愿意,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會強求。” 孫思邈一愣,苦笑著道:“我想說的,都讓殿下說完了,我無話可說了。” 李元吉哈哈笑了。 孫思邈要什么,他心里跟明鏡似的,他又不需要孫思邈去給他沖鋒陷陣,也不需要孫思邈給他出謀劃策,所以他能滿足孫思邈所有的需求,自然不需要孫思邈主動開口。 “往后你就是齊王府的人了,出門在外,有人欺負你的話,你可別墜了我齊王府的名頭。” 李元吉打趣的說著。 孫思邈哭笑不得。 他一個年僅古稀的老人,還是一個有名望的老人,誰敢欺負他啊,他不去欺負別人就不錯了。 “那草廬的事情,就有勞殿下了。” 孫思邈起身施禮。 李元吉也起身還了一禮,待到孫思邈走了以后,李元吉心情大好,順勢思量起了大唐版醫(yī)院的事情。 他為了納孫思邈入府,答應(yīng)了幫孫思邈傳播醫(yī)書,推廣大唐版的醫(yī)院,那他肯定得做。 但做歸做,卻沒必要頂著杏林公敵的名頭去做。 也沒必要自己打頭陣,去跟那些杏林中人為敵。 這是一件造福大唐的事情,他有一定的責(zé)任,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的責(zé)任更大。 他完全沒必要自己一個人出錢出力。 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也得跟著出錢出力。 李元吉思量了幾日,有了那么一些頭緒,二話不說就給李淵去了一封信。 直言朝廷連年苦戰(zhàn),軍中受傷的將士良多,卻苦無良醫(yī)及時診治。 所以朝廷應(yīng)該讓太醫(yī)院牽頭,組織一個‘醫(yī)術(shù)交流大會’,請杏林各派各家的高手出面,一起優(yōu)化一下‘戰(zhàn)地醫(yī)術(shù)’,并且聯(lián)手編撰一本‘戰(zhàn)地醫(yī)術(shù)集’,組織軍中的大夫們集中學(xué)習(xí)。 地方朝廷出、錢朝廷出,他可以出一些糧食。 反正朝廷現(xiàn)在不缺地方,也不缺錢,唯獨就缺糧食。 讓朝廷出錢、出地方,干這種能博得好名聲的事情,朝廷肯定不會拒絕。 就在李元吉的信送出去的同時,李元吉的捷報也抵達了長安。 “葦澤關(guān)大捷!齊王府左三統(tǒng)軍府統(tǒng)軍蘇定方陣斬劉黑闥!” “葦澤關(guān)大捷!齊王府左一統(tǒng)軍府統(tǒng)軍謝叔方陣斬突厥可汗狼頭纛!” “葦澤關(guān)大捷!齊王殿下?lián)敉肆硕f突厥大軍!” 身背赤色令旗,腰懸太平牌的信使,在一眾鐵騎的護送下,闖入了長安城的明德門,一路上高呼著,奔往了太極宮。 守在明德門口的守衛(wèi)們,以及明德門背后朱雀大街上的百姓們,一下子就傻了。 啥玩意兒? 齊王手底下的人砍了劉黑闥? 齊王手底下的人還砍了狼頭纛? 齊王還擊退了突厥二十萬大軍? 說錯了吧? 會不會是報捷的人將秦王說成了齊王? “狼頭纛是啥?” 有些沒見識的人,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有文人一臉激動的科普,“狼頭纛就是突厥人的王旗!” “嚯!王旗都給砍了!這么勐?!” “我大唐將士,當(dāng)然勐!” “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一瞬間,明德門門口的守衛(wèi),以及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激動的高呼了起來。 其他各街各坊的百姓們在得到了消息以后,也跟著歡呼起來了。 一下子,長安城被一片片歡呼聲所淹沒。 住在長安城各坊的一眾文武,在得到了消息以后,一臉的難以置信,他們二話不說,齊齊趕往了太極宮,想證實捷報的真實性。 太極宮。 兩儀殿。 李淵坐在寶座上,愁的直按額頭。 李建成坐在李淵的下首,臉色也不好看。 李世民在洺州擊潰了劉黑闥的捷報傳回了長安城以后,他們兩個就沒笑過。 此前李淵為了讓李世民領(lǐng)兵出征,暗中向李世民許諾,只要李世民擊潰了劉黑闥,就一定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 李世民現(xiàn)在做到了,那就該他兌現(xiàn)承諾了。 可是他不想兌現(xiàn)承諾。 但他又清楚,不想兌現(xiàn)承諾不行。 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兩次將太子之位許給李世民了,事后又反悔了。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 他已經(jīng)反悔了兩次了,再反悔,李世民即便是他親兒子,也有可能跟他翻臉。 他不想跟李世民翻臉,也不想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但他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完美的解決此事,所以愁的不行。 就在他為此事愁的頭發(fā)都白了的時候,李元吉在葦澤關(guān)告急的消息,又傳回了長安城。 他更愁了。 不僅愁,還難受。 二兒子眼看著要跟他翻臉了,四兒子眼看著也要沒了,他這個做老父親的,心里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父親,兒臣已經(jīng)派人去了晉州和汾州,調(diào)遣了晉州、汾州的兵馬趕往了葦澤關(guān),也吩咐馮立和魏徵趕往了葦澤關(guān)。 兒臣相信,元吉一定不會有事的。 父親不用太過擔(dān)心。” 李建成緩緩開口,說了一些寬心的話。 李淵煩躁的道:“你派人去調(diào)晉州和汾州的兵馬有什么用?等你的命令傳到晉州和汾州,再等晉州和汾州的兵馬趕到葦澤關(guān),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你覺得元吉憑借著不到兩萬的兵馬,能在突厥人手里支撐一個多月?” 李建成沉聲道:“兒臣相信,三妹和二弟一定會在突厥人攻破葦澤關(guān)之前,趕到葦澤關(guān)。” 李淵瞪起眼質(zhì)問,“他們要是趕不到呢?” 李建成低下頭沒有再開口。 “哼!” 李淵冷哼了一聲。 就在此事,殿外隱隱約約傳來了嘈雜的歡呼聲。 李淵一下子就惱了,起身大喝,“誰在喧嘩?!” ------題外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