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jī)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jì)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滿唐華彩  >>  目錄 >> 第555章 新官上任

第555章 新官上任

作者:怪誕的表哥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穿越 | 怪誕的表哥 | 滿唐華彩 | 更多標(biāo)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滿唐華彩 第555章 新官上任

實際上已是冬天,可這日宣政殿上并未點起火爐。

薛白身體好,不覺得冷,杜有鄰、顏真卿等人則穿得厚實,唯有李泌真當(dāng)現(xiàn)在還是八月一般,依舊穿著一身單薄的道袍,看著就覺得冷。

待李峴的兩件事奏罷,薛白連連點頭,恨不得直接就批允。可要想施行下去,還得通過中書門下,他只好征詢他們的意見。

“臣附議。”

杜有鄰一如既往地當(dāng)著薛白的傳聲筒。

這個回答雖然顯得很平庸,事實上是帶著一些小心思的,他只說附議,那自然是附和李峴的兩條建議。

而楊綰是出了名的神童,而且品行高潔,眾望所歸,正是京兆尹的合適人選,杜有鄰贊同這件事,無形中就把恢復(fù)舊歷之事也拉到了同樣合理的程度。

可惜旁人根本就不吃他這一套,韋見素當(dāng)先開了口,道:“楊綰可遷京兆尹,時歷不可輕易改。”

說罷,韋見素當(dāng)即閉上眼坐在那養(yǎng)神,以示今日他不會再改變主張,不論旁人說什么都沒用。

杜有鄰遂分別瞥了眼顏真卿、李泌,認(rèn)為這件事能不能做成,就看顏真卿的反應(yīng)了,因為李泌常常是為了反對薛白而反對。

他心里很不解薛白為何要把李泌引為宰相,簡直是在給自己找不自在,增加困難。

“顏公,你的意思呢?”

“朝令昔改,有損朝廷威望。”顏真卿依舊堅持原來的意見,道:“殿下是代圣人監(jiān)國,當(dāng)以忠孝為先,豈可擅自更改時歷。”

杜有鄰遂想要再勸一勸顏真卿,薛白卻已看向了李泌,問道:“長源的看法呢?”

李泌入相以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像個擺設(shè)一樣,無喜無悲。若有事情問到他,他必反對薛白,可有時薛白也會故意反向表態(tài)來試探他,與他斗智斗勇。

平時這種較量互有勝負(fù),這次薛白的態(tài)度卻很明確,李泌遂道:“我與顏公看法相同。”

薛白問道:“如此,過幾日就是太上皇的壽辰,太常寺是否該準(zhǔn)備些舞樂?”

說著,他走了幾步,看著殿門外。

今日已經(jīng)開始下小雪了。

杜五郎之所以在時間倉促的情況下還選在昨日辦表演,就是擔(dān)心往后幾日會下大雪,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看云就能看出來。

“胡天八月即飛雪。”薛白喃喃道:“長安八月也飛雪了啊。”

看著那輕飄飄的雪花落下,李泌緊了緊身上的道袍,露出了一個生無可戀的苦笑。

往年的天長節(jié)舉辦時都是秋高氣爽,今年卻要在大雪中舉辦慶典嗎?而之后還有中秋節(jié)。

太上皇所喜歡的盛大歌舞,已經(jīng)在民間表演過了,若再慶生,薛白必然是隨意糊弄,使得太上皇全無顏面。與其如此,倒不如不辦。

再往深了想,太上皇、圣人皆為薛白挾制,薛白若想讓他們吃點苦頭,是很容易的事。若為他們考慮,倒不如答應(yīng)恢復(fù)舊歷。

其實,顏真卿反對此事是為薛白好,恐他沾上權(quán)臣的名聲。而若真為太上皇、圣人好,倒不如答應(yīng)下來。

“我想通了,天長節(jié)不必辦為好。”李泌終于改了口。

若是別人,難免要找補幾句以挽回顏面,可他不在意這些無關(guān)緊要之事,說罷,向薛白行了一禮徑直告辭。

這宰相當(dāng)?shù)茫坪鹾懿婚_心。

韋見素不由嘆息一聲,知此事已成定局,不是他所能阻擋的了。

很快,在八月初五之前,朝廷下詔,廢除了圣人制定的時歷,依舊沿用舊歷。

民間原本就不習(xí)慣改歷,對此自是拍手稱快。

原本偷偷摸摸準(zhǔn)備好的各種年節(jié)、上元節(jié)用的物件也都可以拿出來了。至于中秋,他們早就偷偷地過了。

由此,長安城的氣氛忽然熱鬧了起來,街市上很快有了更多扎花燈用的各種材料,隱約可見開元年間的光景。

但對朝廷官員們而言,這件事更深刻的意義在于,監(jiān)國太子否定了圣人的時歷,也就否定了圣人的功績,確立了他自己的權(quán)威。

上元元年,十二月初。

一個四十歲左右年紀(jì),衣著樸素,氣質(zhì)沉靜的男子走過青門大街。

他正是剛剛被召回長安擔(dān)任京兆尹的楊綰。

楊綰出身弘農(nóng)楊氏原武房,他天生聰慧,四歲時有次家中晚宴,席間行酒令,讓賓客用音韻四聲讀出在場的器物,當(dāng)旁人都被難住時,楊綰指著燭臺說出了“燈盞柄曲”四字,因此被寓為神童。

民間有個說法,劉宴、楊綰、李泌、薛白,乃是天寶年間的四大神童。

這日楊綰歸京,路過東市,只見里面熱鬧非凡。其中有個老婦已是滿頭白發(fā),猶帶著小孫子在販賣花燈。

“這位郎官,買兩個花燈吧,馬上要過年了。”

楊綰與老婦對視了一眼,不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他雖出身不差,祖父官至戶部侍郎、國子祭酒,父親官至醴泉縣令,但他父親早喪,一度家道中落。他侍母極孝,正是為了讓母親衣食用度不缺,才去考了科舉,高中進(jìn)士。

若非如此,像他這種名門世族的子弟有一部分都是不屑于科舉的,認(rèn)為門蔭才是正途。而科舉從入場考試開始,就要讓那些賤吏搜自己的身,使尊嚴(yán)失于下等人之手,豈是男兒大丈夫所為。

楊綰與這些人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他捱過窮,行事儉樸務(wù)實。

他向那賣花燈的老婦走了幾步,雙手往袖子里掏了掏,卻發(fā)現(xiàn)沒帶錢財,只好苦笑著止住了腳步。

正此時,一個俊美的三旬男子從旁邊過來,徑直走到了攤子前。

“郎君,可要買花燈?你挑挑看。”

楊綰正要走開,卻聽那三旬男子道:“你這些花燈,做工用料倒是都不錯,只是燈紙上的花樣太丑了些。”

聽他嫌棄老婦的花燈,楊綰不由停下了腳步,暗忖他不買東西反而挑剔起來。

接著就見那三旬男子從袖子里拿出一支毛筆,向老婦道:“可有顏料,我替你添上幾幅畫,保管你賣得好。”

老婦不免猶豫。

“放心,若畫得不好,你的花燈我全買了。”

于是,老婦趕忙拿出顏料讓這三旬男子作畫。

楊綰愈發(fā)來了興趣,就在一旁看著,只見對方落筆行云流水,很快在花燈上勾勒出一幅松石山水畫。

那畫雖是寥寥幾筆,卻像是將山間的真景都移到畫上一般,實在是名家之筆。

而這三旬男子接連花了四個花燈,正是春夏秋冬四景,畫好,他擱下筆,向老婦道:“看看如何?”

“郎君真真是了得,了得。”

楊綰很喜歡那些畫,便準(zhǔn)備上前將它們買下。他雖沒有帶錢,但打算與老婦說定,然后找家人取錢來。

可他才走到前方,那三旬男子正好向老婦問道:“你可知這花燈該作價幾何?”

“這么好的話,怕不是能賣到十錢?”

“一個十貫,四個五十貫。”

老婦驚呆了,瞪大了眼,不可置信,疑惑是自己不會算數(shù)還是聽錯了,若有人買四個,難道不是四十貫的價格再便宜些嗎?不對,這一個花燈如何能賣到十貫。

楊綰聽了,原本想買畫的心思立即就煙消云散,無聲地苦笑了,退了兩步便要離開。

那三旬男子雖一直未看楊綰,余光卻有留意著他,見他要走,眼神里就泛起了思索之色,像是在考慮如何留住他。

“放心,我的畫,必值這個價。”

忽然。

“咦。”

一個尖細(xì)的聲音響起,道:“好一幅松石山水畫!”

來的是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男人,一看就是宦官,看到花燈上的畫愛不釋手,忙不迭地向老婦問價。

“我是愛畫之人,方才遠(yuǎn)遠(yuǎn)看到這位美郎君在作畫就過來了,不想竟畫得這般好。說吧,多少錢?放心,這不是宮市采買,我多的是錢。”

“這位……這位……要買幾個?”

“當(dāng)然是四個都要。”

“五……五……五十貫。”

老婦根本不敢說,但想著叫高了還可以還價的,遂結(jié)結(jié)巴巴地報出了價。

不想,那宦官竟是十分高興,道:“這般便宜?!哈哈哈,我都要了。”

說罷,他雙手便握住了那三旬俊美男子。

“我是內(nèi)侍省典引黃如之,敢問郎君高姓大名?”

“楊炎,字公南。”

那邊,走了幾步的楊綰回過頭看了一眼,記住了楊炎這個名字,心中暗想著楊炎的畫是好畫,人也是確有大才,且心機(jī)深沉,早晚必要青云直上。

換作平時,楊綰遇到楊炎這樣的人物,難免要上前結(jié)識。但今日卻察覺出對方似乎有意結(jié)交他才故意跑出來作畫,他不喜歡這種野心太重的人,因此故意不去理會對方。

他才回到長安,打算到京兆府衙看一看。

漫步于長安街頭,緩緩走到了京兆府所在的光德坊,卻在坊門處又遇到了一樁小事。

前方,有一大隊馬車正迎面從坊內(nèi)出來,把坊中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都讓開!”

楊綰卻沒讓,還站在那伸長脖子看著,像是一個沒見識的鄉(xiāng)下人一般,他發(fā)現(xiàn),那馬車竟是有百余輛之多。

為首的車夫已然揚起了長鞭,再次呼喝道:“都讓開!”

“擋著路了你,過來。”

隨著這聲呼喝,有人拉了楊綰一把,將他拉到了街邊。

楊綰回過頭一看,見是個滿臉胡子的捉不良人,便問道:“這些是誰的馬車,竟有如此大陣仗?”

“看伱說的,堂堂京兆少尹出行,多帶些隨從車馬怎么了?”

“京兆少尹?是黎干還是崔夙?”

楊綰既然擔(dān)當(dāng)京兆尹,自然是仔細(xì)了解過京兆府的情形,這兩個京兆少尹都是圣人寵信竇文揚之時任命的,同樣都是出身不凡,家境巨富,顯然都是以重金賄賂竇文揚才得的官,但這兩人的政績卻并不差。

黎干治理京城,法紀(jì)嚴(yán)明,重視城中治安,在永王之亂后使得長安很快安定下來,頗得民心。但他聲色犬馬,花費靡巨,還常常不務(wù)正業(yè),總想著巴結(jié)新的靠山升官,算是優(yōu)缺并存的一個人;崔夙則更像是一個生意人,家中產(chǎn)業(yè)眾多,重金謀了官之后,見雍王成了監(jiān)國太子,擔(dān)心丟官,常常以捐糧賑濟(jì)的方法來治理長安。

楊綰很清楚,現(xiàn)今監(jiān)國的太子必是容不下這樣兩個人物繼續(xù)擔(dān)任京兆少尹,但沒有一個合適的京兆尹之前,卻只能留著他們。

現(xiàn)在,就看他這個京兆尹稱不稱職了。

“你算什么?怎么敢直呼少尹之名?!”

一聲呼喝,把楊綰從沉思中拉了回來,他抬起頭,見到前方的奢華馬車絡(luò)驛不絕,還沒通過坊門。

想了想,他干脆大步往前。

“讓開!”

一輛馬車上的車夫見楊綰衣著樸素,不是富貴之人,登時起了輕視之心,手中鞭子一揮,徑直抽在楊綰身上,還對楊綰破口大罵。

“這會工夫等不及了嗎?還不到一邊去。”

楊綰挨了一鞭,不慌不忙地拿出他的告身,沉聲道:“黎少尹何在?你車馬出行,待本官尚且如此,待你治下之民又如何?!”

他這一開口,頓掃身上那窮困之氣,官威立即就擺了出來。

黎干正坐在后方的一輛馬車內(nèi),享受美婢給他捶腿按肩,忽然聽到這一聲喝,頓時驚詫莫名,連忙掀簾看去。

“這……莫非是楊京尹?”

黎干自然知道楊綰受任京兆尹之事,還特意派了人到大明宮、政事堂,以及李峴家門口都盯著,因認(rèn)為楊綰一到長安,必然會去這些地方。

他卻萬萬沒想到會在這里遇到楊綰。

若只是他出行陣仗大了一些,生活奢侈了些,這都是小事。雖然監(jiān)國太子崇尚儉樸但他花的是自己的錢,又未觸犯法紀(jì),太子也拿他沒奈何。

偏偏,下人打了楊綰一鞭,這絕不是小罪。

黎干大叫倒霉,連忙跳下馬車,趕到楊綰面前,深深行了一禮,道:“見過京尹,是下官御下無方,這便給京尹賠罪。”

說著,他把那車夫喝下車轅,當(dāng)即便要治其重罪。

楊綰卻問道:“若非主人平素驕縱,一個奴仆豈敢當(dāng)街見人就抽?我聽聞黎少尹甚得民聲,民聲便是鞭子抽出來的嗎?!”

他身上原本有種老實人的氣場,穿得也不好神情也不兇,似乎很好欺負(fù)。可現(xiàn)在一開口喝叱,大義凜然,竟有天神之威。

那車夫徑直嚇得跪倒在地,身子抖得如篩子一般。

黎干也恨不得給楊綰跪下,偏偏他的身份又不合適,哪有副官給主官下跪的?

正不知所措之際,卻有宦官匆匆趕來。

“京兆尹楊綰楊相公可在?殿下召見。”

黎干一聽,更是臉無血色。

已經(jīng)得罪了楊綰,現(xiàn)在事情還沒擺平,楊綰就往殿下那里一告狀,他肯定是完蛋了。

宣政殿。

楊綰步入殿內(nèi),說不上對薛白是何印象。

他其實是受過兩次薛白的提攜的,一次是他還是太子正字之時,薛白為了增加楊黨的勢力,大量提拔了一批官員;第二次是薛白收復(fù)長安之后,把他放到了河?xùn)|榷鹽的位置上。

算起來這次回京已是薛白第三次提攜他了。

能在四十歲不到的年紀(jì)就擔(dān)任京兆尹,從三品高官,驟披此袍,成為三輔之一,他便有望在四十五歲之前拜相,一展抱負(fù)。

這無論如何,都算薛白對他莫大的恩德。

但另一方面,楊綰還聽說過薛白很多不好的名聲,作為一個有道德潔癖的人,他私心里其實是不太能夠坦然接受的,為此常感到兩難。

于是,他只能將那些權(quán)位之爭放下,只管具體的實務(wù)。

“見過殿下。”

“來了,先當(dāng)面說說你們在河?xùn)|榷鹽的成果。”

薛白似乎是沒打算拉攏楊綰為心腹的,也是甫一見面就談具體的實務(wù)。

楊綰松了一口氣,很快就侃侃而談起來。

他們這批到河?xùn)|的官員當(dāng)中有非常多人才,王縉、元結(jié)、第五琦、劉宴,這種情況下,成果必然是有的,也為薛白想把榷鹽之法頒行到天下鋪平了道路。

但楊綰卻說,第五琦與劉宴在榷鹽之事上存在著些許分歧,第五琦認(rèn)為當(dāng)由朝廷完完全全壟斷榷鹽之利,劉宴則重視商人之利,認(rèn)為該官商分利,給私鹽販子以活路,并讓他們幫助朝廷獲利。

薛白便問楊綰,以為誰的主張更高明。

楊綰直言他心里傾向于劉宴的,但如今榷鹽之法還只在河?xùn)|試行,建議可以再增加一道試行,以第五琦、劉宴分別主事,觀察情況。

他看得出來,薛白在變革之事上是一種十分謹(jǐn)慎的態(tài)度。

“我確實是不敢急于求成啊。”薛白道:“西北年年防秋,與吐蕃陷入久戰(zhàn),軍費緊缺,國庫空虛,田畝兼并嚴(yán)重,租庸調(diào)制糜潰,不變則不活,可眼下吏治敗壞,民生困苦,又不敢輕易變法,否則稍有不慎百姓負(fù)擔(dān)更重。”

“是。”楊綰道:“此前叛亂迭起,朝廷無法,非大刀闊斧之機(jī),正如大病初愈之人宜先徐徐調(diào)理,再進(jìn)大補之藥。該易風(fēng)移俗,廉官吏,嚴(yán)法紀(jì)。然后規(guī)定諸州之兵數(shù),肅軍政,削強藩,散聚眾之謀,如此數(shù)年之后,內(nèi)寧而無外患,天下秩序井然,可改稅法。”

“說得不錯,但眼下卻有難題。”

楊綰道:“殿下方才說與吐蕃陷入久戰(zhàn),軍費緊缺。可臣卻聽聞,今秋郭子儀在隴右、李光弼在劍南,皆擋住了吐蕃的攻勢。”

自永王之亂后,關(guān)中就頗太平。朝廷一直在說防秋,但始終沒有吐蕃入境的消息,大部分人得到的消息都是楊綰所知的這些。

但這陣子薛白心情卻很不好,正是因與吐蕃的戰(zhàn)事。

他走到地圖前,指了指隴右、劍南,道:“于吐蕃而言,這兩個方向是它的東線,今年得益于郭、李二將坐鎮(zhèn),吐蕃在東線并未討到太大的便宜。”

話鋒一轉(zhuǎn),薛白道:“然而,世人不知的是,吐蕃在它的西線,已經(jīng)趁著大唐內(nèi)亂,全面占據(jù)了河西走廊,切斷了我們與安西四鎮(zhèn)的聯(lián)絡(luò)。”

楊綰目光看去,地圖上,窄窄的河西走廊那一頭,是與東邊十六道幾乎一樣大的領(lǐng)土。

棄之可惜,可若要拿回來,就必然得與吐蕃打上幾場真正的硬仗,而不是現(xiàn)在這樣龜縮防御。

他是來上任京兆尹的,打通與安西的道路當(dāng)然不是他的職責(zé)所在。薛白之所以與他說這些,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錢。

國窮,就挨打。

要想不挨打,得先富國。

而就像剛才說的,要富國而不傷民,就得易風(fēng)移俗,廉官員、嚴(yán)法紀(jì),否則滿朝盡是中飽私囊之臣,不論怎么革制,加重了百姓負(fù)擔(dān),稅賦都還流進(jìn)了貪官污吏的口袋。

楊綰遂道:“請殿下暫時忍耐,遣使借道回紇,撫慰安西之將領(lǐng)。待大唐恢復(fù)國力,再與吐蕃一戰(zhàn)。”

“就是不知何時恢復(fù)國力啊。”

薛白難得地嘆息了一聲,給楊綰施加壓力。

其實不僅是對楊綰,近來他見每個官員,常常都是這樣督促他們。

之后,他們才說起京兆府的問題。

“黎干、崔夙等人,我早想裁撤了,天下間我想裁撤的官員又何止是他們?”薛白道,“但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現(xiàn)今如他們那般的官員太多了,如何處置,我看你的手段。”

“殿下放心。”楊綰執(zhí)禮道。

薛白問道:“有何要求,你盡管提。”

楊綰應(yīng)道:“臣沒有任何要求了。”

薛白其實已聽說了楊綰與黎干所起的沖突,已做好了罷免黎干,甚至將其治罪的準(zhǔn)備,聞言不免有些詫異。

他決定隨楊綰怎么做,看看楊綰的本事。

楊綰出了大明宮。

只見黎干、崔夙都等候在了門外。

“見過京尹。”

兩人上前行禮,大冷的天,黎干頭上的冷汗卻還一直在冒。

他其實一直都知道殿下看自己不順眼,但他不認(rèn)為個中原因是他生活奢侈,而且他也早已習(xí)慣了這樣擺排場,問題出在今天楊綰肯定是告了他一狀,要讓他丟官甚至流放,當(dāng)然是又悲傷又不甘。

然而,楊綰卻沒有拿出任何公文來罷免他,只是道:“回衙署吧。”

“京尹才到長安就往衙署,實我輩楷模。”崔夙連忙奉承。

黎干回過神來,不甘落后,連忙引著楊綰往他的馬車,道:“京尹請上車。”

楊綰云淡風(fēng)輕地道:“我有馬。”

他抬手一指,黎干、崔夙等人順著那方向看去,只見到一匹栓在柳樹下的駑馬。

堂堂京兆尹,騎一匹低矮的駑馬,而京兆少尹卻是奢華車駕上百輛,黎干再蠢,也終于知道要怎么做了。

崔夙跟在后面也是暗暗心驚,想著回去之后得馬上把自己家中豢養(yǎng)的數(shù)百歌姬放掉大半……不,只留下十?dāng)?shù)人就夠了。

請:wap.xshuqu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滿唐華彩目錄  |  下一章
滿唐華彩 手機(jī)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2458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金昌市| 梧州市| 济源市| 新干县| 海安县| 正定县| 佛坪县| 水富县| 泸定县| 唐河县| 赣州市| 法库县| 鹤庆县| 珲春市| 杭州市| 临洮县| 汶上县| 新竹市| 休宁县| 岐山县| 满洲里市| 横山县| 新河县| 黔西县| 建平县| 洪湖市| 元阳县| 长子县| 凤城市| 南平市| 阿坝县| 手游| 枣阳市| 资源县| 凤庆县| 奇台县| 营口市| 天镇县| 文化|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