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衣冠不南渡 第166章 兇獸論
(小說屋)
正元三年,元月。
曹魏鎮(zhèn)南將軍王基率兵八萬,討伐吳國。
一時間,南方驚懼。
正在公安等地交戰(zhàn)的蜀國將士們都不約而同的停止了交手。
蜀國開始不斷的朝著白帝城和永安方向增兵,開始運輸大量的物資,令右將軍閻宇和永安都督宗預(yù)兩人整頓軍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而就在蜀國將軍隊派往永安的時候,曹魏鎮(zhèn)西將軍鄧艾開始召集大軍,令諸葛緒,司馬望等人開路做好后勤的準備,以大軍朝著漢中的方向前進。
這讓蜀國頓時雞飛狗跳。
蜀國又連忙停止了對永安地區(qū)的增兵,開始將部分兵力朝著漢中,劉禪拜衛(wèi)將軍姜維為大將軍,令他前往漢中,抵御鄧艾等人。
同月,車騎大將軍毌丘儉返回了淮南,開始召集大軍,陳列在前線。
青州的胡遵,豫州的文欽也開始籌備大軍,響應(yīng)毌丘儉,做出了要進攻吳國的姿勢。
這一刻,壓力來到了吳國的身上。
孫綝聽聞消息,大驚失色,急忙停止了進兵,又決定抽調(diào)荊州前線的軍隊來抵御曹魏的軍隊。
天下的局勢驟變。
一瞬間,蜀國和吳國都驚懼的發(fā)現(xiàn),三國的實力差距仿佛在一年之內(nèi)就被拉到了巨大。
當今曹魏所帶來的壓迫感,實在是令人不安。
蜀國和吳國再次開始瘋狂的暴兵,官員們四處狂奔,做好應(yīng)對這場可能要到來的龐大戰(zhàn)爭的準備。
而此刻的洛陽內(nèi),卻是格外的祥和太平。
城池內(nèi)人來人往,哪怕是大雪紛飛,也沒有能阻止眾人的熱情。
今日洛陽內(nèi)有官方性的祭祀,主要是慶祝新年的開始,祈求今年能同樣的風(fēng)調(diào)雨順。
曹髦跟幾個人坐在食肆內(nèi),食肆的大門敞開著,能看到那熱鬧的場景。
曹啟驚愕的看著外頭,雙手都因為激動的顫抖。
“兄長,原來洛陽是這樣的??!”
“我都不知道”
每看到有不同的人路過,曹啟都能驚呼起來。
司馬炎坐在他們的對面,有些憐憫的看著曹啟,低聲對曹髦說道:“陛下,將宗室囚禁起來,實在不是什么仁義的行為都是自家的親人,豈能如此苛刻呢?”
這你別問我,你去問文皇帝去!
曹髦在心里吐槽了一句,隨即回答道:“我知道,往后會越來越好的?!?p/>
司馬炎又讓老板給曹啟拿了些孩子所喜歡吃的東西,這些東西幾乎將曹啟的案給擺滿了。
曹啟看向司馬炎的眼神里滿是感激。
“多謝司馬公!”
“不必稱公,稱兄長即可?!?p/>
曹髦還是望著外頭,對兩個人的行為視而不見。
難怪你能跟曹家宗室們成為好朋友呢。
食肆內(nèi),此刻是滿滿當當?shù)念櫩?,甚至位置都有些不夠用,就連司馬炎都忍不住感慨道:“我從未在洛陽見過這么多的人。”
曹髦卻知道其中的理由,這是商業(yè)復(fù)蘇的征兆。
大魏的商業(yè)發(fā)展一直都有著極大的阻礙,這種阻礙是來自社會治安的不穩(wěn),來自大族們的壟斷,來自廟堂的打壓。
百姓們的消費能力低下,甚至可以說幾乎就沒有消費能力,在曹操時期的大魏,那就是個非常純粹的軍管政府,廟堂組織屯田,這些耕地是公田,百姓們只負責(zé)勞作,給廟堂打工,每年領(lǐng)取餓不死的糧食。
文皇帝時進行了一些改革,他的第一步改革就是谷帛易市,允許百姓們用糧食和布帛來進行交易。
當時魏國也有五銖錢,但是在民間的流通度很低,直到明皇帝時,五銖錢方才再次流通,只是吧,民間以布帛谷物進行貿(mào)易的情況還是很頻繁。
具有消費能力的大族,他們是不會消費的,他們遇到喜歡的東西,更喜歡用搶和讓對方獻的方式來得到。
貨幣體系不穩(wěn)定,商業(yè)也很難發(fā)展的起來。
曹髦上位之后,大族開始收斂起來,社會治安得到了加強,大族們不再搶東西,開始用錢去買,然后洛陽內(nèi)的商賈們就多了起來,就是如此的簡單。
在三國之中,曹魏的貨幣甚至是最穩(wěn)定的,蜀國的也還好,最不穩(wěn)定的就是吳國的貨幣,他們國內(nèi)是假幣橫行,導(dǎo)致百姓們都不認可官方貨幣
就在曹啟跟司馬炎熱情的交流的時候,曹髦忽然站起身來,留下了錢財,快步走出了此處。
曹啟跟司馬炎一愣,急忙跟著走出來。
張華攔住了他們,笑著對曹啟說道:“大王,今日就到這里吧,請您先回去?!?p/>
曹啟已經(jīng)是非常的滿足,他過去一直都被困在王宮里,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他很是聽話的上了車,隨即離開。
司馬炎當然是跟在了曹髦的身后。
兩人就這么一路來到了縣衙的門口,司馬炎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縣衙所掛出的告示。
周圍聚集了不少人,正看著那告示。
這告示乃是關(guān)于鄉(xiāng)試開啟的名單。
所謂的鄉(xiāng)試,考察的是基本的道德名聲,這需要眾人本地的“三老”開一封證明,證明此人擁有參與考核的資格。
倘若是平日里有不好的名聲,不受鄉(xiāng)里愛戴的人,也拿到了這樣的證明,那給他開證明的人就要遭受處罰。
后漢時三老甚至發(fā)展了郡三老,國三老的地步。
但是在大魏,已經(jīng)沒有真正接受任命的三老了,但是民間依舊是有“鄉(xiāng)約架構(gòu)”,也就是各地的民間百姓會自發(fā)的聚集在一起,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來代表他們與官府進行對接。
雖然這人不是以官方的身份,但是依舊在民間占據(jù)著極大的影響力,但是在道德社會崩潰之后,地方官員就不在意這些民間代表了。
這些民間代表并不能簡單的跟地方豪強劃上等號。
這跟往后的鄉(xiāng)紳還是不同的概念。
曹髦注意到,聚集在這里的大多士人,都是些寒門出身的人,這從他們的穿著就能分的出來,雖然如今的大族喜歡上了穿破爛,但是裝窮跟真窮還是很好區(qū)別的。
他們站在此處,讀著那縣衙的告示,有幾個人皺起了眉頭來。
“這是要找家鄉(xiāng)的老者來開示證明”
他們竊竊私語了起來,曹髦聽他們的意思,不少人都覺得這有些沒必要。
考核就考核,何以要搞什么證明之類的,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聽著眾人的抱怨,一旁的司馬炎忍不住開口說道:“姐夫,我朝并不重三老,何以非要讓他們來選拔呢?讓中正來審視不就好了嘛?”
曹髦轉(zhuǎn)身離開了此處,跟著司馬炎上了馬車。
“此舉是為了重設(shè)三老?!?p/>
“地方?jīng)]有三老來教化,就會敗壞天下的風(fēng)氣。”
“當今賊人眾多,有傷道德,都是因為三老不存的緣故?!?p/>
司馬炎恍然大明白,他問道:“真的是這樣嘛?”
“不是?!?p/>
“啊??”
司馬炎滿臉的迷茫,曹髦這才說道:“其實這跟科舉的關(guān)系不大,甚至跟道德的關(guān)系也不大,主要就是為了保護百姓?!?p/>
“前漢時的鄉(xiāng)三老,會領(lǐng)著百姓們與官員對峙,每當官員們需要修建水利,動用百姓的時候,他們就會起身來商談,甚至當皇帝家里出了事的時候,他們也會給皇帝寫信來勸諫”
“他們能直接給皇帝寫信告知地方的事情,官員們故而不敢太放肆?!?p/>
“到了后漢,三老就普遍由豪強來擔(dān)任,主動承擔(dān)了魚肉百姓的差事,不再為百姓們開口?!?p/>
“因此到了我朝,三老制就不再被重視了?!?p/>
“那您為什么還要設(shè)立呢?”
司馬炎有些不明白,曹髦開口說道:“豪強來擔(dān)任三老的事情,可以效仿前漢的制度,規(guī)定三老的條件,對他們的年齡,出身都做出限制,讓百姓們自己選出合格的老者來擔(dān)任。”
“當然,這未必能完全預(yù)防,但是,這能防止官員們肆無忌憚的行使權(quán)力?!?p/>
“大族,諸侯,酷吏,豪強,其實每一個都是對大魏不利的因素,可偏偏他們又能互相遏制。”
“當初,朕以為治理國家就是殺掉一頭又一頭的兇獸,殺的干干凈凈。”
“后來,朕方才發(fā)現(xiàn),兇獸是殺不完的,殺了一頭又有一頭,想治理天下,就要讓兇獸們關(guān)進牢籠內(nèi),讓他們彼此對峙,互相限制”
“朕如今在廟堂里重用酷吏,地方上定然會出現(xiàn)效仿的人,他們會不顧民間的情況,為了自己的政績而胡作非為,這個時候,就需要放出另外一頭兇獸來,對付酷吏?!?p/>
司馬炎皺起了眉頭,“可若是那些真心想要做事的官員們要怎么辦呢?他們豈不是也要被地方所挾制?”
“官員面對地方本來就是處于強勢地位的,倘若連這都收拾不了,那還要他們有什么用處呢?!”
聽到曹髦的話,司馬炎又有些擔(dān)心的問道:“這兇獸太多,倘若他們暴起傷人又該怎么辦呢?”
“肉就一塊,不夠兇獸們來分,且兇獸多貪婪,只要上位者不是孫綝那樣的人,就不會出現(xiàn)兇獸們?nèi)浩鸲サ那闆r,肯定是會彼此拉扯的?!毙≌f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