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擇日走紅 第七百二十六章 男主角只能是顏良
這一季的《年輕的日子》,陸嚴河仍然無法參與整季的錄制。
不只是他,李治百和蕭云也是。
這個節目面臨著常駐的嘉賓們越來越紅、檔期越來越難協調的問題。
李真真也不得不面臨一個選擇,要不要換一批人?
這樣下去,這個節目遲早要走向結束。
但是,李真真跟每一個常駐的明星們聊天,能夠感受到,大家是非常愿意繼續做這個節目的。
大家面臨的難題是檔期,是難以協調的時間。
李真真就想再繼續堅持下去。
她也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下了這一季的開篇文案:
——他們越來越紅了,拍戲,開演唱會,準備發行專輯。
——他們的故事還能繼續通過這個節目講下去嗎?
——是換人,重組卡司,拍攝一個新的《年輕的日子》的故事,還是讓這個節目以不完整的形式繼續拍攝下去?
——我們與每一個人進行了深度的交流,他們每一個人表達的艱難,是事業上升期與檔期難協調之間,無法消弭的矛盾。
——但是,還想繼續做這檔節目嗎?
——他們都說,想。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檔節目。
——六年前,這檔節目從一群年輕的新人出發,六年來,他們一個接一個地紅了。
——他們越來越光鮮亮麗,但在舞臺背后,他們也仍然真實。
——既然是記錄,完整是一種記錄,不完整也是。
——有的時候,我們要接受不完整的形態,那是每一顆星星在努力讓自己更靠近太陽,更加發光。
——它們的軌跡在發生變化,但它們始終在星空里。
——這一季,將是探班季,山海之間,老友重逢,不見不散。
李真真定下這個主題,邀請了每一個人錄制了一段VCR,結合這個文案,做了一個宣傳預告。
陸嚴河在VCR里面說:“我們都不希望這檔節目結束,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確確實實,我們面臨著檔期難湊、時間不夠的難題,大家在各自的領域,都在發光發熱,我們都處在也許是人生中、事業中最忙碌的一段時間,所以,節目組能夠策劃出這樣一種形式,努力將節目做下去,我特別感謝,也特別感動。”
誰也不知道這一季節目會做成什么樣。
因為它不是常規的拍攝法。
但是,節目的粉絲卻說:“就是看著他們一群人坐在飯桌上說說話、聊聊天,我就很滿足了。”
還有粉絲說:“這檔節目,是我惟一可以看到他們幾個接近真實生活狀態的樣子,它真的做到了第一季時所說的記錄,當然,記錄的已經不是他們的同居生活,而是他們的友情,我希望他們的友情能夠天長地久。”
但是,一檔節目,是絕對不能夠以“吃老本”為主要內容的。
節目如果不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新的觀眾,觀眾池就只會越來越小。
大家來找陸嚴河的這一次錄制,李治百和蕭云因為在拍《那些年》,缺席,柳智音也因為在開演唱會,要第二天才能趕過來。
第一天來的就是顏良、秦智白、宋林欣、彭之行和蘇曉。
一共六個人。
因為是探班季,這一季,李真真也沒有做任何飛行嘉賓的設置——實際上是因為節目這一季的經費不太夠,招商到現在并不是很順利,各個客戶都不知道這種新模式下的節目,熱度是否還能一如既往。
白天,陸嚴河在拍戲,李真真就給他們其他五個人設置了戶外游戲,以他們的游戲成績積累積分,用積分換晚飯。
積分越高,晚飯越好。
積分越低,晚飯越差。
這一期的主題就叫“請陸嚴河吃一頓好的/差的”。
等到陸嚴河晚上收工以后,已經是七點半。
他匆匆趕到節目組租下的飯店時,已經是八點十分。
大家都已經在等他了。
他的編導匆匆給他戴麥。
陸嚴河笑著說:“不好意思,久等了。”
“唉喲,好久不見!”彭之行上來就給了陸嚴河一個熊抱。
陸嚴河笑著跟他們每個人打招呼。
“你們看上去都很累啊,今天白天是有戶外游戲的環節嗎?”
深諳節目制作流程的他笑著問道。
“你說得沒錯。”大家點頭。
彭之行說:“導演組太過分了,今天晚上的這頓晚飯,由我們白天的游戲成績來決定,成績好,晚飯就吃得好,成績不好,晚飯就吃得差。”
陸嚴河馬上反應過來,問:“導演組不會拿我當由頭吧?比如請陸嚴河吃一頓什么樣的飯來刺激你們?”
“你猜對了。”宋林欣點頭,“結果就把我們像驢一樣,累死累活地拼成績。”
陸嚴河:“感謝大家!”
他笑著雙手合十,鞠躬。
“哎喲喂,這么大一個禮。”彭之行趕緊把陸嚴河拉過去坐下了。
雖然是晚飯,但是也還是要做游戲。
“都已經很餓了,要不別做游戲了。”陸嚴河摸著自己的肚子說,“他們也很餓。”
其他人馬上點頭。
李真真說:“那這一塊的素材怎么辦?節目需要內容啊。”
陸嚴河說:“沒事,等吃完飯以后,我給你們重新設計一個游戲,保證你們絕對有素材,嗯,你們錄后面的環節,我也授權給你們,可以玩這個游戲。”
陸嚴河在《年輕的日子》里面是帶來過不少好玩的小游戲的。
聽到他這么一說,李真真馬上說:“可以,那你說好了,等會兒要給我們設計一個新的游戲。”
宋林欣問:“你這是又要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經典游戲了?”
陸嚴河:“不經典,但是好玩。”
“嘖。”宋林欣笑著說,“你趕緊去注冊一個版權啊,在這個節目播出之前,你看看你之前在節目里做的小游戲,現在都被各個綜藝節目給抄得滿天飛了。”
“讓他們抄吧。”陸嚴河聳聳肩膀,“鼻祖在這里坐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于是,他們這頓飯就吃得很輕松了。
大家一個圓桌圍坐著。
“聽說你現在這個電影很難拍啊。”彭之行總是自動地就肩負起了主持人的職責,開啟話題,對陸嚴河說,“一個月前,我采訪苗月——苗月就是嚴河正在拍攝的《定風一號》的編劇,也是《暮春》的編劇,嚴河的大學同學。她說,你在《定風一號》這部電影里的表演難度,遠遠超過《暮春》。”
陸嚴河沉吟片刻,說:“這么說其實也沒錯,但是《暮春》也不好拍就是了,《暮春》當時一樣拍得我要死要活的,一樣感覺脫層皮。”
“那看來《定風一號》是史詩級難度啊。”彭之行笑著說。
“對我來說,因為沒有演過這樣的片子,這樣的角色,所以,確實是史詩級難度。”陸嚴河直言不諱,“不過還好,在這個劇組里,雖然在一場戲開始拍攝之前,永遠不知道會演成什么樣子,但最后都拍下來了。”
他們是真的餓了,一邊說話,一邊聊天,結果,滿滿一桌菜,竟然全都干完了,完全光盤。
李真真都震驚不已。
要知道,他們六個人,可是有十二個菜。
全干光?!
但是,他們干飯的氛圍也確實很好就是了。
他們這群人,認識的時間太久了,中間又各自經歷了很多的事情,發生了很多的故事,只要坐在一起,聊起來,幾乎聊的都是觀眾會感興趣的話題。
娛樂圈,名人,沒有曝光于臺前的那些私事……
包括定檔于國慶檔上映的《熱帶雨季》。
這是李真真專門請彭之行主動提起的話題。
這一期播出的時候,差不多也是《熱帶雨季》進入宣傳期、即將上映的時候了。
李真真一般都會在每一季節目里,為大家的作品做一下宣傳。
還不是那種硬宣傳。
彭之行就問:“《熱帶雨季》這個文藝片定檔在國慶節檔期上映,確實還是挺少見的,為什么會這樣選擇?”
陸嚴河笑著說:“這是宣發公司決定的,不過,我覺得他們這么做也挺有意義的,確實,大家首選肯定還是想要去看一些感官上更有刺激性的電影嘛,《熱帶雨季》也不是沖著國慶檔的票房的前三名去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檔期,容得下更多的電影,也許一百個去看電影的觀眾里,只有一個想要安安靜靜地看一個講故事的片子,但在國慶檔這樣大的觀眾流量下,也是很可觀的。”
彭之行問:“你對《熱帶雨季》的票房有什么樣的期望?”
“當然是越高越好啦。”陸嚴河說,“不過沒關系啦,電影沒有回本壓力,無論是制片方,還是它在中國的發行方,都早就已經回本了。”
“是嗎?”彭之行很震驚,“為什么?呃,我確實知道一些,但具體是怎么做到的?很多觀眾可能也都不知道。”
“其實電影并不僅僅是簡單地靠院線票房盈利的,尤其是文藝片,很多人都以為文藝片就大概率是虧本的,其實不是這么回事。”陸嚴河說,“就以《熱帶雨季》為例,它雖然還沒有上映,據我所知,它已經賣出了國內的網絡播放權、電視臺播放權,還有包括額外付費點播,包括還有一個商務合作。”
彭之行問:“是大部分文藝片都可以做到這樣嗎?”
陸嚴河搖頭:“也不是,這個就要看發行方的發行渠道,包括這個電影本身受市場關注的程度。正常情況下,一個普通的文藝片可能只有院線票房收入,國內視頻網站和電視臺的版權收入,再加上一筆海外發行收入。”
“那按照我的理解,其實還是要有像你這樣的大明星主演,其實文藝片才能獲得比較大的關注。”
“其實也不是。”陸嚴河搖頭,“在我們國內有點過度依賴院線票房,過度依賴明星,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國內電影市場得很晚,到目前也就二三十年,所以,很多的收益渠道,并沒有一個足夠的時間去,去做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你像DVD,雖然現在流媒體崛起,在我們的理解中,其實這已經沒有什么人買的,但在歐美,它從家庭娛樂收入,慢慢地轉型,開始變成了一個面向影迷群體的、昂貴的品,就像現在的黑膠唱片,雖然銷售數量小了,但產業轉型之后,銷售價格卻成了品的價格,它們仍然找到了新的方式,繼續延續碟片這一形式,對電影方來說,當然也仍然還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但是在國內,本身DVD這種市場就沒有真正大面積地打開過,有一段時間它蓬勃,是盜版,所以,要說產業轉型,說實話,它一開始就沒有完整地建立起來過,更不用說轉型了。”
大家聽著這些,點了點頭。
“實際上,中國的市場非常大。”陸嚴河最后說,“這個行業現在很多人只能去一遍遍地復制一個成功盈利的模式,卻無法開發新的盈利模式,導致電影的盈利渠道,非常受限。”
“那靈河現在做了什么?靈河的電影,除了你剛才所說的那些,有別的盈利模式嗎?”彭之行問。
這是他真的很好奇的。
陸嚴河笑著對鏡頭說:“這些太專業了,節目的觀眾也未必想聽,你們盡量剪掉吧。”
說完這個,陸嚴河才介紹。
“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比如,商務合作,像《情書》,我們就跟咖啡、零售等十幾個品牌進行了商務聯名合作。像《胭脂扣》,其實大規模放映結束以后,我們一直在各個地方做特別觀影活動,一場下來雖然只有幾萬元的票房收入,但是我們一年能夠做大約一百多場。
“不僅我們組織,我們靈河的版權運營部門,其實也在不斷地給一些活動授權電影播放,當然,這是主動去談的,以前大家是沒有這個意識的。
“像有的城市做中元節活動,我們會主動去談,在這個活動里做《胭脂扣》放映。
“你知道,類似這樣的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多的,關鍵是有沒有人有心去溝通這樣的合作,去拓寬電影的運營范圍。”
“也是因為這些電影本身就很經典。”彭之行說。
陸嚴河點頭:“其實經不經典的另說,現在的電影公司,誰家手里沒有一些經典片子的版權,但問題是整個行業都在追逐頭部,都只盯著那些賣了幾十億票房的電影,大家都想著一口氣吃一塊大的。我說的這些,大家未必不知道,但在他們眼里,這都是蠅頭小利,不值得做。”
“其實我聽下來之后,我覺得你說的這些,確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彭之行說。
陸嚴河點頭。
“但這才是常態,不是嗎?”陸嚴河說,“你看,《武林外傳》在江芝打造了一個七俠鎮,專門請編劇寫新的劇本,招募演員做實景演出,從籌備到正式開放,好幾年的時間,人家沒有賺快錢,也不是只打算利用這個劇的熱度,賺一兩年的熱錢,所以,他們慢慢就做出了口碑,很多去過的人都在夸江芝的誠意。”
陸嚴河笑了笑,“其實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你知道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靈河做的電影,都是這么小成本的電影?好像靈河的電影,也不是不能賣出大票房來,比如《情書》,你知道,有很多人想讓我做《情書2》。”
“我理解你為什么不想做《情書2》,但我確實也很疑惑,靈河為什么不做大片?”彭之行說。
“因為沒有這個實力。”陸嚴河直言,“我不希望靈河成為一個被別人影響的公司,所以,這家公司沒有任何融資,也不接受股權交易。那實際上,這就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只是陰差陽錯地做了幾個成績很不錯的作品出來,它的本質還是一家小公司,做大片,成了當然是好的,要是沒成呢?虧了呢?一部片子幾個億虧進去,那這個公司就直接可以關門了。”
其他人若有所思。
“我不想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我也認為,多大本事端多大碗,一步一步慢慢來,積少成多,最關鍵的是,只有每一步都扎扎實實地走了,你才不會因為走得太快而摔跤。
“這也是我認為靈河為什么要盡可能地拓展它版權運營范圍、收入來源的原因,哪怕很多時候,它就是一點蠅頭小利,沒關系,多一條路,多一點有備無患。”
陸嚴河的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這已經超越了一個藝人需要了解的范疇,可是,這又讓他們都有所啟發。
每一個藝人,其實都是一個小公司。
他們就是這家小公司最核心的商品。
陸嚴河所說的這些行業問題,又何嘗不是他們作為一個明星藝人在包裝運營中遇到的問題。
他們陷入了同樣的怪圈,同樣感到一種“內卷”式的同質化營銷。
也同樣,他們的事業規劃和策略,都是沖著那個一口氣能吃下一大塊的方向去做的。
沒有積跬步以千里,也不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力量。
宋林欣忽然感慨。
“我突然在想,這幾年,我寫了不少歌,其實都陷入了一個怪圈,每一次拿出一首新歌,如果沒有得到正面的反饋,或者是平臺數據不是很好,就會質疑自己,會變得焦慮,然后這樣的心情就會讓我更焦慮下一次的創作,下一次拿出來的作品,有多少歌迷會喜歡?這是不是又是一次我自嗨的創作?”
蘇曉驚訝地問:“你的歌已經很火了,你還會這么想嗎?”
宋林欣點點頭,轉頭看向秦智白。
“你會嗎?”
秦智白搖頭,“我不管別人的評價,我只寫我想寫的歌。”
“你也不會因為寫的歌反饋不佳就焦慮?”宋林欣問。
秦智白:“不會,現在已經比我預期的要紅了,我不想這么紅。”
“……”宋林欣一時有點不知道該跟秦智白說什么。
顏良一笑。
“秦智白他從出道開始就沒有想要大紅大紫,你從他這里找認同感,找錯人了。”
宋林欣:“我還以為他改變主意了呢。”
秦智白從出道開始,就是一個只想做音樂的歌手。
除了《年輕的日子》,他的工作基本上全部跟音樂有關。
而且,他也很牛,在影視OST這么火的當下,他幾乎不接OST。
宋林欣跟他同為歌手,但兩個人的路線卻很不一樣。
宋林欣還是更加主流、大眾的路線,秦智白就比較走小眾、獨立、非傳統明星化的路子。
主要是秦智白家里太有錢了,他沒有一點生存壓力,進演藝圈純粹就是為了夢想。
宋林欣馬上說:“那你回頭錄《中國好歌曲》這個節目,你能體會那些學員們想紅、想要賺錢、想要改變人生的心情嗎?”
秦智白反問:“我為什么要體會?我只需要幫助他們創作出更好的歌來就行了。”
宋林欣一時啞口無言,因為她發現秦智白說得很對。
她無話可說。
每一次錄《年輕的日子》,陸嚴河就會覺得,人和人之間真的太不一樣了。
就算是看上去性格相似的人,最終也有天差地別的差異。
但是,天差地別的人,也會有共性。
在《年輕的日子》這一群人中,陸嚴河感受到的共性,是都有一點“理想主義”。
大家的身上都還保留著一些非世俗的東西。
而且,最重要的地方是,到目前為止,大家都還愿意把他們之間的連接——《年輕的日子》這檔節目,視為一個重要的存在,并努力地維系下去。
錄到第六季,大家在這檔節目的錄制過程中,幾乎都最大可能地放下了戒備,不去在意鏡頭。
這是他們和節目組之間慢慢培養出來的信任。
即使他們說錯了一兩句話,在剪輯的過程中,李真真也會把那些可能會引起非議的話給剪掉,而不是保留在正片里。
節目一定是非常保護他們的。這也是節目的調性,即使有爭吵的時候,也一定盡量呈現多個視角,而不是惡意偏袒每一方,制造話題。
所以,陸嚴河到現在還這么喜歡錄《年輕的日子》,就是因為大家都不怎么裝。
等于是一群認識很久的人,有機會坐在一起,聊聊近況,玩玩游戲。
吃過晚飯,他們就一起回住的地方,洗漱休整一下,從綜藝節目轉變為“真人秀”模式了。
進入房子以后,節目組的人就會從他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一切都是他們自己來主導。
陸嚴河和顏良坐一輛車。
他們在車上跟李治百通了個視頻電話。
“你們碰上面了?”李治百問。
“嗯。”陸嚴河點頭,點完頭就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你們看著怎么都這么疲憊?”李治百笑著問。
他倒是精神奕奕的。
“我拍了一整天的戲,顏良在戶外跑了一天,錄節目,還是戶外錄制。”陸嚴河解釋,“剛吃完晚飯,吃飽了,發飯暈。”
“你那邊怎么樣?”顏良笑著問。
李治百:“拍著呢,快殺青了,嚴河是什么時候殺青?”
“得差不多九月底的時候吧。”
“那我那個時候肯定已經殺青了。”李治百問,“顏良,你下部戲什么時候進組?”
“就等著拍《老友記》了。”顏良說,“其他的戲都得明年開機了。”
“幸福啊。”李治百羨慕,“那你不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顏良:“我倒是想好好休息一下,問題是也休息不了,錄節目,拍,還有幾個商務行程,沒得休息。”
“中間倒騰一下,還是能時不時地休一下的。”李治百說。
顏良:“跟你們兩個比起來倒是好很多。”
聊了一會兒,他們就掛了視頻電話。
顏良說:“李治百在電影里面怎么剃了一個平頭?”
陸嚴河猛地反應過來:“啊,這個地方……真真姐,李治百這個造型不能在節目里面曝光,如果有播出去的話,記得給李治百的發型打個碼,剛才顏良說的平頭也不能播。”
跟車的編導給他們比了OK的手勢,表示話會帶到的。
“在電影里是一個關鍵劇情?”顏良問。
陸嚴河點頭。
顏良:“哈哈,好吧。”
陸嚴河:“對了,你剛才說你最近一直很忙,那你的動作訓練有在做嗎?”
顏良直接把自己的手臂伸了過去。
“你摸摸。”
陸嚴河捏了捏。
我去。
非常硬實的肌肉。
陸嚴河吃驚地看著顏良。
顏良眼中劃過一抹得意之色。
“我可是一天都沒有懈怠。”顏良說,“帶我的老師甚至說我可以去考證了。”
陸嚴河:“這么牛。”
顏良點頭。
陸嚴河:“好吧,那我服了,你厲害。”
顏良:“是你之前跟我說的那個電影有動靜了嗎?”
“對,我跟好萊塢那邊幾家公司初步接觸了一下,他們對這個劇本都挺感興趣的,但是對于讓一個華人面孔來主演一部好萊塢的動作電影有點疑慮,雖然說這部電影的成本不會太高,但不像《活埋》那種片子,實驗性質為主,在現在的主流市場,還基本上沒有由華人面孔來擔任一個美式主流動作電影的先例。”陸嚴河說。
顏良聞言,“那我還要繼續為這個片子做準備嗎?”
“當然。”陸嚴河點頭,“這個劇本就是給你寫的,他們要是不同意你來主演,我就自己拉投資來拍。”
顏良:“我靠,這樣我壓力得多大。”
“大什么大,我才不做沒有把握的事,這部電影肯定能成。”陸嚴河信心滿滿地說,“他們要是不愿意做,是他們的損失。”
顏良倒吸一口涼氣。
陸嚴河笑了,“而且,女主角我都已經找好了。”
“嗯?”顏良一愣。
陸嚴河給《生死時速》找的女主角,是跟他一起合作過《迷霧》的女主角莉莉·威廉姆斯。
莉莉·威廉姆斯作為好萊塢的準一線小花,是《迷霧》這部電影另一個吃到了紅利的演員。
她本身就在美國小有名氣,這部電影之后,她的事業也迎來了一個新的臺階。
陸嚴河跟她的關系一直保持得不錯,所以,陸嚴河在考慮《生死時速》這部電影的時候,第一個人選就想到了她。
他也馬上跟她溝通了這個項目,詢問她的意向。
莉莉·威廉姆斯看過劇本之后,就馬上答應了下來。
“我以為又是一個花瓶式的女主角。”
莉莉·威廉姆斯在電話里驚訝地說:“但是你竟然在這樣一個題材的電影里,寫了一個這么有魅力的女主角。”
這其實也是陸嚴河看原作的時候,一個很強烈的感受。跟“007”“碟中諜”這些典型的男性動作片不同,《生死時速》雖然也是一個完全的男性視角動作片,但它因為故事的背景,讓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女主角擺脫了“工具人”和“性感花瓶”的桎梏,跟基努·里維斯在電影中的存在感幾乎一樣強。
莉莉·威廉姆斯說:“男主角是你來演嗎?”
劇本里的男主角寫的是一個華裔,所以莉莉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陸嚴河給自己準備的角色。
陸嚴河說:“不是,我這個身材演不了這個角色,我準備讓顏良來演,他演過《老友記》《淘金記》。”
“噢,他!”
這個時候,有代表作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至少提起他的時候,別人認識他。
“是的,我堅持要讓顏良來主演這部電影。”
又一次跟Parameter的澤比·多伊爾溝通《生死時速》這部電影的時候,兩個人再一次對男主角的人選產生了爭論。
澤比·多伊爾說:“陸,我并不是對于要選擇一個中國演員來擔任男主角有意見,但是,顏良是一個電視演員,他在美國這邊幾乎沒有什么名氣,讓他來擔任主演,對電影沒有任何幫助。”
陸嚴河:“他適合,澤比,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是按照他的形象來寫的,而且,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我已經找來了莉莉·威廉姆斯,他們兩個人的組合就是最適合我劇本的男主角和女主角。”
澤比·多伊爾:“如果是你來主演這個角色,我絕對沒有意見。”
“澤比,如果你擔心顏良來擔任男主角,他的知名度不夠,風險比較大,我可以負責這部電影的主要制作經費。”陸嚴河說,“只要你們能夠負責全球大規模的院線發行。”
陸嚴河看中的,就是Parameter的全球發行能力。
這部電影是一定要在院線上映的。
當初一部三千萬美元制作的電影,在全球轟下超過三億美元的票房,讓基努·里維斯和桑德羅·布洛克一炮而紅。
它是一部非常適合在電影院觀看的電影。
它也是一部非常難得的可以在動作片里有好的愛情故事的電影。
澤比·多伊爾很無奈。
陸嚴河在這部電影上對顏良的,讓他有些頭疼。
“當然,你可以再等一等。”陸嚴河說,“等《活埋》這部電影上映之后,你就知道我為什么說,你可以相信我。”
澤比·多伊爾:“陸,不用《活埋》上映,我也相信你。”
“不,澤比,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李治百在歐美一點兒名氣都沒有,知名度甚至不如顏良,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只要你按照之前答應我的發行規模來做《活埋》,這部電影的票房一定會超過一千萬美元。”陸嚴河語氣非常堅定。
《活埋》的制作成本不超過150萬美元,即使加上后期的宣發成本,也不會超過300萬美元。
如果《活埋》在北美的票房超過一千萬美元,加上海外市場和其他的收入,這將是一次非常經典的以小搏大的案例。
陸嚴河說的一千萬美元,甚至都是往低了說的。
他說:“澤比,《生死時速》的男主角,只能是顏良。”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