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 目錄 >> 第510章 最大的攔路虎 |
第510章 最大的攔路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510章 最大的攔路虎 有的單位是要在上級部門之前出這個名單,而有的單位則是反過來,要在上級之后。 這不是要跟著上級部門的腳步走,而是恰好相反,是想避開上級部門的表彰和嘉獎名單,這樣能分得勻一點,也就是上級嘉獎過的,就不納入本級的嘉獎范圍了,由后面的遞進替補。 一方面是表示對上級部門的尊重,另一方面是節約資源,沒錯,獎勵表彰也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資源。 兩種搞法各有各的理由,三分廠是按照三軋廠的習慣,選的后者。 至于去年這幾個事情的時間比較亂,是因為烈火科技獎是突然出現的,在那之前沒接到風聲。 至于今年烈火科技獎一直沒出現,并不是難產,而是十七機部這邊被幾個事情拖住了手腳。 一是6011會戰,高振東帶著三軋廠京鋼廠一起,速度極快的搞出了第一批成果,這讓其他單位的同志暗暗心驚之余,也憋了一股勁,拼了命的往前趕,這讓很多烈火獎的評委自己都被拖住了手腳,他們也是有會戰任務的。 二來,是十七機部有重大特殊任務要參與,雖然不是主角,但是得全力配合,這又拖住了一批人,這批被拖住的不是評委,而是潛在的獲獎者,如果在這個時候發獎,會場可能會空不少。 第三個理由不太正式,也不太正經,十七機部聽說十二機部也搞了個什么“閃電科技獎”,想看看十二機部都會發給誰,如果沒發給高振東,那十七機部就要把和十二機部相關的項目在這一年給評了,比如高振東那堆。 偏偏十二機部今年第一次搞,動作有點慢,就把這一連串都拖住了。 但是不管怎么拖,到了二月底,從三分廠開始,無論如何也得把這個事情給辦了,那時候可就顧不上浪不浪費資源,尊不尊重上級,有沒有照顧其他部委面子的問題了。 大漠深處,某處試驗場,這個地方長年累月充斥著轟隆隆的爆炸聲和煙塵,每日如此,從未停歇。 這不是在開山裂石想要搞建設,而是在一直不停的做著爆轟實驗。 曾經在小鬼子那邊迸發出巨大熱情的小男孩和胖子,兩者的原理相同,拋開中心的中子源這個共性不說,兩者都是通過讓裝藥超過臨界質量,形成鏈式反應而引發最終爆炸,這種裝藥,可能是“由”的,可能是“不”的,但是小男孩和胖子實現手段是不太一樣的。 小男孩是槍式的,簡單說就是把裝藥分成兩半,起爆的時候用炸藥將一塊裝藥射向另一塊,達到超臨界的目的。 這個構型的好處是結構簡單,容易實現。壞處不少,裝藥利用率低,威力小,而且只能用于“由”裝藥,不能用于“不”裝藥,“不”裝藥會不受控制的早炸。 這個東西結構簡單到什么程度,那就是日后網上說的只要有豐度足夠的裝藥和中子源,高中生都能手搓大蘑菇這話,并不算太夸張。 胖子則是內聚式,這東西可就復雜多了。 內聚式的裝藥,大概可以看成把一個圓球分成很多塊,把中子源圍起來,裝藥外面是中子反射層,再往外是高速炸藥,這東西,聽起來就比槍式復雜不是一星半點。 起爆的時候,周圍炸藥一起炸,同時將裝藥向中子源方向擠壓,達到超臨界狀態。 此時中子反射層的用處,是將鏈式反應產生的中子反射回去,加劇鏈式反應的程度。 這么復雜,自然也是好處大大的,簡單來說就是裝藥利用率高,同等裝藥下炸得更響,而且適用于多種不同的裝藥。 這個適用于多種不同裝藥很重要,因為“不”裝藥,是能通過核反應利用其他元素直接生成的。 這些東西是公開的,別說在日后的網上隨處可見,就是在7080年代的我國,這些原理就寫在給小孩子們看的《十萬個為什么》里。 別說這個了,就連兩相彈、三相彈的原理,都在上面,它們的標題大概是“為什么原子彈會爆炸”、“為什么氫彈威力大”、“為什么三相彈威力更大”這個樣子。 毫無疑問,我們的選擇,自然是內聚式。 這就是為什么這個試驗場一天到晚沒個消停,不停的轟隆隆的響個不停的原因了,他們在試驗。 內聚式這個原理說起來好像也不復雜,但實際上卻沒這么簡單。 舉個例子,有個事情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不少代價才能實現:讓球形高速炸藥各部分均勻的同時起爆。 而且內聚式的具體構型是要個什么樣,那就要算了,好在有了高振東搞出來的大量djs59和djs60d助陣,提前兩年把構型給算出來了。 但是光算出來了,那還不夠,還得試驗,理論計算和實際情況之間,是有區別的,得搞試驗,收集實驗數據,然后進行調整。 這是個需要大量時間的活兒,不可能一蹴而就,計算機不是萬能的,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沒法模擬計算一切。 就好像哪怕已經有了1845年就提出的ns方程,結合21世紀的超級計算機,但是空氣動力學設計這事情,還得靠在風洞里吹才行一樣,我們的風洞群就是為了干這個的。 這個試驗場,就是負責炸藥構型的爆轟實驗的,那不得天天聽個響。最早的時候,黑混60在產量爬坡之前,那點兒產量基本上全部被這個試驗場給吞掉了。好在計算機雖然不能搞定一切,但是輔助處理數據是一把好手,對于人來說,哪怕公式都一樣,只是數據改變了,那每次計算都是一次新的歷程。 但是對于計算機來說,麻煩在編程,程序固定了,那數據的變化對于它來說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 爆轟實驗場旁邊的一棟建筑內,幾位負責試驗的科學家正在打印機旁,等著計算機輸出結果。 “這個計算機不錯,算得快,以前可真不敢想數據收集完之后,能這么快的就把結果計算完,還給你寫到紙上。” “哈哈,我們在努力,大漠外的其他科學工作者同志也沒閑著,在不停的為我們添磚加瓦嘛。” 幾位同志正在閑聊,計算機突然發出了“嘀”的一聲提示,同時,打印機開始“滋滋”作響,一張一張的往外吐紙。 幾位科學家比較急迫,打印紙吐出來一張,他們就抓到手上一張,就這么一張一張的連續看過去。 打印紙在他們手上傳閱了半晌,幾人抬起頭,對視一眼,眼里滿是光芒。 “成了!” “沒問題了!” “能用了!” 話雖然不同,可是意思卻是同一個意思! 裝藥構型完成了! 這個裝藥構型,不只是外面的炸藥的構型,還有內部的裝藥的構型,這關系到它們在炸藥的沖擊下如何運動,如何聚合等等。 試驗場的同志了這么長時間,聽力都快出問題了,就是為了這一天——爆轟實驗成功完成! “走走走,把這個消息帶到主樓那邊去。” 幾個人帶著試驗結果,匆匆的趕到了主樓。 說是主樓,其實完全沒有日后建筑“主樓”必定氣勢雄偉或者更加高大的慣例,主樓主要是里面的人和工作不同,其實外面看起來,和其他建筑差不多,都不怎么起眼的樣子。 幾個人找到了一間辦公室,將手上的試驗結果交給了里面的一位同志。 “成了!爆轟搞成了。” 這位同志一下站起來,急忙從他們手中接過試驗結果,湊到眼前,仔細閱讀。 半晌之后,這位同志一拍桌子:“好,最大的攔路虎已經被我們打死了!” 說完他看向幾位過來的同志:“這下子,剩下最大的問題,就看離心機群那邊了。” 裝藥這個東西,里面的核心元素是有多種同位素的,但是要想炸響,只能用其中的一種同位素,但是在天然礦石中,這些同位素是混雜在一起的,因為他們化學性質都相近。 這個化學性質相近,也讓同位素的分離有了很大的困難,化學方法不管用了。 這個時候也沒有什么增值反應堆,沒法利用其他元素直接獲得裝藥。 不過最高端的食材,總是采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化學的不行,那就用物理方式,甩起來。 使用離心機,利用同位素因為原子量不同,物理性質也不同的原理,將不同的同位素分離。 不過這種離心機可不是一臺兩臺就能完成這個任務的,那得是一大群,一大片,才能夠收集到足夠數量的材料。 這東西數量大,非常耗電,成本高昂,如果能拿到電力消耗數據,是真能算出生產了多少原料的。 當然,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有人說可以通過電力消耗數據推算我們生產了多少原料,推算出我們有多少彈頭,那就是胡扯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這點兒電力在我們的發電量里毛都算不上,為了調頻調峰還有峰谷差造成的棄電都特么不止這么一點兒。而且,那時候的原料生產技術,也不見得只有這么一種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