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二百零八章 被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教訓(xùn)一頓
因?yàn)橛羞@些溝魚打底,李龍的魚賣得很快,一個小時,所有的魚全賣光了,就連剩下的一些死魚,也被一個四十多歲的兵團(tuán)職工買走了。
按他的說法是,有些年沒吃到這樣的泥鰍魚了,看著就感覺香,想起家鄉(xiāng)的味道了。
李龍是沒想到,那些大魚竟然沒有這小小的溝魚受歡迎。
魚賣光了,李龍也餓得不行了,他把東西收攏起來放自行車后座上,推著車子還沒離開,兩個人就搶著過來,為此還爭論起來。
其中一個還想讓李龍給他評評理,李龍看著那個就是先前和自己打算爭攤子的,他沒理這人,推著自行車就去了奶茶館。
剛才那三個混混過來找自己茬的時候這人人看熱鬧,現(xiàn)在想讓自己替他主持公道?腦子進(jìn)水了?
“一碗奶茶,一個馕,要新打出來的,再來一盤酥油,一碟蜂蜜。”李龍把車子立好,進(jìn)門的時候?qū)δ莻€維吾爾族小伙子說,“有新打的馕吧?”
“有有有。”小伙子笑著說,“真的是你把那幾個人用槍押著進(jìn)監(jiān)獄了?我聽說這事了,只是沒想到是你啊!”
李龍一邊付錢一邊笑著說:
“怎么,你們也聽說了?不過這些二流子是啥情況?”
“還能啥情況?不上學(xué)的,又沒安排工作的人唄。有些是職工子弟,有些是工人家屬。現(xiàn)在安排工作比較嚴(yán)了,這些人太累的工種不想去,輕閑的工作也輪不著他們——學(xué)歷不夠,所以就只能混著。”
“怪不得……”李龍搖了搖頭,“無事生非,這樣混下去遲早鬧出事來。”
“那……不好說,他們和先前那些人不一樣,大都是有背景的。”小伙子說道,“伱還是要小心一些,這些人……不簡單。”
說著給李龍端來了馕、蜂蜜和酥油。
“你這蜂蜜不錯啊。”李龍用馕蘸著蜂蜜嘗了一口,感覺一點(diǎn)也沒那種喂得出來蜂蜜的粗顆粒感,細(xì)膩,甜中帶著微酸,然后就是香味兒,很好。
“嗯,從一四三團(tuán)蜂農(nóng)手里收來的純蜂蜜,他們?nèi)ツ晟缴戏欧涞脕淼拿郏懿诲e的。”
“有多余的嗎?給我賣一些。”李龍問道。
“我這里沒有,不過我可以幫你問問。”小伙子說道,“你要多少?”
“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李龍今天賣魚一共得了六十塊左右,其中六塊多錢是老爹的溝魚錢,去掉陶大強(qiáng)的,剩下自己得五十塊左右。
他估計這時候蜂蜜最多也就兩三塊一公斤,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買得起,就是這么豪橫!
“看來你賣魚真掙到錢了!”小伙子笑著說,“行,那過兩天你過來再看。”
李龍吃完早餐,推著自行車準(zhǔn)備離開的時候,就感覺到自己被跟上了。
手里沒槍,只有一桿秤,同時對付三個人,李龍自己也沒把握。
剛才在攤子上的時候,李龍一手秤桿一手秤坨,主打的是以逸待勞,打?qū)Ψ酱胧植患啊?p/>
現(xiàn)在和剛才不一樣了,對方肯定是預(yù)有準(zhǔn)備的,他再這樣對上去,那是找死。
所以李龍慢慢走著,邊走邊四下看著尋找著機(jī)會。
快出老街了,那三個人跟著越來越近,李龍回頭看時,能看到對方囂張的笑容,以及藏在衣袖里硬硬的直直的東西。
然后,李龍就看到了兩個戴袖標(biāo)的聯(lián)防員,正看完一條街的攤位,又轉(zhuǎn)了回來。
李龍心頭大喜,快速推著車子趕了過去,走到兩個戴袖票的聯(lián)防員面前,他快速說道:
“同志,有人帶著兇器想要?dú)⑽遥 ?p/>
他這么一嗓子,不管那兩個管理員嚇了一跳,身后那三個小年輕也嚇了一跳!
特么的我就是想要點(diǎn)錢順便給你點(diǎn)教訓(xùn),怎么就成了想殺你?
“他們,就是他們!他們手里帶著兇器呢!”李龍扭頭就指向了那三個小年輕。
那三個二流子不怕這些攤主,但對這聯(lián)防員可不敢硬扛,一看情況不對,轉(zhuǎn)身就走,其中一個有點(diǎn)慌亂,塞在袖子里的鋼管一下子掉落在地上,發(fā)出了“當(dāng)啷啷”的聲音。
“你們?nèi)齻€,給我站住!”其中一個聯(lián)防員大聲喊著。
那三個人直接跑了起來,聯(lián)防隊(duì)員快速追了上去。
李龍便被落在了一邊。
沒我事了?
李龍有些意外,看著幾個人跑遠(yuǎn)了,便也騎上車子離開了。
看來,以后再來賣魚,是真要帶上槍或其他東西了。不然的話,真讓這些二流子給堵到哪里,損失錢財不說,指不定還會被打傷打殘。
這些半大小子手底下是沒輕重的。
一直騎著車子上了瑪河大橋,李龍才安下心來。今天在檢查站這里檢查的兩位公安同志李龍不認(rèn)識,也就沒下車打招呼。
回到縣城,李龍騎著車子去了市場。
這里人流量明顯比石城少不少,攤位也只有石城的一半左右。在這里擺攤的,大多數(shù)還是頭腦靈活的農(nóng)民和那些沒有工作的縣城小販,他們主動賣東西的熱情明顯沒有石城那邊高,有些人還有些不好意思攬客,只等著人上前問價。
李龍來到了個糧食攤子跟前,問道:
“大米多少錢一公斤?”
“六毛六。”
“面呢?這是八五粉?”“嗯,八五粉,三毛七。”
“米面各來五十公斤。”李龍看攤位上面粉大米說道,“能便宜點(diǎn)不?”
“我這兩袋,米就四十五公斤,面不到四十公斤。”攤主指了指面前的兩袋子說,“你都要了?”
“都要了。連袋子給我吧。”
“行,大米給你便宜一分錢,面給你便宜兩分錢,怎么樣?”
“稱吧。”
家里米面還有,但李龍是不想讓老爹老娘吃苞谷面。
說實(shí)話,老人家都是吃了苦過來的,特別是老娘杜春芳,為啥每天就吃那么一點(diǎn)兒?不就是饑荒年月自己省一口給孩子吃,胃餓小了,以后吃的也少,消化不了。
李龍猜測老娘八成是有胃病的。
所以不管在這邊住多久,李龍還是希望老爹老娘吃好點(diǎn)兒。
家里人是節(jié)儉習(xí)慣了,倒不是不想吃好,主要是前面窮了那么些年,突然有好吃的,第一感覺還是節(jié)省著點(diǎn),免得后面萬一有啥情況,還能吃著——本著細(xì)水長流的心態(tài)。
但李龍活了兩世,他知道生活會越來越好,現(xiàn)在能掙到錢吃到好的,那就先吃肚里再說,以后會有更好的。
他們這一代人,包括李建國這一代人其實(shí)是最能感受到國家強(qiáng)大、人民生活變好的。反倒是九十年代零零年代的人感受不深。
畢竟李建國他們這一代人是看著國家從一窮二白,或者說看著北疆這里遍地?zé)o人煙到最后莊稼成片,如果不是上一世意外早亡,李建國能活著和李龍一樣領(lǐng)著合作社的分紅,不干活四處旅游,把逮魚摸蝦摸螃蟹當(dāng)成消遣來。
現(xiàn)在告訴他們,以后家家戶戶有小汽車,而且不止一輛,他們不可能相信——別說家家戶戶有小汽車,就是家家戶戶有自行車,那在他們眼里,也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把米面的袋子口系在一起,搭在自行車兩邊,然后再把盆卡在后座上,李龍騎著就回了大院。
早早回來的原因是他在這邊的市場也發(fā)現(xiàn)了,有二流子晃來晃去。雖然沒看到訛錢的,但這個氣氛并不怎么好。
李龍在大院子那里把盆、秤放下后,又去放玉石的房子把那些石頭拿出來,隨意的堆在樹下面。
這些石頭如果不是行家看,落一層灰后,普通人沒人會把它們當(dāng)成玉石。
麻煩的還是那些籽料,李龍想了想,把那些籽料裝到袋子里,先塞到了正屋那個堆滿舊家具的屋子里。
這里到處都是灰,應(yīng)該是沒人在意的。
等以后再說藏哪里吧。
出了大院子,李龍騎上自行車又去了百貨大樓,他買了藍(lán)布、灰布、布等各五米,疊一起后,抱著出了大樓。
出去的時候,李龍能感覺到有人在看著自己。
他沒有回頭,把布放在自行車上,綁好后,便騎回了大院。
今天回家沒有飯,李龍索性便把自行車放在大院子里,步行去了大肉食堂。
鐘國強(qiáng)不在,李龍今天沒點(diǎn)拌面,而是要了一碗米飯,又點(diǎn)了兩個炒菜,一個人在那里悠哉悠哉的吃著。
如果有一瓶啤酒就更好了。
不過想著吃完后,還要騎著車子回家,便算了。雖然是自行車,那也是酒駕,生命第一,遠(yuǎn)離酒駕,李龍覺得還是小心點(diǎn)。
這日子多美,他還沒活夠。
吃過飯后,李龍晃回大院,推出自行車,鎖好門,蹬上就往回騎去。
半路上到鄉(xiāng)中學(xué)的時候,他溜到顧曉霞的宿舍,門緊閉,李龍猜測她應(yīng)該正在睡午覺,便又悄悄的騎著車子離開了。
王老師看到了,等顧曉霞醒過來的時候,把這事告訴了她。
“他怎么就不敲門呢?”顧曉霞有些生氣。
“應(yīng)該是擔(dān)心你休息不好吧。”王啟華笑著說,“碰到這么一個體貼的人不容易啊。你看看我家那口子,什么時候過來,不管我在干什么,都是砰砰砰的砸門。”
“嘻嘻,”顧曉霞聽著這對比,還有點(diǎn)小得意,“他明天應(yīng)該還會來吧?到時我給他說……王老師,你家那位是性格比較直吧。”
王老師搖了搖頭,沒多說話。
李龍回到家的時候,李青俠他們還沒回來,李龍便把米面放好,又把布放在了閑房子的縫紉機(jī)邊上。
梁月梅會做衣服,不是裁縫那么標(biāo)準(zhǔn),但能做。
李龍的意思是正好給老爹老娘做一身,順便給把李娟李強(qiáng)的也做了。
至于剩下的布,就看大嫂自己的想法了。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