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潑刀行 >> 目錄 >> 第218章宜昌城 |
第218章宜昌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潑刀行 第218章宜昌城 數(shù)日后,朱家堡磷礦外。 這座礦坑已被朝廷接手,經(jīng)工部派來的官員探查,儲量極其驚人。 之前賊人所挖,不過冰山一角。 磷礦這東西,在未來或許會用到化工中,如今這年代用處極少,朝廷也不怎么重視。 但如今,因為軍中火器開發(fā),也需要大量的黃磷,所以衛(wèi)所直接派了人馬,封閉水道,在此修建礦場。 采磷危險,且礦工性命不長。 正好鄂州爆發(fā)戰(zhàn)事,便將各地囚犯和戰(zhàn)俘押送此地,開采挖掘。 軍中自然有術(shù)士隨行,朱家堡的那塊鎮(zhèn)尸地,兇煞之氣已泄,他們便將番僧神像推倒,另立山神廟進行鎮(zhèn)壓。 此刻的礦山,已是人頭攢動,密密麻麻搭建著窩棚,且有駐軍看守。 夜色下,燭火星星點點,很是繁忙。 遠處高山之上,幾名黑衣人正駐足觀望。 其中有一人長相極其古怪,身形不正常的消瘦,還有些佝僂,蹲在地上跟大馬猴一樣。 他尖嘴猴腮,眼睛卻碩大,手掐陽訣,死死盯著前方,同時口中說道:“衛(wèi)所士兵約莫有五百,看模樣都是生瓜蛋子,布防也不嚴謹。” 此地與礦山相隔遙遠,且夜色昏暗,但他卻看得一清二楚,好似近在眼前。 幾名黑衣人,個個神色肅穆,氣勢冷峻。 他們中央,一名白須老者負手而立,其身形高大,虎背熊腰,目光如炬,長著鷹鉤鼻。 他眼神異常陰沉,“查清楚了沒?” 旁邊一名中年人揮手抱拳,“回稟主上,是幾名游歷江湖的旁門術(shù)士,從陜州而來,在那邊還有些名聲。” “他們路經(jīng)此地被襲擊,殺了噶瑪大師,但這些人卻藏下了《霹靂雷火經(jīng)》,并未上報朝廷。” “哼!” 白須老者冷聲道:“這些個旁門術(shù)士,不知天高地厚,什么東西都敢碰。” “他們?nèi)缃袢嗽诤畏剑俊?p/> “那邊已經(jīng)傳來消息,他們昨日在荊州現(xiàn)身,已前往宜昌,王統(tǒng)領(lǐng)已親自前去截殺。” “嗯。” 老者微微點頭,又看向身后,淡淡道:“你確定,趙長生會在鄂州現(xiàn)身?” 一人緩緩抬頭,恭敬拱手道:“主上,‘紅女’多次在鄂州出沒,她是趙長生心腹,長期待在這里必然有所圖謀。” 如果李衍在,就會發(fā)現(xiàn)此人,正是從長安逃走的牙行堂主白若虛。 老者沉思了一下,“你曾是彌勒教之人,聯(lián)系‘紅女’的事,便交給你。” “讓她給趙長生傳句話,天圣教和山民那邊,很快就會準備好,只要此次事成,他要的那件寶貝,本座便拱手送出。” “這…” 白若虛一聽,頓時有些猶豫。 旁邊一人笑道:“白兄弟,伱怕什么?” “你擺了彌勒教一道,那趙長生更是被彌勒教中人追殺,同病相憐,豈會對你動手?” “既入主上麾下,做事可不能太惜身啊。” 看著周圍人冷漠的目光,白若虛心中一嘆,知道這差事躲不過,只得微微拱手, “屬下遵命。” 宜昌又叫夷陵,本為古西陵部落。 傳聞黃帝之妻嫘祖,便是西陵氏之女。 東晉分夷陵西境,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宜于國運昌盛,“宜昌”之名始見于史。 大宣朝立朝,正式確立宜昌之名… “李少俠,咱們到了!” 甲板上,“快船張”爽朗的聲音響起。 他這一路上,可是提心吊膽。 并非是因為那些錯綜復(fù)雜的危險水域,而是因為船上載的眾多火器。 雖說作為江湖中人,以往也沒少干臟活,但朝廷對火器的重視,如今可謂人人皆知。 再加上如今鄂州戰(zhàn)火,河道上巡查的官兵也明顯多了不少,一旦被查到,即便能逃脫,也肯定會被通緝,只能流落綠林。 幸運的是,他操船技術(shù)不凡,再加上呂三一直派鷹隼巡邏,遠遠發(fā)現(xiàn)朝廷水軍就立刻避開。 總算是有驚無險來到宜昌。 這些火器自然不能進城,于是他們便在半道找了個河邊小山,藏于山洞隱秘之處。 李衍等人聞言,也走出船艙。 此時天剛亮,天色陰沉,細雨飄灑。 寬闊的長江上,水浪翻涌,百舸千帆縱橫交錯,遠處是一條巨大河灣,龐大的城池便建在河灣之上。 此地之繁忙,毫不遜色之前路過的荊州。 張老頭微笑介紹道:“諸位,宜昌城渡口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是鄂州重要的江湖碼頭。” “這邊的江湖道上,除了鄂州,來自巴蜀的幫派也不少,可謂龍蛇混雜,不過以諸位本事,到哪兒都站得穩(wěn)腳。” 李衍點了點頭,正色拱手道:“張前輩,這一路有勞了,上了碼頭,咱們便就此分別。” “快船張”一愣,“你們辦完事,不是還要去其他地方么,老夫可以等。” 一旁的沙里飛笑道:“您就別多說了,咱們?nèi)橇它c事兒,對頭不是善茬,免得連累你們。” “等世道太平了,定找張前輩你喝酒。” “快船張”沉默了一下,微微點頭道:“也好,老夫這年紀倒是不怕,但這些弟子家中都有老少要養(yǎng)活,抱歉了。” 李衍啞然失笑,“前輩說的哪里話。” 張老頭又扭頭看向王道玄,深深的彎腰拱手,“王道長高義,請受老夫一拜。” 船上船工們,也齊齊轉(zhuǎn)身,恭敬拜謝。 這一路行來,雖說李衍是首領(lǐng),但他們最尊敬的還是王道玄。 王道玄為人寬厚,待人如沐春風(fēng),而且還從不藏私,將一些躲避邪祟的禁忌盡數(shù)告知。 “快船張”親自記錄,竟?jié)M滿抄了一大本。 他知道,這可是能傳家的寶貝! 有了此物,雖比不上那些玄門中人,但他們又不靠驅(qū)邪吃飯,往來各地,再碰到一些奇詭之事,也有了護身之法。 說話間,木船已逐漸靠近碼頭。 這里河岸寬闊,停靠船只的碼頭就有好幾個,有的只允許官船往來,有的專供大型商船卸貨。 往來小型客船碼頭,則相對狹小。 “諸位,告辭!” “路上保重!” 上了碼頭,相互道別后,李衍四人目送“快船張”離開,便轉(zhuǎn)身向宜昌城走去。 遠遠望去,只見這宜昌城墻和關(guān)中迥然不同,乃是以紅砂石為基,青磚壘砌墻面,而且是橢圓形。 城墻周圍,皆挖有城壕,寬達四丈,引江水溢之,憑借長江之險為天塹。 此時城門早已開啟,雖然忙碌,卻很是通暢,入城無需排隊,但門口卻有大量士兵巡邏檢查。 眾人一路前行,很快發(fā)現(xiàn)蹊蹺。 這些士兵,對各種少數(shù)民族打扮的人,還有攜帶武器的江湖客,排查極其嚴苛。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已猜出原因。 他們雖一直在趕路,但經(jīng)過荊州時,沙里飛也進入城中,買了一份最新情報。 鄖陽城那邊,戰(zhàn)事陷入焦灼狀態(tài)。 山民占據(jù)竹山縣后,便大量匯聚人馬,想要繼續(xù)攻城掠地,甚至打下鄖陽城。 然而,此時的鄖陽城已大為不同。 原本在家養(yǎng)病的巡撫原逡,拖著病軀現(xiàn)身。 這可是位真正的能臣,多年來鎮(zhèn)守鄖陽府,開荒種地,吸引山民,已令局勢有所好轉(zhuǎn)。 正因為他太能干,即便在山民之中,名聲也很好,一步步蠶食,才逼得天圣教鋌而走險。 他一出手,立刻掌控局勢。 那位冒進的都指揮使,直接被拿下,又臨時提拔穩(wěn)重將領(lǐng),固守各個水路要道。 有了防備,火藥的作用明顯減小。 作亂的山民想再次誘敵,反倒被原逡派人設(shè)伏,取得了自開戰(zhàn)來的第一場勝利。 然而,原逡也沒有冒進。 天圣教軍隊的數(shù)量實在太多了,短短時間,便已聚起二十萬大軍。 幸虧陜州衛(wèi)所緊急支援,才勉強守住。 原逡的策略很簡單,就是死守。 這次暴亂,簡直是打皇帝的臉,大宣朝已調(diào)集各路兵馬,趕往鄂州剿滅叛亂。 原逡只要將戰(zhàn)火控制在一定范圍,等大軍一到,便可蕩平荊楚山區(qū),徹底剿滅天圣教。 當然,他們還有個更大的敵人。 便是那些作亂的土司。 大宣朝朝廷已下了決心,這次要一舉解決荊楚山民和改土歸流的事,穩(wěn)定神州局勢。 而宜昌這邊則有些特殊。 一邊與西南各土司地盤接壤,另一邊也連接著巴蜀,且有重軍駐守。 若荊楚山區(qū)戰(zhàn)火平息,這里就是鎮(zhèn)壓四方,剿滅叛亂土司的前線。 在此之前,朝廷不愿太過逼迫。 畢竟還有一些土司忠于朝廷,愿意配合改土歸流,還有一些則在觀望,并未參與叛亂。 若能將這些人爭取,戰(zhàn)爭也能盡快結(jié)束。 與此同時,叛亂土司的人也在活動,一是想辦法滲透宜昌城,為戰(zhàn)爭做準備,二則是爭取各路勢力的支持。 如今的宜昌城,簡直是各路牛鬼蛇神齊聚… “停下!” 果然,幾人剛到門口,便被士兵攔住。 他們這模樣,一看就不是良善百姓。 李衍不慌不忙,取出黑色道牒,“我等是陜州來的術(shù)士,接了鄖陽府城隍廟任務(wù),來西南查幾個案子。” 黑色道牒的效果,得以顯現(xiàn)。 守城的士兵統(tǒng)領(lǐng)一看,眼神就緩和許多,恭敬拱手道:“還請諸位稍等,宜昌城隍廟有人在此,可進行核對。” 說罷,連忙扭頭道:“快去請玉陵子道長!” 城門口附近有守備房,一名頭發(fā)花白的道人正在里面打坐,身形微胖,腦袋一點一點,呼嚕聲不斷。 “道長,道長!” 守城的士兵連忙將他叫醒,“從鄖陽府來了幾個術(shù)士,說是領(lǐng)了城隍廟任務(wù)。” “對了,他們說來自陜州,總旗大人要我請您核對一下。” “哦。” 胖道人迷迷糊糊睜開了眼,隨即一個激靈,拉著士兵道:“你說他們是從陜州來?” “領(lǐng)頭者是不是個年輕人?” “嗯,道長認識?” 士兵剛問了一句,胖道人就連忙穿鞋,慌里慌張跑了出去。 來到城門口,看到李衍幾人,他頓時滿臉笑容,上前施了個道禮,“可是來自關(guān)中的李居士?” 李衍一愣,有些狐疑道:“道長認識我們?” 胖道人拂塵一甩,臉上滿是笑容,“貧道玉陵子,谷寒子師侄曾來信,說你們要來此地,貧道恭候多時了。” “貧道已幫你們安排好住處,諸位請!” 李衍四人面面相覷。 他們雖有了些許名聲,但與太玄正教這龐然大物相比,連螞蟻都算不上。 如此熱情,恐怕有問題。 但事已至此,也只得見機行事。 “有勞道長了。” 李衍打了個眼色,帶眾人跟著胖道人入城。 一進城門,便是條長長大街,兩側(cè)商鋪林立,往來行人眾多,即便在戰(zhàn)爭陰云下,也顯得異常繁華。 “涼蝦,涼蝦,清涼解渴!” “蘿卜餃子嘞!” 沿街兩側(cè),食肆眾多,叫賣聲不絕。 李衍等人連日趕路,晝夜不曾停歇,吃住都在船上,又不能生火,大多時候都是啃些干糧。 聽到叫賣聲,頓時肚里打鼓。 沙里飛忍不住舔了舔嘴唇,“這各地民俗果然大有不同,蝦能清涼解渴,還是頭一回聽說。” 胖道人玉陵子笑道:“諸位有所不知,這涼蝦非蝦,乃是一種吃食。用米漿蒸熟,漏勺滴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似蝦,故此得名。” “吃的時候,配合蔗糖水,別有一番風(fēng)味啊,前面有家彭氏做的最好,咱們?nèi)L嘗。” “宜昌匯聚兩地珍饈,要說城中哪里有美味,貧道可是一清二楚…” 看他那得意洋洋的模樣,李衍頓時了然。 谷寒子說過,為應(yīng)對戰(zhàn)事,鄂州太玄正教精銳,已全部抽調(diào)至鄖陽府。 宜昌這邊,法脈勢力更強,太玄正教只占據(jù)城隍廟,而且這玉陵子輩分雖大,但明顯不是什么精銳…… 似乎完全沒注意到李衍異樣,玉陵子一路前行,唾沫不停,介紹著宜昌城風(fēng)物。 當然,說最多的是各種美食。 不知不覺,眾人已穿過中城,來到右側(cè)一條街上,對面赫然就是城隍廟。 而眾人看到,頓時傻了眼。 只見這城隍廟門面都塌了半截,不少工人正在雨中維修…… 第三更遲點發(f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