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jì)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天將軍  >>  目錄 >> 第五百零一章 哈里發(fā)之死,大食帝國滅亡

第五百零一章 哈里發(fā)之死,大食帝國滅亡

作者:落葉凋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熱血 | 穿越 | 落葉凋謝 | 大唐天將軍 | 更多標(biāo)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天將軍 第五百零一章 哈里發(fā)之死,大食帝國滅亡

炮火停止。

數(shù)以萬計的大唐士卒源源不斷入城廝殺。

負(fù)嵎頑抗的大食士卒被一隊隊擊潰,毫無反抗之力。

數(shù)日時間,大食士卒連續(xù)被摧殘,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又被炮火連天地轟擊,身心疲憊,面對身披鎧甲,手持利刃,甚至手弩、火槍的唐軍,失敗已是必然。

哈馬丹城內(nèi)亂作一團,越來越多的大食士卒在投頭無路下,選擇向唐軍跪地求饒。

包括大食的一些達官顯貴。

但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不服輸,他手持寶刀,宛若年輕的時候,宛若當(dāng)初起義推翻倭馬亞王朝的時候……

城破,而哈里發(fā)亡。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在堅持自己的宿命。

他率領(lǐng)近衛(wèi)軍,在哈馬丹城的中央,與北庭副都督白元光率領(lǐng)的鐵甲步兵相遇。

雙方不由分說,戰(zhàn)在一起。

“保護哈里發(fā)!”

近衛(wèi)軍對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忠心耿耿,一邊與唐軍鏖戰(zhàn),還要保護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

但是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身穿金甲,一眼都能看出非同一般的身份。是唐軍攻擊的目標(biāo)。

也就是這句“保護哈里發(fā)”,讓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身份暴露。

因為有唐軍校官能聽懂大食語。

“金甲者為大食君主,將他活捉……”

唐軍的攻勢更猛烈,長槍突刺,不斷破甲,將這些近衛(wèi)軍擊倒。

年輕的士卒渴望軍功。

只要能擒住大食的哈里發(fā),凡是參與的將級以下軍官,皆官升三級。

面對如狼似虎的唐軍,這些大食近衛(wèi)軍也難以招架,接連后縮。

已有大食將領(lǐng)被白元光斬殺,白元光率領(lǐng)親衛(wèi)步步緊逼。

“你們不用管我,全力殺死入侵者,與入侵者玉石俱焚……”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被近衛(wèi)軍圍在中央,竭斯底里地咆哮。

他手持刀,是不可能破甲的。

但大食近衛(wèi)軍的使命就是保護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

他們始終圍繞在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身邊,即便戰(zhàn)至最后一人,也不離不棄。

“將士們加把勁,這是我們北庭軍的功勞,不能讓別的軍搶去……”

白元光呼喊著,持長戟的他身先士卒,更為兇狠。

白元光是漢化突厥人,父親曾是朔州刺史道生。

他有著胡人的彪悍,戰(zhàn)斗起來悍不畏死,多次負(fù)傷,一路憑借軍功至北庭副都督,中將軍銜,為北庭軍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猛將。

“嘭!”

身高六尺五寸的白元光虎目一瞪,長戟揮舞而出,勢大力沉。一名穿著鎖子甲的大食近衛(wèi)軍被擊中腦袋,當(dāng)場斃命。

隨即,他在親衛(wèi)的擁護下,大殺四方,沒有人是他的一合之?dāng)场?p/> 長戟在他手中仿若活物,左刺右挑,上撩下劈,每一戟都快若閃電,精準(zhǔn)無比。戟尖所到之處,血花飛濺,大食近衛(wèi)軍的戰(zhàn)甲、皮肉如同紙糊一般,被輕易撕裂。

白元光時而將長戟當(dāng)作棍棒,橫掃一片,把靠近的敵人打得骨斷筋折;時而用戟尖輕點,專刺敵人咽喉、胸膛等要害,瞬間取人性命。

他唯一的缺點,就是防御能力不行。多次被大食近衛(wèi)軍的長矛刺到身軀。

好在白元光著三重甲,沒有被傷及皮肉。

兩刻鐘時間,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身邊的近衛(wèi)軍逐漸死傷殆盡。

連阿塞拜疆總督、亞美尼亞總督也被幾名小兵殺死。

還有一些文武官吏沒有決死的勇氣,向唐軍投降。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眼睜睜地看著周圍的近衛(wèi)軍勇士死盡,目眥欲裂,眼中的血絲如花一樣的綻放。

“大食國王,還不速速投降……”

唐軍將最后的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團團圍住。

白元光踩著大食近衛(wèi)軍的尸體,令會大食語的校官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喝道。

“我不是國王,我是哈里發(fā)……”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把刀握得更緊,一字一頓地說道。

哈里發(fā),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是政教合一的領(lǐng)袖。

這是他的尊嚴(yán)。

“放下刀刃,饒你一命……”

校官又喊道。

活著的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比死了的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能帶來更大功績。

任何一個時代,俘虜一個國家的君王,都更值得稱頌。

“只有安拉能審判哈里發(fā),所謂的天可汗也不行。哈里發(fā)又怎能被異教徒所俘虜?”

“告訴李瑄,這是我的宿命,但絕不是大食人的結(jié)局……”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說話的時候,眼神決絕。

他話音落,將寶刀架在自己的脖頸上,咬牙用力。

“噗嗤……”

鮮血噴涌,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緩緩?fù)笤缘埂?p/> 他堅信黑衣大食取代白衣大食是正確的。

只是現(xiàn)在的運勢,不在大食人這里。

如日月一般,此起彼落。

大唐現(xiàn)在是如日中天的太陽,掌握神秘的力量。

但這些他們大食人遲早能得到。

一百多年前,大食人還是一個個部落,但在大食教的旗幟下,完成統(tǒng)一。

短短百年,就建立幅員遼闊的大食帝國。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臨死之前,祝愿族人們能順利平安地回到半島。

希望族人中能再次出現(xiàn)“安拉之劍”,能再次走出麥加。

掌握火器的大唐,強大到令人顫抖。

長安像是傳說中的城池。

世人皆知大唐很大,卻不知大唐到底有多大。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看著蔚藍的天空,在意識消散的時候,他看到的卻是正在天中的太陽。

恍惚之間,像是有一個素未謀面的身影。

那是他幻想中李瑄的模樣……

實際上,大食教內(nèi)部為爭權(quán)奪利,一直斗爭不斷。

神權(quán)共和時代,四大哈里發(fā),有三位死于刺客之手。

黑衣大食與白衣大食之間的恩怨情仇。

更別說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是弒殺自己的堂兄艾布·阿拔斯上位。

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褪去華麗的外衣,總會令人深思。

白元光只是遺憾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自盡,但并沒有過多糾結(jié)。

他們北庭軍逼死大食的哈里發(fā),也是載入史冊的耀眼功績,得到的賞賜不比活捉差。

白元光令麾下將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尸體保存好,待戰(zhàn)后由至尊過目。

那些被活捉的大食文武官吏,除了羞愧,就是滿目的悲戚。

大食帝國,在這一刻亡國,他們都是罪人,都是令人鄙視的貪生怕死之徒。

哈馬丹城的四門,被由內(nèi)而外地攻破。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死亡的消息,也逐漸通過潰兵傳出去。

失去主心骨,大食士卒更為不堪。

東城指揮的大食元帥哲溫·哈霍伊在唐軍攻破東城時,被一名少尉殺死。

及午至昃,哈馬丹城的戰(zhàn)爭結(jié)束。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尸體,被抬到李瑄的面前。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比尺帶珠丹勇敢,值得尊敬。戰(zhàn)后將之葬在哈馬丹城東部的山麓下。”

李瑄看到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尸體后,沒有過多神情溢于言表。

歷史上的黑衣大食,在巔峰時期,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帝國。

大食的強大,不是因為開國君主,那個有屠夫之稱的艾布·阿拔斯。

而是自稱“曼蘇爾”的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奠定。

曼蘇爾,是勝利者的意思。

但這一時空,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認(rèn)為自己不是勝利者。

因為有天可汗!

所以才沒有改名曼蘇爾。

正因為如此,了解大食帝國歷史的人,認(rèn)為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像是唐太宗李世民。

即便他的文治武功遜色于李世民,但對大食帝國的貢獻,比李世民對大唐的貢獻絲毫不差。

成王敗寇,李瑄注定會以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作為墊腳石,將大唐的文化,傳播至地中海。

“將所有大食俘虜,押送出哈馬丹。張榜貼文,安撫城中百姓,若安分守己,不追究支持暴軍的罪行。死不悔改者,嚴(yán)厲處置。”

“另,挨家挨戶搜索大食城中的大食貴族、官吏、軍士。膽敢包庇者,充為奴隸……”

李瑄又接連下達命令。

攻略一座異國城池,特別是大食帝國這種宗教國家的城池,必須用以重典,鎮(zhèn)壓任何不臣服。

“遵旨……”

將領(lǐng)們領(lǐng)命后,一邊打掃戰(zhàn)場,一邊徹查哈馬丹城。

果然捉住不少余孽。

哈馬丹城中的大食人,雖然痛恨大唐,但為了保命,大多不敢吱聲。

有一點,是他們意想不到的。

大唐雖然在進攻城池的時候,火炮多有誤殺平民。

但攻入城中以后,并沒有大開殺戒,奸淫擄掠。

只是占領(lǐng)官府,倉庫。

普通百姓的財富、糧食,得以保存。

這使得不久后有大食人,以此為大唐,為天可汗辯經(jīng)。

兩日后,哈馬丹城南部的尼哈溫城淪陷。

李瑄將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尸體抬到尼哈溫城下。

冰冷的炮管直面尼哈溫。

尼哈溫城中的守軍也僅僅不足五千,大多還是從克孜勒烏贊河逃回來的潰兵。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死,是壓死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尼哈溫城的守將還想負(fù)隅頑抗,卻被一名阿塞拜疆將領(lǐng)弒殺,他帶領(lǐng)戰(zhàn)斗意志全無的大食士卒,向唐軍投降。

至此,大唐獲得哈馬丹城、尼哈溫城內(nèi)大量的糧食。

足夠大唐遠征軍延長半年,為大唐布局爭取有利時間。

“報……啟奏至尊。李將軍和李都督兩面夾擊,于波斯波利斯大破五萬大食士卒……現(xiàn)李將軍請命,率領(lǐng)兵馬迂回至波斯灣,配合馬都督清剿巴士拉城最后的殘敵……”

尼哈溫城剛落幕不久,傳令兵至哈馬丹城向李瑄稟告道。

“準(zhǔn)許李將軍的行動……”

李瑄心中的石頭落地。

大軍渡過克孜勒烏贊河以后,李瑄令李光弼率領(lǐng)一萬神策騎兵、一萬附屬胡騎,迂回包抄波斯波利斯的軍隊。

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波斯波利斯雖然位置重要,但城防遠遠不及哈馬丹城,不能容納大量士卒駐守。

他們只能依靠地勢防衛(wèi)。

只是他們沒想到唐軍鐵騎會突然出現(xiàn)在他們側(cè)后方,失敗已是必然的事情。

波斯波利斯戰(zhàn)線淪陷,大食人不可能再有機會逆風(fēng)翻盤。

李瑄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聽到巴士拉城被攻破的好消息。

李瑄率領(lǐng)的主力大軍在哈馬丹城駐扎半個月后,李瑄令北庭都督李晟,率領(lǐng)五千北庭精騎、五千天策鐵皮、五千吐蕃精騎,從哈馬丹區(qū)域出,北上攻伐阿塞拜疆地區(qū)。

這一役,他一定要將坐落在里海西,富饒的高加索攬入懷中。

阿塞拜疆是大食帝國的大省,其總督在大食帝國德高望重。

同時,也是大食帝國腦生反骨的地區(qū),多次背叛大食,那里的原住民不是大食人,不服從大食人的統(tǒng)治。

現(xiàn)阿塞拜疆空虛,正是攻略的時候。

李瑄讓李晟以清剿大食教余孽的名義,進入阿塞拜疆。

任何包庇大食教的貴族、平民,淪為奴隸,資產(chǎn)充公。

同時,盡可能讓阿塞拜疆的耕地不被破壞,能在明年為遠征軍提供一些糧食。

阿塞拜疆地區(qū)的廣袤牧場,也是遠征軍的補給之一。

阿塞拜疆西部的亞美尼亞地區(qū),與羅馬帝國接壤,李瑄也沒有留情。

待李晟攻略完畢阿塞拜疆后,立刻入亞美尼亞。

實控曾經(jīng)屬于大食帝國的地盤。

李瑄要讓李晟望見黑海。

阿塞拜疆北部有哈扎爾汗國,李瑄令李晟便宜行事。

不與哈扎爾汗國起沖突,但也不會允許哈扎爾汗國趁火打劫。

羅馬帝國不爭氣,就不能怪大唐野心大。

在李晟出發(fā)后,李瑄留下一部分士卒鎮(zhèn)守哈馬丹和尼哈溫,看押俘虜。

他親自率主力,繼續(xù)西征。

一路上,罕有抵抗。

甚至有的村落,十室九空。

李瑄明白,大食帝國的百姓被遷離。

大食人會去哪里,李瑄心里一清二楚。

乾元十一載,十月下旬。

唐軍到達底格里斯河。

正式進入兩河流域,這個曾經(jīng)屬于古巴比倫的故土。

同一時間,馬璘將波斯灣和巴士拉的大食軍隊被剿滅的消息,傳到李瑄耳中。

馬璘與李光弼配合,一番大戰(zhàn),將四萬多大食士卒留下。

并突襲攻破波斯灣沿岸最大的城池,巴士拉城。

現(xiàn)大食帝國僅剩下敘利亞地區(qū),防守羅馬帝國的一支孤軍……

底格里斯河對岸的渡口,沒有守軍。唐軍搜集船只,渡過底格里斯河,兵臨巴格達。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苦心經(jīng)營的巴格達,已經(jīng)空無一人。

大食人撤離的時候也帶走巴格達的大量財富。

這也宣示著大食帝國滅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天將軍目錄  |  下一章
大唐天將軍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2053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开化县| 济源市| 龙泉市| 道真| 舒城县| 木兰县| 马关县| 昔阳县| 上栗县| 从化市| 大足县| 泽普县| 页游| 和林格尔县| 梅州市| 万宁市| 广汉市| 惠来县| 罗江县| 堆龙德庆县| 阿尔山市| 宁城县| 临西县| 崇礼县| 江华| 政和县| 扎兰屯市| 乌恰县| 宿州市| 科技| 海口市| 黎川县| 察哈| 南华县| 稻城县| 清丰县| 中卫市| 潮州市| 内江市|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