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yī)生 第366章 借助古廟來定位
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觀景平臺。
林三七看著眼前這個巨大的地坑,嘴巴張得老大老大,已經(jīng)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震憾。
尹漣漪也是看到這種地質(zhì)奇觀,連連發(fā)出感慨聲:
“哇,這,這也太大了吧,天吶,這煤坑里要是蓄滿水,那還不跟個大海洋似的。你們看為煤坑里的汽車,都跟小螞蟻一樣。”
說完,開始不停用單反數(shù)碼相機開始拍個不停。
袁磊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小尹,那你可就看錯了,這些大卡車可不得了,你近看了就知道,非常非常大,光是卡車的自重就有100噸,上車就像爬二樓一樣,每次能裝300噸的煤,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裝載汽車。”
林三七聽了心想乖乖,自己的空間里那輛改裝大卡車最多也就能裝5噸,這大卡車一次能裝300噸,這要是弄一輛,太有利于他的走私行為了。
不過林三七現(xiàn)在不關(guān)心大卡車不大卡車,他有點著急了:
“袁哥,這不對呀,你不是說這是露天煤礦嗎?怎么現(xiàn)在挖煤都在這個巨大的地坑底部呀?我看運煤出來還要大卡車一圈圈從坑壁繞圈子出來,這運輸太麻煩了吧。”
尹漣漪提醒道:“不止是大卡車,三七你看,那邊還有小火車繞圈圈從坑里往上爬呢。”
林三七仔細一瞧,這就更擔心了,心想1960年可沒有這樣的巨型大卡車,到時坑底的煤怎么運出來呀?
周圍的人聽了再次哈哈大笑起來,平朔煤礦的陪同生產(chǎn)部柯經(jīng)理笑著說道:
“小林同學,40多年前,我們發(fā)現(xiàn)安太堡露天煤礦的時候,可不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那時候這個巨大的煤坑是沒有,就是山谷地帶的一塊平地。
當時我們開采煤層的時候,只要用炸藥這么一炸,把煤層給炸松炸碎了,大卡車就可以直接運著就走,非常方便。
但這個煤礦已經(jīng)開采40年了,這幾十年下來,表面的煤層都挖光了,我們只有繼續(xù)往下一層層挖下去,結(jié)果這個坑越挖越大,越挖越深,這才形成了現(xiàn)在這個規(guī)模。”
原來如此。
林三七一聽,臉紅了一下,心想自己這可真是外行人說外行話了。
尹漣漪是學經(jīng)濟的,自然對數(shù)據(jù)方面比較感興趣:
“柯經(jīng)理,現(xiàn)在我們安太堡露天煤礦一年的產(chǎn)量能達到多少啊?”
林三七對這個數(shù)據(jù)也很有興趣,豎起了耳朵。
柯經(jīng)理知道這兩個年輕人是坐上級部門考斯特過來的,身份不會簡單,于是客氣回答道:
“目前我們的年產(chǎn)量是2000萬噸出頭一些,不過我們還在積極引起新設(shè)備,爭取繼續(xù)擴大產(chǎn)能,最終達到年產(chǎn)3000萬噸。”
袁磊這時候也開口道:
“我們這次過來就是考察一下他們安太堡露天煤礦的產(chǎn)量,其次是重新評估煤礦的儲量,另外還要檢查安全生產(chǎn)、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
林三七心想,我又不是上級領(lǐng)導,對你們的吹牛官話不感興趣。
袁磊他們有自己的工作,于是先走一步。
林三七和尹漣漪在煤礦一位小秘書的陪同下,可以隨意走走,隨意參觀。
林三七親眼看到了這個煤礦的現(xiàn)狀,以及年產(chǎn)量,現(xiàn)在最急需知道的一個問題是,這個煤礦位于哪里,就是定位要記住。
方便自己穿越到1960年代后再來尋找。
記住煤礦定位最好的辦法就是經(jīng)緯度,只要有這個數(shù)據(jù),那就百分百不會搞錯。
但如果林三七回到1960年,對上級部門說我知道國內(nèi)哪哪哪有煤礦,你們趕緊去挖吧,估計人家也當他是神經(jīng)病。
或者又像雜交技術(shù)一樣,將他提交的寶貴資料放到一邊,然后再開會研究研究,討論討論,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林三七穿越回1960年,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帶人去挖挖看,挖出煤來證明給大家看。
可1960年沒有衛(wèi)星,也沒有GPS信號,只能用測角儀、測距儀等工具,在多個控制點上進行測量,然后通過計算得出經(jīng)緯度。
地面測量的精度受限于測量工具的精度和操作人員的技能,非常容易出錯。
一個小小的計算錯誤,哪怕是小數(shù)點后面幾位的數(shù)據(jù)出錯,有可能定位直接從朔州跑到隔壁內(nèi)蒙古去了,那可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了。
所以林三七需要知道安太堡露天煤礦的原始資料。
于是他在用相機拍了不少煤礦周邊山頭后,對著小秘書問道:
“吳秘書,你知不知道咱們煤礦周邊有沒有什么名勝古跡啊?”
1960年的時候名勝古跡哪怕沒有保護,也沒有人破壞,所以通過定位某古跡再來找這個煤礦是最簡單的方法。
吳秘書顯然是當?shù)厝耍詫χ苓叺那闆r還是比較了解的,于是指著東邊幾座大山說道:
“要說名勝古跡呀,這周邊最有名的就是梨陽山上的敬德廟了,在我們這里有一千多年歷史了,香火不斷。”
林三七不明所以:“哇,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廟?唐朝的?難得啊,這廟有什么來頭嗎?”
吳秘書津津有味介紹起來:
“嗨,要說這敬德廟,其實原來就是尉遲敬德家族的家廟,他就是這里出生的,尉遲敬德你們知道的吧?就是唐太宗的凌煙閣功臣,后來成為民間門神那位。”
林三七和尹漣漪連連點頭,“知道知道。”
“敬德廟是目前國內(nèi)少數(shù)僅存的唐代建筑,因為在深山老林里面,所以躲過了這一千多年的戰(zhàn)亂兵禍,順利保存到現(xiàn)在。林同學,尹同學,你們想不想去參觀一下?”
林三七再次連連點頭:“那就麻煩吳秘書了。”
吳秘書其實心里挺奇怪的,心想說好你們要寫煤炭方面的論文,咋到了地方不首先查閱資料,參觀煤炭博物館,反而先去什么破廟旅游?
估計又是哪家的公子哥和大小姐出京來玩的。
做秘書的都是八面玲瓏之人,不該問的不會問,只要做好服務接待工作就好。
汽車在盤山公路上開了半天,終于來到了山頂?shù)摹熬吹聫R”。
敬德廟規(guī)模不大,保存得還是比較完好的,里面一個游客都沒有,也是,誰會到這種荒涼且交通不便的地方來?
怪不得這一千多年來能好好保存下來,就連當年最痛恨舊東西的小兵兵都沒來,估計是爬山爬不動吧。
林三七拿著手機開始不停拍拍拍,從山門一直拍到廟里面。
然后站在古廟的臺基上,對著周圍的大山不停拍拍拍,尤其是對山腳下巨大的安太堡煤礦進行拍攝。
只要在1960年的時候找到這個敬德廟,林三七已經(jīng)有足夠的信心找到這個全國最大露天煤礦了。
告別了還要繼續(xù)考察的袁磊一行人,林三七在達成自己的目的后,就帶著尹漣漪前往隔壁的大同旅游。
大同是一座被耿市長改變的城市,有眼光有格局的領(lǐng)導能改變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這就是帶頭人一定要選好的原因。
當然旅游的大多時間,林三七和尹漣漪都是在酒店里度過的,連云岡石窟都沒去……
回到花都后,尹漣漪和其他3個財務科小MM一起,將國家煤炭地質(zhì)總局拿來的資料重新進行排版和打印。
將里面的日期、勘探單位等等會泄露現(xiàn)代信息的資料全部都刪除了。只留下全國各個煤礦的各項數(shù)據(jù)和參數(shù),然后一張張開始打印出來。
一個煤礦訂成一本資料,最后匯總起來完全可以裝滿半個集裝箱,連打印機都快冒煙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