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第145章 北伐草原
“弟兄們,出關(guān),殺韃子了!”
張樂行吆喝一聲,催馬急奔,整個人都顯得十分之振奮。
而在他身后,一名名唐軍騎兵聞言,紛紛發(fā)出一聲聲怪叫。
“嗷!嗷!”
“殺韃子,大唐萬歲!”
一群人表現(xiàn)的都很振奮。
隆隆馬蹄聲隨之響起,道路上煙塵滾滾,雪屑飛揚。
雖是立春,但如今草原上的氣候依舊嚴寒。
從西伯利亞方向吹來的寒風(fēng)呼嘯,如同一把把尖刀,劃的人臉生疼。
許多地方都還有著尺許厚的積雪。
馬蹄踏過,便是一個個碗口大小的雪洞,能將馬蹄子都給蓋住。
無數(shù)匹馬踏過,地面上原本松軟的積雪,已經(jīng)被踩的瓷實。
這些唐軍士卒在出關(guān)之后,便翻身下馬,開始牽馬而行。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了節(jié)省馬力。
真要是讓他們一路騎馬殺奔蘇尼特部,馬匹即便能跑過去,等到達戰(zhàn)場之后,戰(zhàn)斗力估摸著也就不剩多少了。
騎兵之所以叫騎兵,那是因為他們騎馬作戰(zhàn)。
平常行軍趕路的時候,其實和尋常步兵也沒什么區(qū)別。
都是靠兩條腿走路!
雖然有馬匹可攜帶物資,行軍速度肯定比步兵快,但也快不了多少。
一天能走個百余里,就已經(jīng)相當(dāng)不錯了。
張樂行戴著一頂厚實的狗皮帽,深一腳淺一腳的牽馬而行,戴著皮手套的手拽著戰(zhàn)馬的韁繩。
在他身邊,一個身材矮壯敦實,臉上有著明顯的高原紅,長相是典型的蒙古人長相的漢子正在向他匯報著什么。
這個漢子名叫薩日格,在南京之戰(zhàn)時,他曾是僧格林沁的部眾。
隨著僧格林沁戰(zhàn)敗,他便投降歸附了大唐。
后來,由于他蒙古人的身份,于是便被軍情處收編,派遣往了草原收集草原情報。
這次張樂行率部北伐,薩日格奉命隨軍,負責(zé)為大軍提供作戰(zhàn)情報,以及意見參謀。
嗯,唐軍要北伐草原,沒有蒙奸帶路黨帶路可不行。
薩日格,便是這個蒙奸!
“師座,根據(jù)軍情處所探查到的消息。”
“蘇尼特部目前正在阿魯音杈達木湖一帶扎營熬冬。”
“一個冬天過去,蘇尼特部損失頗為慘重,戰(zhàn)馬掉膘,牛羊凍死,整個部落都正處于戰(zhàn)斗力最為虛弱的時候。”
“且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消耗,現(xiàn)在的蘇尼特部的物資消耗已經(jīng)到了紅線。”
“他們即便得知我大唐北伐,想要逃竄,物資也不支持。”
“也就是說,我軍此戰(zhàn)若要討滅蘇尼特部,只需大軍出關(guān)之后,直趨阿魯音杈達木湖便可。”
草原上的冬天可要比關(guān)內(nèi)難熬多了。
嚴寒,暴雪,都能輕易要了人的性命。
一個冬天過去,蘇尼特部在張家口搶到的物資,如今差不多也都已經(jīng)消耗見底。
在當(dāng)下這種雖是立春,但天氣還未徹底轉(zhuǎn)暖的情況下,蘇尼特部若想北撤,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持,那是真的要凍死人的。
大唐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發(fā)兵北伐,而不是再等一段時間天氣轉(zhuǎn)暖再發(fā)兵,便是出于這樣的考量。
現(xiàn)在蘇尼特部物資消耗的差不多了,天寒地凍的想跑也跑不掉。
可如果等天氣轉(zhuǎn)暖,那蘇尼特部說不準就趕著牛羊跑別的地方游牧去了。
那可就不好抓了!
張樂行聞言,微微頷首,然后說道。
“如此最好!”
“此戰(zhàn)若能一戰(zhàn)破敵,方可大顯我王師威風(fēng)。”
薩日格聞言,也是連忙說道。
“師座所言甚是。”
語罷,張樂行也是不再說什么,繼續(xù)牽馬邁步前行。
不時的拿出地圖對照一下,確保行軍路線無誤。
大軍浩浩蕩蕩的一路向北……
入夜,氣溫驟降。
比白天的時候還要冷的多。
張樂行見此,只得下令大軍尋個背風(fēng)的地方扎營,暫且休整。
一圈簡單的木柵被扎了起來。
一簇簇篝火點燃。
士兵們來到篝火旁圍繞著取暖,戰(zhàn)馬就被安置在一旁休息。
有專人喂馬的同時,為戰(zhàn)馬梳理毛發(fā)。
現(xiàn)在是戰(zhàn)時,喂馬光喂草料可不行,非但得有豆粕,精糧,細鹽,甚至還得有雞蛋。
馬匹是一種極為精貴的動物,哪怕是素來以皮實耐操聞名的蒙古馬,照樣是大爺。
若是伺候不好,隨時隨地病死給你看。
而冬天的草原上可沒這樣的條件!
一個冬天過去,草原部落的馬得掉膘掉成什么樣,只能說是可想而知。
一口行軍鍋被支了起來。
純白的雪被填入鍋中,很快,便化開成了透明的溫水。
一名唐軍炊事兵上前,打開一口箱子,取出一個個用油紙包包好的小方塊。
打開油紙包,里面是一塊塊壓縮干糧。
炊事兵動手將壓縮干糧掰成小塊,然后丟進了行軍鍋中。
連著丟了幾塊,覺得差不多了,他這才停手。
拿起一支勺子開始攪拌。
這壓縮干糧是用炒面,豬油,肉干,果脯,再加以鹽糖等物壓制而成。
雖然口味不太好,但卻勝在營養(yǎng)豐富,食用方便。
吃的時候燒一鍋水,扔兩塊壓縮干糧,稍微一煮便是一鍋熱乎乎的稠粥。
如果來不及燒水,直接咬著吃也行,雖然噎了點,但也能填飽肚子,滿足人體所需。
極為適合軍隊行軍食用!
是故,唐軍各部都采購了不少,專供戰(zhàn)時食用。
就在這時候,一旁一個年輕人從行軍包里掏出來了一個鐵盒子。
“嘿嘿,大家看這是什么?”
四周眾人不自覺的將目光看了過來。
“嚯,罐頭啊,這可是稀罕物。”
“金子,你小子哪來的這東西?”
眾人七嘴八舌的詢問。
掏出罐頭來的金奎勇?lián)狭藫项^,嘿嘿笑著說道。
“咱們從京城開拔出征前,不是放了一天假嗎?”
“就在大家伙兒都去逛窯子,下館子的時候,我去京城中新開的一家百貨商店中逛了逛,看到里面賣有罐頭,就買了幾盒。”
“這玩意可不便宜,一盒得一個銀分呢。”
眾人聞言,都是忍不住一陣笑罵,但也沒當(dāng)回事。
唐軍雖然軍紀嚴明,但也只是要求當(dāng)兵的不得去強搶民女,否則軍法從事。
至于說逛窯子的事情,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男人嘛,都是有需求的。
尤其是這些身強力壯的男人,那方面的需求更是旺盛。
婆娘不在身邊,花點錢解決一下,再正常不過。
作為一支從封建時代向近代化過渡的軍隊,唐軍能做到花錢逛窯子而不是去強搶民女,其實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金奎勇掏出腰間匕首,開始給罐頭開封。
這年頭的罐頭為了保證不會變質(zhì),密封口都弄得特別緊,不用專門的罐頭刀,十分難打開。
金奎勇用匕首鼓搗了好半天,才終于把罐頭給打開。
罐頭打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已經(jīng)低溫凝固的油脂,以及一塊塊色澤紅潤誘人的五花肉。
“怎么樣?這紅燒肉罐頭香不香?”
金奎勇有些顯擺的說道。
“別臭顯擺了,快給它熱上。”
一旁的炊事兵沒好氣的白了金奎勇一眼,將他手中的罐頭拿過來,放到篝火上熱了起來。
罐頭的外殼是鐵皮,熱的時候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就行,很是方便。
隨著罐頭被放在篝火上,很快,原本凝固的油脂開始融化。
漸漸的,空氣中開始有紅燒肉的味道彌漫開來。
所有人都是忍不住吸起了鼻子。
很快,壓縮干糧熬的粥便熬好了。
眾人各自拿出行軍飯盒,一人舀了滿滿一盒,又夾了一塊已經(jīng)熱好了的紅燒肉,開始唏哩呼嚕的吃了起來。
金奎勇對此也沒什么意見。
他既然把罐頭給拿了出來,便是準備要和大家分享的。
再說了,大家都是一個馬勺里混飯吃的弟兄,上了戰(zhàn)場那是可以相互交托后背的。
一盒罐頭而已,不至于舍不得的!
在這天寒地凍的雪原上,能吃一口熱乎的,實在是莫大的享受。
吃罷晚飯,唐軍上下開始輪流值班休息。
帳篷雖然漏風(fēng),但大家都裹著被子,再加上一群人擠在一起,也不是特別冷。
很快,便都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金奎勇等人早早的便起身,開始整理行裝,繼續(xù)向北。
張家口距離目的地阿魯音杈達木湖足足有近千里,哪怕是以他們的行軍速度,最少也得十多天功夫才能抵達戰(zhàn)場。
這一路上,并不好熬!
時間悄然流逝,唐軍北伐軍一路向北。
唐軍是正月初十,立春剛過沒幾天便從京師出發(fā)的。
抵達張家口時,正好是正月十五。
隨后,唐軍又一路北上,風(fēng)餐露宿,等到正月末時,數(shù)千唐軍終于抵達了蘇尼特部的牧場外圍。
看著眼前尚且枯黃中略帶嫩綠的草場,張樂行勒停了戰(zhàn)馬。
他摘下自己的狗皮帽子,露出一顆還在冒著熱氣的腦袋,轉(zhuǎn)頭吆喝道。
“弟兄們,韃子的營寨就在前方三十里處,眼皮子底下了!”
“傳我軍令,全軍扎營,好好修整一夜。”
“待到明日天亮,全軍出擊,突擊蘇尼特部營地!”
張樂行話音落下,在他身后,唐軍上下齊聲應(yīng)喏。
“喏!”
“謹遵軍令!”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