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十七章 大漢功績
“使君何事相求,劉氏宗族定竭盡全力助之!”
劉元暗地里咬了咬牙。
不管劉備提出什么要求,先應(yīng)允再說。
難得有機(jī)會與他打好關(guān)系。
念在傾力相助的份上,說不準(zhǔn)還能挽回,以前對宗族較差的印象。
“劉公何須如此,備知行事要多仰仗及提攜宗親,畢竟是自家人。”
“何況你我同出一脈,皆中山靖王之后,就更需要相互扶持了。”劉備輕拍了對方手臂,自然也能看到劉元的擔(dān)憂。
怕是把他當(dāng)成來算賬的人了。
其實只要劉氏宗族,在后邊別腦子發(fā)熱,站錯隊。
他也會效仿高祖,剖符為信,封立有功勛的宗族子弟為縣侯,使其世世勿絕。
劉備很清楚豪族與豪族間的訴求,都不盡相同。
不能簡單地把他們看作成整體,需要將他們分化,盡可能的拉攏多數(shù),去打擊少數(shù)。
先前與他交惡的豪強(qiáng),都變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劉備帶著向他靠攏的豪族,將自己分食了。
豪強(qiáng)之間也有三六九等,尤其是與士族僅一線之隔,卻又?jǐn)D不進(jìn)去的,上進(jìn)心格外地強(qiáng)。
只因舉薦權(quán)掌握在士人手中,士族之間舉薦孝廉,名額本來就不多。
更差的中下層鄉(xiāng)里豪族,只能眼巴巴地望著。
劉備則可以給他們機(jī)會。
放開口子,給予豪族上升通道。
然后在士族與豪族的力量,都被黃巾削弱的地方,利用靠攏的豪族,慢慢逐步滲透,悄然在百姓與豪族之間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軍功階級。
后來的歷史已證明,若太依賴士族和豪族,就很容易出現(xiàn)反噬。
在中間擁堵,兩頭空的情況下,上層與底層有連接,才能平衡住中間的階級。
威懾其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望向地頭里勞作的貧民,有不少人是活不下去才徒附劉氏的。
時不時抬頭瞥向這邊,好像在看什么人。
也是時代的常態(tài),特別在戰(zhàn)亂時期,勢力強(qiáng)大的士族和豪族,容易被走投無路的百姓依附。
且多為外鄉(xiāng)流民。
為其農(nóng)桑,雖然勞苦,但好歹能吃口飯,勉強(qiáng)活下去。
豪族還會主動隱瞞這些人口,為的就是逃避賦稅,只有等到朝廷強(qiáng)盛時,才能強(qiáng)行令他們將人口放出。
眼下除去平原的豪族部曲征調(diào)較少,其余都被劉備在征戰(zhàn)中借機(jī)抽取大半。
劉備瞧著田里的貧民,頑笑道:“即便是宗族,也不可偷避賦稅,被查到了可要重辦的。”
“沒有沒有。”劉元頭搖的像撥浪鼓。
趕緊連連否決。
就算有,這個時候也不敢直接承認(rèn),誰敢這么頭鐵?
劉備只是隨口提一句,倒沒有再多問。
他此次前來主要就是借糧。
也不再多說,遂揚(yáng)起手中馬鞭,朝指東面笑道:“劉公盛情相助,備便坦誠相告了,實不相瞞樂安有數(shù)縣尚糧食短缺。”
“聽聞劉公良田最廣且收成不錯,還需多幫襯,解州民饑餓之中。”
劉元舔了下嘴唇,沉聲說道:“既然州民苦難至此,劉氏決不視目無睹,待我留下宗族飽腹之糧后,其余皆運往樂安,救餓解災(zāi)!”
劉備聞言,不由有些愣住,隨口探問道:“是否太多了?聽聞宗族存糧雖不少,但總要給自己留些。”
被劉元斷然揮手拒絕。
接著他又行揖道:“聽說使君尚缺工匠,劉氏雖力量微薄,卻也愿獻(xiàn)出匠工兩百人。”
劉備聽著吃驚,這老家伙平時小氣。
關(guān)鍵時,竟如此果斷下重本。
叫他不禁刮目相看。
“不過…我有個微小請求,還望使君能答應(yīng)。”
劉元圖窮匕見,卻故作苦笑道:“使君,劉和那小子任俠氣節(jié),能排難解憂不假。”
“但我劉氏還有更多翹楚之才,供等使君驅(qū)馳,獨木不成林,雖取得良木,可切莫忘記后邊,還有片廣袤林海。”
劉元雙手撐開,比劃說道。
他已經(jīng)把老臉豁出去了,不毛遂自薦,宗族何時出頭。
這是作為一族之長,必須為宗族做的事情。
劉備恍然。
老家伙雖吝嗇小氣,但還有點責(zé)任心。
遂答應(yīng)道:“劉公放心,各郡諸曹有不少掾史吏空缺,待考核后當(dāng)量才以用。”
收可以收下,但規(guī)矩不能破壞。
須要走流程,按照定下的規(guī)章制度辦事。
劉元年歲不小,精通世故,聽出了劉備的言下之意。
趕緊肅然說道:“定當(dāng)如此,玉不琢難成器。還請使君對宗族更嚴(yán)厲幾分。”
好一個老狐貍。
劉備見他打蛇隨上棍,不覺感到好笑。
對什么人才會嚴(yán)厲?
只有對自家人,才會管得更嚴(yán)。
意思是告訴他,別擔(dān)心,放心的用,都是自己人。
劉備問道:“錄補(bǔ)多人?”
老家伙咬咬牙,默了默說道:“七十三人!”
豁出去了,把家底全壓上。
想想長沙王一脈,出了光武皇帝,受益多少,也該輪到中山靖王之后了。
雖說一個劉字寫不出其他筆畫,卻也分先漢宗親和后漢宗親的差別。
光青州一地,這么多劉氏王侯,有幾個先漢宗親?
他們這些遠(yuǎn)房親戚,落沒成什么樣了。
都成為了鄉(xiāng)里豪族,哪有當(dāng)年的貴氣可言。
錯過了劉玄德,中山靖王一脈,恐怕再無機(jī)會翻身了。
劉元眼神露出決然。
……
一路拄著拐杖,親送劉備上馬走后。
劉元還佇在原地,久久目視。
他的小孫子不解問道:“大父為何要集宗族之力相助劉青州,您之前不是和我們說,狡兔三窟可免憂患,來勸誡我們嗎?”
“這豈非智者所為?”
劉元苦笑說道:“大父原本就非智者,況且前事得罪了劉使君,能彌補(bǔ)也算好事。”
“可也無須糧食盡出啊,數(shù)十年積蓄。還有族中子弟全仕青州,其他州郡怎么辦?”孩童問道。
劉元沉默了一下。
俯下身摸著他的額頭,疼愛地說道:“大父的前半輩子就是錙銖計較太多,宗族才無法壯大。”
“你還年紀(jì)尚小,不懂得天下若真不為漢室所有,我們又能好到哪去?”
況且他在劉備身上,看到了一種別的宗親沒有的東西,叫做朝氣。
記得自己小時候,也聽過族老緬懷,很久以前的大漢也有過這種朝氣。
那時國力空前強(qiáng)盛,功彰萬里之外,四夷賓服,民生富庶,邊城無三世犬吠之警。
被后世人稱為——孝宣之治。
劉元笑把幼童抱坐在肩,道:“老了,抱不動了,等你長大后,就不需要大父抱了,我也能好好歇息。”
說罷,目光遙眺遠(yuǎn)方,一路向西邊望去,仿佛跨越長安,翻過了河西走廊,逾越玉門關(guān),到達(dá)了西域。
突然想到另一句,在士人間流傳不衰的讖語,不屑道:“呵!代漢者當(dāng)涂高,先超過我漢家功績再說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