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 目錄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自古以來就有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自古以來就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自古以來就有 “使君……”荀彧斟酌了下,還是決定說出來,作揖道:“豫州士族來書信尋問關(guān)于各郡的掾史屬吏的稽考,以及察舉孝廉考核,建言能不能略微寬松,畢竟孝和廉并非通過考就能考出來的。” “說此舉有違漢家以孝治天下、以禮教立國的根本,玄德公為漢室宗親,應(yīng)廣開才路恢復(fù)納士仁政,用賢任能平定四海。” 劉備聽罷,忍俊不禁道:“備難道不是在采擢薦進,所以對官吏不斷稽考,其實為避免滄海遺珠,更好選拔重用實干之才。” “而高舉深藏的賢士,常不在意功名富貴,只求閑居于山水之間,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我之見倒不如讓賢才們隱逸山林,好好安享晚年。” “何況此刻采取的考核,不過仿照昔年左公的察舉制度加以修改罷了,陽嘉新制行十?dāng)?shù)年,卻能夠讓天下不敢妄選,十余年間稱為得人,如此良政卻在孝順帝崩后戛然而止,實在是可惜。” 劉備不覺感慨良多。 科舉制度的萌芽在東漢孝順帝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臣左雄見各地舉薦的孝廉很多都虛有其名,還有大量權(quán)貴子弟占據(jù)名額,他便上表改制要求孝廉舉薦者必須在四十歲以上,具有實際經(jīng)驗與知識水平。 孝廉還必須要通過考核經(jīng)典與策論,再進行復(fù)考公文的寫作水平,把原來只要求孝和廉方面的道德要求,擴增成儒學(xué)、文吏等諸多科目,進行整體稽考評估。 更讓權(quán)貴頭疼,萬一郡守國相所舉的孝廉被朝堂尚書臺給否決,不光舉薦的孝廉要被退回去,那察舉他的太守與刺史等官員也會被追究責(zé)任,更嚴重還會因此受到罷免。 相比下,起碼他劉備還放寬了年齡限制,只要通過考核確認有才干,再年輕也能夠任用,這樣體貼了,士人怎么還得寸進尺不滿意? 荀彧聽完使君嘆息解釋,不由有些怔住,隨即嘴角苦笑。 而劉備笑了笑,沒有再提想放寬的意思。 其實只要士大夫不搞事,按時交補賦稅,想怎么隱居都無所謂。 也猜到是哪幾家士族書信給荀彧想來打探口風(fēng),仗恃些許名聲就想躍居高位,只能說想的太好了。 他并非受儒家熏陶已久的宗室,士族想用儒禮來束縛,簡直是做夢。 這些士人都什么時候,還分不清時代變了,需要用不同方式來適應(yīng),還想用數(shù)十年前那套來掣肘,真以為他度田與均田沒有作用嗎? 先前漢室的權(quán)利從朝堂滑落到地方豪強身上,只要稍微拉緊就會有豪強裹挾百姓造反。 使得多少百姓愿意追隨使君麾下從征立功者不知多少,擇其優(yōu)良者選拔入伍。 兵卒輪流征發(fā)與劉備一起浴血奮戰(zhàn),被甲持兵馳騁疆場,成為劉氏最有力的擁護者。 再算上這些人的子嗣會被擇取選拔進武堂與農(nóng)官學(xué),加上不斷的立功與各種官爵賞賜,日后的將校吏卒及其家屬,都成為了依附劉備的軍功受益階層,當(dāng)天下統(tǒng)一時,這些底層出身的兵卒隨軍府分布在各州,可以用來遏制越來越龐大的天下士族。 而且這些人與劉備的親密關(guān)系,將會更有進取之心。 如同漢初時,高祖皇帝以五百畝田宅分賞滅秦滅楚的士卒,這也是為什么功臣誅呂氏時,周勃用一句:擁呂氏者右袒,擁劉氏者左袒,就能順利接掌北軍直接平叛。 韓信能夠被高祖輕易進軍中奪權(quán),或許也有這原因在內(nèi),所有立功的士卒皆是高祖皇帝按照漢軍軍法因功獎賞,對于給錢財給得多的天子,誰會想與他作對。 劉備和荀彧邊踱步傾談,荀文若也借著機會也將青州的諸多事宜,簡略說了一番。 路過田野時,不少百姓看見了劉使君,也都在遠處雀躍高呼,忍不住想要靠近。 “拜見使君!” “使君終于回來了。” “平原當(dāng)為使君鄉(xiāng)里也。” “玄德公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正在田地里幫忙的農(nóng)學(xué)僮也興奮不已,主動站出來維持秩序,害怕百姓激動起來,不顧持械軍士的阻攔,直徑?jīng)_到玄德公身旁。 “勿要沖撞,勿要擁擠……是誰踩住了我的履?” 有學(xué)僮驚呼一聲,在混亂中麻履被踩脫落,他也不敢低頭彎腰去撿,就怕摔倒在地遭人踩踏了。 劉備連忙招呼道:“諸位毋心急,備在平原待了那么長時間,諸位難道還沒見過我劉備嗎?”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頓了頓話語,劉備對想靠近的黔首百姓,遂指朝自己笑道:“劉玄德又不是天下稀奇之物,也亦非貌如國色,長得與諸位一樣,沒有多出鼻子,多出眼睛來,何至于圍來觀看?” 接著隨手指向人群中的一人,劉備輕笑說道:“我為縣官時,拿戶版竹牒前去鄉(xiāng)里稽核戶籍,阿牧你卻謊稱自己只有二子,讓阿嬌險些悶死在藤篋。” “若非我見狀有異,怕有不忍之事發(fā)生。” 皮膚黑黃的中年農(nóng)夫用手摸頭,頗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感慨道:“要不是使君救了小女,又憐憫我收成不好,出錢財補足了數(shù)年的口賦,真不曉如何是好。” 劉備遂笑道:“為民救難解危,為官吏之責(zé)也,且平原亦乃吾鄉(xiāng),為父老援溺振渴,自然理所應(yīng)當(dāng),諸位既為鄉(xiāng)人也非不熟悉,還是盡早散去,各行其是吧。” 劉備拱手對眾人笑道。 大家才終于愿意散開,去田地忙碌農(nóng)事,但還是不時抬頭望向劉使君處。 “文若,我們繼續(xù)邊走邊說罷。” 劉備瞧見平原縣已經(jīng)不遠了,既然荀彧這么負責(zé),那就干脆聽他把事情匯報完,估摸著剛好能走到城門口。 吩咐許褚告知等候的其余人先進城,他還要和荀彧聊會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