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  目錄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戰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戰

作者:墻頭上的貓1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墻頭上的貓1 | 眉山蘇氏 | 蘇允最賢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戰

程頤立在雪幕中,任雪花撲在發燙的面頰。

透過州衙窗紙的剪影,他看見呂惠卿正用銀簽撥弄炭火,火苗驟然竄起,將墻上延安府輿圖照得透亮——那圖上洛水北岸標著三處朱紅密圈,與信中皇叔屯兵之處分毫不差。

“他故意掛錯輿圖。”

程頤呵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凝成霜花。

呂惠卿將三班院舊部戍衛內廷的指令寫得含糊,既未點明人數,也未提及接應暗號。

那半截魚符雖與王府樣式相同,卻刻意缺了合符的凹槽——這分明是留著后手,既能向官家表忠,又可隨時與太后的勢力切割。

更夫的梆子聲穿透風雪,程頤數著梆子節奏,忽然想起《青苗法續例》殘卷旁壓著的鄜延路稅契。

呂惠卿任太原府知府,卻將延安府軍備布防圖熟記于心,連種諤舊部改道河陰的機密都敢透露——此人怕是早已與西北軍頭暗通款曲,想要借勤王之名行攬權之實?

“三日內必有回音?”程頤冷笑,靴底碾過積雪發出咯吱聲響。

王昭容一介女官,僅憑先帝金鐲如何調動皇城宿衛?

呂惠卿分明是要她敲響景云鐘,逼太后提前發難,好讓自己的勤王大軍師出有名。

而那封給王昭容的密條,字跡未干便倉促卷起,極可能是故意留下可篡改的破綻。

雪粒子打在臉上生疼,程頤解下滿是油泥的汗巾裹住凍僵的手指。

他終于明白呂惠卿為何對皇城局勢問而不答——這位昔日的變法能臣,此刻正將官家的危局當作東山再起的籌碼。

既不愿卷入太后對官家禁錮類似叛亂之舉,又要坐收勤王救駕的美名,待兩虎相爭時,再以西北軍威震懾朝堂。!

州衙內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程頤透過窗縫瞥見呂惠卿將半片魚符拋入火盆。

跳動的火苗舔舐著鎏金紋路,映得他嘴角揚起的弧度格外刺眼。“呂吉甫,你要的是首相之位,還是……”

程頤攥緊腰間空無一物的玉佩掛繩,風雪卷著未出口的質問,消散在漫漫長夜里。

最終程頤長長嘆息了一聲。

“多事之秋啊!”

那叛逆蘇允已經帶起來一個極為不好的頭,如今蘇逆在西北得勢,若是一旦奪了長安成為西北王,那么天下間的野心家也將有樣學樣,借用手中掌握的權勢,以此擁權自重!

呵呵,尤其是呂惠卿這樣的人,恐怕他想要的更多呢!

程頤裹緊衣裳踏雪疾行,靴底與凍硬的石板碰撞出細碎聲響。

三更梆子過后的太原府城,店鋪門板緊閉,唯有醉漢的胡琴聲從巷尾飄來。

他攥著被雪水洇濕的密詔,指節叩響轉運使司朱漆門時,驚飛了檐角兩只寒鴉。

“閣下是?這深更半夜……”

門吏舉著燈籠瞇眼打量,瞥見對方蟒袍下擺結著冰碴,慌忙放行。

穿堂風卷著雪粒灌進廊道,程頤數著廊下三十六根廊柱,想起汴京皇宮的布局——此刻官家是否正對著孤燈,等他的回音?

轉運使張伯溫披著狐裘迎出,案頭茶盞騰起的熱氣在兩人之間凝成白霧。

“呂知州的勤王軍明日寅時開拔。”

張伯溫推過密報,朱砂批注在燭火下泛著腥紅,“河陰渡口已備百艘戰船。”

程頤的手指劃過“種諤舊部”四字,羊皮手套蹭落案上的印泥,在密詔空白處洇出團暗紅。

“張大人可知景云鐘的規制?”程頤突然開口,“自英宗朝起,非社稷危亡不得敲響。王昭容若擅動……”

話音被窗外更鼓截斷,張伯溫摩挲著腰間玉帶,半晌方道:“某可修書給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只是……”

他的目光掃過程頤腰間空缺的玉佩,“軍中將令,終究要看虎符。”

卯時城門開啟,程頤帶著張伯溫的手書奔往曹太后舊部駐地。

官道上運糧車隊絡繹不絕,趕車的民夫裹著呂家軍的皂色頭巾。

他在澶州城郊被巡哨攔下,出示象牙腰牌時,瞥見對方刀柄纏著金線——正是信中提及的王府樣式。

“程先生要見姚將軍?”軍校將手書湊近火把,火光照亮他臉上的刀疤,“昨夜將軍突然暴病,已移交防務。”

程頤望著轅門內飄揚的“呂”字大旗,喉間泛起鐵銹味。

身后心腹家丁突然拽住他衣袖:“先生,城門口貼了告示!”

褪色的黃紙在風中嘩嘩作響,通緝令上“私通西北逆黨”的罪名刺得人眼疼。

程頤摸向懷中密詔,油紙包已被雪水浸透,墨跡在“危若累卵”四字處暈開,像極了官家那日洇濕的筆跡。

街角茶棚傳來說書聲,講的正是“蘇允占長安自立”的段子,聽客們拍著桌子叫好,震得梁上積雪簌簌而落。

程頤望著街角茶棚里哄笑的人群,聽著“蘇允占長安”的段子,突然攥緊腰間空蕩蕩的玉佩掛繩。

當年先帝賜玉時說“正叔如古之直臣”,可直臣此刻連宮門都進不得,空有滿腹《資治通鑒》,卻連一道詔書都送不進乾清宮。

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程頤忽而潸然淚下。

乾清宮西暖閣。

趙煦將凍僵的手指貼在鎏金手爐上。

銅爐內壁刻著的“熙寧”二字被摩挲得發亮,那是先帝親賜時的年號,此銅爐便是當年所鑄就,別的東西都被高太后換掉,但這銅爐卻是被趙煦留了下來。

窗外傳來宮人掃雪的簌簌聲,他望著炭盆里將熄未熄的龍涎香,忽然抓起案頭《隆中對》抄本——泛黃的紙頁間,夾著程頤前些時候講筵時所書的“克己復禮”條幅。

“陛下,王昭容求見。”

當值太監的尖細嗓音刺破寂靜。

趙煦迅速將密詔塞進《資治通鑒》扉頁——那是三日前借抄佛經之名,由染坊小廝夾帶入宮的。

趙煦聞言眼神一亮。

這段時間他被禁錮,外人都難以會見,這王昭容乃是宮內人,按照輩分來說,趙煦要喚人奶奶,因為這是英宗皇帝的妃子。

鎏金護甲劃過羊皮紙,“建寧呂惠卿愿奉衣帶詔”幾字在燭火下泛著暗紅,像極了前日皇叔顥進獻的血燕。

王昭容腕間金鐲撞出輕響,跪稟時廣袖掃落案上《三國演義》。

趙煦盯著她鬢邊的白發。

“景云鐘的鐘錘已備妥?”

王昭容聞言神色一驚。

更漏滴到第四聲時,趙煦屏退眾人,從紫檀匣底摸出半塊虎符。

青銅表面纏著的紅絲線已褪色,那是七歲時候先皇親手所系。

王昭容膝頭那件名貴的紫貂披風,不經意間滑落,輕輕墜在冰冷的青磚地面上,帶起幾縷細微的絨毛,在昏黃的燭火下悠悠飄舞。

趙煦微微垂眸,目光牢牢鎖住王昭容鬢邊新添的白發。

不過三日之前,他跟高太后請安時見到過王昭容,那白發還只是在發根處隱隱約約,像是春日里剛冒頭的草芽。

可如今,竟如一夜寒霜過后的積雪,肆意地攀過了耳際。

他心下微微一嘆,面上卻不動聲色,將手中的鎏金手爐往案角緩緩推去。

爐蓋上精雕細琢的狻猊獸首,在搖曳的燭火映照下,雙目仿若活了過來,瞳仁里的兩點紅光,隨著火苗的明滅,忽閃忽滅,恰似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思。

“奶奶可知,景云鐘一響,汴梁城要流多少血?”

他輕聲開口,聲音不高,卻仿若一道驚雷,在這靜謐的西暖閣里轟然炸開。

一時間,閣內原本被刻意忽略的銅漏聲,此刻突然變得格外清晰,滴答滴答,聲聲有力,仿佛是命運的倒計時,重重地撞在青磚地面上,也撞在各自的心頭。

老宮人王昭容聽到這話,脖頸猛地一僵,像是被人突然抽去了脊梁骨。

她下意識地瑟縮了一下,腕間那只累絲嵌寶的金鐲,隨著她的動作,重重地磕在茶盞沿上,發出一聲清越的脆響,在這寂靜的空間里回蕩許久。

她眼角的余光,不經意間瞥見御案邊緣露出半卷《隆中對》抄本,那熟悉的泛黃紙頁間,還夾著程頤所書的書法條幅。

剎那間,記憶如決堤的洪水,洶涌襲來。

先帝在世時,眼前這個孩子,總是乖巧地趴在經筵案前,小手緊緊握著狼毫,蘸著鮮艷的朱砂,一筆一劃地摹寫“鞠躬盡瘁”四字。

那時候,他專注得很,小小的身子前傾著,墨汁常常不小心蹭在袖口,卻渾然不覺,只一門心思沉浸在書寫之中。

“官家是說……”

她剛顫抖著開口,話還未說完,趙煦已屈起修長的手指,輕輕叩開《資治通鑒》那厚重的函套。

羊皮密詔順勢滑落,安靜地躺在案幾之上,“建寧呂惠卿愿奉衣帶詔”幾字,在昏黃的燭火下,泛著詭異的暗紅,恰似尚未凝固的血漬,散發著絲絲寒意。

“呂吉甫要的,不過是個勤王美名罷了。”趙煦微微瞇起雙眼,眼神中透露出與年齡不符的銳利。

他伸出戴著鎏金護甲的手指,緩緩劃過“愿奉”二字,指甲在柔韌的羊皮紙上壓出淺淺的痕跡。

“奶奶仔細瞧瞧這墨跡,”

他微微抬眸,目光落在王昭容臉上。

“這‘愿奉’二字的墨跡,比‘衣帶詔’三字淺了三分不止,分明是后填上去的。”

話音剛落,他突然起身,身著團龍紋的靴底,重重地碾過地磚,發出沙沙的聲響。

案頭攤開的《三國演義》書頁輕輕顫動。

王昭容望著少年繞過御案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

她留意到,趙煦玄色常服的下擺,沾著一塊醒目的墨漬,那想必是昨日他在批閱如山的奏章時,不小心打翻了徽墨所染。

她不禁暗自思忖,這孩子,平日里看著不過是個少年,可處理起朝政來,竟如此勤勉,連這般細微之處都透著用心。

只是那些所謂朝政,不過是一些枝微細節,乃是高太后專心挑出來供官家消遣的小事而已!

“岑啟衡上月呈進的《禁軍布防圖》,奶奶可還記得哪頁夾著梅片香?”

趙煦的聲音,從王昭容身后悠悠傳來。王昭容下意識地伸出廣袖,輕輕掃過散落的書頁,指尖不自覺地停留在“青梅煮酒”那折上。

這書頁的紙角,已被她反復摩挲得發毛,可見平日里她對這一折是何等喜愛。

七年前,先帝靈前,正是眼前這個孩子,緊緊攥著她的衣角,小小的身軀微微顫抖,卻用那稚嫩卻堅定的嗓音,一字不漏地背完《出師表》。

那時候,他的嗓音還帶著幾分童音,可聲聲泣血,哭啞的嗓音在空曠寂靜的大殿里不斷回蕩,仿若一把把利刃,刺痛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官家想召見岑副統領?”王昭容緩緩轉身,正撞上少年眼底跳動的燭影。

那目光深邃而沉穩,哪里像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倒與先帝批閱邊報時的神情如出一轍,透著一股讓人敬畏的威嚴與睿智。

“明日巳時,慈寧宮該進新貢的蒙頂茶了。”

趙煦邊說著,邊伸手探入紫檀匣底,摸出那半塊虎符。

青銅質地的虎符,觸手生涼,在他掌心沁出絲絲冷意。

虎符的邊角處,還留著他幼時調皮啃咬的牙印,此刻在燭火下若隱若現。

他小心翼翼地將虎符塞進王昭容袖中,手指觸碰到老人掌心那層厚厚的薄繭,那是常年抄經磨礪出來的。

“勞奶奶向曹太后討個恩典,就說……”

他微微頓了頓,目光緩緩掃過案頭程頤所書的“克己復禮”條幅。一陣穿堂風悄然吹過,掀起條幅的紙角,露出背后密密麻麻的朱批。

仔細一看,竟是用朱砂畫的小旗,每個旗角都工整地標著禁軍將領的姓氏縮寫,顯然是經過精心謀劃的布局。

更漏清脆地滴到第七聲時,王昭容緩緩抬起頭,望向重新落座的少年。

趙煦正專注地用鎮紙壓平那封密詔,他的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顯示出他內心的緊張與凝重。

窗外,傳來宮人掃雪的竹帚聲,沙沙作響,混著遠處更夫敲打的梆子聲,在這寂靜寒冷的冬夜里,交織成一張細密而無形的網。

王昭容忽然想起,先帝臨終前,緊緊攥著這孩子的手,目光中滿是期許與欣慰,說“煦兒有古賢君之風”。

彼時,她只當那是先帝對的疼愛之語,可此刻,望著眼前這個少年,她才真正明白,先帝的話,絕非虛言!

卯時三刻,岑啟衡踏著未散的晨霜入了乾清宮偏殿。

玄甲上的冰碴尚未化盡,卻在瞥見御案上半卷《禁軍馬步軍編敕》時,后頸驟然繃緊——正是半月前他親手呈遞的版本,邊角梅片香的痕跡還在。

“岑卿可知‘鳥盡弓藏’?”

趙煦摩挲著鎏金手爐,爐蓋縫隙滲出的熱氣模糊了少年眼底的寒芒。

“皇叔顥昨日將三衙軍器監劃歸王府直管,再過三日,殿前司的弓弩箭矢都要經慈壽宮核驗。”

他屈指叩擊案頭,冊頁上朱筆圈注的營寨標識隨著震動微微發顫。

岑啟衡單膝跪地的膝蓋硌在青磚上,甲葉碰撞聲在殿內回響。

余光掃過御座旁立著的銅龜負碑,想起先帝大殮時,正是這少年踩著他的肩甲,將遺詔供于靈前。

“陛下明鑒,末將……”

“明鑒?”趙煦突然起身,皂羅袍角掃落案頭程頤的《大學義疏》。

“你姑丈在環慶路的酒坊,可是用的禁軍漕運文書?”

話音未落,紫檀匣“啪”地打開,半塊魚符在晨光中泛著冷光,“這魚符若與樞密院那半對不上,你說太后會信誰私結邊將?”

更漏聲里,岑啟衡盯著少年腰間露出的錦絳——那是先帝特賜的織金狻猊紋,與御案上《紹圣新修令》封皮的火漆印如出一轍。

“太后已允諾,事成后擢末將為樞密院副使。”他喉結滾動,鐵甲下的后背已滲出冷汗。

“樞密副使?”趙煦突然笑出聲,抓起案頭《韓魏公別錄》甩在地上,書頁嘩啦散開,“當年狄青的功勞,可比你的功勞高得多!”

他蹲在岑啟衡面前,輕聲道:“你若肯護駕,朕封你三代蔭補,賜金書鐵券——但要敢踏出乾清宮半步……”

話音戛然而止,窗外傳來宮人搬運茶盞的聲響。

岑啟衡望著少年眼中翻涌的暗潮,恍惚似乎見到了那個殺伐果斷的先帝。

魚符的涼意透過袖口滲進掌心。

“末將……唯陛下馬首是瞻。”

叩首時,額頭重重撞在青磚上,驚飛了梁間一只宿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目錄  |  下一章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698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布拖县| 邳州市| 本溪| 虹口区| 荔浦县| 华亭县| 花莲市| 澳门| 玉龙| 新密市| 共和县| 宜兰市| 军事| 洪湖市| 灵寿县| 黄山市| 安达市| 女性| 合江县| 汉沽区| 新竹县| 壤塘县| 竹溪县| 玛沁县| 南漳县| 乌拉特中旗| 柳林县| 托里县| 靖安县| 武山县| 三门峡市| 偏关县| 常宁市| 聂拉木县| 丰顺县| 哈巴河县| 长沙市| 高陵县| 若尔盖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