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 第938章 遼,乞降
李基稍加沉吟,眼見張遼即將被拖出大帳,這才開口道。
“既然云長為此人開口,那便給此人一個解釋的機會,且放開他。”
當即,被白馬義從再度放開的張遼,滿臉不忿地往前走了數步,高聲質問道。
“我夙來敬仰丞相,可丞相何以稱我為不忠不義之徒?”
“好,那本侯便告訴你……”
李基沉聲地開口道。
“且不說你所食漢祿,未曾忠君之事,匡扶漢室,便是你本不過是雁門小吏,得以晉身,蓋因丁原賞識,是或不是?”
張遼猶豫了一下,卻是無從反駁,答道。
“是!”
“那本侯且再問你,何人殺的丁原?”
此言一出,令張遼的臉色顯得一片煞白。
誰人殺的丁原?
毋庸置疑便是呂布無疑。
“而你拜呂布為主,又與認賊作父有何區別?這不忠不義,可有冤枉你的地方?”李基質問道。
張遼的嘴唇動了動,心理防線在剎那間盡數被擊潰,所堅持的以一死成全忠義的想法也是隨之消弭一空。
“沒……沒有……”張遼神色慘淡之極地答了一句。
盡管,張遼能找出千百個借口,言及與丁原間的關系如何如何,但丁原有舉薦賞識之恩卻是終究做不得假的。
且當時張遼在董卓麾下飽受排擠打壓,投于呂布麾下也是不得已的自保。
可拜呂布為主,于道德上終究有著難以遮掩的瑕疵。
“既然如此……”
就在李基佯做又要將張遼推出去斬了之時,已經暗中把李基的想法猜了個七七八八的司馬懿趁機出列出言道。
“丞相,我有一言。”
“說。”
“孰能無過乎?過而改之,則善莫大焉。”
頓了頓,司馬懿轉而開口道。
“張文遠縱一時糊涂,但我見其敢于承認己過,亦不狡辯求饒,可見其絕非貪生怕死之徒,實乃被漢賊蠱惑耳。”
“今大王志在復興大漢,正是需廣大有志之士相助之際,若是張文遠迷途知返,也不失為一可用之才。”
李基聽罷,暗中觀察著張遼的神色,臉色似是在遲疑著……
關羽見狀,也是暗自反應了過來,連忙走到張遼的面前,出聲道。
“文遠還不快快向丞相表明心跡?”
張遼看著眼前的關羽臉上的那幾分關切之意,心中大為感動之余,也是生出幾分幡然醒悟之感。
還是那句話:歸漢一念起,頓覺天地寬。
無論如何,這亂世不過十年,魏趙立國也不足三載。
漢,終究才是正統所在。
張遼的潛意識也難以否決這一事實,且李基此前的呵斥之言,在某種意義上何嘗又不是在打消張遼歸降的心理顧忌。
這一次,張遼主動向著李基單膝跪下,垂著頭,開口道。
“遼,乞降。”
李基稍加思索后,遲疑道。“就怕足下,今后仍會行不忠之事……”
關羽見狀,跟著拱手開口道。
“關某愿為文遠擔保,若文遠歸降后行不忠不義之事,關某愿自刎以謝天下。”
張遼驚得瞪大眼睛,扭頭看向關羽那偉岸的身形,心中感動得可謂是無以復加之余,脫口而出道。
“我本罪人,何以得君侯這般看重,代為擔保?”
“關某確信文遠乃忠義之人,絕不會負我,更不會負了大漢。”
關羽正色地開口道,聽得張遼雙目濕潤。
“遼,定不負君侯!”
張遼如此答了一句后,轉而更是直直地雙膝跪地,叩首道。
“罪將請罪,懇請丞相準我歸降。”
李基見差不多了,這才開口道。
“也罷,也罷,那便準你歸降,暫在帳下擔任校尉聽用,你可心服?”
“謝丞相大恩。”
張遼連忙答謝。
當即,關羽臉上也是頗有幾分喜意,親自為張遼解開繩索。
不過,李基見張遼一副狼狽模樣,就連身上傷口都沒有處理妥當,便令人先將張遼給帶下去處理傷勢了。
只是,等張遼被帶離大帳請醫師來進行治療包扎之時,方才有些后知后覺……
我,我居然就這樣降了?
還是主動請降的?
此念一起,讓張遼的臉都不禁有幾分火辣辣的感覺,但心中倒沒有絲毫后悔,反而倍感輕松自在。
事實上,對于呂布諸多所作所為,張遼心中也是不甚贊同。
只是秉承忠義,張遼勸說不成,也只能默默地效力。
不過,隨著傷勢處理完畢,張遼又換了一身漢將的制式甲胄,一路被領著返回大帳參與軍議之時,張遼心中反倒有些忐忑。
對于歸漢,張遼并不抗拒,但張遼就怕李基開口詢問呂布軍中諸多隱秘,這讓張遼一時不知自己該如何做答。
答,無異于背刺舊主;
不答,怕又會被誤會心系舊主。
懷抱著如此復雜的心緒,張遼從大帳的側門被領著進去,與一眾無有資格出言的校尉一般在帳下聽用之時。
張遼旁聽了一陣,卻發現帳內的丞相似乎在安排著一連串圍剿追殺曹軍的安排。
這讓張遼心中頗為疑惑之余,又繼續細細聽了一陣,卻發現丞相似乎是打算分兵,并且丞相準備親領一軍直奔滎陽而去。
這般半公開的軍議,許多細節以及緣由都不會說得清清楚楚,更多的是為了準確向軍中的各級將領傳達軍令。
如張遼這只聽了一半的,不免有些云里霧里。
而隨著此次的軍議接近尾聲,已然做好了一系列安排的李基目光掃視了帳下眾將一圈,開口進行總結道。
“待呂布大敗的消息傳到曹操耳中,魏軍的軍心必然隨之浮動,漸漸萌生退意。”
“尤其是當魏軍確認了本侯已然離開了官渡大營后,曹操必然會迫不及待地籌備退兵之事,屆時能有多少收獲,就全賴諸位用命了。”
眾將齊齊躬身領命,許多人臉上興奮得更是一片通紅。
旋即,還不等張遼熟悉一番漢軍軍中事宜。
在李基的命令下就迅速地進行了分兵,其中李基將率領十五萬精銳直奔滎陽而去,張遼也是隨軍聽用的校尉之一。
而這足足十五萬精銳的調動,自然瞞不過對岸的曹軍,但卻是讓曹操一時還有些不明所以。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