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西游:從與大圣結(jié)伴尋道開始 第十四章 贈與一些小想法
地府的生死簿,真的是個很迷惑的物件。
萬物生靈的名字都在其上,就算是無名無姓的,也有個“編號”。
更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上了生死簿的生靈,都有其命數(shù),活多少年都已經(jīng)注定了,甚至部分的生靈,結(jié)局都已經(jīng)書寫。
偏偏拿上筆墨,就能更改這生死簿,添上一筆,減去一歲,都是可行的。
照理來說,這樣的東西,不應該由“人”來管轄,但事實就是,陰曹地府有著較為完善的機構(gòu)和邏輯。
雖然判罰行賞,都帶有一定主觀性,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這套邏輯看起來賞罰分明,循環(huán)有序。
因此,地府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會挑選些正直的人來,也算減少些可控的腐敗。
但這不可能完全杜絕,比如,唐太宗與涇河龍王一事,判官崔玨就為唐太宗添了一筆壽命,讓他還魂去。
而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太過分,閉閉眼也就過去了,算是給地府體制內(nèi)人的小優(yōu)待。
地府,是天地之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算是“公事”。
不能要求其他人做無償?shù)氖虑椤?p/>
就像利益驅(qū)動的正義,它也是正義。
而讓“人”來,哪怕是成了鬼神的人,也是個人,注定在效率是有限的。
無塵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地府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提一提,也讓地府的諸位輕松輕松,減減負擔。
改革,是對的。
它能讓我們跟上時代的變遷,一成不變的制度會積累大量問題,上層建筑需要和基礎(chǔ)相適應。
無塵受了十王的恩情,就還他們一個禮。
也讓地府的工作變得輕松點。
后面,無塵簡單查閱了一些卷宗,以及了解了相關(guān)的一些情況。
于是,在布帛之上,寫下了一些自己的小見解,至于采不采用,十王那么久的經(jīng)驗,能夠定奪的。
就是些善意的小建議,可能不妥但有啟發(fā)意義的地方也標注了起來,給十王看個小想法。
具體就是,圍繞著怎么提高冥府效率寫了篇文章,提倡“惟變所出,萬變不從”,還有一些比較現(xiàn)代的機制,都提筆寫了些。
但恕他水平不夠,時間不足,不清楚地府每一處的具體情況。
而且,“地府改制”這種大事,是要牽扯到天庭的,玉帝要是不準,那又談什么?
所以大多是建議,更多的,就要交給十王了。
而且不是去動什么大框架,更像是錦上添花。
當然,要是效果不好,也可能是畫蛇添足。
但地府是沒有這些東西的,只是給閻君們做個參考,看看有什么能夠幫助到他們的。
萬一成了個點睛一筆,那就最好,要是不行,以閻君等人的見識,也會及時改了。
無塵長舒一口氣,這種事情,有點不適合他。
不過,這都是些虛的,再來點實際的,有用的,這個恩情,就算是還了。
于是,無塵撐開道袍,使出個‘袖里乾坤',將里邊守著的東西,仔細找尋了一番。
摸出來些金石銅鐵,使個神通,無塵道行尚且不深,做不到如同女媧娘娘那般,創(chuàng)造生靈,也不可無中生有。
但憑借這些東西,還是可以創(chuàng)造點小玩意兒出來的。
當即就煉了起來。
說來,女媧娘娘的來歷也是有些神秘。
無塵記得,銀角大王曾經(jīng)說過:
“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
補到乾宮夬地,見一座昆侖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jié)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解化,就是變化的意思。
這么一看,太上應該和女媧關(guān)系匪淺,甚至太上就是女媧娘娘,應該就是了。
只是還有一種可能,太上確實補天了,但女媧也是存在的,只是太上借用了女媧的名頭,這種可能也是存在的。
無塵并不了解這些上古的細則,菩提祖師也不曾講過,所以他也沒了解過。
同時,似乎西游的人,并不是女媧創(chuàng)造的。
人,是與萬物共同而生。
天地之數(shù),由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
有十二天干,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十二支。
每一個大數(shù),也就是一元,將這“元”,分為十二個不同的時期,叫做“會”,按天干排列。
每會,也就有一萬八百個年歲。
盤古開辟天地以后,清濁分流,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萬物生靈由此而生。
第一會結(jié)束,即子會過去,這天方才有根。
第二會結(jié)束,即丑會過去,此時大地初步形成。
第三會結(jié)束,即寅會過去,此時天清地爽,陰陽交合,人以及各種生靈出現(xiàn)。
“在寅會之時,生人,生獸,生禽,正所謂天地人,三才定位?!?p/>
所以女媧造人或者其他大能造人的證據(jù),是找不到的。
除非這天地就叫女媧......
另外,關(guān)于盤古,
悟空曾經(jīng)親口說過,“太上是開天辟地之祖”。
這就有歧義了。
一是,太上也曾經(jīng)化身盤古開天。
但顯然,這有些立不住腳,這種猜測顯得有些太單薄了。
當然并非不可能,無塵沒見過,又怎么知道?
二就是,像人參果是“開天辟地之靈根”一樣,并不是說開天辟地的是人參果樹,指的是,這靈根,在開天辟地之初或者之前就存在了。
太上也是同理,指的是,他是開天辟地之初或者之前就存在的祖師。
這個是比較合理的了,當然也是猜測。
這個世界是什么樣?
他不知道,境界不夠,道行尚缺,碰不到的。
良久,無塵緩緩睜開了雙目,伸出手來一看,正是一個烏漆墨黑的小玩意兒。
是個小黑盒子,上面有一些數(shù)字。
就是個簡單的計算器,學過一定的編程,知道基本邏輯。
所以,他做一個基本的“計算邏輯”,是沒問題的,所以造起來并不難。
這東西制作方法也不難,地府是能夠量產(chǎn)的。
雖然常年工作的判官們很少出錯,和數(shù)字打交道,難免偶爾會疲乏,也算是一份心意。
多的,他也做不到了。
對了,還有“新數(shù)字”與一些好用的計算方法,都一并寫好了。
無塵都說了,這是小禮物,所以也不會太貴重,也給不了。
真正希望的,是想讓地府自我改革,自己提能減負。
于是,帶著些,無塵前往了森羅殿。
但進來他就停住了腳步。
只見悟空拉著閻羅王,在堂上喝了起來。
一旁的判官則是在旁側(cè)立,照顧著兩人。
悟空猴臉通紅,冒著熱氣,勾著閻羅王的肩膀說:“閻王老哥,快喝啊!喝啊!”
閻羅王連忙擺手,不想再喝了:“再喝就誤事了!”
“胡說!”悟空拿著一壇酒,滿是怒意地站了起來,瞪直了身子,雙眼盯著閻羅王,指著他的鼻子說:
“你這老胡子!明明沒事,卻硬是要誆騙于俺!好膽!喝!”
閻羅王一邊答應,另一邊這酒剛到嘴邊,就流了下去,全都到了地上,只是醉酒的猴子沒有發(fā)覺。
閻羅王的酒品,有些...
閻羅王一是這些天被悟空奉承的很好,關(guān)系還算不錯,二是不敢不從。
但閻羅王自己實在是不愿意再喝了,于是哄著悟空,坐到了一旁的位置上。
像對待小孩一樣,輕輕地拍著悟空的后背,將醉酒的悟空哄入睡了,隨后讓人照顧好他,才來與無塵搭話。
“無塵上仙,有禮了。孫上仙甚是熱情,日日帶些瓜果美酒來,本王實在是招架不??!讓上仙見笑了!”
無塵還了一禮,說道:“閻君,我當不得上仙,只是個道人。”
禮畢,無塵又說道:“是悟空貪杯了!又失了禮數(shù),我代他向您賠個不是?!?p/>
閻羅王趕緊擺手,說道:“無妨,無妨,孫上仙甚是熱情,只是有些過頭了!”
無塵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悟空確實很外向,又愛喝酒,不過不喜歡吃肉。
原本,悟空是認識了那六個妖王之后,才經(jīng)常會殺牛宰馬,祭天享地。
當初剛認識的時候,無塵讓悟空開葷,悟空吃了之后,只說“與瓜果不同”,想來,是不想拂了他的面子。
閻羅王又問道:“上仙閉關(guān)多日,今日卻來我這森羅殿,想來,是有東西要送了!還是快快拿來吧!”
言語之中,似乎有些慶幸和激動。
他主要掌管生死,是冥界的最高司法官,卻沒辦法管得住悟空這只猴子。
還好他們兩人今日來了,不然,要是勾司人去找他們了,以悟空這性子,還有那不知從何處學來的手段,地府怕是不寧靜了......
無塵點了點頭,將小黑盒子交給了閻羅王。
“閻君,這便是我的還禮了。”
閻羅王接過以后,問道:“未見過此物,凡間不算有,也不算仙人之寶,這是?”
無塵說道:“測算所用?!?p/>
閻羅王搖頭說道:“已經(jīng)有了算盤,多一個也只是錦上添花。況且,這地府判官,個個都要精通于算術(shù)才可上任。”
無塵又解釋道:“那再送閻君一個測算之法,還有些小數(shù)字。”
接著,無塵仔細地解釋了四合運算和一些其他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數(shù)字的革新了。
閻羅王點頭,說道:“這倒是不錯!于人間有益,于地府更是不差!不過,這推行起來,要些時間,我便收下了?!?p/>
閻羅王將東西收下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說:“既然收了東西,那這是便算是完了。兩位上仙請先回去修煉吧,我等還有公務(wù)在身,不便長時間招待貴客?!?p/>
但緊接著,無塵拿出了那布帛,交給了閻羅王。
雖然閻羅王心底有些疑惑,但還是耐著性子看完了。
“這...這,上仙,地府制度自成立之初,井然有序,定不可變法也!”
無塵說道:“要是地府制度完善,又怎么需要我與悟空二人來到面前?”
“這是特例!法不可變!”閻羅王態(tài)度堅決,這是大事,他要著重考慮,不是一塊布帛能夠影響的。
無塵點了點頭,說道:“地府甚是完善,不假!但就如我剛才所言,要是十全十美,又哪里不知道我等二人早已經(jīng)超出了輪回?”
閻羅王承認了這一點,隨后考慮了一下,說道:“上仙,這里面有太多的彎彎繞繞的,不是輕易能夠改變的!”
無塵認真地說道:“閻君多年來居于地府,幽冥界之事,比我知道的更多,所以,我只是建議?!?p/>
“不過既然閻君這樣說了,那我不再多言,就此告辭了?!?p/>
閻君仔細思考了一會,說道:“誒,且慢,上仙!”
“我還以為,首先是想改一改這地府的大框架呢。如果只是建議,那倒是極好,這里邊,確實有不少有用的東西,待我與其他眾人商談,也可試一試?!?p/>
思考了一會,閻君愿意聽已經(jīng)是不易的,于是說道:“若是出了惡果,難以解決,閻君可來尋我?!?p/>
閻羅王趕緊揮手,說道:“地藏王菩薩也會幫著看看,菩薩倒是喜歡這些對地府有益的,到時知會菩薩一聲,要是菩薩也覺得可行,那才是極好的?!?p/>
地藏王菩薩,又是幽冥教主,明面上,是地獄的最高主宰,管轄十殿閻王。
接著,閻君又悄悄說:“上仙,既然是建議,那本王收下了!要是試驗之后,地藏王菩薩也覺得穩(wěn)妥,那便是可行的了?!?p/>
“但若是不行,那作罷,可好?”
說完以后,無塵點點頭。
正要走的時候,閻君拉住了無塵的手,認真說道:“上仙,你與孫上仙不一樣,我便多說幾句,少些孤傲之心罷。”
無塵愣了一下,又聽見閻羅王語重心長地說:“初心是好的,想法也不差,只是,上仙,在其位,謀其職,這次,我就收了,但以后莫要如此了!”
這是無塵的不是,本著善心,但卻不一定是善舉,出了事,就算無塵愿意擔責,最終也是地府背鍋。
可能是一時之間,思維模式還沒有轉(zhuǎn)換過來,想著,這就像給市長投點意見箱這一類的差不多。
但好像在別人看來不是這么一回事?
他曾經(jīng)真的也只是個普通人,不可能每一個選擇都做對,都想周到。
這次閻君收下了,但不代表無塵作對了。
‘我記下這事了?!?p/>
若是改了,也算是個小成長罷。
念及于此,無塵行了歉禮,說道:“我的不是,反倒還要麻煩閻君了,如此,那便算了吧!”
閻羅王又擺手說:“哪里的話!上仙且先去吧,這禮我收了,也算和上仙有了個交情?!?p/>
接著手一招,無塵袖口張開,乾坤一展,收走了悟空,就要離開森羅殿。
“閻君,在下告辭了,若是有緣,再來你這幽冥界之中?!?p/>
閻羅王見悟空被無塵帶走了,也放松地說:“上仙若是想來,地府隨時歡迎!”
“這兩樣東西都很有價值,本王便收下了,來日,若是地府改制有了成效,必定知會上仙一聲?!?p/>
......
......
離開森羅殿,無塵在一位判官的帶領(lǐng)下,看一看地府的構(gòu)造,也前往六道輪回之處。
經(jīng)過了陰山,又過了許多衙門,看到了十八地獄。
那十八地獄皆是滲人,都是死前犯下的罪孽。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接著,又來到一處金橋,有一伙鬼卒,每人都只手持著幛幡。
這伙鬼卒在路旁跪下說道:“橋梁使者來接!無塵上仙,這邊請!”
接著他們帶著無塵走過了金橋。
另外還有兩座橋,一座是銀橋,上面走著的都是忠孝賢良之輩,公平正大之人。
還有一座橋,叫做奈何橋。
這橋上寒風滾滾,血浪滔滔,哀嚎哭泣之聲不絕。
不同的人,走上不同的三座橋。
過了橋之后,就來到了枉死城。
過了枉死城,走平陽大道,來到了六道輪回之屬。
只見牛頭馬面早已再次等候多時,帶著一對夫妻。
無塵一時間沒臉相認,但牛頭馬面早將人帶了過來。
“上仙,可要再說些什么?”
奈何橋上,無塵沒有見到孟婆,也不知道有沒有孟婆湯。
但他的父母,現(xiàn)在肯定有著生前記憶,投胎以后,也定不會記得。
人無完人。
無塵是不孝的,少小離家,這點,他洗不干凈的。
所以,他給了自己大哥一口氣,不圖富貴,圖個安安穩(wěn)穩(wěn)、健健康康過一生。
所以,他尋來了地府之中,尋個死魂。
他的父母一時間沒有認出來,別忘了,無塵已經(jīng)很年長了。
雖然修得了長生,年輕了一些,但胡須卻又長了出來,面容也不似十五離家之時。
那判官趕緊說道:“這上仙,是你們的小兒子呢!”
父母一聽,也有些明白了狀況,正要上來相認,卻也不知怎么開口。
但無塵自己跪了下來,沒有說什么話。
他父母上來想要扶起,但無塵不為所動。
他的父母又說了些話,無塵或是點頭,或是搖頭,但就是不肯說。
許久過后,判官催促著帶著他們?nèi)肓溯喕刂小?p/>
至于無塵,
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要說些什么。
什么都說不出口。
只好跪著,注視他們?nèi)肓溯喕亍?p/>
良久,判官走上前來輕輕地拍著無塵的肩膀,輕聲說道:
“上仙,上仙?上仙的父母說,你只是有自己的路,和他們不同道,走散了而已,不怪你的!還請先起來吧!”
無塵自是聽到了,又沉默了一會兒,方才開口說道:“今日起,王家小兒,是真完完全全地沒了哩!”
忽的,感覺到袖口有些震動,聽到迷迷糊糊的聲音傳了出來:
“兄長,兄長,快快放俺老孫出去,免得把你袖口捅破哩!”
無塵一笑,說道:“猴兒,你喝酒忘了時辰,你就在里邊待著罷!睡上一覺!我這袖口,可舒服著哩!”
于是,駕云回了花果山。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