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修仙:當(dāng)你把事情做到極致 第五百二十八章 地書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zhuǎn)眼便是九千年過去。
九千年,萬載間,多少滄海桑田,多少歲月變遷?
紅顏老,佳人去,唯有仙神依舊,只得幾分沉淀!
通天秘境,萬年之爭,也到最后關(guān)頭,將要落幕之刻。
“地書!”
一座仙陣之中,許陽四人同坐,頂上戊己杏黃旗大放光華,抵住周邊翻涌的萬母地元氣,勉勉撐出一片空間,供四人在這陣中參詳。
此陣名喚萬母地元陣,由天地人三書之中的“地書”生成,陣內(nèi)流動著渾厚無比的萬母地元氣,一縷便有山岳之重,更別說整座陣勢匯成的萬母地元之海了,地仙四洲,千山萬水,怕也不過這等重量。
如此重壓,莫說凡人,劫境仙神也難承受,哪怕強如許陽,深修陰陽五行之道,也要依靠戊己杏黃旗,才能在這陣中存身,不至于被地氣壓成齏粉。
許陽尚且如此,旁人更不用說,上古至今,近百萬年,通天秘境也被一眾仙神探索了數(shù)十萬年,無論先天五方旗,還是靈犀神劍斬仙飛刀,又或者弒神槍等至寶,都被后人悟出玄機,煉了不少仿制之物。
哪怕同為“三書”之一的封神榜生死簿,天庭地府之中也有仿品。
唯獨這地書,至今無人仿煉,或者說無人仿煉成功。
沒有辦法,這天地人三書,不似尋常秘寶,不僅威能莫測,更藏天地玄機,必須滿足一定要求,才能參其道理,否則根本入不得門徑。
如那人書,生死簿本,便有勾定生死之能,哪怕九劫真仙,貿(mào)入陣中也有身死之險,時至今日只有地府之主酆都大帝與那位神秘莫測的鬼族君王憑借先天優(yōu)勢,入得陣內(nèi),悟得道理,仿煉出了生死人書。
人書如此,天書也是一樣,時至今日只有東勝天庭得其玄機,乃是那泰皇天尊的手筆,其他人根本無法企及,自然也無力仿煉天書。
酆都大帝,乃是鬼族冥神,對于生死之道,先天便有優(yōu)勢,所以能夠參出人書玄機。
天庭泰皇,雖無種族之優(yōu),但據(jù)說其為了參悟天書之秘,一手創(chuàng)立了東勝天庭,以此獲得“天帝”位格,最后才將那封神榜仿煉成功。
同樣道理,這地書的參悟條件也極為苛刻,以至于數(shù)十萬年都未有人煉出此寶。
依許陽來看,這地書之機,不僅要精通“土行”之道,更有明悟大地之理。
大地為母,孕育萬物,泥沙土石不過其中之一,還有草木山川與億萬生靈,乃至日月星辰,都在這“地理”之中。
要參地書玄機,必須先明地理,明白天與地,山與水,土與木等大地萬物的關(guān)系。
只要明悟此理,便可入此陣中,不受地氣之壓,反而如魚得水。
屆時,便可從容參悟地書玄機,甚至將此寶收入囊中。
但說來簡單,做來不易,這地理如何參,如何悟?
許陽對此,有極大的發(fā)言權(quán),黑水世界得來的地祇之法,與這地書之道不謀而合,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之所以能入這萬母地元陣,一是憑戊己杏黃旗之力,二是賴這地祇法門的妙用。
許陽有種預(yù)感,如果自己悟出地書玄機,那不僅能收獲一件重寶,還能令自身地祇修法更進一步,補全缺陷。
畢竟,這地祇修法,是當(dāng)初黑水世界河神府邸得來,那黑水河神的位格太低,地祇法門根本不全,這些年來靠著時間熬磨與技能特性硬推,雖然也得不少突破,但終不完美,還有演變成隱患破漏的可能。
所以,對這地書許陽十分重視,三千年前就到了此處,一步步向陣內(nèi)推進。
如今,雖然還沒到“如魚得水”的地步,但也成功深入到萬母地元陣中,隱隱窺見了“地書”的輪廓。
只見陣勢中央,母氣源流之處,一方土石,宛若書冊,在這萬源母氣海中徐徐轉(zhuǎn)動,流露天地道韻。
正是山海地書,也稱天地寶鑒!
許陽沉坐不動,觀望地書,眼中道韻流轉(zhuǎn),盡是地理玄機。
何為道韻?
道者,法也,所謂道韻,便是大道法則的一種流露,一種表現(xiàn)。
若用形象的觀察與表述,那么此刻,許陽眼中,便有無數(shù)字符與線條翻轉(zhuǎn),留下雜亂無章的痕跡,似要凝成一個莫名的體系與結(jié)構(gòu)。
這便是道韻!
大道的表現(xiàn),法則的具象!
雜亂無章,是因為還沒有領(lǐng)悟,還無法將其整理。
“大兄!”
“三千年了!”
“這地書之機,竟如此玄奧?”
“以大兄之姿,苦熬三千年,都未得成果?”
“畢竟是天地人三書之一,聽聞當(dāng)初泰皇天尊與酆都大帝為了悟出天書人書之機,將自身道統(tǒng)改為天庭地府,以此獲得天尊冥帝之位格,才將那天書人書玄機參出。”
“如此說來,大兄豈不是也要將萬道學(xué)宮改制,建一個與地書之機契合的道統(tǒng)來?”
“這……”
三云在后,神念傳音,不敢打擾。
就在此間……
“轟隆隆!”
驟然,仙陣轟動,地元翻涌,大地母氣如潮而動,萬岳之重壓得虛空崩毀。
“這……”
“不好!”
“是仙陣破漏?”
“大兄?”
三云一驚,急轉(zhuǎn)目光,然而話未出口,便見地元平息,母氣如潮而去。
恐怖重壓,一瞬消弭,崩毀破滅的虛空也隨之恢復(fù),好似風(fēng)平浪靜,雨過天晴。
“這……”
三云驚疑不定,一時不知所措,只能望向許陽。
“哈!”
隨后便聽,輕笑聲響,許陽站起身軀,眼中韻律盡消,已然回歸常態(tài)。
“大兄……”
三云見此,更是驚疑:“成了?”
“略有所得,略有所得!”
許陽點了點頭,面上笑容雖輕,但卻遮掩不住。
“恭賀兄長,道果有成!”
三云見此,也是歡喜,齊齊祝賀起來。
“哈!”
許陽一笑,回首望去,看著中樞之處的地書,再將目光轉(zhuǎn)回:“凡事不可操之過急,此行便到此為止,還有千年光陰,且去那九曲黃河陣吧。”
“多謝兄長!”
此話一出,三云兩眼頓亮,更是笑靨如花。
與此同時,現(xiàn)世之中。
麒麟宮內(nèi),許陽驟然聲笑,驚動懷中佳人。
夢梵音螓首一抬,見到他這般模樣,也有幾分好奇:“發(fā)生何事,這般歡喜?”
許陽一笑,攬住她的腰身:“道果有成,怎不歡喜?”
“哦?”
夢梵音峨眉一挑,也來興趣:“如何有成?”
許陽聽此,卻是搖頭,神色玩味說道:“說來話長,還是先慶賀一番,再與娘子細(xì)細(xì)道來!”
“什么慶賀……唔!”
夢梵音一怔,還未反應(yīng),便被眼前之人欺身壓住,叫這云床玉榻一陣顫亂顛倒,又演無邊春色。
三千余年,苦參地理玄機,終有幾分收獲。
那地書之道,與地祇之法,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許陽將二者融合,明悟了地理玄機,補全了地祇修法。
地祇之法,是他的重要根基,不僅能提供無盡的壽元,還能還能改善環(huán)境,提高生產(chǎn),乃是學(xué)宮“種田大業(yè)”的支柱法門。
雖然現(xiàn)在,幾大化身都已進入劫境,現(xiàn)世本體也到大乘圓滿,即將證道長生,再無壽元之限,但并不代表這地祇法門就要功成身退。
除去壽元上的幫助,這地祇之法最為重要的,還是對于天地的改善,地祇能蘊養(yǎng)靈地,培育靈植,點化靈獸,方方面面的好處不要太多。
尤其是對萬道學(xué)宮而言,經(jīng)營發(fā)展的本質(zhì)就是掠奪,損他之有余補我之不足,但也不能一直損,不然就會造成虧空,涸澤而漁,無魚可漁。
所以,萬道學(xué)宮一直秉承著“仙道貴生”的理念,想方設(shè)法的提高生產(chǎn)力,以滿足自身所需。
這也讓地祇法門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一名合格的地祇,可以看做是靈植夫,御獸使,陣法師等百藝副職的集合體,對于生產(chǎn)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所以,這些年萬道學(xué)宮一直大力培養(yǎng)地祇修士,尤其是在晦明界等分支世界,地祇已經(jīng)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昔日的道法本體一般影響著一方世界的發(fā)展甚至生死存亡。
此次悟道有成,地祇修法補全,起碼能讓地祇的生產(chǎn)力量提升三成。
別小看這三成,再小的提升放大到數(shù)千億的群體上,也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shù)字,更別說百分之三十的跨越了。
萬道學(xué)宮數(shù)千億修士,雖然不是個個都修煉地祇之法,但個個都受地祇之法的影響,百分之三十的生產(chǎn)力量提升,就代表百分之三十的實力提升,甚至更多。
再加上九千年前,妖魔之戰(zhàn)的收獲,萬道學(xué)宮的實力正在飛速膨脹,不敢說媲美天庭佛門,妖國魔淵四大道統(tǒng),但直追地府龍宮,鳳巢鬼蜮這等真仙門戶絕不成問題。
第一個“萬年計劃”還未結(jié)束,便有如此收獲,這叫許陽如何不喜?
這是地祇修法的補全,此外還有地書玄機的參悟。
地書這東西,要怎么說呢,用地祇之法的概念描述,它完全可以看做一個另類的神印。
而這“神印”關(guān)聯(lián)的靈地,就是地仙界。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煉化地書,那許陽就能一躍成為地仙界之主。
屆時,整個地仙界都將成為他這位地祇的“洞天福地!”
當(dāng)然,這是癡心妄想,以這地仙界的位格,那地書不是金仙之寶,也是天仙之寶,他一個初入九階,還未成真的人仙如何敢去奢求。
本尊是不要想了,最多只能練個仿品。
但就是仿品,也有仙寶之望,因為這天地人三書與九儀天尊劍一般,都不屬于常規(guī)法寶,而是氣運之物,能夠利用“氣運”蘊養(yǎng),哪怕不通煉器之道,也能一步一步的成長,晉為仙寶乃至更高的存在。
天庭地府的封神榜生死簿就是例子。
東勝天庭,原本并不叫東勝天庭。
酆都地府,原本也不叫酆都地府。
之所以改頭換面,襲承上古道統(tǒng)之名,是因為那泰皇天尊與酆都大帝要祭練這天書人書。
天庭與地府的氣運之力,一直在蘊養(yǎng)封神榜與生死簿,時至今日這兩部仿品的天書人書,恐怕已經(jīng)晉入仙寶之列,有部分“敕仙封神”與“勾生劃死”之能。
人書天書如此,地書也是一樣,想要此寶成真,需行地祇之法,凝聚仙界地力,還有四州氣運,步步晉升,最終成為真正的天地寶鑒。
許陽估算了一下,起碼要占據(jù)南瞻一州,積累數(shù)十萬年氣運,才有希望煉成一部九階的地書。
嗯……有點雞肋,數(shù)十萬年,還是地仙界的數(shù)十萬,有那功夫許陽怕是都成十階地仙了,還要一件九階的地書來干什么?
也就是天庭地府這種,數(shù)十萬年都難以突破人仙境界,才會下大力蘊養(yǎng)這仿品天書人書,作為未來地仙證道之機。
不過此法也有捷徑,那位酆都大帝,就在仿品人書的基礎(chǔ)上,煉制了十本分簿,交給地府的十殿閻羅,讓他們代行冥君之事,以此提升生死簿的修煉效率。
許陽也可以參照他們,煉一些“地書分簿”出來,交給萬道學(xué)宮的地祇修士,在諸天萬界以地祇之法祭練,提升地書的修煉效率。
不管怎么樣,有總好過沒有,反正對于仙神而言,時間是最為寶貴也最為廉價的資源,用個幾十萬年煉一件潛力無限的仙寶,不是什么無法接受的事情。
更別說,地書在祭練之余,也能作為地祇法寶使用,無論作用生產(chǎn),還是與人斗戰(zhàn),都有不小幫助,沒有道理不煉。
這就是“地書”的收獲!
通天秘境,萬年之爭,已過九千余年,馬上就要到落幕之時。
這九千多年,除了地書,許陽還參悟了先天五方旗,斬仙飛刀,靈犀神劍等通天秘寶,接下來還要花費千年的時光,同三云參悟九曲黃河陣之妙。
只要妖魔不來尋事,那一切都將無波無瀾的進行,直到通天秘境重開。
所以,許陽準(zhǔn)備將精力轉(zhuǎn)移,重回到現(xiàn)世的事務(wù)之中。
夢中萬載,現(xiàn)世千年,這北域修界,怎能不起濤瀾?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