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 361、謝觀,你可見過天上白玉京?
俞客正沉浸在參悟陸華留給謝觀的《陽符經(jīng)》中。
這部對謝觀而言可能需要耗費(fèi)大量時(shí)日才能理解的道經(jīng),俞客卻一一解開,毫無滯礙。
這種“觀道”狀態(tài)!
若是謝觀能夠一直持續(xù)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便能登臨此界修煉巔峰。
上一世的陸沉在武道修煉上可謂愚鈍,但憑借堅(jiān)持不懈的毅力和“大器晚成”的命格加持,最終才勉強(qiáng)追趕上陸羽的腳步。
俞客都懷疑,最后陸羽飛升之時(shí),沒有借助“登仙臺”,而是雙拳打碎虛空,以真正的武道破碎虛空。
或許,陸羽早就具備飛升之能。
在此界逗留,只是為了等候陸沉。
最后沒有辦法!
無法留存此界,才被迫飛升。
而這一世的謝觀卻截然相反,天資卓越,修煉起來如魚得水,毫不費(fèi)力。
俞客推測,謝觀這一世的天賦恐怕已經(jīng)點(diǎn)滿,堪稱絕世之才。
可惜的是!
每一世的收獲無法在下一世疊加,只能從中抽取一個(gè)固定的“天賦命格”。
若非如此,哪里需要如此多的選擇與掙扎?
每一次轉(zhuǎn)世,都不過是為了應(yīng)對困境,次次選擇。
正當(dāng)俞客沉思之際,門外傳來一道恭敬的聲音。
只見!
那位身穿蟒袍的紅衣掌印太監(jiān)立于門前,朗聲道:
“傳蘇相與三先生口諭。”
“請觀公子直上四樓。”
俞客卻不意外,整理了一下衣袍,緩緩走出門外。
老太監(jiān)心中暗自驚訝,似乎這位謝觀早已預(yù)料到這一切。
如此胸有成竹。
“觀公子,這邊請!”
俞客微微頷首,步履沉穩(wěn)地向外走去。
心中也是期待這次模擬之中的盛名赫赫的“三先生”和四先生“蘇相”。
除開人間絕頂?shù)摹蜃印?p/>
二人算是這次“天人轉(zhuǎn)生”中僅此于夫子的存在。
謝觀走出房間。
三樓中已有不少目光聚焦于此。
“此人便是謝家的謝觀,謝靈的第九子。”
人群中有人低聲議論,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與審視。
一道道身影,在汴京都是權(quán)貴大人物。
皆是負(fù)手或看,或是不經(jīng)意打量。
書院的不少先生,卻眼中多是贊賞。
其中也有臉色復(fù)雜者,最為當(dāng)屬謝家?guī)兹恕?p/>
謝老太君手持鹿杖,臉上如用深潭藏著看不清的神色。
大院的袁夫人眼眸之中全是冷意。
二院的趙夫人眼角有著別樣的笑意。
謝鴻臉上平靜,看著謝觀,又緩緩抬頭看向四樓,若有所思。
謝原的舅舅諸葛間,在一眾朝堂大臣中倒是臉色欣慰。
三先生能知曉謝觀,也是因?yàn)樗?dāng)時(shí)在鴻景院中聽謝觀所說的“仁人志士”的解讀。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世間萬事萬物的運(yùn)動,皆源于一個(gè)‘心’字。”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諸葛間拜師三先生門下,也是得知這般解讀,才對謝觀另眼相看。
不然,今日的謝觀在神隱和屠魔司所報(bào)——和三真一門勾結(jié)。
三先生才會力保謝觀。
最后才促成謝觀上邀仙樓。
諸葛間也是好奇,謝觀作出來什么詩詞,被請上四樓?
一旁,朝堂之上的禮部病虎唐子昂,也是緩緩看去。
這位一直以笑呵呵面容示人的唐子昂,今日破天荒收起來笑意。
原本與其交好的九大姓、朝堂之人,都不敢觸他的眉頭。
朝中都知道,這位誰人都好說話的“病虎”,要是真嚴(yán)肅起來。
朝中也沒有幾人敢撫他的虎須。
唐子昂看著群芳宴三樓上眾人,一直沒有找尋到的一抹身影。
劍南道的節(jié)度使——司馬盤。
剛剛被一女子其叫下樓之后,再也不見。
怕不是出了什么事?
一州道節(jié)度使,還在群芳宴此時(shí),怎么會無緣無故消失不見。
唐子昂已經(jīng)請動了屠魔司和神隱的人手去尋找司馬盤的下落,但至今仍未有任何消息傳來。
這讓他有些不安,甚至萌生了想要上四樓的念頭。
然而!
蘇相早有吩咐,今日四樓之上,沒有他的口諭,任何人也不得進(jìn)入。
唐子昂微微閉眼,輕輕放下手中的杯盞。
今日的群芳宴必有大事發(fā)生。
俞客拾級而上,對周圍眾人的目光視若無睹,視線始終落在前方紅袍老太監(jiān)的背影上。
老太監(jiān)步履輕緩,落地?zé)o聲。
轉(zhuǎn)過一道珠簾,老太監(jiān)停下腳步,微微躬身道:
“觀公子,還請?jiān)诖松院颉!?p/>
“三先生與蘇相正在里面,觀公子便在此地作答便是。”
“奴才這就告退了。”
話音未落,老太監(jiān)已悄然退去,只留下謝觀一人立于珠簾之外。
俞客抬眼望去,珠簾內(nèi)燈火昏黃,隱約可見兩道身影相對而坐。
他本想以元神感應(yīng)一番,卻又打消了這個(gè)念頭。
俞客緩緩行禮,聲音清朗:
“謝觀見過三先生。”
“見過蘇相。”
四樓空曠,安安靜靜,倒是響起回音裊裊。
俞客都能聽見自己所說。
珠簾后。
一道中年男子的聲音悠然響起,似在輕聲吟誦: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一字一句,吐字清晰,不急不緩。
聲如玉石敲擊,溫潤而富有磁性。
俞客根據(jù)記憶判斷,這聲音的主人應(yīng)是三先生。
蘇云所說,其爺爺年老體弱,以一副百歲老人立在朝堂之上,說話也應(yīng)該是蒼老之聲,與此刻的溫潤聲音應(yīng)該截然不同。
俞客正思索間,那聲音再度響起,帶著幾分感慨與探尋。
“謝觀,你見過嗎?”
“見過這天上白玉京?”
語氣從最初的隨意,漸漸轉(zhuǎn)為鄭重。
俞客雖看不清珠簾后的情形,卻感覺一道目光如實(shí)質(zhì)般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能洞穿人心鬼蜮。
俞客還未及反應(yīng),腦海中那尊大鼎驟然震動,寂靜無聲。
令他心神一凜。
他心中暗驚,這三先生的修為,竟比傳聞中還要深不可測。
方才那一瞬,自己險(xiǎn)些吐露出“天人轉(zhuǎn)生”之密。
四樓內(nèi)一片靜悄悄。
這時(shí)!
另一道聲音響起,蒼老中透著閱盡人間滄桑的厚重:
“謝觀,你可曾踏足這天上白玉京?”
“或是.你親眼見過仙界嗎?”
話音緩緩落下。
俞客略一沉吟,心中已有計(jì)較。
“謝觀,有幸見過。”
珠簾上的一顆顆翠綠珠子輕輕震動,發(fā)出碰撞。
有著小珠大珠落玉盤之聲。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