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qǐng)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這個(gè)洪荒不正經(jīng)! 本書境界及解釋
一、走向諸有,逆反太無。
本書中,先天神靈境界有兩個(gè):太乙、大羅。
太乙:萬物之本源,先天即為道;(具體特性看“第166章”)
太乙之后,是大羅。
太極大羅:(有形有質(zhì)有炁而有體)——代表萬物諸有,永恒自在;
太素大羅:(有形有質(zhì)而有炁)——初步逆反,自萬物而成“三”;
太始大羅:(有炁有形無質(zhì))——繼續(xù)逆反,由“三”變“二”;
太初大羅(有炁無形無質(zhì))——深度逆反,由“二”變“一”;
太易大羅(無形無質(zhì)無炁)——太無之理,空無所空;
盤古大羅——自虛無中回歸,當(dāng)見盤古真人。
一步步逆反,這便是本書主角要走的大羅深造之路。
ps:本書中,境界不分什么前中后期,也沒有“半步太乙”、“太乙?guī)p峰小成大圓滿”這種說法。
道成之后,凝聚道果,自然證道大羅。
二、具體解釋如下:
太乙,乃宇宙萬物之本源,也即是“道”。
先天神靈與道同存,故而大家都是太乙。這既是一種生命層次的描述,也是對(duì)道的直觀表達(dá)。
大羅,其中“大”為廣大,意指無量?!傲_”為網(wǎng)羅,意指包羅萬象。
故此,大羅無量,包容諸有。
此二者,名雖各異,卻同出于道。
只不過后者比前者走得更遠(yuǎn),更高,所以現(xiàn)在成了境界的代名詞。
自太乙而入大羅,成就先天之先,是由“道之本源”走向“包容諸有”的過程。
而成為大羅之后,接下來就是一個(gè)“逆反太無”的過程。
“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動(dòng)乎至虛,游心乎太無,馳于方外,行于無門,聽于無聲,視于無形。”
大羅是包容諸有,繼續(xù)逆反太無,從“有”到“無”,最后自“無”中回歸。
這條路不同人不同走法。
用我上本書舉例,仙道——鴻鈞入大羅之后,從有到無分為以下幾步:
大羅斬三尸成混元——合道而無道——舍我而無我——?dú)w來見盤古。
所以仙道在大羅之后的路是1.大羅2.道成混元,3.無道 4.無我 5.見盤古。
當(dāng)然,本書里面后面四步都算在大羅的范疇之內(nèi),是大羅自身做減求空,逆反太無,倒煉先天的過程。
~~~~
太乙之下的境界,依次是:
人仙、地仙、天仙、真仙、玄仙、金仙。
在本書中,這是境界的代名詞,也是證道的六大路徑。
還有“鬼仙”、“神仙”這兩種證道法門。
具體解釋及相關(guān)特性(表現(xiàn)力),在本書的“第165章萬仙大會(huì),三清出道”至“第168章煉假成真,以力證道”這四章。
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