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超維度玩家 第137章 各方博弈
隨著時間的流逝,幼龍跟貓人部落的關系開始飛速拉近。
當幼龍再次降落在龍石祭壇附近時,四周的貓人也會主動迎接,奉上食物,還有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如果幼龍看上就會收走,沒看上貓人就自己留下來。
這些貓人盡可能地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幼龍,以此取悅庇護他們的巨龍大人。
整個貓人部落開始迅速變化。
最初只是一些簡陋的帳篷,然后是第一棟完整的木頭房子,接著是一棟又一棟的房子,幼龍心情好的時候,也會幫他們砍伐一些樹木,鋒銳的龍爪輕易地折斷樹枝,數噸重的樹干幼龍可以在雪地上拖行并且毫不費力。
巨龍和巨人的血脈力量迭加,在幼龍身上表現得比人類更加夸張,幼龍的力量屬性已經不會弱于成年的大象了。
不過貓人部落的人口還是太少了。
一百出頭的人口,只需要十來棟木頭房子就夠了,勉強也就是一個小村落的規模。
大概在半個月后,附近的河流里面開始出現大量的魚群,這些回游的魚類有點像是刀魚,隨著河面的冰層不斷融化,貓人已經不能再蹲在冰面上捕魚了。
這個時候,編織的漁網開始派上用場,小型的漁船在河道內也能來去自如,就是貓人獵手不太會劃船。
終于某一天,睡醒的幼龍也開始加入捕獵。
此時大規模的魚群回游已經開始出現,當幼龍的身影在半空中掠過時,能夠看到河面上一片波光粼粼,密密麻麻的魚類擠在一起,陽光照耀下發出一片銀白色的鱗光。
大量冬眠的生物都出現在了河道兩側,以及各處的支流上,一頭頭北地熊開始沿著河道分布,冬狼也帶著北地狼群出現在遠方。
這是一場大自然的恩賜。
古代貓人部落在前一天就開始大規模的動員,基本上老弱婦孺都一起上陣了。
年長的貓人祭司選擇了一條水流比較小的支流河道,這里的冰雪已經差不多融化了,不會因為冰塊而損壞了剛剛編制的漁網。
緊接著,就是貓人獵手們開始趕魚,將成千上萬的魚群朝著河道支流趕去,他們不斷地擊打水面,時不時用魚叉刺起一條,然后扔給了旁邊跟著跑的貓人幼崽們。
今天,就連最瘦弱的貓人幼崽都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嫩滑的魚籽提供了他們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
“不行!”
“還是太慢了。捕獲效率太低了。”
鄧肯看了看,決定親自出手。
狂風呼嘯!
幼龍的身影在半空中掠過,因為有巨龍的存在,貓人部落占領了一個非常好的捕魚點,附近也沒有什么其他的生物搶奪,不管是北地熊還是冬狼都避開了他們,連山上下來的雪怪群都躲得遠遠的。
一陣巨龍的低吼聲響起,幼龍的身上已經開始出現淡淡的兇猛氣勢,當它發出低沉的咆哮時,整個河道的魚群都開始暴走,龍的威壓讓它們瘋狂逃竄,甚至水面上都出現了大面積的飛魚。
整個河面上一陣雞飛狗跳,跟貓人獵手相比,幼龍只是略微出手,便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
成千上萬的魚群都被趕入了支流河道中。
具體有多少,鄧肯也不知道,但是感覺這樣的漁獲,哪怕是在不列顛都得好好地慶祝一下。
“太多了!”
“魚群太多了!漁網會破的!”
在河道的支流下方,年長的貓人祭司急得抓耳撓腮,高興地是幼龍居然也會幫忙,巨龍的智慧比想象中的還要高,驚慌的是魚群太龐大了,那漁網根本就攔不住,可能要被密密麻麻的魚群給沖破了。
現在怎么辦?
魚群太多了也是一個問題。
這難不倒鄧肯,幼龍只是飛了一圈,就發現了貓人部落的麻煩,隨后他找了一段河流寬度比較窄的位置,緊接著幼龍深吸了一口氣。
——龍息噴吐!
一股寒冷的吐息隨著魔力之風涌動,剎那間河面開始結冰,就好像是一道堤壩般,厚重的冰面不斷蔓延,最終堵住了其中一條支流小河道。
很快,密密麻麻的魚群便堆積在了這條河道內。
這都已經不需要漁網了。
貓人直接伸手往冰冷的河水里面撈,一撈就是好幾條魚,抓起來就往岸上扔,很快魚便扔的哪里都是,老弱婦孺開始不斷地往村子里面運,打造的漁船都裝得滿滿的,差點就因為魚太多翻船了。
“看起來北地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貧瘠,這足夠整個部落吃上很久很久了。”
年長的貓人祭司很快犯難了,因為魚太多了,未必能保存那么久,而且天氣快熱起來了。
要是有鹽就好了。
幼龍今天都吃撐了,它有暴食之力的加持,今天吃了將近三倍體重的食物,但是河道里面的魚群絲毫不見少的樣子。可惜一年就只有一次魚群回游,要不然這里足夠幼龍吃到成年期。
整整忙碌了一兩天,貓人部落的十來棟木屋都堆滿了,連山洞里面都放滿了死魚,那頭劍齒虎吃得直打嗝,已經躺在那里一動不動了。
整個部落都飄蕩著一股死魚的腥味。
巨龍的嗅覺很靈敏,幼龍都不太愿意呆在附近,連他們供奉的鮮魚都不想吃了。
膩了。謝謝。
這場漁獲的大豐收解決了貓人部落一直以來困擾的生存問題,就連成年的貓人都開始考慮起制造新生兒的事情了。通常情況下,在食物匱乏的時候,貓人部落都會主動減少新生兒的誕生。
“這下應該是能讓他們在北地站穩腳跟了。”
幼龍很快進入了新的休眠狀態。
與此同時。
不列顛尼亞也接到了來自意大利半島的戰報,護國公埃提烏斯還是有點東西的,哪怕是沒有其他的蠻族援軍,他依舊將入侵的匈人軍隊攔截在了阿爾卑斯山脈附近。這樣的歷史名將一心堅壁清野防守,匈人大軍真有可能被拖到自行崩潰。
但是壞消息也有,帝國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還是逃亡了。
哪怕是埃提烏斯一天三封信,一再告訴皇帝匈人大軍不可能攻入意大利,可是瓦倫提尼安三世根本不信,他已經徹底跟埃提烏斯決裂了,帝國皇帝對他的信任無限接近于零。
另外阿妮婭送回來的消息,這一次阻攔匈人大軍,埃提烏斯居然招募使用了不少的匈人雇傭軍。
這一次戰爭變成了匈人的內戰!
帝國元老院也是憂心忡忡,有點擔心埃提烏斯駕馭不住匈人雇傭軍,更害怕那些匈人部隊臨陣倒戈。
這段時間羅馬的教會倒是很活躍。
教皇利奧一世試圖勸說匈人大軍退兵,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消息傳回來,但是聽說雙方的軍隊都出現了瘟疫。一聽到有瘟疫,各方面想出手的想法瞬間就沒有了,帝國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也立馬提桶跑路。
誰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
大概是一個禮拜后,更加確切的消息送了回來,瘟疫確實在意大利周邊肆虐,據說已經死了不少人了。
高盧地區直接封鎖了路線,法蘭人連商路都封死了。
這個消息傳回了不列顛地區,連來自意大利半島的船隊都得仔細檢查,阿妮婭幾乎全面暫停了地中海往意大利的貿易路線。以中古紀元的醫療水平,一旦瘟疫爆發,就只能全看天命了,根本就救不過來。
德魯伊雖然擅長使用草藥,但是距離東方的醫學尚有差距,封鎖是最好的辦法。
甚至有不確定的謠傳,埃提烏斯也感染了瘟疫,只是沒有明確的消息,老頭子的體魄挺強壯,應該沒有那么容易死掉。
“讓德魯伊教團提前儲備一批草藥。”
鄧肯很快下令。
軍隊要是爆發疾病瘟疫,那是真的沒辦法打仗了。
他也要提前準備,有備無患。
如今估計意大利半島的雙方都得罷兵言和,帝國這邊還好一點,匈人大軍極有可能不攻自破,這一戰沒有得到足夠的戰爭利益,龐大的匈人帝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老天爺似乎又救了西帝國一次。
這次瘟疫的出現,匈人的軍隊最多還能強行支撐半個月,再打不進去,洗劫整個意大利的財富,他們就要發生內亂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年死得人太多了。
沒過多久,在高盧地區,以及沙隆戰場的周邊,也出現了瘟疫的傳聞,等到鄧肯反應過來的時候,倫敦都出現感染者了,好在并非是致命的黑死病,德魯伊教團在研究過后,表示可以草藥治療,但是需要控制傳染源。
這個時候。
整個歐洲地區已經因為瘟疫死了數萬人,諸多的信仰教派都暫時停下紛爭,想辦法治病救人,阿里烏斯派的隱修士甚至派人到不列顛尋求德魯伊們的幫助。
幫?還是不幫?
鄧肯最終決定伸出援手,瘟疫這東西是沒辦法坐視不理的。
也是這段時間,歐洲地區開始流傳‘報喪女妖’和‘瘟疫女妖’的傳聞,沙隆地區出現游蕩的‘無頭騎士’和戰死亡魂的傳聞,似乎是教會過了這么久,都還沒有根除掉那片戰場上的亡魂。
歷史的走向開始出現大偏差!
一個明確的消息傳回來了,羅馬教皇成功勸服匈人大軍撤軍,護國公埃提烏斯感染瘟疫重病不起。
埃提烏斯嚴防死守了幾個月,全部給羅馬教會做嫁衣了。
罵名他全背了。
明明是匈人大軍自己快堅持不住了,最后美名成就了羅馬教會,民眾都以為是教皇勸退了入侵的匈人部隊。很快,阿妮婭的密探送回來了消息,教會秘密賄賂了不少匈人將領。
匈人已經撐不住了,他們不想成就埃提烏斯的名聲,直接選擇成就教會的威望。
一場戰爭,最后變成了各方博弈,埃提烏斯和瓦倫提尼安三世兩敗俱傷,教會成為了最后的贏家。
羅馬民眾先是飽受戰爭襲擾,然后又被瘟疫肆虐。
一時間。
居然有呼聲響起,想讓不列顛總督鄧肯大人回來重新主持大局,但是很快這種呼聲便被壓下去了。
帝國元老院倒向羅馬教會,試圖趁著埃提烏斯重病,竊取軍隊的指揮權。
瓦倫提尼安三世回來時,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被連續背刺了兩次!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