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
大唐的宴會風氣,是非常開放的。
因為大唐特別尊重女性,而我們知道,任何的宴會上,女性都是最受歡迎的。
宗室外戚這邊的席位,武明堂自然便是眾星捧月了,你是裴敦復的媳婦,不要緊,我又沒有歪心思,只是單純的想和美女聊聊天說說話,或者多看你幾眼。
而武明堂呢,算是將男人的心思都拿捏死了,一副冰清玉潔的模樣,卻又欲拒還迎,像那盛開的牡丹一樣,招來群峰群蝶。
她頭上的發髻很重,所以轉頭不易,因此養成了斜眼看人的習慣,越是這樣越是會挑起男人征服的欲望,什么?你看不起我?啪能不能看得起?啪叫爸爸。
她的眼神如湖水般深邃,透露著一種神秘感,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她內心的小九九。
“聽說你這個表姐,在洛陽名氣很大啊,”
韋妮兒挽著丈夫的胳膊,欣賞著遠處高臺上的樂舞,柔聲道:
“她為什么要嫁給裴敦復這樣的老頭子呢?好多人都在打量這邊呢,她今晚也算是出盡風頭了。”
楊玉環是大唐第一美人,而武明堂是洛陽第一美人,大家肯定不敢將目光都放在貴妃身上,而沒有與丈夫同行的武明堂,自然是所有人一飽眼福的最佳人選。
李琩撫摸著妻子的手掌,小聲道:
“在家里的時候,你別招惹她,我這個表姐可不好惹,做什么事情都讓人看不明白,你沒有見過裴敦復嗎?人家的模樣可不差。”
裴敦復也是一個標準的大帥哥,雖然年紀大了,依然很帥,跟李適之一個水平線。
古代女子喜歡老男人,是再正常不過的,因為老男人身體是老了,但是權利可是越老越大,女人喜歡的是位高權重能給她帶來安全感的男人,絕對不是小鮮肉。
裴敦復做為當下的裴家三大佬之一,不是一般人,能嫁給人家做夫人,絕對是非常光鮮的。
就看眼下頻頻向武明堂敬酒的那幫人,哪個不是表現的謙謙君子,但凡有人稍有逾矩,就等于得罪裴家。
而且還都是年輕人,因為年輕人不知輕重,年紀大的沒有一個敢過去的,就怕裴敦復將來跟他們算賬。
“這是蓋擎來長安過的第一個上元節,你與其妻相熟,過去陪陪她吧,你看她那副拘謹的樣子,”李琩朝韋妮兒道。
盧氏是非常完美的妻子,落落大方,溫文爾雅,但畢竟常年跟著丈夫在邊關,對長安的風俗人情不熟悉,認識的人也非常少。
也沒有參加過上元節這類盛大的宮廷宴會,自然是有些不適應的。
像這種時候,其實是最容易獲得盧氏情感依賴的,因為她在長安的友情處在空白期。
韋妮兒做為長安貴婦圈的核心人物,最適合幫助盧氏拓展人脈,開闊交際。
“好的,”韋妮兒爽利的起身,朝著蓋擎那邊過去了。
盧氏遠遠看到韋妮兒離開坐席,朝她們這個方向走來,其實心里也在期盼著,韋妮兒是來尋她。
她在宴會上沒熟人,有個親戚盧奐吧,又是遠親,所以她一直在注視著李琩這邊的動靜。
李琩的三個女人,她還真就是與韋妮最熟悉。
“三娘,”
直到與走近的韋妮兒眼神相接,盧氏終才確定人家是來找她,趕忙起身相迎。
韋妮兒一把抓起盧氏的手,朝蓋擎笑道:
“向將軍借夫人一用,我要帶她見見我長安的朋友,若是醉了,將軍可不要怪我。”
“哈哈”蓋擎起身抬手:
“請隨意。”
蓋擎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心知韋妮兒來邀請自己的妻子不過是個幌子,其實是李琩邀請他。
于是他拿起酒壺,朝李琩那邊走了過去。
這種來往之間推杯換盞的景象遍地都是,沒有人會注意李琩在跟誰聊天,因為大家也都在聊天。
“我明天要去鄯州,你給蓋威寫封信,我離開時帶上,”李琩面帶微笑,看似在與蓋擎客套寒暄,實際上說的都是些軍國大事。
蓋擎沒有表露出絲毫驚訝,微笑小聲道:
“放心,我會囑咐他,一切聽隋王調遣。”
之所以是蓋威,是因為蓋威就在隴右,李光弼帶著的兩萬赤水軍,騎兵都在蓋威手里,蓋威不點頭,李光弼壓根就調不動。
李琩抵達鄯州之后,如果直接指派蓋威,蓋威多半會先請示一下他爹蓋嘉運,那樣太浪費時間,有了蓋擎的手書,就會很方便。
李琩是要坐鎮鄯州的,不會去涼州,而蓋嘉運也絕對不會離開涼州。
蓋擎沒有多問一句廢話,但是內心肯定還是震驚的。
三十年了,終于有一個皇子踐任封疆了,雖然是臨時性的,但這項任命,無疑對十王宅有著空前的打擊。
因為李琩打破了慣例,勢必會引發十王宅的蠢蠢欲動。
蓋擎興奮了,因為他覺得自己跟對了人。
他比他爹的野心還大,他覺得他爹就是個粗人,混到節度使已經是頂天了,但是他不一樣,他覺得自己可以進中樞。
蓋嘉運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早早便培養兒子讀書,熟讀典籍,硬生生培養出來一個文武全才。
蓋擎興奮了,要么不玩,要么咱就玩大的
杜甫這小子,按理說宮宴不該有他的位置。
但是這小子只要在長安,年年都能參加上元宴,實在是人脈太廣了,都不用找他舅舅刑部尚書崔翹,好朋友當中,一大堆能幫將安排進來。
歷史上杜甫自述:舅氏多人物、吾舅盡知名,屬于是爹媽兩邊都牛逼的頂級貴族子弟。
他在李隆基那邊,甚至都混了個臉熟,基哥還曾經問過李龜年:杜家小兒還未中舉?
是的,沒中,現在都不是小兒了,三十一了,可見基哥問這話的時候,杜甫還年輕著呢,也從側面反應出,人家是年少成名。
杜甫是長安名士團體第一代領袖岐王李范的朋友,很早就已經混跡于各大社交圈。
他至今為止的人生經歷,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官身的人,眼下正與一群四五品的大官把酒談笑,里面還有三品的。
李適之已經陪著圣人走了一圈,尿了幾泡尿,便算是解酒了,人家如今的架勢看起來,跟沒喝差不多。
他已經開始在勸酒了,將個杜甫灌的暈頭轉向。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杜甫朝賀知章敬酒之后,端著空杯子直接吟出一個首聯。
首聯就是一首詩的開篇,為這首詩定一個基調,而且需要非常吸引人。
杜甫的這句開篇,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頓時引來周圍人群的注意。
這小子直呼賀知章的名字,倒也不算喝醉無禮,因為在詩詞中留名是好事。
“諸君安靜,杜子美要作詩了,”
李適之哈哈一笑,朝周圍人群壓了壓手掌,大家瞬間停下手里的動作,靜靜的等待著杜甫的下文。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杜甫拿過王維面前的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朝著眾人環敬一圈。
“哈哈,可惜汝陽王今不在,否則定要勸你一壺,”裴迪也在這里湊熱鬧道。
兩句一過,很多熟悉格律的,基本已經猜到,杜甫接下的詩里,還會出現更多好酒的人物。
所以大家開始期盼了,說不定下一句就是自己。
別看杜甫沒考上,人家在長安是非常出名的,有道是: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六歲,出游翰墨場。
這小子在詩壇,已經是很有地位了,那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杜甫在形容他自己。
李杜李杜,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這邊的熱鬧,引來大家的關注,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朝這邊圍了過來,等著欣賞杜甫的新作。
“憲臺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吟完這句,杜甫直接抱起一個酒壇,給李適之捧了過去:
“憲臺請?”
李適之一輩子勸人酒,別人勸的時候,怎么都能耍滑頭躲掉,但是這一次恐怕是不能躲了。
只見他哈哈一笑接過酒壇,就這樣雙手高舉,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一個什么叫鯨飲。
李琩和蓋擎也參與過來了,畢竟大家都喜歡看熱鬧。
這也是李琩第一次見到,人竟然可以這樣喝酒。
整整一壇子,酒線均勻的垂下,落入李適之仰起的口中,沒有任何間斷出現,像是往另一個壇子里倒。
他的嚨竟然沒有動?李琩都懵逼了,什么特么的叫鯨飲!
這完全就是灌啊。
“好!”
“彩!”
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喝彩,很多人算是開了眼了,只聽說李適之能喝,不曾想這么能喝,你都跟著圣人過了一圈了啊?換成別人,恐怕已經是爛醉如泥了。
接下來,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賀知章聽罷,撫掌大笑:
“原來是飲中八仙,老夫早該猜到的。”
他們這八個人,在十年前,就已經被稱為最能喝酒的八個人,實際上就是八大酒鬼。
李白成名是非常早的,他要沒有名氣,當年就進不了張說家的大門。
張說那是誰?當時的首輔宰相。
再說了,人家李白先后兩個老婆,都是宰相的孫女,八年前,他還給基哥獻上過《明堂賦》,那馬屁拍也叫一個響。
他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官身,其它方面的條件,已經非常成熟。
人脈、門路、名氣、文學水平等等,全都具備了,就是沒有品級。
那么之所以杜甫詩里,李白可以自稱臣,是因為基哥有過制文:文武之高才者,亦可稱臣。
李白那是絕對的高士了,不然他能挑戰國家隊首席王維?
至于天子呼來不上船,那是描述李白的性格,灑脫不羈、傲世獨立、自信狂放。
這三個詞放在官員身上,基哥會在意,放在名士身上,基哥會鼓勵。
所以不要認為基哥會因為這句詩不高興,人家大度著呢。
這邊的熱鬧,李隆基自然也關注到了,專門讓高力士過去打聽打聽,那幫風流名士都在干什么。
當他看到高力士遞來的手抄稿之后,也是捋須微笑。
他是非常喜歡熱鬧氣氛的,今天的宮宴越熱鬧,他心情越好,大家盡情把酒高歌,這是在捧他的場,如果冷清了,才是落他的臉呢。
只見李隆基哈哈一笑,朝妹妹玉真公主笑道:
“杜子美這是在為李白造勢啊,天子呼來不上船?力士,去喚他過來,朕看看他上不上船。”
要么說李白這個人上不了臺面呢?
他竟然已經喝高了
明知道今晚有大事,焦遂在旁邊拼命的勸,都沒將他勸住,東北話管這叫酒蒙子。
怪不得歷史上有種說法,李白是喝酒喝死的。
大唐的酒度數不高,不超過二十度,只要你不是一直喝,不至于這么快就不省人事,你看人家李適之。
高力士抵達現場的時候,也是懵逼的,玉真公主都給你鋪好了臺階,打好了招呼,圣人有旨意讓你今晚應制作詩,你特么竟然喝醉了?
“不算徹底醉,能喚醒的,高將軍稍待,”
焦遂一把年紀了,抓著李白不停的搖晃:“醒醒醒醒高將軍來喚你了,李太白李太白我入你娘!”
焦遂左右開弓,咣咣就是幾巴掌扇在李白臉上。
“嗯怎么了?”
李白暈暈乎乎的睜開眼,迷迷糊糊的看著眼前的焦遂,遠處還站在一個板著個臉的沒胡子老頭,正死死的盯著他。
他竟然就這么靠在焦遂的懷抱里,抬手指向了高力士。
焦遂一愣,一個巴掌將他的手臂拍下來:“李太白,這位是高將軍,快起來見禮。”
“高將軍?”李白一臉迷糊的沉吟片刻,皺眉道:
“高力士?”
焦遂的老臉唰的一下就綠了,你特么什么酒品啊,皇子都稱人家阿翁,圣人都喚高將軍,你特么敢直呼名諱?
高力士就這么站著,呵呵冷笑一聲:
“還是沒醒透。”
說罷,高力士朝著身邊的義子蘇丙道:“扒了他身上的皮,給他兩鞭子,讓他醒醒酒。”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李白曾經讓高力士給他脫靴,這種說法不知道哪來的,李琩本來覺得純屬扯淡,他都不敢讓高力士給他脫靴,李白算哪根蔥啊。
不過嘛如果李琩眼下在場的話,估計就不會這么想了,喝高的李白,他真的敢這么說。
但是高力士,絕對不會這么辦!
李隆基的靴子,他都好久沒脫了。
眼瞅的兩名內侍上前,就要扒李白的衣服,焦遂也不敢攔啊,他就是個平民,今天能進來混吃混喝,都是走的后門,他可不想給自己的后門惹麻煩。
“別脫別脫,我沒事,一點沒醉,不信你們看,”李白猛地一個起身,將那兩名內侍都給嚇了一跳。
“哈哈”李白眼見兩名內侍的囧樣,大笑一聲,朝高力士揖手道:
“可是圣人喚我?”
高力士呵呵了兩聲,算是代表嗯嗯了。
李白再作一揖,竟然就這么離開坐席,朝著李隆基所在的主看臺揚長而去。
焦遂望著面無表情的高力士,趕忙幫著說好話道:
“高將軍,他平時不是這樣的,改日我一定帶他登門給您請罪。”
高力士無所謂的笑了笑,擺手道:
“不必,我不會跟他計較。”
主要是身份太懸殊了,差距太大了,李白連讓高力士生氣的資格都沒有。
高力士是不會計較的,但是他的義子蘇丙計較,一個蘇丙,就夠李白喝一壺的。
一襲白衣朝著主看臺漸行漸近,那份超脫凡塵的風采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潔白色的長袍,頭戴幞頭,腰系玉帶,步伐穩健而瀟灑,整個人的氣勢,特別像是一位得道高人。
他比那些真君更像真君。
但是他有一個缺點,他的五官特別靈動,即使是醉眼朦朧,仍是給人無比智慧的感覺。
是的,這是缺點,因為真正有智慧的人,你從他的外貌形態上是看不出來的,能看出來的,火候肯定不行。
盧奐的氣質頗為與李白相仿,但仍是差了很遠,因為盧奐給人一種古板刻薄之印象,一眼看上去,不是很智慧的感覺,但是人家的智商摳出一點來,都能秒了李白。
“好一個仙風道骨,難怪喚為謫仙人,”李林甫以前見過李白,是在洛陽,但那時候李白見了他很恭敬,因為沒喝高。
所以今天這副狂放瀟灑,極盡飄逸姿態的李白,他還是第一次看見。
“此人到底是不是宗親?”裴要卿道:
“吾觀此人,確有宗室風范,舉手投足高雅不凡,的確難得一見。”
中書侍郎蕭華笑道:
“空談王霸道,喜言楚漢事,寄情于詩賦之間一躊躇之客,聽說此人游歷十年,未嘗人前低顏色,今日觀之,果不其然。”
韋陟也忍不住笑道:“其鐘情于詩詞之道,常有鬼神之變,然其能止于此,進士科確實是主考詩賦,但詩賦不能用來辦事,他的路子走偏了。”
主看臺上,李隆基也注意到了李白,但是他很納悶,不是讓高力士去叫人嗎?
怎么人來了,高力士卻沒回來?
噢看到了,在后面。
高力士竟然走在后面?李隆基一臉狐疑。
李白抵達臺下,朝著李隆基深深一揖:
“臣蜀郡李白,賀圣人上元之慶,開元廓海宇而運斗極兮,總六圣之光熙,誕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華,今圣人遵道寶而建元,暢元風於不宰,皇王臨下,惠化攸先,思宏善貸,用廣慈育,臣再賀圣人”
極盡諂媚之能言,逢迎之精粹,后方而至的高力士聞聲一愣,這小子到底是醉了,還是沒醉啊?
李隆基瞬間開懷大笑,沒錯,今天這個日子,朕就是要聽這樣的話。
這就是為什么朕讓你與王維斗詩。
李白曾經給李隆基獻上過《明堂賦》近兩千字,《大獵賦》近兩千字,字字都在拍馬屁。
而李隆基今天就是需要有人拍他的馬屁,拍的越響越好。
李白以為,圣人在給他機會,殊不知基哥只是打算人盡其才,在他眼中,李白的才華就是拍馬屁。
沒錯,王維也是此種高手。
與其說今晚是兩人斗詩,不如說是比試誰的拍馬屁功夫更厲害。
“人好,詩好,字也好(字太白),器宇不凡,果非池中之物,向朕舉薦你的人可不少啊,”
李隆基一開口,舞臺那邊,教坊使林招隱趕忙令樂工們停手,因為領導講話了,你們別吵吵了。
“朕先給你出一題,”李隆基繼續道:
“你自己猜一猜,朕會給你出什么題,以此題為詩,作罷,朕再告訴你對還是不對。”
眼下的主看臺這邊非常安靜,可謂落針可聞,皇帝說話的時候,你放屁,都得悶著放。
王維已經豎起耳朵在聽著了,而他聽到這里的時候,腦子里的第一想法,圣人多半是以上元為題,亦或是改元為題。
這個應該不難猜,王維是這么認為的。
李白一開始也是這么認為的,直到他的目光看向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玉環。
那么他覺得,以貴妃為題,圣人不想承認都不行了。
你看,李白也是很聰明的,性格雖然狂放,情商還是有的,智商另說。
只見李白仰頭望天,陷入長久的沉默。
高力士站在他后邊,等了半天對方也沒反應,于是搖了搖頭,你還是不如王維的應變。
正當高力士即將與李白擦身而過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句小聲低語:
“云想衣裳花想容”
高力士一愣,趕忙朝著周圍做了一個手勢,瞬間站出六名官員手持書板逐漸走近。
這些官員的級別都不低,因為他們的詞匯量最高,聽過詩后可以第一時間不用詢字,便可一氣呵成,題于紙板。
沒文化的人,干不了這個。
“大聲點,”高力士小聲提醒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
這一次,李白的聲音仿若破云而出,高力士站的近,只覺耳朵嗡的一聲。
“春風拂檻露華濃。”
接著,只見李白癡癡的望向貴妃方向,仿佛正在用他的眼神,拂去遮擋在他和貴妃之間的云霧,好讓他看的更為真切。
楊玉環見此情景,也已站起身來,身姿端莊的看向看向李白,雙手交疊放在小腹,如花笑靨。
“哈哈”
李白狂浪一笑,朝著貴妃深深一揖,隨后搖頭吟誦出最后一句: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旁負責錄詩的中書舍人孫逖嘴角一抽,再看一遍紙板上已經寫成的詩,目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驚艷神采。
“云、花、露、玉山、瑤臺、月色,皆為素淡雅字,卻被如此精妙的串連起來,句句都在贊貴妃,妙哉”孫逖搖頭贊嘆,隨即上前請李白確認一下是否需要改字。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李白拱手笑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