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五十五章 膽子小
李琩對李光弼這個人有多大好感,談不上。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李琩不會因為對方在歷史上非常牛逼,就刻意去拉攏結交。
交朋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也需要緣分,李琩覺得,自己跟李光弼,似乎沒有那個緣分。
一大幫子的人圍在院子里吃羊肉,氣氛非常好,或坐或蹲或站,都比較隨意。
看上去,似乎五六個人就能吃掉這頭羊,實際上,一只羊足夠二十個人吃了,這玩意是看著能吃下,實則吃不了多少,因為太實在,太頂飽。
撒一把鹽就足夠了,不需要其它佐料。
“軍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卑職還是不要跟著隋王回長安了,”李光弼啃著羊肉小聲說道。
李琩笑了笑,抹了一把嘴,道:
“怎么?擔心去了,就回不來了?”
李光弼呵呵一笑,低頭不說話,算是默認了。
他知道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離開赤水軍,甚至都包括皇甫惟明,因為皇甫惟明看重的是他這個人,不是赤水軍副使的身份。
如今他身上有了俘虜敵軍大將的功勞,放在藩鎮是板上釘釘的一鎮主將,就算不在赤水軍,去了其它地方級別也不會低。
但是李光弼肯定不想走,因為赤水軍兵馬使距離一鎮節度使,已經非常近了,最多熬個七八年,將老一輩都熬下去,差不多就輪到他了。
但是皇甫惟明認為李光弼回了河西會被打壓,所以勸李光弼向朝廷遞交申請,留在隴右任職。
皇甫非常看好李光弼,打算為少陽院扶持這顆新的將星。
“你和王難得,都要跟我回長安,”李琩將碗放在一旁,道:“這對你們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想不想聽聽為什么?”
李光弼點頭道:“卑職洗耳恭聽。”
李琩繼續道:
“我能理解你希望留在藩鎮的念頭,而且我也支持你留在藩鎮,但是你今后想要往上走,還是要讓長安記住你的名字,慕容阿波謁是被你殺的,索達赤是被你俘虜的,郎支都被王難得陣前斬殺,這樣的功勞,朝廷必然是希望你們入京獻俘的,而你們這一趟去了,會在長安勛貴以及百姓心里,留下極深的印象,對你將來的升遷變動,有很大裨益,名利名利,名在利前頭,你現在非常需要讓天下人知道,河西有你李光弼這么一號人物。”
李光弼聽罷陷入沉思,他當然希望自己名頭響亮,人盡皆知,但是眼下的情況是,他認為蓋嘉運以及皇甫惟明,都不希望他繼續留在赤水軍。
那么這倆人背地里會如何運作,誰也不知道,也許突然一天,調動的詔令就送到他手上了。
他今天來找李琩,就是希望對方幫忙跟蓋嘉運打個招呼,高抬貴手。
至于皇甫惟明的小動作,他倒是不怎么放在心里,蓋嘉運不點頭,皇甫也沒能耐將他從河西要走。
雖然他是圣人安排的,但是軍中有慣例,當你無法領導一支軍隊的時候,圣人只會換了你,就像滕哈赫被曼聯解雇一樣。
而蓋嘉運一句話,就可以讓赤水軍反他。
眼見對方沉默,李琩笑著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
“放心,我將你帶走,自然會將你送回來,我知道你也許信不過我,但我一定能幫你做到。”
“不會不會,卑職怎么會信不過隋王呢?”李光弼趕忙道。
實際上他心里也是吃不準的,嘴上答應的事情,有時候是可以不作數的,即使隋王是真心實意,但其它外界因素是否會影響結果,誰也不知道。
只聽李光弼道:“蓋帥與我之間,應該是有些誤會,卑職希望隋王能做個中間人,至于蓋威對我的成見,我會找機會親自登門請罪。”
“你呀你,”李琩指著李光弼笑道:
“你也太小瞧蓋嘉運了,他如果真的是小肚雞腸,沒有容人之量,河西那么多將領,會對他死心塌地嗎?”
李光弼對蓋嘉運的個人魅力,是非常敬仰的,但是兩人之間呢,有條無法修復的裂痕,那就是李楷洛的死。
“蓋帥之品德,卑職惟有仰慕,”李光弼道。
李琩點了點頭:“給蓋嘉運的信,我前天就派人送出去了,信里面主要談的就是你的問題,盡管安心,赤水軍需要你這樣的大將坐鎮,無論是圣人還是我,還是蓋嘉運,都屬意你,不要多想了,休息幾天,跟我回長安。”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光弼肯定是滿意了,于是轉移話題,開始與李琩聊起了這段時間的戰事。
他們的話題當中,自然避不開一個人,郭子儀。
郭子儀以駐防積石城為由,沒有來鄯州,而且人家與李思恭完成城防交接之后,就會離開隴右,返回朔方。
也就是說,他和李琩這對翁婿,不會見面。
不過李琩帶來的郭子琇,眼下就在積石城,是李琩派去慰軍的
“你這個人,隋王就在鄯州,離這里又不遠,應該去見見的,”身為大哥,郭子琇自然認為弟弟找理由不去鄯州而感到不滿。
人家是大總管,你該見吧?還是你女婿?該見吧?
你倒好,找理由也不找個靠譜點的,大戰結束了,你留在積石城算怎么一回事?
眼下的屋子里,郭子儀的三個兒子也在,老大郭曜,老二郭旰,老三郭晞。
上陣父子兵這句話,算是被郭子儀用到極致了,他眼下攏共就三子四女,三個兒子全在身邊了,他也不擔心萬一出點差池,絕后了咋辦?
郭子儀只是呵呵笑著,面對兄長的埋怨也不吱聲。
老三郭晞也順著他大伯的話,勸說其父道:
“總是要見一見的,都說丑媳婦終須見家翁,阿爺倒好,岳父羞得見女婿,于情于理都不合適啊。”
他是三兄弟當中唯一見過李琩的,因為前年的時候,他還在朔方進奏院上班,是與李琩的屬官郭英乂一起離京去的朔方,他留在了自己親爹的振武軍,郭英乂留在他哥的安北都護府。
老郭家在中樞沒人了,所以眼下都寄希望于靠邊功光耀門庭。
郭子儀是少有的不在兒子面前擺威嚴的父親,要不然歷史上他的四兒子,也不會被他慣的醉打金枝。
聽到兒子的牢騷,郭子儀也只是道:
“朔方還有很多事情,我不能在此滯留,盡早交接盡早離開,將來總是會見面的,也不急在一時。”
說罷,他看向大哥郭子琇道:
“四娘應該出月子了吧?”
郭子琇一臉沒好氣道:
“當然,你可算問起你女兒的事情了,四娘的兒子,是被圣人親自賜名的,叫李佶,隋王眼下需要支持,你這個做岳丈的,休想能夠袖手旁觀。”
當大哥的,自然了解自己的弟弟,他清楚郭子儀刻意與李琩保持距離,是不想摻和進皇子們的爭斗當中。
你想置身事外?可能嗎?你閨女是人家的王妃,將來隋王遭禍,你能躲的了清算?
長子郭曜此刻也皺眉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隋王眼下太過耀眼,就算沒有別的心思,別人也不會信了,想要保全自身,還是要爭一爭的。”
郭子儀挑眉看向長子,道:“年輕人就是膽子大啊,你知道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郭曜毫不猶豫道:“知道啊,隋王眼下的處境,與少陽院已經是水火不容了,太子將來一旦繼位,咱家沒有好結果的,阿爺可以不喜歡隋王,但別忘了,四娘是王妃,還誕下了嫡長子,我要是太子,第一個拿咱們家開刀。”
郭子琇也小聲道:“瞧見沒?大郎都比你看的通透,如今隋王內有右相佐助,外有蓋嘉運支持,完全是有希望的,王府的屬官早就看明白了,隋王跟太子將來,必有一戰,我們都做好心理準備了,你身為岳丈卻想躲清閑?躲的了嗎?”
郭子儀笑了笑,沒有反駁。
他是在禁軍干過的,又受過寧王的指點,比他大哥看的更清楚。
圣人是不會更換儲君的,隋王風頭越盛,死的越快。
眼下的風光,不過是圣人在拿隋王壓制少陽院,等到真正交接的那一刻,圣人只會選擇處死隋王,好讓太子順利接班。
所以郭子儀很清醒,自己這個女婿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太子,而是圣人。
圣人在逗你玩呢,你還真信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己確實被李琩綁架了,這么近的關系,太子繼位之后,肯定會收拾他,即使他什么都沒有做。
“你們都不要亂來,這些話也切莫傳了出去,”郭子儀看向其兄長道:
“阿兄回到長安之后,去一趟華陰,讓你弟妹收拾一下,來靈武居住吧。”
他希望妻子王氏能來朔方,萬一長安發生變故,能躲一個算一個。
李琩這次攜大功返京,必然要與少陽院發生沖突,誰知道會鬧成什么樣呢?
郭子琇冷笑一聲,道:“你真是慫瓜。”
是郭子儀慫嗎?不是的,他膽子小,是因為他比其他人看的更清楚,他也確實慫,因為他不敢跟圣人做對。
如果將來有一天,他察覺到圣人確實有易儲心思的話,他比誰的膽子都大。
剛硬易折,柔者長存,膽子小的才能有大作為。
中樞有幾個膽大的?一個都沒有,膽子大的要么被罷官,要么被賜死,小心才駛得萬年船啊
與人相處,首先你要了解這個人。
李琩一直都覺得,李光弼是個小心眼,記仇的,如果你不幫他,他會一直記在心里,將來李琩對他多少的好,都抵不上這次對他的不好。
記仇不記恩,是很多人的本性。
李琩也就干脆好人做到底,將蓋威和李光弼都叫來,當著他們倆的面,表達了對李光弼支持的態度。
他不擔心得罪蓋威,蓋威這個人好哄,你給他一巴掌,他生氣了,轉頭給個甜棗,氣兒就消了。
那么李光弼麾下的赤水軍,李琩下令由白孝德暫代軍務,先一步率軍返回河西,一直等到李光弼從長安回來。
李光弼肯定是要送一送的,也需要囑咐心腹白孝德一些事情。
趁著這個空檔,李琩去了蓋威的騎軍大營。
“是不是不服氣?”李琩朝蓋威擺了擺手,示意對方坐下。
蓋威一臉不服氣道:
“卑職只是不清楚,隋王為何要照拂他?這個人是沒有立場的。”
他話里的意思是,我們家選擇站在你這邊了,你應該向著我們才對。
李琩也懶得再拐彎抹角了,畢竟蓋威似乎完全看不懂形勢,于是他坦白道:
“李光弼是圣人派在河西,制衡蓋帥的,正如杜希望在隴右,你小子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蓋威一愣,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門外,趕緊走近一些坐下,驚詫道:
“這只是隋王一人的看法吧?”
李琩呵呵道:“你爹,你哥,都清楚。”
蓋威嘴角一抽:“那他們為什么不告訴我?”
“不讓你知道,就是因為蓋帥故意讓你在赤水軍給李光弼找麻煩,讓他不自在,”李琩冷笑道:
“若是讓你知道了,你還有膽子打壓李光弼嗎?”
蓋威想了想,還別說,真沒這個膽子,他要是知道李光弼的后臺是圣人,哪敢像現在一樣頻頻跟對方對著干啊。
“這么說,我對李光弼都做了些什么,圣人都知道?”蓋威已經有些后怕了。
李琩擺手道:
“那倒不至于,李光弼不過是一個狗腿,狗腿能總是跟主人發牢騷嗎?但是你今后,還是要維持現狀,我今早訓斥你,是做給李光弼看的,不是讓你真的改,無論是你阿爺還是你兄長,都不希望李光弼真的執掌赤水軍,但又不能讓這個人離開赤水軍,如何把握這個尺度,還是要靠你了,但不要做的太過。”
蓋威深吸一口氣,茫然的點了點頭。
他是相信李琩的,因為他崇拜他哥,蓋擎給他的信中說的很清楚,要事事聽從隋王,而他也從父親那里知道,他們家現在是跟人家綁在一起的。
李琩在大營沒待多久便離開了,當領導就是這樣,需要照顧這個的情緒,還需要照顧那個的想法,還要給所有人一種,我信得過你,我非常看好你,我很想重用你的感覺。
因為領導是不做事的,你得哄好下屬為你做事。
剛一回到節帥府,被臧希液從石堡城替換回來的王人杰便湊過來小聲道:
“人沒了。”
李琩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愣道:“什么人沒了?”
王人杰繼續道:“徐少華回來了,押送假王孝德去京師的左衛軍士,沒了。”
李琩頓時雙目一瞇,沉聲道:
“將人帶來。”
王人杰點頭離開
床上坐著人,小板凳上坐著人,兩條長凳上,也各坐了三個人。
擁擠的屋子里,李琩信得過的心腹手下,都來了。
而李琩自己,還是坐在小火爐前,聽著徐少華將事情的過程詳述完畢。
從鄯州至長安,這條線上的驛站是非常多的,是大唐消息傳遞最為頻繁的驛線之一。
李琩派出去,名義上押送王孝德進京的二十名衛士,在伏羌縣休整過后,便再沒有出現過。
徐少華為了確定情況,帶人繼續東進,在沿路的各個驛站搜索尋找,找不到任何出入記錄,驛站也沒有人見過左衛這些人。
而這些左衛軍士沿途要在哪些驛站補充住宿,是事先都約好的。
那么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人被滅口了,還被毀尸滅跡。
“看來韋寺卿猜的沒錯,白狗那件事,還真是皇甫做的,”嚴希莊皺眉看向李琩,道:
“王孝德眼下還在我們手里,只要帶回長安,早晚能問出實話。”
裴迪則是搖了搖頭,說道:
“看透不說透,如果這事真的是皇甫做的,就沒法追究了,否則便是與太子撕破臉,府主眼下的形勢,還不宜如此,但這王孝德這個人,我們還是要牢牢控制在手里的。”
小屋內,王人杰、徐少華兩個河西兵都在,因為這兩人老練穩重,是能藏得住事的,當下非常得李琩信賴,經常能夠參與進來李琩的私密會議當中。
有些人,既然選擇用,就要放心的用。
王人杰道:“但是他們會不會已經發現,殺的并不是真的王孝德呢?”
“應該不會的,”武慶道:
“若是換成我,我肯定不會派一些認識王孝德的人動手,因為你如果知道王孝德是誰,就未必敢下這個手了。”
沒錯,是這個道理,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河北軍士都知道安祿山是在造反,他們還會跟著造反嗎?他們真的以為是清君側,對付楊國忠呢。
李琩繼續詢問徐少華道:“有沒有查探到一些可疑人的蹤跡?”
徐少華看向裴迪手里的一份小冊子,道:
“各個驛站的進出記錄,全在那上面,大多都是商旅,以及長安方向來的輜重隊伍,我問過驛站的人,他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反常的地方,伏羌縣周邊我也探查過來,沒有查到任何線索。”
李琩點了點頭:“人家既然敢做,肯定不會讓你查到。”
“但他們并不知道,我們可以猜到,”嚴希莊沉聲道:
“此事關聯極大,說明皇甫已經有心對府主下手了,如果是太子授意,事情將非常嚴重。”
武慶皺眉道:“言重了,不要胡亂攀扯。”
事實上,武慶比嚴希莊想的還嚴重,只不過不希望嚴希莊明著說出來,太子與隋王的矛盾,大家都知道,但你不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掛嘴上。
嚴希莊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可以議論皇甫,但不能牽扯太子,那不是他能牽扯的,于是趕忙噤聲,對于武慶的提醒投去感激的目光。
牽扯到太子,保不準會有人反水的,確實需要設防。
而像嚴希莊這樣中過進士的人,自然希望有更大的舞臺來展現自己的能力,李琩,是唯一能給他這個舞臺的。
李琩沉默片刻后,道:
“正如裴迪所言,此事不要聲張,有些事情我們心里有數就好,沒必要非得求個水落石出,我們這次商議,故意避開了李峘李峴,他們恐怕已經多想了,他們那邊,我來應付,將王孝德看好了,不準任何人見到,等回到長安,再做打算。”
眾人點了點頭,各自散去。
老三李峴,晚上是住在李琩屋子里的,但是白天,他會和元載一起,負責犒賞三軍的籌備安排。
雖然實際事務,是韋光乘在做,但是總管府這邊,肯定也是需要協同的,李琩不簽字,軍餉和撫恤就發不下去。
而李峴就是負責整理之后,找李琩簽字的。
至于老大李峘,則是負責與一眾將領復盤整個戰事過程,以備回到長安之后圣人問詢。
當天夜里,大家脫衣服睡覺。
古代的晚上,沒啥可以消磨時光的東西,夫妻呢,就是傳宗接代,如果一群男人,那就是談天說地了。
武慶先起的頭,聊起了今年的上元宴,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白狗的事情上面。
忽然,李琩側身轉向對面的李峴,道:
“王孝德還在節帥府,被帶回京師的那個是假的。”
李峴一愣,猛的坐起身,驚訝道:“這這”
李琩笑了笑:“不要跟別人說,包括你兄長。”
李峴驚訝過后,趕忙道:
“隋王做這樣的安排,是擔心王孝德被滅口?”
李琩道:“上路的那個假的,已經被滅口了。”
李峴嘴角一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他清楚,最怕王孝德進長安的,肯定是皇甫,倒不是因為白狗作祟的事情真的是被皇甫指使的,而是因為長安一定會將這件事定性為,就是皇甫指使的。
長安的司法部門,看似都不在李林甫手里,但最后的決定權,還是人家。
而李林甫,是肯定希望借機辦了皇甫的。
李峴苦口婆心的勸說道:“一定不是皇甫做的,隋王要徹查清楚,不能冤枉他,牽扯太大了,這件事,真的沒必要這么辦的。”
李琩淡淡道:“我也希望不是他做的,所以回京之后,我暫時不會將王孝德交上去,我會自己私底下調查,我不會冤枉他,但也不會排除他。”
李琩今晚故意這么說,就是要借李峴之口,讓李峘知道。
雖然他嘴上提醒李峴,不要告訴你哥,但人家是親兄弟,怎么可能不說。
那么李峘知道之后,有很大可能,是會告訴皇甫的,因為他們都是太子黨。
這樣一來,王孝德在李琩手里一天,就等于李琩捏著皇甫的一個把柄,后者會投鼠忌器,至于怎么利用,李琩還沒有想好。
但是從今往后,皇甫惟明只怕是吃不好,也睡不好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