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神探1546 第七十四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
海玥耳聰目明,很遠就看到對方的長相,一時間卻沒敢認。
不會是路過吧?
直到對方近了面前,略帶靦腆地一笑,行禮道:“嚴世蕃見過海兄,久仰才名,今日得見,幸何如之!寒門無長物,唯手抄《近思錄》一部,伏惟哂納!”
兩道劍眉斜飛入鬢,眸色清亮,五官談不上多么俊美,但也當得起唇紅齒白四個字,再加上儒雅斯文的氣質……
‘呃?你不該是短項肥體,眇一目嗎?’
嚴世蕃的長相,用后世的話,就是臉大脖子粗,長得跟范廚師似的,還瞎了一只眼睛。
怎會是眼前這唇紅齒白,斯斯文文的少年?
眼睛不瞎倒是正常,畢竟后天可能被弄瞎,亦或者生了什么疾病,但不該是個小胖子形象么?
不過轉念一想,嚴嵩能入嘉靖的眼,長相必不會差,其妻歐陽氏據說童年時染過天花,臉上有麻子,但這是謠傳,正史上根本沒有記載,而是后世營銷號喜歡突出嚴嵩情種表情,營造出來的反差。
反正從父母基因來看,嚴世蕃就不太會長得太丑。
體態肥碩,脖子粗短,也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
歲月是把殺豬刀。
如同年輕時的小李子,和海灘邊玩水槍的小李子,簡直判若兩人。
再加上嚴世蕃自稱寒門,還無長物,自己手抄了一部理學典籍作為禮物,讓海玥多少有點難繃,當然場面話還是要說的:“豈敢豈敢,如此厚貺,何以克當,嚴兄請!”
欠身半受,接過對方的贈禮,兩人進了屋中入座,海玥取出準備好的茶水和點心,開始敘話。
嚴世蕃先是關心了海南的兩起案件,又問了幾個有關安南使節團的問題,看得出來是有備而來,最后再關心起海玥來到京師后,對于天氣環境是否適應等等。
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三品大員獨子的架子,展現出了極其良好的教養。
換成一位初入京師的邊遠學子,此時勢必感到受寵若驚了。
海玥卻想笑。
你這么謙和有禮,讓我很不習慣啊……
嚴世蕃不知對方在想什么,同樣感覺這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學子,形貌俱佳,氣質出眾,神態更是沉穩,毫無出自偏遠之地的自慚形愧,不禁暗暗點頭:‘怪不得能得陸炳看重,果是才干!’
鋪墊完畢,他也進入正題:“海兄欲入國子監進學?”
“當然!”
海玥頷首:“國子監乃我大明最高學府,經過嚴祭酒的整頓,更是一改頹態,煥然一新,天下學子就沒有不想來這里的!”
嚴世蕃露出笑容,顯然身為小祭酒,為父親的聲名感到驕傲,旋即又輕輕嘆了口氣:“海兄乃兩試案首,瓊山菁英,本應為貢生入學……”
海玥接上,平和地道:“可惜我惡了王提學,是不可能得到當地舉薦的。”
兩場考第一,一場考倒數第一,不問可知,這就是得罪了第三場的考官,嚴世蕃倒是佩服,身為士子,敢跟一省提學對著干,膽子真大??!
對方顯然也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得了陸炳看重,這位可是當今陛下的潛邸舊臣,又獨立于錦衣衛系統,多少人想要結交呢,都沒有門路,有了此人的青睞,一旦在京師風生水起,區區廣東提學,又算得了什么?
舍小取大,值得!
嚴世蕃確定了這位是憑借真才實學得陸炳看重,頓時開始盡心盡力:“海兄可知,家嚴的《季考歲試法》自推行后,月月都有不合格的監生被裁汰?”
“哦?”
海玥有些驚訝:“能者留,庸者出,國子監若可貫徹季考歲試法,當真可福澤天下才子!”
這制度無疑是極好的,但執行起來,也很不容易。
比如他之前如果接受了吳麟的舉薦,由嚴嵩的路子入了國子監,那如果他考試不合格,是淘汰還是不淘汰?淘汰了,是不是就得罪了兩位高官要員?不淘汰,那制度就變得有名無實,其他學子也不會服氣。
所以嚴嵩任祭酒四年間,真的將《季考歲試法》推行下去,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監生,還能擺平各路關系,沒有處處樹敵,這份能力連嘉靖都有所關注。
嚴世蕃笑容卻很謙遜,好似經不住夸贊,兩頰還有些羞澀,又擺出推心置腹之態:“《季考歲試法》并非我朝之制,早在唐朝太學時期就有了,每隔一段時期進行考試,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淘汰,然制度如此,真正執行卻難之又難!”
“國子監作為官方最高的學府,里面免不了有著濫竽充數之輩,那種單純混日子的倒也罷了,以父蔭混個資歷,等到年紀夠了再補個官,但一些舉薦進來的就不好辦了,拉幫結派,一片歪風邪氣?!?p/>
“家嚴鐵腕整治,絕不姑息!”
“而有淘汰的,自然就要有補錄的,家嚴在位時,補錄的監生也以才華見長,然近來,卻就近選拔補錄的人員……”
海玥聽到這里,終于明白了。
原來是等在這里。
補錄!
嚴嵩確實淘汰掉了一批最差的監生,但同樣也補錄進來了不少監生。
想想也知道,后世是互聯網時代,招生信息一查,條件清清楚楚,現在的國子監補錄學子,不可能宣揚四方,要去監內報名,才能去應試。
能知道這個消息的,都不是簡單的人士。
就這點,海玥也大概明白,嚴嵩是怎么淘汰掉監生,還能安撫住各方的了。
換了一種方式舉薦,既整頓了內部的歪風邪氣,對外又更顯公平公正,讓人挑不出理來。
手段高?。?p/>
關鍵是嚴世蕃還把黑鍋扣在現任的國子監祭酒頭上,他倒是不相信,嚴嵩在位時,沒有利好京師士子。
嚴世蕃眼見海玥眼神有異,還以為他是為了這個機會感到欣喜,微笑道:“海兄,五日后會有新一批淘汰的名單出來,約有十位,當天補錄報名,報名限制百人,人滿后即刻開考,當場取錄……”
“多謝。”
海玥道:“我會提前去國子監門口等待。”
嚴世蕃關切地道:“海兄還有兩位友人吧?每月都有數額,大致都在十人之數,以三位的真才實學,勢必能得償所愿,得入國子監!”
“承嚴兄吉言?!?p/>
海玥拱手。
嚴世蕃眼珠轉了轉,又補充道:“不過此事還有一個小小的阻礙……”
海玥道:“愿聞其詳?!?p/>
嚴世蕃輕嘆:“兩廣之地終究不比中原,歲貢名額少之又少,家嚴在任時便力排眾議,增加了人數,可許祭酒繼任后,卻又將歲貢變了回去!”
按照制度,國子監的貢生一般分為歲貢、選貢、副貢、優貢,細說起來挺復雜,但大體上,就是地方學政定期從府、州、縣學的生員中按資歷與成績選拔,國子監祭酒的喜惡,都相當程度決定各地的名額。
毫無疑問,對待嶺南學子的態度,兩任祭酒就有些小差別。
如今的國子監祭酒叫許誥,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者,弘治十二年的進士,也曾反抗過劉瑾閹黨亂政,一年多前接替嚴嵩的職務。
眾所周知,前任干得太好,會給現任極大的壓力,不是誰都有蕭規曹隨的氣量的,許誥就想要消除嚴嵩留下的影響力,樹立自己的威風。
但無論是在國子監內部,還是士林的風評上,他都遜色了嚴嵩許多,自然而然的,前后兩任的關系就有些齟齬。
當然嚴世蕃不會這么說,而是特意挑出了嶺南的歲貢名額,那任何一個出身當地的人,都不會舒服,同時也難免有所緊張。
如果現任祭酒真的不喜嶺南學子,萬一補錄試過,還是被刷下來怎么辦?
嚴世蕃提出了解決辦法:“所幸主持補錄試的是林助教,他為人向來公正,我會向他關照……”
“這卻是不必了!”
海玥搖了搖頭,語氣堅定:“我求的是一個公平入試的機會!”
他只想求個公平,并不愿意走關系,開后門。
但許多時候,唯有走了關系,開好后門,才能得到一個基本的公平公正。
很無奈的現實。
所以動用了陸炳,陸炳又找到了嚴世蕃,但嚴世蕃接下來的安排,就有些過了。
請人辦事就是這樣,不愿意幫的,對方嘴里的事情難度會很大,大到辦不了。
愿意幫的,對方嘴里的事情難度也會很大,大到使盡渾身解數才能辦到。
這樣才能把人情坐實。
“君子立德,小人圖利,是我操之過急了,唉!”
嚴世蕃心中難免失望,臉上卻流露出一絲歉意,輕嘆一聲,流露出對國子監現狀的擔憂,旋即又開始興致勃勃地講述起京師的趣事來。
“海兄留步!留步!”
小半個時辰后,嚴世蕃將送出家門的海玥勸住,臉上彬彬有禮的笑容直到出了巷子,才徹底收了起來,轉為若有所思之色:“果然是人才,若能在他得勢之前,收入我父麾下,來日或是一大助臂!”
嚴世蕃出生在江西老家,他出生的時候,正是嚴嵩丁憂歸鄉,隱居鈐山讀書十年的期間。
三歲時跟著父親來到南京翰林院,那時嚴嵩憑借著十年養望,得到了從五品的侍講之位,掌院事,地位不低,但日子過得極為清貧。
這一過,又是整整十年,等到了嘉靖四年,嚴世蕃十三歲時,嚴嵩才終于因為士林稱頌,得到了國子監祭酒這個關鍵的崗位。
這一干就是四年,四年間嚴嵩終于在朝堂上嶄露頭角,成為了正三品的禮部右侍郎,而他嚴世蕃也成為了三品要員之子。
可相比起其他的權貴子弟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嚴世蕃卻是最為低調的一位,父親一輩子謙恭有禮,他也處處效仿,父親日子過得清貧,他日子也過得……
嗯,似乎確實好不起來,家中除了父母在堂,只有幾個仆從,其他諸如姬妾侍婢統統沒有,若不是其母歐陽氏出自商賈之家,家底頗豐,連三品大員最基本的體面都維持不了。
嚴氏父子這般清廉,自然進一步引起士林的好感,但凡事有利皆有弊,不大肆斂財,有時候辦事也不方便。
嚴世蕃可是很清楚,父親近來借著修《武宗實錄》,想要跟司禮監的內侍拉近一下關系,讓他們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幾句,但由于沒有錢送給這些貪婪的內侍,效果不佳。
如此看來,最可靠的手段,無疑是人情。
人情之中,又屬國子監的師生關系最為穩固!
嚴世蕃走到巷子口,又回頭遙遙看了一眼宅子,下定決心:“等他入了國子監,一定要找個機會,讓爹收下這個學生,來日定有大用!”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有這樣的心態與準備,難怪后來能位極人臣??!’
與此同時,海玥立于家門口,看向嚴世蕃離去的背影,心里也在默默感慨。
以前總覺得嚴氏父子能夠冒頭,是因為無底線地迎合墮落后的嘉靖,什么缺德事情都愿意做。
但事實上,想要無底線附和皇帝的官員多了,最后為什么是嚴嵩脫穎而出?
這老登確實有才能,其子更是聰明至極,父子聯手,才有了嚴黨二十年的輝煌。
和電視劇不同,歷史上嚴嵩真正控制朝堂時,根本沒有什么嚴黨清流的黨爭,黨爭那是明末的事情,勢均力敵各自出招才能叫黨爭,嚴黨在位時根本就是碾壓,其他臣子被他們壓得大氣也不敢出。
‘可惜了,以這對父子的才干和頭腦,原本也可以成為治世能臣,最終都將能力用在了禍害國家上面……’
海玥搖了搖頭,拋開雜念,重新回到國子監的入學上。
今天海瑞和林大欽正好就去國子監了解情況,以他們這種外來士子的身份,顯然什么都打聽不出來。
果不其然,他們回來時,頗有些垂頭喪氣,直到海玥告知國子監會淘汰差生,補錄才子,這才大為振奮,摩拳擦掌起來。
三人對視,異口同聲地道:“溫習功課吧,監生補錄,我們要堂堂正正地考進去!”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