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 第六十二章 有點欺負(fù)人了(修)
…
親王內(nèi)部對誰能當(dāng)上這個皇帝、誰更適合當(dāng)這個皇帝,其實是有共識的。
這個共識就是趙俁。
事實上,上次文德殿獻計時,幾位親王之間,就已經(jīng)分出勝負(fù)了,即便是還有心跟趙俁爭一爭的趙似,都不得不承認(rèn),趙俁比他更適合當(dāng)皇帝。
至于不想爭皇位,也沒有資格爭皇位的趙佖和趙偲,真心希望趙俁能當(dāng)上這個皇帝,那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在一位有能力的皇帝的庇護下好好享受榮華富貴了。
如今,又見趙俁跟向太后親近到了這種地步,明顯不僅適合當(dāng)皇帝,更有實力競爭這個皇位,趙佖和趙偲很自覺的將C位讓給了趙俁,跟趙俁說話時也帶上了敬意。
趙俁推辭了一下,沒推出去,就坦然地站在了趙佖和趙偲中間。
接著,趙俁一改之前的不談?wù)撜危菃柶鹨慌阅蛔髀暤内w似:“今西夏欺皇兄病重,一改此前卑躬屈膝,擺出不惜一戰(zhàn)之勢;遼朝又遣使言白溝界限不明,耀兵于新城;我朝新舊兩黨爭斗不斷;朝廷財政不振,官吏俸祿、各軍軍餉皆拖欠日久。凡此種種,簡王何以教我?”
趙似聽言,雖強自鎮(zhèn)定,但趙俁三人都能看見他的鬢角見汗了。
趙俁心想:“我是不是有點欺負(fù)人了?”
這些難題,趙煦都難以解決,甚至不能解決,自己問一個在深宮中長大的半大小子,他怎么可能有解決的辦法?
但話又說回來,不論誰繼承趙煦的皇位,這都是他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而且,后兩項沉疴積弊就不說了,已經(jīng)這么久了,也不急于一時,可前面的難題卻是刻不容緩。
關(guān)鍵,遼國曾兩次要求重新劃分邊界,趙宋王朝都吃了虧。
這兩次事件,都成了當(dāng)時的皇帝,也就是口碑不錯的宋仁宗和宋神宗的污點。
不論是宋仁宗,還是宋神宗,當(dāng)時都已經(jīng)是執(zhí)政中期,統(tǒng)治穩(wěn)定,所以能承受得住這樣的政治污點。
而下任皇帝,可是剛登基,就得面對這么棘手的外交甚至是軍事事件,萬一一個處理不好,遼夏兩國再聯(lián)合伐宋……
趙似不敢再往下想了,他滿腦子都是:“我要是當(dāng)上了這個皇帝,該不會成為亡國之君罷?”
瞬間,趙似就覺得,這個皇位一點都不香,他沒準(zhǔn)會成背鍋的,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
就在這時,趙佶的聲音響起:“政務(wù)有宰執(zhí)、有大臣,大事有太后、有祖制,當(dāng)政者,會抉擇即可。”
得說,趙佶確實比趙似看得透徹。他很清楚,不論他們誰當(dāng)皇帝,都得先由向太后垂簾聽政,短時間內(nèi)就是一個傀儡,并不需要直接面對這些困難。
而且,趙佶很聰明,故意不說當(dāng)皇帝只要用對人就可以了,顯然,不想得罪當(dāng)政之人,以免他們成為自己當(dāng)上皇帝的阻力。
趙佶覺得,他已經(jīng)抓住了當(dāng)皇帝的精髓。
趙俁看向以為他自己行的趙佶,笑著說:“我有九問,端王若能答上,我認(rèn)輸,如何?”
“認(rèn)輸?!”
趙佶很快就反應(yīng)過來,趙俁的意思是,他要是能回答上這九個問題,就把皇位讓給他。
趙佶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躍躍欲試。
可趙佶已經(jīng)知道了趙俁很厲害,這又是趙俁提出的,他哪會輕易應(yīng)戰(zhàn)?
所以趙佶猶豫不決。
見此,趙俁笑著說:“那我放寬點條件,我給你十日,你可找人問策,只要你能答上我這九問,便算你勝,如何?”
趙佶感覺趙俁在侮辱他,他飽讀詩書,學(xué)富五車,區(qū)區(qū)九個問題,給他十天,并且他還可以找人幫他回答,這他要是還贏不了,那他也就沒臉跟趙俁爭這個皇位了。
趙佶很想說:“不用十日,也不用問別人,我現(xiàn)在就回答你。”
但殘存的理智,讓趙佶把都快說出口的話,又給咽了回去,改為:“但問無妨。”
“一問,農(nóng)戶需幾畝土地方可生存?”
“這……”
第一問,就把趙佶給問住了。
難嗎?
不難。
這是大多數(shù)底層人都知道的常識,可趙佶這個在深宮中長大的親王卻哪里知道?
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讓趙佶的臉漲得通紅,他厚著臉皮說:“改日答你此問。”
“二問,城中生活之人月錢幾何,可生存?”
這一問,趙佶顯然也不可能答得上,所以他把頭扭到一旁:“改日一并答你。”
“三問,如何劃分貧農(nóng),中農(nóng),富農(nóng),地主?”
趙佶把眼睛閉上:“一并。”
“四問,我大宋有幾個階層,分別是哪些階層,他們對改革的態(tài)度分別為何?”
階層這個詞,趙佶都沒聽過,讓他怎么回答,所以他干脆不吱聲了。
“五問,我大宋為何頻繁發(fā)起改革?”
這一問,趙佶多少知道點,但他清楚,他知道的那點,肯定不足以回答趙俁的問題,所以他還是沒說話。
“六問,軍事改革為何難以突破?”
趙佶后悔了,趙俁問他的這些問題,都是皇帝需要面對的問題,卻也都是他所不了解的。
“七問,慶歷新政的核心舉措與失敗原因?”
“八問,熙寧變法為何未能成功?”
“九問,我大宋改革失敗的根本原因為何?”
趙佶完全傻了,趙俁問的這九個問題,他一個都回答不上來,他感覺這么多書白讀了。
趙佶又感覺他上當(dāng)了,這些問題,很明顯是對變法的反思,滿朝文武吵了這么多年,都沒吵出個結(jié)果,他一個閑散親王怎么可能答得出來,誰又能答得出來?
“此九問,你若是答上,我真認(rèn)輸。不然,教你得償所愿,亦解決不了我大宋所面臨的難題,最終害人害己而已。”
留下一句“做抉擇哪有那么容易,若抉擇錯誤,后果不堪設(shè)想。”,趙俁就邁步走進了慈德宮。
趙佖和趙偲看了趙佶和趙似一眼,一個嘆了口氣,一個搖搖頭,然后快步追上了趙俁,原地只留下面紅耳赤的趙佶和憂心忡忡的趙似站在那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