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十歲才來成長系統(tǒng) 第82章 歪果仁
陳景樂遞完小紙條,幾乎是以飛奔的速度逃離圖書館。
他怕別人追上來揍他。
第一次做這么大膽的事,換作以前,他都是選擇在窩囊跟生氣之間,選擇生窩囊氣的。
看來系統(tǒng)對他的影響真大,都敢線下重拳出擊了。
“希望那兩個女生晚上睡覺,不要氣得蹬被子才好。”
嗯,就當作是對她們打擾到自己看書的小小懲罰了。
回到家,此時已經來電。
“來電就好。”
陳景樂拆了包小餅干,又吃了點水果。
外面夜宵攤位挺誘人的,特別是燒烤,夏天燒烤生蠔配冰鎮(zhèn)啤酒,那叫一個爽。
不過他還是忍住了。
已經洗完澡,不想再沾一身味道。
再就是江北這邊燒烤價格貴得飛起,人均一百頂多吃個六七分飽,要是加上酒水,就更夸張了。
一根茄子敢賣十塊錢!
以前賣十塊錢一根的烤玉米,現(xiàn)在更是都弄成玉米粒串了,一串一塊,一根能弄三四十串!
你怎么不去搶?!
說得好像他不會烤一樣。
陳景樂尋思:“回頭我就弄個燒烤架子,自己在家烤著吃!”
距離上一次吃燒烤,好像已經過去很久了。
一個是怕上火,嶺南這邊的水土氣候,亂吃東西后果很嚴重;再一個年紀大了,也不愛喝酒,大家聚餐都默默選擇早茶,或者簡單養(yǎng)生的夜宵。
不過偶爾吃一次,問題不大。
想到這,陳景樂書也不看了,開始研究怎么做燒烤。
這年頭只要你用心找,互聯(lián)網上什么教學視頻都能找到。所謂的燒烤秘方,多的是愿意免費分享的人,一鏡到底手把手教你怎么烤的都有,簡直就是把飯喂到你嘴邊。
根本不需要大幾千去買別人的。
“要是連獲取免費資源的能力都沒有,也別學人家做生意了,多半是賺不到錢。”
有些人就喜歡盲目跟風,錢買了配方,買了擺攤車子買了一堆食材。
結果第一天出攤,收入0元。
第二天還是收入0元,
第三天收入2000元。
做不下去,把車賣了。
看似段子,事實上這種情況現(xiàn)實中真不少。
這兩年燒烤很受歡迎,遍地開。
網上最火的燒烤,莫過于東北燒烤跟淄州燒烤,都是量大實惠服務好,口碑這塊是做起來了。
陳景樂之前上班當牛馬的時候,就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去這兩個地方玩一玩,品嘗下人家的地方特色美食,體驗不一樣的文化風情。
結果好幾年過去,由于各種各樣原因,這個目標一直沒能實現(xiàn)。
深感遺憾。
江北這邊的燒烤,則主要以碳烤生蠔聞名。
本地生蠔雖然個頭不算大,但肉質鮮美,配上老板自己調制的蒜蓉辣醬,廣受好評。
要是再放點雞腰子……
用本地話說就是,“今晚床板都督斷”。
盡管科學已經證明,起作用的不過是生蠔體內的鋅元素,而實際上生蠔的鋅含量是微乎其微的,遠不如直接吃葡萄酸鋅片。
奈何國人對生蠔的作用就是堅信不疑。
本地生蠔雖然好,奈何產量不高,賣得更多的,其實還是打著本地生蠔旗號,但實際上是隔壁兄弟省市或者東部沿海運過來的其他品種。
每個地方由于水質、品種、生長周期等區(qū)別,生蠔品質差距其實挺大。
好不好吃,除了燒烤技術原因外,再就是看個人喜好。
有人喜歡鮮甜,有人喜歡肥美。
眾口難調。
除了生蠔外,還有大蝦元貝青口貝八爪魚小鮑魚等,也是燒烤攤上的海鮮常客。
論吃這塊,國人當仁不讓。
還是那句話,恩格爾他懂個錘子的美食!
對陳景樂來說,燒烤食材跟炭火不是問題。
這些菜市場跟超市都有賣。
不追求利潤,不需要考慮大批量進貨價的情況下,只需要看品質。
對普通人來說,難點跟關鍵點在于燒烤的火候,沒烤熟或者烤老了都不好吃。
再一個,涂抹調味料的時間點也很重要,要讓調料在烤制過程中,充分滲入到燒烤里頭。
比如肉串在烤得滋滋冒油的時候,就是撒調料的最佳時機,這樣既不會脫落浪費,又不會影響炭火溫度。
而茄子韭菜等蔬菜類,則是熟了出爐前撒調料最好。
這些都很考驗眼力跟經驗。
然后就是燒烤醬料的調制了。
其實照著網上別人分享的醬汁配比來做,一般難吃不到哪去,頂多再根據(jù)當?shù)乜谖渡约诱{整。陳景樂看了幾個別人給出來的配方,心里大概有數(shù)了。
根據(jù)自己的“廚師”經驗,增加或剔除一些調味料,以求做到更加美味更加香氣四溢。
這方面他就比旁人更有優(yōu)勢。
后期還能不斷做出調整,精益求精。
唯一不好的,就是大晚上看著屏幕里的美食,饞得受不了,只能啃點干糧,吃點水果。
“我也是有病,大晚上的搜什么燒烤教程。”
吐槽幾句,吃完東西才去刷牙,準備睡覺,時間已經來到10點了。
小被一蓋,誰都不愛。
今晚系統(tǒng)給他唱的搖籃曲是《踏浪》。
小小的一片云呀
慢慢地走過來
請你們歇歇腳呀
暫時停下來
山上的山兒開呀
我才到山上來
聽著耳旁溫柔的歌聲,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跟村里的小伙伴們翻山越嶺掏蜂窩摘野果的日子。
那時候的他,被猛烈的太陽曬得像個小黑炭,又矮又瘦又黑,但是沒那么多煩惱。
“原來長大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開心……”
睡著的陳景樂,眉頭微蹙,比平時多了幾分愁苦,直到一整首歌唱完,才舒展開來。
第二天。
陳景樂一如既往地早起,生物鐘習慣后,甚至都不用系統(tǒng)鬧鐘提醒了,差不多到點就自動睜眼。
慣例出門跑步吃早餐,回來打掃衛(wèi)生然后洗澡。
此時的村外,忽然來了位比較特殊的客人。
一個背著黑色背包的外國中年男人,拿著個手持拍攝桿,不停對著鏡頭嘰里咕嚕說著什么。
引得村民們紛紛好奇探頭張望。
外國人?
可真稀奇啊,這十里八鄉(xiāng)的,除了在電視上,誰見過真外國人?
不過看了會兒,感覺也就那么回事,一個腦袋兩只眼睛的,除了皮膚看起來白點,沒什么不一樣。
而作為當事人的亞歷山大,則已經見怪不怪,甚至還有心情笑著跟村民們揮招呼,只不過回應他的村民并不多,有些是眼神警惕,有些是比較羞澀。
陳景樂正洗完澡出來,準備把洗好的床上四件套拿到院子里晾曬。
看到一個中年外國大叔舉著個自拍桿從門外經過,頓時一愣。
這一幕,怎么好像在哪見過?
他在抖手上面刷到的那些個來國內旅游的外國博主拍攝的vlog,簡直一毛一樣。
陳景樂納悶:“江北這種小地方,都有外國人來旅游的嗎?”
圖什么?
圖這邊電動車橫沖直撞?
圖這邊泥頭車不看紅綠燈?
亞歷山大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盡管很多人一再告誡我,不要去這個國家的農村,因為他們聽不懂我說什么,而且很粗魯很不禮貌。不過我現(xiàn)在已經在農村了,南東省一個叫江北市的小地方。”
“看周圍的山頭跟農田,這里確確實實是農村,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寬闊馬路。但是,我想說,這里并沒有西方媒體描述的那么糟糕。相反,即便是他們的農民,也能住得起不錯的房子,旁邊還有小車。”
“雖然他們聽不懂我說什么,不過一路走來,這里的人們頂多對我的膚色長相感到好奇,大概是他們這里很少見到其他人種。我剛來到這個國家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還有點不習慣,現(xiàn)在好多了。跟他們打招呼,其實他們都很友善的。”
“噢上帝,我看到了什么?一個帥氣的小伙子,我發(fā)誓他是我這趟旅行遇到的最帥的,像這樣的年輕人在農村并不多見,我之前只在那幾個大城市遇到過,他們往往穿著時尚,看起來像明星多過像普通人,大部分都是網紅。讓我們去跟他打聲招呼吧。”
亞歷山大看見正在院子里晾曬床單的陳景樂,鏡頭一轉:“嗨,泥嚎”
陳景樂手上動作一頓:“你好。你這是在拍視頻嗎?”
他用的是英文回答。
亞歷山大沒想到在這種偏遠小城市的農村,還能碰到能用英文交流的人。
頓時吃驚:“噢,你會說英文,而且還很標準!感謝上帝,我終于不用再跟別人說我那蹩腳的中文了。”
毫不夸張,他真的是大松口氣。
天知道對一個只會“泥嚎”“蟹蟹”“多少錢”的外國人來說,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跟本地人交流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特別是有些地方的人,連普通話都不會說,他們的方言連翻譯軟件都無法識別,大部分時候都只能靠雙手比劃。
“會說一點點。”
陳景樂微微一笑。
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有種口語練習時長兩年半,終于遇到一個外國人,可以大顯身手的感覺。
只是對方并非“howareyou”起手,他也沒能回答“i'mfine,thankyou.andyou?”
頗為遺憾。
臨時接到上架通知,存稿不足,先更六千字,晚上還有六千。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