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虎賁郎 第268章 同行冤家
白馬縣,敬老里。
成公氏家族世居此處,莢童追索曹仁至此處時,曹仁已然撤走。
整個敬老里已縱火焚燒,里墻之外男女尸身橫陳。
衣物都被曹軍吏士剝走,甚至有的女子長發(fā)還被曹軍割走。
而男子尸身不全,頭顱多被曹軍砍走。
莢童長嘆一聲:“搜尋一下吧,若有生者一并帶回燕縣,其余人休養(yǎng)馬力,半個時辰后撤離。”
“喏。”
周圍軍吏應答,跟著趙基打仗,南北轉(zhuǎn)戰(zhàn)百余日,一些人已經(jīng)有些不適應這種場面。
不管太原,還是上黨,又或者中山,哪怕是摧破大姓,趙基也是采用行政脅迫為主,極少采用軍事暴力手段。
所以這種百姓集中屠戮的事情,多多少少對并州軍產(chǎn)生了一點點震撼。
中原人相互攻殺如此暴戾,目睹這些的并州軍吏士也都提高了警惕。
另一邊,袁術(shù)已經(jīng)渡過淮水,并著手組織軍隊將關(guān)羽鑿沉的各種戰(zhàn)艦、運船打撈、清除。
只有疏通了泗水航運,袁術(shù)的大軍才能暢通無阻。
而這時候,曹操將截獲的孫策信使、奏表送到袁術(shù)軍中。
對此,袁術(shù)絲毫不覺得意外。
仔細翻閱孫策的奏表,袁術(shù)詢問左右:“可是曹操反間計?”
左將軍幕府主簿閻象、長史楊弘,謀士李業(yè)、韓在列,還有滎陽鄭渾、河內(nèi)張承、沛國劉馥、陳國袁渙、陳留舒邵、廬江周尚等人俱在席間。
孫策的奏表在諸人手中傳閱,各自神情凝重,若真讓孫策拿到朝廷的詔書許可,那這一仗不僅白打了,可能吳郡、丹陽郡也會生變,跟隨孫策反戈。
袁紹、曹操都是首次經(jīng)歷天子親征,被打的措手不及,不知所措。
很多常用手段,是無法應對天子之師的。
除非你公然反叛,這又會直接引發(fā)內(nèi)部巨變,跟決戰(zhàn)大敗沒區(qū)別。
而袁術(shù)這里比較特殊一些,在曹操那里吃敗仗吃多了,反倒鍛煉了袁術(shù)一方的精氣神。
就袁術(shù)的日常行為,治下也沒多少孤忠之人。
這些人追隨袁術(shù),不怕袁術(shù)亂來,就怕袁術(shù)失敗。
奏表傳閱完畢,楊弘提議:“不妨請令史師宜先生辨別字跡。”
無人反對,坐在末席的左將軍幕府令史師宜官就站了起來,出列向袁術(shù)行禮,這才接過這份奏表細細研讀起來。
師宜官是南陽人,擅長書法。
靈帝設鴻都門學時,師宜官的八分書法奪冠,被評價為當世之最。
又擅長寫丈余大字,也擅長寫細微文字。
天下未亂之前,嗜酒的師宜官都是拿字換酒,算是小型的人形印鈔機。
往往寫給酒家墻壁上的字,會被其他人連著墻皮一起挖走。
師宜官特別擅長的細微文字書寫,為袁術(shù)一方傳遞軍情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
他端著奏表帛書只是隨意看了兩眼,就鄭重看向袁術(shù),拱手:“明公,此彭城張昭張子布所書。”
“確是張昭無疑?”
“仆以性命擔保,必是張子布手書。”
師宜官說著還向席間左右人員拱手,他對自己的專業(yè)很有信心。
袁術(shù)擺手示意,神情也凝重起來:“先生入座。”
“喏。”
師宜官行禮后,入座前又給自己打了一杯酒,就坐到桌案前,等候書寫任務。
袁術(shù)環(huán)視眾人一笑:“不愧是孫文臺之子,誰去下邳,召孫伯符來見我?”
眾人相互打量,袁術(shù)也打量這些人,繼續(xù)說:“將這份奏表拿去交給孫伯符,跟他明言,他若親自來我軍中,我既往不咎。只是,我要張昭的頭顱。”
張承出列,拱手:“明公,仆愿往。”
他語氣堅決,瞪著眼睛,似乎很渴望這個機會。
趙基殺死的黃門郎張洪張文偉,就是張承的族弟;張承之兄也叫做張昭,以議郎隨駕東遷,死在亂兵之中。
也不能說是趙基所殺,張洪拔劍行刺,被趙基打傷后,是被裴茂手刃。
可消息傳到張承這里,這筆賬自然要掛在趙基頭上。
見張承神態(tài)果決,袁術(shù)就點頭,起身親自去打一杯酒,遞給張承:“且為公先壯行。”
見到這一幕,令史師宜官開始捉筆,書寫內(nèi)容合適的公文,以便張承持此公文將孫策說服。
袁術(shù)自有手段鉗制孫策,孫策怎么得到的下邳,袁術(shù)就有辦法讓他怎么失去。
孫策唯一的機會,就是趕在袁術(shù)反應過來之前得到朝廷的詔令,然后統(tǒng)合、捋順軍心。
可他的第一波信使被曹操抓了,反手送到袁術(shù)這里。
第二波信使由堂弟孫暠帶隊,孫暠腦袋正往袁術(shù)軍中飛馬而來,還附帶了一封言辭粗鄙的問候信。
即便第三波信使成功抵達朝廷,現(xiàn)在的朝廷即將出虎牢關(guān)……距離趙基越來越近,又能拿什么主意?
趙基不會出賣劉備的利益,朝廷公卿誰又敢?guī)ь^出賣劉備?
今天能出賣劉備,明天、后天就能賣趙基、呂布。
即便趙基能忍,呂布可不會忍。
長安兵敗之遺憾,呂布惦記了這么多年,抓住借口,肯定不會留手。
孫策在袁術(shù)庇護下大殺特殺,很多外交或內(nèi)部問題都被袁術(shù)解決掉了。
這就導致孫策橫行慣了,已經(jīng)本能忽視了盟友互信的重要性。
中原這里,朝廷治下,該講究的還是要講究。
而孫策早適應了叢林法則,也信奉這一套……劉備明顯已經(jīng)失去利用價值,就該被趙基、呂布拋棄。
他顯然比劉備更能打,他代替劉備來跟呂布、陳宮、趙基合作……這有問題么?
在孫策的認知里,這一點問題都沒有!
都是為了匡扶漢室,趙氏主導下的朝廷正集合所有力量誅討二袁、曹賊,連臧霸這種流民帥都能官拜青州刺史。
他堂堂烏程侯,今陣前反戈而來,實在不該指責,反而要進行重重的褒獎,以作為楷模!
不止是孫策,就連張昭、張纮也認為朝廷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畢竟只是從劉備手里奪走下邳,又不是全殲劉備,余地還是很大的,又沒把事情做絕。
在誅討二袁、曹賊這個大背景下,任何反對他們的人,都值得朝廷拉攏。
就下邳的情況,沒有孫策,袁術(shù)其他軍隊抵達,城內(nèi)丹陽兵也會叛亂、響應。
這是劉備自己根基太淺,經(jīng)不起振蕩,跟孫策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
可惜,從始至終,趙基就沒有長期執(zhí)掌朝廷的心思。
朝廷發(fā)展的再好,也不如晉陽城一磚一瓦重要。
趙基這里難得不功利,對盟友講究道義……這就注定孫策一伙人必然要一頭撞在鐵板上!
于是乎,當張承帶著手書、奏表進入下邳見孫策時,趙基使者也抵達袁術(shù)軍中。
孫暠的首級更是鐵證,容不得抵賴。
更讓袁術(shù)氣惱的是趙基給他的手書,只有十二個字:不得放縱惡犬傷人,來年再戰(zhàn)。
即便生氣,袁術(shù)也出于禮貌,向趙基表達了類似的問候。
同時好好犒勞使者,犒勞使者,就是給趙基面子。
趙基真的很給他面子了,沒接受孫策的投靠,就是給足了袁術(shù)面子。
另一撥抵達劉備軍中的使者就比較窘迫了,劉備此刻進退兩難。
東海國的糧食運不過來,運轉(zhuǎn)效率低微,前線軍隊吃不飽肚子,也缺器械。
也就無法為使者提供什么像樣的伙食,更不可能像袁術(shù)那樣,派幾名擄掠來的宗室女子來伺候趙基的使者。
即便這樣,趙基使者也帶來了劉備急缺的聲援!
軍隊暫時吃不飽,這不重要,劉備可以穩(wěn)住一段時間。
最怕的是趙基代表的朝廷拋棄他們,選擇孫策……若是這樣的話,目前三萬余大軍,三分之二就會轉(zhuǎn)投孫策。
好在陳登帶著一萬多人依附孫策,給臨走把糧食都留給了劉備,否則劉備這里真的很難支撐。
為了幫助劉備重新站穩(wěn)腳,趙基征東海國相、廣陵人徐璆入朝,給個卿位暫時安置這家伙。
好把東海國相的位置空出來,用來安插劉備的人,方便劉備有個落腳之地,以后也能強化對徐州的統(tǒng)治。
不止是徐璆,瑯琊國相蕭建也被征入朝中,趙基以趙范領瑯琊國相。
瑯琊北邊是臧霸為主的流民帥,南邊是劉備,中間瑯琊士人支持趙基,蕭建是東海國人,自然不會強硬拒絕這個官位調(diào)動。
他敢拒絕,不用上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就會死在瑯琊本地!
這半年多的時間里,趙彥的人脈正在恢復,很多拐彎抹角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自行恢復之余,還在自主擴建!
相隔遙遠,現(xiàn)在趙氏祖孫對瑯琊的影響力比伏完高。
不止是這里,就連會稽郡守王朗,趙基也派出使者去征王朗入朝。
趁著短暫控制朝廷,趙基也開始征辟各地有名的士人。
如果可以,他想配合劉繇、袁術(shù),聯(lián)手拆掉孫策。
同行才是最大的敵人,不說別的,光孫策的年齡,以及那種肆無忌憚。
真讓孫策坐穩(wěn)江淮之間,趙基遠在太原,也會憂慮不已。
不能去賭刺客這種小概率事件,反正現(xiàn)在機會難得,能拆就拆了。
其他如袁紹、曹操、劉備、呂布這些人,就是熬歲數(shù),也能將這些英雄熬成老頭!
今年剩下的操作窗口期越來越短,等各方一起乏糧,那將不得不坐下來和談,重新分配官位、地盤。
這輪分配后,再想這樣調(diào)整郡守官位,可就難了。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