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虎賁郎 第278章 皇帝不急
潁陰城,南陽兵扎營于外,張繡本部駐守城中。
天子車駕在北,而公卿隊伍先至。
結果就是與公卿隊伍一起開拔的五千余南陽兵反戈,跟隨鄧濟加入南陽兵的大家庭。
就在這潁陰巴掌大的地方里,南陽人瞬間成為最大的一股勢力。
至于天子車駕,跟隨在南遷隊伍之后,安靜享受長社、陽翟二縣進獻的貢物,等待事態平息。
公卿們總能解決問題,公卿們無法解決,問題也會自己解決。
就眼前遭遇的這點變故,對劉協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
而荀攸、荀彧以及部分公卿,也算親身體驗了‘朝廷的背叛’。
此前雙方合謀,荀氏有荀氏規劃,公卿有公卿的計劃,雙方計劃的后期肯定存在沖突的地方。
結果這個沖突還沒爆發,卻引出了南陽人。
現在不滿足南陽人的要求,朝廷就無法通過潁陰,而趙岐、張繡也失去了對南陽兵的控制。
這種橫生變故的環境下,趙岐就成了代表南陽人與公卿談判的代表人。
趙岐這里能談好就談,談不好的話,南陽人就繼續封鎖道路,看誰先撐不住。
拖到陳留決戰分出勝敗,那時候陳留的勝利者來到潁川,那所有人都得輸!
南陽人底線很明確,就是廢棄失德舊后,迎立新后。
其實這只是一個談判的籌碼,是可以退步的。
奈何趙岐接受委托,與楊琦、伏完交涉時一臉愁苦:“今南陽各軍也知形勢兇險,若是陳留決勝,彼輩寧肯退返南陽,也不肯屈就于眼前。”
陰縣婁圭、堵陽韓暨、安眾宗先、涅陽張博等南陽士人代表陪伴趙岐參與這場談判,他們即便婁圭歲數最大三十幾歲,可他不曾舉孝廉,沒有仕途履歷。
其他幾個人也都是一樣的白身履歷,根本沒資格與朝廷對話。
規則面前,他們安分守己的話,就是南陽之士;若是犯上,那就是賊、宗賊。
鄧濟督兵于外不參與會議談判,受他們請托而來的趙岐負責協商。
趙岐的愁苦神情略顯浮夸,這不過是談判技巧。
士人本性崇尚強硬,趙岐這里態度強硬不肯退讓,反倒讓南陽人感覺可以信賴。
否則的話,趙岐大可在談判時出賣南陽人利益。
反正南陽人也知道不可能強行扶立一個皇后,在后宮缺乏這方面根基,在皇帝身邊也缺乏南陽籍貫的宦官。
桓靈之際,皇帝身邊不缺南陽籍貫的宦官。
也是這些宦官資助之下,才有了何氏的飛黃騰達。
不說其他時期,僅僅是桓靈之際,出名的大宦官主要以南陽、潁川、汝南、沛國為主,因桓帝、靈帝少年生長于河北,所以也有一些河北口音的大宦官。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士人引刀成一快,拜入宮中也大概率會被壓制。
你不切,正常仕途被這些地區的士人壓制;你咬牙切了,還是被這些地區的士人壓制。
身為帝鄉,南陽士人見多識廣,很清楚宮廷運轉的規則。
沒有可靠的宦官,強行扶上去一個皇后,轉眼間就能病死。
而現在這樣的亂世,必須有一個強力人物統合南陽各家,擰成一股繩,從軍隊、朝臣、宦官、后宮全方位安插人手,才能穩定控制局面。
所以未來道路才開始,南陽人也不想與朝廷交惡。
他們想要重新崛起,恢復往日光榮……第一件事絕不是奪皇后之位,而是扳倒劉表,換一個南陽人的門生故吏占據這個位置,然后再控制潁川、河南尹,一點點的向朝堂、后宮滲透。
扳倒劉表是個大計劃,甚至不能泄露。
所以南陽人想要達成的第一步,就是找可靠的人擔任南陽郡守,再拿潁川、河南尹中的一個。
可惜雒陽政變,長安政變,以及天子東遷,讓大量的南陽高階資深官員死亡。
以至于搶占官位這種美事,南陽人衰落到找不到資歷合適的人。
所以南陽人將這個難題交給了趙岐,談好最好,談不好就撤兵離開這個漩渦。
不然朝廷恢復后,會當場復仇;趙基、曹操那邊決勝后,說不好也要來找南陽人的麻煩。
暫時打不過,撤離即可。
“皇后失德實乃謠言,系太原逆臣余黨污蔑。”
楊琦必須為這件事情背書,對趙岐說:“待趙侍中返回并州,自會遣兵護送皇后、諸貴妃入朝。臺卿公也知道,趙侍中乃皇后妹婿。若是更立皇后,此言論讓趙侍中聽聞,必然攻伐南陽。太原、上黨之事相去不遠,諸位當引以為鑒!”
說著楊琦去看婁圭這些人,皇后的靠山已經不是伏氏,而是伏氏的女婿趙基,以及并州、徐州、河東人。
真要打,你南陽扛不住。
伏完這時候干咳兩聲,也威脅南陽人:“我婿元嗣性情剛烈率直,若聽聞此間事,怒而興兵,老夫也難規勸。”
楊琦立刻就說:“我等也非搬弄是非之人,今潁川之士受損,若有一二懷恨在心,以訛傳訛誤導趙侍中,到那時并州精騎入南陽,將有大不忍之事吶。”
旁聽的南陽士人相互觀察,婁圭卻對同鄉輕輕搖頭,不是不怕趙基,而是沒必要怕這些威脅、恐嚇的言辭。
反正南陽人還有最后一條路,索性直接投了趙基,你又能怎樣?
看不起趙基是一回事,借趙基力量復仇則是另一回事。
劉表入荊州六年,連荊南四郡都沒能理順,就劉表那么大歲數,怎么看都不像是能重蹈高祖、光武舊事的人。
最讓南陽士人惱恨的是三輔難民十余萬戶遷入南陽,各家迅速壯大之際,張濟率領餓狼一樣的涼州兵抵達。
結果倒好,劉表勒兵觀望,放任張濟攻掠各家,可能是在等張濟摧破各家,也可能是在等南陽大姓求救。
最終還是南陽人自己射死張濟,讓企圖占領南陽的張濟集團不得不停下來。
缺糧完全可以借、勒索,以張濟軍團的戰斗力,以張濟的車騎將軍身份,怎么可能淪落到搶糧?
搶糧時被守軍射死,不過是劉表的官方聲明。
實際上張濟就是去搶南陽的,南陽有那么多三輔難民,從南陽大姓手里解救出來,立刻就能武裝成軍隊。
如果張濟沒有被意外射殺,那么現在南陽就姓張了。
張濟死了,張濟軍隊就要瓦解的時候,劉表假惺惺的為張濟之死感到遺憾,轉手就扶植張繡,讓張繡站穩了腳。
抵御曹操只是一個對內、對外的說法,真正、立刻能起到的作用就一個,充當拳頭,加強劉表對南陽的統治!
南陽人很不喜歡劉表,為了強化統治,這些年劉表也持續剪除南陽大姓。
剪滅宗帥這種事情,劉表已經干過一次了;后來陸續更換南陽各縣的縣令長,挑撥小豪強誣告大姓,也不判刑,抓到監牢里,能低頭認錯的就饒過。
脾氣硬的,肯定是以后的造反主力。
對待這種人,直接殺了影響惡劣,那就一直關著,生存環境惡劣,很多人就這樣稀里糊涂死了。
例如韓暨,父兄就是被同鄉誣告,下獄待判,活活將韓暨老爹磨死在獄中。
韓暨也沒去找劉表服軟,而是組織死士刺殺原告;沒了原告,縣令也就順勢將韓暨的兄長放出監牢,放出來也沒撐多久。
自雒陽政變至今已有六年,六年時間里許多壯年、中年士人被劉表這樣暗戳戳收割,使得偌大南陽,一眼望過去,竟然找不到幾個像樣的名士、宗帥。
南陽對劉表來說就是一個時刻需要修剪的綠植盆景,南陽青年士人看著周圍長者不斷消失,怎么可能不恨?
再這么修剪幾年,可能南陽人就習慣了、適應了,變成劉表希望的樣子。
可現在,這仇正濃,還未消退。
引趙基入南陽,直奔南郡給劉表來一記狠的……南陽人完全可以接受。
因此趙岐鐵了心攪黃談判,南陽人也有拉著所有人一起輸的覺悟,使得談判進度遲遲無法推進。
天子在后方靜靜等候,毫無著急、催促的樣子。
楊琦、荀攸、司馬防、桓典再著急,也是沒用。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