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夫人,我乃正經(jīng)人家 第561章 徐庶
諸葛亮聽張遂說到“瑯琊”,神色有些恍惚。
他在瑯琊長大。
瑯琊有著他年少時最純真和最幸福的記憶。
那個時候,父母還在,叔父也年輕,兄長還在讀書。
他的嘴角不自覺地露出一抹笑容。
他記得,彼時叔父教兄長讀書,卻怎么都教不會。
而他卻在旁邊一遍就學(xué)會了。
叔父拿他和兄長作比較,兄長被叔父數(shù)落得滿臉通紅的樣子。
只可惜,如今一切都變了。
叔父沒了。
兄長在逃難的途中走散,至今杳無音信。
目光落在一臉自得的張遂身上,諸葛亮道:“小將軍,你若是能算出我兄長在何方,我可以信你一回。”
黃月英有些擔(dān)憂地看向張遂。
諸葛亮是兒子中的老二,他上面還有一個,在逃到荊州的路上就走散了。
因為這事,荊州牧劉表還發(fā)動各個世家大族在荊州尋找。
只是幾年下來,沒有任何音訊。
很多人都懷疑諸葛亮的兄長已經(jīng)死了。
如此多的人都找不到諸葛亮的這個兄長,黃月英怎么也不相信張遂能夠算出來。
張遂聽諸葛亮這么說,臉色瞬間嚴肅下來。
許久之后,他朝諸葛亮的左手努了努嘴。
諸葛亮再次伸出左手,攤開。
張遂裝模作樣地摸了幾下,死死地盯著。
這次他卻笑出來了,道:“說話算話?”
黃月英緊張地看著張遂。
陳到也有些驚奇。
難道自己這個主公,還真的算出來了?
他真有這般本事?
之前也沒有聽人說過啊!
諸葛亮見張遂還笑得出來,略作沉吟道:“說話算話。”
張遂這才道:“你生命線上有一條凸起,劍指南邊。”
“這條凸起最終又回歸生命線。”
“這說明這條凸起和你同出一源。”
“因為某種原因,他和你分離,而且,往南邊而去。”
“最終,他又回歸,說明他還活著,而且你們兄弟團聚。”
“這樣說的話,你兄長應(yīng)該是度過大江,往江東去了。”
“江東現(xiàn)在最繁華的地帶是吳郡,因為江東小霸王孫策將這一帶打造成了他的治下。”
“你真要找人的話,可以派人去吳郡找一找。”
黃月英:“.”
陳到:“.”
諸葛亮:“.”
他們是真沒有想到,張遂還真能算到!
張遂頓了頓,繼續(xù)道:“不過,現(xiàn)在去吳郡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之前江夏一戰(zhàn),孫策被我重創(chuàng),生死不知,防守必定極其嚴峻。”
“孔明你現(xiàn)在屬于荊州,派人過去,可能會被當做細作處死。”
“你要是相信我的話,我可以跟我去徐州下邳,河北別駕田豐田公就在那,我和他關(guān)系非常要好。”
“屆時,我?guī)闳フ宜屗扇硕⒅瓥|。”
“江東和徐州素有生意往來。”
“興許也可以通過商隊打聽你兄長的下落。”
“而剛好,你也可以回瑯琊郡的老家走一趟。”
“瑯琊郡已經(jīng)平息戰(zhàn)亂,你不用再擔(dān)心出現(xiàn)意外。”
黃月英聽張遂這么說,忙對諸葛亮道:“孔明,這個提議,真的值得一試。”
“小將軍是河北中郎將,又和徐州那邊有聯(lián)系。”
諸葛亮旁邊的七八歲少年放下碗筷,輕輕推了推諸葛亮的胳膊,低聲哀求道:“二哥,我想爹爹和娘親了!”
諸葛亮看著身邊的少年,他的三弟,神色柔和了許多。
他當初跟著叔父從瑯琊郡逃難,自己這三弟還是個嬰孩。
在三弟的記憶里,甚至不知道父母的長相。
想到這,諸葛亮沙啞著聲音對少年道:“等叔父喪期過了,我再帶你去拜祭爹娘。”
少年忙用力點頭。
張遂道:“這也行。”
“到時候,孔明你直接去下邳。”
“我三朝過后就得回河北了。”
“屆時我會路過下邳,請求別駕田公,讓他先派人去江東打聽消息。”
“你去瑯琊老家的話,直接問他消息。”
諸葛亮嗯了一聲道:“大恩不言謝,我會記住小將軍的恩情的。”
張遂大手一揮,笑道:“恩情什么的,就不說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夠和孔明你同僚。”
“屆時,我給你個大大的驚喜!”
諸葛亮有些驚訝。
驚喜?
自己和他才見過兩面,他竟然還給自己準備了驚喜!
不過,諸葛亮并不是多嘴的人。
既然說了是驚喜,那現(xiàn)在肯定不方便問了。
諸葛亮笑道:“看機緣吧!”
一行人吃完湯餅,暖和了身子,才去集市購買了一些物品,然后在集市口分別。
諸葛亮和少年看著張遂、黃月英和陳到離開,眉頭微微上揚。
這個小將軍,有趣得很。
能征善戰(zhàn),還精通算命!
而且,看他信誓旦旦的樣子,似乎很有把握。
占卜算命這事,就算是水鏡先生,都只能模糊不清。
他哪里來的自信?
想到張遂說的劉備和劉表的事情,諸葛亮略作猶豫,對少年道:“三弟,我們先去水鏡先生那里一趟。”
少年乖巧地應(yīng)了一聲。
兩兄弟裹緊身上的衣服,迎著鵝毛般的大雪,一路來到一頗為樸素的宅邸。
宅邸的門口,停著一輛馬車。
馬車的尾部銘牌上,刻著一個“徐”字。
諸葛亮眼睛一亮,快步上前,被凍得通紅是手從袖子里伸了出來,握緊門把手,用力叩了幾下。
不一會兒,大門被打開,一個頜下長須,身材頎長的男子笑道:“喲,今日水鏡先生家里客人不斷啊!趕緊進來,我們都要喝酒了。”
“還好你來了,要不然,我們很長時間可能見不到了。”
說著,男子輕輕彈去諸葛亮身上的雪花,笑著招呼諸葛亮和少年進屋。
諸葛亮一邊進去,一邊問道:“元直,你要出遠門?”
男子名叫徐庶,表字元直,是諸葛亮在學(xué)院里少數(shù)幾個沒有因為他自比管仲、樂毅這事嘲諷他的人。
兩人雖然差了十歲,但是,一直互為知己。
徐庶嗯了一聲道:“三朝之后,我就要走了。”
“原本也沒有打算告訴你,怕離別悲傷。”
“沒想到,你竟然找上門了。”
諸葛亮好奇道:“你要去哪兒?”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