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要完 第405章 誰的太平天國?
第407章誰的太平天國?(求訂,求票)
這兩個吊眉毛、三角眼、高顴骨、大胡子正是曾佳.國藩和曾國華兩兄弟!
他倆一個是八旗子弟,大清皇上家的奴才了,而另一個則是太平天國的三等國人。其中曾國華是作為上海諮議會推舉的國人代表來天京開會的。
而曾國藩則是視察運河、淮河防務為名,離開他的漕督衙門駐地山東濟寧州,偷偷跑到海州,在海州搭上英國寶順洋行的輪船,先到上海,再換乘旗昌洋行的輪船跑到天京來探查國人大會虛實的。
現在的天京城已經廢除了男女分營制,原本封閉的內城北部現在也開放了。由于住在這一帶的都是擁有國人身份的男女圣兵,其中不少人還擁有官職,都能按月領到糧餉,收入不錯,自然有錢消費。天京內城北部的市面就很快繁華了起來。
而化妝成商人,還帶了不少山東特產的曾國藩一行人來天京發財也就沒什么奇怪了。所以他們也就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只是在龍江關交了稅,就很順利的進入了天京城。
而且,龍江關的稅監衙門辦事效率還賊高!
在查明曾國藩一行人攜帶的貨物中沒有鴉片外,就按照“高價雜貨”的標準,來了個計重納稅。
稅率并不算高,過秤、交稅的過程還很透明,如果商人對過秤的結果不滿,還可以向龍江關監督投訴。
另外,稅金并不是直接交給稅吏的,而是拿著稅吏開出的單據去儀鳳門外的上海匯豐銀行交錢。在拿到匯豐銀行的收據后,商人就算完成了納稅,可拿著單據去過關入城了。
這次曾國藩總共帶了價值兩千兩的中藥和皮貨,只交了不到二十兩銀子的稅就進了天京城,連一文錢的賄賂都沒給。
太平天國的稅關的清廉、高效,真讓曾國藩眼界大開,也讓他憂心忡忡!
這不會就是傳說中的開國氣象吧?
“國人兄弟、國人姐妹們”
讓曾國藩聽著有點親切的湖南口音的官話忽然從酒樓外頭的儀鳳門內大街上傳來。曾國藩循聲望去,就看見大街上不知道什么時候立起一塊巨大的告示牌,一個紅巾黃袍,年紀不大,頂多就十七八歲的年輕的太平軍圣兵立在告示牌邊上,正扯開喉嚨在那里喊話。
“這是告示牌!沒能抽到簽上國會山去旁聽國人大會的兄弟姐妹如果想知道會開得怎么樣了?可以在告示牌前等消息,國會山上討論出了什么,告示牌上都會張貼出來的。不識得文字也沒關系,會有人專門念給大家伙聽
大家不要擠啊,告示牌不止這一塊.北王殿下今日命人在儀鳳門內立了一百塊告示牌!咱們國人兄弟、國人姐妹們都可以及時知曉國會山上都在議什么政?
如果有人想要向國會山上的國人代表和諸王請愿,只需到告示牌前說給我等講師知道即可.”
曾國藩聽見“講師“二字,就扭頭低聲問曾國華道:“溫甫,我常聽人說太平天國有一個官叫'講師',非常重要。不知道這講師到底重要在哪里?
另外,這些講師為什么要及時把國會山上所議之政告訴山下的這些國人?這些國人又有什么要緊的?”
曾國華道:“大哥您有所不知,講師之官乃是吳王殿下天降后創立的,吳王在太平天國的第一個官職就是總講師,如今他依舊是太平天國的總講師。太平天國所有的講師、講士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孫。其中上軍六師、東南六州府還有湖南長沙、江西袁州二府的講師、講士,更是由羅吳王親自掌握的講師團直接或間接管轄的。
而這個講師的職責主要有三個,一是教化人心,宣揚太平天國的道理;二是管理太平軍、太平天國官員的內部法紀;三是參與人事任免,分辨忠奸!”
曾國藩眉頭一皺:“原來講師是干這些事情的,我本來還以為他們是負責傳教的。”
曾國華說:“他們本來也應該負責傳教,可后來不知怎么了,太平天國的講師主要就講《反經》、《天朝田畝制度》,不怎么講《真約》了。而從去年開始,拜上帝教就從拜上帝會分出來,開始向上海、日本、南洋派出主教了。”
他頓了頓又接著往下說:“至于那些國人.那可重要了!依著羅吳王的意思,這個太平天國不是天王的國,而是國人的國!”
“原來如此,明白了!”曾國藩瞇著三角眼,嘴角浮出冷笑的表情,低聲道,“看來羅吳王是把講師團當成了自己的黨羽心腹,想要靠這幫徒子徒孫結黨抓權啊!我看這個國人大會.恐怕少不了一番風波!溫甫,你可得小心一點,如果苗頭不對,就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
曾國華愣了愣,點了點頭:“大哥,你也要小心了,如今太平天國的天、東、西、南、吳五王在天京都有兵馬.長江江面上還有吳王的一條蒸汽炮艦,這國人大會要真開砸了,沒準就是一場火并啊!”
曾國藩冷冷一笑:“要真火并了,就是天佑大清了!”
“咚咚咚,咚咚咚”
突然,一陣鑼鼓聲從東面傳來。
曾國藩想扭頭去看,曾國華則笑著對曾國藩道:“一定是哪個王來了!太平天國的那幾個王里面,只有吳王最是平易樸素,其他幾位都喜歡擺譜,到哪兒都是幾十人抬的大轎子,還有鑼鼓和舞龍開道,跟鄉下開廟會唱大戲似的。”
曾國藩又是一聲嗤笑,然后又凝重了起來:“可太平天國還是有一個羅吳王啊!”
“東王九千歲!”
“拜見東王.”
沿著北祖師庵大街往儀鳳門內大街敲鑼打鼓而來的是東王楊秀清的隊伍,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平天國東王九千歲,今兒難得也是一副平易近人的做派,雖然也是一路敲敲打打過來的,還是前呼后擁,但是卻沒有坐他的三十二人抬的大轎子,而是騎著一匹高大駿馬,在街道兩邊的國人、百姓的夾道歡迎下,緩緩行來。
只見楊秀清一邊乘馬前行,還一邊滿臉假笑著招呼那些向他下跪叩拜的國人、百姓起身:“起來,都起來.爾等都是天國的國人,是我楊秀清的兄弟姐妹,現在又未當值,不用行這等大禮!”
他忽地看見一個五十多歲,滿臉皺紋,腿還有點瘸的老漢想要從地上爬起來,趕忙翻身下馬,大步走上前去,當著眾人的面將那人攙扶起來:“老爺子,您貴姓?叫什么?是國人嗎?”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東王殿下,免貴,姓王,行六,是國人小老兒是紫荊山人,金田起義時就在軍中了!”
楊秀清拉著這個老太平軍滿是老繭的手,連連點頭:“好好,你是我天國的元勛啊!今日的國人大會,就是為你這樣的元勛而開老王,你不是國人代表吧?”
“不,不是,我不識字啊!”王老漢搖搖頭,一臉的受寵若驚。
楊秀清則繼續表演,拉著王老漢道:“走我帶你一起上國會山,一起去共商國是!”
說著話,他也不容那老漢推辭,就拉著王老漢一起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往高高在上的國會山而去,一邊走還一邊向這位王老漢打聽:“家里還有誰啊?婆娘還在嗎?”
王六王老漢苦笑道:“東王殿下,我家里窮,哪里娶得上婆娘,家里本來還有一個弟弟,和我一起加入了太平軍,可惜在蓑衣渡戰死了.”
楊秀清和藹地拍了拍那老漢的背:“別傷心了,你現在是國人了,可以在天京分房,還有固定的錢糧可以領,還怕娶不上婆娘?不要忘了,你是功勛國人,你的身份是可以傳給子孫的.哦,你弟弟還戰死了,他的功勞也不能忘記,該由你來領!今日我就和你一起向國人大會提議,要犧牲的英烈立碑紀念,還要給英烈的親屬撫恤優待!”
得了東王這般關心,王老漢忍不住就老淚縱橫了:“東王.還是您老人家心里頭有我等廣西出來的老兵啊!”
楊秀清笑道:“那是,爾等都是我的廣西同袍啊!”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