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要完 第652章 魂兮歸來佑我天朝
第654章魂兮歸來!佑我天朝!(求訂,求票)
1859年1月2日,星期一,晚上7點。
上海交易所穹頂的煤氣燈將整個大廳照得猶如白晝。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握著鋼筆的手懸在半空,目光死死盯著“維也納銀行向花旗洋行定向增發20股權”這一條。
這是羅斯柴爾德家族保住體面,納撒尼爾不用跳樓,維也納銀行也不會變成國際老賴的條件——銀行業販賣的其實是信譽,如果維也納銀行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庇護成為國際老賴,即便能茍延殘喘下去,也別想有什么好日子過了。在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業務恐怕都得關張。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都會用對待老賴的態度來對待維也納銀行。
搞不好,整個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會被拖累!
但是將20的銀行股份和兩個董事席位交給花旗洋行對于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說,也絕對是一次重擊——現在納撒尼爾已經明白了,花旗銀行這個所謂的美國洋行其實就是羅耀國的白手套。花旗洋行成為維也納銀行的第二大股東并擁有董事會席位,就等于羅耀國這個天使王的觸角伸進了歐洲金融業的核心!同時,羅斯柴爾德家族也被打上了真約派和太平天國代理人的標簽。
“我的祖父在拿破侖戰爭期間通過投機英國公債發了大財.”猶太銀行家突然神經質地笑起來,“沒想到我卻在同樣的金融和軍事掛鉤的賭局中讓家族蒙羞。
瑪利亞手持著黃金包裹的朗努斯基之矛,用拉丁文對這個猶太銀行家說:“《馬太福音》說,凡動刀的必死于刀下。你們用軍事為金融做基礎時,就應該想到有今日不過你們羅斯柴爾德家族比沙遜家族、顛地家族、查頓家族要幸運,你們還有機會站在勝利者和上帝一邊!”
窗外傳來蒸汽起重機轟鳴,從美國開來的運糧船隊還在十六鋪碼頭卸貨。裝著美國面粉的袋堆成山丘,在眾目睽睽之下又被一輛輛馬車拖走送進太平天國戶部常平司的倉庫。
“簽字吧。”羅耀國拍了拍納撒尼爾的肩膀,“輸了就要認,以后還能重新站起來,如果和查頓、顛地一樣,那就什么都完了。”他笑著對這個猶太銀行家道,“告訴你個秘密,其實我也做好了認輸的準備——如果南洋的海戰打輸了,我就會讓出一部分匯豐銀行、真約銀行、上海交易所、京滬鐵路、徐州鋼鐵、上海江南制造局和江南制藥局的股份以換取英國的支持。我的代表伍崇曜現在就在倫敦”
納撒尼爾輕輕嘆了口氣,簽字筆在協議上游走。
“我宣布平倉協議即時生效!”羅耀國舉起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和和伊曼紐爾.雷曼共同簽署的協議,向著交易所大廳內觀禮的紅馬甲、黃馬甲們大聲宣布!
1859年1月3日,星期二。
匯豐銀行大樓。
匯豐行總辦吳超越將剛剛計算好的一份財務報表擺在了羅耀國跟前:“殿下,已經算好了。在扣除一部分暫時無法追索到的收益后,匯豐銀行、花旗洋行、真約銀行、三鑫公司在這場交易所之戰中的總獲利高達2780萬太平銀元外加維也納銀行20的股份,以及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的全部剩余資產,還有沙遜洋行、荷蘭東印度銀行在中、日、朝、琉球等國的固定資產這些固定資產還有他們經營了多年才建立起來的商業渠道的價值初步估計,至少也價值1000萬太平銀元,真可謂是大獲全勝啊!”
“楊秀清賺了多少?”羅耀國接過財報一邊翻看,一邊問起了東王楊秀清的獲利。
“東王的朝鮮銀行也在上海交易所開了大米空頭倉位,”吳超越馬上取出了一份早就準備好的評估報告,“他還賣了50萬石從日本長崎弄來的大米給咱們,估計也賺了不少。兩者相加,應該有五六百萬太平銀元!另外,那個什么長崎共和國似乎也有東王的一份.”
羅耀國思索了一會兒,扭頭對守在一旁的瑪利亞道:“給東王去封信,告訴他可以接手荷蘭人在長崎的資產,并且請他出面調停太平天國和荷蘭王國之間的沖突.條件是荷蘭可以保留蘇門答臘島,可以以合理價格出售他們在東印度群島其他地區的資產,我暫時也不會再向荷蘭東印度銀行追債。”
羅耀國不拿蘇門答臘島,不向荷蘭東印度銀行追債可不是因為心善。不拿蘇門答臘島是因為英國一定會進行干涉——蘇門答臘島加上馬來半島組成了馬六甲水道。如果太平天國拿下蘇門答臘島,那么馬六甲水道就會變成太平天國和英國共有,這就太刺激英國人了。
另外,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巽他海峽現在是天國、荷蘭“共有”,但實際控制權已經在太平天國手里了。天國西進印度洋,南下澳大利亞的航道都已經暢通,暫時不拿蘇門答臘也不要緊。
至于荷蘭東印度銀行——暫時不追債不等于永久不追債!根據上海交易所的清算報告,荷蘭東印度銀行持有的合約被強平后所產生的虧空多達二百多萬,即便用它在上海、長崎、大阪、釜山的資產抵債,最后還差了一百多萬太平銀元。
這筆爛賬不妨先掛著,看看荷蘭人是不是會援救荷蘭東印度銀行?如果不救了,讓它倒閉。那羅耀國也沒轍。如果荷蘭人把他們的東印度銀行救活了,到時候再委托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去追賬
1859年1月8日,天京下關。
長江水奔流向東,六艘彈痕累累的“上海級”巡洋艦的則逆流而來,在萬眾矚目之下,出現在了下關附近的長江江面之上。
“鳴禮炮!”
隨著陸軍部長燕王秦日綱令旗揮下,八十八門紅衣大炮齊鳴。硝煙尚未散盡,帶著嶄新的藍色軍帽的太平天國海軍官兵已列隊舷側。軍官們嶄新的呢子軍服綴著黃銅紐扣,水兵們也穿著棉布面料的藍色水兵服,持槍肅立,其中還有不少傷員,在同袍的攙扶下出現在了一大清早就聚集在下關碼頭上的國人代表和天京市民們的視線當中——今天在天京下關舉行的是海軍奏凱閱兵禮!
“太平天國南洋艦隊將士.”羅耀國的聲音被江風扯碎,“授勛!授軍銜!”
譚紹光被兩名水兵攙扶著踏上第一個踏上了紅毯,這位用蒸汽艦打跳幫戰的英雄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永遠失去了一條胳膊,左臂的袖子空空蕩蕩。
當羅耀國將一枚“一等太平勛章”別在他胸前時,這個童子兵出身的太平軍海軍猛將突然嚎啕:“我的三十八個兄弟都和巴達維亞號一起沉了.”
“天國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羅耀國熱淚盈眶,拍了拍這個英雄的肩膀,然后將一枚象征著少將軍銜的金星戴在了他的呢子軍服的領章上
羅耀國頓了頓,又對譚紹光說:“譚兄弟,咱們的國人大會已經通過了《英烈撫恤條例》,除了一次性的撫恤和追贈的軍銜、爵位之外,凡是陣亡將士的家屬都可授田五十到一百畝,重度傷殘者等同.另外,凡是天國英烈和功勛國人,升天后牌位都可以進入天京的拜上帝會總堂,世世代代受人敬仰!”
在給譚紹光受銜受勛之后,在巽他海峽大海戰中立下功勛的將士們,包括王琰、張寶、周文嘉、范汝增、黃呈忠、吉慶元、陳永盛、陳阿水、陳永昌等人都一一走到羅耀國跟前,接受羅耀國親自授予的軍銜和勛章。稍后,羅耀國等天國“諸神”還會把他們這些功臣的功勛上報給天上的天父、天兄、天王,并為他們授予可以世襲的爵位。
當夕陽將江水染成金紅時,剛剛被授予海軍中將銜的王琰突然拔出佩劍。劍鋒所指處,六艘傷痕累累的“上海級”巡洋艦同時降下戰旗——這是要送陣亡將士最后一程。
“預備——放!”
三千支海軍官兵手中的褐貝斯步槍對空齊射,鉛彈在暮色中劃出血色彈道。
江風嗚咽,羅耀國緩步登上高臺,手持黃絹祭文,面對長江,聲如洪鐘:“維太平天國戊午年冬月,天朝總理大臣羅耀國,謹以赤心碧血,告慰海上忠魂:
爾等奮武于波濤,捐軀于滄海。
炮火焚身而不退,鐵艦沉沒而猶戰。
天父視爾如子,天兄引爾登天。
昔者清妖鎖國,洋夷肆虐;今我天國水師,破浪揚威。巽他一戰,七省膽裂;巨港再捷,紅毛魂飛。
爾等雖死,英靈不滅。當享天京之祀,永受萬民之仰。妻子得田,老幼有養;姓名刻石,功業流芳。
魂兮歸來!觀我天朝,艦炮如林;魂兮歸來!佑我水師,再戰必勝!伏惟尚饗!”
祭文誦畢,三千將士齊聲怒吼:“魂兮歸來!佑我天朝!”聲震長江兩岸,連紫金山的飛鳥都被驚起,盤旋于蒼穹之下。那里新立的英烈碑上,洪秀全親題的“山河同悲”四個金字顯得格外耀眼。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