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要完 第661章 ?天國的危機——人口要爆炸
天歷九年二月初八的清晨,天京城陽光明媚??偫硌瞄T內新建成的小會堂內,十二盞煤氣燈將室內照得通明,一場太平天國的政府工作會議正在召開!
坐在這個小會堂里面開會的,除了人在天京的“諸神”外,就是天國各部的尚書,還有出鎮(zhèn)地方的總督和各省主管民生經濟的總管。
隨著山西和蒙古的歸順和云貴總督朱八在天歷七年、八年間所指揮的云貴平定戰(zhàn)取得勝利,如今的太平天國已經控制了除陜西、甘肅、高原、西域之外的整個中國。
而為了能夠更有效的治理那么大的地盤,那么多的人口,從天歷九年開始,羅耀國就在每年的春天召開一次政府工作會議,好讓地方上匯報一下去年的成績,然后再商量一下新一年的工作重點。當然了,也得協調一下各省之間,還有中央、地方之間的事情。
頭一個匯報的是直隸總督左宗棠,他將北直隸省的黃綢奏報緩緩展開,操著一口湖南官話道:“北直隸省今年新墾荒地一百二十萬畝,棉花產量較去年增長三成,天津織布局新設了八個紡紗車間,四個織布車間,棉布產量增加.”
“老左啊,你這點成績也好意思第一個說?”剛剛上任的燕王秦日綱大笑著拍打東北三省的賬冊,“去年關外新墾黑土地三百萬畝!高粱、大豆堆得糧倉門都關不上!”
石達開的老丈人黃玉昆不甘示弱地亮出兩廣賬目:“廣東去年新增十五座糖廠,廣西的桐油產量”
“哈哈哈該我們云貴了!”云貴總督朱八笑著站起身,朝羅耀國一個抱拳,“總理,末將幸不辱命,云貴兩省,斬首三萬,收降七萬!大理城里的土司老爺們現在早晚都要念《真約》!”
滿堂哄笑聲中,國人大會的議長洪宣嬌的用個小木錘子敲打著檀木桌面,發(fā)出清脆的聲響:“要我說,最喜人的還是戶部統(tǒng)計的在籍人口數目——都已經突破四萬萬哩!”
羅耀國聽到“四萬萬”這個數字,就抬頭看著墻上巨幅的《太平天國全輿圖》,指節(jié)輕輕叩著桌面。這些數字他早已爛熟于心——四川新增丁口六十余萬,湖廣一百余萬,連戰(zhàn)火剛熄的云貴都多了二三十萬。全國各地加一塊,去年一年就增加了幾百萬!照這勢頭,不出五年,太平天國治下就得冒出個相當于法蘭西國人口總和的增量。
而且,根據羅耀國的估計,太平天國的人口增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會保持高速!
這就是“均田紅利”!
因為“均田”讓原本會餓死的人有飯吃,也讓原本娶不上老婆的男人有條件結婚,當然也讓原本會被溺殺的嬰兒活了下來.
“糧食。”羅耀國突然開口,滿屋笑聲戛然而止,“去年各省平均畝產多少?”
程福培的南直隸賬簿翻得嘩嘩響:“上等水田三石半,旱地一石二”
“乾隆年間就是這個數吧?”羅耀國語氣有些凝重,“三萬萬人夠吃的糧,四萬萬人還夠吃嗎?四萬萬人夠吃.那五萬萬人,六萬萬人,七萬萬人呢諸位,歷朝歷代都把人口增長當大好事,是因為他們開國的時候都歷經了一個人口減少一半甚至更多的亂世,開國的時候全國頂天了幾千萬張嘴,漲幾倍也還行。而咱們太平天國開國就有四萬萬,漲四倍是二十萬萬,漲三倍那就是十六萬萬!可咱們全國能墾出多少田?夠不夠人均一畝?”
會堂之內的氣氛一下就凝重起來了。
天國的創(chuàng)業(yè)者大多是農民出身,太知道一畝地能打幾斤糧了,也知道天下大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多地少!
馮云山皺著眉頭說:“進口如何?去年的安南米”
“安南總共才多少余糧?”浙江總管王揆一苦笑,“這兩年廣南、安南,可年年都餓死人??!”
韋昌輝笑道:“要不再打打南洋的主意?爪哇天國的稻子.”
“韋俊才站穩(wěn)腳跟,”湖北總管蕭朝富搖頭,“也不能搜刮太過,況且爪哇島屁大的地方,能出多少糧食?倒是爪哇南邊的那個荒島蠻大的”
你也看上澳大利亞了?羅耀國看了眼蕭朝貴的兄弟,心道:“大洋洲是很好的,不僅土地遼闊,還有豐富的鐵礦、煤礦,而且人口又少就是天父皇上帝為中國人準備的新大陸,可是卻被可恨的白皮搶走了!不過眼下大英帝國還不是太平天國能對付的”
“印度如何?”羅耀國不提澳大利亞,只好把話題轉向了印度,“孟加拉盛產稻米,印度西北又盛產小麥!”
“可印度剛剛打完仗.”湖南總管曾玉珍剛開口,就被安徽總管朱九濤的冷笑打斷:“還不是翼王幫著打的?咱們在印度占塊地皮種水稻也不為過??!”
“咳咳.”羅耀國趕緊打斷這個天地會大佬出身的天國重臣,“我太平天國和英國是盟友!”
瑪利亞笑著插話道:“咱們可以從印度買米咱們可以一邊加快拓殖南洋,一邊從印度買米補充國內的缺口,同時再看看能不能多輸出一些人口去新大陸。也別只盯著北美,南美也是不錯的。”
羅耀國點了點頭,現在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如此了!
當天色變黑的時候,議事廳只剩羅耀國的核心班底。高級顧問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一邊抽著雪茄煙,一邊提出建議:“雅各布·沙遜愿意當咱們的買辦,條件是上海交易所勾掉他八十萬兩呆賬。”
“讓他做夢!”匯豐銀行總辦吳超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他這是要交易所替他吃賠賬嗎?”
總理府總師爺趙文烈打開一份石達開送來的秘密報告:“印度現在是餓殍遍野,年年都餓死好幾十萬人.”
納撒尼爾搖了搖頭:“可是印度依舊在大量出口糧食——這說明印度國內的糧食價格比較低,出口有利可圖。另外,在印度種棉花的收益更好!所以印度的地主更傾向于種棉花和出口糧食.每年餓死幾十萬人只是說明印度的窮人沒有吃飯的錢而已。自由經濟就是這樣殘酷.”
“其實.還有別的辦法!”角落里,太平大學堂靈能系(化學系)的研究生翁同龢突然清了清嗓子。
這位歷史上的“狀元公”在考上太平大學堂后選了理科靈能系——他選不了文科?。∷奈目颇鞘菭钤乃疁?,還學什么?沒得學了,所以就只好去學化學了,而且一直學到了研究生。
不過羅耀國也知道他官迷,沒有耽誤他做官,早早就任命他當了總理府秘書官——還給了他一個正四品的級別。
“班尼·勞斯導師最近正在從煉鋼廠的廢渣中提取過磷酸鈣,從焦化廠的廢料中提取硫酸銨,另外還用印度硝石制取硝石銨.”
“硝石戰(zhàn)爭.”羅耀國突然打斷了翁同龢的話。
“總理,您說什么戰(zhàn)爭?”海軍部長王琰一聽到戰(zhàn)爭就來勁兒了。
羅耀國忽然笑了:“王琰,海軍部可以開始仿造光榮級鐵甲艦了三年后,我需要光榮級能在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取得制海權!”
“南,南美洲?”瑪利亞一愣,“殿下,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有什么?”
“有硝石、鳥糞.還有橡膠!”
霧都倫敦的晨霧還未散盡,摩爾一行人的馬車已停在東印度碼頭。文咸爵士的小牛皮鞋踩在濕漉漉的棧橋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腳印。
“卡爾,你絕對想不到,”文咸指著遠處那艘黑煙滾滾的木殼郵輪,“東方女王號的蒸汽機是格拉斯哥最新的產品,橫渡印度洋只要二十三.”
“我只關心朝鮮的煤礦需要采礦設備?!蹦柧o了緊呢子大衣領口,目光掃過甲板上堆積如山的機械零件,“另外,那些貝塞麥轉爐.”
“放心吧,都裝在底艙了!”文咸拍拍他的肩,突然壓低聲音,“對了,太平天國的'真約之劍'石達開正在加爾各答,他的兩萬軍隊正分批前往爪哇。”他眨眨眼,“以東方女王號的速度,說不定能見到這位傳奇將軍?!?p/>
弗里德里希正指揮苦力搬運他和摩爾的寶貝打字機,聞言就笑道:“那我們得抓緊——聽說這位石將軍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將軍,我很期待和他會面?!?p/>
白斯文則在朝他的兩個兒子揮手道別,還用漢語嚷嚷:“一定要好好念書要不然親王殿下可不會推薦你們去上牛津、劍橋!”
汽笛長鳴中,摩爾最后望了眼霧中的倫敦塔。郵輪緩緩離岸時,文咸在碼頭上喊了句什么,又用手指了指泰晤士河上。弗里德里希倚著欄桿,轉向文咸手指的方向:“看!”
一艘懸掛太平天國旗幟的三桅帆船正駛入泰晤士河口,甲板上堆滿標著“景德鎮(zhèn)”字樣的木箱。白斯文舉起望遠鏡看了看,低聲嘀咕道:“是景德鎮(zhèn)的青花骨瓷吧?嘿嘿,景德鎮(zhèn)要和皇家道爾頓搶飯吃了.”
摩爾點了點頭:“一旦中國實現了工業(yè)化,會有許多中國商品來和歐洲的資本家搶市場的。到了那時.新的時代就來臨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