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提现秒到账,pg比特淘金大奖多少钱,pg人鱼公主实用技巧大全,充钱的捕鱼游戏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1-08-17 08:23:47 我要投稿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

  念奴嬌·斷虹霽雨 宋朝 黃庭堅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念奴嬌·斷虹霽雨》譯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誰知道,今與夕是那么的清輝不足?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寒光零亂,在為誰斟酌這醽醁?

  我和一群年輕人在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離開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老夫,在江南海北,最愛的是是臨風笛。孫郎微笑著,是因為聽著這笛子的聲音。

  《念奴嬌·斷虹霽雨》譯文二

  雨后新晴,天邊出現(xiàn)一道彩虹,萬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巒經(jīng)過雨水的沖刷,仿佛披上了新綠的衣服。月中的桂樹還很茂密,怎么能說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她駕駛著這一輪圓月,在夜空馳騁。月光寒冷,為誰照射在這壇美酒上?

  一群年輕人伴我左右,在微涼的晚風中踏著幽寂的小徑,走進長滿林木的張家小園,暢飲歡談。讓我們斟滿手中的金荷葉杯,雖然離家萬里,可是把酒暢飲的歡聚時刻實在難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歡聽臨風的霜笛。孫郎聽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揚的笛聲。

  《念奴嬌·斷虹霽雨》注釋

  此詞豪放,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為可繼東坡赤壁之歌。”

  念奴嬌:詞牌名。

  諸生:一作“諸甥”。此據(jù)《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改。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西長江邊上。

  張寬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金荷:金質(zhì)蓮花杯。

  文不加點:謂不須修改。

  斷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稱斷虹。

  山染句:謂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長眉毛。

  桂影:相傳月中有桂樹,因稱月中陰影為桂影。扶疏:繁茂紛披貌,意為枝葉繁茂。

  姮娥:月中女神娥。漢時避漢文帝劉垣諱,改稱嫦娥。一輪玉:指圓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陽縣東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綠色,取以釀酒,甘美,名酃淥,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臨風笛:一作“臨風曲”。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予在蜀,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xié) 韻,非也。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音,乃知瀘戎間謂‘笛’為‘獨’,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

  坐來:馬上。霜竹:指笛子。 《樂書》“剪云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

  《念奴嬌·斷虹霽雨》賞析

  此詞寫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紹圣元年)謫居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時。詞中以豪健的筆力,展示出作者面對人生磨難時曠達、倔強、偉岸的襟懷,表達了榮辱不縈于懷、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態(tài)度。整首詞筆墨酣暢淋漓,洋溢著豪邁樂觀的情緒。

  開頭三句描寫開闊的遠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詞人不說“秋空凈”,而曰“凈秋空”,筆勢飛動,寫出了煙消云散、玉宇為之澄清的動態(tài)感。“山染修眉新綠”,寫遠山如美女的長眉,反用《西京雜記》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的故典,已是極嫵媚之情態(tài),而一個“染”字,更寫出了經(jīng)雨水洗刷的青山鮮活的生命力。

  接著寫賞月。此時的月亮是剛過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為了表現(xiàn)它清輝依然,詞人用主觀上的賞愛彌補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賞自然美景的娛悅心情,他接連以三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問句發(fā)問。三個問語如層波疊浪,極寫月色之美和自得其樂的騷人雅興。嫦娥駕駛玉輪是別開生面的奇想。歷來詩人筆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棲”,“嫦娥倚泣”的形象,此處作者卻把她從寂寞清冷的月宮中走出來,并興高采烈地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舊典翻新,非大手筆不能為也。

  此下轉(zhuǎn)而寫月下游園、歡飲和聽曲之樂。“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詞,信筆揮灑,寫灑脫不羈的詞人,正帶著一群愉快的年輕人,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離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三句把詞人豪邁激越之情推向頂峰。這三句是此詞最精彩之處。《世說新語》記載東晉瘐亮武昌時,于氣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樓游賞,瘐亮曰:“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老子,猶老夫,語氣間隱然有一股豪氣。

  作者說自己這一生走南闖北,偏是最愛聽那臨風吹奏的曲子。“最愛臨風笛”句,雄渾瀟灑,豪情滿懷,表現(xiàn)出詞人處逆境而不頹唐的樂觀心情。

  最后一筆帶到那位善吹笛的孫彥立:“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孫郎感遇知音,噴發(fā)奇響,那悠揚的笛聲回響不絕。

  此詞以驚創(chuàng)為奇,其神兀傲,其氣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壯闊的形象中勃發(fā)出一種傲岸不羈之氣。作者自詡此篇“或可繼東坡赤壁之歌”,確乎道出了此詞的風格所。詞人與蘇東坡一樣,飽經(jīng)政治風雨的摧折,卻仍保持著那種倔強兀傲、曠達豪邁的個性,這一點,充分體現(xiàn)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

  《念奴嬌·斷虹霽雨》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紹圣年間,黃庭堅被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后改移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安置。據(jù)任淵《山谷詩集注》附《年譜》,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黃庭堅與一群青年人一起飲酒,有個朋友名叫孫彥立的,善吹笛。于此情此境中,黃庭堅援筆寫下這首詞。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2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艅艎東下,望西江千里,蒼茫煙水。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

  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差足強人意。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眼底河山,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

  翻譯

  艅艎大船東流下,遠望千里西來的大江,只見一片煙水蒼蒼茫茫。若問襄州究竟在哪里?雉堞一直與天邊云霞連接的地方。羊祜的殘碑,諸葛亮的遺跡,都滿載遺恨浴著殘陽。后來的人物,有幾個能有您這樣卓偉超常。

  “其肯為我來耶?”說這話的烏重胤的禮賢下士,才能夠使人們精神振奮,意志增強。不要老是認為現(xiàn)在太平無事了,便避諱討論軍備武裝。眼前的江山,樓頭的鼓角,都流露著英雄的慷慨悲涼。要想得到取功名的機會,在閑暇時就應(yīng)該準備停當。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大江東》《酹江月》等。雙調(diào),一百字。上片九句,押四仄韻;下片十句,押四仄韻。

  張明之:詞人好友,生平不詳。

  京西: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寧五年(1072年)分南、北兩路。北路治所在洛陽,南路治所在襄陽。

  幕:官署,幕府的簡稱。

  艅艎:大艦名。

  西江:西來之大江,指長江中上游。

  煙水:江面上霧靄籠罩。

  襄州:即襄陽,今湖北襄樊市。

  雉堞:城上排列如齒狀的矮墻,作掩護用。

  叔子:西晉大臣羊祜,字叔子。曾以尚書左仆射都督荊州諸軍事,出鎮(zhèn)襄陽。

  殘碑:指羊碑,又稱墮淚碑。羊祜在襄陽十載,有惠政。死后,襄陽百姓為之立廟建碑。

  臥龍:諸葛亮。

  瑰偉:同“瑰瑋”,奇?zhèn)ァ?/p>

  河陽:地名,在今河南孟縣西。

  言兵為諱:忌諱議論軍事。南宋統(tǒng)治集團執(zhí)行投降政策,禁止朝野議論出師北伐之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詞人送友人奔赴襄陽任職之時。當時宋金兩國對峙于襄陽,暫時的平靜麻痹了世人,甚至讓人忘記了收復失地的重任。詞人恐怕友人也被同化,所以寫下該詞,鼓勵友人做好準備,時刻為收復失地不懈努力。

  賞析

  上片首三句“艅艎東下,望西江千里,蒼茫煙水。”突兀而來,描寫臨別時的環(huán)境氛圍,景象蒼茫寥廓,頗有氣勢。“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這二句自問自答,展開了對襄陽的描寫,將遙遠的襄陽用變焦鏡頭拉扯到了讀者眼前,空間距離因為抒情的需要在一瞬間縮短了。“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這三句寫襄陽遺跡,暗點出兩位古代英杰理想未竟而終的遺恨,為歇拍一句稱贊友人作勢。“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歇拍一句盛贊張明之才能的卓絕,并希望他能以前賢自勉,負重自強,完成歷史使命,消除先人的遺恨。

  下片“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差足強人意。”用韓愈《送石處士序》一文成句,是詞人對京西南路安撫使上書辟張明之為幕僚一事的評論,贊揚了他禮賢下士的作風,同時,亦暗示張明之此去定會得到重用。“勿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南宋統(tǒng)治集團實行投降政策,禁止朝野議論出師北伐之事。這二句是詞人對張明之的告誡與勉勵,希望他能恪盡職守,加強戰(zhàn)備。同時也是對當權(quán)者置中原大好河山于不顧的投降政策的嚴正譴責。“眼底河山,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眼下河山淪喪,城樓鼓角震天,這些都足以讓有志之士為痛苦流涕。這三句轉(zhuǎn)入抒情,同時也點明了當前危難的局勢,蒼涼悲壯,體現(xiàn)了詩人對國事的關(guān)心,極富鼓動性。 “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國家多事之秋,正是為國效力,一展抱負、博得功名的機會,閑暇時千萬不可麻痹大意,要常備不懈。末二句再次勉勵張明之抓住機會,建功立業(yè)。這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國事、功業(yè)相勉勵,頓現(xiàn)出送別之人與被送之人的親密關(guān)系,送人之情意亦愈見真摯和親切。

  全詞語言樸實,親切自然,切合摯友送別之口吻。雖為送別詞,卻不作兒女之語,慷慨激昂,一派豪氣,壯人行色,鮮明地表達了詞人的愛國精神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念奴嬌

  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shù)。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念奴嬌字詞解釋:

  1.武陵:今湖南常德縣。

  2.薄:臨近。

  3.朅(juān):來,來到。

  4.吳興:今浙江湖州。

  5.相羊: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 徘徊;盤桓。

  6.光景:風光;景象。

  7.三十六陂:地名。在今 江蘇省 揚州市 。詩文中常用來指湖泊多。

  8.水佩風裳:以水作佩飾,以風為衣裳。

  9.菇蒲:水草。菇即茭白。

  10.青蓋:特指荷葉。

  11.爭忍:猶怎忍。

  12.凌波: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

  13.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14.田田:蓮葉盛密的樣子。

  15.沙際:沙洲或沙灘邊。

  念奴嬌翻譯:

  小舟蕩漾在紅火、繁茂的荷花叢里,記得來時曾經(jīng)與水面鴛鴦結(jié)成伴侶。放眼望三十六處荷塘連綿一氣,罕見游人蹤跡,無數(shù)映水的荷花襯著荷葉在微風中搖曳,就像系著佩帶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葉間吹過涼風,花容粉艷仿佛帶著殘余的酒意,更有水草叢中灑下一陣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輕搖倩影,幽冷的清香飛上我贊美荷花的詩句。

  日暮之際,荷葉如青翠的傘蓋亭亭玉立,情人艷姿已隱然不見,我怎忍心乘舟蕩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時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風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那高高的柳樹垂下綠蔭,肥大的老魚將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間留居。多少圓圓的荷葉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邊的歸路上徘徊,不舍離去。

  念奴嬌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于淳熙十五、十六年來往于杭州、湖州,本篇為他泛舟杭州西湖賞荷花而作。

  念奴嬌賞析:

  起筆蕩舟觀荷,小船攪鬧了艷紅的荷花叢,記得來時曾與水面鴛鴦結(jié)成伴侶,意境美不勝收。放眼望三十六處荷塘連綿一氣,許多游人不曾到過的荷花淀,有更多艷美的荷花。那種“三十六陂”卻“人未到”的清幽絕俗,那種“風為裳,水為佩”的瀟灑古樸,這才是真正“令人挹之無盡”的“幽韻冷香”。荷塘深處,翠碧的荷葉間吹過涼風,花容粉艷仿佛帶著殘余的酒意,更有水草叢中灑下一陣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輕搖倩影,幽冷的清香飛上詞人贊美荷花的詞句。下片寫擔心荷花遲暮、西風摧折的無限眷念。日暮之際,荷葉如青翠的傘蓋亭亭玉立,情人艷姿已隱然不見,“我怎忍心乘舟蕩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時節(jié),為愁情籠罩。“爭忍”寫荷之情,“只恐”寫愛花人之憂慮。“高柳”、“老魚”,多情挽留,更使詞人依戀難舍。全詞寫出荷花美妙之形和高潔之神,體現(xiàn)出詞人惜香愛美的詞情,將讀者引入一個純潔的童心世界。

  個人資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jié)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fā)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fā)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xù)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4

  念奴嬌·石頭城

  清代 鄭燮

  懸?guī)r千尺,借歐刀吳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盡,萬里洪濤噴薄。王浚樓船,旌麾直指,風利何曾泊。船頭列炬,等閑燒斷鐵索。

  而今春去秋來,一江煙雨,萬點征鴻掠。叫盡六朝興廢事,叫斷孝陵殿閣。山色蒼涼,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腳。數(shù)聲漁笛,蘆花風起作作。

  譯文

  在千尺的懸?guī)r上,被鬼斧神工似的削成了城郭。千里長的石頭城迂回不盡,在萬里長江的洪濤中噴薄而出。當年王浚的戰(zhàn)船旗幟飛舞,直指南京,利用風而沒有停泊,在船頭點燃了火炬,輕易燒斷了石頭城的鐵索。

  如今春去秋來,過了很多年,數(shù)萬南飛的大雁飛過,在它的鳴叫聲中,建都在石頭城的許多朝代都相繼滅亡了。山色蒼涼,江水湍急,潮水拍打著空蕩蕩的石頭城。幾聲漁人的笛聲,蘆葦花在風中閃閃發(fā)光。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石頭城:在今江蘇南京市清涼山后,曾是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的都城。石頭城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赫紅色,內(nèi)有大量河光石。此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吳國孫權(quán)遷此,在原址上重筑,取名石頭城。在今清涼山麓,下臨長江,形勢險要,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懸?guī)r:指南京清涼山。

  歐刀吳斧:《后漢書·虞詡傳》,“寧臥歐刀,以示遠近。”春秋時期名工歐冶子和吳國人所鑄造的兵器。 [1]

  回:迂回。

  噴薄:噴涌激蕩。

  王浚:西晉大將,兩任益州刺史,曾用火攻的方式燒斷石頭城的鐵索,攻破東吳。

  樓船:帶樓的戰(zhàn)船。

  旌麾(jīng huī):帥旗;指揮軍隊的旗幟。

  風利何曾泊:據(jù)《晉書·王浚傳》,晉帝要浚到秣陵后受王渾調(diào)度,船過秣陵,浚指著船帆對王渾的信使說”風利不得泊也“,自管下金陵搶功去了。

  “船頭”兩句:是說,王浚用火燒斷東吳攔江的鐵鎖,使得戰(zhàn)船順利通過。等閑:輕易。

  征鴻:南飛的大雁

  “叫盡”兩句:大雁年年南飛,在它的鳴叫聲中,建都在石頭城的許多朝代都相繼滅亡了。斷:廢圮。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墓。

  空城:廢置的石頭城。

  作作:光澤閃爍貌。

  創(chuàng)作背景

  雍正十年(1732年)農(nóng)歷八月初八,詞人在南京江南貢院參加了鄉(xiāng)試,鄉(xiāng)試后游覽了南京的名勝古跡,創(chuàng)作了《念奴嬌·石頭城》。

  賞析

  上片寫石頭城的險要,“懸?guī)r千尺”一句總領(lǐng)全詞,借歐刀吳斧,指借春秋時代著名的工匠歐冶子和吳國鑄造的兵器,來筑成江邊的這座城郭。“千里金城”言其長;“萬里洪濤”狀其險,兩句勾畫,雄形險勢,頓顯眼前。“王浚樓船”五句,寫了一段歷史故事,寫了西晉王浚用火炬燒斷鐵索,攻陷石頭城終獲大勝。可以想見當時戰(zhàn)況何等的慘烈,石頭城再險,又何能阻擋這強大的攻勢。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西塞山懷古》一詩中,有“千尋鐵索沉江低,一片降帆出石頭”之句,也是說的這段故事。

  下片抒懷,從石頭城說開去,虎踞龍盤,六朝古都,“春去秋來”,歷經(jīng)千古盛衰,只剩下“一江煙雨”,而每年一度秋去春還的陣陣大雁,在石頭城的上空,叫盡了六朝興廢的往事,也叫斷了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明孝陵的殿閣。而蒼涼的山色,悍急的江流,拍打著早已廢圯的石頭城,留給人們一段歷史興衰的往事。

  全詞通過描寫石頭城的衰敗荒涼,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歷代王朝興衰的無奈和感慨。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5

  念奴嬌·春雪詠蘭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

  當日九畹光風,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jié)。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jié)。

  翻譯

  我問老天這究竟是為什么,已經(jīng)是陽春三月, 龍山一帶卻還千里飛雪?凌波而來送我玉佩的您不見了,還說什么龍宮仙闕。南方宮殿已經(jīng)如煙銷云散,連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也顯得寒冷。料想那里的花全都給折斷,只有我還在這深山中顧影自憐,“不如歸去”的啼聲讓人悲痛欲絕。

  回想當年九畹種蘭花的情形,那么多的花含著清徹的露珠,是您親手為我們分開花葉。我曾經(jīng)投入您多情的懷抱,氣味相投我們同心相結(jié)。您卻走了,玉殞香銷,連美麗的身影也消失在濃霧之中,白白里留下送給我的金跳脫。我在洛水之濱,尋找著再度降臨的美好時節(jié)。

  注釋

  解佩凌波:指江妃、洛神,以美人象征國君。

  蕊珠:道教經(jīng)典中所說的仙宮。

  嫣然:美好的樣子。

  鴂:杜鵑。

  九畹:《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薰之百畝。”后以“九畹”為蘭花的典實。

  金跳脫:一種婦女戴的首飾。

  洛濱江上:指洛水與江水之濱,照應(yīng)前洛神、江妃。

  賞析

  詞開頭“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即化用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干體》“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句意,以問句領(lǐng)起。作者責問老天,為什么會在春意正盛的時節(jié)千里迢迢送來北方寒山的飛雪。“春深”而有“飛雪”,反常且令人痛苦,這幕情景實際是隱喻明朝的美好河山競遭受清軍鐵蹄蹂躪。下面兩句,謂大雪漫空飛舞,解佩相贈的漢皋游女和凌波微步的洛水宓妃都不見蹤影,更何況天界的仙宮寶闕。這里“解佩凌波”當喻指抗清的志士。“人不見”,則是說他們多遭不幸。以下便轉(zhuǎn)入題中之“詠蘭”。“楚殿”、“湘潭”,所用地名令人聯(lián)想到流放沅湘的戰(zhàn)國楚偉大詩人屈原。“煙微”、“月冷”都是凄迷之景,見出作者的惆悵悲苦。而幽蘭皆遭“攀折”,就是他心懷惻愴的原因。歇拍作者以空谷幽蘭自擬,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的典故,表達他的傷時之情。作者在清順治二年(1645)松江起義兵敗后,曾一度隱居,此處“幽谷”云云,即指此。

  下片換頭回憶往事,“九畹”用上引《離騷》句意,“光風”用《招魂》“光風轉(zhuǎn)蕙,氾崇蘭些”句意,表現(xiàn)幽蘭在佳人的“纖手”中流芬揚馥的情狀,隱喻自己深受大明王朝的國恩。“數(shù)莖清露”,象征著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忠貞的氣節(jié)。這里將香草關(guān)人結(jié)合起來,比興之義尤為精微。下面兩句,進一步用“多情懷袖”、“同心千結(jié)”傾訴自己的忠愛纏綿意緒,“多情懷袖”承上文之“纖手”, “同心千結(jié)”承上文之“花葉”。這幾句“當日”、“曾在”應(yīng)是指崇禎朝之事,此后則“玉腕香消,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也就是說他的報國之心不被理解,頗和明珠投暗之恨。聯(lián)系作者身世,他在南明弘光時數(shù)次上書指陳時政,均未受重視,遂辭職歸家.這里的“空贈金跳脫”便不難索解,“空贈”兩字。惋惜之意極濃,實在是感慨萬端之語。而“香消”、“霧掩”,也隱含對弘光時忠良遭斥、奸佞當?shù)赖呐u之意,結(jié)拍兩句。“洛濱江上”,結(jié)構(gòu)上遙應(yīng)“解佩凌波”,似指剛成立的南明永歷政權(quán),接受其領(lǐng)導的抗清義軍有瞿式耜等部,據(jù)有兩廣、云貴、四川等地;“尋芳再望佳節(jié)”,就是期望這一股抗清力量能夠完成國家復興的艱苦事業(yè)。

  全詞主要以蘭自喻,個別地方喻抗清志士,另以關(guān)人或指忠臣義士,或指君王主上,都與楚辭美人香草之孤忠隱約之言一脈相承,意深情遠,亦婉麗亦蒼涼。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于清順治四年(1647)三月,時作者隱居于幽谷。作者為了寄托自己深深的愛國情愫以及表達自己內(nèi)心報國無門的情感而寫下這首詩。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6

  念奴嬌·策勛萬里原文

  策勛萬里 ,笑書生骨相,有誰相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fā)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

  何事匹馬塵埃,東西南北,十載猶羈旅?只恐陳登容易笑,負卻故園雞黍。笛里關(guān)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佇。吾今未老,不須清淚如雨。

  翻譯

  立功邊疆,是誰在推許我的面相?我自恃壯志凌云,羞于與胸無大志的碌碌無為之輩相比。(我)酒后又雄健有力的言談,一把長劍舞出奇異的氣度,張口便可吐出令人驚異的詩句。(卻因)際遇難逢,不得機會,無法如黃鶴一般輕快地飛翔,一展抱負。

  我騎著馬兒東西南北漫游各地,十年了仍客寄他鄉(xiāng)。只關(guān)心家鄉(xiāng)的農(nóng)家飯菜,只怕要被陳登所恥笑。國家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而我卻沉湎于自家田園之中,回頭看去凝神久立,內(nèi)心極不平靜。但是我的年紀尚未老大,也不應(yīng)太多失望。

  注釋

  策勛萬里:立功萬里外而記功于策。

  骨相:骨骼相貌。古人以此推測人的命和性。

  紛紛:眾多。

  酒雄談:雄辯的言論。

  奇氣:不平凡的志氣。

  風云無便:言時局不給予施展抱負的機會。

  風云:局勢。

  黃鵠輕舉:謂遠走高飛,建立功業(yè)。

  陳登:三國人,字元龍,多豪氣,身處江湖卻有救世之意。此處言自己的退世之思怕為陳登笑話。此處反用其意。

  故園雞黍:家鄉(xiāng)豐盛的飯菜。喻鄉(xiāng)人深厚的情誼。

  關(guān)山:泛指各種關(guān)隘。

  賞析

  這首詞以賦法述懷,即借用形象的語言去鋪寫自己的心志懷抱。上闋描寫自己的壯志奇才、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感嘆。“策勛萬里”,抱負不凡;“酒發(fā)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浯”,才氣超群,但是,終究無人相許,故難以施展抱負,“未容”二字包含了多少憤慨之情,不平之氣。下闋緊承“風云無便”二句寫自己的遭遇:不僅壯志未酬,抱負成空,而且“匹馬塵埃,東西南北猶羈旅。”面對這種現(xiàn)實,作者內(nèi)心充滿了濟世與退隱的矛盾,最后兩句既是對自己的慰勉,也是對社會的控訴。萬里、東西南北,境界遼闊;劍、風云、黃鶴、馬,意象雄健;曲折有致,一氣流貫,為明詞中的佳作。

  詞的開頭三句即從薛相士來訪說起。“策勛萬里”即立功萬里,“策勛”,記功于策。“骨相”,指人的骨骼和形體相貌,古代相命以骨相推算人的命運。“有誰曾許”,指薛相士對他的骨相的稱許。從這里不難看出,雖然他在《贈薛相士》詩中,說自己并不相信所謂自己將富貴的話,也無意出仕,但他內(nèi)心對這相士的話還是頗為相信,并以此自得的。二、三句以一“笑”字領(lǐng)起,頗有幾分得意。四、五二句,就透出了這種情緒:“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他自信自己平生的志向一定會實現(xiàn),因而羞與蕓蕓眾男女比肩并列。“酒發(fā)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這三句是他狂放不羈、英姿勃發(fā)的年輕生活情景的真實寫照,顯然,他不僅以一詩人自期,更期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他把自己不能功成名就歸之于未有合適的機遇,“黃鵠”,即天鵝,“輕舉”,有輕舉妄動之意。高啟生活的蘇州一帶,這時還是張士誠農(nóng)民起義軍活動區(qū)域,高啟不肯與張士誠政權(quán)合作,他看出張士誠政權(quán)是個短命的政權(quán)。

  詞的下闋緊扣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fā)不得志的悲哀。“何事”三句,對自己過去十年的漂泊動蕩生活作了很好的概括:從十六歲起即知名于世,迄今已整整十年,這些年間,他來往于北郭、青丘間,還曾去城中一游。“匹馬塵埃”一句寫出了詞人在塵世間苦苦尋覓報國之路的形象,十年的努力,并未使他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所。“只恐”二句用三國時許汜與陳登的典故,作者以許汜自比,因為自己關(guān)心的只是“故園雞黍”,故恐為陳登所笑。“笛里關(guān)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佇”三句,寫自己不平靜的心境。這幾年,國家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而他卻沉湎于自家田園之中,故他對這種消沉無所作為的生活狀況不甘心,內(nèi)心并不平靜。后結(jié)二句,詞意微微振起,相信自己年紀尚未老大,不應(yīng)當過于失望。從這首詩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詞人政治上是軟弱的,他有遠大的抱負,卻沒有足夠的膽識,所以當朱元璋任命他為戶部右侍郎時,他又堅辭不受,而僅以詩人終其一生。

  作者在詞中,書寫了其凌云壯志的理想與匹馬羈旅的現(xiàn)實處境,將豪放個性、非凡才能與被迫借酒澆愁、神傷意迷的無聊生活加以對比,以抒發(fā)壯志未酬的強烈苦悶。其中如“酒發(fā)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一氣貫注,而“笛里關(guān)山”與“樽前日月”的矛盾,“黃鵠輕舉”與“風云無便”的矛盾又在不經(jīng)意中抒發(fā)出來,作者借“命相”說抒發(fā)牢騷,因而不能把它當做“詞讖”來解讀。感嘆不遇,卻是多哀矜己才;處困思奮,又顯其自負自傲;作者的豪放,是慷慨中的“疏狂”。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7

  念奴嬌·洞庭春晚原文

  洞庭春晚,舊傳恐是,人間尤物。收拾瑤池傾國艷,來向朱欄一壁。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態(tài),是誰教避人杰。

  酒罷歸對寒窗,相留昨夜,應(yīng)是梅花發(fā)。賦了高唐猶想像,不管孤燈明滅。半面難期,多情易感,愁點星星發(fā)。繞梁聲在,為伊忘味三月。

  翻譯

  洞庭春喝得比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來得晚,舊時相傳大概就這樣,但確實人間物之絕美者。收拾瑤池的時候,把她從瑤池移到朱欄這邊來的,是傾國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發(fā)陣陣的香味,使黃鶯隔簾而語,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潔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態(tài),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讓?

  酒宴歸來,對著寒窗,仿佛記起昨夜乘醉賞花,梅花應(yīng)該正在開放。猶如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賦高唐一樣,久久不能忘懷,不管燈的明亮或者熄滅,如此美好晤面恐難以后再難遇見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傷感,以致為愁而鬢發(fā)斑白。猶如聽了韓娥的歌聲,舜的音樂,縈繞腦際,經(jīng)久不忘,甚至達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癡迷境地。

  注釋

  洞庭春:又為酒名。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舊稱絕色女子。亦指物之絕美者。

  瑤池:神話中稱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龍香:指龍涎香。

  人杰:當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賦》。

  難期:難以實現(xiàn)。

  星星發(fā):斑白之發(fā)。

  繞梁聲:即馀音繞梁。極言《韶》樂之美。

  賞析

  這首詞是詠梅的,主要是用擬人手法描述所詠之物,也是在抒發(fā)對佳人的思慕之情。

  詞開頭三句寫其美,寫其給人的總體印象。劉后村詠梅詩說:“世間尤物難調(diào)護,寒怕開遲暖怕飛”(《全芳備祖前集》卷一)作者說他所詠之物“舊傳恐是,人間尤物”,使用“尤物”二字,一方面說明它是“物之絕美者”,另一面也暗示出所詠之物為梅。“收拾”二句寫其來歷。辛棄疾在《瑞鶴仙·賦梅》詞中稱梅有“瑤池舊約”,而在《念奴嬌·題梅》詞中又說:“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惜”,均說梅同瑤池有密切關(guān)系。此處與之同意,言其所詠之物是從瑤池移到朱欄這邊來的,是傾國仙姝,進一步暗示他吟詠的是梅。

  “透戶”三句寫其特點。一是如姑射仙子,玉肌冰骨;二是特香,可以透出室外,使黃鶯隔簾而語,令人神移。結(jié)尾二句言其為花妖。一方面照應(yīng)“瑤池傾國艷”五字,另一方面寫其有迷人的魅力,進一步揭示其無與倫比的美色。

  “酒罷”三句追憶昨夜所見。如果說“月妖”二句是寫花避人,而過片三句則寫人憐花,詞的意脈似斷而實續(xù)。言昨夜晚間,痛飲洞庭春,意欲一睹“月妖真態(tài)”,但他避而不見,及歸對寒窗,仿佛記起昨夜乘醉賞花。“應(yīng)是梅花發(fā)”,點明所詠之物為梅,使人豁然開朗,醒明了題旨。

  “賦了”二句寫昨夜賞梅給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猶如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賦高唐一樣,久久不能忘懷,而“不管孤燈明滅。”可見其感情何等專注,而他對梅花之美又是多么神往。

  “半面”三句宕開一筆,言如此美好晤面恐難再逢,然而多情之人易于傷感,以致為愁而鬢發(fā)斑白。結(jié)尾二句寫其印象之深刻,猶如聽了韓娥的歌聲,舜的音樂,縈繞腦際,經(jīng)久不忘,甚至達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癡迷境地。

  這首詞看似以人擬花,其實也很可能又以物擬人,借梅花寫其意中人,故詞中所詠之物與人若即若離而又不即不離,達到了物人合一的境界,藝術(shù)上達到了極高境地。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8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zhèn),飛揚跋扈。淮蔡雄藩聯(lián)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媕婀群議,共云旄節(jié)應(yīng)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擒賊功名歸訴。半夜銜枚,滿城深雪,忽已亡懸瓠。明堂坐治,中興高映千古。

  賞析

  這首詞是李綱寫的七首詠史詞之一。是寫唐憲宗李純平定淮西藩鎮(zhèn)(方鎮(zhèn))割據(jù)的史實的。唐代自安史之亂開始,各地節(jié)度使勢力逐漸強大,擁有自己的政權(quán)、兵權(quán)、財權(quán),每擁兵自重,割據(jù)一方,不聽朝廷號令,儼然獨立王國。這種尾大不掉的`局面日趨嚴重,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統(tǒng)一。淮西節(jié)度使吳元濟就是這種割據(jù)一方的方鎮(zhèn)之一。

  上片開始三句概寫方鎮(zhèn)之禍。一針見血地指出,晚唐各地方鎮(zhèn)之所以飛揚跋扈,其原因就在于朝廷姑息養(yǎng)奸,容忍遷就。唐代節(jié)度使本是由朝廷任命的,安史之亂后,各地節(jié)度使不由朝廷任命,自行決定父死子繼,或由節(jié)度使的權(quán)臣繼立,再由朝廷于事后在形式上加以追認。這種追認也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如此。唐肅宗以后的皇帝大多是這樣。

  下面具體講淮西節(jié)度使。“淮蔡雄藩連四郡,千里公然旅拒。”“淮蔡”,指淮西節(jié)度使的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附近)。“連四郡”,指淮西節(jié)度使吳元濟割據(jù)作亂,與山南東道梁崇義、淄青(今山東)的李納、魏博(今山東聊城)的田悅、成德(今河北)的李惟岳四鎮(zhèn)聯(lián)合,抗拒朝廷。“旅拒”,即聚眾抗拒。當時吳元濟聯(lián)合四鎮(zhèn),地連千里,氣焰囂張。

  這些作惡的人互相勾結(jié),狼狽為奸,甚至“潛傷宰輔”。例如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竟敢派刺客暗殺力主出兵平定方鎮(zhèn)割據(jù)的宰相武元衡,并刺傷御史中丞裴度。企圖用恐怖手段阻止朝廷及大臣們對方鎮(zhèn)的討伐。“誰敢分明語?”是說在這種情況下,誰敢公開主張討伐藩鎮(zhèn)呢?“媕婀群議,共云旄節(jié)應(yīng)付”。媕(ān)婀,依違兩可,猶豫不決的意思。朝臣們攝于方鎮(zhèn)淫威,在朝廷討論方鎮(zhèn)問題時,態(tài)度曖昧,猶豫不決,都主張“旄節(jié)應(yīng)付”。自唐玄宗時起,朝廷任命節(jié)度使,要賜給旌旄、符節(jié),作為朝廷承認的標志。朝臣們主張朝廷采取遷就態(tài)度,承認各地自任的節(jié)度使,授給旄節(jié),承認既成事實,只求息事寧人,敷衍塞責。因此,節(jié)度使們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這就是首句所說的“晚唐姑息”。

  下片贊揚憲宗討伐淮西節(jié)度使吳元濟的功跡。“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于穆”,見《詩經(jīng)·周頌·清廟》:“于穆清廟。”于,嘆詞;穆,美好。天子,指唐憲宗。登庸,重用。這幾句是稱贊唐憲宗英明果斷,重用裴度為相,決定出兵平定淮西,與“旄節(jié)應(yīng)付”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使李愬領(lǐng)軍,趁雪夜銜枚疾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直入蔡州城,生擒吳元濟。“銜枚”,古代秘密行軍令士兵口銜小棒以止聲。

  懸瓠,地名,今河南汝南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里借指蔡州。從裴度平定淮西來看,方鎮(zhèn)也不是強大得不可戰(zhàn)勝,只要朝廷肯下決心,態(tài)度果斷,是不難平定的。據(jù)《宋史·李綱傳》載,宋欽宗曾手書《裴度傳》賜李綱,意思是希望他作南宋的裴度。李綱深為感概地說:“臣曾不足以望裴度萬分之一,然寇攘外患,可以掃除,小人在朝,蠹害難去。”李綱之才,不亞裴度,可惜宋欽宗不是唐憲宗,李綱終無用武之地,只好寫下這首《念奴嬌》詞以自抒懷抱而已。

  憲宗平定淮西,雖未根本解決唐代的方鎮(zhèn)問題,但打擊了方鎮(zhèn)的氣焰,提高了朝廷的威信。所以李綱把這件事看作是天子坐明堂治理天下的表現(xiàn),而且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中興事業(yè),光照千古。明堂是周天子宣揚政教的殿堂,是對唐憲宗的歌頌。李綱是從正面歌頌唐憲宗,從側(cè)面含蓄地批評了宋欽宗,贊揚裴度,也寄托了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借古喻今,用意深厚。

  這首詞散文化的傾向較重,特別就語言來看,基本是散文句法,敘事、議論較多,而藝術(shù)形象性似嫌不夠,但在思想內(nèi)容方面深刻感人。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念奴嬌·炎精中否

  宋代:黃中輔

  炎精中否?嘆人材委靡,都無英物。胡馬長驅(qū)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草廬三顧,豈無高臥賢杰?

  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翠羽南巡,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fā)。孤忠耿耿,劍铓冷浸秋月。

  譯文:

  炎精中否?嘆人材委靡,都無英物。胡馬長驅(qū)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草廬三顧,豈無高臥賢杰?

  宋朝的國勢還是如日中天嗎?可嘆人材平庸,不見杰出的英雄。金兵長驅(qū)直入三困汴京,誰是保國的壁壘長城?天翻地復,二帝被虜,深仇大恨何時雪清。君王求賢三顧茅廬,民間自有隱居的豪英。

  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翠羽南巡,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fā)。孤忠耿耿,劍铓冷浸秋月。

  上天希驥大宋中興,新皇神武英明,如周武王姬發(fā)一樣賢明。海內(nèi)邊陲愿為朝廷效力,狂妄的金人很快就要灰飛煙滅無蹤。高宗南渡駕興臨安,使人無處拜謁宮廷。空懷憤慨激昂,一腔孤忠,相伴只有秋月下閃著冷光的劍鋒。

  注釋:

  炎精中否(pǐ)?嘆人材委靡,都無英物。胡馬長驅(qū)三犯闕(què),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草廬三顧,豈無高臥賢杰?

  精:太陽的別稱,引申為國運。中否:是否處于正中。胡馬:指金兵。闕:皇宮前面兩邊的門樓,代指京城。萬國:天下、四面八方。兩宮:指宋徽宗和宋欽宗,當時都被俘虜囚禁在北方。草廬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zhǒng)曾孫周發(fā)。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翠羽南巡,叩閽(hūn)無路,徒有沖冠發(fā)。孤忠耿耿,劍铓(máng)冷浸秋月。

  踵:追逐、追隨。曾孫周發(fā):指周武王姬發(fā),繼承文王未競之業(yè),滅商興周。翠羽: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指皇帝的儀仗。閽:宮門。劍铓:劍的尖鋒。

  賞析:

  上片感嘆廣大的中原大地,沒有御寇的統(tǒng)帥,也沒有堅強能戰(zhàn)的軍隊作保衛(wèi)國家的長城,致使胡馬的鐵蹄三次入侵,直搗京闕,百姓奔走逃難,徽欽二帝被擄幽陷。表達了詞中對國勢衰頹及朝中人材平庸無能表示憂慮。“胡馬長驅(qū)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兩句把不滿直接指向尸位素餐的文武百官,也企盼出現(xiàn)一位挽狂瀾于既倒的“長城堅壁”。“草廬三顧,豈無高臥賢杰”兩句,則委婉地勸誡朝廷要像劉備三顧茅廬延請諸葛亮出山一樣,延攬人材,中興宋室天下。當時許多詞人都抒發(fā)過對入侵者的強烈憤怒,但到此時,由于投降派的得逞,致使抗戰(zhàn)受到阻撓,那憤怒的憂國之音,無可奈何地降低了音調(diào),從憤于外患而轉(zhuǎn)向憤于內(nèi)患。

  下片“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五句對敵我雙方的實力條件作了詳盡的分析,指出新皇帝上應(yīng)天時,下順民心,又占盡地利,打敗狂傲的敵人大局已定。“翠羽南巡,叩閣無路,徒有沖冠發(fā)”三句是一大轉(zhuǎn)折,“翠羽南巡”四個字似褒實貶,對高宗置大局于不顧,聞風喪膽渡江南逃,貽誤了中興的大好時機表示深切的痛惜和強烈的不滿、后兩句則是在宣泄自己空懷一腔熱血報國無門,“叩閽無路”的無不奈何的悲衰。結(jié)尾兩句“孤忠耿耿,劍錐冷浸秋月”似乎是在表明詞人殺敵報國之心不泯,隨時準備揮劍上陣,殺退金虜,中興大宋王朝的夙愿。

  全詞表現(xiàn)了詞人對朝廷無人、恢復無期的無比憤慨和對國家的耿耿忠心。詞人的感情“高”而不“亢”,“壯”而不“強”,“憤”而含“悲”,為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充滿了危機感和焦灼感,使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那被壓抑的豪放,和深沉的悲涼。上片多用問句, “誰作長城堅壁?” “此恨何時雪?”淋漓盡致地宣泄心中的憤激之情。“豈無高臥賢杰”與下片“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fā)”對應(yīng),寫出“孤忠耿耿”、報國無門之痛。全詞前后貫通,起伏跌宕,一氣呵成。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譯文: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一般。風拂動著眉梢和身軀,人兒仿佛就在水晶宮殿里一樣。遙看天際,龍翻偃舞,宮殿如畫,能感受到那兒歌舞升平而沸騰的氣氛。白霜(月光)鋪滿大地,(我)愿意乘著繽紛的云朵騰空而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仍記得舊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暢飲,望云飄月移。過往的情境如剛消逝的夢,轉(zhuǎn)眼卻到了去年此時。自西而來的青雀與嫦娥都告知我佳節(jié)(中秋)快到了。(我)寄托舊知好友捎信于你,萬萬別辜負了這月宮甘甜的香醪。

  注釋: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yǎn)蹇(jiǎn),觀闕嵯(cuó)峨(é),縹(piāo)緲(miǎo)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偃蹇:驕橫;傲慢;盛氣凌人。嵯峨:屹立。縹緲:形容空虛渺茫

  記得去年今夕,釃(shī)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chóu)侶,莫負廣寒沈醉。

  釃酒:斟酒。儔侶:伴侶;朋輩。

  賞析:

  此詞浮想殊奇,造語浪漫,對月之人似親昨月宮,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詞人貌似仙人,而懷中仍洗不盡塵世煩惱,人間天上渾然寫來,仙骨凡心雜錯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兩結(jié)拍,上結(jié)“欲跨彩云飛起”,有超俗之想,下結(jié)“莫負廣寒沈醉”,又顯感傷,大起大落中,將矛盾的心態(tài)淋漓吐出。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原文:

  念奴嬌·昆侖

  [近現(xiàn)代]毛澤東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譯文

  破空而出了,高大險峻的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衰盛。終年積雪,山脈蜿蜒不絕,好像無數(shù)的白龍正在空中飛舞,攪得天地一片冰寒。夏天冰雪消融,江河縱橫流淌,人也許為魚鱉所食。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說一說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積雪。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里,整個地球?qū)⑾襁@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注釋

  橫空出世:橫空,橫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險峻。

  莽:莽莽,狀高大。《小爾雅》:莽,大也。后世引申有魯莽、莽撞、勐健諸義。

  昆侖:即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或玉山。

  閱盡人間春色:閱盡,看足、看盡、看遍。人間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飛起玉龍三百萬:玉龍,白色的龍;三百萬是形容其多。

  攪得:鬧得、搞得。今語的“搞”,早期白話作品中都作“攪”。周天寒徹:滿天冷透。

  消溶:積雪消融、融化。

  江河橫溢:長江黃河都發(fā)源于昆侖山脈,所以昆侖山積雪消融,江河水量大增,都會泛濫起來。橫溢:就是橫流,即泛濫。

  人或為魚鱉:江河橫濫,洪水成災(zāi),人也許為魚鱉所食。《左傳·昭公元年》:“微(沒有)禹,吾其魚乎!”

  千秋:千年。功罪:昆侖山給長江黃河輸送的水源給人民帶來了許多好處,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這是功;造成洪水泛濫,因而給人民帶來災(zāi)禍,這是罪。在這里,罪是實寫,功是虛寫。

  誰人:何人。曾與:曾給、曾為。《詩詞曲語詞匯釋》:“與,為也,給也。”

  安得:怎得、哪得。倚天抽寶劍:傳楚宋玉作《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寶劍極長和帶劍的人極高大。

  遺(wèi):贈與。

  還東國:首次發(fā)表時原作“留中國”,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還東國”。

  環(huán)球:一作寰球,整個地球。

  賞析: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欣賞者只有讓自己同作者一樣,遺世獨立,雄踞天外,用吞吐日月的胸襟、睥睨宇宙的視野去擁抱和審視,才能“藝術(shù)地掌握”這座大山。空間——它凌空橫亙,超絕人寰。時間——它盡覽人世春秋炎涼,不知其何時生、何時滅。空間的無比廣闊,時間的無比曠遠,這就是詞作者所感受的并且要讓讀詞人感受的昆侖山。這樣一座赫赫在目的大山,如何不使人感到生野、粗獷呢?著一“莽”字,恰可表達這座大山所具有的崇高之美。時空范圍的曠遠、形體的粗獷與力量,正是構(gòu)成自然物崇高之美的重要因素。應(yīng)當說,開篇幾句,十分強烈地表現(xiàn)了作者乍見赫赫有名的昆侖山時產(chǎn)生的包含著驚詫、景仰、亢奮與自豪等情愫的審美感受,是對審美對象巨大的時空存在及其自然形式較為直接、單純的審美反應(yīng)。這幾句極見筆力的描寫,比起古人“崧高維岳,駿極于天”(《詩·大雅·崧高》)之類的名句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飛起玉龍三百萬”,出自前人名句“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改“戰(zhàn)罷”為“飛起”,對于原句而言,是化頹勢為勃起,對于狀寫對象而言,則有如九轉(zhuǎn)金丹,著令莽莽群山,飛升九天作群龍舞。這一神奇想象,本由群山逶迤,雪白如玉生發(fā)出來,因而隨之而來的“攪得周天寒徹”,與其說是想象,不如說是扣住雪山寫實,是以藝術(shù)語言揭示昆侖山對自然氣候的影響。至此,作者對于昆侖頗有“高山仰止”意味的崇高美感頓然因“周天寒徹”而冷靜下來,并且老實不客氣地著一“攪”字,顯示了情思的轉(zhuǎn)折與變化。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還是在寫昆侖,寫昆侖積雪遇夏消溶,寫昆侖可使長江黃河暴漲成災(zāi),寫昆侖可使人葬身魚腹。這幾句,循著“周天寒徹”而來,情思冷峻,挾著幾分寒意,筆觸由高山而江河,而人世生活,訴說了昆侖對人類的危害。須知,這是在1935年夏天。作者是肩負著抗日救亡、民族民主革命的沉重的歷史使命,轉(zhuǎn)戰(zhàn)二萬余里之后爬上岷山支脈,才得以眺望昆侖山的尊容的。當他的目光投向人世生活時,他怎么可能將自己的詩情、筆觸流連于昆侖山自然形式的賞玩、描摹呢?怎么能不訴說昆侖對他的同胞的危害并且聯(lián)想起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蹂躪呢?又怎么能不由此而引發(fā)對中華民族苦難的歷史、現(xiàn)實及其未來前途的深沉思考呢?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這是一位歷史巨人發(fā)出的深沉的喟嘆。天地悠悠,世事悠悠,情也悠悠。這千秋功罪,又當如何評說?這首詞最早發(fā)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下半闋,詩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侖道,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你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這高”、“這多雪”中的“這”字用得簡省好看,顯得詩人內(nèi)心篤定大氣,僅兩個“不要”就解決了。接著是“安得倚天抽寶劍”一句,令人聯(lián)想到稼軒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二句“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以及李白《臨江王節(jié)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甚至還令筆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俠小說的名字《倚天屠龍記》。而詩人毛澤東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劍斬玉龍嗎?

  最后二行帶有預(yù)言性質(zhì),在未來的和平世界里,全人類將共享一個冷暖適應(yīng)的氣候,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潛在之意是詩人堅信他所捍衛(wèi)及奉行的理想屬大道中正,必將普行于全人類。這理想是世界革命進行到最后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

  最后一行的“涼熱”二字極富詩意,前者清涼后者熱烈,放在一塊加以辯證綜合就調(diào)出一個恰切的溫度,另外,這二字的象征意義也極為精蘊,含而不露,輾轉(zhuǎn)達意,卻又一語中的,最后應(yīng)了作者自己所層層推出的主題:反對帝國主義而不是別的。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

  刬地東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

  舊恨春江流未斷,新恨云山千疊。

  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yīng)驚問:近來多少華發(fā)!

  譯文

  野棠花兒飄落,匆匆又過了清明時節(jié)。東風欺凌著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夢驚醒。一陣涼氣吹來,向我的孤枕襲來,我感到絲絲寒意。在那彎曲的河岸邊,我曾與佳人舉杯一起飲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與佳人離別。如今人去樓空,只有往日的燕子還棲息在這里,那時的歡樂,只有它能作見證。

  聽說在繁華街道的東面,行人曾在簾下見過她的美足。舊日的情事如東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遺憾又像云山一樣一層層添來。假如有那么一天,我們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將會像鏡里的鮮花,令我無法去折。她會驚訝我又白了頭發(fā)。

  注釋

  東流:東流縣,舊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東至縣東流鎮(zhèn)。

  野棠:野生的棠梨。

  匆匆:形容時間過得飛快的樣子。唐牟融《送客之杭》詩:“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

  刬(chàn)地:宋時方言,相當于“無端地”、“只是”。

  云屏:云母鑲制的屏風。寒怯:形容才氣或才力不足。

  觴: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

  系(jì)馬:指拴馬。

  “樓空”句:蘇軾《永遇樂》:“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綺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巷。

  纖纖月:形容美人足纖細。劉過《沁園春》(詠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鉤新月,淺碧籠云。”

  料得:預(yù)測到;估計到。明朝(zhāo):以后,將來。

  尊:指酒器。重見( jiàn):重新相見,重新遇到。

  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墨子·修身》:“華發(fā)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賞析:

  【評解】

  淳熙五年春,辛棄疾從江西豫章調(diào)往臨安,旅行東流縣,題此詞于村壁之上,抒寫他當時的感受。上片寫重過東流時,正是“野棠花落”,清明已過的季節(jié)。歲月匆匆,旅舍孤寒,不覺想起了從前在這里的一段令人難忘的往事。如今時移事異,在敘述中寓有詞人的無限感慨。下片寫此次經(jīng)過東流的所聞。勾起了舊恨新愁。“近來多少華發(fā)”,含蓄蘊藉,情韻悠長。這首詞表現(xiàn)了辛詞清新婉約的一面。

  【集評】

  《藝蘅館詞選》梁啟超語:此南渡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客途遇艷,瞥眠驚鴻,村壁醉題,舊游回首,乃賦此閑情之曲。前四句寫景輕秀,“曲岸”五句寄思婉渺。

  下闋伊人尚在,而陌頭重見,托諸行人,筆致便覺虛靈。“明朝”五句,不言重遇云英,自憐消瘦,而由對面著想,鏡里花枝,相見爭如不見,老去相如,羞入文君之顧盼。以幼安之健筆,此曲化為繞指柔矣。

  賞析

  辛棄疾絕少寫自己的愛情經(jīng)歷,偶一為之,便迥異諸家,帶著一種擊節(jié)高歌的悲涼氣息。卻少有婉轉(zhuǎn) * 之意。此詞即是其例。

  據(jù)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 》,此詞可能是淳熙五年(1178)自江西帥召為大理少卿時作。覽其詞意,當是作者年青時路過池州東流縣,結(jié)識一位女子,這回經(jīng)過此地,重訪不遇,感發(fā)而作此詞。

  開頭五句:“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刬地樂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 。”清明時節(jié),春冷似秋,東風驚夢,令人觸景生情 ,萌生悲涼之情感。

  “又”字點出前次來此,也是之個季節(jié)。暗合于唐人崔護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 。“客夢”暗指舊游之夢 ,“一枕寒怯”之孤單又暗襯前回在此地的歡會之歡愉。果然,下邊作者按捺不住對往事的追憶 :“曲岸持觴 ,垂楊系馬 ,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曲岸、垂楊,宛然如舊,而人去樓空了;只有似曾相識之飛燕,在呢喃地向人訴說,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東坡《永遇樂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詞意,卻能翻出新意,頗有信手拈來之感。

  這五句,作者回憶往日惜別感傷今日不得復見筆落之處愁思可見,這隱隱含悲之語在其詞作中少有。歇拍處意脈不斷,承接上片回憶之感傷一氣流注而入下片:“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綺陌”,猶言煙花巷 。纖纖月出于簾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據(jù)龍沐勛《東坡樂府箋 》,此又是從東坡《江城子》詞“門外行人,立馬看弓彎”句脫化而出。極艷處,落筆卻清雅脫俗,此亦稼軒之出眾之處。至此可知此女是風塵女子。這里說不僅“ 飛燕”知之;向行人打聽,也知確有此美人 ,但如今不知去向了。

  惆悵更增 ,所以作者傷心的說 :“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去年惜別的舊恨,已如流水之難盡;今日重訪不見的新恨更如亂山云疊 ,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邊山多,將眼前景色信手拈來,作為妙喻。當然,這兩句里已經(jīng)有意無意地滲透進了家國恨,身世恨,報國無門之恨。不斷之恨當是如此。稼軒遭遇頗多,故融合而難分了。陳廷焯評為“矯首高歌,淋漓悲壯 ”,便是領(lǐng)會其中的深意 。意思本來到此已完,不斷詞人借助想象,又轉(zhuǎn)出一層意思來:“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即使還有重逢的機會,只恐已屬他人 ,終如鏡花水月 ,不復可得,永抱杜牧《嘆花》詩“綠葉成陰子滿枝”之憾了。用意一唱三嘆,造語一波三折,稼軒為詞,達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覺無可言者,他都能盡情抒發(fā)。如想見鏡見難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從何說起。稼軒則又推進一層,造成了余意不盡的結(jié)尾:“也應(yīng)驚問:近來多少華發(fā)?”

  那時,想來她也該會吃驚地、關(guān)切地問我 :“你怎么添了這多的白發(fā)啊 !”只能如此罷了!以想象中的普通應(yīng)酬話,寫出雙方的深摯之情與身世之感嘆。這白頭,既意味著“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飽含著“老卻英雄似等閑”的悲憤,真可謂百感交集。寫到此,戀舊之情、身世之感已渾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水龍吟》)的意味,實為借戀杯之酒,澆胸中感時傷事之塊壘。因為有此一結(jié),再返觀全詞,只覺得無處不悲涼。這結(jié)尾,也照應(yīng)了開頭的歲月如流,于是歸結(jié)到蕭蕭華發(fā)上,就此頓住。

  如上縷析,這篇作品并非沒有其他言情佳作曲折宛轉(zhuǎn)的內(nèi)含,然而辛稼軒不就“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委婉的風致來抒寫,更不用“香衾”、“銀燭”、“玉筋”“紅淚”那些字眼。他筆下?lián)]灑的是東風欺夢、驚見華發(fā),其間僅以“纖纖月”略作點染,一現(xiàn)即隱。整體格調(diào)悲涼慷慨 ,《白雨齋詞話》評為“悲而壯,是陳其年之祖”。

  此詞風格迥異之處不僅在其外表,而更在其氣質(zhì)不同,字里行間隱含著悲涼。它雖寫情事,卻不專為寄男女之情而作,作者的思想感情里本來就浸透了英雄投閑、報國無門的悲憤,不免觸處皆發(fā),使得這首愛情詞自始至終透出一股悲憤情感。到后來,就亦比亦彼,渾然難分。同時,對于男女之情,稼軒所表現(xiàn)的也不是 * 無法擺脫,而是把其一往情深歸之于感慨無限的喟嘆之中 。其音調(diào)也不是低徊的,凄婉的;而是急促的,擊案赴節(jié)、一噴而出的。看來,這樣的言情詞,就只能是配合著“銅琵琶、鐵綽板 ”來唱,情詩的。這樣的新境界,只能于稼軒詞中見到了。周邦彥《瑞龍吟》,寫的也是“桃花人面”的“舊曲翻新”(周濟《宋四家詞選》評)。同一題材,在稼軒手里是敲唾壺盡缺的悲歌,在清真筆下卻是傳統(tǒng)情詞的“淺斟低唱 ”。周詞是迴環(huán)吞吐,惟恐不盡;辛詞卻是郁積如山 ,欲說還休。清真所為是筆觸纖細、筆筆勾勒的工筆仕女圖 ;稼軒作成的卻是灑脫爽健、一揮而就的潑墨寫意畫。這藝術(shù)風格上的差異,是詞人個性與氣質(zhì)的差異而造成的。同時也能看出稼軒詞作風格之獨特,確實與眾同。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洞庭春晚,舊傳恐是,人間尤物。

  收拾瑤池傾國艷,來向朱欄一壁。

  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血。

  月妖真態(tài),是誰教避人杰。

  酒罷歸對寒窗,相留昨夜,應(yīng)是梅花發(fā)。

  賦了高唐猶想像,不管孤燈明滅。

  半面難期,多情易感,愁點星星發(fā)。

  繞梁聲在,為伊忘味三月。

  譯文

  洞庭春喝得比較者,洞庭湖的春天也來得者,舊時相傳大概就這樣,但確實人間物之絕美者。收拾瑤池的時候,把她從瑤池移到朱欄這邊來的,是傾國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發(fā)陣陣的香味,使黃鶯隔簾而語,姑射仙子,玉此冰骨,潔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態(tài),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讓?

  酒宴歸來,對著寒窗,仿佛記起昨夜乘醉賞花,梅花應(yīng)該正在開放。猶如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賦高唐一樣,久久不能忘懷,不管燈的明亮或者熄滅,如此美好晤面恐難以后再難遇見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傷感,以致為愁而鬢發(fā)斑白。猶如聽了韓娥的歌聲,舜的音樂,縈繞腦際,經(jīng)久不忘,甚至達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癡迷境地。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不甚拘平仄。

  洞庭春:又為酒名。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舊稱絕色女子。亦指物之絕美者。

  瑤池:神話中稱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龍香:指龍涎香。

  人杰:當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賦》。

  難期:難以實現(xiàn)。

  星星發(fā):斑白之發(fā)。

  繞梁聲:即馀音繞梁。

  忘味三月:《論語·迷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極言《韶》樂之美。

  賞析:

  這首詞約作于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或二年。作者罷官,一直在帶湖家中閑居,春天一個晚上獨自飲酒微醉,聞見花香,思念故人,因此寫下這首詞。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4

  離騷痛飲,笑人生佳處,能消何物。夷甫當年成底事,空想巖巖玉壁。五畝蒼煙,一丘寒玉,歲晚憂風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夢卜筑蕭閑,覺來巖桂,十里幽香發(fā)。塊壘胸中冰與炭,一酌春風都滅。勝日神交,悠然得意,遺恨無毫發(fā)。古今同致,永和徒記年月。

  翻譯

  飲美酒,讀《離騷》。堪笑人生在世,還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西晉名士王衍,清雅直立,像玉壁一般,卻只顧清談,最后被敵人殺害,空余遺恨。我退隱的這一帶地方,田園煙霧蒼蒼,山丘清寒碧碧,居住其中,閑適無比。可到了將近歲末的時候,我卻還是憂風憂雪。我感慨地追憶那東晉的名臣謝安,雖壯志凌云,卻被貶西州而病逝。

  我夢想著,建起我的蕭閑堂別墅,巖桂的幽香香飄十里。胸中的種種不平之氣,都隨著一杯酒,無蹤無跡。天睛日暖的日子里,和友人們相聚,悠然自得,意氣風發(fā),不再有一絲一毫的遺恨。當初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他們曾在蘭亭把酒吟詩,這種心情,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啊,王羲之又何必在《蘭亭集序》中記什么“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呢?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大江東去》《酹江月》《杏花天》等。雙調(diào),上片九句,押四仄韻,四十九字;下片十句,押四仄韻,五十一字,共一百字。

  追和赤壁詞:即步韻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

  離騷痛飲,笑人生佳處,能消何物:人生佳處,但能讀《離騷》飲酒,不需他物。《世說新語·任誕》:“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夷甫:即王衍,字夷甫。據(jù)《晉書·王衍傳》中載,王衍雖位居宰輔卻不論世事,唯雅詠玄虛。

  巖巖玉壁:東晉名士王衍,人稱“巖巖清峙,壁立千仞”。五畝蒼煙,一丘寒玉,

  歲晚憂風雪:詞人借描繪歲寒翠竹以自比。

  寒玉:喻寒竹;

  風雪:喻憂患。西州扶病,

  至今悲感前杰:引謝安故事。謝安為東晉名臣,文武兼?zhèn)洌刑煜轮荆撬蠼莺蟪藙僮窊簦欢仁諒秃幽鲜У亍H唤K因位高風大招人忌,被迫出鎮(zhèn)廣陵,不問朝政。太元十年,謝安扶病輿入西州,不久病逝。

  卜筑蕭閑:詞人在鎮(zhèn)陽別墅筑有蕭閑堂,故自號為蕭閑老人。

  塊磊:壘塊,胸中不平的樣子。

  冰與炭:冰炭一冷一熱,不能同器,喻水火中騷亂不寧。

  神交:慕名而沒見過面的交往。

  永和:晉穆帝司馬聃的年號。

  江左諸人:指東晉謝安、王導諸人。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間接表達了詞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官場的厭倦,為下片抒發(fā)隱居避世的生活志趣作鋪墊。開頭三句,說人生最得意事,無如飲酒讀《離騷》。“痛”字,“笑”字,相排而出,奠定了激越曠放的基本情調(diào)。“夷甫當年成底事,空想巖巖玉壁”與“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詞人引用王衍與謝安兩個歷史人物,表現(xiàn)了矛盾的心理情緒。他對王衍的回避現(xiàn)實祖尚浮虛有所不滿,對謝安的赍志以歿深表同情和怨憤。但是謝安所以不能施展才識,乃時勢所限,朝廷中的傾軋排擠,使他不得不激流勇退。詞人徘徊在出世與人世、積極與消極的邊緣,他選擇的正是他所不滿的人生道路。飲酒讀《離騷》,是消化內(nèi)心塊壘的手段,而隱居避世,則是詞人引領(lǐng)以望的平安歸宿。“歲晚憂風雪”是詞人有感于現(xiàn)實的憂患意識,這既是現(xiàn)實的折映,又有歷史的借鑒。這種對家山的懷想,置于兩個歷史人物的中間,仿佛是壓抑不住的潛意識,也正反映了詞人徘徊歧路的精神狀態(tài)。

  下片正面抒寫歸隱之志和超脫之樂。換頭借夢生發(fā),一葦飛渡,由京都到鎮(zhèn)陽別墅,也等于由現(xiàn)實到理想。桂花飄香,酒澆壘塊,知己相聚,清談賦詩,人生如此,可謂毫發(fā)無遺恨,這是作者所勾畫的暮年行樂圖。“塊壘胸中冰與炭,一酌春風都滅”,這兩句詞說胸中雜有相矛盾的喜懼之情,不平之氣,遇酒都歸于消滅,無喜亦無憂。結(jié)句回到諸公相聚唱和的背景上來。勝日神交,古今同致,王羲之《蘭亭集序》又何必記“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呢。

  詞的前、中、后三處,提及三個東晉名士,雖非詠史,卻得園林借景之妙。詞上下兩片,情緒相逆相生。上片悲慨今古,郁怒清深;下片矯首遐觀,入于曠達自適之境。其實胸中壘塊并未澆滅,不過用理智的醉意暫時驅(qū)遣,強令忘卻,故曠達中時露悲涼。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入金而仕,與其它仕金的北宋士大夫一樣,受到種種猜忌和凌逼。他對官場是非深感厭惡。于是詞人寫下這首詞,以表達對于擺脫拘羈,逃避禍害,獲得心性自由的愿望。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原文: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

  宋代: 文天祥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yīng)是孤月。

  譯文: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著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為我是個豪杰呢。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yīng)是孤月。

  回想不久以前,為了抗擊元軍,我曾經(jīng)擺脫敵人嚴密的監(jiān)視坐了小船,經(jīng)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注釋: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shǔ)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tuí)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金人:謂魏明帝遷銅人、承露盤等漢時舊物,銅人潸然淚下之事。堂堂劍氣:指靈劍奇氣,上沖斗牛,得水化龍事。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謂也。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piān)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nì)柱吞嬴(yíng),回旗走懿(yì),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mèi),秦淮應(yīng)是孤月。

  睨柱吞嬴:謂戰(zhàn)國藺相如使秦完璧歸趙故事。回旗走懿:謂諸葛亮遺計嚇退司馬懿事。

  賞析:

  這首詞,其一,從詞題看,文天祥是右丞相兼樞密使、信國公,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驛中言別友人”,恰恰是文天祥寫詞送給鄧剡的口氣。就在《指南后錄?東海集序》中,文天祥便六次用“友人”二字代替鄧剡的名諱。其二,從風格看,此詞與文天祥的詞風一致,文天祥晚年的詩詞,都血淚交迸,辭情哀苦,意氣激昂。大學問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盛贊文天祥的詞“風骨甚高”,遠在同時諸公之上。其三,從語意看,此詞與文天祥的生平相符。下闋“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講的是文天祥自己的往事。宋恭帝德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營被執(zhí),北押途中他在鎮(zhèn)江從元軍監(jiān)視中死里逃生,至通州(今南通)出海,四條船一齊出發(fā),歷經(jīng)艱險,才到達廣東再舉抗元義旗。此句描述了文天祥被元軍扣留,乘機逃脫,繞道海上,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南方的情景。頌揚了文天祥與元人作斗爭的膽略與勇氣,盡顯豪邁與英姿。下面“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所表達的也是文天祥以身許國、寧死不屈的抗戰(zhàn)意志。

【念奴嬌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念奴嬌·天南地北》原文翻譯及賞析10-15

念奴嬌·天南地北原文翻譯及賞析09-24

《念奴嬌·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8-25

《念奴嬌天南地北》原文及翻譯賞析08-23

念奴嬌·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8-18

念奴嬌中秋原文翻譯及賞析07-21

念奴嬌·中秋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念奴嬌·中秋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念奴嬌原文及賞析08-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繁峙县| 漳浦县| 垦利县| 板桥市| 孟州市| 凤山市| 古丈县| 梨树县| 吉水县| 获嘉县| 拉孜县| 科技| 遂川县| 龙游县| 绵竹市| 罗甸县| 邵阳县| 隆回县| 嵊州市| 临澧县| 上饶县| 衢州市| 河曲县| 陵水| 达日县| 泾源县| 彭阳县| 平江县| 达州市| 瓮安县| 舟山市| 镇坪县| 资源县| 额济纳旗| 贵德县| 蓝山县| 额济纳旗| 仁寿县| 张家港市|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