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讀后感6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茶館》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茶館》讀后感600字1
暑假期間,我讀了《茶館》一書。這本書是以劇本的方式來寫的,跟莎士比亞寫戲劇的方式差不多。內容也非常有趣。里面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我喜歡王利發,我厭惡心狠意毒的劉麻子。
《茶館》主要講得是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一個叫裕泰茶館的生活場景。文章分為三幕,第一幕是茶館最鼎盛的時期,很多人來這里喝茶談笑;第二幕茶館開始漸漸衰落,因怕遭淘汰,后面已經改成了公寓;到第三幕時茶館已經非常衰落了。最后,王利發一家(除了王利發)都逃走了。王利發最后也上吊自殺了。
我喜歡王利發這個人。他是裕泰茶館掌柜的。雖然他有點自私,但是他善良、心眼不壞。第三幕時,王掌柜已經很老了。他的心依然善良。他幫助因為家窮而賣給龐太監做老婆的康順子。當康順子和龐家斷絕關系后,她的四侄媳婦來請她去管管要做皇帝的四侄子少貪圖女色,因為康順子不答應,她的四侄媳婦就翻臉了,給她下了最后通牒。王利發知道,要是康順子還不答應,康順子會倒霉,他的茶館也會完蛋。他就幫助康順子隱藏她兒子的秘密,還幫助她秘密逃走。他也知道后果,就是砸茶館。但他也不怕這些了。要是有些貪圖榮華富貴的人,絕對會好好地勸康順子,討好她的四侄媳婦,以后討一個大官做做。要是不行,就強行把她送到宮里去,至少能得到許多賞賜。但王利發就不這么想。后來他又幫兩個罷工的老師逃走了。他也知道后果,輕則坐牢,重則槍斃。后來他因為放了起事的康順子的兒子康大力,弄得他們家(除了王掌柜)要逃到別處去,王利發自己說不定都要喪命。王利發還沒有一點后悔。要是有些怕死的人,就后悔自己放了康大力,連忙派人去這里找找,那里找找,說不定能撿回一條命。
《茶館》這本書就是這樣,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有喜有憂,有笑有哭。
《茶館》讀后感600字2
老舍,一個本該被諾貝爾記住的人,可是最后,正如他的話劇《茶館》所說的最后一句臺詞“我是愛我們的國的,可是誰愛我呢?”,就此隕落。
《茶館》的角色說起來有七十多個,代表了那個時代各個階層的小人物,老舍先生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栩栩如生地體現出角色們的喜怒哀樂,就像茶館老板王利發的精明靈活,常四爺的耿直磊落,王掌柜的精明油滑,他們在與那個時代巧妙周旋的過程中背地里卻都滿滿是無奈與辛酸。
我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知道了茶館講述的清末到抗戰勝利后的五十年間的事,那個時代有人夜夜笙歌,也有人為自己的生機而八方應酬,而老舍先生塑造的茶館老板王利發便是這樣的一個經典形象,他只是一心想要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這有什么錯呢?可是他卻如一個小丑一般,屢屢被世態炎涼所嘲弄。形形色色的人出入著茶館,王利發看著他們的悲哀,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同樣掉進這個令人窒息的漩渦中,越糾纏越絕望,越絕望,越糾纏。
其間有好多細節觸動著我,也彰顯著那時整個社會不堪一擊的華麗外皮下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太監買姑娘做老婆,洋貨充斥市場暫且不提,畢竟嘗試新事物是人類的本能,就拿“太監買老婆”一事來說,首先太監可說是君主立憲制時期的代表出產物,朝代又首推清朝,恰巧上一節說過這一故事涉及到清末這一時期,因此“太監買老婆”的主語咱們推敲完畢,下面是動詞“買”,現代社會大家都知道,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男女沒有貴賤之分,更何提把人像東西一樣買賣呢?最后又一個關鍵詞“老婆”相信這也不必多說,除非是皇帝恩賜一位姑娘與立過大功的太監“同食”,否則太監是不能娶妻的。整個短語一下推敲完畢,我們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有證據A 、證據B 、證據C 來證明當時“大清帝國”的名存實亡。
再迷醉的外表,撕開不過是虛有其表。無論在什么時候透過表面看實質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透過老舍先生筆下的一個個靈魂,窺見那個時代的特征。
《茶館》讀后感600字3
舊社會的黑暗往往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可怕許多,和現在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茶館》這本書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這中間的天壤地別。
這本書的作者是老舍,他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描繪的淋漓盡致,把當時舊社會的黑暗一一揭露出來,似乎看到的那些,就是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的這本書最重要的場景就是在當地有名的裕泰茶館,他經歷了好幾代掌柜,早已將社會的黑暗、不公平和是非給看透了,每天來這里的都是有權有勢的旗人,偶爾來幾個到這里做生意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是:有一天,茶館的生意正興隆,王掌柜正忙著招呼兩位很有地位的旗人,突然,來了一對母女,她們穿的衣衫襤褸,可見她們過的苦不堪言,掌柜本來想好好招待他們,但是因為今天生意正忙,達官貴人又多,不得不讓小二將他們請出去,但那婦人就像受了驚似的,死活不肯出去。讀后感·突然,她大聲喊道:“誰能讓我女兒吃的好,穿的暖,我就把她賣給誰!”天吶,可憐的母親為了能讓女兒過的好,不惜忍痛送走她,想必這個母親是有多愛和多舍不得她的孩子啊。
和他們對比一下,我們豈不是生活的太幸福了,他們在忍饑挨餓的時候,我們在嫌棄飯不好吃,他們受冷受凍時,我們還在埋怨衣服不漂亮。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們的生活,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想想他們的日子,再看看我們的日子,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他們沒有的,我們還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社會,埋怨生活呢?
幸而,最后有一位好心人讓那對母女吃上了飯。舊社會的黑暗,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務必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茶館》讀后感600字4
這部劇運用對京城中裕泰大茶館里人們的談話,體現了國家的興盛衰敗。從戊戌變法的失敗到解放戰爭的前夕,時代的變遷讓茶館里發生的一件件小事變成了一部歷史劇,而這部歷史劇的主角當然就是茶館掌柜王利發了。
王利發是個精明而正直的人,年僅二十歲就出來替早逝的父親打理生意,他生在一個混亂的、戰火連綿的年代,最后因為不能忍受自己經營了幾十年的茶館被人強行霸占而上吊自殺。是啊,用戲中的話說,那是一個人們“一堆一堆給洋人送鈔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當起了漢奸,特別是戲中的兩代小人——劉麻子和小劉麻子。
先說劉麻子吧,他見利忘義,干著給人說媒拉線這種不正當的生意,不論雙方愿意與否,只要有錢賺他就干,有時甚至還賣人兒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貧苦的農民——康六的女兒康順子以十兩銀子的價錢賣給了給了一個太監。
而劉麻子的兒子小劉麻子呢?他非但沒有“改邪歸正”,反而還“發揚光大”,要創辦一個專給美國人提供女招待的“花花聯合公司”,甚至想方設法霸占了王掌柜的裕泰茶館,把它改成了一個“取得大量情報,捉拿共產黨”的地方。
現如今,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人還在少數嗎?有些奸商,為了謀求暴利,用偷工減料制成的東西來蒙騙消費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費者的性命!
不過現在,隨著人們的意識不斷增強,理解那些為祖國作貢獻的好心人越來越多,這是讓人們欣慰的一點。不管怎樣,《茶館》這篇局本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讀出了一位語言大師的愛國愛民,善解人意。
《茶館》讀后感600字5
茶館是老北京隨處可見,在那里彼此嘮嘮家常,談天說地,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地方了。但誰能想到就是茶館竟能折射一個大的社會問題。老舍讓一個平庸無奇的地方有了更深的意義。
老舍的寫作手法與寫作角度都是對一無二的。我認為《茶館》雖一共只有三幕,但令人難忘,一幕一段,小而精,干練、簡潔。劇情從清末一直到民國初年,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期。在《茶館》中我們所能感到的不僅僅是時代的變遷,更是一種歷史的變遷。《茶館》中巧妙地表現出了年代變遷與人物的突出性格。盡管書中的“茶館人”呆,三教九流不少,但正是這些小人物在文章中起到核心作用。《茶館》中那些小人物如:茶館老板王利發,心不壞但膽小的松二爺,愛國情懷高的常四爺。在茶館中沒有幾個人是掏心掏肺的人,聽聽!說得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不懂,不懂老舍為何塑造這些人物,但不能不說從那些小人物的那些有“人情味”有“良心”的話中能讓人感到世態炎涼呀!
在這本劇中“子承父業”,這是一句頗有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向前走,那人們的裝束也前衛起來了。西裝革履,看那些黃皮膚黑眼睛的“西裝同胞”們更讓我看到中國的境況不容樂觀。
從老舍那略帶諷刺意味的話語中讓人們了解到他的真情實感。讀了《茶館》這個劇本便了解了老舍處于那個年代的真實感覺,總體而論,《茶館》無論從場景布置,人物性格塑造,語言的精煉程度,都可稱之為一部不可不讀的作品。《茶館》可以作為現在許多劇本的榜樣,老舍可以成為現在劇作家的楷模。
《茶館》讀后感600字6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后,我從中了解到了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我仿佛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是牌樓、街道、小巷,是車廠、大雜院跟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就是幾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這兒沒有絲毫田園詩一般的快樂,而是祥子的這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烈日下,雨雪中處處有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這是一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最后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終于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里……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人力車夫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讓我深刻地認識了“地獄究竟是什么樣子”。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這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
整部小說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力,刻畫出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堪稱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說里充斥著的悲涼發人深省,故事離奇感人。所以家喻戶曉,已譯成各種語言流傳多國,在世界文壇都有極重要的影響。這部小說里所說的事情,的確離我們現在有幾十年了,并且也肯定有藝術加工,但文學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是千千萬萬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這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這么的渺茫,因為它畢竟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生在這雄雞病危的年代。
《茶館》讀后感600字7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一部不朽的傳奇。
故事講述了茶館老板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老舍把這些人物集中在茶館這個微縮社會中,讓他們各自上演不一樣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來寫大社會,同時以茶館的興衰來透視舊中國的衰敗。
《茶館》一劇具有極強的社會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會中小人物的命運是多么悲慘,道出了勞苦百姓對生活的憎恨與不滿。能夠說,老舍筆下的三幕戲葬送了三個時代,這三幕戲共占了五十年的時刻。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變動,但是劇中只透過一個茶館和一些下茶館的小人物來反映,并沒正面敘述那些大事。這就是說,用這些小人物怎樣活著和怎樣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這些混雜著汗與淚,歌與笑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里。茶館里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刻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級階層、幾種勢力的尖銳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
這樣的戲劇構思縱橫開闔,既是大氣魄大手筆,又不乏細微之處的生動描述,是老舍先生的獨創,帶給了大家這樣耳目一新的故事。因此曹禺先生說,《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范例”。
一鍋老湯、一壺釅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間悲喜劇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館”里上演,演繹著老舍先生蘸著滄桑寫出的舊時代里黑暗的一頁,把一幅沾滿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歷史民俗畫卷生動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留下永恒的記憶。
《茶館》讀后感600字8
茶館是愛茶者的樂園,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茶館》變成了話劇史上的經典。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里。故事講述了茶館老板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
王利發是茶館的掌柜,他心地不壞,對世間的苦難早已熟視無睹。他是個本分買賣人,希望社會安定,自個兒的生意也順心點兒,可社會總跟他擰著勁兒來,他不敢跟社會較勁,只能俯首當“順民”。但是,社會的魔掌越來越緊地卡住了他的脖子,最后無奈身亡。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來順受、沒有過高的要求,是當時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態,也表現出底層人民的憤怒。
秦仲義是個民族資本家。他憑著一顆報國之心,變賣祖業創建工廠,想實業救國。他耗盡40年的心血辦起不小的企業,覺得這樣就足可以“富國裕民”。他錯了,抗戰剛結束,他的產業就被沒收了。秦二爺痛心疾首,怨氣沖天,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國主義、封建寡頭和官僚買辦共同控制的國家經濟形勢,沒讓想實業救國的秦二爺實現愿望。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統治者。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松二爺、常四爺、二德子、劉麻子……他們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們都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憤怒、斗爭……
老舍的《茶館》讓我看到了一段屈辱斗爭的歷史。銘記住這段歷史,記住《茶館》,讓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
《茶館》讀后感600字9
舊社會的黑暗往往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可怕許多,和現在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茶館》這本書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這中間的天壤地別。
這本書的作者是老舍,他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描繪的淋漓盡致,把當時舊
社會的黑暗一一揭露出來,似乎看到的那些,就是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的這本書最重要的場景就是在當地有名的裕泰茶館,他經歷了好幾代掌柜,早已將社會的黑暗、不公平和是非給看透了,每天來這里的都是有權有勢的旗人,偶爾來幾個到這里做生意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是:有一天,茶館的生意正興隆,王掌柜正忙著招呼兩位很有地位的旗人,突然,來了一對母女,她們穿的衣衫襤褸,可見她們過的苦不堪言,掌柜本來想好好招待他們,但是因為今天生意正忙,達官貴人又多,不得不讓小二將他們請出去,但那婦人就像受了驚似的,死活不肯出去。突然,她大聲喊道:“誰能讓我女兒吃的好,穿的暖,我就把她賣給誰!”天吶,可憐的母親為了能讓女兒過的好,不惜忍痛送走她,想必這個母親是有多愛和多舍不得她的孩子啊。
和他們對比一下,我們豈不是生活的太幸福了,他們在忍饑挨餓的時候,我們在嫌棄飯不好吃,他們受冷受凍時,我們還在埋怨衣服不漂亮。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們的生活,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想想他們的日子,再看看我們的日子,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他們沒有的,我們還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社會,埋怨生活呢?
幸而,最后有一位好心人讓那對母女吃上了飯。舊社會的黑暗,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務必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茶館》讀后感600字10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劇的劇本。《茶館》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幾十年間的跌宕起伏,歷經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統治時期這三個年代。《茶館》非常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有惡報,充分體現了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腐敗。
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這也是這個劇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爺、松二爺、劉麻子、唐鐵嘴、宋恩子、吳祥子等人物的個性特點都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不必像上語文課那樣細細品讀,也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柜,他為人正直、不做壞事,但有些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茶館的老主顧常四爺,他跟王掌柜一樣,正直、不做虧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樣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氣,怎么也不肯低頭,不肯讓步。
讀完《茶館》,我體會到我們現在是多么幸福,那時候的很多孩子連一碗熱湯面都很難吃上,而我們現在漢堡牛扒可以隨便吃。那時的人們真是生不逢時,生活在那樣一個黑暗的年代。
在《茶館》里,我最敬佩的人還是常四爺,特別是他那種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常四爺是滿族旗人,在清朝時有份“鐵桿兒莊稼”,不用干活就有錢拿。后來清國滅亡了,常四爺并沒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爺一樣挨餓,而是自己去種菜賣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難低頭。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現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條件優越,我們遇到困難就退縮,假如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常四爺這種精神恐怕也很難在社會中生存。
《茶館》里的道理可真多呀!
《茶館》讀后感600字11
這一天,我隨意打開書架,不經意間看到書架的角落里有一本老舍先生寫的《茶館》,這本書好像還沒看過。于是,我就拿起這本書來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本書的故事很精彩,很有哲理。這本書寫的是戲劇,一個悲劇,一共分為三個幕,分別寫了清末民初、民國中期,民國后期的人們生活經歷與狀態。這本書寫了一個掌柜王利發的茶館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最后被軍閥勢力逼死的事。同時,也寫了一個農民——康六欠了別人的錢,被迫賣女兒被太監當老婆,結果害了自己女兒一生的事。
我看完這本書,竟然掉下了淚水。王利發一生中都趨炎附勢,見到別人總打招呼,只是為了在亂世中得到生存。但是他的好話、他的鞠躬仍然不能讓他順利過完一輩子,結果落得個被軍閥逼到上吊自殺的下場。康六的女兒在太監家里不敢出一聲哼,直到太監死了,才得到了自由。但等到自由后,仍遭到別人的追殺,被迫一路逃亡。唉,這是傅儀的錯。傅儀統治時期,閉關鎖國政策讓人們的生活窮困潦倒,而傅儀卻認識不到這個錯誤,以致于自己做了亡國君王,被剝奪了自由與權利。但這一生是不能后悔的,這就是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在這本書中,我為但是社會的黑暗而感到悲哀,為人們的自私自利而痛心疾首。其實,這不應該把過錯歸咎于普通百姓上,為了生計,每個人不得不變得狠心冷血。錯就錯在了軍閥勢力的統治衰敗,讓人們無處謀生,只得阿諛奉承,頷首低眉,像狗一樣生活著。
其實,現在的社會這樣的人也并不少。很多公司職員為了搏得老板的器重,為了在公司有一席之地,用盡各種骯臟的手段陷害別人,抬高自己。這些人難道不像那個時候的老百姓嗎?但他們并沒有看清楚這是個民主社會,這是個知識決定命運的社會。只要我們有本領,有知識,何愁沒有伯樂呢?何處不是容身之所呢?
親愛的人們呀,拿起你們的尊嚴,拿出你們的本領吧,不要做個絞盡腦汁的陷害別人的人吧,要做一個憑本領脫穎而出的強者。
《茶館》讀后感600字12
這幾天,我花了一些功夫在一本書上,書名叫——月亮茶館里的童年。它的作者是殷健靈。這本書寫得非常好。故事里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我不禁贊嘆作者寫的真是妙筆生花啊!
故事寫的是一個農村小孩子——天米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情。天米是一個非常漂亮,文靜,的小女孩。實際上,她比誰都熱情,朋友非常多。她上小學時交了一個朋友叫麥穗,兩人非常要好,形影不離;漸漸,學校轉來一個小女孩叫廖廖,她又多了一個好朋友,三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后來廖廖知道自己不是自己的媽媽親生的,而是自己媽媽的妹妹的親生女兒時,她考慮再三,回到了自己親生媽媽的身邊,居住地——大山里;從此,她們再也沒有見面,后來她又見到了一個古怪的老太太——眉娘,漸漸產生了感情,可是眉娘的了肺癌,忍受不了寂寞和病魔的折磨,自己服用了大量安眠藥,自殺了;她還遇到了自己班主任的女兒——南南。這充滿童真的南南患有心臟病,不幸去世了……可是,不管天米在這期間遇到哪每一件事,她都用一顆善良的童心去看待每一件事。
讀完這本書后,我一直在想:天米的那一顆美好的童心是用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呀,現在的人,小孩子,都失去了那一顆美好的童心。我們被每天的作業,工作中的壓力沖淡了那顆童心的味道,我們現在都懷著一顆顆充滿壓抑的心。所以,我提醒大家:童心是多么重要啊!他家都知道忙這個字怎么寫吧。對,就是一個豎心旁加一個亡字,意思是:你如果太忙了,心也就死了。現在去珍惜你那顆珍貴的童心吧!
《茶館》讀后感600字13
飛機落地蓉城,剛好讀完。
先說書:引子和尾聲兩章極其精彩。開卷讓人回想起《尼加拉》開頭那個為榮譽而死的國王。只有人類學才能不斷地為我帶來這樣的高光時刻。
這本書最好的寫法其實是沿著引子寫下去寫成一本小說,然后接上結尾50年一夢回首。
中間11章有10章論述和1章結論,總體來說寫得不怎么樣,10章論述的安排鋪陳沒有新意,只是簡單的史料羅列和分類,第11章強行升華做理論比較,可謂生搬硬套莫名其妙。據此,總的來說如果說王笛的想法是做一個哈貝馬斯社會理論的經驗研究,那無疑完成度是很差的。
王笛其實拿著一批相當有價值的材料,令我覺得尤其有理論空間的包括文化精英的刪詩活動(那個叫《殺子報》的話劇太有意思了,我昨晚做夢甚至都夢到了)、袍哥幫會與地方自治、軍閥期間四川的武裝化、團練問題等等,深究下去都很精彩,但文中就平平帶過了。
但以此指責王笛這本作品是失敗的是無理的,因為為理論提供某種質料恰恰不是民族志的意義所在。民族志的活力和意義正在于那些理論系統無法統攝的細節。在這個意義上,民族志材料越是無法歸置于什么理論之下,這些材料才越有價值。
我看來,《茶館》真正的結論是那個尾聲,作者最后親自在1950年的蓉城降臨,作為一個不可說的已知未來的見證者,他用這本書表達了對成都人最普通的共同生活的熱愛和懷念,這種十分個人性的情感恰恰構成了《茶館》的精彩及其意義,在這種情感面前,哈貝馬斯什么的真是毫不重要。
大概一個90年代的普通青年對這樣的茶館真是毫不陌生,對我自己來說,高中逃學去的網吧,大學隔壁寢的空座位,有燈之前的夜晚紫操,這些共同生活的場景才是日復一日的模糊歲月中最鮮亮的標點。
《茶館》讀后感600字14
茶館,在我們眼中只是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有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依舊會是那樣的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位大師便是老舍,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讓它成為真正的藝術品。
以老舍先生獨一無二的創作手法,使全劇顯得干凈、簡潔。是時間變遷,同時也是歷史變遷。用人物來表現年代,同時又把年代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二者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成為舊時代的一個縮影,讓人以看“歷史劇”的眼光來評審。三教九流市場匯集地的茶館,仍有幾位核心人物始終貫穿其中,例如茶館掌柜王利發,膽兒小的松二爺,十分愛國并胸懷正義常四爺等等。茶客間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他們之間的談話使人更能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
《茶館》中語言的精妙運用,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東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語言的精華,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們多彩而不雜亂,節奏明快又一氣呵成。這使得第一幕成為全劇的高峰,后邊兩幕也是由第一幕而來,托著襯著第一幕構成整部戲。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館》低調的很,僅有一個電影演員劇團,算是業余演話劇,排過,在郊區劇場也只演過一兩場。可真的藝術,無論何時,都會散發光輝。現在的《茶館》已經成為人藝的經典保留節目,同時也在人們的心中扎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后,我們也不會忘記那一句“我們吃下午茶去!”
初中讀后感|讀一本好書讀后感|好書推薦
《茶館》讀后感600字15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一部不朽的傳奇。
故事講述了茶館老板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老舍把這些人物集中在茶館這個微縮社會中,讓他們各自上演不同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來寫大社會,同時以茶館的興衰來透視舊中國的衰敗。
《茶館》一劇具有極強的社會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會中小人物的命運是多么悲慘,道出了勞苦百姓對生活的憎恨與不滿。可以說,老舍筆下的三幕戲葬送了三個時代,這三幕戲共占了五十年的時間。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變動,可是劇中只通過一個茶館和一些下茶館的小人物來反映,并沒正面敘述那些大事。這就是說,用這些小人物怎么活著和怎么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這些混雜著汗與淚,歌與笑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里。茶館里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級階層、幾種勢力的尖銳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
這樣的戲劇構思縱橫開闔,既是大氣魄大手筆,又不乏細微之處的生動描寫,是老舍先生的獨創,帶給了大家這樣耳目一新的故事。因此曹禺先生說,《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范例”。
一鍋老湯、一壺釅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間悲喜劇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館”里上演,演繹著老舍先生蘸著滄桑寫出的舊時代里黑暗的一頁,把一幅沾滿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歷史民俗畫卷生動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留下永恒的記憶。
【《茶館》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茶館讀后感500字03-15
大學《茶館》讀后感范文02-24
讀老舍《茶館》有感-讀后感01-22
老舍茶館讀后感(4篇)01-22
老舍茶館讀后感3篇07-08
老舍茶館讀后感5篇07-07
老舍茶館讀后感4篇06-01
老舍茶館讀后感6篇10-16
老舍茶館讀后感250字10-27
茶館老舍讀后感(通用10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