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加冕禮》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民的加冕禮》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書作者羅桑瓦龍法國作家,以研究近現代政治史,尤其是近現代政治思想史著稱。在這本書中他從歷史沿革角度來探討法國普選史當中一些重要觀念的產生、發展及其影響,但并沒有滿足于一般的思想史的表述方式,而是嫻熟運用了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學科的方法和概念來進行剖析。
雖然這本書全篇在寫外國革命歷史與政治制度,但對于我們研究社會進程以及政治制度具有極大的參考作用。
一種奇特的普遍主義。普遍選舉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似乎并不是那么簡單,關于這一點,多種歷史重疊在一起,而每一種歷史都有自身的特點——時間性。在此之中,三種歷史已經交織在一起,即法律和制度史、認識論的歷史、文化史。法律和制度史的確定其實要容易些,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普遍選舉就已經在原則上得到認可,但隨即遭到質疑。1848年普遍性原則在去除大革命時期的模棱兩可以后重新得到表達,在1875年得到眾議院得到通過最終鞏固了這一成果。認識論的歷史是在對普遍選舉的正當性(一種人民作出決定與選擇的最理想的程序)予以承認的歷史。188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法使人預見到每個公民都能成為ige有理性的.并意識到其職責的選舉人。但是這一歷史依然難以預見結果,對大多數在做出最佳選擇方面的能力的一種既隱蔽又真實的懷疑,實質上依然存在。普遍選舉的文化史最終與選舉實踐的歷史混同起來。它結束于人們可以認為普遍選舉已經習以為常之時,然而在時間上,到了20世紀之初普遍選舉才變的平常起來。
看到這三中歷史在法國被如此分離合移位,無疑令人驚訝。已被重疊的這三種歷史并沒有展現規則的關系,其顯示的僅僅是一種非同尋常的創新和擬古、先進與遲緩的錯綜復雜的混合。他們時而互相分開,時而互相接近。
正如羅桑瓦龍接著指出的那樣,對普遍選舉的這種“一致認同”乃是非常晚近的事情。事實上,從法國大革命爆發一直到19世紀70年代初期,普選原則遠非如此不言自明。換句話說,“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原則在19世紀法國的確立,實際上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并且相當曲折的過程。
雖然普遍選舉的思想史有可能已經結束,但民主思想史則在某種程度上還處在最終的探索階段。如果說法國人在1789年創造了平等,那么他們隨后更多地建立的是近代民主提出的一種奇特的普遍主義:它體現的遠非是一種模式,而更多的是政治現代性焦慮的匯編。
【《公民的加冕禮》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的讀后感(童年的讀后感受)09-25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_讀后感03-10
公民文明守則05-29
《童年》的讀后感650字-讀后感06-19
《童年》的讀后感500字-讀后感06-19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500字-讀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700字-讀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