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后感(通用39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讀后感 篇1
近幾日心中煩悶,搬出來一堆舊書,還不夠就從網上讀,一不小心讀到了一本書,一本讓我受益終生的書,一本讓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觀望世界的書,一本給了我一個可以享受生活后去回饋生命的書……他是《道德經》,他詮釋了人格的標桿和人生的尺度。
眾所周知,這本書包羅萬象,就像天地一樣無不覆蓋無不承載,加之我是初讀收獲肯定又少又淺。但是有一章讓我感觸頗深,記得書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這樣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記得當我讀到這兒的時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說的一句話:道不遠人!確實這其中的話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過啊。
這篇,老子在人與己之間進行相對,以更好的闡明無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并不是說他要告訴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這篇無非是告訴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處,然后讓人自由的去選擇,這就是簡樸,是圣人的偉大之處。“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東西,除了別人啊環境啊,還應該包括脫離物象的東西,比如一些微妙的變化和發展的趨勢,才能稱得上是智慧。其實我們經常聽到“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這無非是后人對智與明的選擇和補充,很顯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們時刻要豎起一面鏡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實的反射給內心,然后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和對自己有一個明朗的定位,才可以稱得上有所賢明。
一個人可以戰勝別人可以稱得上是力大無窮勇猛彪悍,這也無非是在說出了另一個事實,力量大并非是強者,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堅毅、強大,因為人內心的疲軟和惰性往往最難戰勝,一個有了社會感官的人很難做到不去貪婪,東晉陶淵明就有過“既自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的感慨。
無論一個人多么的富有,與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貧瘠,所以只有一個人對自己的物質水準認可而不用過多的眼神去關注別人的財富,才可以使自己舒適的活在富裕的狀態中,所以是知足者富。當今社會物欲橫流致使競爭殘酷,為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別人這樣那樣猜疑和爭議,更別說自己不愿做的事,就像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說的一樣“一個人為成功開始努力時,別人都愛潑冷水,都可能被說成是神經病,但是神經病的開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個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別人的眼光,乘著自信帶著志向朝著理想遠航。
每個人都會毫不例外的對人類至極的問題極其關注,老子又高明的說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一個人的形體壽命十分有限,只有一個人的精神和事跡會薪火相傳成為永生。
《道德經》讀后感 篇2
9月27日,在學校會議室聽取了尼爾基一中范永勝老師針對《道德經》的視頻講座,受益匪淺。正如范老師所說,大道,可以說出來,就不是恒常的大道了,許多道理是用心去領會的,也就是同一本經典不同的人理解起來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就針對本次視頻學習,淺談兩點體會。
一、“無”與“有”。
第一章中有這樣的內容:“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其中提到了“有”與“無”,按我們正常理解有與無應該是一對反義詞,但這里所說的“無”是指的大道,而“有”則是由道而產生的萬物。這可以用一句成語來解釋“無中生有”,也就是先“無”然后才能“有”,同時也闡明了從無到有的自然規律。“無”還是一種境界,一種虛無的境界,一種無法描繪的廣闊,所以有“虛懷若谷”的成語。說到這里范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青年覺得自己很有學問“恃才放曠”。他想拜當時的一位圣賢為師,卻不肯放下姿態。圣賢為其倒茶,已經溢出來了還在倒。青年人提醒“已經滿了。”圣賢接過話茬:“你都已經滿了,我還能教給你什么呢?”生活中,往往越淺薄的人越覺得自己了不起,而越淵博的人越覺得自己需要充實。所以我國
自古就有“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名句,還有“欲速則不達”、“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陰”的至理名言。從“有”和“無”的辯證關系中使我懂得,放下姿態,心胸開闊才是為人之“道”。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話13個字道出了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人離不開生活的地球,地球離不開其運轉的宇宙,而宇宙是有運行規律的,這種規律是自然的,不是隨意改變的。我個人理解所謂“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刻意地去改變。尊重客觀比主觀武斷更有說服力。老子的學說主張“無為而治”,這里的“無為”不是不做為,而應該是勸誡統治者順應天道、民心。這種理論同樣適用于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老師,當我們面對學生時,是不是也應該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應以我們的主觀認識去改變學生、塑造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自己的生命歷程,用自己的體驗去開啟自己的心智,我們只是學生成長歷程中的引領者,而不是指路人,我們沒有權力讓任何人按我們指定的路前進。
《道德經》作為我國第一部哲學著作,其中蘊含的道理很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學習。就我個人而言,很愿意深入地去解讀《道德經》,它將成為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道德經》讀后感 篇3
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愛無偏私,亦有不濟;名雖美甚,偽亦必生。仁德之厚,行義之正,禮敬之清,皆載之以道。棄其本而適其末,雖盛其美,必有患憂,豈足處也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是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因物而全物之真,柔弱所以克勝剛強也。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為無為,事無事,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知人者智,未若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未若自勝者強。強行者有志,用志于內,至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是故,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亦為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守強不強,守弱則強,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禪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代天施殺者,希有不傷手矣。夫燕雀有匹,鳩鴿有仇,自然以足,益之則憂。續鳧之足,何異于截鶴之脛畏譽而進,何異畏邢是非同門,美惡同根,不可得而偏舉也。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萬物生生之厚,是以輕死,則更無生之地焉。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天下不足貴,貴在其母。四時成運,功成則移,以子知母,知易而行難。物壯則老,兵強則亡,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形質承違,同乎于玄極。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晝。孰為此者天地。天地亦不能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其名曰大。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道者,萬物之奧。處卑不動,守靜不衰,無形無影,無逆無違;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以道蒞天下,物守自然,則神無所加。神無所加,則不知神之為神。是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德經》讀后感 篇4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官運亨通、財源滾滾,可謂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們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樹敵太多,不給自己留后路,以致招來殺身之禍。在老子看來,我們此時應該怎么做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氣來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著禍根,讓自己不那么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等到失意的時候就無路可退、眾叛親離了。還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爭強好勝,天下無敵,須知“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時,“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因為“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達到目的不能夸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達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不能逞強,要保持謙遜之心。因為富貴加驕傲,使自己招來禍患,功成身退才屬于天道。自古以來,能夠做到的只有少數人。像范蠡在越國打敗吳國之后,就帶著西施隱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貴加身卻不肯下來,繼續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難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劉邦一樣,有多少功臣上來之后,還愿意功成身退?每個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還有明代開國的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將,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來幾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了。因此,我們要懂得物極必反,適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恥”,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這是世間的不二法則。那么面對失意,面對挫折,道家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老子告訴我們,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因此,失意只是暫時的,事物處于變化發展之中,境遇會有好變壞或有壞變好,所以失意之后就會通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于道”,“江河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于居下位,居于弱勢,這樣人們就容易把你忽略,不會排擠你,嫉妒你,此時你就有足夠的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能,準備有一天一鳴驚人,以天下之至弱馳騁天下之至堅。
最后,用莊子的《齊物論》中國的一段話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所謂懸解也。”人們只有安時處順,不管得意與示意都能處之泰然,這樣才能超越人世間的倒懸之苦。
《道德經》讀后感 篇5
學習哲學有特定的方法和順序:首先,要明確是否存在一個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在確定答案后,再思考人生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傅老師以《道德經》為例來說明這個先后順序。《道德經》先確定“道”這一本源的存在,然后以“德”來回答人生何去何從的問題。這也是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之處。
我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回頭探討中國哲學的。這個先后順序,使我能以更客觀、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經》為例,做個簡單說明。
“道”是否存在
首先,西方哲學家雖然透過翻譯才可閱讀《道德經》,結果呢?無不被其深度所折服。當我們對《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覺得困擾時,他們卻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稀世珍寶。
因為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7-347B.C.)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來,西方的愛智者看到變化紛紜的宇宙萬物,總要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切變化的后面,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可以作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只有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有辦法進一步解說"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說的",這個答案與西方第一流哲學家與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應的。"本體"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說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說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說的。
老子《道德經》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書八十一章的大約五分之一篇幅,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么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為驚艷。
人生應該何去何從
接著,肯定"道"的存在,并且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之后,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這是不易回答的新問題。老子《道德經》用"德"字來說明,"德"是萬物得之于"道"的各自的本性。
萬物各依其德而運作,原本應該保持和諧的生態平衡,但是人間常有困境,亂象層出不窮,又是怎么回事?對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說明天下大亂是如何來自人的認知與欲望,然后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法。
對此,老子最大的手筆與最多的篇幅,是虛擬一個"圣人"作為悟道的統治者,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要人回歸原始的純樸心境與類似嬰兒的單純狀態。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會轉移時空,不必想去統治別人,而須學習成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萬物有其來源與歸宿,人又何嘗例外?明白了這個要點,就會像嬰兒般依靠在母親懷抱中,然后表現新穎的人生觀:少私寡欲、以德報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等等。這樣的人生只有"平安喜樂"四字可以描寫。
我有機會在喜馬拉雅講述老子《道德經》,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悅的。
《道德經》讀后感 篇6
這兩周持續收聽《道德經》帶給我最大的變化是,心態變得越來越平和,對于當下、未來的焦慮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這樣一個小小的美妙的緣分,帶給了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觸動靈魂的深處,激發我內心深處探尋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從羅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講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計回報”,當時腦海中立刻蹦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愛心,內心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父母生、養育我們,并未要求有任何回報,只是盼望我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會以同樣的愛去回報他們,這種付出是快樂的,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會在學習、工作上努力,希望他們引以為豪。在生活方面經常照顧,給予他們物質方面回報,希望父母能過得更好些,這是遵循了道的規律,大家生活都很快樂。
同時,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感恩之心。我能夠走過人生的很多艱險,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因為一直保持著一顆感恩之心。雖然因為自尊心太強和嘴巴比較笨拙,我表達的比較少,但因為我能懷著感恩之心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能夠最終跳脫出面臨的困境,將負能量化解殆盡,讓善與愛的正能量不斷傳遞。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來美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愉悅高興舒服的狀態的意思,惡也不單指丑、壞的意思,還有厭惡的意思。前面兩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美好的社會應是一個遵循自然的社會,人為地去標榜美好的東西,那么全社會都認為是美好地,都一邊倒地去瘋狂追逐那個東西,發出的都是一個聲音,沒有反對,沒有質疑,那么這個社會就是病態的、邪惡的。我們都認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車、高富帥,結果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環境破壞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繼而出現了高失業率和用工荒的怪現象,就沒人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現在流行的美容術明星臉有時我就有認不清人的感覺,要是全社會都是一張臉該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覺得美了……所以老子說高明的管理者是不會過多的干預他所管理的群體,圣人也不會亂說話亂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動是感染影響周圍的人,有了名氣、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為沒被這些外在的東西限制、牽絆,所以總是能灑脫從容。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做一個無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道德經》讀后感 篇7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它是由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讀道德經之前,就已經閱讀及聽聞許多從此書中所流傳出的膾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讀與用心體會,更是讓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我也由衷地感知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與精湛。《道德經》顧名思義以“道德”為其綱宗,論述治國、用兵、養生、修身之道。它簡略深刻的辭藻、廣博細致的內涵,被華夏先輩們美譽為“萬經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道德經的首篇。我的理解,或書或文放在開頭和結尾的一定是其精華所在,而這被廣為流傳的一句,也自然流進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恒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為人生道路。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而同在一條人生路上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種是圣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之道,活的豁達而無私。而另外一種是走大多數人選擇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貴,或是泯然眾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質的對與錯。人的終身都在屬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為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并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洗禮自然能為我們的心靈與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凈化與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還是應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個能夠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腳踏實地的真人,詩和遠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態也尤為重要。所以在我們虔心拜讀名作之時,也要結合我們自身,不斷完善進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成為一名于社會,于他人的奉獻之人!
《道德經》讀后感 篇8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生長起來。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而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發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它)產生了萬物卻不據為已有,養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這才是極大極深遠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謚伯陽,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大道生成了萬物,但是不把萬物據為已有;撫育了萬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導了萬物,但是不強加干涉,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無私,是人類行事的楷模。人們追求禮尚往來,并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其實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大道遵循自然,無欲無求,即便在付出的時候也從沒想過要得到回報。大道沒有分別之心,所以也就沒有付出和回報的分別了。當大道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它也不會感到煩惱和怨恨。人類卻不同,一旦我們的付出多于回報,或是欲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和怨恨,有的人甚至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樣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因為怨恨曾傷害過我們的一個人而怨恨起整個社會來,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心胸狹窄起來。以充滿仇恨的眼睛看社會,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誰能保證從未傷害過人呢?既然我們也曾傷害過別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呢?因此,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劃等號時,就一定要冷靜地看待得與失,不要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回報而心生怨恨。老子在這一章中,闡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思想,這一處世哲學充滿了智慧,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教導。
《道德經》讀后感 篇9
其實一直不知道到底要讀什么書,還是回姥姥家看到小妹讀《道德經》就捧起它看了一下,也就是這樣我開始讀起了《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是東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國哲學的主根。短短的文字,卻如同迷宮一樣,玄達數千年,被世人視為稀世珍寶。老子僅憑一雙犀利的眼睛就看穿了人間的種種是非,他向往的是安寧恬適的生活方式,他想避開現實中的種種煩惱和憂愁,去追尋自己心靈之中的自由。而這種超脫的生活方式,給世人以啟迪,令人心馳神往。這是老子的智慧所在也是他做人的一種選擇。
老子做人的態度,總是與一個字相關,這就是“道”!“道”是什么?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意思是,到可以派生出萬事萬物,但是“道”又是不可見的,他依照自己的方式而存在著。由此引申而來做人之道也是不可見的,但卻直接決定一個人的品格,決定一個人做什么樣的事情。因為無論你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地想一想老子所說的“道”,認真地思一下這之中的道理,并且將這與自己的人生發展結合在一起,考慮自己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是糾結于世間的是非,還是尋找一種可以使自己身心放松方式過屬于自己的生活,那種生活是你自己想要的,是可以使你全身心投入的。
那句“好武力者,志不可得”讓人看起來就覺得很贊同。在老子看來兵器是戰爭的禍端,不管是正義之戰還是非正義之戰,結果都是會有人員傷亡,而這些都是兇事,都會有人員傷亡。正是因為這一點老子有兵器是不祥之物的言論。老子不贊成用武力解決問題,武力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國與國之間動用武力就會死人無數,血流成河;個人與個人之間動用武力,就會激化矛盾,損傷性命。由此可見,我們與人相處,應盡量避免與人動用武力,因為一旦動用了武力總會有一方受傷,而另一方也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所以做人做事能不用武力解決就不要用武力解決,否則害人害己。
“以人為先,以己為后”圣人明白自然之道滿招損而謙受益,所以絕不自滿自驕而是自謙益人。他們不會為自己而積蓄,所有的積蓄都會盡量幫助別人,正是由于他們自謙益人所以他們就會受益,反而會得到更多。其實“以人為先,以己為后”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損失,我們幫助了別人,收獲了以人為先的快樂,與此同時我們自身也沒有太大的損失,這樣算來我們還收獲了兩份快樂,但沒有損失什么,還多得到了一處益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人士為別人而生存的。”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最樸素的責任感,人如果沒有了責任感對任何事情都不是特別上心,那這個人便失掉了人性和良心。
這本書讀了一點還沒有全讀完,選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挑著看的,寫了一些東西,有的是書中的內容,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就這樣寫完了。
《道德經》讀后感 篇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么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為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啟動后,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并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道德經》內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道德經》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周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后,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裝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現。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才是天道。啟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象”,有一些有作為有追求的好干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涂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核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著官員退休帶走。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游走于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為,在這種獎劣懲優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為什么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為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為我們指明了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經》讀后感 篇11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傳世之作。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發現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因此,他得出"物極必反"的通則,并警戒人們待人做事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得不償失。
現代人普通認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酷愛,崇尚安定、和諧的社會生活。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的機會,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順其自然地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強加干涉,引起公憤,使人民不得安寧,國家不穩定,社會不和諧。
我以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應是一件自覺自愿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能夠學有所成,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松、自覺、自愿地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為,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助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生拉硬扯參加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增長,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現象的出現,不正充分說明了物極必反這一道理嗎?在極度興旺發達之后,人類當有所回歸,以免走到極致事物向反面發展,最終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好多觀點和思想,對后人在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學習《道德經》,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學會自知、知人、自勝;其次要貴身而輕名利寵辱;最后要牢記“謙受益,滿招損”。做事要順其自然,不強制,不苛求,因勢利導,遵循客觀規律。看待事物要用發展變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變地用舊眼光看待新問題,因為貴賤美丑是非善惡種種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而且隨時間、環境的差異而變動。老子的許多觀念主張值得我們去深深思索、去探究、去發現、去實踐,以便指導我們每個人更好地去生活、學習和工作;使國家更穩定、更團結、更繁榮、更興盛、更強大;使社會更和諧、更融洽,遠離戰爭,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為的破壞,讓我們人類能跟自然友好共處,和諧發展。
《道德經》讀后感 篇12
在這一章里,老子的思想不僅僅是站在人的思維方式上,更是站在天地萬物和諧相處之上的角度來闡釋自己的思想。道家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與天地萬物和諧的相處才會更長久。而如今人們早已失去了對天地的敬畏之心,人類欲望的無限制擴張讓人們對賴以生存幾千年的自然環境進行肆意的破壞,為了成就一己之私掠奪各種資源以占為己有。可嘆的是就連沒有思想的花草樹木都知道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來回報天地,可我們人類卻一直在破壞環境,卻不知這樣做不僅不能夠成就我們的天長地久,反而會摧毀我們自己。
老子在這一章里面提出了“利他”的觀點。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正是因為天地的無私包容,才養育了萬物,從而也成就了天地的永久存在。
老子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了“利他”往往能轉化為“利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意在說明,只有將天下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才會更有助于實現自身利益。這一點和儒家思想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老子在本章里還提倡無我無為無私的品德,只有象天地一樣無私的奉獻給這個世界,世界才會反饋給天地,如此反復故能長久下去。如果一個人考慮事情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為別人著想,這樣的做法只能算是目光短淺,雖然得到了暫時的利益,卻不能長久的擁有。如果能謙虛的退居人后,認真的傾聽更多人的想法和建議,然后提出提出對大家都有幫助的利他的建議,必然就會得到大家的贊同和擁護。
人本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對待事物的,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存在看作是合理的,但人們也正因為此陷入到局限于自我的狹隘之中,從而束縛了身心的自由。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想著滿足自己的欲望,在患得患失中苦苦的掙扎,這樣的日子又有何幸福可言呢?一個快樂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一個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一顆天下為公的赤子之心。有些人處處彰顯自己,在人前炫耀,這樣的人不僅得不到別人的贊同,更難以成長、承擔人生的重任。飛揚跋扈者難免惹來橫禍。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還提出以無私成其私的思想,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不會喜歡一個處處算計、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人。相反人們更容易喜歡一個陽光熱情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喜歡不計較個人得失、心地善良總是為了他人著想的人。遇到這樣的人我們也想去幫助他。所謂的吃虧就是福就是這個道理。在利益面前我們退讓三舍不一定就是壞事,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互相殘害以打敗對方奪取利益這是人生的成功嗎?如果我們在人生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擁有一個悠然自得超然外物無比快意的人生。
最后我想說,我們只有達到和天地萬物和諧共處、互相依賴才可以更長久的生存下去。正所謂道體永恒道用無窮。
《道德經》讀后感 篇13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以著成《道德經》一書,并被后世奉為道家經典。后世的好多經典都出自或繼承了《道德經》其中的主要觀點,比如說,《莊子》中的逍遙游,以及后代的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為”。并且在以后的數千年里,與儒家思想相互碰撞、辯駁,甚至其中的一些觀點或認識逐漸成為中國精神的內在品質,“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
老子的一些思想在現代也有確實的反映,比如他在《道德經》中曾經說過“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在他看來,世界的矛盾都是相存相依的,在激蕩中求發展,在相補中求完善。愛因斯坦也曾反問過問他的人:“為什么不能是既是這樣,又是那樣?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這樣不好嗎?”而在我看來,矛盾是必然要存在的,沒有“有”,焉知“無”?它們本來就是相生的。這兒,我不禁想起了周末去聽的西川的主題為“我的詩歌革命”講座。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詞——“矛盾修辭”,在某種程度上,我比較認同他對中國現狀的一些認識,比如他說的“在現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矛盾修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作為一個矛盾體,它們能如同“難易相成”、“長短相生”般,互相補充自己不足的一面,推動最終的發展。
在儒家經典文化中有“以人為本”、“民貴君輕”的思想,當然在道家精神中也有一些有利于解決民生問題的觀點方法,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絕圣棄智,民利百倍”、“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在此看來,道家文化與儒家經典在中國歷史中不斷激蕩融合,并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內質也并非偶然了。
當然在道家文化中雖有“積極無為”,但也有一些“消極無為”的方面,“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些都和那些“富國貧民”、“強干若枝”的思想類似,一味地通過強調使民弱來相對地加強國家的富強,在我看來,這在本質上也是在破壞和諧,削弱國家。老子的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的慢慢體會,琢磨!
《道德經》讀后感 篇14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道德經》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從古至今,人們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了許多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德經》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十分值得學習。
《道》的部分是老子關于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于仁義、禮信的論述。《道德經》代表了作者對人生、對自然規律以及對當時政治的態度。《老子》的文體,不同于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文約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簡意精的哲理性語句組成的。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行文流暢。《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辭藻并不華麗,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復的琢磨、體會。
通過學習,我認為《道德經》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種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間的聯系之后,所作出的論斷。人們根據“道法自然”的思想,從思想和行為上仿效自然,以確定處事原則。按照自然的要求處事,就要時刻保持清靜無為,謙卑自處的心態;辦事要順應民心,遵從自然法則,做到量力而行;始終不好勝爭強,而要大智若愚,能委曲求全;還要不追求名利,事成后就功成身退。所有這些處事原則,既體現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概括了富有特色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繼承和發揚的。二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強調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是人們應該采取的行為方式。依據“道”的理念看世間萬事萬物,其生長、發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萬物如此,人的思想行為方式也應該如此。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無為”的本性,保持“清靜無為”狀態,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尺度,遵從事物發展的客規律,而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橫加干涉,使之最后出現“無為而無不為”的局面。顯然,這里所說的“無為”,不是說什么事都不做,而主要是指處事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規律,積極引導其自然發展,最后達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而決不能理解為什么都不想、不做,結果什么事都會自然而然的辦好。
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沖擊著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傳統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化和金錢化。對于一名黨員說,如何去面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我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處世,清靜自省,堅忍不拔。
《道德經》讀后感 篇15
一、看作者,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史官是整理和編纂史料史書的職位,所以老子博聞強識,在寫書的過程中有大量的文獻積累和對名著的畢生研究。
二、看哪些人研究過《道德經》并且取得了些怎樣的成績?
這里以曾國藩和馬云先生為例。
曾國藩在他告老還鄉、在老家湖南修養的時候,因為經歷了親人去世,又感慨自己不得志、效力朝廷時上下關系總處理不好,終日苦悶、哀愁。一天,他偶遇一位老中醫,告訴他,你肝火太旺,去讀《道德經》!
看完道德經的他連連感慨,這本書如此的寶貴,原來我的答案就全在這里面!于是他為了將書的內容吃透,就隨身攜帶,一遍一遍的朗讀,一篇一篇的背誦,書不離身。
曾國藩獲得什么樣的成績呢?他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并且,在晚清的動蕩復雜的時期,曾國藩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善終的官臣。
第二位成功人士,馬云,他創造了一個非常偉大的互聯網帝國,阿里巴巴系,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購買,以及幫助了那些在偏遠地區的人們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馬云先生走到哪里都一直揣著的一本書,就是《道德經》。
其實中國的領導人無不是老子的粉絲,他們都無不是《道德經》的虔誠的學生。
所以《道德經》對于國家、和企業領導人來說都是必取之經。
三、要看他的同類人怎么評價他。
老子是哲學思想家,那么同類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學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源。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他唯一承認的中國千年來的思想家。這是在他研究了中國數千年古代的、當代的思想家之后所給出的一句評價。當然中國也并不匱乏像老子一樣偉大的思想家。
四、看發行量:
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就是《道德經》,在德國,道德經的地位僅次于《圣經》,在西方國家,一個出版物能夠與圣經的普及度相媲美,足可見它的重要程度。
五、看這部作品的思想發源。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畢生研究《易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
《易經》認為天地萬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發展之中,其闡述的就是這個“自然而然”的規律。而老子的道德經共81章,用了37章都是在說「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遵從自然的規律,由此可見,道德經是多么的用心在研究和學習易經。
《易經》是研究所有宇宙元素的特性的著作,陰陽二元論是這本書的主導思想,而老子的《道德經》則是從二元論的陰的層面去幫助解決怎樣達成一件事情,以無為的思想去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解決怎樣才能使其長盛不衰。這是從陰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嘗試做一個能夠真正讓《道德經》為您所用的人,而不是只知道這本著作的名字的人。
《道德經》讀后感 篇16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后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并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于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
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于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于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
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于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么樣子。
《道德經》讀后感 篇17
著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過: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道德經是老子所著,書中主要闡“道”,老子認為,事物的種種玄妙都來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來自于哪兒?
日前,我再次拜讀了道德經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間萬物的本源,道無法以語言闡述,卻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來闡釋道,上善若水,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狀,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堅硬的,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合乎于“道”,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無為并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適應于各種環境,能夠快速融入其中并且發揮效用,同時不妄自作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處于一個順暢的狀態。
現代的生活節奏下,許多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錢財富等,才會造成人們的貪欲不斷膨脹,最終導致了犯罪率的高發,若人們能重讀《道德經》,體悟其中的“道”,終有一天,人們的心能重歸平靜。
《道德經》讀后感 篇18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并不是說在遠古時代,質樸的人民是只有美而沒有丑,只有善而沒有惡的。他們看到一只尾羽斑斕的錦鳥會覺得它美,但那時并沒有“美”這個字眼,人們只是單純覺得心生愉悅罷了。但也有可能有人見烏鴉而心生愉悅,有人喜聞花香,這世上也不免有人喜聞臭草,有人喜歡舒緩之音,有人喜歡剛勁之聲。那時的美,是以人,以人的心之所好為判別標準的。而自從“美”這個詞被發明出來,萬事萬物就被“標碼”,就會有后人自己不加以思考就全盤接受了別人的價值觀。
契合還好,如若不契合,那那些人豈不是一輩子活在蒙蔽之中?“名”的出現,方便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描述,卻在一定情況下愚弄了世人。
世上的人應該都是向善的吧。“物競天擇”,大自然都在朝著一個更好的情形發育,人亦如是。為害作惡心生的滿足,是自我毀滅式的,要不斷勞心苦力來滿足自己,是暗耗人精力,不長久的。我認為不論什么生物,都喜追逐長久之道,因此作惡人的內心,可能是自己都蒙蔽不知的。
《道德經》讀后感 篇19
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后感 篇20
我和爸爸在游覽化女泉的時候,看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道德經》,我想這本書應該對我很有幫助,所以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下來,我翻開一讀才知道,《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不朽著作,是一部博大精深、詞意錘煉的哲理詩。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我國古代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無論對于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還是對于政治的統一于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經》是我國古老文明的智能結晶,也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猶如汪洋大海,內容包羅萬象,它不僅包含著宏奧的哲理,而且蘊含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系統科學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這本書主要講了“道”、“可道”、“德”、“下德”,一共有五千文字,最終還是歸結到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
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我有時候讀起來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反復看,才能慢慢看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導人們要更加善良,與人、與物為善,讓人類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人、物、自然和諧相處!
《道德經》讀后感 篇2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不笑天下可笑之人!進入QQ,只為緣而來,為朋友而來,為美好的心情而來,又何必去計較那些雞毛蒜皮之事?又何必上綱上線,輕松事要嚴肅為?笑一笑,十年少。一笑泯千愁!!
《道德經》讀后感 篇22
著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過: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道德經是老子所著,書中主要闡“道”,老子認為,事物的種種玄妙都來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來自于哪兒?
日前,我再次拜讀了道德經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間萬物的本源,道無法以語言闡述,卻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來闡釋道,上善若水,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狀,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堅硬的,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合乎于“道”。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無為并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適應于各種環境,能夠快速融入其中并且發揮效用,同時不妄自作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處于一個順暢的狀態。
現代的生活節奏下,許多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錢財富等,才會造成人們的貪欲不斷膨脹,最終導致了犯罪率的高發,若人們能重讀《道德經》,體悟其中的“道”。終有一天,人們的心能重歸平靜。
《道德經》讀后感 篇23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后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為何物?難于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為也,地球,亦水所為也,萬物生長,皆賴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眾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鉆。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狀,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狀,倒鍋里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道德經》讀后感 篇24
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有時候做事很難一心一意。往往是做這件事想那件事——學習的時候,想著待會去玩;上課的時候,想著中午會吃什么午飯……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后一事無成。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兒“專氣致柔”的時候么?
那倒未必。回想起嬰兒時代,當我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著自己的手指,專心地啃著自己的腳板的時候,無論旁邊多么吵鬧,我們也不理不睬,專心致志。這不就是“專氣致柔”嗎?
上課上到一半,看著窗外的大樹,看著街上的行人,或者想著什么事情,心就會飛到別出去,那樣,上課就什么也學不到了。發呆也一樣。我曾經試過,但不久就被識破。因為那時候的我會兩眼無神,呆呆地盯著一個方向。現在的我們,和以前的我們有不同:做某事時,身邊受到影響,即使是輕微的,都足以讓我們煩躁不安,甚至是分心。或許,只有那些圣人,那些得道者才會做到吧。做到“營魄抱一,專氣致柔”對于已經懂得一些世間道理的我,已經很難了。
當我們在做某事時受到影響,或者是分心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句話吧。努力朝“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的方向努力,說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道德經》讀后感 篇25
今天我剛在外婆家吃完大餐后,獨自一人往家走。
走到了一個拐彎處,我突然發現一個叼著香煙的人站在角落里。月亮高高掛,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他的發色一樣不缺呀,再加上一身怪裝束,我斷定他是一個混混。
于是我猶豫著不敢向前,就在此時,一個小學生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那個混混攔住了他,一只手一伸,一臉奸笑的說:“小子,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吧,大爺我沒錢花,接我點錢。”看著那小學生害怕的樣子,我真想沖上去一腳把他踹到東門揀菜屑去。
可一想:現在的混混什么都干得出來,一會沒把他干到,自己兩眼一翻,兩腿一伸,跑到西方游樂世界去了,那也太不換算了吧。我就繞到回家了。
又一個夜晚,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月亮下同一個混混。這回,他攔住了一個中學生。我想,這回再也不能放過他了。正好一個叔叔從商店里出來,我急忙拉著叔叔說:“叔叔,那有個混混正在搶錢。”那叔叔聽完話丟下東西,對我說了聲謝謝,就沖了上去。幾下就把那個混混抓住了,只見那叔叔拿出一把手銬,銬住了混混的手。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這位叔叔是警察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著月亮,覺得今天的月亮特別美麗。
《道德經》讀后感 篇26
《道德經》是一本關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鑒。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么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系。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里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讀后感 篇27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于《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于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于身,免禍于社會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讀后感 篇28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么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后,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為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為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匯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匯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為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么能代替它。
《道德經》里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后感 篇29
《道德經》共分81章,其中第一章《道經》,37章,第二章《德經》,44章。它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二)所寫,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魅力的《道德經》,這本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起源、萬物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認識。它博大精深,說話極有正義感,是“萬經之王”。
“世人皆知美是美,惡已是;大家都知道好的就是好的,但是不好。所以有沒有相互存在,難度和難度相輔相成,長短和高低對比,音和音和諧。就是圣人無為而教無字。一切工作都毫不猶豫,生而無之,不靠之,生而有之。一個人住就不去了。”
本章主要闡述了世間萬物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細長與短少,高貴與低微,先進與落后,都是通過相互對立與比較體現出來的。
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價值觀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觀的判斷是相對產生的,所以對立關系是可變的。所以對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萬物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言,一件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惡美丑,都要泰然處之,不要打擾別人。
后半部分,根據“道是自然”的原則,對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進行了準確的論述,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反對善惡無為的基本態度,使萬物自然生長發展,師法自然,順應道。
《道德經》讀后感 篇30
解讀老子《道德經》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后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恒常快樂,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準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愿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后深受啟發、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并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于無為之美,美于無私之美,美于心靈之美。愿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里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讀后感 篇31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全書分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覺得,《道德經》的精髓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經》給我們的啟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到,“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為己有;為世間萬物的發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為是一種心境和修養。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么我們會生活的更輕松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復學習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
《道德經》讀后感 篇32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后都是通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判斷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系是變動的。因此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丑,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后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準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發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后感 篇33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么品質?有什么好學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人類能活過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并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酵過程中瓶罐內產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酵3個月后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家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讀后感 篇34
《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經典名著,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之一在我國歷史擁有重要的地位,他和莊子一起被稱為“老莊”。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對于《道德經》確實非常喜歡。今天我又捧起這本書讀了起來。
老子在《道德經》里面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講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們經常和別人講道理,也經常聽別人講道理,但是我們講給被人聽的道理別人是不是聽得懂,或者別人愿不愿意聽呢。或者反過來,別人講的道理,我們愿不愿意聽,或者是聽不聽得懂呢。這個問題老子就觀察的很仔細。就這樣一句話解釋很多的道理。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天地不仁的話,所有的事物將會被對待的像草狗一樣,就是說我們屬于天地萬物之一也會被當成草狗一樣。如果圣人,就是當權者沒有任意,則會以百姓為草狗。所以天地對我們是有仁義的。老子在提醒當權者應該善待百姓。
《道德經》說“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提醒當權者以人民為重,只有不和人民爭,所有人都不能和他們來抗爭。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就像道家說的“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只有愛護百姓,不與民爭利,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我們現在生長在社會主義的社會,人人平等,國家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這不就是老子說的社會嗎。我們每個人應該像老子說的那樣,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
《道德經》讀后感 篇35
首先,從身體層面上來講,老子認為我們身體80%的疾病都與心理和情緒有關,也就是心理不健康。這一論述與當代的“抗疫名家”中科院鐘南山院士的觀點非常一致。
當今社會,我們努力地追逐錢財、名利,在巨大的名利場前,欲望不斷膨脹,無法滿足,心情焦慮,不惜大量消耗自己的身體資源,能量,也就是內耗,破壞了身體陰陽平衡。久而久之,疾病找上門來。
就拿我們投資界來說,許多享有盛名聲譽的投資大佬追求高收益,高業績,在名利雙收的耀眼光環籠罩下,迷失自我,日夜研究,殫精竭慮,最終累垮身體,英年早逝。令我們唏噓不已,身體沒了,什么都是扯淡,這種舍本求末的做法應當令我們警醒。
當今社會,快節奏,高能量膳食,低運動,焦慮的不斷攀比心理,無法滿足的欲望,全方位構筑了我們的身體負能量,造成我們的身體重負不堪。錦衣玉食,甚是歡喜,但無節制的生活習慣帶給我們的身體是妥妥的傷害。
老祖宗幾千年遺傳下來的我們身體基因,承受不住近幾十年國家大力發展帶給我們突然變化的富足生活,需要我們有節制地規避身體健康風險。
老子提倡我們降低欲望,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以平和的心態,愉悅的心理,知足常樂,豁達樂觀地生活,注重陰陽平衡,善待自己的身體,方能健康幸福長壽。
因古典國學的深奧內涵,經過我近段時間的反復的研讀,消化,浮燥的內心也平靜不少,透過表象看本質,也理解了許多事物的發展規律,核心要義,也能冷靜應對處理當今社會各種眾生相。粗淺分享,與君共勉。
《道德經》讀后感 篇36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并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于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么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后感 篇37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后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并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于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
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于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于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
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
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于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么樣子。
《道德經》讀后感 篇38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說,政府的政策穩定、開明,人民就安居樂業,民風淳樸;政府的政策要是經常變化,就會使人民變得狡詐,人心變得自私自利,社會誠信缺失。在第十七章中,老子認為,好的政府不會亂發使令,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取得了業績,只會認為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和政府沒有關系。政策的多變,會造成政府失去誠信,人民不會相信政府。
這兩章內容主要闡述了政府不能隨便亂發政策,要“貴其言”。政策的多變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對政府的話產生懷疑,從而使整個社會的誠信度降低。政策的多變會使一些人不勞而獲,別的人就會學他的樣子,期待政策有所變化,對自己產生利益,社會因此變得浮燥,人民沒有了長期奮斗的目標,急于求成,急于利用當前的政策為自己謀利,生怕政策變化讓自己的目標落空。
老子的這種思想,在唐代得到柳宗元的傳承和發展。柳宗元在《梓人傳》中,認為治理國家,應當像蓋房子的工頭一樣,只需用尺子、規矩和墨斗劃出高低、長短的標準,讓手下的工人按照標準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做不好,批評或是辭退他,他都不會有怨言。不能事必親躬,處處向手下的人炫耀自己的本領,代替手下人工作。在《種樹郭橐駝傳》中,柳宗元提出了,治人要像養樹一樣“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為官治民如果“好煩其令”,看起來好像很愛惜人民,政府不停地想辦法頒布新政策,人民不停地揣磨政策變化的方向,結果卻使政府和人民都覺得很困苦疲乏,社會并不能安定興旺。
《道德經》讀后感 篇39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坐標;凈心:凈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坐標。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后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兇化吉。
“凈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肴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道德經》讀后感(通用39篇)】相關文章:
道德經初中讀后感800字02-18
道德經讀后感600字優秀范文02-18
學習道德經總結07-27
道德經典誦讀活動簡報12-10
老子道德經讀書筆記12-22
《道德經》讀書筆記感悟范文12-28
11-08
老子道德經第76章心得體會02-10
邊城讀后感通用15篇02-18
李白讀后感(通用4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