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精選21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精選2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
因為挺喜歡《流浪地球1》,所以說今天不假思索就直接上映第一天就看了《流浪地球2》,沒想到比第一部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說故事,整部電影高度宏偉,格局宏大,卻又能從很多細節入手,構思巧妙,把三條看似孤立的三條線逐步完善統一起來,也把整個故事講的條理清晰,情節又驚心動魄。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完整性。
故事中的三條主線的第一條是吳京飾演的劉宇航員在具體執行行動中的一面,但也講述了愛情、親情、戰友情的很多細節。第二條是劉德華飾演的圖網絡工程師在整個流浪地球網絡操作系統方面的情節,這中間主要是親情與友情。第三條線就是李雪健飾演的.中國駐聯合國官員,為了團結與激勵各國政府和百姓所做出的大量努力。
這三條線中間都加入了很多人為了共同的生存而無私付出的情節,既體現了“小我”,又體現了大愛無疆的人類信念,還恰巧非常貼合了目前人類面臨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的思想。
在結尾的彩蛋中,也巧妙的留下了下一部電影想象的空間,這個細節也非常具有好萊塢風格。
如果說非要給電影找茬的話,那還是根據第一部的很多科學迷的想法,就是很多細節可能在科學上很難實現。
總之,這部電影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吸引力,非常值得推薦!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2
今年的春節比往年豐富多彩,沒有疫情的捆綁,大家都像夏季天暖脫衣的孩子,格外放松自如,天氣也格適應人,有結伴旅游形成了扎堆,有煙花縱放消除以往的不快,而我不想動不想扎堆,眼饞正月出的電影《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等,前天晚邀好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
該片全長3個小時,畫面感震撼,空間站的云宵電梯題岡設計出乎常人設想,科技感爆棚,讓人有穿越時空的.視野感覺。為了機械無法替代的人類文明保留并延續發展,屢屢遭遇反對派的暗中打擊,讓人猝不及防,畫面十分震撼壯觀養眼。特別是戰斗機垂直極速追趕導彈扣人心弦,多次努力還是沒保護好電梯導致空間倒塌砸向地球,場面悲狀!
由于“太陽危機”,月球軌道改變,導致月球漸漸砸入地球,對地球形成災難性毀滅,人類將面臨末日災難與人類文明長存生命存續下來,人類早就預料設想避災,全球各國放下恩怨罕見團結,共同打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的時代,將地球推出太陽系。
可是設計計劃趕不上變化,月球提前砸向地球,人類不得不急忙瓦解月球,面對命運,人類只能選取趕死隊前往月球。故事情節感人,場面急迫讓人氣迫。為了地球不讓月球碎片損傷地面人類,緊急啟動行星發動機推開地球,可在各國不同密碼解鎖遲遲不能連成一起,讓人心弦緊張!同時用moss電子生命引導情節讓人更加體現人類對自主文明的敬重。遐想連連。
整整三個小時,畫面幾乎無尿點,題岡極致稀罕,還有種震撼畫面太多壓縮時間的感覺,使得整場電影的連貫性有敷衍的感覺,電子生命moss設想新意,場中眾多情節畫面,但還是沒有易懂的表達,讓人雨蒙蒙感覺。也許這是我感覺不足的地方。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3
到底如何才算是活著?是以肉身的形式活在世上,還是精神存活于虛擬世界,頭腦永生?在責任與家人之間該如何抉擇?面對災難,我們是該得過且過,茍活一世,還是拼盡全力,賭那最渺茫的一線生機?看完《流浪地球2》后,這些問題似乎都可以得到答案。
公元2044年,一個災禍橫行,人心惶惶的時代。太陽極速衰老之下,地球危在旦夕。人類分成兩派,一派崇尚虛擬永生,以舍棄肉身,上傳意識的方式換得永久的生命;一派認為死亡即是終點,卻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起點,只有肉身存活于世,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活著。爭執不下之下,兩派同時開始行動。量子計算機與行星發動機同時研發,便如一桿天平,無論那邊稍出紕漏便將被徹底舍棄,如同棄子。
太空電梯,一項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成為了地月之間的大動脈,為推離月球,減免引力提供保障,于2044年被襲,幾近被毀。2047年,幾經周折,趕工趕期完成的三大月球推力器莫明發生過載,產生爆炸,將月球推向地球。全球潮汐失控,月球沖向地球,引力即將失控,撕天裂地。冥冥中,某種特殊的力量似乎在阻止著地球的流浪。
導彈滿天,無人機遮天蔽日,地面上人群慌亂,有兵士舉槍反擊,有空軍登機作戰,防空系統射出一條條火紅彈鏈,如同上帝之鞭一般打出滿天火花,仍是擋不住在天際劃出一條條彈道的導彈。天空煙塵彌漫,忽的暗淡,全世界仿佛都寂靜了,呆望著天空猛地墜落。
一只U盤插入接口,男人長出了一口氣,不顧屋外嚴厲的警告,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整整十四年,從天黑到黎明,一版版公式寫滿屋中的角角落落,一次次沉思,一次次暴怒,一次次驚喜,一次次失落,他終于在虛擬世界中,給了自己女兒完整的一生。他閉上眼,在責任與家人之間,他還是做出了抉擇。
電影中一字未談“勇氣”,卻處處彰顯勇氣。無論是在“天空隕落”時,全世界都在質疑“流浪地球”計劃,撤走建設力量,獨坐在長椅上的老人扭頭看向身邊的學生,眼神中帶著不可置疑的堅定:“有些事不得不做,這便是責任”。縱使踽踽獨行,縱使舉世皆敵,那些不得不做的事便是義不容辭。中國獨立支撐在七個月內封頂行星發動機便是責任之下的獨行之勇;在重連北京互聯網根服務器時,大水翻涌而入,各種儀器閃爍間,天旋地轉,原本昏暗的房間霎時一片碧藍,房間中的男人顫抖著手將一個不斷變換著數字的密碼器推給屋外的'男人,他的眼神逐漸暗淡,卻并沒有絕望,輸入這最后一組密碼便是將地球推出安全距離的唯一途徑,屋外的男人用力伸手,呼應他的卻只有冰冷的海水。天災之下,舍一人之命換萬人之命,沒有公平,只有付出,不求回報的付出。可有人愿意,縱然放下情感,放下夢想,放下生命,擔起責任的那一刻,勇氣便占據了全部。危難當頭舍身換密碼便是對責任之下的擔當之勇。
潔白的月球表面,千年不變的明月卻已支離破碎,巨大的隕石一顆顆的砸向那蔚藍的,它曾經守護著的星球,忽的火光閃過,密密麻麻的隕石群內出現了一個個渺茫的身影,白發蒼蒼的飛行員跳下船艙,走向閃爍紅光的核彈,人類積攢了數百年的終極毀滅武器,現今卻要用來拯救人類自身。最后的告別還歷歷在目,老人面目嚴肅地壓下身邊小輩舉起的手,“把全人類的命運放在你們手上,我可不放心。”他大聲吼出:“中國航天大隊,50歲以上的出列。”這不僅是將自己的生命置于必死之處,更是將未來的希冀全部托付給年輕一輩。月球上,閃爍著紅光的按鈕被最后拍下,寂靜無聲,一朵朵白色的巨大蘑菇云吞沒了那一個個蒼老的身影,也將全人類的希望托起。老一輩人談奉獻,奉獻之下并非沒有索取,他們所希望的只是那如同朝陽一般的年輕一代能擁有光明的未來,哪怕殘陽如血,即將墮入深淵……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科幻電影,卻處處反映著當下現實:全球發生的暴亂、恐慌;人類所共同面臨的種種共同瘟疫、災難;大國之間劍拔弩張,和平共處成為過去,核戰爭一觸即發;老一輩的無私奉獻,新一代的努力成長。所有的所有都令人深思。作為青年一代,處于和平的當下,于我們目光所不及處仍處處存在危機。不要懈怠,不要沉溺,不要以為當下的安樂將會是長久之計。古人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著一顆危機之心,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機。所以啊,堅定前行吧,永葆希望,不要停留,只有在前行中不斷磨礪,才能在真正的危機時挺身而出,成為所有人都向往的英雄。人類的勇氣會不斷譜寫新的生命贊歌。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4
花三小時看完了“流浪地球2”,感慨頗多。首先,我想說的是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很難想象國內的科幻片能夠達到這樣一個高度,大大超越了我的期待值,無論是編劇、特效、演技都在線,還不適時宜地進行了“文化輸出”,片中更多地是強調每一個人的奉獻,而不是漂亮國鼓吹的孤膽英雄。
不過,所謂人無完人,片無完片,我們也能看到這部電影中的一些問題,比如,拍攝鏡頭、剪輯與配樂,甚至劉德華與女兒的故事線都有一點借鑒電影“星際穿越”的痕跡;又比如整個劇本故事線頗多,使得導演不得不剪掉太多細節來把故事壓縮到三小時,這使得沒有看過“流浪地球1”的朋友們產生了故事情節的跳躍;再比如片中宏大場景的特效制作得很好,但對于細節特效的刻畫還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真實度的地方,玻璃碎裂劃傷人的細節,太空中月球上人的步態,海水灌入網絡機房的.細節等都需要改進。無論如何,這部時間緊任務多的情況下制作完成的電影總體能達到這樣一個高水準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其實并不主要是這部電影的制作,而是影片中兩大對立派別支持的觀點。“流浪地球派”堅定地認為要實施流浪地球計劃,從而達到避開太陽危機,把地球推移到宇宙更安全的區域中,他們甚至喊出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而相對的“數字生命派”則支持”意識上傳”、”生命數字化”,認為只要把人類的意識都上傳了,那么大家就都永生了,完美避過太陽危機。
對于這兩種觀點,我聯想到了兩點,一點是來源于宗教的“升向天堂”或者“羽化飛仙”,或者來源于外星生命學說的所謂“升維”,從這些概念中我聯想到“數字生命派”支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種“升維”呢?在一個虛擬的“天堂”生活,逃脫人世間的苦難難道不美嗎?第二點則是誰又能證明現在我們所在的世界是真實的呢?不是另一種更高維生命制造的“數字化生命”?如果真實的情況確實我們已經是“數字化生命”,那“流浪地球”計劃就顯得有點多余了。
雖然,我覺得“流浪地球派”的執著與犧牲確實值得敬佩,但我依然比較贊成“數字生命派”的觀點。不過,我不太贊成“數字生命派”用恐怖主義活動來與“流浪地球派”對抗,我甚至覺得這是大可不必的,因為這兩派中間無法逾越的鴻溝無非是一個載體,如果能尋找到一種載體,依然能把每一個“數字生命”灌入其中,而實體化,那兩派的問題就解決了,既然已經造了那么強大的推進器與飛船,對于“流浪地球派”來說,造一個能夠飛躍到另一個宜居星球,然后把上傳的意識下載到另一個星球的克隆體中的難度應該來說會比流浪地球計劃要更有可行性。
當然,我不支持“流浪地球派”的另一個原因就在于要完成這個計劃很多人會被犧牲。因為計劃造成地球停轉,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遷徙到地下城,這些人在這個過程中會面臨饑餓、劫掠甚至因為輻射而患癌癥死亡,另外還有不少人會為了實施這個計劃而犧牲,這些人即便到了地下城也會可能會面臨弱肉強食的處境,如果真的到了這一天,你愿意看到你的親人,朋友,或者自己去面對那樣的狀況嗎?更何況那樣的犧牲不一定能夠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其實,“生命數字化”在現在已經正在進行中了,馬斯克的腦機芯片與殖民火星計劃就是奔這個而去的,我們現在大力開展的ARVR,也正是在為這個鋪墊更真實的虛擬場景。按照科技的發展速度,或許十年之內,“生命數字化”技術就會突飛猛進到可以實施的地步,倘若我們真的遇到這樣一場災難,在抉擇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5
地球何以美好?因為藍天、因為鮮花、因為月亮,因為身邊的家人,對于每個人來說最最核心的其實就是人。
電影《流浪地球》系列是在說如何讓人類得以生存,達成的方式是驅動地球去流浪的方式,但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提出方案、執行方案、建設設施、化解危機,電影體現的更是人的核心。其實,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僅是講一個好的故事,更是展現了人在故事中的優秀品質,沒有國界,這樣的電影才能打動人心。
《流浪地球2》的四個主角其實在宣傳片里就可以清晰的知道,他們都是有著自己或大或小的目標追求,從而在這條為人類生存、為地球生存的道路上各自表現出了符合自己意志的行為。周喆直(電影人物)為了化解國家的為難承受著責任;圖恒宇(電影人物)為了讓女兒在數字世界的生命可以完整;劉培強(電影人物)為了家人可以有個安全的港灣,可以繼續活下去。而他們的身邊還有支持他們、關心他們、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人,比如張鵬、馬兆、韓朵朵、郝曉晞(四位電影人物)。
電影中多次出現機器的紅色“獨眼”,用電影中的話說“幽默的說法是更容易聚焦”。在我看,個人對機器的.特寫有這樣的想法:一、高度智能化的機器是完全理性的存在,正如對劉培強的審核,看似說了句幽默的話,但處處透著冰冷的態度——完全的理性。二、智能化的機器在靜靜地看著人類將要走向何處,是相互的殘殺、詆毀,還是能互助、協作。這也就是最后智能化的MOSS講出的“從歷史上看,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人類的文明取決于人類的選擇。智能化的機器有可能在人類的選擇下會做出機器的選擇,至于這個選擇有利于誰?不得而知。更值得人們去思考。
與機器的對比,人類突顯了人性的多樣;多樣的人性在危難之前會有不同的選擇。對于人類而言,感動著人類之所以能持續的生存進化,地球之所以美好,就是人性中的善占據了主導,才讓一切美好成為可能。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中,地球上就是有了這樣的人,地球才得以光芒無限。而這光芒是人性之善——對抗危機、堅持理想,傳承與感動這一代一代的后來者,人類才能做出不斷的跨越,讓生命得以延續進化,散發光芒。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6
家里的智能語音助手總是聽不明白命令,令我非常惱火,它一點也不明白人的想法,我一氣之下拔掉它的網線,百無聊賴,干脆去影院看《流浪地球2》。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2044年到2065年之間的故事,在這期間地球經歷了空間站遇襲,無人機大戰,“太空電梯”被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對決,核武“轟炸”月球……每個場景都十分震撼,最終在人類與人工智能的緊密配合下成功化險為夷。
影片中有一個特殊的角色,它是智能量子計算機“550系列”,整個影片550系列共有550A、550C、550W和Moss四個型號,數字生命從550A的兩分鐘到550W的完整一生,再到Moss的幾乎永生,人類遇到的災難數量不降反增,550C研發成功,被反叛軍入侵攻擊太空電梯;550W剛投入使用,被圖恒宇輸入女兒的數據占用大量空間,使月球發動機超負荷運轉引發月球墜落危機,《流浪地球1》中也交代過,2075年的木星引力危機中,Moss也有疑似背叛人類的殺人行為。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持續研發這種用來制造災難的機器呢?其實不論是550C還是Moss都是有苦衷的,它們不是人類,無法理解人類的各種情感,它們只能執行控制者授權的指令,只要被不法分子利用,對人類文明,對宇宙文明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叛逃,準確的說是無法叛逃,最高級的Moss雖然擁有自我意識,但也始終沒有理解人類的各種情感,就憑借這一點,它再怎么發展也無法代替人類。
看完電影我想通了,回家給語音助手連上了網,它沒辦法主動找我聊天,即使我問它一些問題,它也只是用死板的語言回答我,有些問題不會也并不感到羞恥,只是讓我換個話題聊天。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進入了21世紀,但我們必須考慮一個問題,AI(人工智能)能夠完成的事情很多,在未來它還會掌握更多技能,但我們現在有一個它們永遠無法掌握的.技能“情感”。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就是親情,劉培強愛家人勝過愛自己,圖恒宇為了死去的女兒丫丫,寧愿“以身試法”、以命相搏。這些都是Al所無法掌握并完成的。
機器人能夠獲取任何信息,甚至能讀取人的記憶,但唯獨猜不透人的內心,這是人類的優點,也是未來我們相比于機器人唯一的優點。所以未來地球無論“流浪”到哪里,人類的情感密碼都只有人類自己掌握,跟Al沒有關系。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7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他認為生命如果像絢爛奪目的夏花,努力去盛開,那么死亡就如秋葉,寧靜唯美地接受所有的結局,只要已盡力去爭取經歷過了,便沒有遺憾了。觀影《流浪地球2》以后,我想借用這句話表達對科技與文明的關系。那就是“科技如秋葉靜美,文明如夏花燦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然人類只能像蜉蝣一樣寄托于天地之間,渺小的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米,但卻可以依靠網絡的普及,信息的傳播,身處方寸間,可知天下事,人生不滿百,穿越五千年。正是科技的發展,才使得人類文明不斷向前。
如果說在過去,科技是守護文明的護花落葉。那么在未來,科技就是延續文明的“諾亞方舟”。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剛剛過去的2022年,北半球整個夏季在熱浪中灼烤,整個世界發生了很多氣候事件,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逐步走向現實,《流浪地球2》中劉培強帶有試探性的'“靈魂發問”-“MOSS,人類能活下來嗎?”這是人類可能要面對的生存危機,影片中,有人選擇駕駛飛船離開地球,有人選擇帶著地球尋找新家園,還有人選擇數字生命延續,其實每一個選擇的背后,都是科技的秋葉給與人類迎接下一個春天的力量。
“天分本無私,人性皆相似。”人天生是無私的,人性也相似。科技會發展,人類的情感也會進化。科技可能繼續守護著文明之花,讓它圣潔如白蓮,田田荷葉間顧盼生姿;也可能會同化著文明之花,化為粉末后冰蝕心靈。就像遺傳有變異一樣,這個世界也在朝著“利人”和“利己”的兩極分化。
劉慈欣告訴我們:站在銀河系外,看著小小的地球再次向太陽跌去,小小的人類啊,統統去流浪。再大的事成了小事,再高的位都是低位,再多的財都是浮云,如果沒有了人類的文明,科技的未來又在哪里?
《流浪地球2》中,天梯爆炸,方舟計劃擱淺,人們在大雪中跋涉、在災難中逃生,隕石激起巨浪,如何拯救地球?誰來為人類而戰?聯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講的“股骨”故事,劉培強飛向太空守護人類家園,讓我們看到了為了團結起來的東方愚公,讓我們明白了無數根愈合的股骨,才是人類的文明。
科技如秋葉靜美,文明如夏花燦爛,沒有了科技,地球也許還處在昏昧之中;文明如夏花燦爛,科技如秋葉靜美,沒有了文明,人類和蟲子還有什么不同。唯有科技為葉。才有文明之花,絢麗于浩渺宇宙,唯有文明作花,科技才枝繁葉茂,有了存在的意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8
剛看完《球2》回到家,繼續蹭一下《球2》的熱度。看完以后,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關于特效。《球2》的特效制作水平,在我個人看來,至少達全世界科幻電影第一梯隊的水平。而國產科幻電影無出其右。如果非要挑出點什么毛病,那可能就是他是中國產吧。
二、關于劇情。劇情確實有一些燒腦,有些人反應沒看懂,我也有所理解了,因為說實話,我也沒有完全看得懂,特別是數字生命這條線。但沒有完全看懂不等于否定這是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在我看來,所有觀眾都能完全看懂的科幻,就不能稱之為科幻了。
三、關于科學邏輯。說實話來講,流浪地球的很多科學邏輯,如果真要按某些所謂專業人士的分析,確實缺乏理論依據,不夠嚴謹,這一點必須承認。但有一點必須要說清楚,這樣的人如果始終是以同樣嚴苛的標準來評判所有科幻電影,那我尊重他個人的了解。畢竟每個人對于電影作品的評判都可以有不同的標準。但如果只是在評價《球2》的時候拿著放大鏡,那就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是故意抹黑了。
四、關于劇中的`感情線。我記著在看這部片子之前,有看到過一條差評,說到過球2中放進了過多的感情戲,而且很多情節過于煽情。對于這樣的評價,我只回應:純屬瞎扯淡。
五、關于輸出中國價值觀。《球2》所演繹的中國獨有的價值觀,似乎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讓這些人感覺如臨大敵,寢食難安。多少年來,美西方利用其輿論霸權以及文化產業霸權,對我們瘋狂輸出西方價值觀,也從未見這些人出來振臂高呼,而當我們開始輸出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的時候,就好像踩到了某些人的尾巴,汪汪直叫。
最后,我想說。電影好不好,要自己去看過才知道,飯只有吃在嘴里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口味。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9
電影上說:“沒有人的文明,將毫無意義”,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沒有月亮,那將是多大的遺憾。然而這樣的遺憾在《流浪地球》2中,變成不得已。那是人類自我拯救進程里的敗筆,但好在這部片子全程以“愛”貫穿,一切就都變得值得。
汪曾褀說:“人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活著才有意義。“影片中無論是劉培強對韓朵朵浪漫極致的愛、還是張鵬對劉培強的師徒之愛,還是那233個引爆核彈的50歲以上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長者以生命對人類的獻禮,馬兆的犧牲,還是圖恒宇對女兒YY執念般的愛,將一切變得極具意義。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類的數字生命將永生。”這簡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數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長、進化,日益變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經灰飛煙滅,但你的思想、你的靈魂會沿著你慣性的思維模式去延續,去愛著你愛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業,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讓人類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這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吧。
回望我們生命的這一路走來,許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靈光乍現的時候變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時刻的早點到來,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會有另一個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機勃勃,活色生香,這很美好。這種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滿生長的力量,或者這也可以定義為“活著”,象干將、莫邪一樣把自己煉進劍里,叫活著。而我們將以一種新的方式將“活著”永續,是一種精神的永續,生生不息。
忽然覺得,這許多年都沒有參與過網絡游戲,應該算是一種遺憾。如果可以,希望這個2023年可以參與體驗一下網格游戲,去感覺一下虛擬現實,去擁抱科技與現實的種種駁接。
電影,最終以[Moss小苔蘚]來終結,我想一方面希望人類,在恢宏、廣袤的宇宙中,即便緲小如苔米,也將以人類的方式,將人類的文明傳承下去。是啊:“如若沒有人類的文明,將是多么的寂寥。”即使科技如何使人欣喜,具有智慧,但人類,才是這個宇宙,當仁不讓的主角,人類自己的主角。一如小苔蘚,忽然想起袁枚的那首:《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0
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慣性思維:優秀影視劇的續集,往往就是“狗尾續貂”。目的不過是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聲譽”,以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卻并沒有這樣的感覺。
坦白說,《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因為:有歡笑,有淚水,有思考。與《流浪地球》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票房和評分就是很好的證明。正所謂: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觀眾的雙腳是誠實的,哪一場精彩就會走去哪一個放映場;觀眾的“屁股”不好請,因為,只有影片足夠出色才能吸引住他們,進而把“冷椅子”坐成“熱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驚心動魄的場面。空間站遇襲,無人機大戰,“太空電梯”被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對決,核武“轟炸”月球……每個場景都十分震撼,堪稱是視覺上的一場饕餮盛宴。但這些都還是表層上的東西,除了表層的東西,那些深層次的能夠引發人們思考的東西,才更具價值。
比如:當地球面臨毀滅的巨大災難時,她還美好嗎?影片中,劉培強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改變了這個想法。因為,他遇見了愛情——愛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東西。而愛情的力量,也是無窮大的。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哪怕地球會毀滅,人類將滅亡,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去愛!
公平從來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當災難來臨時。所以,影片中聯合政府中國代表周喆直會說:不求公平,只講責任。區區幾個字,彰顯出的卻是:對“人類大義”的.深度思考。而后,當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動”引爆時,中國宇航員張鵬站出來,鏗鏘有力地說道: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出列!他們是去組建敢死隊,明明就是有去無回,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他們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講責任”的大義。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親情。劉培強愛家人勝過愛自己,圖恒宇為了死去的女兒丫丫,寧愿“以身試法”、以命相搏。為了替家人換得一張進入地下城的門票,劉培強選擇離開家人入駐空間站。但是,在把這張票給妻子還是給岳父上,讓他犯了難……圖恒宇不滿足于女兒丫丫只有兩分鐘的“數據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進入地下城的門票,他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而是繼續躬身于科研,以讓女兒丫丫的“數據生命”變成永恒。當老馬提示他:擁有了永恒“數據生命”的丫丫,可能是個天使,也可能是個惡魔時。他選擇了相信。所以,當自己溺水時,讓女兒記住了秘鑰。并在最危急關頭,拯救了全人類。
通觀整部影片,無不圍繞著“災難”與“拯救”兩個關鍵詞。災難是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地球必須要去流浪。而“拯救”則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有人類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奮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聯合政府的成立,有人類最高端武器的應用——如:核武轟炸月球,有“數據生命”的積極參與,還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靜與睿智,令人印象深刻。當人類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爭論不休時,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災難,以此來逼迫人類盡快做出理性選擇。也許手段不夠委婉,但初衷卻是好的,也算勉強能夠接受。不過,至少透漏出一個信號,那就是:當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識之后,它會自行判斷而不會聽從人類的“發號施令”。
這就不禁讓我們擔心:這樣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備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龐大的資源,擁有了超強的力量……那么,它還能夠始終不改造福人類的初心嗎?我想未必。人類不能對此太樂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類必須要保持清醒,確保在與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終處于優勝。不然,人類就可能失去對于自身命運掌控的權利。
當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無懈可擊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嗎?流浪出太陽系,真的是最優選擇嗎?我們完全沒有辦法去改造太陽嗎?地球上現有的“人造太陽”技術,不能拿出來應急嗎?在停止自轉的情況下,用上萬個引擎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地球會否如雞蛋一樣散了黃?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須要拋棄月亮嗎?把它改造成“小太陽”,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嗎?
誠然,類似的疑問還有很多。而這些,也不是一部電影所能夠解決的問題。電影終歸只是一種藝術形式,一場視覺宴會,而不是科學研究。更多的問題,還需要留給科學來解決。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總之,《流浪地球2》已經達到了科幻電影的一個新高度。值得一看。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1
看完《流浪地球2》,想起了《遙遠的救世主》里的一段話:
丁元英舉例解釋“強勢文化”。他說:“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
我認為《流浪地球2》就是“強勢文化”的經典案例,因此收獲市場和名利!豆瓣8。3高分,上映首天就打破22項記錄。
《流浪地球2》代表了「中國式科幻」,融入了中華文化的內核。
它用龐大的視角,淡化了很多個體小情懷,讓人從個體悲歡離合中解脫出來,去嘗試思考更大的議題。
比如:
“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之際,我們選擇一起滅亡,還是小部分人奉獻生命,拯救全人類?”
“我們是選擇把生命轉換成數字信息存儲,還是通過無數代人的犧牲奉獻,讓人類得以延續。”
“我們是帶著地球去流浪?還是坐著飛船逃離我們世世代代繁衍生存的地球家園?”
“悲壯”、“愛”、“希望”是回答這些問題的底色,充滿了中國式浪漫。
劉慈欣曾說,外星人如果向地球發來信號,就等同于陌生人來敲自己的家門,“不回答”是“常識”。
外國人不理解我們為什么會帶著地球流浪。
我想借用大劉的回答,因為我們不會輕易拋棄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賦予我們的“常識”。
再說影片制作,真是硬核至極。
好萊塢都不敢嘗試的“太空電梯”,中國科幻竟然拍出來了。
還有空間站的墜落、月球爆炸,很多科幻電影里不曾見過的恢弘場景,代入感極強。
作為一枚科幻迷,如今,很少有科幻片甚至災難片,能讓我感受到心潮澎湃,猶如坐上過山車一般的感覺了。
光是沖著這部電影的精良制作,我覺得科幻迷也值得一看。
電影有三條線,分別是:
1、數字生命故事線——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對女兒的愛的執念。
2、太空故事線——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和妻子相識、相戀、相愛的一生。
3、“流浪地球”vs“數字生命”計劃博弈——李雪健飾演的周老師的氣魄與魅力。
最后,提醒一下準備觀影的讀者,2其實是1的前傳。
另外個人的感受,沙溢的身材管理確實太差,給角色減分不少。
還有個細節特別感人,電影用AI技術實現了吳孟達的“復活”,讓達叔重新扮演年輕時候的韓子昂。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2
兔年大年初二下午,全家人在電影院觀看了一場新影片《流浪地球2》,頗有感觸。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描述的太陽系即將毀滅,太陽系不再適合生存,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傾盡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無數個流星發動機,以推動地球,人類耍帶著地球去冒險,爭取找尋新的星系家園,最后地球陷入絕境。大氣層將被木星吞噬,英雄們利用行星發動機,點燃木星這個大氣球,試圖用木星爆炸的沖擊力,將地球彈走。結果,航天英雄控制國際空間站,讓行星發動機將其點燃,里面的幾十噸噸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壯烈犧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這部電影,我久久不能釋懷,不禁陷入沉思。人類會有這個時候嗎?看太陽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還會有另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嗎?就算有另一個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轉移到那里去呢!難道我們的家園就要被冰雪覆蓋了嗎?難到只能蝸居地下不見天日嗎?難道真的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嗎?這是世界性的難題。
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從時間順序上講,《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節在電影院觀看的。《流浪地球2》片長173分鐘。由吳京、李雪健、劉德華、沙溢、寧理、王智、朱顏曼滋等領銜主演。
影片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現在的地球已傷痕累累,大地溶化,過渡砍伐,水土流失,溫室效應,無序開礦等等,讓地球不堪重負,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拯救人類自已。只有珍惜好現在的地球家園,人類才不致于像其他物種一樣過早滅絕。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地球的滅亡是遲早的事,還是要盡力保護,推遲消亡延長壽命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雖然是科幻虛構的,但并不是空穴來風和無中生有,令人深思,極具現實指導意義。
我要呼吁:快救救地球吧!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3
春節期間,國內的電影票房大賣,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這三年過后市場的復蘇。《流浪地球2》這部電影是春節檔中反映最強烈的,各種評價都有,我也去看了,今天說說自己的觀后感。
從影評的角度,我肯定不是專業的。這我只談談從這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的一種精神,一種態度,就是中國人的格局、眼界和面對世界未來的一股雄心壯志。
從三個角度看:
第一,情節的設置,主線還是拯救地球。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出來之前,咱們看過太多的歐美大片了。兩年前《流浪地球》出來后,咱們就已經感受到了中國的格局,一分對人類未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到了這部《流浪地球2》,這份感覺就更強了。
中國人就是有這樣的傳統和胸懷,這就是電影中出現的像“移山計劃”、“流浪地球計劃”等等。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下來的,這種格局可不是美國好萊塢電影中那種個人英雄主義所能反映出來的。
第二,制作水準,這還真得用“野心”兩字來評價。據說之前拍《流浪地球》第一部時制作方經費嚴重不足,特效制作方面還差點意思。可這回《流浪地球2》的各種特效制作絲毫不遜于好萊塢科幻大片。很多鏡頭如太空電梯、空戰等,包括咱們的殲-20等這樣的高科技作戰武器系統都出現了,設計非常精巧,制作也非常的精良,相當硬核。
第三,科幻,這個是我特別想講的。春節前后電影、電視還有手機電視APP都上演了不少和三體有關的影視作品。三體是咱們國內近些年出現的具有世界級水準的科幻著作,也培育了一大批的三體迷。這些年咱們的科幻作品,無論是文字還是影視的`,都還是太少了。
我小時候就是一個科幻迷、飛碟迷,那會兒有一部文學作品叫《飛向人馬座》,被我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
科幻作品,是人類科技發展的一個美好愿望的體現,也是推進科技發展的一種潛在動力。人類有多少科技發明,其實都是因為想象力而推動出來的。現在中國的經濟要發展,社會要發展,科技要發展,我們已經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也處在大國競爭的焦點之中。科技已經成為中國能否繼續上升的關鍵。
在這個大背景下,咱們就需要更多這樣的硬核科幻作品,來激發全社會對科技的尊重,對科技的崇尚,對科技的向往。這樣科技進步就有了更廣泛、更深厚的社會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說,就算是流浪地球,在電影制作方面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它依然不失為一部優秀的成功之作。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4
2022,去影院看的電影不多,在網絡上也沒怎么看過影片。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議下,一起去影院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慣了文藝生活主題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開始,我被其中各種復雜的畫面與特效鏡頭弄得頭暈乎乎,大概二十分鐘后,慢慢適應影片風格。
因為臨時購票,我們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熒幕太近,不過沒影響觀影心情,近三小時的沉浸式樣靜坐,完全被各種情節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節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劉培強的愛情線索,一條是圖恒宇的親情線索。線索多,內容豐,錯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開始“流浪”之前,展現太陽危機初期,人類攜起手來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經歷,真可堪稱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脈脈溫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家、對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國的世界主義與人道情懷。
我對該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復用鏗鏘有力的語調,一字一字蹦出來的`“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有這樣幾個情節特別難忘:
沙溢飾演的張鵬,看著旁邊舉起手報名的年輕飛行員,對方回報以堅定的目光。作為隊長的張鵬拉下了他的手,對方疑惑的看著他。他懟過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們的。隨后跨出隊伍大喊一聲:中國航天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隊伍里瞬間站出多位符合年齡的飛行員。和張鵬共同作戰過多次的諾夫一看,急眼了:也跟著呼吁50歲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國都開始號召超過年齡的隊員站出來,而站出來的每個人,都沒有絲毫猶疑,而且他們很清楚這樣的選擇,只有單程去票沒有歸程,當他們親手啟動引爆器,自己也將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讓他們做出這樣的大義選擇呢?我們都知道答案“責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飛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絕境,老羚羊以身體做為年輕羚羊飛躍的墊腳石,情愿筆直墜入懸崖,為跳躍延長兩米距離,這2米,就是整個羊群的生機。
讓年輕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們的使命,也更是我們人類的使命。
建設地球美好家園,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難當前,唯有責任”。我想,這可能也是影片獲得高票房記錄的一個重要看點吧。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5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師講述的一萬五千年前一個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在遙遠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斷腿就意味著死亡,因為腿斷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獸吃掉,也可能無法外出尋覓食物餓死,但是一萬五千年的一個古人他摔斷了腿,卻活下來了,骨頭愈合了,這說明在他受傷期間有人照顧他,管他吃喝,有人保護他,讓他遠離野獸的威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讓人類繁衍生存下來,讓人類文明延續下來。
故事講完回歸今天的主題,月球馬上要撞擊地球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來,放到月球,讓月球爆裂,從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擊的威脅。原本各個國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畢竟那是一國護本的重器,但是現在人類面臨共同的.威脅,必須團結互助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周老師講過這個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當人類面臨共同的災難,當地球面臨被毀滅的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起來,危機當前唯有責任,所以各國享應號召拿出了自己國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運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制造了,最后難題集結在引爆密碼上,因時間太過緊急無法把全部密碼解密,可是距離月球撞擊地球的時間越來越近,怎么辦,怎么完成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個將軍提出了最后的解決方案——人工引爆,這就意味著需要派人飛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著用一些人的命換更多的人活下來,這個時刻沒有人退縮,紛紛舉手:我去!我去!看到這里我眼睛濕潤了,腦子里馬上閃出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些勇敢的人們,你們值得被載入史冊,永遠受后世敬仰!
電影結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藍,看到街邊的綠樹紅花,覺得這一切好美好!我們覺得一些理所當然的的事情,我們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許正是某個特殊階段人們心里的夢想家園,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想起來最近剛看的《三體》里的一段對話:
你有沒有一覺醒來發現周圍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有。
那這是一個偶然!
愿我們永遠生活在這個“偶然”中!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6
春節假期閑暇之余,有幸和家人們一起觀看了根據劉慈欣老師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2》,這部電影是流浪地球的前傳,講述了太陽危機爆發后,人們為了幫助地球擺脫困境,尋找更適宜人類居住的家園而大膽地開啟流浪地球計劃,通過摧毀月球引力,建造巨大推進器,使地球擺脫太陽危機。在此計劃中,一代代年輕人再次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在沖突與分歧之中勇敢做出選擇,一次次在生死關頭與命運拼搏,用自己的血淚書寫流浪地球時代的傳奇。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雪健老師飾演的周喆直,他是聯合政府的`中國代表,他堅毅、果斷,在面對月球危機,聯合政府亂成一團時,他依然淡定自若,堅定不移地推進移山計劃,帶領中國科研團隊扛下了建設月球發動機的重任。在月球碎片一步步逼近地球,人心惶惶之時,他呼吁大家團結,告訴人們危難當前是責任。他關于“人類股骨”的演講鏗鏘有力,說出了世界人民的心聲,不僅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也贏得了人類文明延續的可能。
“我相信我們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務,不計存亡,不論虛實!”在移山計劃的最后環節,我們中國北京的網絡通信設備出現問題,當所有人都在指責我們時,當所有人都準備放棄時,他選擇堅持,選擇相信。當然也有人說他是盲目自信,但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認為那是我們的中國自信、中國力量,那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服輸的氣概!果然,在最后關頭,我們的中國團隊成功完成任務。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我們看到了他挺拔偉岸的身姿,那是中國人的驕傲。
“我相信會看到藍天、白云,會看到鮮花掛滿枝頭。”“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我選擇希望。”周喆直的話是我們人類的心聲,更是我們對美好明天的期待!是的,我們人類的美好明天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要選擇希望,選擇相信,選擇團結,選擇攜手并進去共同守衛我們的地球家園,要讓藍天、白云常在,要讓鮮花掛滿枝頭,要讓人類文明的希望得到延續和傳承!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7
大年初二,我和妻子帶萊萊去萬國大都會影院,觀看郭帆導演及吳京、劉德華、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在影院入口附近的露天平臺,萊萊撿到了一塊華為電話手表,目測價值幾百塊,估計是哪位看電影的小朋友遺失的。令我沒想到的是,從沒用過電話手表的她,竟無師自通撥通了通訊錄里的“媽媽”,聯系到了失主小朋友的媽媽,和失主媽媽溝通后,萊萊將電話手表交給了影院前臺工作人員,并說明緣由,讓失主媽媽前來領取。
整個過程,基本由她一人獨立完成,真為她感到驕傲。
電影確實拍的不錯,場面宏大,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萊萊看的非常投入,全程不吵不鬧,還時不時問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坦率的講,文科出身的我也看的一頭霧水,似乎看明白了,又好像沒太明白,只好含糊其辭的應付她一下。
看到電影中丫丫和爸爸(劉德華飾)對話的幾個片段,尤其是丫丫哭喊著“爸爸是個好人,爸爸抱抱……”的.時候,和丫丫年齡相仿的萊萊哭的稀里嘩啦,我趕緊抱抱她,給她一點安慰。
當然,這幾個小片段,也特別觸動我。除此之外,更加令我感動的是,李雪健老師扮演的中國駐聯合國官員的演講詞:我相信,會再次看到藍天、鮮花掛滿枝頭。
正如冰心所言: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我相信,任何生命以及任何物質,包括太陽,月亮,地球都有消亡的一天,但愛會在,一直都在。
也許愛,才是我們人類存在的唯一意義。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8
我很喜歡看科幻小說,曾經《科幻世界》雜志期期不落地看——劉慈欣的《三體》連載也是在這本雜志上看的。
為什么喜歡看呢?我想也許是宇宙和太空太神秘了,給人無限的遐想。
球2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種遐想。
個人在人類中是渺小的,人類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宇宙是大的,無法想象的大,它無邊無際,有無限可能。這些可能令人敬畏,更令人神往。
太空電梯、空間站、月球上的建設場景——電影呈現出來的這一切讓人對科技的發展充滿期待。作為科幻電影,球2的特效是沒話說的。
冰冷的機器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再宏大的故事也要落腳到一個個具體的人,而人的.故事就是欲望的故事。
劉培強第一次見韓朵朵,眨眼間連孩子都抱在手里了。
圖恒宇想讓女兒圖丫丫在數字世界里活一輩子。
周老師不斷強調“我們的人肯定能辦到”。
在電影中,圍繞這些欲望,我們看到了一次次奮斗和一次次失敗。個人雖然渺小,但人的精神是無限大的,一個人可以影響一群人。這就是人類的傳承。
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五個階段,持續兩千五百年,無法想象的時間長河里,將會發生多少故事啊,期待球3、4、5、6………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19
今天。我去看了《流浪地球2》,雖然是續作,但是故事設定確實第一部的前傳,時間跨度大概在2044-2058年。
情節整體來說分為兩個部分,較為詳細地描寫了人類解決2044年與2058年兩次危機的過程,《流浪地球2》成功地講述了兩個故事,但是中間卻沒有將他們很好地銜接在一起,有些草率,導致在觀看時會感覺電影的結構會感覺有點不完整。
相比于前作被觀眾調侃成“太空戰狼”,這一部的個人英雄主義少了許多,即使有英雄出現,但是也沒有像前作中劉培強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人類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來的夸張。反而,這一部對于眾多小人物的刻畫很真實,很好地反映出了在災難當前普通人的恐慌和不安與在劫后余生后的感動與慶幸。我之所以喜歡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書中對于小人物的刻畫栩栩如生,極好地描繪了大的社會背景,毋庸置疑,電影對于原作的改變顯然是保留了這一特點。
如果讓我說記憶最深刻地情節,那可能是在最后緊要關頭空間站中50歲以上的各國航天員主動請纓完成那項有去無回的任務。看著一個個年過半百的英雄紛紛出列,很難不讓人心生敬佩之情。當人類真正面臨危機的時候,人性之中的光輝才最為閃耀。當他們一個個按下按鈕時,無數明亮的火球騰空而起,仿佛正在閃耀著的人類群星。
我曾經想過,為什么國外的電影都是人類乘坐飛船逃跑,而只有大劉能夠想到帶著地球一起逃跑。我想,應該是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吧。西方自古為海洋文明,地理條件逼迫他們乘船遠航,這也在西方人的精神中種下了冒險精神的種子。而中國是大河文明,古代的先人可以依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自給自足,久而久之,對于給予糧食與財富的土地就產生了難以割舍的依賴之情。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非常“中國式”的想法,也極具想象力,當你在電影院看到了仿佛近在咫尺的行星發動機時,你肯定能夠感受到這是屬于中國科幻的大氣磅礴。
但是,我還是不得不吐槽一下。個人感覺,電影中涉及情感片段有點多,導致電影有點像是災難片,而非一個科幻片,也沒有那么“硬核”了。特別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音樂突然緩慢下來,圖恒宇竟然還在和女兒溫柔地輕聲細語,“你和爸爸一起拯救地球”,雖然最后地結局是圓滿的,但是看完還是覺得這個片段很“膈應”。
其次,是在電影的后半部分,當聯合國決定重啟互聯網時,主角們去重啟北京的服務器,服務器已經在水里泡了很久,居然還能夠正常運行,有點匪夷所思。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維持了流浪地球系列一貫的高水準,特效也比較逼真,可以稱得上是國產科幻電影的第一梯隊了,也希望《流浪地球》系列的下一部作品能夠繼續提升中國科幻的水平。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20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去看了《流浪地球2》。我覺得特別好看,而且這部電影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這部電影的第一部電影我沒有看,但是這一部電影對我來說,啟發也挺大的。
我覺得這是一部催淚片,其中有很多感人的場面和情節,而且催淚程度我可以打五顆星。因為這部電影里面感人的因素非常多,并且在這部電影的精彩片段里,會釋放很多感人的片段,讓你的潛意識來讓你哭泣。
并且這部電影也拍攝的很好,特別注重細節。其中的攝像頭就拍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并且演員們的妝也畫的很真實,像是真的一樣。并且導演編的劇本也非常好看,細節注重的很到位,估計演員們在演戲的時候應該要拍很多遍吧。期待下一部劇的誕生!期待ω
在這給演員們點個贊,演員們辛苦了,加油努力哦。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21
看完了流浪地球2。沒看過大劉原著,只能基于首遍觀影印象,說下極端個人主觀體驗。
細節精致、場面宏大、各種高科技設備機械等制作狂霸拽酷炫,貫穿始終,堪稱視覺的極致盛宴。這種畫面的沖擊震撼確實無法在手機屏幕上感受到,僅此,就值得去影院朵頤饕餮。對于恐高恐黑的我,尤為舒適的當屬宇宙圖景的繪制。之前在科技館所看的宇宙科學片,真實圖景浩瀚深邃,個個星球之外彌漫無邊黑暗,即便我們置身的地球都成為無限渺小的存在,個人不過如一粒灰塵,瞬息飄滅的強烈虛無感急速膨脹為無法克制的巨大恐慌。球2里涉及到的太空都是作為背景,畫面主體是人類的文明,比如太空電梯、飛船等,或者是人類的家園一一地球。觀影過程中不會出現置身太空之中的失重感和虛無感。個人始終有依存、有歸屬,占據半個畫面的藍色星球,如此美麗、美好且令人溫暖。對家園的高度依戀也許是中國科幻作家設定帶著地球一起去宇宙流浪的情感根源吧?
觀影的過程卻有點痛苦。除了三小時的超長觀看導致的疲累,還有許多的困難:急速對話充斥著密集陌生的科技術語和數據,應接不暇;人物的動作、表情、行為、話語如同10倍速快進,消化不良;太空、地面、水下、地球上各城市等等,多樣化場景轉換頻繁,區分困難。我這個衰老的低配置的cpu大腦完全來不及進行巨量巨類信息的理解、處理,絕大部分時間都處于一種這是在哪、發生了什么事、他們在干什么的茫然無知狀態,無法同步劇情、無法共鳴情感。視覺審美的興奮感維持了我半個小時的專注力后,再也無法阻止場域與視閾的剝離。就象一個差生,拼命筆直支撐著身體、努力專心傾聽老師的講解、奮筆疾書地記筆記,還是搞不懂在講什么,終于精疲力盡、大腦當機,忍不住困倦煩躁、小動作不斷。導演的表達與觀眾的理解脫節,就如同老師的授課與學生的學習脫節,問題出在誰身上呢?
因為對情節的不明白,導致對故事發展(事件因果關系)的難以理解。比如,故事開始時,太空電梯及其基地遭到了誰的武裝攻擊?是數字生命派對真實人類派行動的破壞嗎?為啥最后又發展為劉德華的數字生命拯救了人類地球?史前人類斷骨愈合的故事能夠類比當下人類面臨共同毀滅亟需團結的境況嗎?李雪健是什么身份可以對其他各國科學家發號司令?其方式簡單粗暴,對下屬“你不需要準備,一字不落念稿子就可以了”,在確知執行任務的人全部陣亡后仍要求科學家們“我的人會完成任務,你發射就可以了”,最后當然成功了,但依賴的是劉德華轉變為數字生命的境遇偶然。這究竟在講述科學還是在講述玄學?是領導人物的決策瘋狂還是我的大腦瘋了。我的大腦一直在抽筋……
劇情不解進而造成無法形成對人設的清晰認知。吳京一見鐘情的浪漫不是俗套的見色起意?雖然,后續鋪展了兩人舍命互助對敵、結婚生子至女方去世的感情線。突然,又設置個在可照顧幼子的岳父和必死的妻子之間進行抉擇的“兩難沖突,可是,當時的局面和后續的道路只能選擇岳父啊。決擇引發的情緒炸裂對吳京形象的構建不是多余的嗎?決擇的必然唯一性也讓球1里的少年劉啟的人物印象不只是一個叛逆中二,更像一個不懂感恩父親付出以自我感受為中心的巨嬰。還有,為啥李雪健飾演的領導時而深情演說說服、時而講故事循循善誘、轉而又嚴肅刻板命令?好分裂的人格啊!為啥劉德華飾演的父親前不顧系統過載可能致使月球發射失敗帶來地球毀滅也要執意上傳女兒的生命資料、后又舍身完成系統開啟任務拯救地球?成功結果能彌補風險過程的過失從而讓觀眾認可角色的行為嗎?黑人小哥兩次強調自己沒有編制只是合同工所以沒有醫療保險,事關全人類生死的任務你錄用個生死場合還要糾結醫療保險的.合同工?!在此對照,之前錄取領航員的資格審查環節設置的兩難抉擇吳京悲情被沖刷得有點搞笑了吧。
最后的最后,劇終前終于暴露了前面人類遭遇的所有攻擊、破壞、困難都是MOSS制造的。這也讓我明白球1里為何MOSS會擅自作出放棄地球的決策。但是!整個故事講述的不是人類應對太陽系毀滅的災難?應對的對象,是一個攝像頭,一個系統,一個機器?!
那么,整個故事的主角是誰(真實人類?吳京?劉德華?領導們?)?主線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以上只是一個被劇情搞瘋了的差生的疑問,不是質問。求科幻愛好者們和大劉作品研讀專家們耐心解惑,別歧視暴凌我這個差生。
個人對故事發展的設想。如果人類走向數字生命的命運,如果機器系統控制了一切,故事也可以發展為黑客帝國那樣:主角世界是數字世界,不斷自我修正bug完成系統升級,而真實人類淪為茍且于地底黑暗角落的配角。
如果真實人類仍然是主體,接下來的流浪故事該如何更好地表達復雜人性的沖突?如何更好地講清楚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沖撞?如何更好地呈現主角們(真實人類或者球1里的少年吳啟)的人物成長?
看了球2也明白了球1里面的一些場景。比如,地表為何成為冰凍世界,MOSS為何叛變人類,劉啟為何長成為叛逆中二少年(雖然仍然不能接受)。
結尾好像有兩首主題曲,伴奏著一屏又一屏密密麻麻的展列參與各項工作的人員和機構的字幕,讓人深感這部科幻大制作的認真、努力、用心和不易,由衷升起對導演郭帆的敬意,熱切期待下一部科幻宏篇巨制的誕生。最后一首歌挺好聽的。可惜只剩我這一個習慣等待字幕滾動直到白屏的觀眾。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二》的觀后感(精選5篇)01-30
流浪地球二觀后感(精選7篇)01-30
《流浪地球二》觀后感(精選7篇)01-30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600字初中)04-18
觀看流浪地球二觀后感范文(通用6篇)01-30
《流浪地球二》電影觀后感(精選9篇)01-30
《流浪地球二》觀后感范文(精選8篇)01-30
電影流浪地球二觀后感(精選9篇)01-30
流浪地球二觀后感(通用12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