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提现秒到账,pg比特淘金大奖多少钱,pg人鱼公主实用技巧大全,充钱的捕鱼游戏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4-10-06 18:19:33 偲穎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通用12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通用12篇)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1

  加快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適應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化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的現實需要,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引領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凝聚力、發揮主力軍作用的有效手段,是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盟委“三年打基礎,五年上臺階,七年大變化”的發展戰略,快速推進我辦事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古跡辦事處開展了一次為期1個月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題調研活動。辦事處11個村根據區位不同,按照集體經濟發展較弱、一般和較好的三種情況,召集村領導、財政所所長或農經負責人以及村兩委負責人共計32人舉行了座談。通過座談,認真聽取了各村發展集體經濟的現狀、措施和難點,深入剖析了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與會人員對今后發展我縣農村集體經濟提出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一、我辦事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

  我辦事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因區位優勢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發展較好的村,依據原有的集體資產,在發展擴容過程中的近城優勢,或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抓住規劃制訂的產業支持政策,加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整合集體資產、資源,集體經營性資產日漸增多,集體經營年收益逐步增大;但絕大部分村社,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集體可經營資產很少,有的甚至沒有可經營性資產,集體收入甚微,經濟增長方式和增收渠道十分單一,集體資產增速極慢,效益極差。

  目前我辦事處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原有村辦企業、集體辦公用房及其它資產的租賃收入;二是財政的各項補助收入(如修建農民活動中心的資金支持);三是通過土地流轉,流轉業主給予村社集體的服務費協調費;四是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業主的各項協管費。

  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辦事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速度普遍較慢的原因,歸納起來講,主要存在“兩缺”(缺資金、缺人才)、“一差”(農村基礎設施差)和“兩制約”(土地政策制約、規劃制約)。通過調查,基層干部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寮w經濟收入單一,缺乏新的增長點和后勁。大多數村集體經濟收入都依靠集體資產租賃,而集體資產也大多為幾間鋪面,一般也只有幾百上千塊元收入;土地流轉協調費因區位和配套服務的限制也只能收到100元/畝左右,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固定的微薄收入很難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ǘ┺r村基礎設施條件差。部分種植業生產有特色的村,因道路、渠系等基礎設施太差,道路不通,造成農產品銷售困難,并且很難引進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或種植大戶,進行農產品規;a,有限的財政投入,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現狀,采取“一事一議”農民籌資籌勞辦法來解決當地的道路渠系等,操作難度也很大;A設施條件差,成了制約這部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致命點。

 。ㄈ┌l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必要啟動資金。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依據產業特色建立起來的“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經濟組織。一些村社在種植、養殖或其他副業生產方面具有優勢,也在抓緊籌建農民自身的合作經濟組織,但因缺乏必要的啟動資金,使部分合作社遲遲沒有組建起來。

 。ㄋ模┩恋卣髡,帶來土地流轉收益減少。原農村土地流轉較多的村,村集體在協調服務方面等獲得一定的收益。現在因城鎮規劃或工業占地,大部分農用地征用后,村社集體在土地流轉方面的收益逐年減少。

  (五)農業產業發展政策跟進滯后。有發展規劃的地段因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而無法啟動。

 。┩恋卣叩钠款i制約。在農業招商引資中,引入的農產品生產或加工企業,需建生產用房,存在國土、規劃等部門辦證難。嚴重限制了村社集體經濟組織引進招商引資工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修路和發展村級企業都需要土地資源。

 。ㄆ撸┘w經濟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匱乏,F有的村兩委干部,有部分因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改革創新精神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沒有相關知識的培訓機會。

 。ò耍┌l展集體經濟的激勵機制和集體經濟發展的監督機制不健全。在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發展集體經濟帶頭人等沒有明確的激勵政策;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上,缺乏更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意見和建議:

 。ㄒ唬┢放茟鹇浴8麈偞甯鶕约旱膮^位和產業優勢,找準發展的路子。在農產品種植區,主要發展農業項目或與農業相關的產業,延長農業生產的產業鏈,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辦事處在政策、技術和資金上支持特色農業生產發展,鼓勵其發展壯大。提倡一村一品、整村推進的發展戰略。

 。ǘ┳兺恋刭Y源為土地資本。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不單純進行農村土地流轉,而是采用以土地資本入股的方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發展,與產業化企業共同發展,從而增強集體經濟實力。

 。ㄈ┩恋卣叩闹С。為解決農業產業發展的土地瓶頸問題,以新農村建設和土地整理為契機,在保證基本農田總量不減的前提下,把整理出來的土地,留置一部分土地指標給村集體,且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限制土地的用途,用于集體經濟的發展。

 。ㄋ模┘訌娹r村基礎設施的投入。農業生產要實現規;、標準化經營,農用地要向業主集中,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有明顯改善,才能實現,農村道路、農田水利是關鍵。而這部分投入僅靠村集體或業主,是遠遠不夠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用部分土地收益支持農村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五)優化環境,加大推進力度,支持集體經濟薄弱村的發展。政府和各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從政策、資金、技術和基本生產條件上支持薄弱村的發展。對發揮產業優勢,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給予一定的有償或無償啟動資金,推進其發展。對集體經濟薄弱村,前幾年因發展形成的債務,在債務化解上能否進行先掛,當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以后,再來化債。

  (六)加強培訓。采取多種形式,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的經營管理能力,擴大發展集體經濟的視角和眼界。還可采取招聘優秀經營管理人才的辦法,選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路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七)建立各種幫扶制度。對集體經濟發展較為薄弱的村,采取企業或部門對口幫扶的辦法,以促進其發展。

  (八)建立健全發展集體經濟的激勵機制和集體經濟發展的監督機制。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收益增加了,農村公益事業發展了,農民也得到了實惠。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村和促進發展的帶頭人,應制定明確的獎勵政策。同時在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和資產處置,要建立更有效的監督機制。

  這次調研活動得到了參與調研的各村干部的積極配合和歡迎,各村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很多很好意見和建議,希望抓住發展的契機,能夠在集體經濟發展方面走出新的路子,為農民增收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2

  按照局黨委《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方案》的要求,近期,與相關同志一起,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情況對部分市、鎮、村進行了調查研究。目的是找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解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問題的途徑和措施,引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步入依法、規范、科學發展的軌道。

  一、全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基本情況

  我市轄區共計62個鎮、2653個村莊,農村總戶數652401戶、總人口1621573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總面積為549297畝,其中:居民點用地308433畝、村內道路用地149293畝、村辦企業用地75084畝、公益性事業用地16487畝,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約為225平方米。

  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據XX年全市農村集體建設違法用地調查處理數據顯示,XX年全市農村集體建設違法用地面積為8213畝,違法違規現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現在:有的村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土地,尤其是耕地或基本農田建設工業廠房,對外出租、出售;有的村以“以租代征”的方式,將土地出租給其他單位或個人,非法建設工業廠房;有的則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擅自占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建設永久性建筑,進行畜禽養殖。僅調查的一個鎮,XX年被立案查處的未經批準擅自建設及以租代征的土地違法案件達18宗,違法總面積231畝,大量耕地遭到破壞,部分廠房閑置,既嚴重違背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又造成大量資源的閑置浪費。

 。ǘ┺r村住宅違法建設現象較為嚴重

  近年來,由于農村集體經濟增長乏力,再加上國家取消了三提五統等稅費,一些空殼村和自然環境較好的村把農村住宅建設當作集體收入的唯一來源,紛紛違法建設住宅對外出售和尋租,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一是部分村集體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土地建設住宅,對外出售;二是部分村以集體土地為條件與他人聯合開發,建設住宅對外出售;三是部分村集體將土地出租給他人,用于住宅建設;四是部分村民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土地建設住宅。僅調查的一個鎮,XX年被立案查處建設農村住宅的違法案件達436起,用地總面積109畝,嚴重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及相關政策,干擾了我市農村住宅的建設秩序。

 。ㄈ┺r村居民住宅非法交易時有發生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和農村住房價格差異的不斷提升,在鄉鎮中心區域,尤其是城鄉結合部,部分城鎮居民以及農村村民受經濟利益的驅動,非法交易農村住宅的現象時有發生,隨著舊村改造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一些違法交易現象逐漸表露。據調查的15個村中,8個村非法買賣農民住宅達250宗。經統計,僅我市轄區的一個市,自XX年以來因非法交易農村住宅引發的信訪案件占總數的25%,訴訟案件占土地行政訴訟案件的30%。農村住宅的非法交易,不僅嚴重違反國規定,擾亂了土地市場的正常秩序,而且引發大量的土地信訪案件和民事訴訟,使農村村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了農村土地權屬混亂和產權糾紛,并給舊村改造及新農村建設帶來新的矛盾。

 。ㄋ模┘w建設用地利用率低,閑置浪費現象較為嚴重

  一是人均集體建設用地面積較大,利用率低。國家規定農村人均集體建設用地面積為150平方米,我市上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農村人均建設用地規模由規劃基期的180平方米降為規劃末期的150平方米,而我市在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3年以來,人均建設用地面積不僅沒有得到有效降低,反而增加到225平方米,遠高于國家規定標準;二是農村住宅空置率高,一戶多宅較多。部分農村村民取得宅基地建房后,因考學、參軍、工作、在外購房居住等原因,將戶口遷出本村,造成大量住宅閑置;部分村民因結婚分戶等原因已在村內單獨申請建房居住,后又繼承其父母或親戚生前所居住的房屋,導致一戶多宅和房屋閑置。此次調查的15個村共有3533戶、8923人,宅基地總數4866宗,其中一戶多宅313戶、閑置住宅757宗,分別占宅基地總數的6.4%和15.5%。農村住宅閑置及一戶多宅等問題,造成了農村土地的粗放利用和浪費。

  三、對策及建議

 。ㄒ唬┻M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社會各階層的國策意識

  一是搞好法律法規宣傳,增強法律意識。進一步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斷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用地的自覺性。二是搞好國情、國策的宣傳,增強危機意識。我國地少人多,土地資源嚴重匱乏,全國耕地總面積為18.27億畝,距離18億畝的警戒線只差2700萬畝,18億畝耕地底線一旦失守,勢必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要在深化普法教育的'同時,不斷加強國情、國策教育力度,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危機意識,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三是搞好科學發展觀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將正在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延伸到基層、到農村、到群眾,將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的理念擴展、落實到農村基層,切實增強社會各階層的責任意識,把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科學發展變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為,“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ǘ⿵娀瘓谭ǎ幏豆芾

  一是強化審批管理。要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國辦發〔XX〕71號)的有關規定,嚴格界定和控制鄉鎮企業、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農村村民住宅等三類用地的范圍和規模,并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

  凡鄉鎮企業、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使用集體土地的,必須依法辦理規劃建設許可和立項審批手續,經國土資源部門審查通過,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后,方可進行建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要先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除此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建設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禁止以興辦“鄉鎮企業”、“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為名,非法占用或租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

  凡符合條件的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需由本人向本村集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報經鎮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市)級人民政府批準。鎮、村集體,申請統一為本鎮村居民建住宅的,也必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所建房屋只允許出售給本鎮、本村符合建房條件的居民。農村村民購買本村住宅,必須符合建房條件,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房屋。

  凡屬農村畜禽養殖用地的,要按照省國土資源廳、省畜牡獸醫局下發的《關于規范畜禽養殖用地管理的意見》(魯國土資發(XX)61號)的要求,在不占用基本農田、且不改變農用地用途的條件下,對農村畜禽養殖用地實行備案管理,對占用基本農田、改變農用地性質的畜禽養殖用地要依法查處。

  二是強化預防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市、縣(區)、鎮、村四級巡查網絡,普及執法監察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案件發現預防機制,增強市(區)、鎮、村基層執法監察網絡的效能,實行專人分片包干責任制,突出重點區域,明確劃分區域,確定巡查周期,加大巡查力度,對土地違法行為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努力將土地違法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是強化執法管理。針對目前農村集體土地亂占濫建和非法交易等行為,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制止和查處亂占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要堅決依法處理到位。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與公安部門的協調與配合,推動國土、公安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查處、處理土地違法違規案件,不斷加大對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力及處理力度,有效制止各類違法行為。

 。ㄈ┒啻氩⑴e,提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水平

  一是合理規劃。目前,我市農村人口約為162.1萬人,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比國家標準超出了75平方米,以此推算,我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潛力可達12157.5公頃。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認真組織開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合理編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挖潛利用規劃,在確保全市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總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整理(復墾)潛力,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有機結合,合理規劃調整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布局,優化用地結構,降低人均建設用地面積,進一步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高效和可持續利用,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二是積極推進農村居住工程建設。要嚴格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意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實施村莊合并、集中興建多層民居,將黨的城鄉統籌政策惠及到大多數農民,落到實處。首先,全面摸底,科學規劃。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科學編制農村住房建設規劃。要充分發揮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統籌合理安排城鄉建設用地和其他土地資源,整合優化農村住宅的布局。第二,結合實際,分類實施。按照我省關于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意見,逐步采取撤村并居型、小城鎮集聚型、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型、村莊整治改造型、逐步撤并型及整村遷建型等方式,引導經濟條件較好、建房積極性較高的地區先行啟動農村住房建設。對中心村、經濟強村和大企業駐地及周邊村莊,按照農村新型社區的標準,統一組織建設集中居住區,并可通過宅基地換住房、換社保的方式,將擬撤并村莊的農戶吸引進來。鼓勵經濟強村兼并周邊弱村,鼓勵大企業整建制兼并改造村莊,通過集中建房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拓展發展空間,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村土地閑置、浪費及低效利用等問題,進一步提高挖潛改造、調整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力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第三,嚴格標準,保證質量。對在批準的集體建設用地上建設的多層農村住宅,應嚴格控制戶型和面積,可參照經濟適用房的戶型和面積,堅決制止建設大戶型和豪華型公寓;同時,還應嚴格控制供應條件和范圍,僅限于符合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拆遷農民,嚴禁對外出售,謀取不合法利益。對新農村建設節約的土地,通過整理復墾,置換用于城鎮建設。第四,資金扶持,扎實推進。各級政府應從城鎮土地出讓收益中拿出專項資金,用于補助拆遷村和搬遷居民,保證農村居住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三是積極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置換和掛鉤。集體建設用地置換和掛鉤,就是通過置換和掛鉤的方式,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相結合,通過整理復墾,將農村廢棄、閑置、低效利用的建設用地整理成耕地,并將整理復墾后取得的建設用地周轉指標由市(區)統一調劑用于城鎮及工業園區項目建設。通過農村建設用地置換和掛鉤,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整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布局,優化用地結構,提高農村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另一方面,整理出的建設用地周轉指標置換到城鎮、工業集聚區,能夠有效拓展用地空間。

  四是逐步建立農村住宅退出機制,實行有償使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市曾對農村住宅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村住宅亂搭濫建、少批多占的問題,還較好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受到廣大農民的好評。最近下發的《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意見》明確提出:“對農民拆除舊住房、交還宅基地的可給予一定經濟補償,對超占宅基地的農戶實行有償使用,具體標準由縣(市、區)政府制定”。目前,一戶多宅和超標準占地問題,在我市農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要有效解決此類問題,應建立農村住宅退出機制,實行有償使用,利用經濟手段逐步促使農戶自愿交還多余住宅。具體方法可采取對符合規定標準的住宅少收或不收有償使用費、對一戶多宅和超標準占地的多收有償使用費。具體標準可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也可由村按村民公約的方式確定。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3

  農村集體經濟是整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完善雙層經營體制,密切干群關系,增強集體統一服務功能的物質基礎;是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村經濟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的現實需要。根據區人大《關于組織區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的通知》(貴人常辦〔20xx〕25號)文件規定,梅龍街道人大工委于10月中旬組織市、區人大代表深入基層一線,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廣泛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就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集中開展調研,現將專題調研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村集體經濟基本現狀

  我街道現轄12個行政村,4個(農村)社區居委會,農業人口近5萬人,集體所有的農用地總面積11.9萬畝,其中:耕地6.6萬畝,林地4.16萬畝,園地0.11萬畝,養殖水面0.63萬畝,其他0.4萬畝,屬于半圩半丘陵地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街。全街村集體現擁有的資產有:耕地3979.4畝,水面5205.2畝,園地105畝,灘涂814.5畝,山場5665.5畝。

  20xx年全街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099.68萬元,按項目來源分類:經營收入(主要是林木)55.2萬元、發包及上交收入366.8萬元(田地、水面),征地補償收入1131.58萬元,補助收入506.8萬元(其中項目專項補助資金483.76萬元),其他收入39.3萬元。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按規模分類(除去項目專項補助資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2個;5—10萬元的村2個;10—20萬元的村1個;20—30萬元的村3個;30—40萬元的村1個;40—50萬元的村1個;50—60萬元的村3個;60—70萬元的村2個;100萬元以上的村1個。通過調研,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對偏遠地帶、交通不便、低洼易澇、群眾不易耕種的面積按規定進行預提的機動田地作為集體資產通過對外發包經營獲得的收益,也是我街村級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

  二是上級組織的政策性補助資金;

  三是有關村(居)通過“一事一議”以獎代補政策爭取項目資金用于改善、改造本村群眾的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

  四是資源性資產發包或租賃收入(如水面、山場等);

  五是涉征村集體資產征用補償收入;六是通過項目爭取的補助資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街道和各村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進行了積極探索,雖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畏難情緒普遍較重。表現在觀念陳舊、帶頭表率作用不強,沒有樹立經營農村家鄉的理念,缺乏創新思維,不能因地制宜培育集體經濟增長源,依賴上級有關政策性補助或把有限的集體資源通過一次性發包(若干)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費,短期來看集體收入大幅增加,但長期來看,這種飲鳩止渴、竭澤而漁的做法,沒有長遠思想,只顧眼前利益,這樣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有些村干部也想有所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由于文化素質偏低,缺乏經濟管理水平,有時面對困難,信心不足,存在畏難情緒;有的村干部是“種好自家的田,掙鼓腰包的錢,應付集體的事”,根本顧不上集體經濟的發展。

 。ǘ┌l展后勁嚴重缺乏。我街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是依托土地、水面、山場等資源性資產對外發包經營來維持村級日益龐大的支出。而其他經濟性收入比較微薄,幾乎為零。目前全街沒有一家村辦企業,造成村集體經濟的增長緩慢,收入渠道越來越少,發展后勁與潛力嚴重不足。

  (三)村級支出日益增加。20xx年全街村級集體總支出648.7萬元,其中:管理費用430.4萬元,經營性支出105萬元,其他支出113.3萬元,平均每村支出40.5萬元,然而年收入不足40萬元的村就有9個,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江南產業集中區的落戶,公益性事業建設不斷增加,村級公共支出部分有增無減,雖然有些項目各級政府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補助,但真正實施起來,村級還是要投入一定量的配套資金和勞務,給年收入較少的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壓力,使其難以維持正常運轉。

  (四)村集體資金管理難。我街道部分村集體資金比較富裕,加上江南產業集中區的征用,目前已有4個村(居)全部被征,3個村已征用部分面積,部分涉征村集體資產征用補償款多達數百萬元,這部分資金由于沒有穩定收益和風險較低的投資途徑,只能是把錢存入銀行,難以實現保值增值,農民也沒有得到好處,為此,部分群眾甚至錯誤主張全部分掉。

  三、幾點建議

  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管好用好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人大代表們根據本街道的實際,認為只有通過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按照“四議兩公開”的原則,集思廣益,拓寬增收渠道,發展村級經濟,增加集體收入。

  (一)立足資源優勢,拓寬發展集體經濟主渠道。梅龍各村由于受江南產業集中區規劃的制約興辦小型工業企業項目已不現實,認為首先應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統一組織好集體資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盤活集體存量資產;

  二是組織好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采取有效形式合理組織生產要素盤活集體資產。各村(居)可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以山林、山水、田園(田地、果園)等為主特色的集體農莊項目,并采取多元化參與,產業化經營。其次實行股份合作制,村集體經濟組織可與村民聯合,讓入股村民的土地、人力和村集體的資金、信息等各種資源實行統一經營調配,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同時也解決了多年來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的問題。

  (二)盤活現有資產,培育發展集體經濟新亮點。對涉征村的集體資產要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為妥善處置涉征村的集體資產,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關系,可實行產權制度改革,讓老百姓手中持有股份。同時對村集體資金實行企業化運作,民主化管理,有利于限制村干部等少數人在集體資產處置中的專權行為,這樣不僅使集體收入穩定增長,而且讓群眾得到經濟實惠,消除他們對集體資產處置的后顧之憂,有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如:可以借鑒我街道新湖社區的成功做法,該社區為盤活集體資產,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于20xx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個村集體企業——池州市新湖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讓社區居民們從失地農民變成股東。緊緊抓住九華機場和江南集中區建設的機遇,主動出擊,聯系業務,僅園林綠化這一項就帶動了70余人就業,保潔業務更是解決了120余人的就業問題。也可由市、區作出統一規定(因村民自治問題)將村有大額富余資金由鎮、街“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經營運作,促使閑置資金增值增效。

 。ㄈ┘訌娨幏豆芾,確保村集體經濟增收節支。村級財務管理是廣大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焦點,要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民主管理、實行公開透明,只有財務管理規范了,才能樹立村級組織的威信,群眾才會放心并支持村里的各項工作,為此,梅龍街道轄區內的'各村(居)要嚴格按照《梅龍街道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和《梅龍街道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和工程建設招投標實施意見(試行)》等規定,切實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的內部管理和民主監督,防止資產流失,節約開支費用。

  一是充分發揮街道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的作用,統一管理和處置村集體所屬資產。

  二是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如建立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開支審批制度、管理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其它各項制度。

  三是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占村級當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和總量。

  四是堅持村務公開,強化民主監督,如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五是加強對集體經濟的財務指導和審計工作,如加強對村集體財務的規范化管理,實行集中計賬等。

 。ㄋ模﹥灮鶎咏M織,提高集體經濟建設能力。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村級班子建設至關至要。加強農村基層經濟組織建設,

  一是要配強配好村級班子。農村工作的關鍵在于班子問題,要增強班子戰斗力,重點選好致富路上的領頭雁,選好一個人帶好一個班子。特別是要選配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居)委會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輕、懂科技、有經營管理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配到村級領導崗位上來。對一些相對貧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內選方式,還須通過下派途徑解決好班子軟弱的問題。使村級班子真正具備帶領一方農民開拓創業,勤勞致富的能力,成為黨在農村基層的堅強堡壘。

  二是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培養和教育。加強思想教育,更新觀念,明確村級班子新時期工作職責,樹立為民服務、清正廉潔的思想。加強村干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管理能力的培訓,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到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學習,借鑒經驗,因勢利導,強身固本。通過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質,并在生產中運用。

  三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干部目標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作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據。對在一定時期內村級班子建設和村級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要制定能充分發揮村干部工作積極性的誤工補貼制度,建立和完善對干部工作業績和收益掛鉤制度,充分調動農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4

  衡陽市是一個典型農業大市,全市農村集體所有農用地總面積1571萬畝,現有農業戶數152.53萬戶,農業人口600.02萬人。轄195個鄉鎮,4902個行政村,55591個村民小組。擁有耕地面積449.71萬畝。近幾年來,我市在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管理,尤其在做好二輪土地承包后續完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土地流轉、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及土地征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據省委農村工作部、省政府農辦《關于組織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情況調研的通知》、《省經管局關于做好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情況調研的通知》精神,我市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各縣市區經管局按照通知要求對全市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情況開展全面調研,市農經處唐東榮處長帶領有關人員于3月12日-14日對祁東縣歸陽鎮、洪橋鎮,常寧市勝橋鎮、羅橋鎮進行專題調研。

  一、農村集體土地管理現狀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體制日益完善。一是二輪土地延包掃尾工作基本完成。近幾年來,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較圓滿地完成了二輪土地承包后續完善掃尾工作。截至XX年底,已確權耕地面積為440.47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97.94%;簽訂完善承包合同143.36萬份,占應簽合同的95.93%,換、補核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140.54萬本,發證率達98.03%。二是土地整理面積逐年擴大。截至XX年底,全市共開展土地整理面積21.55萬畝,確權到戶面積16.48萬畝,確權到人未確權到地面積2365畝。三是農村土地基本用于農業生產。我市耕地主要用來種植水稻、烤煙、油菜、花生、大豆、紅薯等作物,全市農村土地用于農作物種植面積340.83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5.79%,其中糧油作物種植251.46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5.92%,經濟作物畝89.3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9.88%;休閑農業1.2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0.28%;拋荒一年以上耕地1923畝,承包耕地建房面積1294畝。

  2、農村土地流轉形勢日益看好。一是流轉面積不斷增加。截至XX年底,全市農村土地流轉417.63萬畝,比XX年增加33.09萬畝;其中耕地流轉面積為193.19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41.6%,比XX年增加7.16個百分點;林地流轉面積162.41萬畝,比XX年增加1.87萬畝;養殖水面流轉面積29.12萬畝,比XX年增加0.94萬畝。二是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擴大。截至XX年底,全市規模經營50-100畝流轉主體達3519個,涉及流轉面積53.18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12.85%;規模經營100-500畝的流轉主體達944個,涉及流轉面積37.86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9.06%;規模經營500畝以上的流轉主體318個,涉及流轉面積122.58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29.35%。三是流轉形式多樣,以轉包、出租為主。截至XX年底,轉包面積145.35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34.8%;出租面積169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40.47%;轉讓面積27.76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6.6%;互換面積為11.84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2.83%;入股面積39.43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9.44%;其它方式流轉面積25.25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6.04%。轉包和出租占總流轉面積的75.27%,特別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不斷擴大,流轉價格也得到逐步提高,土地流轉由原來的多數無償代種、代耕轉變為有償流轉,流轉價格一般在100-500元/畝之間,最高的達到750元/畝。四是流轉受讓主體趨向多元化。隨著土地流轉機制不斷完善,流轉市場的逐步形成,一大批專業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科技人員把農業作為一個新投資領域,積極發展種養業。截至XX年底,全市農戶間土地流轉面積202.71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48.54%;流入農民專業合作社106.5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25.5%;流入企業70.82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16.96%;流入其它主體37.6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9%。五是工商資本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熱情高漲。近幾年來,隨著國家鼓勵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進一步明確,對農業投入的加大,我市農業產業化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我市油茶產業化的氣候逐步形成,一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商企業等群體紛紛將發展目標轉向農業,采用工商資本租賃或入股等形式流轉農村土地,直接投資參與到農業規;、產業化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據統計,截至XX年底,全市工商資本參與土地流轉面積達435652畝,其中以直接經營方式流轉的面積為239652畝,占工商資本參與流轉面積的55.01%,分片承包經營方式流轉面積83470畝,占其工商資本參與流轉面積的16.16%,流轉資金投入達261837萬元,流轉土地主要用于油茶、果蔬、畜禽、糧食、烤煙等規模種養。六是流轉程序不斷規范。截至XX年底,全市參與流轉耕地的農戶達71.07萬戶,占全市總農戶的47.33%;共簽訂流轉合同67.44萬份,其中簽訂規范的書面流轉合同35.45萬份。

  3、農村土地征占用管理日益規范。一是征用面積不斷增加。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建設項目及省、市重點項目增多,城鎮的擴展,各種用地需求不斷增多,征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現象變得越來越頻繁。截至XX年底,全市共征占農村土地總面積是49159.98畝,其中征占耕地21436.36畝,占征占總面積的43.6%;征占林地15197.73畝,占征占總面積的30.91%;征占其它農用地12525.9畝,占征占總面積的25.48%。征占地用于公益性用地面積24855.36畝,占征占總面積的50.56%;用于企業用地8501.82畝,占征占總面積的17.29%;用于商業性用地面積6516.4畝,占征占總面積的13.26%;用于房地產用地面積8152.4畝,占征占總面積的16.58%。二是土地征用補償標準逐步提高。據調查,我市大部分土地征收協議中,沒有將征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分開,而是合并計算。XX年12月31日以前,土地征占補償標準仍執行湘政發〔XX〕43號文件規定,即一區水田補償標準為36559元/畝,二區水田為32132元/畝,三區水田為30008元/畝,旱土為水田的70%,園地為水田60%,林地為水田50%,荒山為水田40%,漁塘,水利設施、道路、宅基地與水田標準一樣,水田青苗補償費為750元/畝,旱土為720元/畝,其它賠償按市政府出臺的細則執行。XX年12月31日以后,土地征占補償標準執行湘國土資發〔XX〕46號文件規定,即一區水田補償標準為45000元/畝,二區水田為39000元/畝,三區水田為35000元/畝,旱土、園地為水田的80%,林地為水田的50%。三是土地補償費分配標準不一。據調查發現,全市土地補償費使用分配方式主要有二種。第一是征地所在組將土地補償費、勞力安置費及協議上的青苗賠償費即征地協議的金額全部收歸組集體所有,再由組內人員決定如何分配,征用單位開工前,將征地范圍內的青苗及附著物再賠償給其所有者。對組內征地補償款的分配,各組標準不一,全市存在四種分配方式。①在冊農業人口(戶籍人口)全額享受,獨生子女享受雙份。②在冊農業人口,但外甥即外嫁女的子女落戶在娘家的不參與分配,但二女戶其中一女的子女及獨女戶子女可全額享受分配款。③在冊農業人口全額享受,但外嫁女享受分配款的50-70%。④由組內群眾大會討論全額享受人員,空掛戶、外嫁女不享受征地分配款。第二種是土地補償費和勞力安置補助費的75%分配被征農戶,25%留歸組作集體收入。四是土地出讓和土地征占用程序逐步規范。全市農村集體土地交易基本上實行網上掛牌競價出讓,即由縣(市)區國土局資源儲備交易中心網上掛牌出讓,各地征占農村集體土地嚴格堅持“兩公開—登記”制度,依法依規辦理。嚴格按照申請立項—選址—規劃—設計—村組達成協議(協議必須每戶蓋章簽字)—正式報批—撥付征地款,方可征占用地。在土地征用具體實施中,按照組建征地工作組、動員發動及摸底、實地勘察、處理權屬糾紛、填寫征地協議、到組召開群眾會議、簽訂征地協議、支付征地款,才能完成土地征占工作。五是失地農民的安置方式及安置狀況逐步改善。近幾年來,由于我市農村土地大量被征占用,導致失地農民的數量不斷增多,安置工作量大,情況復雜。據調查目前主要通過以下四種方式給予安置:①貨幣支付安置。即將被征農民的承包山、責任山、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的勞動力安置補助費與土地補償費一起劃撥到組,由組內群眾集體討論決定如何分配。如果組內對重新調整被征地農戶的承包土地較困難,則對被征承包地農戶按每年每畝補現的辦法予以解決,補償時間直到本組所有土地被征完為止。②解決失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即土地換社保。根據有關規定,XX年7月24日以后失地農民,以組為單位,人均耕地少于0.2畝的由征地單位負責出面辦理失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③以地安置。征地拆遷房屋的原則上按在冊的農業人員每人補30平方的地予以安置,征用房屋的補償按省、市房屋拆遷補償辦法執行。④租房過渡或就近安置。如租廉租房等,主要是解決暫無房居住農戶。

  4、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隊伍日益穩定。一是機構設置情況。目前,我市12個縣市區均設有經營管理局,7個縣市為正科級事業單位,5個區為副科級事業單位,縣市經管局為本級政府工作局,衡山縣以及5區經管局為農辦管理單位;195個鄉鎮,185個鄉鎮單獨設立有農村經營管理站,與鄉鎮經濟發展辦公室聯合辦公,7個鄉鎮將農村經營管理站綜合設置在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內,3個鄉鎮未設立(其中衡南1個,耒陽2個)。二是人員編制情況。全市縣級共定事業編250個,實有人數250人,在各縣市經管局內成立有土地承包管理股、法制股或仲裁股,專職從事土地承包管理工作44人;鄉鎮定事業編制數678人,實有人數743人,從事土地承包管理323人。三是流轉服務中心成立情況。12個縣市區都依托縣市區經管局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依托鄉鎮經管站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所,村有土地流轉服務信息員。四是土地承包糾紛仲裁體系情況。截至XX年底,我市12個縣市區均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以縣經管局為主體組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庭,在鄉鎮經管站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庭。截至目前,全市組建縣級仲裁庭4個,組建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庭103個;仲裁委員會人員142人,其中農民代表23個,聘任仲裁員78個,仲裁委員會日常工作機構人數75個,專職人員47個;仲裁委員會工作經費74萬元;XX年受理土地承包經營及流轉糾紛2143件次,調處糾紛XX件次,其中調解糾紛1967件次,仲裁調解和裁決46件次。

  二、農村集體土地管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1、大力宣傳土地承包法律法規!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頒布實施以后,根據省市的統一安排部署,把學習《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列入普法規劃,我市各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和宣傳標語等宣傳工具,結合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后續完善掃尾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深入細致地宣傳和發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

  2、完善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后續掃尾工作。根據法律法規精神和省市有關工作要求,我市各縣市區按照確權、登記、發證、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的工作程序,積極做好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后續完善掃尾工作,同時將農村二輪土地承包檔案資料規范管理,做到了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土地承包方案、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放清冊、相關臺帳等資料全部收集整理歸檔并實行信息化管理。全市共開展二輪土地承包的耕地面積449.71萬畝,確權面積440.45萬畝,簽訂二輪土地承包合同143.36萬份,換核補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140.54萬份,發放率達到98.03%。

  3、依法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合理流轉。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嚴格遵循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目前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一是落實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縣市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衡陽市委辦公室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衡辦發〔XX〕7號),嚴格落實政策,激勵農村土地流轉。二是成立機構,規范管理服務。為加強管理服務,各地都成立了五個機構:縣市區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領導小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鄉鎮成立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所和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委員會。三是創新機制,靈活流轉辦法。我市各級鼓勵支持農民采取多種形式流轉土地,積極推行有效的土地流轉辦法,鼓勵和支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直接流轉,為我市農業產業化和規模經營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四是政策激勵,加快流轉進程。近幾年來,我市各地均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各縣級財政每年都拿出了幾十甚至上百萬元獎勵資金大力支持種糧大戶和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獎勵流轉種糧大戶,XX年全市用于獎勵規模經營種糧大戶資金達1395萬元。

  4、逐步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從XX年開始,我市運用衡南縣、衡陽縣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調解仲裁試點的成功經驗,縣市區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辦公室設經管局并按照法律要求組建好仲裁庭,在鄉鎮成立調解委會員,依托經管站組建調解庭。同時各級農經部門加強了與紀檢、監察、糾風、司法、信訪、國土等部門的溝通與協作,逐步建立健全了民間協商、鄉村調解、縣級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機制,形成多部門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重點糾正和查處了嚴重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強迫農民流轉土地、侵害婦女土地承包權益和非法改變流轉土地農業用途等問題

  5、切實維護被征占地農民的合法權益。近幾年來,由于城鎮的自然擴展,國家大型公益事業的建設,部分開發項目的投資興建,對農村土地征占的情況時有發生,涉及的村組面廣,征地占用補償費數目大,情況復雜,為切實加強對征地補償費的監督管理力度,一方面強化了對村級財務的管理.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對征占用補償費實行專戶存儲、專帳核算、?顚S。另一方面是規范征地補償費分配和管理。為了指導各地搞好農村土地征地補償費的管理,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衡政發〔XX〕34號),各地經管部門積極參與制訂土地補償款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全市共調處農村土地征地補償矛盾糾紛52件次,其中群體糾紛4件次,有效地維護了全市農村社會穩定和被征占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6、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完善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通過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按照確權、登記、發證、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的工作程序,我市進一步完善了農村二輪土地承包;按照實施突出典型引路,加大扶持力度、規范管理和服務等措施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流轉;按照積極宣傳,強化培訓,梯次推進,完善制度的程序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和仲裁工作,確保了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保持長久不變。二是推動了農業產業的發展。通過積極引導和促進規范土地流轉,有效遏制了耕地拋荒,提高了耕地復種指數,擴大了種植面積,增加了糧食產量,進而保障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在農村土地流轉導向上,鼓勵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種植能手和規模經營大戶流轉,向土地連片流轉,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科學技術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既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通過調處農村土承包經營糾紛,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及時處理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糾紛案件,防止了群眾集體上訪,有力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全市各級農經部門共調處土地承包糾紛XX件次,其中調解1967件次,仲裁調處46起,調處外出打工戶承包經營權糾紛186件,出嫁女承包經營權糾紛267件,土地流轉糾紛127件,為160戶外出外遷返鄉農戶確權確地380余畝。

  三、農村集體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土地延包工作不夠完全到位。一是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的政策執行不夠到位。從多次檢查掌握的情況來看,有的地方是在總體延長30年不變的情況下,實行了3至5年或XX年小調整的政策,有的甚至更短。特別是一些城郊結合地區,由于城市的擴增,土地的增值,農民承包的土地變化更加頻繁。二是土地承包檔案資料保管不夠完備。雖然我市絕大多數鄉鎮土地承包檔案資料按規范化要求進行了保管,但有的鄉鎮土地承包檔案資料沒有按規范要求收集齊備和保管。三是推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不夠普及。目前我市各地雖已將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納入了工作計劃,有的地方還配備了部分設施,但由于該項工作量太大,一次性投入經費太多,而財政支持力度不大,目前全市大部分地方土地承包信息化還處于基礎數據錄入階段。

  2、操作不夠規范,容易造成土地流轉的矛盾糾紛。一是合同簽訂率低。全市除了一些烤煙基地、蔬菜基地或規模經營業主集中開發項目流轉的土地簽訂了規范的流轉合同外,大部分零星農戶間土地流轉多數是口頭協議。二是合同內容不規范。有的雖然簽訂了流轉合同,但內容過于簡單,存在權利義務、違約責任表述不清、利益分配不規范等情況。三是違背農民意愿。部分地方盲目追求特色化和規模化經營,往往未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土地租賃業主往往直接與村組集體而非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流轉的主體是村組集體而非農戶,未充分體現平等自愿原則,這樣操作難免留下隱患。

  3、諸多因素影響土地順暢流轉。一是流轉期限制約。部分土地流轉期限較短,使規模經營業主難以獲得穩定的耕地來源,不敢對農田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利于耕地整理和地力培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規模經營產業化的發展。二是基礎設施制約。水利設施老化比較嚴重,有些水利設施常年失修抗旱防澇能力差,由于不能保證用水,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未根本扭轉。部分農田機耕道路不通,影響農業機械化的實施,運輸烘曬困難。三是勞動力制約。農村青壯年勞力普遍外出打工,農村勞動力緊張,“明天”誰來務農種田成困惑。四是土地整理項目不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土地整理后,有的沒有對土地及時進行培植,有的缺乏水源,部分土地開發項目質量差,不能有效發揮應有的效益。

  4、改變農業用途,偏離了土地流轉的正確方向。由于農業效益比較低,部分農民愛惜和保護耕地的觀念淡薄,有的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業主,在其承租的土地上不搞高效農業,而是用于辦廠房、開挖漁塘等,造成耕地毀壞,對國家糧食安全留下隱患。部分休閑農莊、農家樂等旅游休閑農業,片面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流轉土地基本農田的保護,偏離了土地流轉的正確方向。

  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難度大。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牽涉面廣、政策性強、與農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而當前農經部門位微言輕,難以有效行使相關監督管理職能,特別是當前鄉鎮機構改革對農經機構隊伍的沖擊較大,有的地方機構不健全,農經干部職工待遇未落實,沒有按照法律規定安排一定的經費保障,因而調解仲裁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6、集體土地征占補償矛盾較多。一是農村集體土地征占用的補償費與出讓價格的巨大懸殊是引發征占地糾紛的主要原因,征占用地的補償標準與出讓價格成倍甚至十幾、二十幾倍的差距造成了農民的心理嚴重失衡,這種失衡往往引發失地農民尋找各種理由與政府部門或征占單位“惹是生非”。二是農村外嫁女的征地補償費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農經部門在農村集體土地的征占補償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有限。

  四、關于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管理的建議

  1、進一步明確細化農村土地管理有關政策。一是建議修改調整農村土地承包法有關內容條款。《農村土地承包法》自XX年3月1日起施行,到現在已運行達10之久,其中一些條款已與現代農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建議進行修訂補充完善。二是建立農村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制度。由政府出面,按流轉規模,一定比例分別從業主流轉面積收益、農民租金收益、村級公共收入中提取部分經費,加上一定的性補貼構成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當承租方(業主)無法支付土地租金和務工報酬時,鄉鎮政府有權使用風險保障金,用于支付農戶的土地租金和務工報酬,一方面確保流出土地的農戶利益,另一方面消除流出土地農戶顧慮。同時也可用于支付農民的收益損失和土地復耕成本,支付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就業培訓等,確保農民的最低收益不受損失,以化解社會矛盾,防范社會風險。三是進一步明確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在農村集體土地征占用管理中的相關職責。農村集體土地的開發整理和征占用時,牽涉到耕地、水田、旱土、四荒地面積的變更,承包合同的變更、經營權證書的換發,承包檔案的變更,農村集體資源的變化等,這些都與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作為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農村三資管理等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息息相關,應在出臺的相關政策中予以明確職責,以便加強對農村集體土地的有效監管和利用。

  2、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集體土地管理的投入。建議中央、省、市、縣各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集體土地管理的投入,用于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立管理信息平臺,創建風險防控基金,健全農業農民保險等。一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各級財政應通過項目實施,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以獎代補等政策,不斷加大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加快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步伐,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加大流轉市場投入。通過成立縣鄉村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服務所、信息員,強化流轉信息收集和公開發布、政策咨詢、過程監管等,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信息交易平臺,從而促進流轉需求市場的動態平衡和良性發展,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所有權等農民既有權利的規范健康有序流轉。三是加大規模經營主體的獎補投入。各級應設立土地流轉專項獎勵資金,用于獎勵解決經營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業主,在從事農業生產、糧食生產、果蔬生產等過程中的季節性資金短缺、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安全化生產、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等。

  3、進一步強化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的職能。一是健全機構。建議中央、省在國發〔XX〕30號文件的基礎上,再協調編辦、組織等部門進一步明確農經機構的性質、職能、隸屬關系,確保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上下機構設置一致,隊伍健全,職能明確。二是明確性質。當前,全國正在進行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建議農業部經管司、省經管局、省減負辦站在歷史的高度,立足于當前農經各項工作的實際和農經部門的尷尬處境,提前介入,提前匯報、提前協調,確保經管部門盡早納入行政管理部門序列,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落實經費保障。三是履行職責。各級要切實加大對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視,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要具體抓,部門要積極主動,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加強配合協調。確保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流轉管理、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和流轉信息平臺建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農村土地征占補償等工作切實抓好,抓出成效,充分發揮農經部門的履職作用。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5

  受區政府委托,20xx年6月3日至4日,區自然資源局組織各鄉、涉農街道到焦作市,學習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相關經驗和做法。調研組先后到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馬村分局學習交流座談,學習收獲對我區做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基本情況

  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準備工作始于20xx年初,截至目前,焦作市共出讓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2塊,其中:地塊一,位于武陟縣北郭鄉益莊村村北1.07公頃(16.05畝)土地,以140.38萬元的成交價,被焦作市益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拍得。

  由焦作市馬村區安陽城鄉廟前村、谷堆后村共同申請,經焦作市人民政府批準入市,決定以網上掛牌方式出讓一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并委托焦作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具體承辦。具體地塊位于馬村區安陽城辦事處廟前村、谷堆后村,面積約11.3186公頃(合169.78畝),起掛價格為2751萬元,土地為工業用地50年使用年限。5月29日,該地塊以2751萬元被焦作市浩瑞建材有限公司拍得,是河南省首宗入市交易的城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二、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完善入市制度,推動依法入市

  為了更好的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行為,焦作市印發了《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工作實施方案》《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管理辦法(試行)》《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拍賣掛牌出讓交易規則(試行)》等文件,規范了全市入市交易程序,強化了過程和環節控制,對入市主體、入市地塊、入市程序、交易細則、監督管控以及收益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既簡化程序、提高了服務便捷性,也保障了入市合法合規。

 。ǘ﹪栏褚幏度胧谐绦,保障農民權益

  焦作市明確入市范圍為國土空間規劃(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主體為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

  未取得法人資格的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可授權/委托其組建的資產公司,或者委托授權其他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代理實施入市。入市前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由村民自己決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否入市、怎樣入市,形成決議后,逐級向上申請,從根本上保障了農民權益。交易結果需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事務公示欄公式,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保障農民受益的方法:一是逐年支付租金;

  二是一次性支付土地收益;

  三是作價入股,每年持股分紅;

  四是租金保底加分紅,每年收租金,定期分紅。

  三、焦作市相關經驗、實例對的借鑒意義

 。ㄒ唬┬隆锻恋毓芾矸ā窞檗r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提供了法律依據

  新《土地管理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新《土地管理法》關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條款修改主要體現在四點:一是規定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并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明確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合法化;

  二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等應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規定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民主化決策程序;

  三是通過出讓等方式取得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

  四是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ǘ┖喕绦,促進鄉鎮招商引資項目加速落地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省去了轉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征收環節,市、縣兩級自然資源部門審批,市(縣)人民政府核準,節約了審批時限,更有利用各類項目加速落地,避免項目未批先建,造成違法用地行為。

 。ㄈ┙档驼鞯赜玫爻杀,減輕財政壓力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不涉及繳納社保費等稅費,征地用地成本顯著降低。同時,出讓起始價、出讓底價等不得低于宗地實際取得的各項客觀成本費用之和,每宗土地出讓均可實現正收益,可有效避免以往工業用地供地過程中成本大于收益等情況的出現。

  (四)拓展財政收入渠道,增加財政收入

  按照焦作市試點的經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區財政可依法取得工業用地出讓收益5%的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下一步,焦作市正在謀劃農村集體商業用地的出讓,預計縣(區)政府可獲取出讓收益的20%作為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

 。ㄎ澹┯行ПP活農村建設用地,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民獲利,企業降低用地成本,為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農民收入、緩解農村就業壓力、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仍在探索階段,目前焦作市的試點仍局限于工業、商業用地,全國首批試點區域河南長垣縣、xx大足區在住宅用地入市探索中走在全國前列,但可復制性待進一步了解學習。在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過程中,仍需注重以下工作推進:

  (一)編制國土空間規劃、鄉鎮規劃

  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首要條件。受上級國土空間規劃政策的影響,我區各鄉國土空間規劃尚未完成。國土空間規劃啟用前,該項工作可依照各鄉現有的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所覆蓋的范圍來實施。下一步,將加大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力度,同時在規劃過程中充分考慮、預留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相關條件,在規劃中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ǘ┥霞壵咧С

  向三門峽市政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上級政府、部門申請政策支持,出臺符合三門峽市、實際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管理辦法等政策,為入市提供政策支持。

 。ㄈ┩晟凄l街道基準地價

  基準地價是影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價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基準地價尚未覆蓋全區廣大農村,可能掣肘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下一步,將完善各鄉基準地價。

 。ㄋ模┟渍{查

  摸清底數,掌握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基礎數據,為區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區自然資源局將協同各鄉鎮、街道,結合農村集體土地不動產登記發證、全國第三次調查數據、正在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等,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摸清所有規劃為工業、商業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建立統計臺賬,形成目錄清單,為下一步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做好準備。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6

  根據市紀委《關于開展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調研的通知》,我鎮紀委與鎮"三資"代理中心工作人員組成調研小組,深入轄區行政村,就全鎮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進行專題調研,查找目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健全完善有關制度,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努力形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長效機制,扎實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全鎮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基本情況

  XX鎮現有行政村X個,從2008年開始,鎮農經站先后對各行政村實行了財務委托代理。2009年根據省市加強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要求,XX鎮于4月份以鎮農經站為依托設立了鎮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在原有實行農村財務委托代理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財務管理、統一開設銀行賬戶、統一票據管理、統一會計檔案、統一電算化的"五統一"要求和"五權不變"的原則,對所轄49個行政村的資金、資產和資源全面實行了規范化代理服務模式。

  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

  (一)摸基數,澄底子

  在上級業務部門未統一安排的情況下,及早動手,積極主動設計了各行政村固定資產報表、耕地面積(包括荒山、魚塘、林地、坡地等)面積情況表、承包合同及有關事項登記表和組級財務狀況調查表等表格,并圓滿完成了各類表格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同時,認真開展清理規范鎮村財務工作,嚴密制定方案,強化督促檢查,順利完成了農村集體"三資"的排查工作,初步澄清了各村集體"三資"的底數,村級債權、債務和資產更加明晰。

  (二)建制度,抓規范

  為切實加強、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鎮"三資"代理中心在充分征求意見和借鑒兄弟鎮辦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先后出臺了《XX鎮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實施辦法》和《XX鎮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招投標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三資"中心工作職責、村級報賬員工作職責、開支審批限額、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報賬程序、資金管理、票據管理和"三資"檔案管理都做出了詳盡明確的規定,使XX鎮"三資"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為下一步"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ㄈ⿵娀A,促提高

  一是利用各村報賬間隙,積極完善各村財務資料,補充完善了部分行政村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明細賬目的建賬、記賬工作,同時對這些行政村08年的相關明細項目也做了調整和補充登記;二是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了鎮財政向村級撥款資金(或物質)電子臺賬和工程項目(承包合同)電子臺賬,加強了對各村資金、資產和資源的監管力度;三是配合市委黨校培訓農村干部計劃,組織各村報賬員及時參加了業務培訓,提高了農村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ㄋ模┰O賬戶,嚴資金

  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組織指導38個行政村(原來已有11個行政村已經開設了銀行支票戶)開立了銀行支票賬戶,進一步完善規范了各行政村資金帳戶,同時結合《XX鎮XXX行政村銀行提現(轉賬)備查單制度》,強化了對村級資金的管理。

  三、存在問題

 。ㄒ唬┺r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一項新型工作,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而各鎮辦缺少相互交流的平臺,難以在工作中取長補短;

 。ǘ┰诮y一收據管理方面,農經收據不再印發,財政統一收據不允許使用,造成了農村收入無"收據"可用的尷尬局面,也弱化了收入管理,為部分收入不入賬埋下了隱患;

  (三)村級支出單據不規范,白條較多,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投資力度的加大,農村建設項目較多,資金支出額度大,但使用的支出單據大多都不規范,而鎮"三資"管理中心又缺乏必要的約束手段;

 。ㄋ模"三資"中心工作人員、村級報賬員以及農村基層負責人的素質與"三資"管理工作的要求有不小的'差距;

  (五)個別村級債權、債務、資產由于歷史遺留原因,難以清理規范;

 。┐褰M級招投標工作流于形式,工程項目建設和承包租賃事項未簽訂合同或合同不規范的情況還較為普遍。

  四、工作建議

  (一)上級業務管理部門應切實加強對鎮級"三資"管理工作的業務指導;

 。ǘ⿲嵭薪y一的"三資"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ㄈ┙Υ褰M干部及報賬員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良好的報賬工作規范;

 。ㄋ模┣袑嵄WC"三資"中心工作人員的穩定性,努力提高"三資"中心工作人員及村組級報賬員的業務技能;

 。ㄎ澹┮远悇詹块T為主體,加大對使用違規票據的監督和處罰力度;

 。┘訌妼r村招投標工作的指導和檢查,積極培養鎮村兩級招投標工作專業人才;

 。ㄆ撸┮笤O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必須有硬性規定,防止個別村以各種理由不設立村委監督委員會,同時,研究制定《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制度》,對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成立方式、工作職責、違規處理等各個方面做出詳盡而明確的規定。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7

  近些年來我院在審理地產案件中,不斷遇到村委會利用集體土地建住宅樓賣給本村以外的村民和城市居居而產生的房屋買賣糾紛案件,這類案件具有涉及面大、人數眾多、法律規定不甚明確的特點,還涉及小城鎮建設的政策導向與有關法律規定的沖突問題。因此,如何正確把握法律與政策的關系,維護好本地區的社會穩定,妥善處理此類糾紛,需要認真探討。

  一、集體土地建住宅樓的背景及基本情況

  1993年國家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江蘇省政府從1995年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創新型小城鎮活動,1996年3月2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寧政發(1996)69號文件下發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批轉市建委《關于加強南京市村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這一系列的文件規定了農村小城鎮建設的規劃、管理及實施的具體辦法。在這樣一種政策導向下,此項工作在鄉鎮集體土地上全面展開。例如原南京市大廠區的葛塘鎮(該鎮1996年被省政府評為示范新型小城鎮)于1995年開始了此項工作,該鎮下轄的鄰近大廠城區的中山村、欣樂村、四周村、新村村先后搞起了住宅樓的興建工程。截止到1999年底上述四村共在集體土地上建造住宅樓73幢,24萬平方米,3000多套房屋。3000多套的房屋中20賣給了本村村民,80賣給外地農民和城鎮居居。這四個村在興建住宅樓的過程中一般都辦理了或補辦了下列手續:

  1、原南京市大廠區計劃經濟委員會關于葛塘鎮各中心村建設或貿易貨棧工程建設的立項報告的批復;

  2、原南京市大廠區土地管理局核發的或補發的“鄉鎮建設用地批準通知單”;

  3、原南京市大廠區城鄉建設局核發的“中心村住宅”或“貿易貨棧”的紅線圖;

  4、原南京市大廠區葛塘鎮人民政府頒發的“江蘇省村鎮工程建設許可證”。四個村在出賣3000多套房屋的形式上都采用了與購房者簽訂“委托建房協議”的方式!拔薪ǚ繀f議”的主要內容也都明確規定了村委會享有土地的所有權,購房者享有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的所有權。在本院所審理的此類房屋買賣糾紛案件中,所有建成的住宅樓也都經過了工程質量的驗收,并領取了建筑管理部門頒發的質量合格證書。在審理此類案件過程中還發現,凡已付清房款的購房者,村委會均按協議的約定為其辦理了“村鎮房屋所有權證”。四個村的73幢住宅樓都與原大廠區的城區房屋或住宅小區毗鄰,四個村住宅樓所占的非耕地也與原大廠區城區的國有土地接壤,住宅樓的配套建設、物業管理均已達到一定的水平。

  二、糾紛的原因及解決此類糾紛的不同意見

  在我院近些年所受理的村集體土地住宅樓買賣糾紛案件中,原告均為村委會,至目前為止尚無一例購房者訴村委會的案件,作為原告的村委會的訴訟請求基本相同,都是要求購房者付清尚欠的購房余款,被告的抗辯理由也基本相同,主要是認為,原告無房地產開發經營的資格,“委托建房協議”無效,原告只能夠為被告辦理城市房屋所有權證書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被告即可付清余款。也有少數購房者并不主張委托建房協議無效,而以其他的理由(如房屋質量問題)相抗辯。這類案件的難點主要在如何認定“委托建房協議”的性質和效力。對此問題的認識意見分歧較大,主要有下列幾種觀點:

  1、認為“委托建房協議”名為委托建房,實為房地產開發經營,而村委會不具有房地產開發經營的資格,集體土地亦禁止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故應認定“委托建房協議”無效。

  2、有條件的認可“委托建房協議”有效,即購房者是本村村民的,雙方簽訂的“委托建房協議”有效,凡購房者是外地農民或城市居民的,“委托建房協議”無效。

  3、應當認定“委托建房協議”合法有效,因為委托建房與房地開發有著本質的不同,不應將小城鎮開發建設與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混為一談。“委托建房協議”的產生有其政策背景即小城鎮的開發建設,委托建房協議的效力如何確定,關鍵是看建房有無規劃、有無立項、有無審批、有無許可,如果村委會履行有關的法定手續,取得了相應的權利就應當認定“委托建房協議”有效,本區法院審理的集體土地建住宅樓的案件中的村委會均辦理了相應的手續,故應當認定協議有效。

  三、對此類案件的處理情況及原因分析

  我院自20xx年始受理集體土地建住宅樓的房屋買賣案,截止20xx年6月底已審結20余件,結案方式大都采判決形式,判決結果均認定委托建房協議合法有效,限令購房者支付購房款,承擔訴訟費用。其部分購房者不服判決上訴至南京市中級法院,上訴期間又因雙方達成協議,購房者撤回上訴。目前已審結的20余件案件大部分均已得到執行。我院對此類案件的焦點即“委托建房協議”的效力問題作有效認定的理由如下:

  1、集體土地上所建的住宅樓均經政府有關部門的審批,且有關政府部門具有相應的職權,如大廠區土地管理局所批準的9.8畝非耕地用于中心村工程建設就符合《土地管理法》有關管理主體和職權的規定。

  2、本區集體土地建設的住宅樓在審批的程序上符合國務院《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的規定。

  3、集體土地上的委托建房與城市房地產開發有著本質的不同。委托建房協議的形式與國家倡導的小城鎮開發建設的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城鎮的開發建設自應遵循一整套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不應套用《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來調整小城鎮的開發建設。

  4、假若認定“委托建房協議”無效,將造成本轄區范圍內社會秩序的極大混亂,也會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本院已審理的案件雖少,但是,這些案件的審理結果,對3000多套房屋的購房者有關集體土地上住宅樓買賣的法律關系的穩定與否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如果認定委托建房協議無效將會影響眾多購房者集體土地上住宅樓買賣的法律關系的穩定,將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訴訟,從而影響社會穩定,認定委托建房協議無效也必然造成社會財富的浪費。

  5、購房者主張“委托建房協議”無效只是訴訟策略,并非真正的目的。審理此類案件中,還發現一部分被告主張“委托建房協議”無效的真正目的不是要退回房屋要回購房款,而是想通過主張“委托建房協議”無效來與村委會討價還價。另外,主張“委托建房協議”無效的內在理由,是認為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是限制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之所以限制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是因為如果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將會導致農村耕地的大量流失;導致農村廉價土地沖擊城市房地產市場。對這種理由,我們認為限制土地使用權流轉恰恰是造成農村耕地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家知道在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施行前,土地收益實際是由市、縣政府享有,而市、縣政府又擁有土地征用審批權,為獲取更多的土地收益,一些市、縣政府往往濫用審批權違法批地、亂占耕地、浪費土地的事實大量發生。1998年土地管理法確立了土地用途管理制度以后,我國已經具備了保護耕地的法律基礎。如果土地用途制度得以有效實施,即使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也不會造成耕地的流失。本案的土地審批雖是發生在1998年以前,但土地的審批手續與1998年以后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的規定較吻合,審理此案應當考慮這一情況。還有放開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確有可能沖擊城市房地產市場,使政府減少大量的土地收益,但是,從長遠看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有利于國家和社會利益。農村集體土地如形成市場可以和城市土地市場并存競爭,有利于發揮城市、農村各自功能的優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贊成放開集體土地市場。梁慧星先生在《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中就持此觀點。但是我們闡述這些理論并不是要突破現行法律規定,而是認為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對于小城鎮開發建設過程中的集體土地建住宅樓的效力認定宜寬不宜嚴,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中只要查明住宅樓工程項目有立項批復,有土地使用審批、有建筑許可,且批準部門是在其職權范圍內行使審批權(包括事后補辦了有關手續)就應認定“委托建房協議”有效。必須指出的是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有些地方確實存在不規范的問題。這在我院審理的此類案件中也有所反映。但是這些不規范的做法自1999年1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實施以后已經得到遏制,小城鎮建設步入了正規。在我院處理的集體土地上建住宅樓都是小城鎮建設早期由于不規范所遺留的問題,并不是這類問題還在延續,如果對“委托建房協議”作有效認定會對不規范的小城鎮建設起負面影響,法院審理時應當謹慎的認定“委托建房協議”的效力。如果對不規范的小城鎮建設不起負面影響的效果,那么從合同法的角度也應當認定“委托建房協議”有效;谏鲜隼碛,本院對這類案件中“委托建房協議”的效力作出了合法有效的認定。這樣處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8

  去年年末,縣委、縣政府立足全局、通盤考量,提出了要在20xx年獲得省級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20xx年創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巖頭鎮以“兩提兩爭”主題實踐活動為總綱,以全面改善城鄉發展環境為抓手,以完善工作機制為保障,將美麗鄉村建設作全年性、戰略性任務來抓,用大決心、大力度保障各項任務順利推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同工作要求相比,同先進地區相比,巖頭仍有許多不足需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一、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意義

  在巖頭這樣一個生態優勢明顯、地域特色鮮明、后發優勢強勁的發展中的山區鎮,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現實版新農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和借鑒意義。

  (一)是加快山區發展的有力抓手。巖頭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鎮,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依托和放大生態這一后發優勢,推進錯位式、差異化發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正是基于對巖頭特色優勢的深刻認識,基于對新農村建設規律的全面把握,基于對巖頭優勢劣勢的科學洞察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二)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巖頭在全面分析現實條件的基礎上,制定了20xx年1號文件《巖頭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原則、總體目標、工作要求和工作保障,使“美麗鄉村”建有方向、評有標準、管有辦法,把新農村建設從一個方向性的概念具化為可操作的工作。

  (三)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黨的在xx首次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布局,巖頭鎮緊緊跟隨黨的戰略部署,牢牢把握生態文明理念的題中之義,以國家級生態鎮、省級森林城鎮、市級衛生鎮的創建為契機,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落實到新農村建設過程之中,繼續保持生態建設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既是上級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更是應盡的責任。

  (四)是提升巖頭形象的重要載體。在建設過程中,巖頭著重體現地方的生態特色和產業特點,通過對新農村建設整體化實施、品牌化經營的探索,把美麗鄉村品牌的打造作為當前工作的載體和工作的方向,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今后巖頭經濟轉型和發展的助推器。

  二、巖頭鎮美麗鄉村建設總體情況

  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高、任務重、時間緊,為按期實現工作目標,鎮黨委、政府按照“四美、三宜、兩園”美麗鄉村建設要求,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以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為亮點,以“幸福社區”建設為關鍵,全面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力爭在20xx年創成美麗鄉村示范鎮。

  (一)狠抓組織領導。成立巖頭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巖頭鎮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分解表(20xx-20xx)》,進一步明確具體要求、完成時限、責任領導與責任人。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實行效能“積分警示制”、專項行動跟蹤督查制、美麗鄉村建設攻堅周例會制、班子領導承諾履諾制等制度,形成“統一領導、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層層督查”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目標規劃。在制定實施方案的同時,在《巖頭鎮總體規劃(20xx-2030)》和詳細性控制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完成五尺、表山、鯉溪三個社區的建設規劃以及鎮城區污水管網專項規劃,編制出《芙蓉古村保護利用規劃》、《蒼坡村保護利用規劃》、《巖頭村麗水街保護利用規劃》。

  (三)狠抓投資提升。1-5月份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任務完成率31.51%,41省道南復線、溪山大街等工程有序推進。已完成招商選資8637萬元,任務完成率95.57%;簽約楠溪江壟溪度假村、楠溪江國際養生保健中心(一期)等5個項目,對楠溪江國際養生保健中心(二期)工程等11個項目進行了包裝推介,并于4月6日成立永(低碳生活綠色環保調查報告)嘉縣巖頭商會,全力打造吸引“鳳凰還巢”的“金橄欖”、“幸福巢”。

  (四)狠抓“六個一”項目。一條麗水街北段旅游文化商業街已全面鋪開立面改造、建筑重建和景觀道路提升工程;一批文化展館已全部開始施工,其中中國農村改革館和詩詞館已竣工;一條鄉間綠道已分三部分進行施工,8月底全面竣工;一個游客接待和文化創意中心即將完成設計方案;一批特色酒店和民宿已全面進場裝修,確保8月底前竣工投用;一臺文化大戲于五一期間在芙蓉、蒼坡、麗水街等古村落宗祠(戲臺)上精彩演出。

  (五)狠抓環境治理。以“四邊三化”專項行動為抓手,狠抓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共拆除違章建筑約7.7萬平方米,年度任務完成率64.17%;通過建設村級垃圾收集點、配備了村級保潔員等方式切實強化村級衛生治理;巖楓路口-蒼坡沿線綠化工程順利竣工,完成跡地造林1388畝,任務完成率144.28%;聘請專業團隊對境內楠溪江、五尺支流、張溪支流及村級河道實行長效保潔;完成諸永高速沿線墳墓生態化改造。

  三、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難點

  (一)工作意識尚需提高。廣大干部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倡導者和執行者,農民群眾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但從目前的工作情況來看,少數鎮、村干部存在著畏難情緒和“小算盤”的思想,工作主動性、大局觀不夠強,沒有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同時農民群眾參與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未被充分調動起來,存在著“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

  (二)建設資金尚需落實。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們還需要籌集大量的資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保證美麗鄉村建設順利開展。

  (三)建設眼光尚需放遠。一方面,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全局性工程,但在目前的規劃中很少突出各地的生態、文化、產業特色,更沒有突出鮮明特色的村莊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現象。另一方面,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沒有建立和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常常出現“治理—反彈—再治理”的怪象。

  (四)經營力度尚需加大。長久以來巖頭已經積累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獅子巖、古村落等經典品牌,但都沒有形成大的規;б。而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有形載體,更是巖頭今后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和主打品牌,我們在如何發展品牌、利用品牌方面力度不太,成效也不明顯。

  四、先進地區經驗做法

  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安吉、桐廬、江寧、青芝塢等地區走在了全省前列。認真分析這些先進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對照我縣美麗鄉村建設的實際,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啟示。

  (一)創新發展理念是首要。脫離實際、盲目建設、犧牲農民利益,這絕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大力培育精品項目、激發農村內生活力,這才是“環境優美、生活富美、社會和美”的現代化新農村樣板的必由之路和最高目標,也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三個部分。安吉通過將近一年的醞釀、規劃,通盤考慮了自身實力、外部合力與內在潛力各方面因素,形成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規劃方案,為村莊環境的綜合提升、農村產業的持續發展和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探索構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的全國新農村建設的“安吉模式”這一建設愿景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

  (二)創新工作機制是動力。創新聯動機制,江寧區通過市場化運作和六個部門單位幫扶一個重點村的辦法,打造出了“五朵金花”,并要求幫扶部門2/3的招待費用要在該村消費。創新籌資辦法,安吉積極探索村企合建、市場運作、民間參與、以獎代補、出資投勞并舉等模式,以有效緩解資金制約壓力。創新管理思路,建立完善社會監督、責任追究制度,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確保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創新產業項目是關鍵。遵循“一次規劃、分批實施,串珠成鏈、因地制宜”的工作方式,安吉深入挖掘每個村莊的歷史遺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人文元素,展示個性化鄉土文化,通過改造農家民宅、村莊環境整治等工作,樹立良朋鎮迂迢村和鄣吳鎮玉華村的“書畫文化”、章村鎮郎村村的“畬鄉風情”、報福鎮石嶺村的“農家休閑游”等微品牌,形成“黃浦江源”、“中國大竹海”、“昌碩故里”、“白茶飄香”等4條精品觀光帶,從小到大層層推進一二三產協調發展,使安吉的美麗鄉村花團錦簇、生機勃勃。

  (四)創新品牌經營是核心。一個良好的品牌能夠帶來極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是增強地區核心競爭力的必備要素,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自20xx年創建伊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頻頻聚焦安吉,迅速地將安吉中國美麗鄉村的品牌推向了全國;20xx年10月,全國首次“部局”聯辦、多方聯動的中國(安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高層論壇暨20xx首屆中國(安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節,品牌效應帶來簽約外資項目11個、總投資3.56億美元,簽約內資項目23個、總投資101億元。

  五、想法與建議

  20xx年是我鎮美麗鄉村建設的開局之年,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巖頭將全力抓好招商選資、城鄉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以下日川-芙蓉-麗水街-蒼坡美麗鄉村精品線為脈絡,以芙蓉山莊等旅游項目為支撐,以精品村、文明村、生態村創建為節點,以“中國第一田園風光古鎮”為目標,進一步打響巖頭“美麗鄉村”品牌。對此,特提出以下幾點想法和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資金投入,依托現有的融資平臺,探索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新模式,做好項目建設資金保障。加快規劃編制,抓好現有規劃實施,制定更深入、更細致的專項規劃,強化規劃的引領作用和制度的指導約束作用,形成全域化與精細化相結合、“大景區”與“小盆景”相輝映的發展態勢,使美麗鄉村的建設標準更加全面、科學。

  (二)進一步突出項目建設。突破缺少上檔次項目的障礙,發揮“六個一”、芙蓉山莊等等重點項目的支撐作用,把項目建設、環境綜合整治、招商選資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項目調動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參與的積極性,以項目檢驗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成效。加大項目包裝力度,主動做好項目銜接,積極爭取上級立項支持。

  (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統籌旅游資源,集中力量招商,借助巖頭商會力量,進一步營造親商安商氛圍,通過招商選資工作,加快楠溪江國際藝術研究中心、楠溪江國際養生保健中心(一期)等項目落地建設,大力發展旅游衍生產業,進一步拉開產業鏈,著力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和養生保健產業兩大板塊,從而實現產業升級。

  (五)進一步擴大建設效果。美麗鄉村不僅要環境美麗,更要群眾生活幸福,達到“形神兼美、內外兼修”的效果。要抓環境優基礎,通過鎮域環境凈化、沿線立面改造、店招店牌整治、村外田園風光和青山白化治理五大工程,發揮常態化管理作用,抓好點、線、面全方位美化。要抓統籌惠民生,做好完善社區服務、促進產權制度改革、建設農房集聚點等工作,把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配置與促進農村人口向中心鎮村集聚有機統一起來,以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標準衡量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巖頭鎮將嚴格規劃設計、挖掘本土要素、突出重點項目、經營特色品牌,真抓實干、創新破難,努力完成各項任務,圓滿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9

  “農民、農村、農業”問題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中央連續幾年以中央一號文件的形式,強調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莊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本人作為第三批選派干部到村任職,為更好的領會中央政策,使之與任職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便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本人對任職村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和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處新312國道以南,與老105國道相鄰,距鎮中心5.5公里。寧西鐵路穿村而過,東西橫跨四個村民組,共14.7公里,村內建有鐵路客、貨兩座站臺,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內煤炭經營公司、郢通搬運公司、民發運輸公司等民營企業應運而生。全村共有8個村民組,一個中心村(136戶),共496戶,口人,58名共產黨員,農民安居樂業,干群關系和諧。村內擁有耕地1900余畝、山林3700畝(其中圓竹600畝、板栗林700畝、用材林2400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空氣清新,人杰地靈。村內建有縣級示范小學一所。1998年在全縣率先建成首個村級電話程控機房一座,聯通、移動無線信號塔村前村后遙相聳立,通信相當發達。年初在全縣第一個在村級開通光纖,并轉播有線電視節目38套,村民了解農業信息方便快捷。本村先后榮獲省、市“先進黨支部”、“五個好村黨支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小康村黨支部”、“林業生態示范村”等榮譽稱號。年又被列為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二、發展現狀

  根據村五年發展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總體布局,本人選派到該村后,迅速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礎設施比較完備;就瓿伞按宕逋ā钡缆匪嗦访媸┕ぃ宀繓|面與105國道相連并直達火車站的姚關大道即將完工,村民勞作經商進出方便。中心村136戶農戶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燈設施齊備,閑瑕時間農戶可以在街頭農民公園散步,聊天,其樂融融。位于中心村東面的村部寬敞凈潔,圖書室、黨員活動室、農民學校、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計生服務室等樣樣齊全,成為村民學習、娛樂、共商農村建設的陳地。新落成的村級衛生室,人員、藥品齊備,并積極加入新農村醫療合作,農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二是農村經濟較為發展。農民發揮地理和資源優勢,積極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場”四篇文章。依靠交通便利,成立了數個運輸公司。利用荒山,興辦輪窯廠,一方面解決幾百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為農民自身建房提供了便利條件。全村積極發展優質稻生產,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產業結構。利用山林資源,興辦數個竹木半成品加工廠,讓“綠色銀行”為農民帶來滾滾財源。

  三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全村竭力打造“生態示范村”,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閥林木之后,不忘栽種,使森林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積極推廣“一池三改”,發展綠色種植,綠色養殖,使用清潔能源,保持清潔水源,共同維護清潔家園。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不能照搬他村發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規劃,要有讓農民贊成的規劃,要有讓農民參與的規劃。新農村建設千頭萬緒,必須要有一個團結、奮進,能吃苦的領導集體。通過集體學習中央政策,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民主決策,規范民主管理。實踐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識的事情,就能辦成、辦好,同時又促時了村支兩委和黨員干部在農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種渠道向農民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和重要意義。有時農民對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較偏面,需要村支兩委和黨員率先垂范,并向農民宣傳好中央的惠農政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激發農戶投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否則僅靠村干的力量是難以完成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艱巨任務。

  四是筑巢引鳳,招商引資。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礎,把各項基礎設施建好,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前提下,向外多宣傳,利用好自身的資源和環境優勢,多方吸引資金和技術,發展其他產業。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田基本改造亟待解決。村境內農田參差不齊,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氣力清淤,耗費了農戶大量時間和精力,從長遠打算應著力進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業經濟發展較為粗放。農戶對林木圓竹的加工僅是半成品,在市場中的銷售利潤不高。林木加工點分散,沒有形成相當規模的經濟聯合體和協作組織,存在互相壓價,虧損經營的情況。

  三是飲水問題。由于90年代村內建有小型鋼廠,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極不方便,現村內有自然河流穿村而過,在中心村鋪設自來水管道有利于農民生產、生活,但目前缺乏項目資金。

  四是村內道路需要繼續建設。中心村道路與村部東面姚關道之間的2.3公里道路雖有路基,但一到陰雨天,泥濘難行,為部分村民出行帶來一定困難,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優勢地位,該道路需投資40余萬元,依本村村民籌資建設暫無可能。村內8個村民組之間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嶇不平,為農民勞作、生產、生活帶來較大阻礙。

  五是村民環境保護意識需要加強。中心村聚居村民較多,因此產生的生活垃圾也較多,加之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垃圾隨處堆放、亂倒現象沒有有效改變。在加強宣傳的同時,需要設置垃圾箱,安排專人清潔街道。

  六是村級衛生室設施不健全。雖然村級衛生室已啟用,并有4名醫師,但衛生室內部規章制度不健全,在有92%以上的農戶加入新農村合作醫療的情況下,診療設備顯地力不從心,應對廣大農戶的保健就診還相當吃力。

  七是新農村建設的配套資金較高,農民有一定經濟壓力。在進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中央和地方在惠農政策和資金上向農村均傾斜較大,農民的積極也非常高漲。但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農民需要自籌相當大的資金,比如“沼氣池”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中,國家全力支持利用綠色能源,投入800元/池建設沼氣池,應該是非常優惠,但農民需配套投入700元左右,如進行“一池三改”工程,農戶需要建豬圈、廁所等,每戶農民需配套投入4000多元,給農民帶來一定壓力。

  五、發展建議

  (一)圍繞“生產發展”目標,增加農民收入。

  發揮地理和資源優勢,調整農林業產業結構,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場”四篇文章。山上主要抓好圓竹、板栗、用材林的項目開發。優化種植結構,增加產量。整合半成品加工廠,引進資金,進行竹木用品深加工。發展村集體經濟,于年年底建一處中等規模的竹木市場,實現剩余勞動力轉化,實現人均年增收100元的目標。田里倡導科技興農,在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進步,加大新型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作為重點,通過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建設優質稻生產基地,到年年底完成整村培訓,培養優質稻種植科技當家人40名以上。到平均每人年增收200元,形成一村一品、一組一業的產業格局,并于底完成700畝基本農田改造。庭院主要培育戶養千只禽、戶養百頭豬的養殖專業戶和養殖專業組。市場主要發展壯大村民運輸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導農民成立多種經濟協會,以竹木加工、優質稻種植為龍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同時大力開展“陽光工程”,進一步加強村民的技能培訓工作,為輸出務工村民提供就業保障和法律服務。

  (二)圍繞“生活寬!蹦繕,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1、年年上半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2.3公里),方便村民直通新105、312國道。國家投入資金加村民籌資56萬元。

  2、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澆注工程。

  3、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關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23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4、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內8個村民組“組組通”沙石路面工程。

  5、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來水廠建設工程。

  6、上半年完成組組通有線電視工程。使全村100%農戶通有線電視。

  7、年年下半年進一步健全村衛生室建設,擁有醫師4名,至上半年使100%村民享受到合作醫療。

  8、年年底投入0元用于村民的新型農民教育培訓,使45歲以下的村民掌握1至2項生產治富技術。

  9、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戶沼氣池建設工程,節約能源、綠化環境、減少生產成本投入,享有綠色能源。

  10、底完成村幼兒園建設工程,增加示范小學辦學資金,增加師資力量,讓教師留下,教好課。

  (三)圍繞“鄉風文明”目標,扎實開展文明村建設活動

  1、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動陣地建設。在村部設立并健全多種村民活動場所,如圖書室、娛樂室和培訓室。在其他村民組完善“三小”活動陣地(即黨小組、村民小組、計生小組),使村民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場地。

  2、以實現“平安關山”為目標,開展“綜治三包”活動,成立禁賭、禁黃小組;實現社會治安穩定,無黃、賭、盜等違法犯罪現象。于年年底在關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務室。

  3、開展“創十星、評十戶”活動,倡導村民學文重教、崇尚科學,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遵紀守法、移風易俗新風尚。

  (四)圍繞“村容整潔”目標,實施生態村建設工程

  1、年年起開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廁、改溝、改圈、改廚)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個中心村建垃圾焚燒池,成立環境督導隊,使柴草亂垛、垃圾亂倒、畜禽亂跑、污水亂流的現象得到有效改變。實現戶戶庭院整潔,村容村貌美化。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帶帽”工程。

  2、底完善中心村街頭農民公園建設,在進村路旁栽種綠化樹、整修下水道,在街頭三角公園建體育活動器材。

 。ㄎ澹﹪@“管理民主“目標,建設民主法制示范村

  1、堅持民主決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項的決策,均召開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2、規范民主管理。一要規范公開形式。在村部建村務公開欄,同時以公開欄、入戶宣傳單、下組入戶宣傳等形式及時公開村情村務,確保村民對村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議事權和監督權。二要規范公開內容。將村務決策、村干部補貼、集體財務收支、計生指標、山林耕地企業發包、工程投標、宅基地分配、救災物資發放等內容向村民定期公開。三要規范公開時間。根據公開內容按照年度性、常規性、臨時性、即時性進行公開。四要規范公開的內容和實施、落實和監督。由村務監督小組監督公開的內容和落實的情況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匯報。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10

  按照縣第十期青干班的計劃安排,xx鎮調研組一行五人通過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xx鎮的農村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狀況報告如下:

  一、xx鎮農村工作的基本狀況和特點

  20xx年xx鎮與b鄉、a鄉合并后,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396.44平方公里,全鎮總戶數9482戶,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農業戶數6104戶,23880人。全鎮轄47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8個鎮直單位,22個州縣直單位。全鎮有耕地面積6397公頃,鎮黨委轄65個黨支部,968名黨員(農村黨員731名)。全鎮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戶339個。20xx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16500萬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到達11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到達2900元,財政收入到達370萬元。

  xx鎮在合并后,區域面積的增多,人口數量的增大,使整個農村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的態勢,經調查表此刻:

  1、機構龐大,人員眾多,對村屯的指導力度加大,但也相應存在人浮于事的不足。新組建的xx鎮政府共執行行政編制58名,現有在職人員55人,其中副鄉(局)級領導共有人,事業單位各站所共有人員107人。這些人員中行政編制工作人員是按照原鄉鎮合并的三定方案進行安排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是將原先的各部門按照行業隸屬進行了合并,沒有進行機構改革。由于合并后,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馬來運作,必須程度上加強了力量,雖然所轄面積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礎工作由于已經完成,雖然對村屯、基層的指導上力量得到了增強,但是由于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于事的現象的存在,忙的人總是在忙,清閑的人總是清閑,有些人甚至無所事事。

  2、經濟發展和村屯建設的互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鄉鎮合并前,b鄉和a鄉在整體經濟上與xx鎮有必須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卻各有長處,如:b鄉的養殖業已構成必須的規模,農民對養殖的認可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兩個地區。a鄉的人參市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對小沙河以至周圍地區的幅射效用已構成。xx鎮的小城鎮建設以及它獨特地理優勢,長期以來已構成了這個三角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物產品的集散地。這些在合并前都是較為突出的特色。合并后,由于新一屆xx鎮黨委、政府及時調整視角,樹立全局觀念,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三個地區的資源進行整合,既發揮各自的條處,調動其積極性,又注意從全局出發,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使資源和優勢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三大主導產業的定位,使整個xx穩步向農業大鎮的方向邁進。xx鎮黨委、政府通過對全鎮整體形勢的分析,將xx鎮總體發展定位為:以藥材、畜牧、特色經濟三大產業為主,以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旅游、商貿、土特產品加工為輔的生態經濟強鎮。號召全鎮人員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一條主線,促進兩個轉變,實現六個突破,加快一個進程。這樣的定位及發展思路,我們認為是完全貼合xx實際狀況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xx雖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興鎮的氛圍,但由于xx造紙廠及一些企業的陸續下馬和破產,導致xx鎮的財政稅收完全依靠于農業。如何在農業上大做文章,通過農業增效來實現農民增收,經濟發展,這就應是作為鄉鎮當家人思考的事情,雖然我們此刻是需要跨越式發展,但是這種發展并不是要我們本末倒置,完全拋開農業的基礎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號,空談跨越,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xx鎮把自我定位于一個生態經濟強鎮,是貼合農業鄉鎮的狀況的,作為一個糧食的主產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質量高,農民對于在土地上耕作有著無比的親切感,對于他們來說與其去刮風式的種這種那,不如踏踏實實的種糧食這樣安全放心。

  4、實現六個突破為鎮域經濟的增長找準了切入點。

  藥材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落腳點之一。xx鎮在藥材業的突破上用建設藥材大縣的理念來謀劃全鎮的中藥材發展,通過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的質量,依靠大戶拉動構成群體規模。他們注意到大戶的典型帶頭作用是發展整個藥材業的關鍵,今年上半年共為大戶協商資金達430余萬元。這方面xx鎮從技術革新著手,發揮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鎮推廣人參重茬技術,解決人參種植業發展資源不足的問題。另外,由于xx鎮附近沒有工業污染源,土壤質量高,生態環境優良,適于種植道地藥材,因此把發展藥材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方面,在穩步發展糧食作物生產的同時,通過附加值高的藥材業的突破能夠為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畜牧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落腳點之二。xx鎮現有牛24645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8個;豬16942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34戶;鹿969頭,大戶發展5個;蜂5285箱,大戶有22戶。由此可見,xx鎮畜牧業的基礎有必須的基礎。今年以來,xx鎮黨委政府把畜牧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一是加快牧業小區建設步伐,計劃興建一個投資100萬元,養牛300頭的規范化、科學化的牧業小區。培育三道村的暖棚養豬產業,引導他們建立養豬協會,實行科學養豬,規模養豬,變一家一戶的單獨養殖為全村一個品種,不一樣梯次出欄的整村化養殖,盡最大努力提高農民養豬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戶、標準戶和專業戶的培育工作。通過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戶的示范標準得到了提高,鄰里效應開始產生。如:王連紅有養牛已到達300多頭,出欄270頭;鄭兆梅養豬到達300多頭,出欄240頭,帶動周圍9戶人家進行生豬養殖。王德清的養鹿已發展到110多頭,今年共接待參觀達600多人次。正是由于這些標準戶和模式戶的帶動和影響下,xx鎮的畜牧業才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后的突破帶給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設的突破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切入點。在xx鎮的調查中,我們對“一村一品”的建設頗為贊賞。在現代農業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是站穩腳跟,就得在規模上、科技含量上到達必須的層次,這既利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務,也利于對其進行科學的跟蹤指導,一家一戶的單兵作戰在現代農業中是構成不了氣候的。另一方面,由于不一樣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認可程度不一樣,搞全面的統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處理這二者的對立統一關系,xx鎮黨委政府在這方面就堅持了一個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有針對性的發展特色農業,一個村屯或幾個條件相似的村屯發展一個適合本村(本地區)的品種,即“一村一品”。這個作法十分貼合當前我縣農村的形勢,更貼合“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即不搞“大一統”,又避免單而薄的處境,提高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此刻“一村一品”的建設已初見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條村,面積到達300公頃;“瓜果村”有勝利、楊木和德化村三個,種植面積到達120公頃;“蔬菜村”有四合、xx屯、東風村等三個,種植到達80公頃;“葵花村”有山后和東南村二個,種植面積到達200公頃!梆B豬村”有三道村,養殖生豬到達3000頭;另外,如“蘇子村”、“

  白瓜籽村”、“細辛村”等也都相應地到達了必須的規模,構成了必須的品牌。這些“一村一品”的建設,經過預測計劃收入4950萬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長9.8%,可見只有農業構成必須的規模,農業的增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農民才有抵御自然災害,抗擊疾病的潛力,否則只依靠一個單一的糧食作物,一旦遇上災年,攤上疾病就會很容易返貧,給自我和親人以及社會帶來負擔。

  股份制農業和勞務輸出工作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結合點。xx鎮黨委、政府通過搞活經營機制,放開經營主體,鎮機關干部直接與農戶聯系,發展股份制農業,機關干部共出資354萬元,投入到藥材業、畜牧業、林業和第三產業上來,為這些產業的發展注入的資金,使農民一些想干沒錢的事業得以實現,而且由于機關干部的出資,也相應地增加了機關干部對農業關注程度,對產業發展的前景預測和中期監控以及后期的銷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處,構成了干部與農民經濟利益一體化的格局,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潛力。勞務輸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xx鎮黨委政府也有了很好的嘗試。針對鎮里土地相對集中,一些種、養、加工業的大戶需要一些季節性用戶的現狀,引導農民成立勞務市場,鼓勵一些土地不多的農戶靠為大戶打工的形式來增加收入,這樣既促進了一些大戶的發展,又相應地為小戶、散戶創造了收入,使鎮內資金的流轉合理化。

  培育市場功能,增強經濟調節潛力是發展經濟的一個著力點。xx鎮原為老縣城,是這一帶經濟中心,對平衡三地之間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xx鎮黨委政府從興辦xx“萬人大集”著手,打造xx在整個鄉鎮經濟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擴大建xx中心市場,整治市場流通環境,使其成為了區域性的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使xx地區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感到xx鎮在發展農業大鎮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還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產品不優,沒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設中,許多項目還只是追求面積的數量,而沒有注重質量的提高,也忽視了品牌效應,有時還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復等現象。

  2、科技含量不夠,產品的附加值不高。農作物、產品及其它輕工產品多是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與原材料生產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沒有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xx鎮在實行“三大主導產業”,定位于農業大鎮,但是農業產品本身就是初級產品,產品加工性強,xx鎮到此刻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帶農業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各產業之間的有機結合還沒有構成。如糧食的流通還僅僅停留在農村經紀人的自發性的流通環節,沒有在鎮辦構成高附加值的產品,農業所獲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稅收的工商企業。今年以來,由于農業稅和特產稅(除煙葉外)的全面免征,使xx鎮的財政收入銳減,這使xx這個靠農業吃飯的鄉鎮,此刻吃飯成了問題,如果能充分挖掘資源,引進一兩個高利稅的企業,一方面鎮財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應對于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了途徑。

  三、幾點推薦

  通過幾天來在xx鎮的調查,我們發現xx鎮在做大作強農業大鎮的工作上還在很大的潛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貫徹好此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農業大鎮的前景必須會實現的。那里根據我們的調查提幾點推薦:

  1、發揮產糧大鎮的優勢,嚴格落實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xx鎮地大物豐,糧食產量在全縣位居前列,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關鍵是在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上來。一是狠抓政策宣傳。要進一步組織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兩個“一號文件”,通過大張旗鼓宣傳政策。使黨的惠農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做農業稅的免征和糧食直補款的發放工作,嚴格兌現程序,嚴格陽光操作。三是規范涉農收費,防止負擔反彈。堅持把規范涉農收費鞏固稅改成果、推進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來抓,從源頭上控制涉農收費反彈。

  由于糧食價格的上調,及中央優惠的糧食政策,成為一個糧食大鎮也是xx的發展出路,在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戶集中,探索新的農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農民變成勞務型農民,使掌握新型農業技術和頭腦靈活的農民作為糧食種植業的領頭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創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板塊經濟。

  據調查此刻xx鎮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大而全,品種多,規模相對來講還是小。許多“一村一品”的項目的建立還是靠村屯支部或一兩個帶頭的影響下構成的,有的也許一兩年內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當中政府應發揮管理的職能,組織專家對整個鄉鎮的土壤、氣候、礦產等資源進行規范,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時而宜,發現板塊經濟,既要注重糧經結構比例,又要注重當地實際狀況,既要注重穩產高產,又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平衡。

  3、充分挖掘鎮內資源,盤活鎮內資金,培育新的投資主體。

  當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后,他們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農業上,而是大部分錢投在房地產、餐飲、零售和娛樂業上,直接在農業的投資規模小,而且投資的人群相對較少,這一方面是由于這部分人在剛脫離土地時,對土地的一種解脫感和認為自我以前吃苦太多,此刻就應享受的滿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當前農村投資主體的單一,許多有錢農戶不明白該把錢投向何處,由于意識和眼光的局限性,他們只能在別人已有的例子上尋求答案,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發的零售的;住宅樓蓋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樓中樓的;網吧開了一個又一個,純平的液晶的;人們只是在別人的成功中去尋求思路,而沒有去創新,去創造一個獨有的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來發展。因此,作為黨委、政府應當去培育新的投資主體,把老百姓手中的錢流通起來,引導農民向小型企業(如加工業)進行投資,多建設一些前店后廠式的中小型企業。加工業的建設上不妨在打造xx品牌上下功夫,如xx鎮的“干豆腐”口感好,質量優,被許多老安圖人所認可,就應把這個品牌打出去,要把質量再提高一個層次使其綠色化,無公害化,用公司+農戶的方式,與農民簽訂大豆的訂單,與企業簽訂銷售的訂單,用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這個品牌的發展。多開發一些新的品種,把干豆腐的形式多樣化,包裝藝術化,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相信這也是一個陽光產業。

  4、抓住“東邊道”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建設利稅大戶,為財政收入的增長注入活力。

  xx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資源豐富,加之“東邊道”鐵路的修建更是給xx帶來了無比的發展機遇,應當審時度勢,應當借這個機會把xx的優勢展現出來,盡可能地引進一些大公司到xx來安家落戶。政府多營造企業發展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政務公開,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手續。加強信用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親商,這樣才能為稅改后的政府收入的保障上開辟財源。

  5、增強憂患意識,加快農業行業協會建設。

  行業協會建設能夠說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成型的行業協會,有的雖然制度健全了,但是執行起來的隨意性,參加人員的無組織性,使行業協會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府要引導農民建立規范的行業協會,并且依靠這些組織為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帶給產銷信息服務,避免企業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互相內耗。以往的農民產業化過程中,加工業或營銷業沒有與農戶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一部分加工企業盡管與農戶簽訂了合同,下了訂單,但也很不規范,受經濟利益驅動,市場價格高時,農戶就把空氣農產品賣到市場;市場價格低時,下單企業壓價收購或廢棄合同。企業與農戶之間缺乏一種緊密、相互制約的合作關系,此刻應當先由政府工作人員擔任行業協會主要領導職務,逐步由行業業內人士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兩到三年內政府工作人員逐步退出各類行業協會,由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另外,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加、銷一體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龍頭企業的溶化加工、開拓市場的作用。通過以上辦法逐步在xx鎮構成一個行業協會發展促進農村發展的優良機制。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11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隨著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工作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但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農村黨組織建設仍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安排,對我村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下面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位于吉縣西北部,是鄉政府所在地。我村有兩個自然村,文城村和姚家畔自然村,七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980口人,耕地面積有4299畝,其中耕地面積3056畝,退耕還林面積567畝,小雜糧及經濟作物面積有376畝。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我村共有人口980人;有1個農村黨支部,農村黨員有xx名,占全鄉黨員總數的——占全鄉農民總數的——在這xx名農民黨員中,55歲以上的76名,占50%;文盲、半文盲黨員8名,占5%;高中及以上的25人,占16%;困難黨員9人,占6%;致富無門的5人,占3%;致富帶頭人60人,占39%。

  2、農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為12人,35歲以上的9人,占委員總數的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

  3、農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兩委班子成員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存在問題

  1、村級班子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農村兩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體的工作,忽視了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三是民主、法律意識淡薄。個別村干部工作方式簡單,領導方法陳舊,導致工作中干群關系緊張,矛盾增多。

  2、存在干部不作為現象。一是“不想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由于受年齡和文化程度的限制連續擔任村主干長達二十余年,思想疲軟,觀念陳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只停留在上傳下達、敷衍應付的基點上,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經濟上沒有大的貢獻。二是“不會作為”,F在農村工作當中,日常事物比較多比較雜,而且需要登記在案的東西需要寫出來,不能及時的備案,有些工作我們確實干了,但檢查的時候拿不出東西來證明,影響了

  3、農村干部隊伍后繼乏人。一是班子年齡結構老化。這一點普遍得到廣大農村干部的重視,有些村在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中及時為班子輸入新鮮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現象還比較嚴重,村黨支部書記已經60歲,村委會計現已64歲,兩委干部都在50歲以上。二是村級后備干部缺乏。村里有頭腦、有能力的年輕人都把眼光放在經濟發展上,真正愿意服務農村、扎根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三是年輕黨員政治意識淡化。一些年輕黨員經常在外,不能及時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集體意識、服務意識不清。村40歲以下的黨員大都出門在外,不參與村里事務。四是農村干部待遇低。農村工作環境艱苦,任務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難落實,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職工作,人心思動現象較普遍,甚至干脆“撂擔子”。

  4、部分村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部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開展工作,有些村黨支部書記對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對村委工作不支持,無法發揮出村級班子應有的工作合力。

  5、村級黨組織活動開展難。農村黨組織普遍反映農村黨員年齡結構老化、外出務工人員增多,“一課三會”制度難落實,活動難開展,黨員大會都難以執行了。

  四、農村黨員狀況

  農村黨員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者。他們有的是低保護,有的受政府補貼。其中流動黨員不是特別多,主要存在的問題是:

  1、流動黨員外出流向難以掌握,關系難以接轉。有的流動黨員組織觀念淡薄,接受黨組織管理的意識起來越淡,不開具黨員證明信,也不轉組織關系,不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外出前不向黨組織報告,回來后也不主動與黨組織聯系,成了“掛名黨員”和自由黨員;也有的黨員在外不愿暴露黨員身份,一直自己裝著組織關系,成為名副其實的“口袋黨”。

  2、流動黨員不能按時繳納黨費,基數難以把握。

  3、是流動黨員中預備黨員轉正難。近年來,許多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轉業軍人預備黨員由于一時無法安置工作,經常到異地尋找工作,成為流動黨員的一部分。由于黨組織無法了解他們的日常表現,支部內其他黨員也因為不了解情況而難以發表意見,給預備黨員轉正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4、是織組活動難以正常開展。有的流動黨員在外務工期間,無法正常參加原黨支部的活動,又不與流入地黨組織聯系,兩邊組織生活都不參加,成為管理上的“真空地帶”。有的個別黨員在脫離了黨組織的監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風比較散漫,相對缺乏自我約束力,黨性意識淡化,不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五、農村經濟社會情況

  我村主要是以蘋果為主導產業,蘋果的種植面積可觀,而且銷路也很好,農民的收入來源也主要靠蘋果,每季下來每畝蘋果可買一萬元左右,在教育方面,由于我村是鄉政府所在地,孩子們上學都比較方便,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有,今年我村中學新修建教學樓一座,醫療衛生方面,我村980口人,新農村合作醫療參與了900口人,參與率是92%。今年計劃全部參與。

  社會保障方面,國家現在很重視民生問題,關注的不僅僅是一家一戶、一時一事的小民生,而是包括了大到發展戰略、小到老百姓“柴米油鹽”的大民生。對此,在調研過程中,我發現我村在社保方面存在以下問題:①廣大農民群眾缺乏社會保障的意識,對參與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②家庭保障能力下降。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傳統的家庭保障面臨威脅,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撫養、贍養、教育等受到了很大沖擊,傳統的“養兒防老”保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和家庭“倒金字塔”結構的形成,將給未來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③農民享受到的實惠少。,農村社會保障門路很多。有民政、衛生、農業、扶貧辦等部門承擔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從表面上看,好像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多部門負責,易形成合力,共同解決問題。而實際上,各部門從本部門利益出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生決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對此,農民心存顧慮。多部門管理還造成農村社會保障苦樂不均,操作不規范,短期行為多。逢年過節,各有關部門傾巢出動,發錢發物,好不熱鬧,其它時間則不聞不問。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機構,沒有統一部署,各部門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貧困戶接受多家接濟,而有些貧困戶則什么也沒有得到,救助效果不明顯。同時在全市開展了“一助一”富民工程,“領導干部聯系困難戶”活動,以及“聯民心”工程等多種活動,也存在熱熱鬧鬧開張,冷冷靜靜收場,雷聲大,雨點小,扶助部門做官樣文章,走過場,農民得到的實惠少。

  六、熱難點問題

  1、農民對當前經濟形式持樂觀看法,在主導產業方面,對于蘋果銷路,希望政府幫助提供信息,找市場,減少農產品無銷路的后顧之憂,為今后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在資金上,希望金融部門幫助農民解決小額貸款,緩解農民因生產資金不足制約生產發展的矛盾。在農產品價格上,農民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多從農民利益出發,防止“谷賤傷農”。鞏固和穩定稅費改革政策措施,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平抑物價,嚴防生產資料價格暴漲。據農民反映,今年四季度,隨著糧食價格上漲,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大幅度上揚,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尿素價格增加260元,農民因農產品價格上漲帶來喜悅的同時,也帶有幾分憂慮。

  2、科技作用得到廣大農民認知,加強農村科教文化事業建設是農民所盼據調查,農民對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認識。相信科學,渴望技術反映了廣大農民的共同心聲。但農民感到獲取科技知識的渠道少,學而所用和用而所學之間還存在差距和矛盾?措娨暿寝r民獲取科技知識的主要渠道,農業頻道是農民最喜愛的節目。但農民反映“電視播放農業科技知識時間短,記不住,理解不透”。農民希望村里有個固定的學習場所,能有科技人員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知識和技術。還應該多發放一些科技書籍和科普光盤,增加致富信息來源渠道。農民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大對農村科教文化事業的投入,普及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多舉辦一些類似“科技之冬”活動。農業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農村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3、在農村文化生活上,農民反映文化生活饋乏,在農村看電視是農民的唯一文化娛樂,農民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和扶持鄉村文化室、圖書室、活動室的建設,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4、農村社會治安狀況和社會風氣有所好轉,農民渴望農村社會治安進一步穩定。我村農民對農村社會治安狀況總的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過去,在農村發生的盜竊、打架斗毆等違法犯罪現象已明顯好轉,社會風氣也越來越純正。鄰里之間、干群之間比較和協。在農村賭博現象較為嚴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之風盛行,人情禮往給農民帶來沉重負擔。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12

  為加快我鎮各村發展步伐,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并為我鎮經濟工作會收集關于農口方面的意見建議。經鎮黨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專題調研組,于1月13日至1月17日對我鎮的5個農業村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20xx年農村工作基本情況與特色

  加強牧農業科技培訓,牧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識不斷提升。20xx年我鎮邀請市農技中心專家舉辦日光溫室種植、馬鈴薯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參加農戶100余人。組織鄉鎮干部和日光溫室種植戶50余人參加了河西學院在肅北舉辦的鄉鎮干部農技能力提升班。組織鄉鎮干部、村干部和日光溫室種植戶30余人赴張掖、肅州、玉門清泉考察學習。邀請天津正大集團知名專家王祥來肅北舉辦肉羊養殖技術培訓班,并經常邀請各地專家對牧農民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形式多樣的農業科技培訓,基本改變了農業培訓難組織,農民對設施農業不感冒的現狀。尤其是赴張掖、肅州、玉門考察學習和肉羊養殖技術培訓班,用現代農業的典范和國內一流專家的點撥,激發了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極性,提升了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識。

  是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加強對牧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的扶持指導,年內新成立專業合作社2個,鎮政府落實扶持資金5000元。全力落實牧農業安全措施,認真組織開展了“第九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確保了農業安全生產。積極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發放農資補貼和糧食直補119.82萬元,共934戶;發放退耕還林工程第十年度政策補助資金9萬元,共129戶;發放能繁母豬飼養補貼資金2.18萬元,共25戶;發放危舊房改造資金170.88萬元,共257戶;農機購置補貼99.93萬元,共53戶。強農惠農政策覆蓋面廣,惠及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為穩步推進現代牧農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是特色種植穩步提升,設施農業發展初顯成效。年內全鎮種植李廣杏407畝,紫皮大蒜80畝,紫花苜蓿等優質牧草近6000畝。設施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黨城灣鎮新建的15座標準化日光溫室,14座蔬菜拱棚,運行良好。依托10輛溫室蔬菜直銷車,打響了黨城灣鎮高原無公害蔬菜的品牌。積極動員農戶入住西灘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現已確定種植戶5戶承包西灘日光溫室38座,并已做好了前期種植工作。規劃了黨城灣鎮肉羊養殖小區,現已完成土地審批,項目立項等前期籌備工作。設施農業發展初顯成效。

  二、20xx年農村工作發展動向與趨勢

  注重統籌兼顧,促進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省、市、縣對“三農”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我鎮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在實行了新農村建設以來,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但同城鎮相比,大部分農村“臟、亂、差”現象仍比較突出,村莊布局不夠合理。

  調研中發現五個農業村村民對新農村建設愿望強烈,希望縣委、縣政府統籌兼顧、整體規劃。城北村村民希望在新農村建設中鎮上有整體的規劃,并解決水、暖問題,并計劃在氣象站周圍修建居民樓,現已聯系40戶農民,望鎮上幫助協調;城關村村民希望將樓修成平房,不愿意住樓房,因為樓房不適合農戶進行養殖,并且農機具無處擺放。黨城村村民希望鎮上協調解決120戶無房戶和拆遷戶的住房問題。

  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社會事業發展服務水平急需提高

  農村基礎設施,是提升農村生產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改善農村面貌、建設現代化農村的'重要物質基礎。調研中部分村民反映我鎮農村基礎設施滯后,已成為農村發展最為突出的制約因素,甚至影響了農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其中城關村村民反映,水、氣等基礎設施的輻射力不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的54戶今年冬天過的是“冷冬”,更沒有天然氣。青山道村村民反映,修建的灌溉和人畜飲水設施,因缺少資金維修和更新設備,已嚴重老化,無法滿足用水需求。嚴重影響了農民正常的飲水與灌溉,人飲水抽水泵急需更換。

  民生問題,是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和穩定的重大問題,社會事業服務水平更是群眾關心的問題,調研中,各村均反映農村合作醫療報銷體系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協調解決。此次調研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制度,各村村民普遍反應農村合作醫療大多是從8月份開始報銷,并且每次只能報銷27元,建議希望能享受與城鎮人口相同的待遇。

  特色種植技術服務水平急需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并成為促進一個地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李廣杏、紫皮大蒜、紫花苜蓿是我鎮農業生產中的特色產業,在為農民增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我鎮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的支撐,也是未來重點經營的產業項目。加快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對我鎮農業發展及經濟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通過此次調研,發現大多數農民表示在特色種植技術方面存在困難,F已種植的600多畝李廣杏今、明兩年馬上要掛果,許多種植戶對李廣杏栽培技術缺乏了解,尤其希望20xx年增加李廣杏種植技術方面的培訓。黨城灣鎮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菜農反映,在蔬菜病害防治和田間管理等方面仍然缺乏技術指導,希望能繼續安排一位技術指導員,定期為大家做技術指導。

  村民發展設施養殖愿望強烈

  種植優質飼草,發展設施養殖業的愿望強烈。根據肅北縣的地域特點,肅北農民多年來種植紫花苜蓿等飼草,發展房前屋后設施養殖,雖然規模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人均純收入,農村中流傳著養一只羊等于種一畝地的觀點。

  調研中發現大部分村民有著強烈的發展設施養殖的愿望,但在資金、技術方面仍存在不小問題,希望鎮上能協調組織有發展設施養殖的農民外出參觀學習并為村民爭取貼息貸款以擴大養殖規模。同時,對我縣計劃出臺的“種植飼料玉米,一畝地補一只羊羔”的政策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多數村民表示愿意種植飼料玉米,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20xx年以來,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我鎮干部職工積極配合,具體措施落實力度大,為完成今年牧農業建設的各項任務目標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但客觀分析,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一是重點項目發展資金不足;二是基礎設施薄弱;三是專業技術程度低;四是特色種植和設施養殖產業扶持辦法不系統不連貫等困難和不足。希望得到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2-01

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精選6篇)04-26

鄉鎮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精選12篇)07-20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02-24

關于農村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通用14篇)09-23

農村調研報告03-13

農村創業調研報告10-12

農村現狀調研報告03-28

當前農村調研報告1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中宁县| 汝阳县| 宜春市| 民丰县| 佳木斯市| 镇雄县| 肇州县| 萨迦县| 突泉县| 汤阴县| 科尔| 施甸县| 论坛| 临猗县| 辉县市| 兴安县| 镇雄县| 黑水县| 元谋县| 太白县| 田阳县| 遂川县| 南城县| 健康| 呼图壁县| 北碚区| 深水埗区| 金平| 乡宁县| 高陵县| 清新县| 弋阳县| 华池县| 仁怀市| 鄂州市| 霸州市| 洪雅县| 法库县| 德令哈市|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