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下冊《統計》評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那么問題來了,評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統計》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冊《統計》評課稿1
我們一同聽了李老師的“統計”一課,也許大家的感受各有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把自己對本節課的感受與大家做個交流,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仁予以指正
我覺的本節課從整體上看是成功的,具體來說,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4個特點:
1、靈活選擇教學素材。
李老師利用了分類學具中的水果讓大家分組統計。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好玩,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教學中如果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到情境中,便可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中李老師充分利用孩子們所喜愛的動畫片為線索,并貫穿于整節課中,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孩子們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欲望。自始至終處在愉快的學習狀態中。
3、較好的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本節課在這方面有較充分的體現。首先,教師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氣氛,開放了師生關系。其次,教師組織學生從課件中發現問題,引導他們進行合作交流,思想碰撞。從最后動畫片的統計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不斷鼓勵學生盡量說出與別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多角度地選擇、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同時,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圍中受到激勵。
4、重視對學生的課堂評價
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的成績加以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課堂上的評價更為重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哪怕是一朵小紅花、一顆紅星、一句激勵性語言,都能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本節課李老師特別注意了對學生的評價,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用各種形式表示對學生的贊賞,如:你觀察的真仔細;大家都是小博士,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善于動腦,將來一定能夠成為科學家;你回答的'比較好,給你們小組增加一顆智慧星等等。一句激勵性的語言,一個贊許的目光,對教師來說并不費勁,但對學生的影響卻非常大,一位教育家這樣說過,形成性評價的目的在于告訴學生在不斷進步。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于:教學語言的運用還需加強磨練,尤其是在語氣、語調上還不是很有感染力;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還需要有意識、有計劃的逐步培養。
一年級下冊《統計》評課稿2
《統計》是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統計知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新課標把統計知識作為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特別強調讓學生體會統計的過程,和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分析,以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中體會統計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大綱提到,使學生具備一些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知識,具備一定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根據數據進行合理的推斷,并進行交流的能力,是小學階段統計的主要目標。這節《統計》課作為一年級的第一冊內容,是學生第一次學習關于統計的內容。今天聽了徐惠娟老師的這節《統計》課,我感慨良多,下面談談我的見解:
一、本節課有幾個亮點:
1、情境創設緊貼學生生活。教師從大象伯伯過生日開始,到生活中你最愛吃的水果,然后到你喜歡的動漫形象有哪些,無不從小孩感知的身邊形象開始,活潑生動。課堂有個性。教師從本身的特長開始,充分地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使生生與師生互動起來。
2、教學流程合理,銜接自然,從情景的創設到引入新課,到新授,最后到練習,步步進行,井然有序。
二、本人的一些淺見:
1、統計方法的感悟不夠充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統計方法擺出象形圖統計,來表示統計的結果。而本節課中這個方法老師說的比較多,學生缺乏充分觀察、思考、感悟,缺乏思維的碰撞,新知的傳授也缺乏層次,所以,學生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我行我素,以前怎么擺,學完方法后還怎么擺。究竟這節課讓學生學到什么呢?目標不鮮明,教到新知時,教師只是膚淺拉過,連最重要的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都沒有訓練。
2、老師要求不明確,學生操作起來心存迷茫。
3、有了需求,才會產生統計欲望,而本節課學生沒有統計的欲望,所以所以不知從何入手。
【一年級下冊《統計》評課稿】相關文章:
《統計》評課稿10-10
統計的評課稿04-13
數學《統計》評課稿04-09
《統計》評課稿15篇12-05
《統計》評課稿(20篇)04-25
數學《統計》評課稿[熱]10-04
折線統計圖評課稿05-16
《復式統計表》評課稿06-15
《折線統計圖》評課稿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