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師表原文、翻譯、賞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后出師表原文、翻譯、賞析文言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后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后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討曹賊的大事托付給我。憑著先帝的英明來衡量我的才干,固然他知道我去征討曹賊,才能差,而敵人強。但是不征伐曹賊,他所創建的王業也會丟掉,只是坐著等待滅亡,哪里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賊的事業托付給我。我接受遺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穩,吃飯不香。想到為了征伐北方的敵人,應該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領兵渡過瀘水,深入到云南及四川南部地區作戰,兩天才吃一頓飯。不是我自己不愛惜自己,只不過是想到蜀漢的王業絕不能夠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著艱難危險來奉行先帝的遺意。可是有些發議論的人卻說這樣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賊剛剛在西方顯得疲困,又竭力在東方和孫吳作戰,兵法上說要趁敵軍疲勞的時候向他進攻,而現在正是進兵的時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況向陛下陳述如下:
高祖像日月一樣英明,謀臣們智謀淵博深遠,卻是經歷過艱險,受過創傷,遭遇危難以后才得到安全,現在陛下未韶趕得上高祖,謀臣不如張良、陳平,卻想采用長期相持的策略來取得勝利,安然平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談論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種種計謀時,動不動就引用圣賢的話,滿腹都是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今年不戰,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孫策安然強大起來,于是吞并了江東。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慧計謀,遠遠地超過一般人,他用起兵來就好像孫臏、吳起一樣,可是他卻曾在南陽受困,在烏巢處于險境,在祁連山上遭到危險,在黎陽被逼,幾乎在北山失敗,差一點死在潼關,后來才在表面上穩定了一段時間。何況我的才力很弱,卻打算不經歷危險來安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沒有獲勝,四次渡過巢湖沒有獲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卻圖謀殺死他,委任夏侯淵,可是夏侯淵卻戰敗身亡。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是個有才能的人,他還有這些失誤的地方,何況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獲勝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我到漢中,其間不過一年罷了,可是卻失去了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邰、鄧銅等將領,以及部曲中的、屯兵中的將官共七十多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余人。這都是幾十年來從四處聚合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過幾年,那就要損失全軍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么兵力去消滅敵人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點。
現在百姓窮困、兵士疲憊,可是戰爭不能停止。那軍隊駐扎下來和去攻打敵人,所付出的辛勞和費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這樣,不趁現在考慮攻取北方,卻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賊長期相持。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點。
天下的事情是很難評論斷定的。從前先帝在楚地打了敗仗,在這時,曹操拍手稱快,認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然而先帝東邊聯合吳越,西邊攻取巴蜀,發兵向北征討,夏侯淵就被殺掉了,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復興漢朝的大業將要成功了。后來東吳改變態度,違背了盟約,關羽兵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失誤,曹丕稱帝,所有的事情都像這樣,很難預料。我小心謹慎地為國獻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為止。至于事業是成功還是失敗,進行得順利還是不順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夠預見的了。
注釋
[1]漢:指蜀漢。賊:指曹魏。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
[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
[3]孰與:謂兩者相比,應取何者。
[4]惟:助詞。
[5]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并日:兩天合作一天。
[7]顧: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漢之境。
[8]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
[9]這兩句指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東)時,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變,牽動關中局勢:在魏、吳邊境附近的夾石(今安徽省桐城縣北),東吳大將陸遜擊敗魏大司馬曹休兩事。
[10]進趨:快速前進。
賞析
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加緊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上全面進行北伐準備。在外交上,派使者聯吳;韜光養晦,對魏國勸降書不作答復,以低姿態麻痹敵國。政治上,高度集中軍政大權,”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勵精圖治,籠絡土著地主,緩和主客矛盾,革除劉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則,虛心納諫,調動全國力量投入戰爭。經濟上,堅決與民休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多產糧食,增加儲備,保護水利工程,發展煮鹽、織錦等手工業,擴大財政來源。軍事上,伺機平定南中叛亂,治戎講武,訓練部隊。
諸葛亮南征后,北伐魏國提上日程。北伐魏國是劉備集團一貫的方針。劉備以奪取天下為最終目的。諸葛亮鑒于魏國經濟必將逐漸恢復,時間拖長對蜀國不利,而及早北伐可發揮自己治國治軍優勢,何況身死之后,蜀國無人能夠蹈涉中原,抗衡大國,因此認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蠶食并最終打敗魏國,也可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為此決心展開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堅持到底。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上《前出師表》率軍北伐魏國,蜀軍在占有隴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失利而結束了第一次北伐。冬十一月,諸葛亮獲悉魏軍曹休攻吳兵敗、張頜東下,關中虛弱,于是上《后出師表》決心再次北伐,急率軍數萬,走古道,出散關,圍攻陳倉。
整體賞析
諸葛亮在《后出師表》立論于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后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愿,也是關系到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正因為此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出師表》。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審時度勢出發,高屋建瓴地指出討伐曹魏是鞏固蜀漢政權、興復漢室江山的當務之急。文章的立論,由先帝劉備伐魏的決策開始,坐實到劉備托付諸葛亮伐魏這一重大任務之上。作者用了“惟坐待亡,孰與伐之”這一無可選擇的反問句,說明了這次出師,乃是非伐不可的大事,決不能有所懷疑。第二部分綜論蜀中非議的錯誤。文章從兩個方面立論:一是先帝遺意的決心,一是當前形勢的有利,指明此刻出師,是為最佳時機,決不能宴然自惜,偏安蜀郡,得出了“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的結論。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諸葛亮從六個方面具體駁斥了蜀中非議的錯誤:(一)從漢代開國之主劉邦“涉險被創,危然后安”的歷史教訓出發,說明決不能坐定待勝;(二)從劉繇、王朗不思進取,坐待東吳強大的歷史教訓出發,說明決不能不戰而使敵人壯大;(三)從足智多謀的曹操屢遭困厄的歷史教訓出發,說明難以不危而定;(四)從才能過人的曹操一再失誤的歷史教訓出發,說明難以庸才取勝;(五)從老兵老將逐漸衰亡的現狀出發,說明愈遲進軍則愈少兵將,今后更是難以圖敵;(六)從當前蜀國的人力財力現狀出發,說明拖延愈久則因難愈多,以小戰大,難以與敵持久,必須及早圖敵,先發制人,才能克敵制勝。這一部分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論證鑿鑿有據,論點鮮明,無可反駁,行文層層疊疊,用語激昂慷慨,氣勢充沛,文情深沉,堪為大手筆,大文章。第四部分論述世事多變,難以預料,必須盡力而為。文中“鞠躬盡力,死而后已”八個大字,錚錚有聲,充分體現了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忠肝義膽,是全文高潮之所在,也是諸葛亮人格璀璨光輝之所在。
前后兩表,全面地表達了諸葛亮伐魏興漢的決心和信心,但兩表的重點有所不同,《前出師表》以開導后主劉禪的昏庸為主,《后出師表》以審時度勢堅定出師的決心為主。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因為重點是駁斥反對北伐的人,所以文章以議論見長。既是議論,就免不了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部分,而文章就是圍繞著這三要素進行的。
文章的中心論點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該如何進行上。為此,作者通過三方面的陳述來論證這個中心論點。首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此乃先皇“臨崩寄臣以大事”,這一論據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遺命來證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極具權威性。況且在當時那個才弱敵強的情況下,“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將論據與當時蜀漢所面臨的形勢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更見政治家之本色。為安定國內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為之復出的努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說明國家已做好充分準備,有足夠力量“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時,曹魏政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腹背受敵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就為北伐勝利再添勝算。
以上是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的論斷,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須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應。針對朝中可能出現的疑慮,文中舉了六個未解來辯駁。首先列舉了漢高帝劉邦,他雖能“嘯命豪杰,奮發材雄”(司馬貞《史記索隱》),在打天下過程中仍不免“涉險被創,危然后安”。然后是漢末割據一方的劉繇和王朗,只知“論安言計,動引圣人”,不敢奮起反抗,結果被吞并。這一正一反揭示了戰則生,不戰則死的道理。由遠及近,曹操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樣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才獲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華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勝”。再從兩國實力上作比較:軍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漸凋零,經濟上遷延不決必將導致“民窮兵疲”,攻守之間“勞費正等”的局面。《孫子兵法》中強調用兵“宜速不宜久”,這是亟須北伐的重要根據。清余誠讀至此,曾喟然有感:“頓挫抑揚,反復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這就是說文中的六個“不解”是按嚴謹的邏輯順序來的,是一個逐層深入的系列。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瀾。“夫難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結果很難判斷,平同“評”,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劉備為曹操所潰于當陽,奔走夏口。當時曹操額手相慶,認為天下一統指日可待。但后來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與曹軍決戰,大獲全勝。進而西取巴蜀,舉兵北上,消滅夏侯淵,奪取漢中,使興復漢室變為了可能,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漢國力蒸蒸日上之時,東吳卻背信棄義,攻取荊州,致使關羽敗死麥城。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同時欲借機一舉吞并東吳,卻在秭歸大敗而歸。世事無常,于此可見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結論:凡事如此,難可逆見。這段話,是讓蜀國上下有失敗亡國的準備,同時也要有統一全國的信心。在成敗利鈍還難以預知之時,作者唯有“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這份表章作于漢室三分之際,表現了作者興邦建業,忠貞不二的品格,展示了一位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堅毅的敬業精神。此文善于表達,通過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毫無呆板說教之嫌。作者為國為君鞠躬盡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將那顆赤誠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由于此文是第一次北伐失敗后所作,為提升士氣,穩定朝局,作者在議論上氣勢宏偉,感情上慷慨豪邁。六個“臣之未解”將文章之氣逐層提拔以至巔峰。與此同時,說理上義正詞嚴,間接地將茍安之心駁斥地體無完膚。氣生于理,理又借助氣則更見立論之高遠,雖無驚人之筆,但仍很具說服力和震撼效果。
從全文來看,此表不管是諸葛亮本人所作,還是后人的偽托,總體思想是基本上符合諸葛亮為人的;至于“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衍化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一成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千百年來激勵過無數有為之士。因此,不論此文是否出于諸葛亮之手,都是中華歷史文化中的重要篇章,值得后人品讀。
名家點評
清代黃式三《儆季居集》:“《前表》悲壯,《后表》衰颯;《前表》意周而辭簡,《后表》意窘而辭繁。”
清代余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出師大意,首段數語已盡。然此表特為眾議紛紜而上。故次段既揭出議者謂為非計,作全表發端語。入后六段,每段但作詰問,絕不用一煞筆,而段末均以未解束住,局勢整練中氣自疏越,蓋逐段皆以發明首段之意,亦即逐段皆以辨難議者之所謂非。或借端發議,或直抒己見。頓挫抑揚,反復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末段以但知盡忠而不能逆料成敗利鈍作結,結得理足,眾議可以畢息矣。‘鞠躬’八字,且能暗顧次段受命以下數語,章法筆力,結得兩絕。”
【后出師表原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后出師表原文、翻譯及賞析10-25
《后出師表》原文及翻譯07-19
后出師表原文及翻譯04-14
后出師表的原文及翻譯04-01
出師表原文翻譯及賞析07-05
后出師表原文及賞析08-21
關于《后出師表》的原文及翻譯05-03
后出師表原文以及翻譯02-19
《出師表》翻譯和原文及賞析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