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合集15篇)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
山中留客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翻譯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云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注釋
春暉:春光。
莫:不要。
輕陰:陰云。
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縱使:縱然,即使。
云:指霧氣、煙靄。
賞析
這首詩題為《山中留客》,它的重點當然是留客。但是,因為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無疑是欣賞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寫到春山的美景,不過寫多了又會沖淡“留客”的主題。詩人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正面描寫山景只用了一句詩:“山光物態弄春暉”。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充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嚴冬過盡,春風給蕭瑟的山林換上新裝,萬物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生機勃勃,光彩煥發,爭奇斗艷。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山光物態弄春暉”,寫得極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態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綠葉嗎?是迎風招展的山花送來陣陣的芬芳嗎?是花葉叢中百鳥的歡唱嗎?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嗎?……它們全部囊括在這一句詩里了。這是一個極富啟發性和鼓動性的詩句。詩人把它放在詩的開頭也是頗具匠心的。
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所以這開頭的一句在表現上、在結構上都是值得細味的。由于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為輕陰便擬歸”,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是的,面對著這美不勝收的景致,怎能因為天邊一片陰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勸說客人“莫為輕陰便擬歸”還不夠,還必須使客人真正安下心來,游興濃起來才行。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步呢?說今日無雨,可天有不測風云,何況“輕陰”已見,這種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險,未必能解決客人心中的疑慮。詩人琢磨著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賞這春山美景,只是擔心天雨淋濕了衣服。既然如此,詩人就來一個以退為進。你是怕天雨濕衣嗎,天晴又怎樣呢?“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沾衣”雖是難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卻也是另一番極富詩意的境界啊!然而,這可不是遠在一旁所能見到的。它必須登高山、探幽谷,身臨其境,才能領略。而且細咀那“入云深處”四字,還會激起人們無窮的想象和追求,因為“入”之愈“深”,其所見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見詩的三四兩句,就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過要在四句短詩中把這一矛盾解決得完滿、生動、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詩人沒有回避客人提出的問題,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話去挽留,而是針對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導客人開闊視野,馳騁想象,改變他的想法,從而使客人留下來。事雖尋常,詩亦短小,卻寫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交融,渾然一體。其中虛實相間,跌宕自如,委婉蘊含,顯示出絕句的那種詞顯意深、語近情遙、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很有想法。(趙其鈞的評價)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便是上邊所說,其實可以有另一種理解。世界如此美好,天地萬物都展現著美好的姿態。但是不要因為一點挫折便覺得受挫,喪失信心。你看,就算是萬事如常,也會有看不見的矛盾會使你受傷。山中留客,不是在山中留,而是在人生中留;客,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朋友們。
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又把山中之景細致精確的表達了出來,這是因為“弄”的本意是賣弄,而在此卻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沾衣”雖是難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卻也是另一番極富詩意的境界啊!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霧繚繞,空氣濕潤,山中的游客從“云”中出來時衣服就已經變的濕潤潤的`了。其次,是在對客人進行挽留。你怕下雨嗎?下雨不過是把你的衣服打濕而已,在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會讓你的衣服干著,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來吧!何不欣賞欣賞這雨中美景呢,可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賞析二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斗艷,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面描寫山景只有這一句詩。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游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游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并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于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后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游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這也就是說,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樂趣,那么,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復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于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游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今天郡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隱居的人。你一定在澗底打柴,回來以后煮些清苦的飯菜。想帶著一瓢酒去看你,讓你在風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葉落滿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跡?
注釋
全椒:今安徽全椒縣,唐屬滁州。
郡齋:滁州刺史衙署的齋舍。
“澗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絕人世的幽獨清苦生活。
荊薪:柴草。
煮白石:《神仙傳》云:“白石先生者,中黃丈人弟子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人故號曰白石先生。”
瓢:將干的葫蘆挖空,分成兩瓣,叫做瓢,用來作盛酒漿的器具。
風雨夕:風雨之夜。
山中客:指全椒縣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澗:山間流水的溝。
束:捆。
空山:空寂的深山。
行跡:來去的蹤跡。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詩乍看沒什么驚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頗有陶淵明的風格,向來被稱為韋詩中的名篇。有人說它“一片神行”,有人說是“化工筆”(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價很高。
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讀者細心領略。
詩的關鍵在于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冷。然后,詩人由于這兩種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說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還有道家修煉,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煉,詩人懷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安慰。然而詩人進一層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巖邊安頓,明天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么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連路也不容易找,走過的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因而也不知去何處找對方。
詩雖淡淡寫來,卻使讀者能感到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復。開頭,是由于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于又覺得找不著他而無可奈何;而詩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于無從消解。
詩人描寫這些復雜的感情,都是通過感情和形象的配合來表現的。“郡齋冷”兩句抒寫,可以看到詩人在郡齋中的寂寞。“束荊薪”、“煮白石”是一種形象,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種種活動。“欲持”和“遠慰”又是一種感情抒寫。“落葉空山”卻是另一種形象了,是秋氣蕭森、滿山落葉、全無人跡的深山。這些形象和情感串連起來,便構成了情韻深長的意境,很耐人尋味。
這首詩,看來像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啟人想象的卻是表面平淡而實則深摯的情。在蕭疏中見出空闊,在平淡中見出深摯。這樣的用筆,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覺,也就是形象思維的巧妙運用。
蘇軾很愛這首詩。《許彥周詩話》載:“韋蘇州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東坡用其韻曰:‘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不當和也。”施補華《峴傭說詩》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東坡刻意學之而終不似。蓋東坡用力,韋公不用力;東坡尚意,韋公不尚意,微妙之詣也。”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別。韋應物這首詩,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謂“化工筆”,也就是這個意思。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3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注釋
(1)詔:帝王所發的文書命令.
(2)怡悅:取悅;喜悅。
譯文
你問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訴你,這個山中只有白云,我擁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擁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會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會也不可能把它贈送給您。
賞析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后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首句即照應題目。齊高帝之問,帶有勸其出山,頗不以棄功名、隱林泉為然。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云。”話雖簡淡,含意卻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沒有華軒高馬,沒有鐘鳴鼎食,沒有榮華富貴,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云。在迷戀利祿的人看來,“白云”實在不值什麼;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這種價值是名利場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潔、風神飄逸的高士才能領略“白云”奇韻真趣。 所以詩人說:“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無法讓您理解個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難以持贈一樣。言詞間頗替齊高帝感到惋惜。——詩人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謝絕出仕之意。 此詩寫得輕淡自然,韻味雋永,歷代傳誦。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4
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古詩簡介
《山中雜詩》是南朝文學家吳均所作。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語言清新優美,文字簡練利落;文章條理分明,表現角度多樣;寫景狀物生動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繪景致優美,意境幽遠,尤其是多種感官的調動,讀來使人如臨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齊整,以五言為主,多用工整的對偶,又間以六言,使文句整飭勻稱,節奏疏宕諧婉,語意轉折靈活。此詩以素筆淡墨,描寫了深山幽麗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詩人喜愛山水的生活情趣。
翻譯/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
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
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注釋
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煙:指山里面的霧氣。
竹中:竹林叢中。
窺(kuī):從縫隙中看。
檐(yán):房檐。
這句是說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云從窗戶里面穿進穿出。
賞析/鑒賞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現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云彩從窗里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云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開頭兩句說,但見陣陣煙霧從山與山的交接處飄來,又見太陽在竹叢后漸漸落下。“來”、“落”兩字寫出了動態。“見”、“窺”兩字用得很恰當:煙來則舉目可見;日落則是透過竹子間的空隙所見,所以用“窺”字。“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并不是純客觀的描繪。三、四句說,鳥兒向著屋檐上飛翔,白云從窗戶里輕輕流出。這兩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處地勢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內,但因屋宇處于白云繚繞之中,云氣從屋后、屋側飄過,所以看起來就像從窗中飛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見。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接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云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么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著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云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后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云”。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后兩旬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于不顯得單調了。
此詩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后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巨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詩人又運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觀察寫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環境之中,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5
天平山中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賞析
詩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筆畫,在綿綿春雨中,楝樹開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顯得格外嬌艷和滋潤。南風輕輕吹拂,在郁郁蔥蔥的草木叢里,不時露出一樹樹金黃色的枇杷。這兩句對得很工,“細雨”對“南風”,“楝花”對“枇杷”,從氣候與植物兩方面刻畫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觀,而句中的修飾語“茸茸”和“樹樹”以及“濕”和“熱”則進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詩人的著眼點在景,但同時也襯出了情,從他蘸滿色彩的筆觸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畫面也漸漸活動起來,“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詩人沿著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只聽得滿耳鶯啼,不知不覺中卻已回到了家門口。這里,詩人有意識地虛化了距離感和時間感,形成一種物我兩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隱隱流露出來的那種悠然自得的閑適心情,在這一段里便躍然紙上了。這兩句著眼于人的感覺,但并沒有離開景色描寫這一主線,“一路鶯啼”與上文中的“茸茸”、“樹樹”相輝映,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把天平山的春天寫得充滿野趣,十分熱鬧。同時,詩人在漫游時忘了路程,忘了時間,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襯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細雨,微微南風,舒遠愜意,這是從觸覺角度寫;一支支楝花,一樹樹枇杷,明艷奪目,這是從視覺角度描寫;一路上黃鶯兒唱著婉轉的歌,輕快悅耳,這是從聽覺角度描寫。多角度描寫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
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注釋
天平山: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山頂正平,稱望湖臺,山上有白云泉、白云寺、萬笏林等名勝,楊基家在赤山,離天平山很近。
茸茸(róng):小雨又細又密又柔和的感覺。
楝(liàn):江南一帶常見的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樹的名稱。果實黃色圓形,味甜,春夏之間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淺:山路的遠近。
創作背景
天平山是吳中名勝之一,林木秀潤,奇石縱橫,詩人自幼生活在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對他來說,都十分熟悉,十分親切。元末,為避亂世,詩人曾隱居于故鄉,這首詩便是詩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6
宿石邑山中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翻譯
天上的浮云不能與此山平齊,山巒云霧蒼蒼遠望反更迷離。
拂曉彎月暫時飛隱到高樹里,秋夜的銀河遠隔在數峰以西。
注釋
浮云:飄動的云。
共:同,與。
山靄:山中的云氣。
望:一作“翠”。
迷:分辨不清。
曉月:拂曉的殘月。
暫:短暫,突然。
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銀河。
鑒賞
這首七絕以極簡煉的筆觸,描繪了石邑山變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縣名,故城在今河北獲鹿東南。石邑一帶為太行山余脈,山勢逶迤,群峰錯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齊”,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寫了這種直插云天的氣勢:那高空飄忽浮動的白云也飛升不到山的頂端,敢去與它比個高低。如果說第一句是寫仰望所見,那么第二句“山靄蒼蒼望轉迷”,則是寫遠眺情景:摩天的山巒連綿不斷,飄蕩的晚霞忽淡忽濃,忽明忽暗,給重巒疊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望轉迷”三字,玲瓏剔透,活脫脫地寫出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將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變化莫測的氣氛,描繪得淋漓盡致。此句巧妙地照應上句,正因為山高云繞,才使入山的游人產生“望轉迷”的感覺。同時由“迷”字,又暗示夜暮來臨,詩人將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詩的題眼,倘若不在此處投宿,后面寫破曉時的景色就顯得無根無襻。
三四句“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是這首七絕精妙傳神之筆。陳子昂有“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春夜別友人》)詩句,寫拂曉與友人離別的景色,畫面是靜止的。韓翃這兩句詩由此化出,在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豐富的層次和鮮明的動感。句中“秋”字點明了投宿山中的節令,“曉”字寫出暮宿曉行的時間。踏上旅程,透過參天大樹的縫隙窺見朗月高懸天中;當旅人緣著山徑行進,隨著峰回路轉視角的變換,剛才還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隱藏到濃密的樹中去了。“暫飛高樹里”,看似隨意涉筆,無意求工,卻清絕洗煉,獨到含蓄:讀者從“暫”字中可以領悟到,隨著山路的曲折回環,明月還會躍出樹叢;從“飛”字中可以感覺到,拂曉時萬籟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動感。這是一幅語意新鮮、有層次有節奏的活動畫面,意境幽美,景色錯落有致,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由于曙色漸開,銀河逐漸西流沉淪,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數峰西”,一筆帶過,戛然而止。這兩句一詳一略,一實一虛,把近景遠景、明暗層次、時間空間安排得井然有序,將所描繪的.景色熔鑄在俊美流暢的對句中,給全詩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藝術魅力與和諧悅耳的音樂效果。同時,透過這兩句景色描繪,使人深深體味到旅人夜宿曉行,奔波不已的艱辛。
這首七絕寫得很圓熟。詩人采用剪影式的寫法,截取暮宿和曉行時自己感受最深的幾個片段,來表現石邑山中之景,而隱含的“宿”字給互不聯系的景物起了紐帶作用:因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曉行,才有登程所見的曉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軌轍可尋,脈斷峰連,渾然一體。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呆板,顯得既有波瀾又生神韻。表面看,這首詩似乎單純寫景,實際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對石邑山雄偉高峻的驚愕與贊嘆;三四句曉行幽靜清冷的畫面,展現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羈旅辛苦,孤獨凄清的況味。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7
山中雪后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賞析
《山中雪后》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說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墻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凍的景象的畫面。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清孤不等閑”則是突出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晨起,打開門看到的是滿山的皚皚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慘淡,連日光都變得寒冷。
房檐的積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清高堅韌的性格,是多么不尋常啊!
注釋
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詩
這句是說,屋上積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開放。
清孤:凄清孤獨
等閑:尋常、一般。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見景生情所做的詩歌。鄭板橋出身貧寒,年輕時“為忌者所囑不得入試”,曾流浪街頭賣畫,有時甚至靠乞討度日,飽嘗人間辛酸。所以他經常在詩詞作品中,抒發對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翻譯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出沙沙響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面上。
嶺頭的梅花已經凋謝,現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卻又結成寒冰。
要把馴養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
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后,松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注釋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無聲。
散:飄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結、凝聚,指飄落后的雪。
重妝蕊:指雪凝結在花謝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開放了一樣。
巖水: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兒:馴養的小鹿。
獵客:打獵的人。
鼎:古時一種炊器,多為三足兩耳的青銅制品。
僧:和尚。
雨:滋潤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勞。
莓:植物名,果實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生在潮濕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春日"、“山中"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圖。
首聯第一句寫春雪落竹叢,“無聲”之中仿佛“有聲",把春雪的那種溫柔,纏綿和細密,寫的惟妙惟肖,韻昧很濃。首聯第二句寫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態,把雪花密而無聲的那種狀態寫的十分逼真,“散”和“凝”這一組反義詞同時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從狀態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點,矛盾而又統一,這樣的雪才富有特色。
頷聯,第三句中的“重妝蕊",“妝蕊”本就是用來描寫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對的卻是雪白潔凈的雪花,冬天剛剛過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這里點睛一筆,生動地再現了春雪綴滿枝頭,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千古名句有異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卻結冰",寫出了春雪帶來的春寒,連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結冰,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的天氣狀況,為當時景色的大環境坐下了鋪墊,不得不說,作者在詞語的拿捏,內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頸聯,第五、六兩句則是平鋪直敘地描寫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動:系鹿防獵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鄉家活動,卻在這里賦予了雪景的一種動感,動靜結合,從樸實中見真感情,使整篇詩欣賞起來更富有真實感,同時也增強了詩歌的可讀性,充分體現了山村農家的特點,詩中所描繪的這幅春日雪景也因這生動的農家描寫而顯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聯寫春雪滋潤萬物的功力可以與春雨相等,給山間松徑帶來一片生機。春雨素來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贊美,而此處,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個字將春雪對大地做的貢獻直接提升到了與春雨等價的高度,表達了作者對春雪的無盡喜愛與贊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徑”和“莓苔”兩個意象將春雪所作的貢獻具體化,正是因為春雪的滋潤,這兩種植物才會“又一層”,更加有力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在此處,也可見作者邏輯之嚴謹,思維之緊密。全詩以寫景為主,雖無華麗之辭藻,卻有真實之感情,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閑適、淡泊的特色,全詩讀來朗朗上口,讀者細細品味之時,腦袋中就能浮現出那樣一番雪景,雪景無限風光,著實令人神往。
創作背景
詩人身處唐末亂世,王室的生活則越來越奢侈糜。.百姓們處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境地。詩人一生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對勞動人民和現實生活有廣泛的接觸。他作此詩,實際上是借此鄉村美景,反襯亂世不平,從中可以品味出詩人對下層人民的關注和同情。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山中寡婦/時世行
朝代:唐朝
作者: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丈夫因戰亂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著粗糙的苧麻衣服,鬢發枯黃面容憔悴。桑樹柘樹都荒廢了,再也不能養蠶,卻要向官府交納絲稅,田園荒蕪了卻還要征收青苗捐。經常挑些野菜,連根一起煮著吃,剛砍下的濕柴帶著葉子一起燒。任憑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可以躲避賦稅和徭役。
注釋
⑴蓬茅:茅草蓋的房子。
⑵麻苧(zhù):即苧麻。鬢發焦:因吃不飽,身體缺乏營養而頭發變成枯黃色。
⑶柘:樹木名,葉子可以喂蠶。
⑷和:帶著,連。
⑸旋斫:現砍。生柴:剛從樹上砍下來的濕柴。
⑹征徭:賦稅、徭役。
賞析:
此詩通過山中寡婦這樣一個典型人物的悲慘命運,透視當時社會的面貌,語極沉郁悲憤。
唐朝末年,朝廷上下,軍閥之間,連年征戰,造成“四海十年人殺盡”(《哭貝韜》),“山中鳥雀共民愁”(《山中對雪》)的悲慘局面,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此詩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從這兵荒馬亂的時代著筆,概括地寫出了這位農家婦女的不幸遭遇:戰亂奪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棲身。
“麻苧衣衫鬢發焦”一句,抓住“衣衫”、“鬢發”這些最能揭示人物本質的細節特征,簡潔而生動地刻畫出寡婦那貧困痛苦的形象:身著粗糙的麻布衣服,鬢發枯黃,面容憔悴,肖其貌而傳其神。從下文“時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寫來看,山中寡婦應該還是青壯年婦女,照說她的鬢發色澤該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難的熬,使她鬢發早已焦黃枯槁,顯得蒼老了。簡潔的肖像描寫,襯托出人物的內心痛苦,寫出了她那飽經憂患的身世。
然而,對這樣一個孤苦可憐的寡婦,統治階級也并不放過對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樣殘忍:“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此處的“納稅”,指繳納絲稅;“征苗”,指征收青苗稅,這是代宗廣德二年開始增設的田賦附加稅,因在糧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稱。古時以農桑為本,由于戰爭的破壞,桑林伐盡了,田園荒蕪了,而官府卻不顧人民的死活,照舊逼稅和“征苗”。殘酷的賦稅剝削,使這位孤苦貧窮的寡婦無以為生。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只見她不時地挖來野菜,連菜根一起煮了吃;平時燒柴也很困難,燃生柴還要“帶葉燒”。這兩句是采用一種加倍強調的說法,通過這種藝術強調,渲染了山中寡婦那難以想象的困苦狀況。最后,詩人面對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發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深山有毒蛇猛獸,對人的威脅很大。寡婦不堪忍受苛斂重賦的壓榨,迫不得已逃入深山。然而,剝削的魔爪是無孔不入的,即使逃到“深山更深處”,也難以逃脫賦稅和徭役的羅網。“任是”、“也應”兩個關聯詞用得極好。可以看出,詩人的筆觸象匕首一樣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本質。
詩歌是緣情而發,以感情來撥動讀者心弦的。《山中寡婦》之所以感人,正在于它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但詩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訴諸對人物命運的刻畫描寫之中。詩人把寡婦的苦難寫到了極至,造成一種濃厚的悲劇氛圍,從而使人民的苦痛,詩人的情感,都通過生活場景的描寫自然地流露出來,產生了感人的藝術力量。最后,詩又在形象描寫的基礎上引發感慨,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一個更廣闊的境界,不但使人看到了一個山中寡婦的苦難,而且使人想象到和寡婦同命運的更多人的苦難。這就從更大的范圍、更深的程度上揭露了殘酷的剝削,深化了主題,使詩的蘊意更加深厚。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0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古詩簡介
《山中》由王勃創作,作于被廢斥后客居巴蜀期間,原題《思歸》。
起句“長江悲已滯”不同凡響,既寫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萬里念將歸”,是緊承首句具體抒發遠游思歸的悲苦心境的。第三句轉為寫物候,承接上兩句含義,在深秋寒風颯颯之夜令人感傷不已。結句“山山黃葉飛”寫深秋的景象,強調了詩人所處的環境,突現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這首五言絕句語言洗練,而意象十分豐富,塑造了一個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
翻譯/譯文
長江好似已經滯流,在為我不停地悲傷。萬里遠游之人,思念著早日回歸。
更何況秋風風寒。黃葉在漫山飄飛。
注釋
①滯:停滯,不流通。
②萬里:形容歸程之長。
③屬:恰逢,正當。
④高風:秋風。
賞析/鑒賞
這首抒寫旅愁鄉思的小詩,是王勃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漫游巴蜀時寫的。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首句“長江悲已滯”,是即景起興。詩人在蜀中山上望見長江逶迤東去,觸動了長期滯留異鄉的悲思。古代詩人往往借江水來抒發羈旅愁情。王勃的藝術獨創性在于;他不僅借大江起興,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長江感情化、人格化。詩人客居巴蜀.一顆心為歸思纏繞而無法排解,因此,當他在山上俯瞰長江時,竟感到這條浩浩奔流的大江,也為自己的長期淹留而傷心悲痛, 以至它的水流也遲滯不暢了。這新奇的想象,既緣于詩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實感。人在山上望長江,由于距離遠,看不清它的滾滾奔騰的波濤,往往會感到江水是凝滯不動的。所以,這句詩中長江悲傷滯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達了詩人的直覺感受。悲愁的長江與悲愁的`詩人相互感發、契合、共鳴,強烈地感染了讀者的情緒。詩一開篇,境界便很悲涼渾壯。
詩人在創造了長江悲滯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萬里念將歸”中直接抒情,點明自己身在他鄉,想到盼望巳久的萬里歸程而深深感嘆。“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此詩所要抒寫的,就是懷念故鄉而不得歸的悲愁情緒。
緊接著,詩人緊緊抓住眼前的環境和景色,寫出了“況屬高風晚,山山紅葉飛”兩句。從字面上看,這兩句純是寫景,寫他遇著晚秋的風吹起來了,把每一座山上的黃葉刮得零落亂飛.這里沒有一個直接表現感情的字眼,但我們卻強烈地感到,在這一幅秋風蕭瑟、千山萬嶺黃葉紛飛的畫面上,滲透了詩人濃厚的感情。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興”之意。從“興”的作用來看,在這樣凄涼蕭索的環境中,詩人的鄉思是難忍和難以排解的。從“比”的作用看,這蕭瑟秋風、飄零黃葉,不正是詩人的蕭瑟心境、飄零旅況的象征嗎了這兩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辯》中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詩意,卻用得沒有模擬的痕跡,又使讀者增添一層聯想,對詩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
從通篇的藝術構思來看,詩人采用了“興法起結”的藝術手法。一下筆便借景興情,結尾處又以景結情,把所要抒寫的思想感情融入一個生動、開闊的畫面中,讓讀者從畫中品味。這樣,便收到了語雖盡而思緒無窮的藝術效果。
王績有一首出色的田園詩《野望》:“東郊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王勃《山中》的后半篇,從煉句取意,都可以看出是受了其叔祖《野望》詩中第二聯的影響。但這兩首詩在藝術結構上明顯不同。《野望》是首尾兩聯抒情,中間兩聯寫景,采取情——景——情的結構方式,而《山中》卻是首尾三句寫景,第二句抒情敘事,采取景情景的結構。由于情在詩結尾處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更含蓄,更耐人尋味。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及注釋
懶搖白羽扇,裸袒(tǎn)青林中。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裸袒:裸,赤身。袒,露臂。青林:指山中樹木蒼翠、遮天蔽日。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脫巾:摘下頭巾。露頂:露出頭頂。松風:松樹間吹過的涼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披散頭發悠然自得的呆在蒼翠樹林中。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注釋
裸袒(tǎn):裸,赤身。袒,露臂。
青林:指山中樹木蒼翠、遮天蔽日。
脫巾:摘下頭巾。
露頂:露出頭頂。
松風:松樹間吹過的涼風。
鑒賞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寫的'夏日中生活的場景,真實、貼切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在山中,天氣更涼爽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山林中過往的人煙稀少,詩人敢于脫去頭巾,表現出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句中通 過“懶”、“裸”,突出了詩人在山中夏日乘涼的悠鬧情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夏日消閑圖畫。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涼爽宜人。袒胸露頂,棲身林下,大有解除塵累,反歸自然的情趣。通過“脫”、“露”,來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體現了詩人豪放不羈,任憑山風從頭上吹過,表現出一種豁達、爽快的感覺。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 詩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泄,可以說達到了極點。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頂灑松風”更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同時借夏天炎熱的環境,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狀態。詩中在夏天炎熱的環境下,對詩人狀態的描寫生動,別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閑趣。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山中雪后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古詩簡介
《山中雪后》是清代詩人鄭燮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借此詩作托物言志。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此詩也含蓄地表現了詞人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翻譯/譯文
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此時,天空已放晴,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云,也變得寒冷了。
房檐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一種清冷、孤寂的氣氛,是多么不尋常啊!
注釋
①山中雪后: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詩。
②檐流未滴梅花凍:屋上積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開放。
③清孤:凄清孤獨。
④等閑:尋常、一般。
創作背景
鄭板橋出身貧寒,年輕時“為忌者所囑不得入試”,曾流浪街頭賣畫,有時甚至靠乞討度日,飽嘗人間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給他的心靈帶來嚴重創傷,所以他經常在詩詞作品中,抒發對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后》就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見景生情所做的詩歌。
賞析/鑒賞
《山中雪后》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墻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
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升,云彩淡淡(描圖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凍的景象(點氛圍)的畫面。“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清孤不等閑”則是突出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繪圖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析情感)。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賞析
序文
折一身瘦骨,踩雨后的虹橋,進山。
在山山與樹樹的夾縫間,辟半畝薄地,起一間柴屋,只栽松柏。男松站遠些,剛勁孔武,護塞戌邊;女松倚近些,端茶遞水,紅袖添香。老松可對奕,小松可共舞。酒醉茶酣也可“以手推松曰‘去’”。山認樵夫給樹,水認漁翁給魚,我非樵非漁,便擁有一切,無路則處處是路。
山中何事?
閑閑地餐風飲露,忙忙地耕云種月。
寫幾行駢文驪句,用松針釘在籬笆上,花朵來讀有花香,蝴蝶來讀有蝶味,螢火蟲來讀有螢光,山鬼來讀有鬼意,仙人來讀有仙氣……詩越讀越厚,日子越讀越薄,生命越讀越輕。
明天有明天的飛花,后天有后天的落葉。
反正這山中沒個忙人,反正這山中沒個閑人。
蓄了一春的露,檐前的小瓴也該滿個七八分了。日頭下端進新壘的紅泥小爐。用去歲曬干的花尸燃火,才不會把水煎老。寵自己一回,今年就用那把不曾舍得用的養得釉亮的晚唐小壺。一盞香茗、一柱檀香,一人獨對一山,一心靜面一世。往日的塵緣都不得記不起來了,就喝眼前的茶吧。
茶要獨品,酒需共酌。
這好山只歸我一人所有。讓我如何能信?可不,山中無甲子,大約在三個秋天之前就有山背后的白 飄胸的老翁來訪,用一串銅錢來換我的松花酒。我說如如今通用銀子,他不懂。好說歹說,用三雙草鞋換去我兩竹筒的酒。并向我打探山外的世道,我故意很使勁地想,然后說是元。他詭詭地一笑,笑得我心里發虛。再問我進山的道,我指的東西南北,他丟下兩句沒頭沒腦的`話,徑自去了。此后也就是隔山說些陰晴圓缺的話,也沒什么來往。
年前找他對酌,只見兩間茅屋,一間緊閉,草繩緊緊拴了門環,另一間住人,極其簡陋。奇的是窗上糊紙竟是三尺棉宣,依稀可辨三五字句:“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倒是好句,只是意未盡而氣未結,加上無奈的滄桑像一件短衣,終究遮擋不住曾經的少年血氣,不知那雙倦了的詩眼在后句中將望向何處,無從尋覓。更奇的是宣紙已泛黃,浮著一層虛幻的銹色,卻明明白白一陣墨香。再偷覷那間緊閉的屋,門縫里逼出來一股霉味,欲近還難,老翁面有慍色,邊忙知趣告退,疑惑便自此懸于心頭。
眼看秋葉落盡,陳釀也快見底。日日忙著拾掇松花釀新酒,我叫它花雕它就叫花雕。想著借開春送酒話個暖,再一探究竟。
孰料面對的竟是一堆廢墟,老翁已絕了蹤跡。撿出一殘破條幅。卻是新紙鮮墨寫著:“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緊接著是一枝疏筆墨梅。想來或是一時無句信筆點梅;或是墨盡而筆已禿,扔之不舍,意猶未盡,想想,也罷也罷,禿筆余墨畫梅正好。點點梅瓣,拙得很有逸氣。我心中懸石砰然而落,方知是我的眼拙了,那緊閉茅屋乃藏萬卷詩書,山中潮氣重,書霉得也重,而這布衣老者便是隔世的騷人墨客,隔世,隔幾世?唉,千古繁華原只是一道薄風,他在山中避過這道風。于世間的缺漏與錯過,究竟是遺憾還是那幅墨梅枝椏間的最好留白?
老翁與書此去何往?
山更遠的山……天以外的天……
若下一世能相遇,在紅塵便罷了。若還在山中,我必送他一壺花雕,外加兩句:“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他自當會心一哂。
一盞淡茶,一壺薄酒。
山是空了的山,老翁是空了的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千古歲月,興亡更替就像一場幻夢。詩人用疲倦的眼睛遠望著天邊。孔子家族墓地中長滿喬木,吳國的宮殿如今荒草萋萋,楚廟中只有烏鴉飛來飛去。
臨到老回到了村中生活,幾間茅屋里,珍藏著萬卷詩書。山中有什么事呢?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注釋
人月圓:曲牌名。此詞調始于王詵,因其詞中“人月圓時”句,取以為名。《中原音韻》入“黃鐘宮”。曲者,小令用。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詩眼:詩人的洞察力。
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東曲阜。
吳宮:指吳國的王宮。也可指三國東吳建業(今南京)故宮。
楚廟:指楚國的宗廟。
投老:臨老,到老。
賞析二
這首曲借感嘆古今的興亡盛衰表達自己看破世情、隱居山野的生活態度。全曲上片詠史,下片抒懷。開頭兩句,總寫歷來興亡盛衰,都如幻夢,自己早已參破世情,厭倦塵世。接下來三句,以孔林、吳宮與楚廟為例,說明往昔繁華,如今只剩下凄涼一片。下片轉入對眼前山中生活的敘寫,雖然這里僅有簡陋的茅舍,但有詩書萬卷。喝著自釀的松花酒,品著自煎的春水茶,幽閑寧靜,詩酒自娛,自由自在。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二句總寫興亡盛衰的虛幻,氣勢闊大。“千古”是“思接千載′’,縱觀古今;“天涯”,是“視通萬里”,閱歷四方。詩人從歷史的盛衰興亡和現實的切身體驗,即時間與空間、縱向與橫向這樣兩個角度,似乎悟出了社會人生的哲理:一切朝代的興亡盛衰,英雄的得失榮辱,都不過像一場夢幻,轉瞬即逝。正如他在(《普天樂·道情》中)所云:“北邙煙,西州淚,先朝故家,破冢殘碑。”
“詩眼”,即詩人的觀察力。作者平生足跡曾遍及湘、鄂、皖、蘇、浙等江南各省,可謂浪跡“天涯”了。然而終其碌碌一生,僅做過路吏、揚州民務官、桐廬典史、昆山幕僚等卑微雜職而已。一個“倦”字,包含了多少風塵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世態炎涼之酸!難怪他常為此喟嘆:“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普天樂·秋懷》)難怪他常為此憤激不平:“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誤”;“半紙虛名,十載功夫。人傳梁甫吟,、自獻長門賦,誰三顧茅廬?”(齊天樂過紅衫兒)如此坎坷悲辛,書劍飄零,怎能不令人厭倦思歸呢?“倦”字,已遙為后文寫隱居伏根;“天涯”又先替“孔林”三句張本。
“孔林”三句具體鋪敘千古繁華如夢的事實,同時也是“詩眼”閱歷“天涯”所得。“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在今山東曲阜城北,密植樹木花草。“吳宮”: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擴建的宮殿,名館娃宮(包括響屟廊、琴臺等),后被越國焚燒,故址在蘇州靈巖山上。也可指三國東吳建業(今南京)故宮。李白詩: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鳳凰臺》)可證。三句用鼎足對,具體印證世事滄桑,繁華如夢的哲理:即使像孔子那樣的儒家圣賢,吳王那樣的稱霸雄杰,楚廟那樣的江山社稷,而今安在哉?惟余蒼翠的喬木,荒蕪的蔓草,棲息的寒鴉而已。
“數間”以后諸句寫歸隱山中的淡泊生活和詩酒自娛的樂趣。“投老”:即到老、臨老。“松花”:即松木花,可以釀酒。“茅舍”、“村家”、“山中”,既繳足題面《山中書事》,又突出隱居環境的幽靜古樸,恬淡安寧:這里沒有車馬紅塵的喧擾,而有青山白云、溝壑林泉的景致,正是“倦天涯”之后的宜人歸宿。
“藏書”、“釀酒”、“煎茶”,則寫其詩酒自娛,曠放自由的生活樂趣。“萬卷”書讀之不盡,“松花”“春水”取之不竭;飲酒作詩,讀書品茶,足慰晚年。聯系作者“英雄不把窮通較”(《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名不上瓊林殿,夢不到金谷園”;“風月無邊,海上神仙”(《水仙子·次韻》);“欠伊周濟世才,犯劉阮貪杯戒,還李杜吟詩債”(《殿前歡·次酸齋韻》等多次自白,則不難窺見此篇那表面恬靜的詩酒自娛中,隱藏著一股憤世嫉俗,傲殺王侯的潛流。
此曲風格豪放,直抒胸臆,不作含蓄語,感情由濃到淡,由憤激趨于平靜,語言較淺近樸實。
創作背景
這首小令當是作者寓居西湖山下時所作,具體寫作時間不詳。作者借菊自嘆,抒發對自己政治上失節(為異族統治者服務)的悔恨之情。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夏日山中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注釋
①裸袒:指詩人在青林里脫去頭巾,不拘禮法的形態。
②青林:指山中樹木蒼翠、遮天蔽日。
賞析:
“夏日”和“山中”是理解這首小詩的關鍵。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懶得搖。
詩僅四句,描寫的場景也不大,但卻真實、貼切地把夏日的山中和山中的夏日展現在了讀者面前。夏日的.清風吹來,山中的松葉沙沙作響,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涼爽宜人。全詩寫出了作者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譯文
山中的景色沐浴著春天的陽光,不要因為只是微微的陰天就打算回家。天氣晴朗并無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霧深處也會打濕你的衣服。
注釋
⑴山行:一作“山中”。⑵春暉:春光。⑶便擬歸:就打算回去。⑷縱使:縱然,即使。⑸云:指霧氣、煙靄。
山中留客/山行留客鑒賞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詩的大意是:在春天的明媚光色中,群山也煥發了容光,眾物也在春天展示出自己多姿多彩的方面,這一切都構成了春天的光彩。在這種美景艷陽天中,些許天氣的陰晴變化不算什么。那空山幽谷,云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即使是晴天也會沾濕衣服,來客不必因為天色微陰怕雨就罷游而歸。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斗艷,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游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游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并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
最后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游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
這也就是說,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樂趣,那么,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主要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復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于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游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山中留客原文翻譯及賞析04-07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3-21
《夏日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3-29
山中寡婦原文翻譯及賞析10-17
山中問答原文翻譯及賞析07-06
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夏日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2-05
山中原文、翻譯、賞析03-23
山中與幽人對酌原文,翻譯,賞析09-05
《天平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