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范文匯編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爬山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爬山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樣的文章對剛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有難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的葉老關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感受葉老認真的態度,以及對下一代的關愛就是教學難點。感受葉老的人品和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學重點。教學中力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內容的對比,補充課外資料,自主練習修改句子中的問題等方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5.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學準備
學生練習朗讀、背誦第6課《爬山虎的腳》,了解有關爬山虎的知識以及葉圣陶的生平。
教師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及字詞卡片,《一張畫像》的修改稿,搜集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剛才我們復習了《爬山虎的腳》,今天我們要學習這篇課文也寫到了爬山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放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二)自學生字新詞
同桌練習讀準含有生字的詞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讀詞。
2.自由讀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3.指導“曲”在“曲線”這個詞中的讀音。
4.自由讀這兩組詞。想想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別是寫誰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認真平和質樸
第一組寫肖復興。
第二組寫葉圣陶。
(四)理清課文結構
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怎么分成兩部分?(修改作文1-5.邀請做客6-10)
爬山教案 篇2
一、有益的學習經驗:
1、鞏固雙正方折法。
2、練習使用剪刀剪直線。
3、會看折疊圖進行折紙。
二、準備:
正方形紙、小剪刀、折疊圖樣。
三、活動與指導:
1、老師用正方形紙做一個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給幼兒看,并讓幼兒看小猴爬到山頂的有趣游戲,引起幼兒制作的愿望。
2、出示折疊圖,看看誰能照圖樣折成雙正方。
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頭。
4、組織幼兒玩小猴爬山比賽。(將小猴順“山”下兩個角插進去,搓動兩個角,小猴會從山頂出來)
爬山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小烏龜克服疲勞,戰勝困難勇敢爬上山坡的意志行為過程。
2、借助音樂,通過練習烏龜爬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移情體驗。
3、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山坡的背景、小烏龜、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小朋友,你們爬過山坡嗎?爬山坡的時候,你們會有什么感覺?
師:對呀,爬山坡的時候會很累,會滿頭大汗,會腰酸背痛,爬山是一件很艱難的運動。
二、基本部分:
1、有一只小烏龜,它也很想爬山坡,小小烏龜爬呀,爬呀,突然一陣風吹來,小烏龜抖了抖身子,感覺很冷,這下它會怎么做呢?還有沒有其它的感覺。
2、小烏龜不怕水,還是勇敢的往上爬,嗨喲喲,嗨喲喲,爬呀,爬呀,嘩……又怎么啦?大雨落在了烏龜的身上,爬山坡就更加困難了!這時候小烏龜又會怎么做呢?它會往上爬嗎?
3、小烏龜不怕風,不怕雨,堅持爬到了山坡上,我們給小烏龜鼓鼓掌!(小烏龜,你真勇敢!)你們喜歡小烏龜嗎?為什么?
4、小烏龜爬到山上特別高興,還唱起了歌/(老師清唱一次歌曲)
5、我們也一起來學學爬山坡的過程吧!(幼兒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做相應的動作兩次。)
三、結束部分:
我們也出去找個山坡來爬好嗎?(幼兒聽音樂,離開位置到戶外)
附歌曲:
1=P2/4
3212|345|4320|3210|
小小烏龜上山坡嗨喲喲,嗨喲喲
小小烏龜上山坡嗨喲喲,嗨喲喲
3212|345|4323|1——║
爬呀爬呀用力爬汗水流呀流
爬呀爬呀山坡上心里樂悠悠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是具有挑戰性,伸縮性,延伸性和創造性的。這次我把游戲放在了活動的開端,在之前還是有所擔憂的,我擔心幼兒會因游戲而過度興奮,后邊不能專心的學習歌曲。但從活動過程看,幼兒先玩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熟悉了旋律,聽懂了歌詞,再學唱歌曲,幼兒就容易掌握歌曲,也能理解歌詞內容,感受到小烏龜不怕疲勞、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同時激發了本次音樂活動的樂趣性,并使孩子們把熱情專注在參與活動中。
爬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重點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2、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
欣賞課件。問:你知道在這一大片葉子里面藏著什么?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一)研讀第3自然段
1、爬山虎的腳有什么特點呢?默讀課文,用“——”畫出寫腳的句子。
2、學生匯報。出示句子。
3、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直觀理解葉柄。
4、請你選擇恰當的顏色筆,邊默讀這三句話,邊畫出爬山虎的腳(一生板畫,其余的在座位上畫)。
5、評議圖畫。
6、出示影片,讓學生配音。
7、小結。
(二)研討第4自然段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
2、學生匯報:爬山虎是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質疑:“這樣”究竟是怎樣?
3、出示句子,用“5”畫出動詞。
4、誰來當爬山虎演一演?四人小組討論,推薦一名代表表演。評議。
5、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爬山虎嗎?
6、抓住動作詞讀好這兩句。個別讀。齊讀。
7、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向上爬。“一腳一腳”能換成別的詞嗎?看課件,討論,小組匯報。
8、這段中,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9、齊讀。
(三)研讀第5自然段
1、看課件,讀課文,用“如果……就……”說說你的發現。
2、男女生分角色讀。
三、總結課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作業
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植物,以《我發現______的秘密》寫片斷。
板書設計: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 枝狀` 細絲
嫩紅
爬山虎的腳
觸著墻——觸 巴 拉 貼(牢固)
爬
沒觸著墻—— (萎了)
爬山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②從葉圣陶先生對《一幅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④學習結合上文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記敘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敘、描寫、議論的方法。
2.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從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啟發,培養一絲不茍地認真修改自己習慣。
②感受和理解葉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誠寬厚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聯系舊課,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①回憶課文《爬山虎的腳》。簡介課文作者及主要內容。
②板書課題,齊讀,簡介作者。
③說明本文與葉圣陶先生的關系及寫作背景。
2.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己讀課文。
①讀后談收獲。
②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修改文章,請我做客,給我印象)
③理清課文寫作思路,指導劃分段落。
3.默讀課文,要求:
①劃出生字新新。
②在不明白的地方旁邊做上標記。
4.學習生字新詞。
①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詞,自由拼讀。
②學生說出記憶生字的方法。
③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④教師總結理解詞語的幾種常用方法。
⑤集體朗讀生字新詞。
⑥學習小組交流:讀課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5.各學習小組匯報,教師概括共性的問題。
6.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1.簡單復習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2.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研讀感悟課文。
①簡介文章寫作特點:記敘為主,夾敘夾議。
②輕聲讀課文,劃出寫作者議論、感受的語句,標上記號。
③匯報歸納出五處寫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組研讀課文中寫作者感受的語句,理解這是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學生圍繞感受產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進行匯報。
4.在學生匯報的同時,出示多媒體課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對話,進行朗讀和說話的訓練。
5.朗讀課文有關描寫爬山虎的句子,體會其作用,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
6.人物評價:
①本文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
②說話練習:葉圣陶先生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人。(結合課文說出所填詞語的原因)
7.語文活動:
肖復興同學作文北京市少年兒童征文比賽中獲獎,后來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廣播電臺的記者,你去采訪肖復興同學,會問他一些什么問題呢?(可以從獲獎前后經過及原因等方面來設計提問。)
①學生自主設計問題,然后分學習小組交流。
②小組模擬采訪活動。
③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模擬采訪活動。
8.教學總結。
9.作業布置:
①仿照課文肖復興說的不下苦功夫,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這句話定一句勵志的話,署名為:未來**家。
②以肖復興同學的名義給葉圣陶先生寫一封信,感謝他幫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請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葉圣陶)
修改文章一絲不茍(改、斷、刪、增)作品
請我做客平易近人人品
給我印象堪稱楷模
爬山教案 篇6
一、回憶導入
1、讀詞:請同學們輪讀上節課的詞語。每生讀一個詞。
2、回憶上節課內容:上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第二段,我們來試著背誦第二段,不會背的可以看書讀。
3、回憶大問題:我們來看一看大問題。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生讀)
4、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爬山虎葉的特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爬山虎腳的特點和是怎樣爬的。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上節課圈畫的有關腳的特點和怎樣爬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
二、品詞析句,解決問題。
一)、學習腳的特點。
師導語:好,下面我們來學習爬山虎腳的特點。(板書腳)誰來告訴我們,你劃了哪一段的哪一句,寫了爬山虎的腳的什么特點?
1、學生匯報
1)、我畫的是第三段的第三句“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寫出了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是莖上。(板書莖上)
師導語:是的。還有嗎?
2)、我畫的第三段第四句“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寫出了爬山虎腳的形狀。(板書細絲)
師導語:啊,原來爬山虎的.腳是六七根細絲,長在莖上葉柄的反面。還有嗎?
3)、我畫的是第三段的第五句“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寫出了腳的顏色。 導語:嗯,腳的顏色也是嫩紅的。
2、點撥寫法
1)、教師出示對比閱讀的句子:(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反面,是伸出的六七根細絲,顏色也是嫩紅的。)同學們看老師這里也有一段描寫,對比剛才我們學習的書上的第三第四第五句,哪個好,好在哪?
2)、學生說寫法上的好處:第四句寫出了腳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還寫出了像蝸牛的觸角。很具體,很生動。
教師點撥:是的,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葉圣陶爺爺非常善于細心觀察,不僅如此,他還善于運用了生動具體的描寫,為我們展示了爬山虎腳的特點的,這種寫法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板書具體)
3、指導朗讀背誦。
1)、出示圖畫:同學們看圖,你認為爬山虎的腳怎么樣?(學生說感覺怎么樣。)那你就朗讀一下這三句,表達一下吧。(三個學生讀)
2)指導背誦:現在,你已經知道爬山虎腳的特點了嗎?看著圖片給你的同桌介紹一下。
3)、不看圖會說嗎?大家齊說。
導語:這就是爬山虎的腳。那他是怎樣爬的?我們接著來學習。(板書爬)
二)、學習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導語:誰來給我們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1、找學生讀第四段第一第二句:大家認真聽一聽,我們來初步了解一下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2、請學生再讀第四段第一第二句,找出能夠表現爬的過程的詞語,再體會一下爬的過程。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觸、巴、彎、拉、緊貼、爬。
4、演示爬的過程:同學們看這些動詞,再拿出事先老師給你們的圖紙,跟老師一起來把這
幾個動詞表示的動作畫出來。
1)、師生一起一邊說一邊畫。
導語:爬山虎就是這樣長出一段莖,就長一片葉子,然后長出一只腳,接著
2)師生一起一邊說一邊畫。
導語:爬山虎就是這樣長出一段莖,就長一片葉子,然后長出一只腳,接著
3)學生說,老師畫。
導語: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正是長出一段莖,就長一片葉子,然后長出一只腳往上爬,所以他的葉子很均勻,沒有重疊的。著也體現了爬山虎的聰明,均勻無重疊的葉子有利于充分吸收陽光。
5、理解動詞之間的關系:同學們再看看這些動詞,他們的順序能互換嗎?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師講解:這些詞是有先后順序的,不能互換,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系,比如,正是細絲由直變彎曲,縮短了莖與墻的距離,產生了拉力,才使他在墻上貼得緊。現在同學們知道為什么細絲由直變彎曲,就緊貼在墻上了吧是因為產生了拉力。葉圣陶爺爺運用了這些動詞,準確地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這種準確表達的方法,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學習最后一段:爬山虎的腳還有哪些特點呢?誰來告訴我們,沒觸著墻的腳怎么樣了?(萎了)觸著墻的呢?(變成灰色,牢固地巴住墻。)
師指板書點撥:通過剛才學習第四段爬山虎爬的過程,第五段腳的變化,你知道,葉圣陶爺爺的觀察是一時的嗎?(不是)是的,葉圣陶爺爺懂得連續的觀察,才為我們展示了這么可愛的爬山虎。
三、歸納概括
導語:同學們看著板書,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更加了解了爬山虎的特點,和怎樣爬的。
2、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
3、按順序表達。(引導學生看黑板寫葉的部分寫腳的部分,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表達的)。
4、仔細觀察,繼續觀察的方法。(問:知道葉圣陶爺爺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特點和爬的過程寫得這么形象,生動嗎?(靠的是仔細觀察)僅僅是一時的觀察嗎?
5、學生抄寫表達方法。
6、讀“閱讀鏈接”,體會觀察,記錄的好處。
師點撥: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與事物之間連續的主要手段。我們應該從小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這樣,我們會終生受益的。
四、鞏固應用。
提出練筆要求:我們已經知道爬山虎的特點了,你能不能用第一人稱寫一下“爬山虎的自述”?我們可以這樣的順序寫:我的名字叫爬山虎,我長在??。我的葉子的特點是??。我的腳的特點是??。我爬的時候,腳先??,然后??,最后??。
為了節省時間,每一個小組寫一處。分別找各小組匯報。
五、 拓展創新
同學們,世間萬物豐富多彩、美不勝收,而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許多大自然的奧秘。想知道嗎?那就趕快行動吧。回家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動植物,做記錄。也可以讓媽媽幫忙泡豆子,看看他們有什么變化。
板書設計
6 爬山虎的腳
葉 嫩紅—嫩綠 新鮮 準確
生動
朝下均勻無疊無隙 具體 波紋 好看
腳 莖上 葉柄反面 按順序 細絲
嫩紅
爬巴、彎、拉、緊貼、爬仔細觀察, 連續觀察
爬山教案 篇7
一、課文說明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小短文。通過學習課文,學生會更加接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字,認識一個新筆畫:臥鉤。
2.自主積累詞語。
3.通過讀課文,感受克服困難,登上山頂的快樂。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說說爬山的體會。
三、教學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一幅小朋友爬山的畫。
3.課文朗讀帶。
四、教學時數
2 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山嗎?爬過山嗎?(請爬過山的小朋友談一談爬上山頂時的感受)我們來看一幅爬山的畫,看完后跟同學講講你看到了什么?
從引導學生想象我們登上山頂時的快樂開始,結合插圖說出山峰、小路、小鳥、小草、野花的樣子,以及會對小朋友們說些什么。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想象后,再發表不同的意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讓學生根據拼音,自己拼讀生字,把自己拼讀不出來的字點上點兒,教師范讀時注意聽。
2.師范讀。
(三)隨機指導朗讀,并進行文中學字。
1.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師范讀、領讀、學生指讀、分小組互相讀、個人讀等)
2.隨文學詞。
如:(投影出示)“星期天,我和同學們去爬山”。
(1)自讀句子。
(2)師在“星期天、爬山”下面畫上橫線,指名學生讀,正音,范讀。
(3)把“我和同學們”去掉,剩下“星期天、爬山”這兩個詞語,指名讀,讀得好的學生帶讀。
其他自然段也用這種方法學習詞語。
山腳下 微笑 歡迎 對 點頭
加油 勇敢 山頂 心里
(4)打開書,把剛才學過的詞語畫上橫線、讀詞。(配樂、強調讀寫姿勢)
3.把要求認讀的字圈出來,再讀。
星期天 爬山 山腳下 微笑 歡迎 對
點 頭 加油 勇 敢 女生 山頂 心里
(1)出示卡片,指名讀、領讀。
如:期、期、星期天的期
(2)分小組互讀、互聽。
4.去掉其他部分,只讀生字。(出示卡片)
期 爬 腳 歡 對 點 和
油 勇 敢 女 頂 心
(1)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
(2)游戲:找朋友。
方法:把詞語卡片和生字卡片分發給學生,一生手拿“星期天”卡片起立,問:“星期天的期在哪里?”另一個手拿卡片“期”的學生起立,答:“星期天的期在這里。”
5.說一說:登上山頂后我們心里為什么美滋滋的?感受克服困難,登上山頂的快樂。
(四)讀讀我的詞語庫,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詞語。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
1.指名朗讀句子。
2.分組讀自然段,小組比賽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全文。
(二)游戲活動,加深理解。
1.教師啟發:小朋友們朗讀得很有感情,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錄音機里小朋友的朗讀,在腦海里把這篇短文編一套課間操。
2.同座相互討論。
3.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做課間操。(認為自己編得好的學生,可以按自己編的動作表演)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一起去爬山,高高的山峰、彎彎的山路歡迎我們,快活的小鳥為我們加油,青青的小草、美麗的野花鼓勵我們。登上山頂后,我們的心里美滋滋的,因為我們勇敢堅強,克服了困難。小朋友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應該這樣,克服困難,努力學習。
(三)寫字。
1.復習筆畫名稱。
(1)出示投影:一丨丿丶
(2)指名認讀、集體復習認讀
2.學習新筆畫。
(1)出示投影:wò gōu
(2)范讀、指名讀、齊讀
(3)寫法:向右下一路下筆,再向上鉤出
3.找出有“”的字:心。
4.分析字形、指導書寫(強調讀寫姿勢)。
(1)如:心。師邊示范邊說筆畫名稱,強調“丶”在橫中線,偏左;第二筆“”在橫中線下;第三筆“丶”在豎中線上;第四筆“丶”在橫中線上,偏右。學習書空,組詞、說話。
(2)其他生字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講一個,寫一個;看準一個,練一個。(注意每個字的筆順)
(五)作業安排。
1.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7個生字,并組詞語。
2.朗讀課文。
爬山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從葉老批改的作文及教導中體會他認真、平和、親切、質樸的作品和人品。
【教學重、難點】
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并從中體會葉圣陶老先生的人格美,學會做人。
【課前準備】
1、搜集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閱讀他們的作品;通過閱讀相關資料和作品,初步了解這兩位作家。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學生質疑,導入新課
1、讀課題,質疑。
2、檢查預習,生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讀課文:
1、劃出生字新詞。
2、想一想:
讀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用小問號標出來。
三、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讀一讀,說說自己理解詞語的方法,師評價。
2、會讀的同學站起來齊讀,師生共同評價。
3、填空,整體感知課文。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學生質疑。
2、劃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指名讀,說說分別是描寫什么時候的爬山虎,它們有什么不同,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3、指導感情朗讀:
這確實是一種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畫面,也可以說,作者在這兒營造著一種美的意境。這美的意境是不是單單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綠綠的美構成的呢?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什么?那么,葉老美的人格體現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讀讀課文,找出具體事例,劃記出直接寫葉老人格之美的句子。針對這些句子,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變成問題考考別人。把自己不懂的和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共同解答。在合作中又發現了什么新問題?我們來一個小組PK賽,看哪個學習小組找的問題最多,理解課文的能力最強。提出一個問題或回答一個問題老師將在你們那個小組粘上一個爬山虎的葉片,添上一片綠。哪個小組的爬山虎的綠最多,將得到老師的特別的獎勵──葉圣陶爺爺寫的書哦!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4、小組PK賽,相機指導朗讀。
5、評價總結。
6、美麗的景色與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這時,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不是蘊含了更深的含義呢?讓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話,生齊讀。
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五、課后作業
1、和小伙伴們交流交流寫作文和改作文的體會。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寫下來,下節課和同桌交換一起改一改。
爬山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學習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具體地描寫事物。
2、學習作者巧妙地利用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來具體描寫周圍的事物。
3、讓學生們在體會作者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感受發現的樂趣,激發他們細心觀察的興趣,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葉子,腳的樣子,怎么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獲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匯報交流
在讀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時你有什么收獲?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多媒體展示原文)
原文: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爬山虎的葉子的?畫出相關的語句,把自己的理解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1)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
(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2)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美?
(“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
(3) 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
(4)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
(5)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學生匯報時,教師隨機板書:
剛長出的葉子——嫩紅
長大的葉子——嫩綠
綠得新鮮——看著舒服
葉尖朝下——鋪的均勻——沒有重疊——不留空隙(靜態)
一陣風拂過——漾起波紋(動態)
三、學習寫法,練習仿寫
引導學生分析寫法——動靜結合。然后就趁熱打鐵,讓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選擇一種自己熟悉的植物進行仿寫。那如果讓你來觀察“牽牛花”,你是不是也可以做到這樣呢?(課件出示一些牽牛花的圖片,讓他們嘗試著再次將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內容融合到一起)
四、作品展示,給予表揚
1、指名讀一讀自己所仿寫的關于植物的片段
牽牛花有著一根根青綠色的莖,猶如一條條穿著綠裝的手臂,綠得像碧玉、像翡翠。那莖伸展到旁邊的樹上,把樹纏了一圈又一圈,好看極了。莖上又伸展出一片片葉子,葉子綠極了,讓人看著舒服,綠葉如春,一副生機盎然的樣子;葉子的柄和樹干都是紅色,這給牽牛花的綠點綴得更加耀眼奪目……一陣風吹過來,牽牛花隨風搖擺,像風鈴在丁當作響。蝴蝶舞過來,告訴我昨夜的好夢;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的故事。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牽牛花,我是在欣賞著牽牛花呢! (周暢)
每天清晨,當悠揚的歌聲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姥姥家的小院里那千朵萬朵喇叭花也競相開放了,你看,紅的、紫的、粉色的……真是五顏六色,非常好看啊,一陣風拂過,一個個小喇叭就吹響了,隨著“滴滴滴噠……滴滴滴噠”的聲,它們昂著頭,張著嘴,象在為我們加油呢,又象是鼓舞我們在新的學期大步向前。(趙家)
2、指名談談自己的收獲
五、老師總結,布置作業
這節課,同學們收獲很大,學會了如何觀察周圍事物,還寫出了自己的作品,學會了利用動靜結合的方法,描寫自己觀察的事物,雖然,仿寫的痕跡比較重,但說明學生真的掌握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我特別喜歡。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再練習寫一些小片段。好嗎?
【爬山教案范文匯編9篇】相關文章:
關于爬山教案匯編5篇01-03
關于爬山教案01-04
爬山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1-10
爬山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1-10
實用的爬山教案四篇12-23
爬山教案模板集合8篇01-09
爬山教案模板集錦10篇01-01
關于爬山教案合集九篇12-25
爬山作文 匯編15篇12-07
五一爬山作文(匯編8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