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師說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師說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師說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明確學習要求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2、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關鍵詞:補充——古人稱名
(1)姓+字韓退之
(2)姓+籍貫韓昌黎
(3)姓+官韓吏部
(4)姓+謚號+敬稱韓文公
教師參考: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二、指導朗讀課文。
提醒:句讀(dou)或不(否fou)焉諛(yu)歟(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1——7(1、老師2、老師3、老師4、5意動“以……為師”6、動詞,學習,也可意動7老師)
(2)所以——“用他來……的”憑借
(3)固——本來
(4)庸——難道,豈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傳道守業解惑也(判斷語氣,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間舒緩語氣,停頓,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3、學生問疑
4、翻譯
5、論證分析
論述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1)古代傳統——
(2)從師作用——
(3)以“道”擇師之標準
6、試背誦
7、作業
第四課時
1、齊背誦第一段,指名翻譯第一段
2、朗讀第二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從師學習的道理,B從師學習的風尚)(注意后一個“也”的用法)
(2)問焉(兼詞“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為動詞“低于”)
(4)恥學于師(意動)
(5)圣益圣(A名詞,B形容詞“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猜測性語氣,可翻譯為“大概”)
其可怪也歟(同上)
(7)則恥師焉(恥,意動;師,動詞;焉,語氣詞,“了”)
(8)受業——授之書(注意寫法)
(9)句讀之不知(倒裝)
(10)或師焉,或不焉(或,有人;師,從師;焉,語氣詞,不翻譯;“或不焉”省略句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批判輕師的世俗:
對比古圣人和今眾人的態度與結果——對比“小學”而“大遺”的兩種做法——對比下等人和君子的做法與結果
問: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局限?
7、試背誦
8、作業
第五課時
1、背誦、翻譯1、2段
2、朗讀第3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常——師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動——比——是,這樣——因此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論述能者為師的道理:
以孔子為例——師與弟子的辯正關系
7、試背誦
8、討論最后一段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古文——六藝——于1,2——嘉
古散文——(聯想四書五經)——于1被,于2向——贊揚
9、書后問題討論
10、作業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一、介紹作者:
赫爾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國作家。出生于德國西南部的小城卡爾夫的一個牧師家庭。自幼在濃重的宗教氣氛中長大,1891年,他通過“邦試”,考入毛爾布隆神學校。由于不堪忍受經院教育的摧殘,半年后逃離學校。這期間他游歷許多城市,從事過多種職業。
在比較廣泛地接受東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一舉成名,從此成為專業作家。這一年他在瑪麗結婚,移居巴登湖畔,埋頭寫作,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說《在輪下》。這一時期的創作以浪漫主義詩歌、田園詩風格的抒情小說和流浪漢小說為主,作品洋溢著對童年和鄉土的思念之情,充滿對廣大自然和人類的愛,同時也表現了青年人的精神苦悶與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墨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學,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國的老莊哲學,并對榮格的精神分析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長篇小說有《克努爾普》(1916)、《德米爾》(1919)、《席特哈爾塔》(1922)、《荒原狼》(1927)和《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等。這些書深受西方讀者的喜愛,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國猖獗,墨塞對社會前途陷入深深的懷疑與絕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從東西方宗教與哲學中尋求理想世界,《東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戲》(1943)正是這一時期追求與探索的結晶。
黑塞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于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著重在精神領域里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一個范例,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問題探討: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文章認為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贊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2、本文闡述“獲得教養的途徑——讀書”這一主題的整體思路是怎樣展開的?
第一段,簡說什么是“真正的修養”。作者把它界定為“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義”,同時指出它是一種努力的過程,修養無功利目的,讀書是終生任務。為下文張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論述閱讀杰作的作用。作者認為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再次強調讀書是為了完善自我,是為了使人生充實、高尚,有意義,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虛偽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進一步闡述通過閱讀經典作品獲得教養的必要性。作者以兒童閱讀的不同發展趨向為例,形象地介紹層次不同的兩類閱讀。一種是“多數缺少天賦的人”,他們把閱讀當成自然而無足輕重的事,只能閱讀低俗的文字。一種是“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風魔”的少數人,始終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們的閱讀過程就是心智成長的過程,他們面前的世界越來越寬廣,從“幼兒園”變成“城市和國家”,直到變成“全世界”,變成“天上的樂園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這樣的對比,再次強調為獲得教養而學習是精神的愉快,同時這種精神追求能不斷地進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閱讀體驗為例,認為經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復閱讀,可以不斷地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懂得“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地閱讀”,就越能看出每一個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獨特性,——而這種感悟的過程,正是獲得教養的途徑。
3、作者論述什么是真正的修養時認為真正的修養“目的不在于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你如何理解?
修養無功利目的,讀書是終生任務。黑塞說“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又說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這兩句話并不矛盾。真正的修養不存在功利的企圖,正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而“具體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說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或教養是生存的境界。
4、經典作品的作用為什么不同一般?為什么前輩學人總是提醒我們讀經典作品?
讀書學習,“讀什么?”是個基本問題。作者認為閱讀經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的途徑。通過閱讀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逐漸熟悉并掌握大師們的思想成果。經典既是民族與人類文化的結晶,也是語言藝術的典范,它代表一個時代人文和語文的頂峰。從獲得教養的目的出發,必須閱讀杰作。一個人在青少年時代所讀的書注定要影響他的一生,對他的人文素養構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決定他一生的審美追求。所以,人應當在學習的起始階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確立一生閱讀的方向。
(此問可進行延伸:每個時代都有不計其數的文學作品,為什么很多東西被淘汰,無法流傳?有些文學作品轟動一時,為什么才過了十來年就沒有人再提及?為什么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文學史?為什么每個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國的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和魯迅,俄羅斯的普希金、托爾斯泰,法國的司湯達、英國的莎士比亞、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等,他們的作品,不但在本國流傳,也產生了世界的影響,滋養了無數的人。)
5、為什么黑塞認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
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讀書是心靈的追求,這個追求必須有對文明的熱愛,有對知識的敬重。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誘惑,存在著輕視讀書的現象,而即使是熱愛學習的人,對讀書的作用也會有誤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別指出“為數甚多的年輕人”輕視讀書的傾向。)作者建議讀書應該從基礎閱讀開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時要提高閱讀的層次,因為讀流行文學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養。他認為一些人對閱讀杰作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是沒能正確認識讀書的目的,沒有認識到自我修養的追求,因而也不會發現杰作的價值。
6、黑塞認為“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杰作的價值”,你如何理解?
這句話闡述的是閱讀的態度。閱讀杰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到杰作的偉大的。
黑塞闡明了一個認識,即問題不僅在于多讀,更在于“愛的閱讀”、“敬重知識”和“心的教養”,——因為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教養,只有“用心”,閱讀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體的閱讀方法上,作者主張“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
7、對經典作品為什么要反復閱讀?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原因是什么呢?你有過這樣的閱讀體驗嗎?請同學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來談
學會讀書,懂得運用自己的經驗深入閱讀,融會貫通,就能發現經典作品的獨特魅力。而人的經驗不斷增長,閱讀不斷地深入,就能不斷地能從名著中有所發現,這就是所謂的“常讀常新”。如《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少年讀此書,可能僅僅為其中的情節人物所打動,而有了一定的修養和閱歷后,重讀此書,可能就會從歷史變遷、政治謀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讀了。其他如《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等,高中時代重讀,體會和少年時代已經大不一樣,而人生每個時期都能從中汲取營養,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語文師說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探究,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到今日,也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贊譽。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引導學生談談“尊師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2、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3、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
刻含義。
明確: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三、深入研讀
1、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并說明原因。
明確: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錯誤態度,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明確: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明確: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系,先后順序不能調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每個對比之后,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么意義?
明確:語調不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這是疑問語
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于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五、小結作業
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語文師說教案3
一、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1掌握“傳、師、從”等多義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于、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正確認識文中有關“尊師”與“重道”的觀點.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B、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二、教學重點
1學習第二段,掌握對比說理的方法.
2.準確把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與“道”的實際內涵.
3.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從“傳道”的高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斗爭精神.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點拔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啟發和點拔)
2.激疑,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啟學生思維,然后學生充分討論后明確。(如對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師”“道”問題的理解)
3.探究閱讀法(如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探究)
4.多媒體投影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疏通文中字詞句,整體把握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幻燈片放映)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日索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東,如是者數矣。
(節選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讓學生看過投影后進行翻譯,然后教師導入)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然而,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二、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幻燈片放映)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編為《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
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名字的傳說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么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征他們都要做人去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后,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后,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么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表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里。結果別人考中樂,他卻名落孫山。后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于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后,花前月下,二人閑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夸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后,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著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于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后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個新名字。
三、文體簡介
我們來看一下題目,師說是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呢?(提問學生)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捕蛇者說》,《愛蓮說》,《馬說》等。
四、朗讀課文
1、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根據書下注釋,讀準字音并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請全體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注意斷句,聲調等。
如: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譯全文
(一)翻譯:請一位同學將第一段翻譯一遍。
著重講解的字詞:
之—助詞,的;學者—求學的人;所以—用來……的;之—代詞,指道理;固—本來;師(之)—以……為師(意動用法);庸知—哪里,管、過問;無—不論,不分語法: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讓學生齊聲朗讀,加深印象。
(二)、其他幾段與第一段講解類同
第二段著重講解的字詞:
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恥—以……為恥;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讀—文句意思表達完畢叫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叫讀;小學—小的學習方面;族—類;不齒—不屑一顧;歟—語氣詞;
語法: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三、四段重點字詞
常—固定;攻—學習研究;已—罷了;通—普通
語法:被動句
不拘于時
介賓后置句
而恥學于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
(三)總結全文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六、知識歸納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古今異義
學者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小學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眾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于“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不必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3、一詞多義
道: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
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知: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于“的”。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
4、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后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后置句:
①而恥學于師。
②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師不必賢于弟子。
4.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分析第一段
1.提問;本段可分為幾層?概括每層大意。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前兩句為一層,總說教師的職責;三、四兩句承“解惑”,談從師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傳道”,談擇師的標準,即以“道”為師。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提問:本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本段運用了下定義、作結論的方法來說理。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
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環環相扣,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3.背誦第一段
第2段。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本段內容可分幾層,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查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眾人”進行對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板書〗結果
┌圣人眾人對比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小學而大遺(錯誤認識)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世大夫對比其智反不能及(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
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在,抒發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著眼點放在后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
①句是對“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著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為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3)背誦
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總結:“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說
韓愈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
“愛其子”與“于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語文師說教案4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先輩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韓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話中可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這種不怕時人恥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風氣,批駁錯誤觀點,建立新的師道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關于題目】
“說”——是一種有敘有議,以議為主的文體,是議論體裁的一種。
“師說”——即“說師”,解釋為“說說(議議)有關老師的問題”。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
【特色講解】
1、對比論證,正誤分明。本文第二段寫得很精彩,運用的三組對比:
(1)縱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猶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而恥學于師。
(2)自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小學;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大遺。
(3)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通過這三組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違背常理,而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引用論證,無可辯駁。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不僅比前文籠統的說“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會的圣人證明“學必有師”“有道即師”,這就把論敵置于無可爭辯的地步。
3、看似閑筆,實為論據。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數字,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說明寫作緣起,實際上遠非如此,韓愈是借對李蟠的夸贊:“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來再一次證明“學必有師”的重要性。
4、語言表達,氣勢飛動。韓愈的散文素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課堂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練習。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1.對下列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A。益:更。輒:就。犯:冒犯。
B.暇:空閑。挈挈:孤獨。而東:到東邊去。
C.仆:我。恒:常。幸:慶幸。
D.被:披。已:已經。吾子:我的兒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A。有,則嘩笑之,以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對“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僅僅(我)會遭到(世俗)責怪,也會因此使你受到非議。
B。不僅我會病的,你也會病的。
C。不僅見到他會生病,也會見到你病的。
D。不僅僅(他)會遭到(世俗)責怪,你也會遭到責怪。
【答案講解】
1。D2。AB3。A
語文師說教案5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及“古文運動”的文學常識。
2、讀懂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理解文義2、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領會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激疑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反復誦讀使學生理解文意,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一、導語
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但是,在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二、解題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圍,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之為韓昌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曾任吏部侍郎,后人又稱“韓吏部”。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傳頌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
四、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由于他對古文的倡導,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莊嚴宣言。
五、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注意讀音、句讀、語氣
六、學生自由朗讀請學生查字典疏通文字,并根據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要求能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七、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一人一段)其余學生傾聽,看看有沒有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并進行糾正,然后投影一起朗讀
八、再讀課文,整體把握,概括內容
第一段:闡述從師的道理
第二段:評述當時不從師的不良風氣。
第三段:以圣人為例,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由
九、研讀課文,深入理解字詞句含義
(1)請學生放聲朗讀,自由翻譯課文,提倡查工具書、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并求教于周圍同學
(3)最后將小組疑難問題記下準備向老師或全班同學質疑
十、課后作業
朗讀課文,結合語境,解釋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一)道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道理2、吾師道也道理3、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5、余嘉其能行古道風尚
(二)無
1、無貴無賤無論2、圣人無常師沒有
(三)詞類活用
1吾從而師之以——為師,意動2而恥學于師以——為恥,意動
3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動詞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詞
第二課時
本課重點是歸納積累實詞、虛詞用法,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檢查朗讀、作業情況二、學生呈現疑難問題
三、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朗讀、討論、釋疑、翻譯,并歸納整理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和特殊句式歸納: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必有師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4)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例如: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5)特殊句式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賓語前置,“之”為提賓標志
b、不拘于時,學于余。介賓短語后置被動句式
四、研習課文
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探究,分析歸納,邊講邊投影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思考:(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
3、分析第3段:
思考: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思考: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四、根據以上內容層次的分析,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五、作業
1、歸納整理
2、朗讀背誦
語文師說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為什么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范圍,“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說關于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布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么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么?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作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于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后得分,宣布比賽結果。
2、布置課外練習。
語文師說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4、掌握重要字詞及古今異義詞,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多媒體展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作者簡介及背景: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于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來抨擊恥于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憎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唐代實用散文的基礎。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四、朗讀正字音。
五、提問: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及分論點?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請同學嘗試翻譯并加以指點,指出重點詞句。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圣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圣人相比相差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為羞恥。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眾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他們自己呢,卻以從師學習為恥,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我看不出他們有什么明智的呢。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如有人稱人家為老師,稱自己為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么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于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為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不如他們。難道值得奇怪嗎?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后,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這樣罷。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文言知識積累
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傳授,講授
2.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讀,通逗”,閱讀中的斷句
一詞多義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作“專門技藝人”講)
③吾師道也:(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⑤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⑥則恥師:(動詞拜師)
⑦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⑧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隊)
【之】
①擇師而教之:(代詞,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詞,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些”、“那些”)
③古之學者:(結構助詞,表示修飾或領屬關系,譯為“的”)
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名詞性的中心語之間,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獨立性”。因為“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謂之間的,即“之”后必是動詞;而兩個“所存”是“所詞短語”,“所詞短語”都是名詞性的。)
⑤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
⑥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助詞,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人稱代詞,他)
②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指示代詞,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人稱代詞,他們)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稱代詞,他們的)
⑤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表猜測,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稱代詞,他們的)
⑦其可怪也歟:(語氣副詞,表感嘆,多么)
【惑】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疑難問題)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涂)
【道】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風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詞,道路、途徑)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助詞,表推測,吧)
②生乎吾前:(介詞,表時間,在)
③固先乎吾:(介詞,表比較,比)
【于】
①恥學于師:(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在)
③于其身也:(介詞,表示對象,對,對于)
④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詞,表示比較,比)
⑤不拘于時:(介詞,表示被動,受,被)
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2.吾從而師之: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3.吾師道也:師,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4.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下,名詞活用作動詞: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詞作名詞,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則恥師焉: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7.小學而大遺: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見其明也:明,形容詞作名詞,高明。
9.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卑、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盛:勢盛位高的人
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古:求學的人今: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古:用來……的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3.吾從而師之---從而----古:跟隨并且今:表目的或結果,是連詞
4.無貴無賤---無---古:不論;不分今:沒有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古:風氣今:道理
6.句讀之不知---讀---古: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今:看著文字發出聲音,讀dú
7.小學而大遺---小學----古:小的方面今:泛指低等教育場所
8.圣人無常師---常---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著、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漢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統稱
11.今之眾人---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數人
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詞結構后置
學于余
恥學于師
不必賢于弟子
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其可怪也歟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則曰-省略句
②.不拘于時-被動
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所字結構
第1段
提出中心論題,并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然后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接著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最后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針砭時弊張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圣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3段
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視師道的事跡,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圣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并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圣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圣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第4段
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不拘于時”的“時”指“恥學于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古道”指“從師而問”,以“聞道”在先者為師的優良學風。從而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七、本文語言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旦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與《捕蛇者說》比較,指出它們運用的對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討論)
從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種人進行并列對比的,而《捕蛇者說》是用一種情況反復對比:1.以劇毒之蛇與愿以捕蛇抵賦的人之多相比;2.以蔣氏一家三代的遭遇與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蔣氏一歲犯死者兩次,其余時間則熙熙而樂,與鄉人每天擔驚受怕相比。
八本課小結。
九布置作業。
語文師說教案8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1、導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師說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①文章要像先秦兩漢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②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憘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中心論點)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怎么樣)(以什么人為師)
4、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2、講讀第二段
①生讀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語文師說教案9
【教學目標】
分析《師說》一文所闡述的基本觀點。學習文章正反對比,有破有立的論說方法。掌握文言實詞“師、傳、受、惑、賤、圣、愚、足、攻、經”的意義和用法。
【知識講解】
一、關于作者
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上,他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論證嚴密,氣勢磅礴。
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后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韓愈的思想淵源于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并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學主張與創作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并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志、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于《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后敘》,融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清河張君墓志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貞曜先生墓志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銘中,韓愈也有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于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他善于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茍”(《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并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后世有一定影響。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后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但也帶來了講才學、發議論、追求險怪等不良風氣。尤其是以議論為詩,甚至通篇議論,把詩歌寫成押韻的理論,對宋代以后的詩歌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字、詞、句式解說
1、古今異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用來……的。”今作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吾從而師之(“從而”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作連詞的“從而”。從,跟隨;而,而且)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無論。今常用義為:沒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風尚。今常用義為:道路,道德,說)
今之眾人(眾人: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許多人)
句讀之不知(讀: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今常用義為:看著文字發出聲,讀dú)
蘇教版語文高一年級《師說》教學設計之十四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的原因。”今常用作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小學而大遺(小學:在小的方面學習。今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不必:不一定。今義為:用不著,不需要)
如是而已(是:這,此。今常用作判斷詞)
2、通假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讀shòu)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讀fǒu)
3、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動詞
吾師道也(名詞“師”帶賓語“道”,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復”中“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充當“或”的謂語,用作動詞:從師)
不恥相師(名詞“師”表自動:學習)
②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由一般只連接動詞不連接名詞的“而”與動詞“從”連接,用作意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帶賓語“學于師”,用作意動:以……為恥。下文“則恥相師”中“恥”同此)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聘(名詞“師”帶賓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用作意動:以……為師)
③形容詞用作名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放在動詞“解”之后充當賓語,用作名詞:疑
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處于主語的位置上,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圣”、“愚”處于賓語的位置上,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容詞“卑”作省略了的介詞“以”的賓語,用作名詞:卑賤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則足羞”,是“以位卑者為師足羞”的意思。形容詞“盛”作省略了的介詞“以”的賓語,用作名詞:勢盛位高的人。“官盛則近諛”是“以官盛者為師近諛”的意思)
4、一詞多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名詞。下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而不從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猶且從師而問焉”、“而恥學于師”、“擇師而教之”、“彼童子之師”、“曰師曰弟子云者”、“圣人無常師”、“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中“師”同此)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下文“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中“師”同此)
吾師道也(學習,動詞。下文“不恥相師”中“師”同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動詞。下文“則恥師焉”、“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中“師”同此)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疑難問題,名詞。下文“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中“惑”同此)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形容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理,名詞。下文“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師道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傳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聞道有先后”中“道”同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名詞。下文“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中“道”同此)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名詞)
孰能無惑(沒有,動詞。下文“圣人無常師”中“無”同此)
無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論,連詞)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詞。下文“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圣中加著重號“圣”、“愚”同此)
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愚蠢。形容詞)
5、句式
①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此句判斷格式為:“……者,……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此句判斷格式為:“……也”)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②被動句
不拘于時(用“于”介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時”,表示被動,“于”相當于“被”)
③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讀”、“惑”分別是“不知”、“不解”的賓語,其均借助“之”字提前。這里的“之”,是賓語提前的一個標志)
④介詞結構后置
而恥學于師
不拘于時,學于余(“于師”、“于余”均放在動詞“學”后作補語,“于”相當于“向”)
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詞“賢”后面作補語,“于”相當于“比”)
三、內容分析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教師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師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擇師的標準:“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當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三個對比對比作者的議論和抒情
正確的態度錯誤的態度
論據(一)(縱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這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論據(二)(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句讀之不知,……師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之不解……不(師)焉。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論據(三)(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鳴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與文章總論點的關系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發總論點
第三段:舉歷史名人為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
舉孔子的行動和言論來闡明道理,寥寥數語,卻又說得具體,有說明力。
第四段:贊揚李蟠“能行古道”,說明作《師說》的原因,又一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
本文的許多觀點在當時富有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借鑒作用,這些觀點是:
1、老師要教書,又要育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掌握知識的,要從師學習。(“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3、能者為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這些思想富有進步性。課文中也有些說法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1、傳道的“道”,為封建倫理道德。傳道的目的是維護封建秩序。
2、文中還是流露出看不起“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思想。
語文師說教案10
一、導入新課
儒家經典《論語》中有句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表現了被后人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虛心好學的精神。可以說從師學習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中唐時期的大文學家韓愈在他的文章《師說》中就為我們深刻探討了這一話題。
初中階段我們已經學過柳宗元《捕蛇者說》、韓愈《馬說》、周敦頤《愛蓮說》等帶“說”的文章,那么“說”這種文體有何特點呢?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問:大家通過預習,誰來回答一下,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
二、師生朗讀,涵詠其中
(1)教師示范朗讀、背誦
(2)學生自讀(2分鐘。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讀出語氣和語勢。)
(3)學生代表朗讀,師生共同糾正(3人,每人一段)
(4)教師領讀,學生感悟。
(5)學生代表朗讀(還是原來的三名同學)
(6)學生齊讀課文
初步感知:概括每段主要內容
(一)總論從師的道理(正面陳述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標準)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正反對比論證)
(三)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舉例論證)
(四)說明寫作原因
三、第一段(正面陳述)
(一)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
解決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二)通過朗讀,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2)概述教師職責和任務: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表明從師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終不解矣。
(4)提出擇師標準和原則: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四、第二段(正反對比論證)
本段以感嘆發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
(一)此段與上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解決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二)第二段三組對比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擇師教子,自身恥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五、寫作動機(韓愈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呢?)
介紹作家作品及創作背景
課文最后一段鼓勵李蟠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監博士時寫的。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監。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以及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
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做《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六、課外拓展
1、韓愈強調的“師”和今人有何不同?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的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2、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有何局限性?
對教師職責的明確規定/擇師的態度和標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
(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
局限性:學的是“六藝經傳”,習得是儒家之“道”
七、熟讀課文,力爭背誦。
完成課時作業
語文師說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他關于教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他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他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他、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他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他在文中闡述了教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教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他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指正。
語文師說教案12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
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說》。
二、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
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疏通文字,并根據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
(2)請學生統計本課的生難字詞,并注音解釋,可將有關的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將自己整理的內容寫出,然后全班同學一起訂正、補充。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請學生自由翻譯課文,要放聲翻譯,提倡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以求教于周圍同學,最后全班統一討論
請同學向全班學生和老師詢疑問難,教師或引導學生回答,或親自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教師范讀課文。
(說明: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誦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
語文師說教案13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學生自主探究;多媒體輔助。
【課時分配】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并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于議論,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òu) 諛(yú) 經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第1段
(一)朗讀:齊讀;單讀。
(二)學生根據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為三層,學生分A、B、C三組,每組一層。然后每組推舉代表,向大家翻譯課文。
(三)總結本段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異義
學者:古-求學的人;今-在學問上有較高造詣的人。
無:古-無論;今-沒有。
眾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詞多義
之: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從而師之
④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所以:
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③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② 吾師道也
③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之,倒裝標志
作《師說》以貽之:之,代詞
②其:
其為惑也: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其,副詞,表推測
于其身也: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于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②“師道”指什么?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結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愛其子
于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 “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總結:“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 說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
“愛其子”與“于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四、寫作特點
1.有破有立 2.對比論證
《師說》教案教學設計25
課題 師說 韓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師手記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學生可能行為預見及對策等)
一、檢查作業。
二、誦讀第3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借助注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
3.教師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5.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1)“圣人無常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6.齊誦一遍。
背誦線索提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圣人從師,今眾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寫作緣由。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官學)任教。當時的社會是怎樣一副樣子呢?門閥制度下,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的很直白: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古語有云:“經師易尋,人師難覓。”所以說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文章正是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讓我們千百年后依然能通過文字發現“百代宗師”韓愈那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
明確: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
(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
(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
(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
⊙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連用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有如“連珠“。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著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著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四.練習鞏固——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一寫馬的對聯:
馬籠籠馬馬籠松,籠松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松”、“籠松”,“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后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白馬寺里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復、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專門技藝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姓——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學習、效法——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或師焉,或不焉
以……為師,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如: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五、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系。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局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于這些,應適當指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作業布置
⒈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⒉熟練背誦全文。
語文師說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為什么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范圍,“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說關于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布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么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么?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作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于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后得分,宣布比賽結果。
2、布置課外練習。
語文師說教案15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2、掌握、積累文言文常用實詞和虛詞,熟記文中通假字,進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標:
1、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明確結構。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
情意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掌握、積累文言文中常用實詞和虛詞;
2、疏通文意;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2、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
課外作業
1、結合注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并熟讀成誦。
2、整理課后習題。
3、完成《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授課主要內容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用《論語》中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一: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1、文學常識簡介:(學生答,教師補充)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2、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出示學習目標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
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
學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進而疏通文意。
在預習的基礎上讀通課文,讀準字詞。
1、疏通文意,掌握實詞與虛詞。
2、幫助學生歸納:
A:一詞多義
B: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C: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找出課文中出現的師,并說說它的不同含義: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語文師說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韓愈師說的教案11-02
語文背誦篇目:韓愈《師說》11-09
師說教案模板集合10篇02-27
師說教案模板合集5篇02-15
師說教案錦集九篇02-15
師說教案合集七篇01-25
師說教案匯編七篇02-12
有關師說教案匯總八篇02-09
師說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2-08
中學語文課文《師說》結構分析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