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科學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磁鐵的一些基本特性,產(chǎn)生繼續(xù)探索的欲望。
2、愿意記錄實驗結(jié)果并與同伴交流。
3、初步了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幼兒食品)自己認為能被磁鐵吸住的各種物品2、磁鐵記錄板、紙、筆3、教師準備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鐵夾、鐵釘、回形針、圖釘?shù)取?/p>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紙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介紹自己準備的材料。
師:剛才,我們在玩磁鐵的時候發(fā)現(xiàn)磁鐵能使紙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呀!小朋友們都找來了許多認為可以被磁鐵吸住的東西,請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逐個介紹。
三、做實驗并記錄實驗結(jié)果。
這些東西真的能被磁鐵吸住嗎?等一會兒你們來試試。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試過自己準備的東西后,也可以試試老師準備的東西,別忘了把你做的每個實驗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他們的表現(xiàn)表達,如請幼兒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怎樣記錄的,有的孩子畫“o”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畫“x”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
四、交流實驗結(jié)果。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并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老師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擺在桌子上,并告訴幼兒,這些東西都是金屬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讓幼兒運用磁鐵的作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如:幫“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針;幫“媽媽(媽媽食品)”取瓶中的圖釘;玩“釣魚”游戲等,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基本特性。
六、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尋找磁鐵的朋友,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師:做了那么多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易拉罐、圖釘、鎖、剪刀、回形針等都是磁鐵的朋友,都能被磁鐵吸住。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是磁鐵的朋友呢?那些東西里用到了磁鐵?磁鐵在這些東西中是做什么用呢?
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jié)談話。
科學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掌聲、文靜、姿勢、情況、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
3.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4.抄寫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點評:第四條是知識積累方面的,應該寫在第一條的后面。還少一條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最好再單獨寫出來,這樣更明確。可以是:進一步感受愛心,努力奉獻愛心)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及兩次掌聲的含義。(點評:把“把握課文內(nèi)容”改為“了解課文內(nèi)容”更符合年段要求,不然要求就高了,學生不容易達到,再說“把握課文內(nèi)容”也不是本課的重點。如果把它當成重點,就會影響更主要的任務)
2.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語渲染,啟動情感
同學們,剛才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老師們表示了歡迎,生活中你接受過別人給你的掌聲嗎(結(jié)合生活體驗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掌聲》,齊讀課題。文中的“掌聲”是送給誰的?(點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課題,喚起對本課學習內(nèi)容的相關體驗。方法一般,但比較實用。最后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直指本文主要人物)
二、整體感知,體驗情感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英子是個什么樣的小姑娘?
2.學習生字詞:
(1)指讀生詞,小老師領讀。
(2)理解“猶豫”和“憂郁”的意思。總結(jié)解詞的'方法。
(3)多音字組詞“落”、“調(diào)”。
3.說說英子是個怎樣的小姑娘?
三、品賞朗讀.領悟情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憂郁”
(出示第一自然段)請結(jié)合第一自然段中的詞句談談英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當學生說到“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時,
(1)理解“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應該怎么讀?
(2)想象一下當時同學們在干什么,引讀“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點評:想象體驗英子此時的心情,為進一步理解英子性格的后來的變化做鋪墊。請注意:想象體驗是閱讀的一種方法,也是走進文本的一條途徑)
(3)英子的內(nèi)心會是怎樣的?體會著她的內(nèi)心感受讀這個句子。
2.當同學們說到“上課前她總是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時,她為什么這樣做?加重“早早地”和“最后一個”。
3.當學生說到“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時,理解“小兒麻痹癥”。
4.兩個“總是”說明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5.英子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生活著,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xiàn)英子是一個什么樣小姑娘。到文中去找一找。(點評:應點出到第四自然段中去找,不然太費時)
生齊說:憂郁(教師板書)。(點評:理解英子憂郁的心情,采用了兩種走進文本的方式:一是抓住重點詞語,即品評;二是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不過重點詞語抓得稍多一些,可以再有所取舍)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開朗”
過渡:通過朗讀大家知道了這是一個憂郁的小姑娘,大家繼續(xù)讀課文,看看她還是個怎樣的小姑娘?
(出示第四自然段)“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lián)歡會上,還讓同學教她跳舞。”
她還是一個憂郁的孩子嗎?那她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開朗(教師板書)
師指黑板:一對反義詞出現(xiàn)在同一個孩子身上,你對這件事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嗎?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準備:
1、各小組預備一些沒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葉。
2、各組不同顏色的同種葉數(shù)片。
3、學生描畫葉片大小的方格紙。
教學活動設計:
一、葉的顏色的觀察
1、談話引入,上節(jié)課中,我們對葉已經(jīng)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問你葉是什么顏色的,你該怎么回答?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學生觀察說說自己預備的葉,有哪些顏色?
4、讓學生按顏色的變化給葉排排順序。
5、小組代表,出示各組的排列情況并說說排列的依據(jù)。
6、再次設問:如果有人問你葉是什么顏色的,你該怎么回答?
二、葉的形狀觀察
1、葉的顏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們的形狀相同嗎?
2、學生觀察,說說自己小組有哪些形狀的葉?
3、小組嘗試根據(jù)形狀給自己的葉分類。
4、小組代表介紹自己小組的.分類情況。
三、葉的大小觀察
1、(承前)讓學生將其中一種形狀的葉按大小順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問題,設問:大小相近的葉用什么方法來比較大小呢?
3、各小組研究探討。
4、學生交流各組的方案。
5、教師總結(jié)比較葉大小的方法,適時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學生描一描,試一試。
四、作業(yè)
用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葉拼一幅圖畫。
科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認識物體的運動、物體運動的測量等兩課。物體的運動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幾種運動方式,會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物體運動的測量要求學生會測量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會計算物體平動的速度,會進行有關汽車、火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計算。還要求了解我國鐵路發(fā)展的一些情況,比如我國鐵路的發(fā)展史,旅客列車現(xiàn)在的速度等。
本單元計授2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物體的運動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1~56頁。
教學目標:會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知道幾種常見的運動方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板書 物體的運動
2、吟誦導語
陀螺轉(zhuǎn)轉(zhuǎn),秋千蕩蕩,雪橇滑滑,大家玩得多歡暢。
動和靜,快和慢,如何去判斷,怎樣來測量?
3、物體運動簡介:物體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鳥在天空飛,魚在水里游,車輪轉(zhuǎn)動,日月運行,有的物體運動方式簡單,有的物體運動方式復雜。我們怎樣知道物體是否在運動呢?比如你坐在火車上,看見旁邊的一列火車在動,你可能一開始還確定不了究竟哪列火車在動。又比如你看到月亮在云朵間走得很急,有時甚至是向東走的,這是真的嗎?要弄清真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物體的運動”。(板書:物體的運動)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你走在馬路上,汽車擦身而過,你會感覺到“汽車真快”,蝸牛慢慢爬上墻壁,你會替它著急,我們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呢?
2、活動1 物體的運動(參看第53頁圖)
你見過這些情景嗎?圖中的物體都有一個共同點,位置在不斷變化。位置在不斷變化的物體就是在運動。
3、觀察撐桿跳高運動員在跳高過程中的位置變化(第54頁圖)。
4、活動2 物體的運動方式
常見物體運動方式有平動、轉(zhuǎn)動、振動等。
舉例:輪船航行、運動員賽跑等是平動;機器、車輛輪子等的運動是轉(zhuǎn)動;鐘擺、秋千等的運動是擺動或振動。(鼓勵學生例舉生活中見到的運動的例子)
5、填表(第56頁)
6、活動3 做各種方式的運動(參照第56頁材料圖,用圖中材料做平動、轉(zhuǎn)動、振動等)
三、小結(jié)
四、作業(yè)
觀察一個運動過程,并描述出來,說說物體的位置變化(如運動的悠悠球、行進中的自行車等)。
第二課時 物體運動的測量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57~61頁。
教學目標:會測量平動物體的運動速度,會進行有關速度、時間、路程的計算,初步了解我國鐵路的發(fā)展歷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公里上的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奔流不息,鐵路上列車鳴笛飛駛。自行車和摩托車比,摩托車快得多。但摩托車究竟有多快呢?本節(jié)我們就要探究一個問題:物體運動的測量。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怎樣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
2、活動1 小車有多快?(參看第58~59頁內(nèi)容)
3、活動2 比比誰跑得快
在操場上量出50米的`路程,記錄每個同學跑完50米所用的時間,再計算出每個同學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4、速度的引出 經(jīng)過同樣的路程,用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得越快,運動的快慢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來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越高,運動就越快。(根據(jù)活動2的記錄找出跑得最快的同學,計算出他的速度,并總結(jié)速度計算公式)
5、速度計算公式:速度=路程÷時間 速度的單位是“米/秒”或“千米/小時”等,分別讀作“米每秒”和“千米每小時”等。
6、拓展 列車現(xiàn)在在哪里?(參看第60~61頁圖表,分別計算出列車到達長沙、武漢、鄭州等的大致時間)
①先計算出T16次列車平均每分鐘行駛多遠,再計算出火車到各站的時間。
2294÷1326≈1.730(千米/分)
707÷1.730=409(分)=6時49分
16:52+6時49分=23:41
1069÷1.730=618(分)=10時18分
16:52+10時18分=27:10(即次日3:10)
1605÷1.730=928(分)=15時28分
16:52+15時28分=32:20(即次日8:20)
②填表(把計算出的時刻填入下表)
T16次列車到站時刻表
站名 廣州 長沙 武漢 鄭州 北京
路程(千米) 0 707 1069 1605 2294
到站時刻 16:52 23:41 次日3:10 次日8:20 次日14:58
根據(jù)這個表即可判斷列車任何時刻的大致位置。比如中午12:00時,列車在鄭州與北京之間。
7、資料(上網(wǎng)查看) 我國鐵路的發(fā)展
鐵路被稱為國民經(jīng)濟的“大動脈”。1997年以來,我國鐵路連續(xù)進行了5次提速。目前我國的旅客列車時速已經(jīng)達到了每小時160千米,中國鐵路正大踏步走向現(xiàn)代化。
三、小結(jié)
四、作業(yè)
根據(jù)T16次列車到站時刻表判斷晚上12:00T16次列車的大致位置。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gòu)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廣泛,種類繁多。
過程與方法:
能借助顯微鏡這種觀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夠認真細致觀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夠用圖表現(xiàn)出自己觀察到的水滴里的幾種常見微生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
體驗到探索生命奧秘的快樂與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放大鏡、顯微鏡、水樣、玻片、抹布等、觀察水樣
2、技能準備:課前簡單培訓制作玻片標本的注意點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準備的水樣
(1)學生觀察水樣
(2)學生匯報:觀察燒杯里的水,你觀察到水里有什么?這些結(jié)果你是用什么觀察到的?
(3)討論: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呢?還有沒有可能有其它的東西?
(4)談話:怎么才能知道這杯水里有沒有我們剛才說的細菌等這些東西?
(引導學生明白要想觀察極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體要借助工具——顯微鏡)
二、引導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gòu)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組領取)
(1)談話:既然我們想借助顯微鏡來做進一步的觀察,下面就先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gòu)造。
目鏡(對著眼睛) 物鏡(對著標本) 載物臺(放置標本)
反光鏡(反射光線、照亮標本) 調(diào)節(jié)螺旋(調(diào)節(jié)焦距、看清標本)
鏡臂 通光孔 鏡座
(2)教師講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強調(diào)
①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②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③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④輕拿輕放。
三、組織學生借助顯微鏡觀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導觀察教師準備好的水樣標本
①談話:顯微鏡下,水滴里到底會有什么?讓我們一起細心、耐心、認真地來觀察一滴水,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畫在活動記錄上。
②學生分組觀察。
(在學生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巡視)
③匯報交流:你觀察到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匯報時學生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展示觀察記錄,并用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認識生活周圍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組制作小組采集水樣觀察玻片
②自主觀察
③匯報交流:說說自己小組采集的水樣中有什么
(3)教師小結(jié):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jié)構(gòu)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gòu)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4)認識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體展示水中各種常見微生物
四、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認識微生物的相關知識
(1)學生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談話: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誰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嗎?
②學生閱讀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問:通過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認識微生物的種類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體展示在各種環(huán)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從適當?shù)那榫爸邪l(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2)能向大家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2.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
(2)知道水資源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類中的應用。
(3)知道常用的節(jié)水措施。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欣賞大自然中美麗的水體,產(chǎn)生喜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意識到水資源的`缺乏,我們應該保護它。
(3)體驗缺水的痛苦和節(jié)水好處。
(4)養(yǎng)成節(jié)水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1.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
(1)觀察地球儀,認識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師生共同欣賞自然界中美麗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麗。
2.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淡水資源的缺乏。
(1)盡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數(shù)被水覆蓋著,但這些水中絕大部分是海水,真正與我們生產(chǎn)、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卻很少、很少。
(2)模擬感知地球上的水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P32頁。
學生分組操作。
3.引導學生討論淡水的用途。
(1)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充分發(fā)表意見。
(2)教師介紹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師生小結(jié):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先分組討論發(fā)言,形成一個小組意見,寫在紙上,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向全班發(fā)言,最后把各小組的內(nèi)容張貼在教室內(nèi)的墻上。
4.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浪費水現(xiàn)象,提出節(jié)水措施。
(1)師生討論。
(2)老師補充介紹農(nóng)業(yè)、工業(yè)等高科技節(jié)水技術。
(三)作業(yè):想象,如果沒有水了,將會怎么樣?
科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七色光》安排了兩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現(xiàn)象(包括分解陽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濾光實驗。
探究日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先由學生聯(lián)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顏色和成因,引導學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過陀螺的旋轉(zhuǎn)做色散的逆實驗--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學原理。時間許可的話,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觀察并思考“顏色的排列順序、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看到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問題,以求觀察與研究的結(jié)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做光的色散實驗,知道光能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能對此進行觀察研究;
2、使學生學會做光的合成實驗,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學生認識色光可以被過濾掉,感受濾光紙下的神氣世界,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愛好,并能從中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
教學準備:
手電筒、鏡子、硬幣,水盆(裝水)、陀螺(涂上七種顏色的圓形紙片)、紅、黃、藍3色玻璃紙和白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牛頓與七色光的故事
1、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27頁的“牛頓和七色光”材料,仔細觀察兩幅插圖。
思考:大家讀懂了什么?說說這兩幅圖各表示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內(nèi)容?
2、組織交流。
二、做彩虹光影實驗
1、師: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會看到彩虹,誰能說說彩虹是怎樣形成的?(空中的水氣反射陽光)它有幾種顏色組成?
2、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3、師:你們能制造出一個彩虹嗎?
4、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介紹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鏡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幣抵住鏡片,以免滑動,把一張白紙斜立在鏡子前方,用手電筒對著鏡子照射,調(diào)整鏡子和手電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紙(或墻上)發(fā)現(xiàn)彩虹光影。
5、學生制造彩虹活動。
6、學生匯報活動情況。
7、師: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里看到過類似現(xiàn)象?
(晴朗的白天,噴泉旁邊的水霧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無風的日子里背對太陽,用噴霧器朝空中噴水,將會在水霧中看見一道彩虹。)
三、玩陀螺
1、制作陀螺。
學生上課前能夠帶來現(xiàn)成的陀螺最好。如果沒有現(xiàn)成陀螺,教師分發(fā)準備好的圓形紙片(稍硬些)等材料,讓學生裝在鉛筆上,指導學生制成一個簡易陀螺。
2、指導學生猜測:陀螺旋轉(zhuǎn)后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
3、學生活動:旋轉(zhuǎn)陀螺并進行觀察,填寫好實驗記錄。
4、師生討論。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實驗。
5、拓展思考:陀螺旋轉(zhuǎn)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白色光合成的效果?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托班科學教案認識紅色綠色11-03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關于科學教案03-28
科學教案模板03-25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優(yōu)秀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