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提现秒到账,pg比特淘金大奖多少钱,pg人鱼公主实用技巧大全,充钱的捕鱼游戏

眾數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16 09:27:57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眾數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眾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眾數教學反思15篇

眾數教學反思1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是三種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在使用教材時,我對教材使用了如下處理:把兩個內容在一個課時上完,創設了一個用月平均工資來反映超市員工月收入水平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眾數和中位數產生的必要性,讓知識的產生聯系生活實際的需要。在探究新知部分,我拋給了學生一個思考題:你覺得用月平均工資來反映超市員工的月工資水平合適嗎?如何表述這個超市員工的月工資水平呢?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在此基礎上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怎么求中位數和眾數。緊接著通過三組練習題,讓學生了解到特殊情況下中位數和眾數的求法。最后一個環節就是鞏固運用,通過生活中的中位數和眾數運用的知識,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最后我設計了生活中一個常見的記分法則的題,讓學生了解到,三種統計量各有利弊,生活中要靈活選擇統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

  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我能感覺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求知欲望強烈,能聯系生活來理解中位數和眾數,效果比較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我自己也能感覺得到,由于時間的問題,最后一個練習題沒有達到我預設的效果,我沒有去挖掘這個題更深層次的意義,如果花兩分鐘,讓學生了解到,為什么不選用平均數?為什么不選用眾數或者中位數?而要選用這種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再求其他評委的平均分作為選手的最后得分呢?那么效果會更好。

眾數教學反思2

  關于眾數的教學,是小學數學中一個新增的教學內容,也是大家公認的難教的一個內容。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眾數,這部分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圍繞“李阿姨應該選擇哪家公司”展開討論,使學生在提出問題、觀察和處理數據、做出決策的過程中,認識另一種統計量——眾數。在理解眾數的意義和作用的同時,初步體會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并能根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做出決策。

  本教學設計突出了以下方面:

  一是把眾數放在有意義的現實情境中學習。眾數是在現實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學習的統計量。因此,眾數的學習不能也不應該脫離現實情境。在本節課中,李阿姨應聘、我給鞋店當參謀、體育運動訓練等現實情境都為學生認識、理解和運用眾數取了極好的促進作用。有了這些典型的現實情境作支撐,學生就能自然感受到學習眾數有趣而且有用。

  二是把眾數放在新舊知識的對比中學習。在認識眾數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平均數和中位數。在新課的引入中,教師巧妙地利用平均數制造沖突;在新課的學習中,教師注重了對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數學意義和統計意義的比較;在新課的練習中,教師強化了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運用。

  三是把眾數放在學生自主活動中學習。在這一教學設計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學生能以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開展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眾數教學反思3

  教材分析:

  “眾數”是新課程增加的內容,它既是一個教學難點又是一個教學盲點。眾數是在學生學習了統計初步知識和“平均數”“中位數”的基礎上,而安排的第三種統計量的學習。眾數在以前的教材中沒有出現過,對我們教師來說都是新知識。它在統計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通過班級選拔人數參加集體舞比賽,發現參賽選手身高是多少厘米比較合適,從而抽象出眾數的概念,讓學生在實際的情景中體會眾數的實際意義,知道眾數是代表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或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它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組數據的基本情況。

  學情分析:

  眾數是在學生學習了統計初步知識和“平均數”“中位數”的基礎上,而安排的第三種統計量的學習。眾數在以前的教材中沒有出現過,對

  我們教師來說都是新知識。它在統計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知道眾數的含義,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聯系和區別,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統計量。

  3、經歷數據的分析和對事物進行簡單預測并做出決策的過程,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據分析能力和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眾數的意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教學過程:

  情境一:

  小范應聘記

  師生共同觀看小范應聘過程。

  師:你能幫小范算算該公司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嗎?趙經理是不是忽悠了小范呢?

  學生計算后匯報(平均工資沒錯是2500)

  師:那問題出在那里呢?(小組討論)

  預設:

  生1:這個公司只有總工程師和工程師的工資比平均工資高,所以用平均數來代表他們公司的工資水平不合適。

  生2:用中位數來代表他們公司的工資水平比較合適。

  生3:用1200來代表工資整體水平比較合適,因為拿1200的人最多。

  分析:合理利用學生身邊的事例引入新知的學習,一方面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充分感受所學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初步感受眾數產生的必要性。

  情境二

  五(2)班要選10名同學組隊參加集體舞比賽。下面是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32,1.33,1.44,1.45,1.46,1.46,1.47,

  1.47,1.48,1.48,1.49,1.50,1.51,1.52,

  1.52,1.52,1.52,1.52,1.52,1.52,

  根據以上數據,你認為參賽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學生小組合作。根據學生匯報,教師小結。從審美角度以及隊伍整齊觀點來看應以眾數1.52為標準選擇隊員身高會比較均勻。

  分析:本環節通過小組活動給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使他們在思考,探究,討論。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實際問題中體會三個

  統記量的區別和他們各自的適用限度,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感受和體會數學中美的因素。

  師:根據以上數據,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說說你是怎樣考慮的?

  生1:我算出平均數是1.475,身高接近1.475米的比較合適。所以,我認為應該選擇他們身高的平均數。根據這個平均數去挑選比較合適。

  生2:我覺得還可以根據哪個數來選擇隊員?

  師:嗯,那你們覺得還可以根據哪個數來選擇隊員?

  生2:中位數。

  師:哦,是嗎?那么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幾?

  生3:中位數是(1.48+1.49)÷2=1.485米,只要身高接近1.485米的比較合適。

  師:根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1.485米,應該選擇哪10名隊員呢?他們之間最高的與最矮的隊員身高差是多少?

  生4:應該選擇1.46米到1.52米。他們身高差是:0.06米。

  生5:我覺得這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都不是很好。我發現有七名同學的身高是一樣的。都是1.52米。如果根據身高接近是1.52米的來選擇隊員的,那

  么,應該選擇1.49米到1.52米之間。這樣最高的.隊員與最矮隊員的身高差就是:0.03米。這樣選出來的隊員身高就更均勻些。做操時會更整齊、好看

  些。

  師:你們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生齊:有道理。

  師:老師也覺得他分析的很對。事實上,仔細觀察這組數據,我會發現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我們把這個數給它起個名字叫這組數據的眾數。

  分析:本環節教學時,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組織學生交流,使他們在思考,探究,討論。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實際問題中體會三個統

  計量的區別和他們各自的適用范圍,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感受和體會數學中美的因素不斷探索,使學生感受眾數的意義。使學生真正

  感受到眾數所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循序漸進,尊重學生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大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情境三:

  1、五(1)班全體同學左眼視力情況如下:

  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

  4.8 5.0 4.5 5.1 4.9 5.1 4.7 5.0 4.8 5.1

  5.0 4.8 4.9 5.1 4.5 5.1 4.6 5.1 4.7 5.1

  5.0 5.1 5.1 4.9 5.0 5.1 5.2 5.1 4.6 5.0

  (1) 根據上面的數據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2) 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各是多少?

  (3) 你認為用那一個數據代表全班同學視力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

  (4) 視力在4.9及以下為近視,五(1)班同學左眼的視力如何?你對他們有什么建議?

  2、國家隊要從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參加2012年奧運會,在選拔賽上,兩人各打十發子彈,成績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 甲乙成績的平均數、眾數分別是多少?

  (2) 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么?

  3、西安2011年4月1日—10日空氣污染指數如下表:

眾數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課堂非常豪放,非常輕松,富有生機。整節課至始至終老師都不包辦,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

  首先,我把課題更改為《尋找數據的代表》,而不是直接寫成《眾數》。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和聽課老師都有新鮮感,有強烈的未知欲望。第二也能充分體現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不但要學習眾數,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根據不同的數據特點和實際需要尋找不同的數據代表。所以,本人認為把課題更改為《尋找數據的代表》還是挺好的。

  第二,導入課題體現新課程要求。我是設計學生熟悉的、喜歡的姚明的身高入手讓學生尋找代表中國人身高的數據,然后出示國家統計局有權威的統計情況說服學生可以用平均數代表。再結合老師本人的身高設計兩個對比例子:老師的身高是中國成年女性平均身高的中等偏上對嗎?老師的身高是五個同事平均身高的中等偏下對嗎?通過讓學生對比,可知平均數和中位數雖然都可以表示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但平均數有它的缺點容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而中位數恰恰又能彌補這個缺點。雖然都是身高問題,有時要用平均數表示合適,有時要用中位數更合適。這樣設計目的一讓學生知道數學緊密聯系生活,二能為后面的學習眾數和三者的對比都起著鋪墊的作用,從而很順利地引出本節課我們繼續尋找數據代表的課題。

  第三,要讓學生有問題思考,有話可說。這樣做才能挖掘出學生的潛能。

  1、在學習眾數過程中,結合本校舞蹈老師要節目的事情,讓學生思考從20名優秀舞蹈中選出10名演員跳集體舞,有什么好方案?這樣問題,我不但要求學生要選擇這個方案,還要說出為什么不選擇那個方案?這樣學生才話可交流討論。我在備課過程中也是預測學生可能會選眾數這個方案,會說出選這個方案是因為會更整齊更美觀,但為什么不找平均數和中位數?估計學生最多也就說比較不齊而已。沒想過一個學生的回答:平均數和中位數這兩組最大數和最小數都相差0.06,而眾數只相差了0.03,可見眾數方案更整齊。這個說法真棒!給我了啟發,充分讓學生思考,充分讓學生說,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的。

  2、引導學生用自己語言闡述眾數概念。在講到眾數的概念時我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學生們在闡述過程中互相補充不斷完善,學習效果挺好的。而且為了強調眾數的眾表示眾多的意思時,我說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粽”嗎?是植樹節種樹的“種”嗎?學生說是群眾的“眾”,眾多的“眾”,于是我又順便讓學生用“眾”字組幾個成語,同學們舉了很多成語:眾目睽睽,眾志成城……等等。不但與語文學科進行了整合,還進一步幫助理解了眾數的`含義。

  3、講完如何求眾數,讓學生猜一猜在求眾數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情況?學生們說得很好,有的說會遇到一組數據非常多的情況;有的說可能眾數和中位數是同一個數;有的說可能出現多個眾數,也在可能沒有眾數現象。本人認為只要放手,學生的思維都可以很活躍的。

  本人有一個思考:就是在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用到眾數原理”的事例后,下個環節是出示一組數據讓學生先求出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然后思考“一個數變化,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會變嗎?”這樣的一個問題,目的是要為后面的比較三者之間的聯系作準備。課后我在思考:學生尋找的生活例子的環節是高潮環節,學生學習熱情高昂,舉的例子也非常經典,能否把學生舉出的實際例子直接運用升華到“一個數變化,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會變嗎?”這樣的問題上呢?如果能這樣設計效果一定會棒的。可見,今后在教學設計上還要再大膽些,一定要進一步創新!

眾數教學反思5

  眾數和中位數是新增加的內容。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是統計量,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數據的整體狀況。平均數是在一組數據內移多補少,假想各個數據變成同樣多,用這時的數據代表一組數據的狀態。眾數是一組數據中出現頻數最高的一個數,利用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表現整組數據的狀況。中位數是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依次排列,居最中間位置的那個數,利用中位數,也能描述整組數據的狀況。平均數是小學數學的傳統內容,有些時候,它能夠比較確切地反映數據的整體狀況,有些時候則不然。課程標準新增了眾數、中位數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多認識一些統計量,初步了解對同樣的數據有多種分析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用合適的方法,才能比較客觀地描述數據的特征,從而形成初步的數據分析意識和能力。

  本節課認識眾數,我認為需要達到這樣幾個目標:

  (1)讓學生體會到眾數產生的價值和需要;

  (2)如何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3)能根據實際情境判斷選擇哪種統計量分析這組數據比較合適,進一步體會眾數的實際應用價值。整節課有這樣幾點做得較好:

  1、注重從情境引入,制造沖突,讓學生認識到以前所學的平均數的局限,再引入學習眾數的概念,體驗其優越性。

  2、注重課外知識的補充,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眾數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3、注重聯系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比較選擇合適的統計量來客觀地分析數據的'特征,形成初步的數據分析能力。

  總體來看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沒有問題的課總感覺也不是一節好課。學生真的對眾數非常了解嗎?真的能聯系情境正確判斷選擇哪個統計量嗎?例如眾數的存在是因為一組數據中出現了極端數據,使平均數明顯偏離中心。可是怎樣來界定極端數據?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教師應該對這點進行必要的指導。應該通過一系列的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在生生爭辯中將學習中的矛盾凸顯出來,從而對平均數、眾數有更深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眾數教學反思6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深化與拓展,又是聯系現實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非常好的素材課,我以學生自己設計的個性作業——整理個人的資料為突破口,從資料中提取選拔參賽選手人數為話題,通過學生搜集數據、整理數據為契機,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新的能力,在小組交流、合作中較為輕松地認識了眾數。在引出眾數概念的時候,我沒有刻意制造懸念讓學生去猜,去想,而是當學生認識了眾數以后,以生活實例為背景,讓學生通過具體事實加深理解眾數的概念,幫助學生完善新知的建構。通過提出競爭性的.語言,給學生以莫大的動力,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愉快的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因為鮮活的資料就在自己的身邊,生動的實例吸引和鼓舞了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創設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倍感親切,他們感到數學真的就在身邊!各種真實的,貼近生活的素材和適當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探索與思考中激發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在小組討論中,提高了合作意識與參與能力。

  從發展學生認識問題、探索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角度考慮,我設計了大量的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題目,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在學生身邊,使學生得以聯系實際,設身處地的去考慮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進一步理解,體會到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三者既各有所長,也都有不足,一定要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從而使學生領會到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多角度全面的考慮問題、分析問題。

眾數教學反思7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是三種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討論。這樣做使學生逐步體會到這兩個統計量都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但描述的角度并不相同,使學生比較全面、正確地理解所學知識。

  教學中,讓學生先通過一組典型數據80、6、6、6、6猜年齡的活動,喚起學生的`以有經驗,并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使學生主動、積極的投入到解決問題活動中去。讓學生在觀察、對比、分析中進一步體會到平均數的缺陷,同時感受中位數、眾數的作用。然后在練習中,通過商店銷售衣服的活動,讓學生對中位數、眾數河平均數的實際價值有更進一步的體驗。通過多次的練習,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中位數和眾數有了相當的認識。

眾數教學反思8

  一、分析教材: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是三種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當一組數據中出現一些極端數據時(個別數據偏大或偏小),平均數會受其影響,不能很好地代表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中位數或眾數雖然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但它們不能利用所有的數據信息,有時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會求中位數與眾數,并能根據具體問題解釋其實際意義。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具體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合作能力。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計意識,培養統計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會求中位數和眾數,能結合情景理解其實際意義。教學難點是能根據具體問題情境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四、教學步驟:

  上課前,我先讓同學們玩“猜年齡”的游戲,讓學生們初步感知平均數受到極端數據的影響,而不能反映出數據的一般水平。接著呈現一個超市工作人員工資的表格,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表示這個超市工作人員的月工資水平”在討論中學生體會到平均數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不能很好地代表這組數據,需要新的統計量。從而引入新的統計量——中位數和眾數。最后繼續創設情景,讓學生明白當數據個數奇、偶不同時,求中位數的方法也不同。

  反思

  1、數學活動的主人是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小陶找工作”這一線索,組織學生思考、討論“用月平均工資1000元來描述員工的.月工資水平合適嗎”,讓學生自我探索,解決問題。

  2、數學學習要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并且通過學習,可以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3、當學生的回答偏離正題時,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幫助其認識問題的本質是什么,充分教師引導。

眾數教學反思9

  新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本節課主要以“先學后教”、“小組合作”為主線開展課堂教學。

  “中位數和眾數”安排在“算數平均和加權平均數”之后的`一節概念與方法教學課,為“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選用”奠定基礎。本節課從實際生活中的氣溫引出已學過的平均數,再過度到中位數與眾數?由解決問題的過程得出概念、方法,再由一般情況到特殊情況,如:奇數個數據到偶數個數據的中位數的尋找方法,一組數據中有一個眾數到有多個眾數,沒有眾數的特殊請況;最后由方法到應用。在練習題目的設置上,有代表性、有層次性。由概念判斷到較易的找中位數和眾數,再到有難度的變式練習。其中,在課堂小結時,由學生表述當堂所學,教師給予肯定,讓學生體驗掌握知識的成就感。

  但是,在備課時,對備學生這塊準備不足,課堂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各環節的時間掌控也不甚理想,以致最后有兩道題未能在課堂上完成,而留著課下作業。課堂教學的目標應該是,當堂內容,當堂消化,盡量少留或不留課下作業,為學生減負。

  不盡之處,望各位領導、同仁,不吝賜教。

眾數教學反思10

  一、改造教材

  本人認為,這節課在用教材方面有兩個特點:

  第一、教材中的三個例題都是開放性的,學生很可能會大多指向平均數,從而忽視了中位數和眾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故本課僅采用了和學生生活最貼近的例.1(比較三人成績)來展開,同時增加了中位數、眾數的例子,把相關的知識點納入其中,既鞏固了知識點,有起到了以題激情,題情交融的效果。

  第二、改變了例題與習題的界限和跨度。每一例題呈現后,我都安排學生有默讀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地在讀中研,在研中讀,有意識地使學生學會提取、處理和加工信息,培養他們的閱讀數學數據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再開展合作交流。老師主要進行方向性的引導,從而使例題的探究交流過程就是習題的解決過程,改變了例、習題之間單純的示范,記憶和模仿,加大例題之間的思維跨度,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地產生認知沖突。

  一、從關注教到關注人

  首先、從關注教到關注學,小組討論時,我走進學生中間,巡問、點撥,“引而不發”,激發學生主動精神,讓學生始終保持求知欲,為了讓問題討論更加廣泛和深入,我及時刪掉了一個例題。整節課教師盡可能多地引發并適應學生的觀念,參與學生開放式的探究,引領學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從而讓師生相互交流和啟發,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經驗,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其次,從關注學到關注人。由于我在該班開展“指導——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同學的大膽質疑否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課堂教學從關注學轉向關注人就意味著要求教師要改變學科本位觀,有更高的人文素質。既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多一些尊重和關心;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心”施救,體現教師的人文關懷,力求從“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還要關注學生的人格養成,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豐富的人生體驗,讓我們的教學服務于“完整的人”的成長。

  二、跳出模式,走向理念

  為了讓課堂形式適合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和內容,我一方面改變了例題的呈現方式,把“效果評價”放入課堂,創設真實的學習環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淀,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盡可知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經驗背景,設計有一定挑戰性、開放性的教學任務,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而非形式上的熱鬧,促使學生在較復雜的水平上理解這三種數,從而較好地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另外,從構建探究性教學模式到超越模式,課堂教學更多地關注研究性教學的理念,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走向生活。課堂教學是創生問題的起點,不必過于追求探索教學的形式,更改地是問題與方法的遷移、發現,讓學生有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幾點不足

  雖然我還是比較注意運用“延遲判斷”,給學生較充足的思考與發言的時間和空間,但有些地方還是過早地介入了學生的發言。

  這節課對學生中的“弱勢群體”關心也不夠,新課程要求我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覺得學生評價老師的主要標準應該是他在課堂中有沒有真正的收獲。本課中雖然只有個別學生認為自己收獲不大,給老師打了80分以下的分數,但也足以說明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更多地關注了中上水平的學生,忽視了對困難生的關愛和幫助。

眾數教學反思11

  一、 教材分析

  《眾數》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第十冊六單元

  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簡單的數據統計、認識了簡單的條形圖、折線圖、平均數、中位數。這為本節課的學習做了重要的鋪墊。《眾數》是《數學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新的要求,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并會找一組數據的眾數,能解釋其實際意義。這是節概念課,同時也是學生學會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的基礎課。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深化與拓展,又是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好素材。

  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能選擇合適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過程與方法:

  經歷數據的分析和對事物進行簡單的預測并作出決策的過程,體會統計知識的作用和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體驗統計的作用,增強統計觀念。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教學難點:會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作出正確的選擇。

  六、教學過程

  本堂課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我通過對奧運冠軍許海峰的簡單介紹,引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數據的表象觀察,預測參賽選手,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師生合作,釋疑問題

  在預測之后用平均數和中位數這兩個計量對兩位選手

  的成績進行分析,發現用這兩個統計量無法選出參賽選手從而引出眾數的概念。然后再用眾數對兩位選手的成績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讓選手乙參加比賽。這個時候,老師給出了許教練讓選手甲參加了比賽的論,目的有個,一是激發矛盾思維,讓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二是告訴學生,我們不僅僅要對數據進行分析,還要結合問題的實際和所關心的問題綜合考慮,從而更科學、更合理的得出結論。師生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如何找眾數的問題。

  第三個環節:獨立運用,解決問題

  這個環節安排了三道題目:

  根據問題情境選擇恰當的統計量、銷售問題、挑選參賽隊員問題。其目的就是檢測學生對三個統計量的掌握情況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個環節:生活中的數學,理解均碼的含義。

  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統計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明白數學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第五個環節:小結

  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

眾數教學反思12

  《中位數與眾數》腦子里最直接的反映是:什么是中位數,有什么應用價值,中位數和眾數教學反思。什么是中位數比較好理解,但是,為什么學習中位數呢?

  平時生活中,我們用得最廣的是平均數,對平均數的體驗也較多,要學生舍棄平均數選用中位數體驗的過程就需要相當地清晰。因此,我把課的難點定位為:理解中位數的意義,即學習中位數的必要性;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掌握求中位數的方法。然而眾數的`概念更好理解一些。

  一、創設情境,引發認知沖突。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才會思索,有了問題才可以引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一開課,我提供某公司技術部門有總工程師1人,工程師1人,技術員6人,見習技術員1人;現需招聘技術員1人,小范前來應征趙總經理說:"我們這里的報酬不錯,平均工資是每月20xx元,你在這里好好干!"

  "小范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找到總經理說:"你欺騙了我,我己問過其他技術員,沒有一個技術員的工資超過20xx元,平均工資怎么可能是每月20xx元呢?"總經理說:"平均工資確實是每月20xx元。"問題(1): 結合表中的數據,計算該公司技術部門員工的月平均工資是多少?

  問題(2): 平均月工資能否客觀地反映一般技術員工的實際收入?。

  二、在分析討論中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學反思《中位數和眾數教學反思》。

  中位數和眾數的概念,我沒有直接給出,主要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認識到不按順序排列,處于中間的數是不確定,而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后中位數是確定,從而理解求中位數時,數據應該排序。

  通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建構出這兩個概念,這樣做使學生逐步體會到這兩個統計量都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各種回答給予肯定,各人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會得到不同的結論。由于教材出現的一組數據的個數是奇數,直接找中間的數作為中位數。“老師,如果一組數據的個數是偶數,該怎么辦?”初二三班的張晉碩和四班的孫凱旋問道。多好的問題,這一問題引發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自學,看書上有沒有教我們。這時有學生讀出教材的方法:當一組數據的個數是偶數時,中位數取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根據這兩位學生的提問,我立即與學生一起構建求中位數的思維,幫助學生梳理求中位數的方法與步驟。

  “中位數”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間,即某個數據在按照大小順序排列的一組數據中,位置處于最中間的數。“眾數”中“眾”即多,也就是某個數據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形象語言的描述讓學生更易理解、掌握這兩個概念。

  三、在學以致用中體會區別

  練習時,在同一具體問題中分別求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目的是為了比較三個量在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時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感到學生的參與交流、探索知識。需要強調的是: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教師不可一味的否定學生。教師要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千萬不要代替學生思考,更不可強加給學生固定的思維模式。

眾數教學反思13

  在具體的教學情境黃豆種子發芽試驗中初步認識眾數的意義,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這個數就是這組數的眾數,反映了這組數的多數水平。在理解眾數的意義后讓學生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將其與眾數進行比較,學生認識到低于平均數的有3個,高于平均數的6個,平均數偏離了這組數據的中心,所以用眾數代表這組數據的整體情況比較合適,加深了學生對眾數的理解。在練一練中學生能比較輕松地找到一組已知數據的眾數,并能根據實際進行說明。

  《一課一練》的智力沖浪:仔細閱讀上面的第4題,你認為派誰去參加比賽更加合適?第4題:甲乙兩位射擊隊員在賽前熱身練習中各打了10發子彈,根據給出的數據求出甲乙兩隊員成績的眾數和平均數,平均數都是9.5,而甲的眾數是9.5、乙的眾數是10。這道題的討論非常熱烈:陳興凱認為選甲比較合適,因為他的'成績比較穩定,最低成績都在9環以上,而且10次中有5次都打出了9.5環。但李剛認為應該選乙,因為在甲乙兩名選手成績的平均數相同,乙的眾數是10,甲的眾數是9.5,這說明甲打中靶心的次數多一些,獲勝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在他們振振有詞的爭論中,我真正感受到學生是有思想的,而且他們的想法是有理有據的。我及時鼓勵了他們的想法,然后拋出我的想法:我會選甲參加比賽。因為雖然甲乙的平均數相同,且乙的眾數高于甲,但射擊需要運動員穩定發揮,在這方面乙10次射擊中有兩次成績都在9環以下,而甲的成績則明顯穩定得多,所以綜合考慮實際情況,我選甲。

眾數教學反思14

  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設計認知沖突。“為什么老師跳得比平均數小,卻還能排在第二呢?”讓學生通過觀察,并通過老師設計的條形統計圖,形象地發現極端數據與其他數據之間的差距,強烈感受到:在這組數據中,如果出現了極端數據,這時用平均數作為這組數據的代表已經不太合適,需要選用新的數據作為代表,從而激發學生尋找新的`數據代表的心理需求。

  在第二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尋找新的數據代表,我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經歷尋找新的數據代表的過程,從中感悟中位數的意義。而且將中位數102與老師跳的107做比較,使學生初步領悟到中位數的作用,獲得認知平衡。

  本課的練習設計,我分別設計了這樣幾道題。一平均數與中位數比較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知什么時候用中位數代表一組數據的水平比較合適。二平均數與中位數比較,讓學生體會中位數與平均數相差不大的情況,如何選擇數據代表。三實際生活中選合適的統計量的練習,進一步明確各個統計量的意義和作用,感悟到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逐步體會到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具體地分析數據,靈活選擇數據代表;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數據代表,做到具體數據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形成思維定勢。

眾數教學反思15

  眾數是小學數學統計中新增的教學內容,而中位數、平均數、眾數的選擇與運用對學生來說又是比較難掌握的。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眾數,這部分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圍繞“怎樣選取人員更合適”展開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嘗試的過程,認識另一種統計量——眾數。在理解眾數的意義和作用的同時,初步體會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并能根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做出決策。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到平均是、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在教學中我把眾數放在新舊知識的對比中學習。在認識眾數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平均數和中位數。在新課的學習中,我注重了對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數學意義和統計意義的比較;在新課的練習中,強化了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運用。

  從課堂效果上來看,孩子能夠初步區分中位數、平均數與眾數,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找中位數時,由于數字較多,孩子經常出現找錯中位數的情況,可以看出,孩子對于中位數的掌握還不是很牢固,在今后的教學中,更要注意對舊知識的復習。

【眾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眾數》教學反思04-03

眾數教學反思04-06

眾數教學反思(精選5篇)11-23

《中位數和眾數》的教學反思06-13

眾數教學反思范文三篇06-13

《中位數和眾數》教學反思11-29

中位數眾數教學反思09-29

中位數和眾數教學反思03-24

中位數眾數教學反思04-25

中位數眾數教學反思09-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新野县| 田阳县| 桂平市| 旌德县| 长武县| 淮南市| 平昌县| 股票| 寻乌县| 开平市| 泽库县| 玉屏| 大余县| 昆明市| 富平县| 三亚市| 绥江县| 江川县| 望谟县| 六枝特区| 巴塘县| 嘉禾县| 忻城县| 临清市| 宁津县| 阳信县| 新和县| 固始县| 石城县| 鞍山市| 榆中县| 西华县| 建昌县| 久治县| 柳江县| 闽清县| 泾源县| 楚雄市| 库伦旗|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