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案
《三峽》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材,是首個文言詩文的單元,也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抒寫三峽風光的游記散文。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了優秀的三峽教案,僅供參考。
三峽教案1
教學目的與要求:
一、掌握重點、難點、疏通文意。
二、學習抓住特征寫景狀物的方法。
三、熟讀成誦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分析歸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三峽的風光片,聯系學生平時對三峽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暢談三峽這一景觀的感受,激發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一)由學生介紹作者,以及作品的簡介。三峽具體指什么?
(二)學生自由朗讀,找出生字詞,運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弄清文意。
(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結合課文注解,是以課文,然后作匯報。)
闕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綠潭漱屬引
補充解釋:
重巖疊嶂:即“重巖疊嶂”。嶂:治理向屏障的山峰
隱天蔽日:即“隱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應按照“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的結構理解。
絕:斷。
或:“有”,不能做“有時”。“或``````有時``````”含有假設的意思,可理解為“(如)有``````(則)有時``````”。
其:這
雖:在這里表假設,應譯為即使。
奔:在這里作名詞用,指奔馳的駿馬
不以:不如
時:季節
則:連接上下文,帶有輕微的轉折意思,可不譯。
于:從。
其:它們,指怪柏。
漱:沖蕩
“清,榮,峻,茂”前皆省主語。
林寒澗肅:即“林澗寒肅”。肅:寂靜。
故:所以。
兩句詩的意思是:巴東三峽當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幾聲我得眼淚就沾濕了衣裳。
三聲:幾聲;三步是確數。
(三)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三峽的哪些景觀,來表現三峽的壯麗風光的?試找出相關的語句。
第一層:(從開頭至“不見曦月”),寫三峽兩岸的山。
第二層:(從“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寫三峽的夏水。
第三層:(從“春冬之時”至“良多趣味”),寫三峽的春冬景色。
第四層:(從“每至晴初霜旦”之文末),寫三峽的秋天景象。
三、 朗讀
分段朗讀,多讓學生自己體會,如何把握合適的語氣語調語速。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討論:文中描寫了三峽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情結合原文,說明理由。
歸納:
山:“七百里”(長)
“相連無缺”“略”(多)
“重”、“疊”“隱蔽”(陡,高峻)
“自非“江面狹窄(高峻-——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阻絕”(兇險)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急)
“雖乘奔御風,不以急也”對比
春冬景色:俯視:“素湍綠毯,回清倒影”
仰視:“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色彩:白浪,綠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榮”“峻”“茂”
秋:三峽秋景:“晴初霜旦之時”林、澗、猿嘯、回聲。
漁民的悲慘生活:情景:悲寂,凄涼(與前面對比)
聯想:當地漁歌
激發學生聯想:
1、“淚沾裳”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學生聯系地理知識合理聯想)
2、從文中兩句漁歌,你還可以聯想到那些詩句?他們的意境相同嗎?
三、引導學生領會全文的藝術特色。(投影打出)
(一)抓住特點寫景
1、文章主要描寫三峽中的峽。課文寫四時風光,為什么從“山”寫起?
2、寫四時風光的順序是:。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二)語言特點:
1、動靜結合。找出一兩處動景和靜景
2、有張有馳。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那些地方平靜舒緩,那些地方激烈緊張?
四、介紹《三峽》中的其他描寫,激發學習興趣。
五、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朗誦比賽,可是當配樂
三峽教案2
教學內容:
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2、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3、教育學生應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4、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4條。
教學重難點:
感受中國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首先我們來做一 個游戲:播放一 段“少數民族服飾展”片斷,請同學們搶答他們分別屬哪個少數民族?將學生說的各種答案總結歸納,并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以充分地肯定、鼓勵表揚。
二、引入新課:
1、由學生的回答引入:
師:我們的祖國是一 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那么誰知道三峽在哪兒呢?
2、 學生發言引入教學。
三、激情參與(視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輕聲哼唱:
注意:(1)強調正確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練習,較熟練后將速度還原。
(3)老師將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連音來彈奏,請學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時應把握好連音與休止符的細致要求。
(4)唱“啦”,演唱時注意聲音的彈性及氣息的支持。
四、學唱歌曲:
1、師:除了我們以前了解過的漢族歌舞音樂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少數民族歌舞音樂等待著我們去了解,那么首先我們就來完整欣賞一 首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想不想聽老師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領唱、齊唱
(2) 歌曲的風格特點:少數民族音調
2、師:請同學們試著跟琴輕聲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裝飾音。
3、引導學生發現前面的發聲練習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結構。
4、教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一 歌
(1)完整視唱旋律。
(2)根據感覺分析的歌曲結構特點,分段學習此歌,特別注意B段襯詞的演唱。
(3)全體學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練以后,三段作對比,進行力度、表情、速度變化。讓學生感覺力度、表情、速度變化。對音樂表現的影響。
(6)通過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進行法制教育教學。
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4條規定: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三峽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三峽的宏偉壯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無比壯麗,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自主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三峽的宏偉壯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無比壯麗,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三峽的宏偉壯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無比壯麗,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及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一.談話,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同學們,你們到過三峽嗎?誰能簡單介紹一下三峽?(教師適時小結,介紹三峽)
全班齊讀課題,并介紹三峽。
二.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語。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引導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3.出示本課生字,認讀,正音,指導口頭組詞。
4.出示本課詞語,朗讀,理解。
5.指導學生輕聲朗讀課文。
二、
1.個別分段朗讀課文。
2.評價朗讀情況。
3.認讀本課生字,正音,口頭組詞。
4.朗讀,理解本課詞語。
5.輕聲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小組討論:這首詩歌有幾個小節,每小節寫了什么?
2.全班交流,歸納各小節主要內容。
3.再讀課文給同桌聽,讀完討論: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再讀課文,說說每個小節的意思和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布置作業。
1.寫生字擴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完成作業。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三峽的宏偉壯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無比壯麗,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1.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感悟體會。
(一)學習第一節詩歌。
1.指名朗讀,思考:這節主要寫什么?
2.自由輕聲朗讀這一節,說說你體會到什么?
3.教師引導從以下重點詞句中去理解、體會:
(1)故鄉的景,故鄉的情。
(2)兩個愛。
4.指導朗讀這一節。(節拍、情感)
5.師生共同總結出學習第一小結的方法,自學第二、三小節。
6.出示學習提綱;
(1)自由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主要寫了什么?
(2)說說你對這些詩句是怎樣理解的?
(3)有感情地朗讀2、3小節。
7.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并有感情朗讀。
1.反饋學習情況,并朗讀體會重點詞語、句子。
2.有感情朗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談話總結全文。
2.今天的三峽還發生了哪些變化?你對三峽工程有哪些了解?
聽取、交流。
四、自主積累,學習寫法。
自主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勾畫、抄寫、背誦、仿寫。
板書:
25.三峽情
故鄉的景如夢的景
兒女思鄉情
三峽的雨、云
故鄉的情如癡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