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組“緬懷革命烈士”中的一篇紅色教材,也是一篇回憶錄。《十六年前的回憶》是革命先驅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于1943年在父親被害十六年后回憶父親被害的全過程而寫的回憶。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僅供欣賞。
【教學目標】
1.會寫“閥、避”等15個字。能正確讀寫并積累“避免、僻靜”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和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領悟課文前后照應、首位連貫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
難點: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質,古詩中也有很多贊頌梅花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梅花的品格也在無數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現。李大釗同志就是其中一個,為了革命,不畏艱險,面對敵人,無所畏懼。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詞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師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生字:閥 避 啪 瞪 僻 瞅 靴 魔 刑 哼 峻 綁 啃 袍 執
2.教師相機指導正音。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提示易錯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寫成“子”。
三、整體感知,理解內容
1.學生通讀課文,邊讀邊想:
作者永遠忘不了的是哪一天?為什么永遠忘不了?
本文介紹了誰的什么事?(李大釗同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2.理清課文順序和脈絡,劃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時間順序記敘)
第一段(1)闡明題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時;第四段(19-30)被審時;第五段(31-33)被害后
3.默讀課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感了解了課文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堅強不屈精神。
二、深入學習,感受人物形象
1.學習被捕前部分。
“那年春天”的實際時間(承上啟下作用)
表現局勢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釗的態度(結合課文)
2.學習被捕時部分。(抓住重點詞語)
感受緊張氣氛和人物不同的態度。(“我”的驚恐、敵人的殘暴、父親的沉著和蔑視)
3.學習被審時部分。(關注人物外貌、神態)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頭發”(經受折磨)
“平靜而慈祥的臉”(對敵人的無所畏懼和對親人的愛)
“安定、沉著”從容鎮定,絕不動搖。
4.學習被害后部分。(讀好對話)
對話表達出的感情。(牢記犧牲,繼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最后兩個自然段與開頭的關系。(前后照應,首尾連貫)
三、總結全文,領會精神
1.總結李大釗的精神品質,課件展示李大釗的事跡。
(李大釗同志對親人充滿慈愛,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對敵人頑強斗爭、堅貞不屈。)
2.結合課文,自由說說感悟。
3.完成課后習題。
【課文小結】
課文通過對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被捕遇害前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還展示了革命先烈面對敵人時的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讀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板書設計】
父親的被害日
被捕前→局勢嚴重—態度堅決
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時→敵人殘暴—安定沉著 前后照應
被審時——平靜慈祥
被害后→記住被害的日子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流暢質樸,課文中凝聚的情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激發。在講解課文時,我指導學生去讀去思考,去感受文中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地方。學生參與文本后,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被李大釗同志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震撼。這篇課文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明白這種革命精神,所以我并沒有將課文割裂開,而是整體感知,再重點講解李大釗同志面對敵人的表現,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