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
我說課的內容是《杠桿》,選自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第四節。下面我分西部分來談談我對本節課的理解。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講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初三物理課本第十三章內容,教材第12章分別各用一節介紹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識,本節從新的角度,在不同層次上研究了這個問題,其內容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也是后面滑輪、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是本章第二部分的主體內容。杠桿平衡條件是貫穿于全章的主線,起到統領全章的作用。本章內容與下章知識聯系密切,學好本章知識就能為下章知識奠定基礎。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繼續向學生滲透物理來源于生活,經過觀察、實驗等手段建構物理模型,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上,還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初中學生已初步形成的形象思維,是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的思維形式,他們厭倦了教師的單獨說教 ,希望教師創設便于他們進行觀察的物理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造愿望,讓他們獲得施展自己創造才能的機會。基于以上對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二、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杠桿及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出杠桿,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和杠桿的一些應用。
⒉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觀察和操作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杠桿的使用,樂于在周圍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識,認識科學探究中必須有合作精神。
根據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三、教學重點、難點
杠桿平衡的條件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是本章其他幾節所述物理規律的理論依據,應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杠桿及動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畫法應是本節課的難點。
第二部分 教學方法和手段
根據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主要采用直觀教學、示范畫圖的教學方法,并配合講授、討論、展示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的綜合優化,突破重點、難點,使學生準確把握杠桿及動力臂、阻力臂的概念,歸納出利用杠桿知識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探究式教學法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使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得以更好的實現。
第三部分 教學程序設計
⒈創設情景,引入問題
教師通過讓學生捏粉筆頭的比賽,提出疑問,引出要研究的問題——杠桿。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壯語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物理問題:杠桿是什么?由簡單到復雜是我們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⒉研究發現,展示新知
結合教材中的幾種杠桿示意圖,板書撬棒撬石頭、蹺蹺板的杠桿示意圖,引導學生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歸納出杠桿的概念。這種發現學習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力,有助于保護學生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
在學生掌握了杠桿的概念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熟悉的杠桿。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杠桿的理解,并鍛煉了學生認知食物的能力。
要進一步了解杠桿,提出要掌握杠桿的幾個概念,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支點、動力、阻力、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及阻力臂。對于動力臂及阻力臂作圖,學生比較難于理解,需要反復地講解和強調,因為在初中教學中已經學了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那么從這里入手,講解作圖過程,
在過渡到力臂的畫法中來,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⒊探究活動 增強體驗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教師首先要保護好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要認真引導學生分析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試驗中,可能出現的情況:F 與 的乘積和F 與 的乘積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較大,教師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處理,根據所處理的數據討論、總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F × =F × 。
⒋拓展分析 發散思維
從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看出,影響杠桿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積。力再大,力臂若為零,則對杠桿的平衡不起任何影響。
最后讓學生通過畫出杠桿的示意圖,明白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的優缺點,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能應用它們解決簡單問題,增強解題能力。
第四部分 反思與小結
讓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要點進行回顧,加以總結,訓練學生歸納物理知識的能力。
布置作業使學生更好的鞏固掌握本節課內容,為下節課深入認識大好基礎,作業包括了本節課所有的內容,有利于加強鞏固。
最后是我的板書設計:
杠 桿
一、杠桿及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
⒈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一般用O表示。
⒉動力:是杠桿轉動的力,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⒊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里,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⒋動力作用線:過動力作用點沿動力方向所畫的一條直線。
⒌阻力作用線:過阻力作用點沿阻力方向所畫的一條直線。
⒍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字母 表示。
⒎阻力臂:從紙雕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字母 表示。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 =F
三、杠桿的應用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歐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義務教育八年級下冊第六章“歐姆定律”的第四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電流、電壓、電阻與電壓和電壓的關系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所以歐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適合于學生探究學習,同時也適合讓學生閱讀自
學。
2、說教材目標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識能力,確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歐姆定律的認識,體會物理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增強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阻和電壓的關系,體驗控制變量法在實驗研究中的地位和
作用。
教學重點:對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二、說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一年多來的實施新課程的經驗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大膽設計了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實驗,突出物理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體現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以及創新意識。二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提高法、講授法、觀摩法、閱讀法、分析、歸納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引導——啟發的教學狀態之中,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三是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
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刺激和反應關系,而是個人借助某種“認知橋梁”或者“同化和異化”不斷組織和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重視學情,突出自主學習。本屆初二學生一年半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學習,已基本領會了科學探究的各主要環節,也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閱讀等方法獲取物理知識。本節課通過閱讀三道例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
中模仿分析、推理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真正掌握控制變量實驗這種科學方法。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而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則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
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己摸索,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新”的物理規律。如讓學生從實驗得到的兩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試電筆是檢修電路時必備的工具,使用它來檢查電路時手指必須接觸到筆尾的金屬體,讓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
讓一位學生當場檢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線和零線,并說說有沒有不良的感覺。
引導學生分析、提問:通過人體的電流有多小?它與電路的電壓和電阻有什么關系? 通過演示,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探究心向,引導學生提問問題。本節課從試電筆的使用引入新課,試電筆是家庭常備工具,
同學大多有使用過,用這個例子引入,目的要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探究發現 提出問題:
師: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還知道加在它兩端的電壓,能不能計算通過它的電流呢?
2、猜想或假設
允許同桌進行討論。請學生發言,老師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對學生的回答加以篩選,如:
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乘等于第三個?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除等于第三個。
3、設計實驗
學生實驗桌上擺著的器材:定值電阻若干個、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學生電源、開頭、導線若干。讓學生根據以下電路圖進行實驗:在電路中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電流I,研究電流I與電阻R和
電壓U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4、進行實驗
按圖連接電路,測量并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電阻R/Ω 電壓U/V 電流I/A123456
換接另一個電阻,再次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5、分析和論證
結論:電流I、電阻R、電壓U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6、評估與交流
遷移拓展
例題分析:我們已經,試電筆內必須有一支很大的電阻,用來限制通過人體的電流。現有一支試電筆,其中的電阻為880KΩ,氖管的電阻和人體的電阻都比這個數值小得多,可以不計。使用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多少?
教師啟發指導:
要求學生讀題;
讓學根據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標出已知量的符號及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找學生回答根據的公式。
布置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1、4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3
一、說教學觀
由于本節課是基于活動教學觀而進行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活動教學觀。活動教學觀以“以活動促發展”為教學的指導思想,認為“活動”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特殊的活動過程,教學的關鍵就在于構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對知識、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活動教學觀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觀。活動教學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突出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發現的學習,強調學生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
在活動教學觀的指導下,通過對教材以及學生分析,得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而組織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過程分為: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問題解決、引導知識整理、指導練習應用、提供反饋評價。首先,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分析。
二、說教材分析
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一共由三章組成,即: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第三章又分為水溶液,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離子反應四節內容,而處于第二節第二大塊的鹽類的水解知識在高中化學學習中起到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因為鹽類水解的學習可以加深對強弱電解質,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等知識更深的理解,同時對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進一步認識。并且鹽類水解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指導高三有關電解和物質的檢測等知識的學習。
三、說學生分析
結合之前所學的化學平衡的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等知識,學生具備了分析溶液中各種離子水解平衡的能力。另外,學生經過高中兩年的化學學習,其獨立學習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理性認識能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為:
1. 知識與技能:
a.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能判斷各類鹽的水溶液的酸堿性,會解釋鹽類物質的水溶液顯酸性或顯堿性的原因
b.初步掌握鹽類水解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過程與方法:
a. 通過參與實驗探究,學會控制變量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b.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學會分析和歸納,體驗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實驗,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b.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酸堿中和反應和鹽類水解反應
五、說教學過程
1. 首先呈現問題:酸溶液顯酸性,堿溶液顯堿性,鹽溶液呢?是否一定顯中性?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帶著因疑惑引發的激情和想要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參與課堂活動。
2. 緊接著,進行分組實驗。當學生們發現實驗結果與其想象的鹽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時,就引起了認知沖突,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并讓學生獲得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中性的感性認識。
3. 在實驗之后,自然會得出三個問題:為什么有的鹽溶液會顯酸性或堿性?鹽溶液顯酸、堿性有何規律?我們如何表示鹽溶液顯酸堿性的過程?而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整個教學環節一,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預期,明確任務。
4. 接下來進行教學環節二,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向水中加入醋酸鈉固體,溶液中會發生哪些變化?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溶液中,水可以電離出……醋酸鈉可以電離出……再依據碰撞理論,學生可以順利想到溶液中將形成弱電解質CH3COOH,再考慮到CH3COOH的生成使溶液中C(H+)減少,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致使溶液中C(OH-)>C(H+),于是溶液顯堿性。
5. 在問題2解決后,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氯化銨、氯化鈉固體加入水中后,溶液所發生的變化。由于在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與合作分析出醋酸鈉溶液顯堿性的原因之后,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分析鹽類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的能力。此時問題3的提出有利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促進新知識的掌握。
6. 經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學生對鹽類水解有了自己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嘗試給出鹽類水解的定義。再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鹽類水解的本質。
7. 然后提出問題4鹽類水解有何規律?學生根據鹽類水解的.定義和本質,再回扣分組實驗的結果,總結出鹽類水解的規律,即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
8. 接著讓學生思考如何用方程式來表示鹽的水解,以及多元弱酸的鹽和多元弱堿的鹽如何書寫其水解方程式?
9.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鹽加入水中有些會水解而有些不會。此時,應該趁熱打鐵,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的本質、定義以及水解方程式書寫的印象。該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10.為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靜態的知識結構是否轉化為動態的程序性知識,并形成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活動經驗結構,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通過練習獲得有關知識理解的反饋信息,促進知識的遷移,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為此,我精選了嘗試性練習和創新應用性練習兩種類型的習題。嘗試性練習幫助學生知識再現,創新應用性練習幫助學生將不同的知識技能結構進行重新組塊。
11. 通過課下對作業的批改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了解學生對該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并提供反饋和評價。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12. 再根據提供的反饋評價對教學設計進行改組優化。
13.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杠桿》是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二章第一節課。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別介紹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識,本節從新的角度,在不同層次上研究了這個問題,其內容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也是后面滑輪、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本節課內容包括:什么是杠桿?杠桿的五要素,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畫出力臂,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杠桿是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機械。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剪刀、指甲刀、夾子、筷子等物體,但僅僅是會使用,沒有深入地研究這些物體的特點。教材首先通過生活中用撬棍撬石頭,讓學生尋找杠桿的特征,引導他們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桿的概念,使學生對杠桿有初步的認識,再結合相關圖片熟悉杠桿的幾個名詞。然后通過探究實驗,讓學生尋找杠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的關系,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理念。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與《物理新課標》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特征,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認識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
(2)知道有關杠桿的一些名詞術語,知道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3)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認識什么是杠桿的過程中,通過教師演示生活中常見的杠桿,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杠桿的概念,培養學生觀察、歸納的能力;
(2)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分組實驗的方法,使學生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的體驗;
(3)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實驗數據之間的規律來對實驗進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展示我國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在探究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意識;
(4)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密切聯系實際,增強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其中教學重點是
(1)知道什么是杠桿,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2)讓學生經歷一次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全過程,并體會實驗探究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是
(1)怎樣找到杠桿的力臂;對力臂的認識和理解比較抽象,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難點。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過程中對數據的分析得出結果。
三.學情分析:
在以前學習中,學生學習了力學基本知識以及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有力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及應用。這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同時又保持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把實驗和結論緊密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學習杠桿的應用及變形杠桿打下了基礎。。經過觀察、實驗等手段建構物理模型,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了一些探究過程,可以說對于實驗探究,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基礎,但初二學生知識有限,思路不夠寬,對于問題還不能深入考慮。因此,對于本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難度很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思維起點,讓學生充分參與物理的教學過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維習慣。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上,還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說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習動機、感知教材
以《史記》中有關咸陽宮的記載引入,簡單的介紹咸陽宮的'規模,引發學生思考在當時的條件下,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建設這樣龐大的工程,由此讓學生想到是運用的機械(工具),此時教師出示在中國古代生產生活中用的桔槔及戰爭攻城中運用的投石機,了解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就懂得機械,使人類文明不斷地進步,然后通過男女生捏粉筆頭比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對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充滿期待。
(二)新課學習
1、認識杠桿
(1)杠桿的概念:
通過觀察一組圖片,結合生活中使用這些工具的體驗,引導學生說說這些工具的共同點,抽象出杠桿的定義。這種處理方式體現了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的發展過程。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杠桿應用的實例,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力,有助于保護和培養學生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并切實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2)杠桿的五要素
在觀看動畫過程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了解與杠桿有關的幾個名詞。分別是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在了解過程中通過看圖讓學生會找出一根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
⒊學習畫動力臂和阻力臂
利用多媒體模擬畫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過程,教會學生作圖。動力臂和阻力臂的畫法是本節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師采用的是直觀教學示范畫圖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畫動力臂和阻力臂。在這里一定要強調學生正確規范的掌握畫力臂的方法。
2、探究杠桿的平衡的條件
(1)什么是杠桿的平衡
引導學生從物體的平衡來理解什么是杠桿的平衡。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① 提出問題:通過生活中我們玩的蹺蹺板為例說說如果蹺蹺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時候,什么方法最有效?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提出問題:杠桿要平衡,動
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要滿足什么關系?
②、 學生猜想與假設
請同學們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杠桿實例進行猜想。他們的想法可能不盡相同,但他們一定都認為杠桿平衡會跟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等因素有關,對學生的猜想及時予以鼓勵。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設計實驗表格并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③、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要得到確切地結論,不能只憑猜想,還必須通過實驗來研究,這樣我們就設計實驗討論如何去測量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教師介紹實驗器材。 ④、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實驗,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把測得的實驗數據(即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填入自己設計的表格中,并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
⑤、 分析實驗數據與驗證猜想
各個小組對本組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到當F1·L1與F2·L2相等或近似相等時,杠桿就處于平衡狀態,這就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⑥、 評估、交流與合作
學生交流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如沒有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會怎樣?掛鉤碼后,還能否調節杠桿平衡?實驗為什么多次進行?還可以回顧實驗有什么不妥之處,可以怎樣改進等等。實驗結束后,每個小組把實驗過程和結果寫成實驗報告,并在班上報告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與交流(由于時間關系,可以安排在課后交流)。
五、說教學方法:
對于杠桿的概念,我通過讓學生觀察,親自體驗,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自己觀察、思考,抽象概括出這些工具的共同點,從而得出杠桿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是這節課的重點,按照研究自然科學的一般步驟, 即一:發現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二:實驗收集資料和數據;三:分析、研究這些資料和數據;四:發現規律性,得出結論。我采用“從引導提出問題---利用撬書包的活動實際體驗---作出你自己的猜想和假設---小組合作設計和完成實驗---分析數據間的規律并得出結論”的程序來組織教學,這樣,讓學生參與和體驗探究的過程,培養了探究能力。
另外,還盡量營造出和諧、自然的課堂氛圍,真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注重教學評價在課堂中的作用。
六、說學法:
本節課學生可以采取觀察歸納法、實驗探究法、發現學習法及討論法等學習本節內容。觀察歸納法主要用于杠桿概念的建立,實驗探究法用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討論法是學習討論試驗結果,發現學習法是發現生活中的杠桿及學習其內容。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內容的特征,引導學生如何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如何去觀察實驗,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讓學生成為反現規律的“發現者”,課堂的主人翁。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通過鼓勵、表揚等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規律,聯系實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說課,不足指出敬請各位專家、老師們多多指正,謝謝!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春寒料峭,卻阻擋不住我們業務學習的熱情.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一節《杠桿》。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科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課程資源開發七大方面,說一下我對這節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講的是新人教版初二物理課本第十二章內容,教材第七章
第八章分別介紹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識,本節從新的角度,在不同層次上研究了這個問題,其內容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也是后面滑輪、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杠桿平衡條件是貫穿于全章的主線,起到統領全章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繼續向學生滲透物理來源于生活,經過觀察、實驗等手段建構物理模型,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上,還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認識杠桿及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出杠桿,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和杠桿的一些應用。
經歷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觀察和操作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本節內容編者意圖是體現課程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
體現學生科學探究活動,有探究實驗杠桿的平衡條件,圖文并茂,目的是培養學生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學生使用過杠桿類工具,例如剪刀、筷子、釣魚竿等等,對平衡已有一定的認識,能正確熟練使用實驗所需測量工具,但對杠桿這種簡單機械缺乏較為系統的科學認識,對杠桿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這就希望教師創設便于他們進行觀察的物理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施展自己創造才能的機會。
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
杠桿平衡的條件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是本章其他幾節所述物理規律的理論依據,應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杠桿及動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畫法應是本節課的難點。
學科模式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新知探索課模式是以“實驗探究”為引領,“小組合作”為基礎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該模式包括: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后提升三部分
教學設計
⒈創設情景,引入問題(2)
教師通過讓學生捏粉筆頭的比賽,提出疑問,引出要研究的問題——杠桿。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壯語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物理問題:杠桿是什么?由簡單到復雜是我們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⒉研究發現,展示新知(5)
結合教材中的幾種杠桿示意圖,黑板上畫出撬棒撬石頭、蹺蹺板的杠桿示意圖,引導學生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歸納出杠桿的概念。這種發現學習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力,有助于保護學生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
在學生掌握了杠桿的概念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熟悉的杠桿。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杠桿的理解,并鍛煉了學生認知食物的能力。
要進一步了解杠桿,提出要掌握杠桿的`幾個概念,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支點、動力、阻力、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及阻力臂。對于動力臂及阻力臂作圖,學生比較難于理解,需要反復地講解和強調,因為在初中教學中已經學了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那么從這里入手,講解作圖過程,在過渡到力臂的畫法中來,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⒊探究活動 增強體驗(25)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教師首先要保護好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要認真引導學生分析設計方案的
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試驗中,可能出現的情況:F 與 的乘積和F 與 的乘積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較大,教師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處理,根據所處理的數據討論、總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F × =F × 。
⒋拓展分析 發散思維(實驗結論推出部分 5歷時)
從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看出,影響杠桿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積。力再大,力臂若為零,則對杠桿的平衡不起任何影響。
最后讓學生通過畫出杠桿的示意圖,明白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的優缺點,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能應用它們解決簡單問題,增強解題能力。
5.深化概念,拓展思維(小結部分 歷時3)
讓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要點進行回顧,加以總結,訓練學生歸納物理知識的能力。
6.夯實基礎,鞏固提升(5)
課堂同步,找出幾個針對性習題,重在檢查學生對不同杠桿的分類和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更好的鞏固掌握本節課內容,為下節課深入認識大好基礎。
板書設計:
杠 桿
一、杠桿及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
⒈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一般用O表示。
⒉動力:是杠桿轉動的力,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⒊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里,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⒋動力作用線:過動力作用點沿動力方向所畫的一條直線。 ⒌阻力作用線:過阻力作用點沿阻力方向所畫的一條直線。 ⒍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字母 表示。 ⒎阻力臂:從紙雕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字母 表示。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 =F
三、杠桿的應用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四、課堂評價
評價應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評價表格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我從合作意識,參與積極性,
實驗技能,觀察描述能力,處理實驗結果能力,基礎達標和拓展提升六方面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三種形式對學生本節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作出評語給出等級,激勵學生再接再勵。評價關注了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學習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和變化。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使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五、課程資源的開發
參照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想想做做”、“科學世界”等欄目來開辟一些新欄目,例如:本節課后我會讓學生做一個身邊的生活用品—杠桿的統計,并分別對杠桿進行分類,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開闊學生的眼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興趣的目的。課外資源方面充分利用學校實驗室,重視利用網絡資源和其他媒體信息,例如我會讓學生們上網查詢在生產生活的杠桿有哪些應用等。還有開發優秀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和廢棄物制成簡易的實驗儀器,進行課外小實驗。指導學生通過各種資源學習物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讓學生的學習材料更富有真實性和可操作性,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
最后送一句警言與大家共勉:一千個愿望,一千個計劃,一千個決心,不如一個行動!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牛頓第一定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堂反思五個方面來談我對本節課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是蘇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二節內容。包括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兩方面的內容。本節設計有兩個課時,我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的基礎,因為它把最基本的勻速直線運動和物體是否受力聯系起來,確立了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為后面學習力與運動的知識打下了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說,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 ,我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主要推理過程;
2、知道牛頓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義。
過程與方法: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常識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在研究過程中成功的喜悅,學會分工與合作,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學探究的艱辛與曲折,感悟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牛頓第一定律。之所以確立它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理由在于本節課是一節物理規律教學課,通過本節課的科學探究及實驗論證的目的就是為了認識力和運動的關系,揭示力和運動之間的內在規律。
教學難點:力和運動的關系。學生在從生活經驗中獲得了一種被現象掩蓋了本質的錯誤認識。那就是物體的運動是力作用的結果,為了使學生擺脫這種觀念,轉變錯誤認識,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嚴密推理,才能幫助學生走出誤區。
二、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學習者是八年級學生。有利的方面是:經過一年的物理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并且學習了機械運動、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為本節學習做好了鋪墊。不利的方面是:學生受生活經驗的影響,“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錯誤觀念不容易轉變。
(二)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本課時我主要采用“演示法”與“科學推理法”相結合來進行教學,即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討論,又加以科學的想象和推理,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總結規律 。
(三)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兩方面的有機結合,在上述教學方法的正確實施下,我引導學生采用:科學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分析歸納法等學習方法。我認為“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目的是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變學生由“學會”轉向“會學”。
(四)教具與學具
電教器材:多媒體
教師演示用:斜面、小車、毛巾、棉布等
學生分組器材:
書、圓珠筆、鉛筆盒、小車、書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豐富的教學設備,尤其是身邊的器材拿來實驗,提高了訓練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動,總結觀點→合作交流,實驗探究→科學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強化理解→應用遷移,鞏固提高→布置作業,延伸升華。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約5分鐘)。
高爾基說:“好奇是了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為此,我設計了兩個小實驗引入新課,讓學生從身邊的實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1、要讓靜止的書(文具盒)運動,該怎么辦?
2、停止用力,又會如何呢?(學生實驗后上臺演示)
誤導學生:物理受力就會運動,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謬論:物體運動要靠力維持。
教師實驗演示:推一輛小車,撤去推力,小車沒有立即停下。
得出結論: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
觀察學生表情,出示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激發
學生探究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樣的實驗學生既熟悉又好奇,帶帶著想知道這是為什么的懸念進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
第二環節:感受活動,總結觀點(約3分鐘)
讓學生用力推書,圓珠筆,鉛筆盒,小車,書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體會慢慢停下來。讓學生體會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運動的物體停下來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緣故。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自身感受體驗,觀察現象,并提出自己的論點,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三環節:合作交流,實驗探究(約20分鐘)
本環節設計三個步驟:
第一步:用flash課件展示實驗,用嚴格的推理方法讓學生感受伽利略觀點是正確的。通過回顧歷史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通過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學生對伽利略理想實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接下去的分組實驗探究做一個鋪墊。
第二步:學生分組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教師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學習教材,小組自選器材完成實驗。
1、我們實驗目的是什么?實驗中觀察什么?
2、幾種不同的物體鋪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實驗中怎樣保證小車開始時的速度相同?
4、實驗中,如果我們把表面換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車的運動情況會有什么變化嗎?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會怎樣運動?
7、如果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會怎樣?
通過這些難度不同的問題引導,讓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實驗,不僅使他們印象深刻,還培養他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同時讓學生知道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對于不確定的觀點應該通過實驗來驗證。
第三步:用flash課件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肯定和總結。
教師強調以下幾點:
1、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運動要靠力來維持”是錯誤的,伽利略的觀點“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是正確的。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漸漸停下來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說,力改變了物體運動狀態,而不是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
2、理想實驗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合力推理,不是憑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堅持真理,不迷信權威和對科學的執著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長達20xx年的錯誤理論,為后來笛卡爾等科學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通過演示和總結,對前面提出的觀點進行判斷,為學生確立正確的觀點。結合伽利略的實驗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堅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
第四環節:科學推理,得出新知(約5分鐘)
學生通過實驗和觀察動畫能夠得出:如果表面絕對光滑,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運動下去。
提問:運動的物體不受阻力時將永遠運動下去,那靜止的物體不受阻力時會怎樣呢?
學生通過討論能夠得出:靜止物體在不受力時,將保持靜止狀態。
教師講解:為解決力與運動的關系,牛頓在伽利略、笛卡爾等前輩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牛頓第一定律:
引導學生得出:我們在科學正確的實驗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最終得出可信的結論,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同時教給學生一種實驗+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師再通過展示圖片使學生了解任何科學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的觀點和探究過程與偉大科學家是一致的,從而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探究的自信心,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第五環節:剖析定律,強化理解(3分鐘)
如何把牛頓第一定律理解透徹,一直是很多學生學習的大難題,通過對這以下三個問題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節難點。
1、牛頓第一定律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牛頓第一定律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3、力和運動是什么關系?
解釋牛頓第一定律時主要強調“一切”、“不受外力”、“總保持”的含義,并強調牛頓第一定律的理想性。這樣,使學生加深了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準確的表述出牛頓第一定律。
用視頻冰球比賽展示牛頓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強調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并闡述實驗推理法的應用。
第六環節:應用遷移,鞏固提高(5分鐘)
1、回歸課本
分析課本開頭三幅圖片,分析運動的物體為什么會停下來?
2、情景討論
在體育上,我班同學都參加了哪些項目?現在請大家思考,假如你正在和同學賽跑時,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會出現什么情形呢?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7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功》,《功》是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第十一章第三節的內容。現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課教學的一些設想和體會: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學生常常容易會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本節內容是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這節課是在前兩節所學簡單機械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系等知識來展開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可以說是前面所學的.知識的延伸,又為以后學習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等知識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并且功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另外教材中的情景圖片,貼近學生的生活,增加了學生對物理的親切感和興趣,體現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程理念。這節課需要用1課時來完成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機械功的概念、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⑵知道功的公式,會對有關功的問題進行行簡單的計算。
⑶知道功的單位(J),了解1J的功大約有多大。
2、過程與與方法
⑴通過觀察、分析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⑵通過對實例的分析,會判斷物體有沒有做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歷史,進一步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逐步形成獻身科學的意識,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功的計算是即將學習的功率、機械效率的基礎,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把利用W=FS進行簡單的計算作為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
學生常常把生活中的“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做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我把判斷一個力有沒有做功作為本節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物理,物理教學論壇,物 15歲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仍需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實驗和實例分析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之前學生還沒有學習關于能的知識,在沒有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認知水平來構建“功”的概念。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本節課特點,盡量使用身邊常見的實物進行探究活動和實例分析,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
初中物理因此這節課可綜合應用學生體驗、講授和分組討論并輔以講練結合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8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內容、地位及作用、編寫特點和意圖)
本節內容由怎樣認識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四部分內容構成,教材引導學生經歷感知力、描述力和分析力的認識過程,讓學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
它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重力、彈力、摩擦力以及壓強、浮力、機械效率的基礎。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運動的描述和運動的快慢,教材這樣安排也有利于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教材體現了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的認識過程,體現了現代生活與力的聯系是最為密切的。本節教材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比如人推車、雙手拉彈簧、推門、提水桶、人拉車等現象,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說學情分析
1.認知水平。學生在生活中對力已有一些膚淺的認識,能列舉出生活中與力有關的例子,對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學習能力: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具有初步的實驗探究能力,初二學生的`思維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1.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能通過生活實例,歸納總結出這一概念,并能解釋有關現象。能正確寫出力的符號和單位。
2.能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釋生活中一些力的現象。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四、說重點、難點及突破
重點、難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圖
突破措施:一是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壓彎鋸條、拉長彈簧、用磁鐵吸引鋼珠、手捏橡皮泥等,讓學生體驗力的作用效果,二是用課件出示大量的實際案例,強化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五、說教法與學法
1.實驗探究:充分體現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課上,讓學生在推、拉、提、壓的動手體驗中思考,獲取知識。
2.學案導學:精心設計導學案,明確學習指令,整過學習過程主要包括四個知識點。精選學習問題,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
3.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加強合作交流,把問題更多的放在小組內得以解決。老師的作用就是提出問題、觀察、傾聽、點撥。
(4.多媒體輔助: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形象、直觀、便捷的作用。)
六、說教學流程
1.課題導入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提到“力”這個字。如一個人推了別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的戰斗力等。請學生說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學生思考,搜集有關力的一些說法,由此引出,我們今天要學習物理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力”)
2.要點探究:四個要點
要點一:力的概念
首先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根據下列現象:人推車、拉長彈簧、推土機推土、用水桶提水等,歸納總結這些現象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一般能總結出產生“力”有以下共性:①有兩個物體;②有動詞。告訴學生,物理中常把生活中所說的推、拉、提、壓等概括為“作用”,這樣,我們可以說,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針對以上力的概念,老師引導學生且強調:①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②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注意:這里的板書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板書,僅憑學生頭腦中有關力的事例,是很難得出力的概念的。
要點二:力的作用效果
設計兩個學生實驗: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拉長壓短彈簧,引導學生歸納得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跟蹤練習:請列舉生活中力使物體形狀發生變化的實例。
接下來,讓學生在小組內參照課本第三頁圖7.1——2有關說明,完成實驗,
歸納概括實驗結果的共性特征——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這里,要讓學生明確“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包括哪些方面,再做一個跟蹤練習:請列舉生活中力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實例。
要點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首先提出問題: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結合演示:用力拉彈簧、打臺球,由此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有關系。
老師可以繼續演示推門,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系。但這個實驗不能讓每個學生體驗,所以,可以給學生提供核桃鉗子,讓學生在扳手不同位置使力,體驗力的作用效果。
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對光線的認識,遷移到力的示意圖的學習。達到會運用抽象的科學方法描述力。明確畫法,規范作圖,使學生達到能識圖,會畫圖。對具體步驟和畫法要提出較規范的要求。在老師示范的基礎上,完成課本第5頁畫力的示意圖2、3題。
要點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完成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學內容,是促進學生對力的概念形成整體認識的重要環節,也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
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生完成用手拍桌子,用左手拍右手,用手提凳子等體驗,感受手對其他物體施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的作用。
進一步完成圖7.1—5實驗,總結實驗結論: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并利用整理、歸納的方法較清晰的反映各實例的共同特征,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分析、歸納的難度,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形成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整體認識。
另外,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需要鞏固。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利用這一認識去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比如火箭升空、游泳等現象。
3.梳理反思:給學生3分鐘時間,梳理反思剛才學習內容,補充修改導學案,構建知識網絡。
4.達標檢測:根據學習目標,設計3個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出示答案,學生小組互批。
5.課后延伸:
布置一個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和動手實踐的課程理念。
七、說板書設計
學生構建的思維導圖。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是初中物理第一冊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節,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本節教材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和初步規律,是為以后幾節課學習活動進行充分準備。所以本節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2、 教學目標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與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及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知道光的折射現象及折射光線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規律及在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能夠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2)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通過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4)德育目標:
通過對日常光現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熱愛科學,進行唯物主義教育。
3、 難點和重點
根據新修訂的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確定:
(1)重點:光的折射規律;光路可逆。
(2)難點:光線進入不同介質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用光的折射解釋自然現象。
(3)關鍵:對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確定。
好學教育 - 專業,權威,高效,分享 - 打造國內領先的終身教育平臺!
好學教育: 二、選用的教具及設備 1、 選擇教具依據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提高了訓練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地。
4、 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儀;碗;適量的水;筷子;多媒體課件;錄像剪輯。
三、教材處理
對日常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以現象引入新課,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興趣濃厚。光的折射規律的認識,宜先提出問題及研究方法,通過學生猜想,對照演示實驗的觀察,輔以多媒體模擬演示,學生思維清晰、準確,有利于規律的總結歸納,并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知識的應用,讓學生遵循認識的規律: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教法、學法
1、 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上下承接關系,學生剛學完光的反射,對光的現象已有一些簡單的認識,對光學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線等。針對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節采用觀察分析、啟發式教學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啟發對比、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和計算機的模擬實驗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在觀察中培養能力,開展思維訓練重視知識的應用,理論緊密聯系實際。
2、 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的內容特征,教師在做好演示實驗時,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實驗?并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通過手勢、眼神、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規律,聯系實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本節采用觀察、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通過思考討論,總結歸納出光的折射規律,應用折射規律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0
各位評位老師,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平面鏡》。《平面鏡》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單元。現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等四方面談談對這節課教學的一些設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鏡生活中比較常見。平面鏡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線傳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鋪墊。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正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說,平面鏡在光現象這一章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甚至在整個幾何光學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WK %vr"Cy
2、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理解平面鏡中像的主要特點,知道實象與虛象之間的區別,了解平面鏡在實際中的應用。 4;8"d3A
(2)能力目標
經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學習通過觀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計劃,動手操作,搜集證據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養成甄別假設、調整探究計劃的意識。 #e4Vr_f
(3)德育和情感目標
通過探究物、像和鏡面三者之間的關系,領略平面鏡成像中的簡潔對稱之美,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增進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1t|
3、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難點:對虛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動中的難點是如何確定平面鏡中像的位置
4、教材處理
采用“統放結合”的半開放處理思路(學生對“虛象”和“虛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難,所以要“統”;對于平面鏡成像的其他特點采取“半放”的方法;對于平面鏡成像的次要特點采取“全放”的方法)
5、設計思想
(1)通過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領略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2)課的重點是:在“探究”和“設計”的過程上,“如何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實驗目的)→怎樣比較虛像與物的大小→找一個跟物體完成相等的.物體(替身物)與像比較大小→怎樣才能同時觀察到像與替身物→把平面鏡改為白玻璃(實驗基本思想方法),從而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技巧性,開拓學生思路,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進行訓練,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
二、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 _
(1)探究法(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2)引導發現法(學生實驗時,教師在教室內走動,引導學生完成實驗);
(3)演示法(學生完成實驗后,教師在講臺上再完成一遍);
(4)實驗法。
2、教學手段——板書、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
三、學法
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兩人一組,相互配合)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提出問題:照鏡子平面鏡能成像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新課教學
1、提出猜想: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教師不做任何暗示,讓學生充分想象)
[學生討論、歸納]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許有不正確猜想,這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如何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確探究目的]
[老師給學生思考空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我們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像與物是否相等呢?[設疑]——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明確探究方法]——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替身物體]與像比較。
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同學們找桌子上的器材試試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屜里]
——用兩支相同的筆。
——用兩只相同的棋子。
同學們成功了嗎?有什么障礙?
——從平面鏡的正面看見了像,想把“替身物體”放到平面鏡后面的像位置上,從平面鏡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體”,而看不見像,所以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為什么像不見了呢?[學生:思考、討論]
——平面鏡成的像不是真實存在的。
有沒有真實存在的像,你們見到過嗎?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線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儀投射到銀幕上的像。
——電影院放映機投射到銀幕的像。
——樹林里地面上圓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陽的像。(通過翔實的例子來證實有真實存在的像)
平面鏡成的像是不是有實際光會聚而成的呢?(設疑,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不是的,平面鏡的背面有一層漆,光線是不能透射過去的。
[小結] 好!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夠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們叫它實像,而平面鏡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實光線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虛像。怎樣才能同時看見像和“替身物體”?
[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要同時觀察到像和替身物體,必須要讓物體通過鏡面的反射光線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都能進入人眼。(教師在此可作適當解釋“光的反射”,具體下面要學習)
好![激疑] 我們看見物體(棋子)在平面鏡內成的虛像是由于物體射出光線(或反射)經過鏡面的反射進入人眼的。怎樣才能同時看見鏡后的替身物呢?
——必須使平面鏡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現在鏡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線為什么沒有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鏡后面的漆擋住,光線無法透過平面鏡。那么怎么辦?
——把涂在鏡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沒有其它辦法?
——換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現在我們拉開抽屜,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選擇器材試一試實驗。[學生選擇器材實驗]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像較弱,看不清。
同學們,棋子的像比較弱,看不清楚,你有辦法讓物體所成的像明亮起來?
——增強光的亮度(照度)。用點燃的蠟燭做。
同學們,試試看。
[學生選擇器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存在兩個問題:
Α、實驗時間長,點燃的蠟燭燒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蠟燭不容易放置,有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點燃的蠟燭時間長燒短了,像比物短。
——蠟燭不容易放豎直。
——蠟燭容易倒下。
想什么辦法改進實驗呢?打開抽屜中紙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器材。[抽屜紙盒里藏有兩把手電筒]
——用手電筒作為物體,代替蠟燭。
你們再試一試看。
[有的學生沒開亮做,像較弱,看不清;有的學生開亮手電筒,但燈光豎直向上射出同樣效果不好]
同學們,手電筒的像為什么比點燃的蠟燭的像弱;看不清楚,動一動腦筋,有沒有辦法使手電筒成的像明亮起來?
——把當作物體的手電筒開亮,并把手電筒的頭旋下來做。
對,這樣可以增強光的亮度。再來試試看。
[啟發]作為替身物的手電筒(沒開亮的)應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與開亮的手電筒的像完全重合。
[學生的主動積極探索實驗,幾經挫折,實驗成功后表現出了異常喜悅的成就感。
平面鏡成的虛像與物體的大小?
——等大。
4、實驗驗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把上面實驗放在白紙上做,只要記錄兩手電筒和玻璃的位置。改變開亮手電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實驗兩次。如圖3,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實驗中兩手電筒的位置。
分析實驗記錄:
(1)量出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到玻璃板的距離。
(2)連接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的位置,觀察連線與鏡面的關系。
[得出實驗結論]
5、交流與評價:
(1)、同學們各自的探究結果是否相同?
(2)關于平面鏡成想的特點還有那些猜想?準備怎樣去驗證它?
學生課后自己探究:
(1)改變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像的大小是否改變?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左右相反的嗎?
三、課堂
小結: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5)分析與認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四、布置作業:
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包括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結論)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1
一、在新時期下,新的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
此時一堂課是否符合新的課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了解科學技術,從而融入到社會中去。所以本堂課要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和全面活動,改進實驗的配置與設計,注重效果反饋,讓自主探究得以堅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聲音部分第一節,同時也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是新課標明確要求的,同時回聲現象也是學生們在生活中十分感興趣的問題。這一部分的素材剛好可以體現出讓學生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過程。在新課標下聲音處于運動和相互作用這一大部分中,它既屬于一種運動,同時在現象上也有它的獨立性。所以本節課無論從課標要求,還是學生自身發展要求上看都處在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
三、學生分析
學習本節課的學生首先已經具備了機械運動和力的知識,物理思想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因為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而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細致設計探究與活動過程之后,學生的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
四、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認識真空不能傳聲,認識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了解回聲測距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能從給定的信息中獲取知識。
2、過程方法: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樹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難點
聲音的傳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回聲上還存在一些難點。
六、教法與學法
對于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與學:
1、對于“振動發聲”采用學生觀察,歸納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于“聲音的傳播”,過去學生可能想得較少,所以采用先自讀,再以集體對話討論的形式凸現知識點。
3、對于“回聲問題”學生對現象已經非常熟悉,關鍵是對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體直觀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認識。
4、最后要說明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把課堂最后時間作為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去了解有關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內容,在體會中華民族古代的燦爛文明同時,進一步把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著思考結束本堂課。
七、教學過程
1、引入:播放無聲電影和有聲電影,引出聲音的重要。
2、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3、從聲音的產生開始研究: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叫,來自……中學。我說課的題目是:《光的傳播》,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下面我就按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設計理念、說學法和教法、說教學過程五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
一、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對自然界中的很多現象充滿好奇,動手能力較強。但剛學習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且在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傳播是幾何光學的基礎,學習光的反射規律反射規律、折射規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同時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又能解釋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現象,也是信息傳遞一章的基礎,通過本章的學習是反射、折射現象的基礎,可以提高同學熱情,激發探究欲望,培養學生STS意識。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是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提出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和教材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學情,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和人造光源;
理解光在真空中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光的直線傳播”的探究,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探究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4)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
難點:解釋簡單的光現象。
三、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設計著重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創設線性探究模塊,努力建構一種對話、合作與探究的課程文化,讓“研究性學習”走進課堂,走進物理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學習。
構建“人文·物理·社會”三維課堂,在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同時,滲透以人為本的培養理念。釋放學生心靈,張揚學生個性,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四、說學法、教法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準備采用以下主要學法: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精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促進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體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活動的和諧統一。與此相適應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發現法。發現法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布魯納所提倡的,是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的心理特點出發,依據教師所提供的器材,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自己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而不是消極的接受者。具體體現在以下的教學環節中。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從生活走向物理
通過展示大連的夜景和自然光現象,教師提問:圖中的光是從哪來的?引入光源定義: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你知道還有那些物體是光源?就以學生舉出的光源為例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分類。
2、經歷探究,完成光的傳播學習
(1)提出問題:
有關光的知識你想了解哪些內容?這些問題將在我們今后學習中依依解答,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光是沿什么樣的路徑傳播的呢?”
(2)猜想與假設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幾種猜想:直線、曲線、折線、射線。
(3)設計實驗,評估優化探究方案
教師給出實驗器材:激光筆、大礦泉水瓶、蚊香、加有少量牛奶的水溶液、果凍、帶有小孔的硬紙板、蠟燭。學生根據這些實驗器材制定實驗方案。
小組展示實驗方案,大家對實驗方案進行評估,完善實驗方案。
(4)進行實驗,完成實驗報告
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指導完成實驗
(5)分析與論證
小組分別向同學展示光空氣、液體、固體光的傳播。最后得出實驗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從物理走向社會
接著啟發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呢?讓學生舉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象等,師生共同進行簡單的解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接著向學生提出學習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學以致用,那么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光準直、槍的瞄準、排隊等。如果舉手同學不多,就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
4、光的傳播速度
生活中還有有一種常見的現象,通過電腦展示雷電,提問: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學生回答:光速大于聲速。光速多大呢?下面閱讀課本內容,自學完成這部分內容。
5、師生小結
首先學生總結這節課有哪些收獲,教師予以補充和肯定,并給以鼓勵。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第三章《聲的世界》第二節《聲音的特性》中的內容。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知識點之后,通過各種各樣的聲音適時提出聲音的特性;并通過實驗得出響度與振幅、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通過生活實例指出聲音的音色;從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聲音,并為后面認識噪聲的防治、超聲與次聲奠定基礎。通過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學習兩種基本探究方法:“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
在新課程標準對于《聲音的特性》一節的要求是:了解樂音的特性,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運用。
二、說學情
物理是八年級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學生對物理有著濃厚的興趣及好奇心;學生前面通過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學習,已經對聲音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學生的腦海中對于生活中的聲音的現象也有一定的經驗積累,這對本節課的學習起著積極的影響;然而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以及在對聲音的特性的認識上,學生會由于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的錯誤認識,如聲音的高低與響度混淆,不能很好地區分,從而對本節課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為此,通過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探究認識音調與響度的區別,并進行易錯鞏固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結合課程標準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目的是要讓學生積極地學習物理知識,并通過實驗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親身體會獲得物理知識的過程,激發物理的學習興趣,并在這過程只學會觀察,歸納、總結。
知識與技能方面: 了解聲音的特性;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過程與方法方面: 通過“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兩個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比較、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并從中體驗“轉換法”與“控制變量法”的科學探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直觀方面:從各種活動中激發和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參與和體驗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覺得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的基礎上,對于聲音的響度及音色要較容易接受一些。而對于音調的理解及其影響因素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除此之外由于生活中有時所說的“高”“低”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容易與聲音的高低(音調)混淆,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響度及其影響因素,音調及其影響因素;難點是響度與音調的區別。
五、說教法
本節課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法以學生為本,主要采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演示實驗、實驗探究、講解點撥、歸納總結等多種方法相結合,同時利用多媒體與常規教學相整合,指導學生從活動中總結得到科學知識。因為聲音因學生生活學習緊密相關有助于學習,鼓勵學生多動手實驗,學會觀察、總結,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六、說學法
本節課采用了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等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即: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討論歸納、基本運用。還應該開始讓學生接觸“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的思想。因為要從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七、說教具準備
鋼尺、鼓、紙屑、梳子、多媒體課件
八、說教學過程
對于教學過程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新課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和鞏固”、“作業設計”和“板書設計”。
(一)新課導入
利用多媒體播放兒歌“小白兔乖乖”動漫視頻,并提出問題:小白兔是根據聲音的什么特性來判斷兔媽媽和大灰狼的聲音的?從而引入這節課的課題《聲音的特性》。(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學生熟悉的故事兒歌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求知欲,并為聲音的特性(音色)做鋪墊。)
(二)探究新知
1.響度與振幅
學生活動:輕輕拍手兩下和用力拍手兩下,感知聽到的聲音的強弱不同,進而引入“響度”的概念。
教師演示:擊鼓,引導學生思考“響鼓需要重錘敲”的道理,深入提問“響度與振動幅度有什么關系?”后學生開始討論得出自己的猜想的情況下問學生“怎樣觀察鼓面的振動幅度的大小”從而進行“轉換法”這一科學探究方法指導的同時用實驗現象驗證猜想,得出結論“聲音的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學生動手自主進行實驗探究:用刻度尺探究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學生自主實驗的過程中巡視實驗情況,發現問題后趁機引入科學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如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一定。學生繼續實驗,交流討論歸納得出結論。(設計意圖:在此安排一個演示實驗和一個學生實驗,目的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并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提出問題:聲音的響度除了與振動的幅度有關以外,還與什么因素有關?舉例說明。學生思考并舉例,通過分析例子得出還與“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與聲音的分散程度有關”。例:在教學過程中,站在前排減小說話的聲音,前排同學聽得到說話的內容,而后排同學卻聽不到;聽診器。
2.音調與頻率
創設情境并提出問題:合唱社要排練合唱,需要有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聲音的什么特性?從而引出“音調”的概念。
學生利用自己的梳頭發的梳子和刻度尺做實驗:用同樣的力將刻度尺在梳齒上分別快速的劃過和慢慢劃過,比較聲音的該地有什么不同(要求學生判斷出聲音的尖細與低沉即可)并觀察梳齒振動的快慢;交流討論然后歸納總結出結論:聲音的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在講到振動快慢的時候簡單介紹頻率。最后介紹古代打擊樂器——編鐘。(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感受聲音的高低,將其與聲音的響度區分開來,而介紹編鐘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一下古時對于聲音音調的應用,增強民族自豪感)
讓學生及時對生活中的幾個現象進行判斷:
①“男低音高聲唱歌,女高音低聲伴唱”,“竊竊私語”,“引吭高歌”,“低聲細語”中的“高”“低”分別描述的是聲音的什么特性。
②老牛叫的聲音和蚊子發出的聲音相比,誰的響度大,水的音調高。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區分音調與響度)
3.了解音色
開始播放音頻:學生欣賞用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音樂,然后提出問題:是根據聲音的什么特性判斷出各種不同的樂器的?引入音色的概念,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發聲體的材料或結構不同,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設計的意圖:讓學生在學習中放松一下,并在輕松的氛圍下獲得新知。)
學生回答新課導入環節的問題,將學得的新知識“學以致用”,且起到前后呼應的一個作用。
(三)課堂小結和鞏固
本環節分主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引導學生回憶聲音的三要素(聲音的特性),二是學生理解具體概念,并討論影響因素。為了全盤把握,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形成知識結構模型及框架,便于理解記憶。
最后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對“聲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對“ 向水瓶灌水”的感受等,從而實現了從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并檢測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
(四)作業設計
制作橡皮筋吉他,并完成課本43頁迷你實驗室。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學習用具幫助學習理解聲音的音調,并在過程中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五)板書設計
由于有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教學,所以采用的是綱要式板書,目的是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本節課的基本學習內容,也可以在課堂小結環節給與提醒。
第二節 聲音的特性
1、響度——振幅 (轉換法、控制變量法)、距離聲源的遠近
2、音調——頻率
3、音色——結構 材料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物理研究的是力、熱、光、電等現象的。本章教材研究的是光的現象及其規律,而對光的反射規律的探究是光學實驗的一個開始,所以做好這個實驗也為后面的光學規律的探究打下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物理,還不具備很好的實驗探究能力,所以不對學生的探究過程要求太嚴。根據學生前一節的學習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對于光的反射有了一點點的了解,但是對于具體的反射現象和反射規律學生還很模糊。所以這節課應多鼓勵學生勇敢的進行合作探究,從實驗中得出結論。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本節的內容和學生情況,現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一些生活現象知道物體的表面可以發生反射現象,能通過實驗得出光的反射規律,知道光路是可逆的。知道反射有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知識目標)
2、能根據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圖,會利用兩種反射解釋有關現象。(能力目標)
3、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情感價值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要求,這一節的重點是利用實驗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難點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做光路圖。
四、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上課前發放器材:光的反射實驗器一套、激光手電(四人一組)。教師提前在黑板上寫好小組號,同時畫好上課用的光路圖。
2、教學過程:
1)學生動手實驗,引入新課:
先給學生演示:正對著墻照有個光點,然后給學生提出問題:不對著墻照,如何讓光點出現在墻上?同時對學生提出評價:看誰先做到?做到的報出你的小組號。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參與度很高,都很積極動手實驗,一開始就把學習氣氛活躍了起來。再利用學生的回答引入課題:光的`反射。同時教師適當的點撥什么是光的反射現象并讓學生舉例,加深對光的反射理解。
2)提出問題,學生實驗探究,得出結論:(重點)
通過老師的一個演示反射,提出問題:通過這個現象你來猜一下:光在反射時遵循了什么規律?(在這個地方要把一些名稱告訴學生,便于學生說出猜想和后面的實驗)學生猜想:為了鼓勵學生作出自己的猜想,教師對學生的猜想不做任何的評價。在學生實驗之前要把評價的要求和實驗的一些注意事項告訴學生,在這個地方加入評價的目的是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探究思考,發現歸納,同時讓相鄰小組相互檢查,既體現了評價的公平性,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通過評價發現學生在小組內的合作意識增強了,競爭意識也增強了,同時為了得到更多的結論,有的學生會去看課本,這樣得到的結論能夠全面一些。
學生實驗之后請得出結論的最多的小組說出他們的結論,其他組補充。在學生的實驗結論中學生可能會提到:反射光線上的一點的對稱點會在入射光線上找到;教師要引導學生可以利用這個結論作圖。還有學生會說:既然法線是人為畫上的,那么入射點就可以移動,不用總是在一個地方,教師要及時的給與肯定和鼓勵。有的小組會說:反射面必須是透明的,或者是光滑的,教師可以簡單說明折射和反射的不同,并就勢引導學生得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老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發現一個小組的實驗設計非常的好,應該加一個鼓勵:這個小組將鏡面朝下,這樣做實驗使得光線非常的清楚,實驗效果很好。最后教師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再把光的反射規律加以明確和強化。實驗結束,讓學生整理好器材。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緊跟著一個跟蹤練習:讓6名學生到黑板上利用剛學的光的反射規律做光路圖(也是為后面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學習做好鋪墊),其他學生在下面任選一個畫,同時完成后面的練習。學生的作圖可能會出現不畫法線的、兩個角不相等的、光線漏掉了箭頭的,或是將光線箭頭畫反了的,所以在這里也對學生的作圖做一個評價,通過評價討論總結出作圖的注意事項,讓學生通過評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在做題中總結規律或是一些注意問題。
3)觀察光路圖,學習兩種反射:
利用黑板上學生的作圖,這個圖課前畫在黑板上了,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利用剛剛學過的光的反射規律作圖,鞏固了反射定律的知識,再就是為后面引出兩種反射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教師三個三個連起來引出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提出問題:入射光線都是平行的,但是反射光線不一樣,思考它們的區別在哪里,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讓學生看書自學并完成導學案上的題目。教師不再做統一講解。
4)小組交流,歸納總結:
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對本節所學的知識加以總結。
5)當堂達標:
學生做導學案的達標題,讓做的快的學生到黑板上寫出答案,有不同意見的去用不用顏色的筆改,最后全班交流統一定出答案,再讓同桌用紅筆互批。最后小組長統計組內全部過關的得到一個對號。最后的達標評價既是對學生這一節課學習的一個評價也是對小組的一個總體評價,這樣就能帶動好的學生去幫助弱的學生,利用生教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五、布置作業:配套練習冊上相應的練習題。
我的課說完了,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5
我說課的內容是《杠桿》,人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八年級物理第12章第1 節。下面我分六部分來談談我對本節課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學部分的最后一章,涉及前面所學的力和功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一方面,要從力的角度認識簡單機械;另一方面‘還要從功的角度認識簡單機械。
《杠桿》是十二章第一節內容。其內容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也是后面滑輪、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即便是在科學知識的考察中,也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因此在教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繼續向學生滲透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與社會。這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觀念。
第二部分.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杠桿,知道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看幻燈片,了解杠桿的作用。通過探究,掌握杠桿的平衡條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重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力臂的畫法,用實驗讓學生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三部分:教學方法和手段
本節課主要運用的`教學法,包括發現法、講練法、探究、合作等。并采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教師將下載相關素材、選擇合適的練習題制作成幻燈片,以備教學使用。
第四部分:學情分析
思維分析 : 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一些探究過程,可以說對于實驗探究學
生們有了一定的思維基礎,但初二的學生思路不夠寬闊,對于一些問題還不能深入考慮。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知識儲備 : 在本節課以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中的一些概念和規律,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有力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機械的應用。這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同時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
第五部分 教法學法
物理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轉變學生物理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方式的轉變。我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輔以多媒體手段,采用著重于學生探索研究的啟發式教學方法,結合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在課堂結構上,我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 ①創設情境—引入杠桿②解剖杠桿—展現新知③變式訓練—鞏固新知④課堂實驗—得出結論⑤交流討論—自主探究五個層次的學法,它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第六部分:教學程序設計
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分五個環節:
⑴.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通過兩個跨越歷史長河的機械變遷,向學生展示機械歷史發展的歷程,反應人類對機械的不斷探索,這對于杠桿概念的引入和學生的情感體驗有重要意義。
⑵.解剖杠桿—展現新知
在此基礎上,可以結合生活實例,如………..為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總結這些工具的共同特征,即杠桿的本質特征。
這個教學片段從一些較復雜的實例中抽象出杠桿的物理模型,這對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領悟物理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圖片來認識杠桿。如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的時候,他們就利用杠桿來搬動巨大的石塊。通過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蹺蹺板、船漿、抽水機、撬棒等提出物理問題:杠桿是什么?能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直接告訴同學:他們都是杠桿,讓同學們觀察并討論它們在工作中的特點,教師與對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歸納出杠桿的概念。這種發現學習法, 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力,有助于保護學生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在同學掌
握了杠桿的概念后,進入問題教學。要進一步了解杠桿,提出要掌握杠桿的五要素。讓學生仔細觀察撬棒撬石頭的事例。介紹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力臂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多媒體演示動力臂和阻力臂的畫法,這個例子很簡單,但具有典型的示范意義,我覺得應該充分運用這個例子,教會學生如何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模型,借此讓學生掌握杠桿的五要素。
(3)變式訓練—鞏固新知
學生練習,教師監控,予于指導。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杠桿的理解,并鍛煉了學生認知事物的能力。通過練習1:撬棒撬石頭的杠桿五要素圖。練習2:蹺蹺板的示意圖。
(4)課堂實驗 增強體驗
用秤桿稱說稱平了,過渡到杠桿的平衡。
以上兩個教學片段的設置是為下面的學生分組實驗做好鋪墊。這類認識上的問題,僅靠講解很難達到要求,需要提供適當的實踐體驗機會。
為了讓學生真正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過程,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動力與動力臂的長短可能有關,動力臂越長動力好像越小等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學生獲得的實驗數據得出二者是反比例關系,等等。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猜想符合邏輯、有理、有據,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維習慣。
本環節是教學的難點,會用到本節課一半的時間。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探究活動。問題:杠桿的平衡與哪些因素有關呢?老師正確引導,讓學生猜想到可能與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有關。接下來讓學生設計并完成實驗探究活動:杠桿的平衡條件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杠桿沒調平衡?始終讓動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力臂與刻度尺并不完全重合?不管學生出現了哪些問題,教師應該合理引導、指導,對于沒有設計完成實驗的,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教師監控部分學生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對數據加減乘除,找規律。最后歸納結論:F1×L1=F2×L2。
(5)接下來是交流討論,討論實驗時的兩個問題。
最后,總結反思 提高認識
本節課過程過于平淡,學生的實驗速度緩慢,導致時間不夠,本來讓學生找規律的,結
果老師匆匆忙忙的找出規律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交流與討論的兩個問題只好布置給學生課后完成。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
初中物理說課稿11-22
初中物理說課稿01-23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精選04-12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2-11
初中物理說課稿08-30
初中物理《浮力》說課稿06-15
初中物理說課稿《浮力》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