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是什么朝代的
岑參五歲讀書,九歲作文,十五歲隱于嵩山之南,三十歲進士及第。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岑參的簡介吧!
岑參是什么朝代的
岑參(715年~769年),祖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后遷荊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詩人,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
岑參世出名門,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嘗自稱“國家六葉,吾門三相”,后來家道中衰。幼年喪父,從兄受書,“能自砥礪,遍覽經史”,“十五隱于嵩陽,二十獻書闕下”。天寶三載(744年)舉進士,授右內帥府兵曹參軍。天寶八載(749年)至至德二載(757年),曾兩度出塞。一是天寶八載(749年)赴安西,在高仙芝幕府;二是天寶十三載赴北庭,在封常清幕府。唐肅宗時,任右補闕,出為虢州長史,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人稱“岑嘉州”。
岑參一生抱有救國安民的“開濟策”,但是“生平未得意”,始終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晚年罷官之后,心境十分悲苦,曾有“眼看春色老,羞見梨花飛”之說。
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險的樂觀精神為基本特征,真實地展示了邊塞風光。在描寫戰爭時,岑參常常避開正面的廝殺,僅寫戰前與戰后,在構思上別出心裁。岑參的邊塞詩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描繪邊疆奇異風光的作品。有《岑嘉州集》。
邊塞詩人中,前人常將高、岑并舉,說“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其實,高、岑之詩,各具特點,元人陳繹在《詩譜》中說:“高適詩尚質主理,岑詩尚巧主景”。就邊塞詩而言,這個評論是很有見地的。
傳說在公元752年,一天,岑參在武威辦完軍務,趕回西域,途經赤亭,戍邊的士兵讓他題詞、賦詩。岑參和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詞。剛題完一首詩,不料,擠在當中的一個小孩,隨口吟了出來。岑參有些吃驚,這里還有這樣的孩子。士兵告訴他說:“這個小孩子是個回鶻放羊娃,一次大風,這個放羊娃救了我們十三個士兵,是我們允許他在這放羊的。”岑參轉過頭問放羊娃:“是誰教你漢語的?”放羊娃說:“是父親。”一個士兵說:“他家是早年流落到這里的。”放羊娃從懷里掏出一本破舊的書遞給岑參。岑參不懂回鶻文,問放羊娃。放羊娃說:“是爺爺寫的,叫《論語》。”岑參沒再吱聲,他撫摸了一下放羊娃的頭,給放羊娃題了一幅字:“論語博大,回鶻遠志。”放羊娃把題詞揣到懷里,向岑參鞠了三個躬,高興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親聽說詩人岑參來此,就領著放羊娃找到岑參說,他家是書香門第,原來在漠北草原,因宮廷之亂逃亡西域。他懇求岑參收孩子為義子,教以成人。岑參內心非常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軍隊很缺翻譯,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對放羊娃的父親說:“我是軍人,要收他為義子,我得把他帶走。”放羊娃的父親立刻答應了岑參。放羊娃的`名字原來叫也里,岑參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岑鶻”。就這樣,岑鶻跟著岑參參軍入伍,來到了輪臺。
幾年過后,岑鶻在岑參的悉心教導下,不僅聰明干練,而且精通漢語和回鶻語。岑參入關赴任,向朝廷舉薦了岑鶻。岑鶻沒有辜負老師的栽培,一邊工作,一邊培養了許多翻譯。岑鶻晚年回到了家鄉蒲昌,享受天倫之樂。他繼續教育他的兒孫們,講岑參的故事。后來,回鶻首領仆固俊盡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鶻王國。岑鶻后代多有在王國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譯家舍蘭蘭就是岑鶻的后代。
岑參的邊塞詩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3、《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故事: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參在武威辦完軍務,趕回西域,途經赤亭,戍邊的士兵讓他題詞、賦詩。岑參和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詞。剛題完一首詩,不料,擠在當中的一個小孩,隨口吟了出來。岑參有些吃驚,這里還有這樣的孩子。士兵告訴他說:“這個小孩子是個回鶻放羊娃,一次大風,這個放羊娃救了我們十三個士兵,是我們允許他在這放羊的。”岑參轉過頭問放羊娃:“是誰教你漢語的?”放羊娃說:“是父親。”一個士兵說:“他家是早年流落到這里的。”放羊娃從懷里掏出一本破舊的書遞給岑參。岑參不懂回鶻文,問放羊娃。放羊娃說:“是爺爺寫的,叫《論語》。”岑參沒再吱聲,他撫摸了一下放羊娃的頭,給放羊娃題了一幅字:“論語博大,回鶻遠志。”放羊娃把題詞揣到懷里,向岑參鞠了三個躬,高興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親聽說詩人岑參來此,就領著放羊娃找到岑參說,他家是書香門第,原來在漠北草原,因宮廷之亂逃亡西域。他懇求岑參收孩子為義子,教以成人。岑參內心非常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軍隊很缺翻譯,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對放羊娃的父親說:“我是軍人,要收他為義子,我得把他帶走。”放羊娃的父親立刻答應了岑參。放羊娃的名字原來叫也里,岑參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岑鶻”。就這樣,岑鶻跟著岑參參軍入伍,來到了輪臺。
幾年過后,岑鶻在岑參的悉心教導下,不僅聰明干練,而且精通漢語和回鶻語。岑參入關赴任,向朝廷舉薦了岑鶻。岑鶻沒有辜負老師的栽培,一邊工作,一邊培養了許多翻譯。岑鶻晚年回到了家鄉蒲昌,享受天倫之樂。他繼續教育他的兒孫們,講岑參的故事。后來,回鶻首領仆固俊盡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鶻王國。岑鶻后代多有在王國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譯家舍蘭蘭就是岑鶻的后代。
【岑參是什么朝代的】相關文章:
岑參是哪個朝代10-26
岑參是哪個朝代詩人10-26
岑參是哪個朝代的詩人12-26
岑參字號是什么10-02
岑參的字號是什么?10-02
岑參的詩12-15
岑參名言11-06
岑參研究11-26
漁父岑參10-07
岑參作品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