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古詩(精選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牧的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牧的古詩1
原文:
過勤政樓
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譯文:
⑴勤政樓:唐玄宗開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稱“勤政務本之樓”,是玄宗處理政務、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⑵千秋佳節: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為慶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樓批準宰相奏請,欽定這一天為千秋節,布告天下。
⑶承露絲囊:每年一度的千秋節,玄宗都舉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壽。“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相問遺”(參《唐會要》)。
⑷紫苔:《拾遺記》:“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金鋪:宮門上的安裝門環的金屬底托,多鑄成獸形以為裝飾。
注釋:
⑴勤政樓:唐玄宗開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稱“勤政務本之樓”,是玄宗處理政務、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⑵千秋佳節: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為慶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樓批準宰相奏請,欽定這一天為千秋節,布告天下。
⑶承露絲囊:每年一度的千秋節,玄宗都舉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壽。“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相問遺”(參《唐會要》)。
⑷紫苔:《拾遺記》:“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金鋪:宮門上的安裝門環的金屬底托,多鑄成獸形以為裝飾。
賞析:
勤政樓原是唐玄宗用來處理朝政、舉行國家重大典禮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開元八年),位于長安城興慶宮的西南角,西面題曰“花萼相輝之樓”,南面題曰“勤政務本之樓”。
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舊歷八月五日,唐玄宗為慶賀自己的生日,在此樓批準宰相奏請,定這一天為千秋節,布告天下。并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舞于勤政樓下,又于樓中賜宴設酺,“群臣以是日進萬壽酒,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相問遺”,千秋節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節。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務本”早成空話,到安史之亂爆發,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節也隨之徒有虛名了,甚至連當年作為贈送禮物的承露絲囊也見不到了。詩的第一句說佳節空在,是總論,第二句說絲囊已無,則是抓住了“承露囊”這個千秋節最有代表性的物品來進一步補襯,使得“名空在”三字具體著實了。
這首詩的后兩句寫詩人移情于景,感昔傷今。杜牧善于以詩論史,借古諷今。“惟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這兩句采用《詩經·王風·黍離》的筆法,用宮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長暗示王朝興衰之意。
《詩境淺說續編》云:“開元之勤政樓,在長慶時白樂天過之,已駐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見頹廢。詩言問其名則空稱佳節,求其物已無復珠囊,昔年壯麗金鋪,經春雨年年,已苔花繡滿矣。”金鋪,是大門上的一種裝飾物,常常做成獸頭或龍頭的形狀,用以銜門環。用銅或鍍金做的,叫金鋪,用銀做的叫銀鋪。紫苔是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這兩句詩從表面看,寫的是景,是“勤政樓”的實景,但細細體味,就會感到這十四個字,字字都飽蘸了詩人感昔傷今的真實情感,慨嘆曾經百戲雜陳的樓前,經過一個世紀的巨大變化,竟變得如此凋零破敗。可以想象,當杜牧走過這個前朝遺址時,所看到的是雜草叢生,人跡稀少,重門緊閉的一片凄涼景象。
詩人不寫別的,偏偏從紫苔著筆。這是因為紫苔那無拘無束,隨處生長,自得其樂的樣子深深地觸動了他此時慘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對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體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見意,又從紫苔說開去,用紫苔的滋長反襯唐朝的衰落,小中見大,詞淺意深,令人回味。說紫苔上了金鋪,是一種夸張的手法。當年威嚴可畏的龍頭獸首,而此時綠銹滿身,如同長滿了青苔一般,這就進一步烘托了勤政樓被人遺忘而常年冷落的凄涼衰敗的景象。這里,“偏稱意”三字寫得傳神,“偏”,說明萬物凋零,獨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寵,使得紫苔竟那樣稱心愜意。這筆法可謂婉曲回環,寫景入神了。
這首詩是詩人在極度感傷之下寫成的,全詩卻不著一個“悲”字。從詩的整體看,詩人主要采用明賦暗比的方法。前兩句寫的是此刻之衰,實際上使人緬懷的是當年之盛;后兩句寫的是此時紫苔之盛,實際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樓”此時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對比鮮明,文氣跌宕有致,讀來回味無窮。
杜牧的古詩2
【原文】
《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其全文詩詞如下: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前言】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有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出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注釋】
鶯啼:即鶯啼燕語。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
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翻譯】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賞析】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于這種繁麗,不同于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于一個角落,而是由于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于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于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后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只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于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筑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后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杜牧特別擅長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一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啟迪。
《江南春》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歸隱、寫意的詩情。
杜牧的古詩3
原文:
鷺鷥
雪衣雪發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譯文:
全身羽毛雪白,又如穿著一個雪白的絨衣,襯托著青玉般的長嘴,漂亮極了。 它們成群結隊的在溪中捕食魚蝦,潔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蕩漾。
一但驚動了它們就會遠走高飛的離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態是那么的優美,正像那滿樹的梨花在晚風中飛蕩!
賞析:
這首詩分別從個體、群體、近景、遠景等不同的角度來刻畫鷺鷥的形象,描繪出鷺鷥的優美姿態。三、四兩句,以遠方碧山為襯,用梨花作喻,境界尤為開闊。
杜牧的古詩4
《題木蘭廟》
【唐】杜牧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譯文:
花木蘭女扮男裝去參軍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夢鄉里,也會和女伴們一起對鏡梳妝;只是為了替爺從軍、保家衛國,多次想回家時竭力克制著自己與邊關將士大碗喝酒。想想木蘭為了安靖邊烽,萬里從戎,她也將會和王昭君和親,死留青冢一樣,永遠博得后世敬愛!
注釋:
木蘭廟:《太平廣記》云,黃州黃崗縣(今屬湖北武漢市黃陂區)木蘭山,在縣西一百五十里,今有木蘭鄉。木蘭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其故事可能產生于后魏,關于木蘭的姓氏后人眾說紛紜,應信有其人。
彎弓征戰:言木蘭代父征戎,勇敢善戰。
拂云堆: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烏喇特西北,堆上有明妃祠。明妃:指王昭君。
賞析:
詩人一開頭先從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筆,用“彎弓征戰”四個字,不但活靈活現地描繪出這位巾幗英雄的非凡氣概和神韻,而且生動地再現了她征戰十二年的戎馬生涯。接著詩人進一步把筆觸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夢里曾經與畫眉”。木蘭姑娘雖身著戎裝,南征北戰,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不愧為英雄好漢。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嘗不希望早日結束征戰生涯,向往和平寧靜的少女生活。“夢里”、“畫眉”形象地表達了英雄的女兒情懷和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說,“彎弓征戰”是表現這位巾幗英雄外在的“陽剛”之美,那么,“夢里”、“畫眉”則是表示英雄內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對人物的描寫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強了詩的藝術魅力。
詩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發出卓特的史論。木蘭把酒思鄉的時候,居然想到了漢朝遠嫁番邦和親的明妃王昭君。詩歌在構思上和詩意上的跳躍,細想,她們之間有著太多的相似了,正是這些相似,才能藉此來抒發花木蘭內心的郁結。一則,她們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離家別親來到邊塞;更為重要的是:雖然她們的身份、經歷以及到邊關的'原因各不一樣,但是她們這兩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載著家國、民族的重大責任,她們是來為國紓難的。這樣的重任本應是男性擔當的,現在卻讓兩位紅顏女子來背負,并且還要承受著離別的痛苦,在男權社會中,這是不正常的。難怪中唐詩人戎昱在《詠史》一詩中對這一歷史現象發出了如此的質問:“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這便是杜牧在此詩中沒有直接發出,但卻深蘊其中的議論,新見迭出,確實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絕句寫得很有特色,一沒有引用典故,二沒有發表議論,而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和細致的心理描寫,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幗英雄的感人形象。詩人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從而突出了這首詩的主旨。
杜牧的古詩5
《泊秦淮》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其全文詩詞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前言】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注釋】
⑴秦淮:即秦淮河,發源于江蘇句容大茅山與溧水東廬山兩山間,經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歷代均為繁華的游賞之地。
⑵煙:煙霧。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后主)溺于聲色,作此曲與后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后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
【翻譯】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還高唱著《玉樹后庭花》。
【賞析】
杜牧前期頗為關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了許多具有現實意義的詩篇。《泊秦淮》也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產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兩岸歷來是達官貴人們享樂游宴的場所,“秦淮”也逐漸成為奢靡生活的代稱。詩人夜泊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載于《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其鈞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游宴的場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一如既往。
有人說作詩“發句好尤難得”(嚴羽《滄浪詩話》)。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氣氛又是那么濃。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關聯的,所以讀完第一句,再讀“夜泊秦淮近酒家”,就顯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詩人的活動來講,該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不過要真的掉過來一讀,反而會覺得平板無味了。詩中這種寫法的好處是:首先它創造出一個很具有特色的環境氣氛,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很符合藝術表現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這么處理,就很像一幅畫的畫面和題字的關系。平常人們欣賞一幅畫,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畫面(這就猶如“煙籠寒水月籠沙”),然后再去看那邊角的題字(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詩人這樣寫也是頗合人們藝術欣賞的習慣。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這句詩內里的邏輯關系是很強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個字又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后三個字又為下文打開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因此,從詩的發展和情感的抒發來看,這“近酒家”三個字,就像啟動了閘門,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這七個字承上啟下,網絡全篇,詩人構思的細密、精巧,于此可見。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后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不禁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后主依然沉湎聲色。“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于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杜牧的古詩6
贈別
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韻譯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
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
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注釋
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
樽:酒杯。
鑒賞
這一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她的筵席上難分難舍的情懷。首名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次句以“笑不成”點明原非無情,而是郁悒感傷,實乃多情,回應首句。
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凄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么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愿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里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里,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余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本詩亦可見此意。
作者生平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華出眾,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余,關心軍事,后來杜牧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注解,也寫過許多策論咨文。特別是有一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獲成功。
長慶二年(822年),杜牧20歲時,博通經史,尤其專注于治亂與軍事。杜牧23歲作出《阿房宮賦》。25歲時,杜牧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問題的見解。此時的杜牧已經很有名氣,作品流傳。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歲,進士及第。同年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被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兵曹參軍。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后轉為掌書記,負責節度使府的公文往來。京銜是監察御史里行。這時杜牧居住在揚州,特別喜歡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為監察御史,赴長安任職,分司東都。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因此逃過了十一月的甘露之變的險惡風波。在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張好好,寫下了著名的《張好好詩》。在洛陽期間,由于職務清閑,他四處憑吊古跡,寫下了不少詩篇。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歲,由揚州赴長安就任監察御史。
開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觀察使崔鄲的幕下,被召為宣州團練判官。
開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離開宣州,去長安任左補闕、史館修撰。開成五年,杜牧升官為膳部員外郎。
遷官外放 會昌元年(841年),杜牧調任比部員外郎。
會昌二年(842年),外放為黃州刺史。杜牧外放的原因史書上并無記載。杜牧自己認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而李杜兩家為世交,李德裕為何不喜歡杜牧,有人認為是杜牧為人倜儻,不拘小節,與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牛李黨爭,杜牧與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認為是牛黨。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為政能興利除弊,關心人民。
會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遷池州刺史,這年四十二歲。池州治所秋浦縣(今安徽貴池)。
會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下詔禁毀佛教。杜牧對于這一措施是很贊同的,后來他在宣宗大中年間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記》,詳細敘述武宗禁毀佛教事。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得宰柏周墀的幫助,入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轉吏部員外郎。
生暮年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就因為京官俸祿低,而難以養家請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沒有批準。
宣宗大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為吏部員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上三啟,終于應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認為,杜牧請求外放并不僅僅是經濟原因,而是不滿意朝政,認為自己無法在朝中有所作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他在湖州憑吊前賢,結識詩友,作了不少詩。一年后,他又被內升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到長安第二年,遷中書舍人。這段時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別墅,并且閑暇之時經常在這里以文會友。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杜牧的古詩7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人顧四座,始訝來踟躕。吳娃起引贊,低徊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
主人再三嘆,謂言天下殊。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絳唇漸輕巧,云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珮,載以紫云車。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杜牧的古詩8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及注釋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注釋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⑵紛紛:形容多。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 顯示全部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 顯示全部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創作背景
此詩首見于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注明出唐詩,后依次見于《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托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顯示全部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古詩9
【原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
問一聲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注釋】
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⑵紛紛:形容多。
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⑷借問:請問。
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鑒賞】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么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么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里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于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里并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出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里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簾——“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里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里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注腳。《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說,“我這里,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家,那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里脫化出來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實際生活中,問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詩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并不負責導游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開展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余地。這就是藝術的“有余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詩人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古詩10
評析《赤壁杜牧》的藝術特色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及答案〗
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云變幻。
答案參考:
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失誤及矯正〗
評價題型常見的失誤主要有:判斷失誤造成全題失分,闡明理由不得要領。但前者失誤是最主要的。沒有認真審題,也沒有深入閱讀理解詩詞,想當然回答,一念之差判斷失誤,造成無為的丟分。在闡明理由時也只是蜻蜓點水,不能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或只判斷而沒深入分析。在答題時還會出現一種毛病,那就是不考慮詩論的內容,只是從詩歌本身來考慮,這樣的答題一定是不準確的。
回答時應注意:題干中若問“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不能想當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評價語的評價角度:內容還是形式,全文還是局部,表現手法還是修辭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結合起來分析。一般而言,對題干中的第一問要順應命題者的意圖,大多情況下要同意這種說法,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總之,第一問回答要把握準確,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在具體分析時,要有原文意識,要結合原文相關內容來分析評價,做到點面結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說教。回答時要兩問兼顧,不能省略第一問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問而不展開闡述。每一問都有賦分值,一般說來,第一問給1-2分,若只回答第一問而沒展開闡述,一般不給分;第二問給4-5分。因此回答既要緊扣原文,又要照應題干要求。
杜牧的古詩11
村 行 杜 牧
春半南陽西,
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
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
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
主人饋雞黍。
杜牧詩鑒賞
這是一幅美麗的農村風景畫。仲春季節,南陽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美時,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陽西中 ,隱約而至 。遍村柔桑,欣欣向榮。著一過字,境界全出。柔桑過村塢,在動態中,柔桑生長的姿態和鮮嫩的形狀,活現在眼前,這就把春天的鄉村 ,點綴得更美了 。加之垂柳扶風,娉娉裊裊 ,春雨點點,回落塘中,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情趣。 再看,那農家牧童,披著蓑衣,愉快地唱著歌;竹籬笆內,可窺見那穿著絳黃色裙子的農家女的倩影。行路征人,解松半濕的衣衫,在村里歇腳,村主人熱情地用雞黍招待客人。這首詩,首聯 、頷聯是寫村景, 頸聯、尾聯是寫村情。其景實,其情真,與詩題是呼應的。
杜牧的古詩12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作品賞析
[注釋](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掛的幌子。
[譯文]:千里江南,到處鶯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于這種繁麗,不同于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于一個角落,而是由于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于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于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后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于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筑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后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并不等于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游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云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么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余恕誠)
本站部分賞析內容來自網絡或網友提供,旨在弘揚中華文化,僅用于學習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無法考證,如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郵箱:service@shicimingju.com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杜牧人稱“小杜”,并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杜牧的古詩13
1、《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赤壁》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贈別》
多情卻是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5、《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6、《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7、《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8、《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9、《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0、《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11、《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12、《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杜牧的古詩14
秋浦途中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譯文
山路上蕭蕭瑟瑟的秋雨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溪風吹著小溪岸邊的蒲葦。我來問一下剛剛來到寒沙安家的鴻雁們,你們來時經過我的老家杜陵一帶了嗎?
注釋
①秋浦,即今安徽貴池,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會昌四年(884年)杜牧由黃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此詩似即為這次行役而發。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現在又改調池州,轉徙于僻左小邑間。
②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朝夕難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
賞析
這首七絕以韻取勝,妙在如淡墨一點,而四圍皆到。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蘊含在風景的描寫中,并不明白說出,卻能給人以深至的回味。一、二兩句采用對起之格,這在絕句中是不多的。它這樣用是為了排比,增強景物的描繪性。寥寥幾筆,就把山程水驛、風雨凄迷的行旅圖畫生動地勾勒出來了。起句對仗,在絕句里宜活脫而不板滯,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雖然色彩鮮活,卻跡近合掌。此處卻不同,它筆勢夭矯,如珠走盤,有自然流轉之致。“蕭蕭”、“淅淅”兩個象聲詞,在這里是互文,兼言風雨。并著“一岸蒲”三字以寫風,蓋風不可見,借蒲葉的搖晃有聲而始見,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絕句講究出神奇于百煉,起別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復,窮極變化。這首詩的頭兩句在外圍刷色,展示出一幅風雨凄其的畫面,詩人進一步把目光轉向了飛落寒汀的鴻雁,三、四兩句以虛間實,故設一問,陡然地翻起波瀾,可謂筆力奇橫,妙到毫顛。從構思方面說,它意味著:第一,沿著飛鴻的來路,人們的思想從眼前的實景延伸到遙遠的天邊,擴展了詩的畫面;第二,問及禽鳥,癡作一喻,顯見出旅程的孤獨與寂寞;第三,寄情歸雁,反襯出詩人有家歸不得的流離之苦。這些意蘊沒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詠中體味而得。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妙趣。第三句轉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順水下船一樣,自然湊泊,有著無限的風致。“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朝夕難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兒。“來時還下杜陵無?”輕聲一問,就把作者對故鄉、對親人的懷念,就把他宦途的感觸、羈旅的愁思,婉轉深情地表現出來了。
杜牧的古詩15
贈別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九日齊山登高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霑同:沾)
贈別二首唐代: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紫薇花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杜牧的古詩】相關文章:
杜牧的古詩11-10
杜牧的古詩11-08
清明古詩杜牧11-21
杜牧的古詩欣賞12-22
清明杜牧古詩04-01
杜牧的古詩絕句11-28
杜牧古詩清明03-18
杜牧古詩《清明》賞析11-21
杜牧清明古詩賞析03-23
杜牧《清明》古詩賞析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