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讀后感
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我和伙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努力得讀書,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兒時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自由,也少了幾分對大自然的熱愛。
對魯迅先生來說,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那些瑣碎的記憶,體會以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童年。
文章:
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揭示了中國兒童可憐《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櫥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
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先生自然是西醫。
《父親的病》——父親被庸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看新書的風氣便流行起來,我也知道了中國有一部書叫《天演論》。星期日跑到城南去買了來,白紙石印的一厚本,價五百文正。翻開一看,是寫得很好的字,開首便道:
赫胥黎獨處一室之中,在英倫之南,背山而面野,檻外諸境,歷歷如在機下。乃懸想二千年前,當羅馬大將愷撒未到時,此間有何景物。
《瑣記》——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魯迅作品讀后感(二)
魯迅的作品中,“寂寞”一詞總是如影隨形的出現,寂寞的來源從他的生活中處處纏繞而來,今非昔比的寂寞,如“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總之,“偏苦于不能忘記。”不吐不快,而又惶恐抒發己心后無人問津的寂寞,如“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含著莫大的猶豫遲疑,對公眾未知反映的恐懼。長期寂寞慣了的后遺癥。
這種知識分子的寂寞廣泛的表現于他筆下的人物之中,從悲觀執著的魏連殳終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積極活躍的呂緯甫漸漸淪為世間一個模模糊糊,泯然眾人的影子。這些跌跌撞撞的人物在四周如冷壁一樣的時代起起伏伏,與庸眾不同,與當權者不同,也許在未來,還會與起初意氣風發的自己不同。實是知識分子難言的苦衷。
以至于后來這種寂寞竟逐漸成了他筆下斗士的一種習慣,習慣了獨行,《長明燈》里那個執意要熄滅長明燈的“他”總是在強調“不能,不要你們,我自己去熄。”這里,所謂獨行是拒絕“他”的反對者。
在自序中,魯迅也曾感慨,不愿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傳染給和他年輕時一樣做著好夢的年輕人,這里,確實拒絕任何的追隨。
電影《梅蘭芳》中,邱如白對孟小冬說,誰也不能毀了梅蘭芳的孤獨。同樣,倘若是毀了魯迅這份寂寞,恐怕也不會有《吶喊》。這份寂寞是他長期壓抑在自己的無聊與哀傷中,又如寒風砭骨,屢屢催促著他去打破這個沉默的時代。“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為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種種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我沉入于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因為寂寞而無言,亦因為寂寞而想要一吐為快。
在開與不開口的猶豫后,繼而呈現的即是魯迅作品中是他對現狀的某種顧慮與掙扎,包含著對舊時代的厭惡和妥協,一方面在揭露,一方面又麻醉著自己使自己沉入國民之中。這種矛盾的沖撞在其早期的小說中流露的較多。
這樣的帶些糾結的掙扎隱約可從《端午節》中窺得一二:“又如看見兵士打車夫,在先也要憤憤的,但現在也就轉念道,倘使這車夫當了兵,這兵拉了車,大抵也就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錯的不是當時的個體,而是個體行事方式的定位,當兵的欺壓車夫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某種現象,似乎已成為職業的天性,不論是壓迫者還是被壓迫者,都自然而然的承受著這樣的事實,如同文中的“只要地位不至于動搖,他絕不開一開口”,其實細想之下,魯迅早年獨自一人抄拓碑時,面對這樣一個鐵屋子,也曾經抱有不開口的想法,對身邊的種種,也僅僅是如方玄綽一般有感慨而無行動,深以為自己無力去喚醒,深以為大而激進的變動在中國行之不通,深以為自己不是一個振臂高呼而應者如云的英雄,他恐懼所謂“叫喊于人生之中,而無生人之反應既無贊同,也無反對,如置無邊無際的荒原”的境地。
魯迅認為中國人的自大是一種合群的自大,而他自己恐怕也同樣經歷過,因為一個念想,唯有在心中百般徘徊,百般自問,才能流暢的舒展于文字,而那些進入他眼中形形色色的人,不同于童年的蕭瑟的故鄉,終于來到的了紙上,他筆下有太多麻木與生活而不自知的人物,而方玄綽似乎又與他們有著一絲的不同,這個小人物雖然亦瑟縮在當時社會的既定規則之中,但卻曾經憤憤不平,也曾經認識到“易地則皆然”,在麻木的同時認識到了麻木的存在的現象。
我們在寫過去的自己的時候,尤其是難過的歲月,看著原先的自己這樣袒露在如今的我們的筆下,慨然是一定會有的,同樣也會欣慰那只是過去,而如今畢竟有一些改變。魯迅在塑造他時,想必從中窺得自己當年的影子,而自己已然和那個“清高守規”的方玄綽大有不同了。他完成了方玄綽未達成的轉變。
魯迅他當然是一個戰士,一個時代的匕首,但同樣也是一個在平凡不過的凡人,有著自己的膽怯和憂郁,也正是這種種,讓他的作品不是一味的偏激和諷刺,似似有常人的無奈與憐憫。并不是一開始,周樹人就是魯迅,他的鋒利固然出挑,而鋒利之前的暫時的駑鈍卻更為可貴。
【魯迅作品讀后感】相關文章:
魯迅主要作品03-16
魯迅的作品吶喊10-22
魯迅的作品《藥》10-21
魯迅的作品資料12-07
魯迅的作品《無常》03-02
魯迅作品賞析06-06
魯迅的作品《好的故事》11-10
魯迅作品《雪》賞析12-07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06-15
魯迅作品《故鄉》賞析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