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愛情詩《樂府二首》原文及賞析
原文
妾心如鏡面,一規秋水清;
郎心如鏡背,磨殺不分明。
郎心如紙鳶,斷線隨風去。
愿得上林枝,為妾縈留住。
賞析
上面所錄兩首詩,作者許棐為之題名為《樂府》。其實,這并不太準確,因為樂府一般不知作者姓名,倒是應該更名為“仿樂府”,或“新樂府”似乎更為合適。詩人之所以題此名,是因為這兩首從內容到手法風格都與樂府相似:題材,情歌;風格,明快;語言,口語化;手法,以比興為主。句式則是五言四句。從整體上看,頗類南北朝時的南朝民歌。
兩首樂府詩都是被負的女性責怨變心的男人。
詩中的女主人公對自己的意中人“郎”愛得執著,愛得純真。詩人以青年女子最貼心的愛物“鏡”作比,來表現這種神圣的愛:“妾心如鏡面,一規秋水清”。妾,古時女子的謙稱,用于此處,更顯女主人公性格的柔旎可愛。“規”,通“窺”、“闚”,本義為“窺測”,《韓非子·制分》:“然則去微奸之奈何? 其務令之相規其情者也。”“相規其情”,互相窺測對方之情的意思。此處可釋為“偷看”、“偷照(鏡子)”。女主人公說,自己的那顆純潔的愛郎之心就象鏡子的正面一樣,晶潔光亮,照徹肺腑,莫要說端莊認真嚴肅仔細地對鏡相照,只要“一規”,即只要偷偷地或者說是隨意地一照,便可“秋水清”了。此句數字,看似信手拈來,實則表現了詩人的深厚匠力。女主人公愛郎心質的純真無暇,愛照銅鏡的羞澀感情,盡在這“一規”的剎那唯妙唯肖、形似神似地攝照下來。“秋水清”三字含蘊甚深。字面上似寫銅鏡的正面晶瑩無暇,仔細玩味,卻更是表白女主人公對所愛者的童貞之心。一顆少女的專一愛心突突地跳動在讀者面前。
受著社會的生理的制約的少女們總是捧著幼稚的愛情走進愛的海洋,想在這汪洋大海之中找到一朵能永遠包孕她的愛的浪花,但她們得到的卻常常是失望。“郎心如鏡背,磨殺不分明。”自己所愛的人對自己的態度卻象銅鏡的背面斑駁晦暗,映象模糊。“磨殺”,磨透,磨盡。即使把鏡背磨完磨透了,也照不清郎的那顆心,情郎對自己到底是愛還是不愛?是真愛還是假愛?是專愛還是濫愛,她都無從知曉,女主人公真是傷心極了!
第二首詩作者又再作一個比喻,將“郎心”的這種“不分明”明朗化。“郎心如紙鳶,斷線隨風去”。情郎的心象紙做的鷂鷹一樣,現在已經和她斷了“線”,向他處飄去。是對她的愛已經感到厭膩?還是另有新歡?她雖然無法具體斷定,但是不愿再和自己往來則是確定無疑的了。自古以來,愛的雙方常是“癡情女子負心漢”,雖然情郎已決絕而去,但是,既然他(她)們過去曾經有紅線系挽(可能曾經耳鬢廝磨,可能曾經山盟海誓),她就不會忘記自己的“情郎”:“愿得上林枝,為妾縈留住。”上林,漢武帝時的御花園,園中巨樹無窮,高聳千尺。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曾專作《上林賦》詠之。賦中說: “深林巨木,嶄巖嵯”,“長千仞,大連抱”,“視之無端,究之無窮”。 樹木高達千仞,“視之無端”,司馬相如于此使用了夸張手法是很明顯的,女主人公希望在自己的情郎——這個掐斷了愛情紅線的紙鳶風箏飛往新歡的路途之中,能有一棵象上林苑的千仞巨木那樣的大樹擋住他的去路,掛住他的線和翅膀,收束住他的心。她幻想自己的情郎能迷途知返,回到身邊,再續舊愛,以期百年。第二首詩可能還有意使用了一個典故。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結為伉儷后,得同鄉楊得意(漢武帝的狗監)的推薦在長安做了大官,其后,他愛上了京都的另一個女子。卓文君聞知后,寫了一首《白頭吟》寄給司馬相如,表示自己別后的痛苦和對司馬相如的貞心。司馬相如讀詩后感動異常,遂與卓文君偕婉如初。女主人公也許是要用這二首詩來打動變了心的情郎吧!
《樂府二首》用語平白如話,風格明快,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殷切感人。三個比喻和一個典故的使用,表現了作者想象的豐富。此詩仿南朝樂府而做,可謂得其神韻。
【古代愛情詩《樂府》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代愛情詩《〔寫真寄夫》原文及賞析09-03
古代愛情詩《長相思二首》原文及賞析10-02
古代愛情詩《古別離二首》原文及賞析10-03
木蘭詩-樂府雙璧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古代愛情詩《七夕觀織女詩》原文及賞析09-04
古代愛情詩《桃葉歌二首》原文及賞析09-22
愛情詩《別離》原文及賞析08-23
中國古代愛情詩詞賞析08-22